新加坡的人從哪個國家來
A. 新加坡人的祖先是不是也是中國人
新加坡小島以前是個馬來小魚村。。。
基本上可以說是個馬來國。。
原則上。。這些馬來人是原著民。。(有人呀!!)
後來,萊佛士登入新加坡。。。改革,把新加坡發展為港口貿易。。
當然,就需要「人」嘛。。就這樣到處找「人」來做勞力。。
當時就把外來的勞工稱為「豬仔」。。
後面呢。。就如樓上所說的。。中國人(華人)印度人跟其他國家的人民都跑到新加坡來「淘金」。。。
所以有一個「下南洋」地比喻
(荷蘭人以前也是航海家哦~。。)
新加坡是屬於馬來半島(馬來西亞)的一個州。不是國家。
馬來半島當時有13個州。。馬來西亞國旗上的星星的角代表每個州。。
不難發現國旗上有13個角的星星。。可是數來數去。。不見13個州。。
為什麼呢?
因為早期,某種原因。。馬來西亞不喜歡新加坡。。所以就把「她」給趕出『家門』了。。
一個被遺棄的『小孩』。。只好自己獨立生活。。
就這樣,新加坡就變成了「國」。。
變成國後。。自然而然。。那些在新加坡的人就成為第一批真正的新加坡人民了。。
最後。。摟主。。我們探索過去時,要慶幸現在的「好命」
從中國坐大船是幾個星期到新加坡不見天(陽光)的日子。。
船上是人擠人的情況。。
有的暈、有的半途死(餓死、渴死、病死。。)可憐呀~。。
屍體也只能丟到大海喂魚。。
B. 新加坡人是怎樣構成的
語言國語:馬來語 漢語 英語官方語言: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行政用語:英語國家歷史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古時新加坡的馬來語名為Negeri Selat,意為海峽之國。公元3世紀,中國將新加坡叫作「蒲羅中」,即馬來語的「半島末端的島嶼」。《新唐書》稱「薩廬都」,《宋史》稱「柴歷亭」,而後來有華人稱新加坡為石叻,這些名字都是「Selat」(海峽),的對音。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龍牙門」尋找大象,1325年龍牙門派使臣到中國。「龍牙門」就是新加坡南岸的海峽,古稱Selat Panikam,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島,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據他記載當時已經有華人居住。在該書中還記載「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繪制於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的《鄭和航海圖》稱新加坡為「淡馬錫」,1365年的《爪哇史頌》也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Tamusik,海城)的。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單馬錫、淡馬錫都是馬來文Temasek的對音,來自梵文tamarasa(黃金)。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為「獅城」)才首次出現。暹羅(即今天的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曾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的記載,新加坡在一次與滿者伯夷的戰爭中失敗。但是後來一名巨港(Palembang)的三佛齊王子,殺了當地的暹羅攝政王,並自己宣布成為新加坡的新統治者。五年後,他因暹羅的威脅而逃亡馬來半島上的麻坡(Muar),然後到了馬六甲,建立了馬六甲蘇丹國。新加坡成為該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詳細介紹: http://ke..com/view/3593.htm貼不了那麼多了。自己看吧
C. 新加坡的祖先是我們中國人嗎
廣東人確實是和馬來人還有南方的漢族 還有西南的少數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
馬來人(Malays)
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占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並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後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一般按遷徙時間先後大體分為兩種:原始馬來人(包括古馬來人)和新馬來人。原始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新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紀,已受到印度、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各地馬來人在其分布地區均留下人數眾多的後裔,不同程度地與當地居民發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發展為許多個具有不同族稱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他加祿人、伊富高人、馬達加斯加人等。
D. 新加坡的祖先是那種人
新加坡是多元種族的國家,有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少數歐洲族等。華族祖先輩早期是來中國南方一帶;馬來族是原族民,有者來自印尼或馬來半島;印度族祖先則是來自印度或斯里蘭卡;其他少數歐洲人多是來自歐洲大陸的英國。
E. 新加坡所有人都是華人或別的國家人的移民嗎
如果從歷史上來講的話,其實新加坡人都是移民過去的。大部分是中國人,還有就是其他網友們回答的馬來人,印度人以及其他國家的。
以前中國人移民新加坡的,多以南方為主,廣東、海南、福建等人居多。現在可能更多的是技術型和投資型移民,這就不分地域了。
不過,所有的已經移民到新加坡的中國人都不會願意再稱呼自己為中國人,事實上他們的國籍已經不是中國,所以確實也不是中國人了。
新加坡人普遍分為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以及其他少數的他國移民。
新加坡人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不過華語(中文)、馬來語以及印度語也很普遍。近幾年政府開始推行華語,說「會說華語是福氣」。因為他們發現中國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會說中文是有利於他們的國民發展的。
不過中文在新加坡也已經變形了,如同英語在新加坡一樣,會夾雜很多的方言、馬來語以及印度語等等。
我在新加坡時,公司裡面的同事都會講中文,他們的構成也很好玩:馬來西亞籍華人30歲左右,會說中文,不會寫;印尼華人六七十歲,會說不會寫;新加坡華人,老中青都有,普遍會說會寫,但是仍習慣用英文並且要求我跟他們交流時說英文;馬來族40歲左右,長得像印度人,只會馬來語和英語。
F. 新加坡的由來
一、民族
因為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
二、人口
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53.5萬,其中337.5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2.7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有約163萬人。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目前總人口561萬(2017年6月),公民和永久居民396萬。
三、新加坡歷史起源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
」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6)新加坡的人從哪個國家來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
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
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G. 新加坡有哪些民族
新加坡人是城邦國家新加坡的公民,新加坡為多種族(英語:Multiracialism)和多元文化的國家,種族包括華裔、馬來裔、印度裔和其他較小的族裔社群。
民族:
華裔、馬來族、印度裔、歐亞族/混血
新加坡人口與人才署發布其最新人口數據,截至2011年12月,新加坡總人口526萬,比前年增加了約8萬人;其中,新加坡公民327萬,永久居民54萬,非居民146萬,分別佔62%、10%和28%。新加坡公民主要以種族區分:華族(漢族)為242萬,佔74.1%;馬來族為44萬,佔13.4%;印度族為30萬,佔9.2%;余者為歐亞裔/混血,佔3.3%。
新加坡華人基本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四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莆田人、上海人等等。
H. 新加坡人種是什麼
華族為主(華人居多),還有馬來族,印度族
I. 新加坡的祖先是中國人嗎
新加坡人的祖先不是中國人,新加坡人的祖先是馬來人。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
新加坡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去的國家,和馬來西亞一樣,主要有三大種族。但是新加坡人口最多的卻是華人,少數馬來人和印度裔。 華人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獨立之前就遷至那裡的中國人。馬來人是馬來族的人,印度裔就和華人一樣啦,只不過他們的祖先是印度人。
新加坡祖先起源
新加坡土生華人(也稱為海峽僑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的馬六甲,當時土生華人的祖先是那些與當地馬來族女性通婚的華族商人。
新加坡還有奇蒂馬六甲人(或稱土生華裔印度族人),他們是南部印度族興都教商人與當地女性通婚後產生的後代,以及爪夷華人,他們是南部印度穆斯林商人與當地社區的女性通婚後產生的後代。
許多早期的土生華人都是貿易商和零售商,而其他一些人則從事房地產、貨運和銀行業。
J. 新加坡土著是什麼人
新加坡的原住民是馬來人
新加坡的土著華人是指以前華人和馬來人結婚後的後代,男的叫岜岜,女的叫娘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