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一季度cdp多少

新加坡一季度cdp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06 03:10:05

㈠ 亞洲的發達國家有哪些

亞洲的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

1、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14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731美元,是世界第17位。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23位。

2、20世紀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70年代以來,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創造了「漢江奇跡」。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3、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4、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以色列的高新技術產業舉世聞名,其在軍事科技、電子、通訊、計算機軟體、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航空等領域具有先進的技術水平。其電子監控系統和無人飛機十分先進,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很高的口碑。

(1)新加坡一季度cdp多少擴展閱讀:

成因

1、觀察家和理論家對於為何某些國家享受比較高水準的經濟發展,通常都有不同的見解。普世主義論者認為民主制度對於現代經濟的強大來說是必要的。新自由主義者相信一個具備自由市場的經濟體是促成開發的條件,也有人認為先進技術是成為發達國家的必要條件。

2、有些歷史學者認為,那些發達國家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在過去的時候透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對較貧窮的國家進行剝削。也有些人認為透過全球化的過程,這種剝削還正在繼續進行中。

3、至今要從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仍舊非常的困難,從二戰後到目前只有韓國、新加坡、以色列和東歐等一些國家成功成為發達國家。

㈡ 新加坡gdp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新加坡gdp相當於中國的重慶。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的新加坡gdp總額達3610億美元,人均gdp超6.4萬美元,放到中國國內,其gdp規模與重慶相當,但是土地面積卻只有重慶的百分之一。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2020年,新加坡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衰退8.2%,國內生產總值為350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2萬美元。

㈢ 第一季度全球GDP前十強:亞洲4席,歐洲4席,美洲僅2席

眾所周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沉重打擊了全球經濟。除了中國之外,過去一年全球主要經濟體GDP均為負增長。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如今全球經濟慢慢走向復甦。

進入到2021年,各大經濟體的經濟復甦程度各不相同。第一季度過後,全球前十大經濟體格局又有怎樣的變化呢?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GDP前十強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南美洲沒有國家入圍。

近年來,亞洲經濟增速一直領先其他大洲,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持續穩步提升,2020年亞洲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首次超過50%。新冠肺炎疫情對亞洲經濟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過由於應對措施正確,防控手段嚴密,亞洲大部分國家很快控制住了疫情,並迅速復工復產。

第一季度,亞洲一共有4個國家GDP排在全球前十,分別是中國(第二,38447.45億美元)、日本(第三,12744.24億美元)、印度(第五,7787.63億美元)、韓國(第十,4312.29億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是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首季度我國GDP增速達到18.3%,GDP總量突破5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2020年全年GDP總量。2020年,韓國 歷史 性的躋身全球GDP前十強,2021年第一季度過後,韓國保持住了全球前十大經濟體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GDP排名全球第六的印度,在第一季度反超了英國,上升至全球第五。如此以來,全球GDP前五名中有三個是亞洲國家。

進入到2021年,歐洲經濟雖然有所復甦,但整體復甦程度不如亞洲。以歐盟區為例,第一季度歐元區GDP同比下降1.8%,這意味著歐洲大部分國家仍未走出新冠肺炎疫陰影。

歐洲GDP排在全球前十的國家和亞洲同樣是四個,分別是德國(第四,10136.51億美元)、英國(第六,7491.13億美元)、法國(7219.98億美元)。德國是第一季度過後,歐洲唯一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

在美洲板塊中,美國是一枝獨秀的經濟霸主。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總量為53715.35億美元,同比增長6.4%。從經濟數值上看,在美國國內消費回暖以及企業投資增長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反彈跡象顯著。

除了美國之外,美洲地區另一大經濟大國是加拿大。第一季度加拿大GDP4767.49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九。

往年曾躋身過全球前十大經濟體行列的巴西和俄羅斯,第一季度GDP為3735.21億美元、3599.77億美元,分別排在全球第12位和第13位。

㈣ 2019廣東GDP是否能超越韓國實現對亞洲四小龍的全面趕超

2019年超過不了,3年內趕上韓國問題不大。自廣東被賦予超越亞洲四小龍的任務以來,先後輕松的超過了新加坡、香港和台灣。但是超越韓國確實費了非常大的勁,而且至今才看到超越的希望。
(深圳)

之所以趕超韓國費了那麼大勁,不是因為廣東發展的不夠快,而是之前我們對韓國發展的勢頭低估了。我們以前認為韓國會像台灣、新加坡、香港那樣經濟增長速度會下降到3%左右,實際上韓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長期保持在5%以上。韓國並沒有像其他三個一樣出現產業空心化,他的製造業在世界上保持相當不錯的競爭力,因此經濟發展勢頭也相對不錯。

寫到這兩年,韓國經濟增速才降下來。原因是韓國製造業收到了中國和日本的阻力,同時全球貿易自由體系收到破壞,韓國出口受到打擊。2018年,韓國GDP增速下滑到3%以下,創造了多年新低。

下邊是亞洲四小龍GDP及其增速情況。韓國GDP高居四小龍之首,其他三個加起來都沒有韓國多。

2018年,廣東省的GDP總量是9.73萬億元,摺合大概就是1.46萬億美元。這個經濟規模放在國際上來說還是挺大的。澳大利亞、西班牙GDP都比廣東低。

韓國1.62萬億美元,廣東1.46萬億美元。意味著韓國比廣東好1600億美元,這相當於廣東的11%。這個差距不大,顛顛腳跟就可以觸及。但2019年肯定不行。2021年大概率趕上韓國。假如廣東名義增速9%,韓國5%。那麼2021年廣東GDP1.89萬億美元,韓國1.88萬億美元。

廣東即使全面完成了超越亞洲四小龍的任務,但是在發展水平上還是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他們的標准。廣東珠三角地區人均GDP有2萬多美元,但非珠地區還不到1萬美元,有的還只有五六千美元。新加坡、香港人均GDP都在四五萬美元以上,韓國3萬美元,台灣也有2萬多美元。

2021年廣東的GDP總量將完全超過韓國,人均GDP在2036年超過韓國。

2018年韓國的GDP是1.65萬億美元,而廣東省的GDP是1.47萬億美元 (9.73萬億人民幣),差距只有0.18萬億美元,未來幾年廣東省的GDP超越韓國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但是全面趕超這個很難評估,全面趕超是包括哪些?教育、醫療、商業、 科技 、國際地位、甚至是軍事等等,這個評估很難做,只有專業的機構才會有一個比價信服的評估報告出來,但是GDP是一個更加直觀的可以比價的數據,一個是GDP的總量數據,另一個就是人均GDP的數據。在GDP總量上廣東省超越韓國是兩三年內就會發生的事情,但是人均GDP 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2018年廣東省的常住人口是1.13億元,而韓國的人口總量是0.52億 ,韓國的人口數量相當於廣東的46%,直白一點來說,廣東的人口是韓國的2倍。

答案是2021年!

2021年廣東的GDP總量會超越韓國,甚至在2020年就會超過韓國 ,衡量的標準是什麼?那就是GDP的增速,速度才是趕超的秘訣,在過去4年時間裡面廣東GDP的復合名義增速為9.4%,雖然廣東的GDP在放緩,在2018年實際增速只有6.8%,較上一年的7.5%有所下滑,但是名義增速依然達到了8.5%。

而韓國的GDP在過去四年的增速分別為2.79%、2.93%、3.06%和2.67% 。而2019年韓國的GDP增速預計為2.4%,在過去的4年時間里,按照實際增速計算,韓國的GDP增長了12%。

按照美元計算,韓國過去4年的GDP數據如下,在4年時間內GDP總量增長了15% ,從1.41萬億美元增長到1.62萬億美元,從2014年到2018年的四年時間,韓國按照美元計算的GDP增長幅度為15%,而按照實際GDP增速計算增長了12%,中間的差距就是物價和匯率的波動,按照美元計算過去4年韓國GDP年均增長 3.6%。

2014年廣東省的個GDP總量是1.01萬億美元 ,而到了2018年達到了1.47萬億美元,4年增長了45.5%,復合增長率為9.9%,我們假設未來3年廣東和韓國按照當前的以美元計算的經濟增長率增長(韓國是3.6%,廣東是9.9%),那麼在2020年的時候廣東的GDP達到1.775萬億美元,而韓國的GDP是1.771萬億美元。那麼到了2021年廣東的GDP將達到1.95萬億美元 ,而韓國的GDP是1.835萬億美元,這個時候廣東的GDP總量將完全超越韓國。

2036年!

從上文的分析我們知道廣東的人口是韓國的2倍 ,在2021年廣東的GDP超過韓國,那麼在什麼時候廣東的人均GDP會超過韓國?首先我們忽略掉兩個地區的人口數量的變化,只是單純的比較GDP的增長變化。什麼時候廣東的GDP達到韓國的2倍,那麼人均GDP也就能夠追上韓國的人均水平。

筆者做了簡單計算,假設未來廣東的GDP名義增速是8% ,韓國的GDP增速是3%,那麼在18年以後,也就是2036年廣東省的GDP將達到韓國的2倍,也就是說廣東的人均GDP達到韓國的2倍。

廣東已經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廣東還需要在2036年才能在人均水平上超 過韓國的人均水平,那麼全國的人均水平要全面超過韓國需要的時間恐怕是這個的兩倍。也就是說要道本世紀中葉以後中國的人均經濟水平才有可能超過韓國的人均水平。

中國2018年人均GDP不到1萬美元,而韓國的數據是3.1萬美元 ,這個差距還是非常大的,而且中國未來告別2位數的GDP發展速度,要達到3萬美元的人均水平需要的時間是以20年30年計算的。

中國的綜合經濟實力非常強勁,廣東以一省之力匹敵韓國 ,韓國是GDP全球排名第12位的國家,是明顯的發達國家,但是中國的人均水平依然有很大差距,但是這種差距在看得見的時間內是可以拉平的。如果真的到了能夠拉平的那一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GDP國家。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019年廣東GDP能否超越韓國實現對亞洲四小龍的全面趕超?首先我們來看看數據。亞洲四小龍即指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這四個國家和地區當中,韓國的GDP最高,其2018年GDP達到16198億美元;其次是中國台灣,為5894億美元;香港第三,為3630億美元;新加坡最低,為3610.46億美元,但與香港差距不大。

廣東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廣東GDP相繼在1998年、2003年及2007年實現了對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趕超,目前亞洲四小龍當中只剩下韓國GDP領先廣東。2018年廣東GDP是97277.77億元,以2018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換算,約合14700億美元,比韓國低了1498億美元,那麼今年廣東GDP能否超過韓國?可能性不大。

我們來看看上半年最新數據。根據韓國公布的數據,上半年韓國的名義GDP達到了9326787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5.52萬億元人民幣。而今年上半年,廣東GDP突破5萬億元,達到50501.17億元,但與韓國仍有4700億元的差距,仍然還是比較大的。況且2018年韓國GDP就比廣東高出近1500億美元,即使今年韓國GDP原地不動,廣東GDP名義增速要超過10%才能夠趕上,而上半年廣東名義GDP增速為9%,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廣東下半年GDP名義增速很難達到10%以上,因此想要超過韓國,可能性比較低。

追趕「亞洲四小龍」是鄧公南方談話時對廣東的經濟部署和賦予的使命,如今只剩下韓國仍然領先廣東,按照它們的發展勢頭來看,其實廣東GDP超過韓國只是時間問題,今年不超過,未來2~3年也大概率超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亞洲四小龍是上個世紀的說法了,有點過時了。從來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亞洲第一,我們「志當存高遠」。拿廣東省來同所謂「四條老龍」比比,其實誰進誰退一目瞭然了。

截止2018年底,韓國2018年GDP總量為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廣東GDP為1.47萬億美元,相差0.15萬億美元,差距在減少,那啥時候能追過去呢?

2019年年末就追上去了,趕過去了!

根據韓國央行數據, 上半年韓國GDP同比增長1.9%。 2019年一季度韓國GDP增速為1.7%,創下近10年來最低水平;二季度GDP增速為2.1%,提升0.4個百分點,總體預計,韓國2019年GDP增速不會超過2%;那廣東呢?

上半年廣東GDP增速為6.5%,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廣東上半年GDP總量首次突破5萬億元人民幣,達到了5.05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一位。

總結下:上半年廣東GDP經濟增速是韓國的3.4倍。從經濟總量來看,韓國上半年GDP總量為8141億美元,摺合5.52萬億元人民幣,廣東上半年GDP總量為5.05萬億人民幣,兩者相差4700億元人民幣,不到700億美元。按照此消彼長的發展態勢,今年完全超過。

其他領域,廣東仍然需要努力,全面在數據上超過韓國

在人均GDP方面, 韓國人均為3.13萬美元, 廣東人均只為1.32萬美元。 韓國早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廣東還有一些的差距,我們繼續努力。

在財富500強企業中,廣東還同韓國有一定差距。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廣東有13家企業上榜,差距在縮小但是還是沒有超過。不過我們有華為、正威、騰訊、美的、格力等這些有著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也是早晚的事情!

GDP趕上非常容易,但是深化結構調整,在全面指標上超過,還需要一點時間。

在改革開放了之後,廣東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其中又以深圳的發展最為矚目。僅僅深圳的GDP在這兩年就先後超越了新加坡與香港這兩個城市。

在看看其他三條小龍,他們進步越來越慢,已經不是對比的對手

中國台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5894億美元,實際增速為2.6%。按照台灣總人口2358萬人來計算,人均GDP達到了2.5萬美元。GDP總量約為3.9萬億元人民幣,可以排名全國第8位,排在湖北省之後,同廣東省差距越來越大!

中國香港,2018年實現GDP生產總值3630億美元,實際增速為3.0%,按照740萬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為4.87萬美元。在2018年香港已經被廣東省的深圳正式超越,深圳GDP總量為2.42萬億元,深圳以微弱優勢勝出。

新加坡的 2018年新加坡GDP總量為3610億美元,實際增速為3.2%, 但是人均GDP是最高的,按照560萬總人口來計算,新加坡人均GDP為6.4萬美元。

看看廣東的發展,就明白同四小龍對比已經沒有意義

廣東的GDP從1949年的20.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9.7萬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是1949年的600倍,2019年預計突破10萬億元大關。

地方財力由弱變強,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價格)從1950年的3.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2萬億元。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2018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7.16萬億元人民幣、約佔全國1/4、連續33年居全國首位

未來,最近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開發展新空間,未來無限期待,就這一點,韓國和三小龍就將被遠遠拋在後面。

亞洲四小龍其實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稱呼了,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及四小龍經濟增速的放緩,目前基本已經沒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這個稱呼了。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以及中國香港。根據四小龍發布的GDP數據顯示,2018年四小龍里,韓國的GDP總量一騎絕塵,高達1.62萬億美元,而同期的新加坡、台灣以及香港三地的數據之和還沒有韓國的金額來得高。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強省,已經連續29年GDP總量位居中國第一,根據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廣東省的GDP總量為9.73萬億人民幣,按照6.7的匯率(2018年度的平均),摺合約為1.452萬億美元,與韓國相差僅剩下約1600億美元,對於其他的三地的GDP則是全面領先。

按照2018年韓國的GDP增速2.7%,而廣東的GDP增速8.44%來計算,假設N年後廣東可以趕超韓國,則1.452萬億*(1+8.44%)^n=1.62萬億*(1+2.7%)^n,可得n≈2,也就是說在2020年過後,廣東省的GDP即可全面趕超韓國,實現對四小龍的全面趕超。

其實總量超越並不值得驕傲,因為廣東省無論是在面積還是在人口數量方面均遠遠超過4地,所以最為直觀的應該是對比人均,2018年亞洲四小龍人均GDP最低的台灣省還有2.5萬億美元,而體量與廣東最為相近的韓國,人均GDP則達到了3.14萬億美元,那麼廣東省的人均GDP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人口總量達到了11346萬人,按照廣東省的GDP總量9.73萬億人民幣計算,則人均GDP為:9.73萬億/1.1346億人=8.576萬人民幣,按照6.7的匯率計算,則人均GDP為:8.576/6.7≈1.28萬美元,遠遠落後於同體量的韓國,即使對比台灣也有所不如。

綜上所述,按照目前廣東省與韓國GDP的增長率來說,最多在2年,廣東省的GDP即可實現對韓國的趕超,不過雖然總量超了,但是在人均方面,廣東省與韓國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繼續努力奮斗,只有當最終完成人均方面的趕超,才是我們真正的勝利時刻。

廣東2019年GDP能否超越韓國?可能性不大,但明年肯定超過。

先來看看廣東的情況,今年上半年,廣東全省GDP達到50447億,首超5萬億,成為全國GDP第一,主要是廣州市和深圳市兩個城市的GDP體量巨大並且增速優異,深圳上半年GDP名義增速達到10.21%,廣州上半年GDP名義增速達到10.35%,雙雙超過10%,而上半年全國的GDP增速6.3%,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的GDP增速比全國高出58%以上。

從全省來看,GDP名義增速為8.27%,從宏觀角度來看,二季度GDP增速6.2%應該是一個低點,在貨幣寬松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下,下半年全國GDP增速大概率會企穩回升,去年廣東全省GDP為9.73萬億元,那麼廣東就按照上半年的增長水平8.27%來計算全年增速,2019年預計GDP可以達到10.53萬億元人民幣。

再看看韓國的GDP情況,韓國2018年GDP總值為1.62萬億美:

韓國2018年的GDP增速為2.7%,創六年來的新低,而在今年以來,韓國還與日本爆發了貿易摩擦,對半導體行業構成了較大的影響,GDP增速也放緩至2%。按照2%來測算的話,全年GDP大概為1.65萬億美元。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了定程度的貶值,但韓元對美元同樣也是貶值的,所以我們同時取名義增長率,去年廣東GDP美元計價為1.47萬億美元,按8.27%的名義增長率算,2019年GDP為1.59萬億美元。而韓國按2%的名義增長率算,2019年GDP預計為1.65萬億美元。今年廣東省的GDP還是無法超越韓國。

不過2020年大概率就可以反超了,今年出台了把深圳打造「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政策規劃,深圳將邁向世界級城市,「深圳速度」可能還會加速。韓國目前半導體行業面臨日本的制約,而半導體行業又是韓國的支柱產業,如果貿易局勢不能改善,GDP增速還會進一步放緩,那麼廣東省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就在明年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廣東省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自1989以來,廣東經濟總量已連續30年位居全國之首。從2018年的GDP來看,達到了9.73萬億元(按照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7萬億美元);而韓國在去年的經濟總量GDP為1.62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僅比廣東省高出1500億美元。

但客觀地說,拿一個我國的經濟大省與一個國家的GDP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拿一個人口過億的省份去比一個僅有5000萬人口的小國,就更顯得不倫不類。如果真的要比,為什麼不與美國經濟總量GDP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亞進行比較呢?

更有甚者,近幾年來,還時常拿廣東省與俄羅斯經濟總量GDP進行對比,這一次,盡管雙方的人口規模確實較為接近。可是,就算有機會超過俄羅斯經濟總量,但彼此之間的綜合實力能在一個水平嗎?意義何在?

因此,我個人覺得這種類比本身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正如我說的那樣,要比就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2018年該州的GDP約為2.96萬億美元,是同期廣東省GDP的2倍多。換句話說,廣東省的GDP僅為加州的50%。更猛的是,加州的GDP總量直接飆過了英國、法國和印度,而這三個經濟體分別排在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的第五、六、七位。

最起碼,廣東省和加州分別為當今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的各自最大經濟省份(州),具有一定的類比性。即使如此,加州的人口也不足廣東省的一半。

總之,我認為我們不能盲目自信,更不應該拿自己的一個省份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GDP進行比對。不論是超過還是未超過都不能說明什麼。韓國5000萬人口創造了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體的規模,同時人均GDP早已突破3萬美元,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且比歐洲的西班牙等更具優勢。但廣東省2018年的人均GDP剛達到13058美元,僅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和地區水平。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廣東省GDP與韓國以及亞洲四小龍GDP的體量及增速做一個對比,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2018年廣東省GDP總量為9.73萬億元,如果以今天的匯率7.08來計算,約合:1.37萬億美元,而最近幾年廣東省的GDP增速分別為:

2018年,GDP增速6.8%;

2017年,GDP增速7.5%;

2016年,GDP增速為7.5%;

2015年,GDP增速為8%;

。。。。。。

2009年,GDP增速為9.7%

可以看出,廣東省最近10年的GDP增速都在6.8%以上,其中2010年、2011年增速分別為:12.4%、10%,如果我們取最高增速12.4%來計算,2019年廣東省的GDP則為1.54萬億美元,而韓國2018年的GDP總量為1.62萬億美元,增速為2.67%,很顯然,只要韓國2019年GDP增速不出現負增長(最近5年韓國GDP增速保持在3%左右),廣東省GDP總量要想趕超韓國還需要假以時日!

2018年,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的GDP總量分別為:1.62萬億美元、5894億美元、3630億美元、3610.46億美元,增速在3%左右,而廣東省GDP總量為1.37萬億美元,增速為7.8%,可以看出,除了韓國之外,廣東省的GDP總量要遠遠大於其他「三小龍」,而且GDP增速也遠遠高於它們!

2019年,廣東省GDP總量要想趕超韓國還有點困難,不過,假以時日,超過韓國是大概率事件,而至於亞洲另外三小龍,廣東省的GDP規模早已實現反超!

亞洲四小龍當中的三個早就超過了,但是2019年超韓國是不太可能的。韓國2018年GDP為16198億美元,摺合RMB是11.5萬億。

廣東2018年經濟總量97277億,比韓國少了1.77萬億。而廣東去年的增量為7572億,只有1.77萬億的零頭,所以即使廣東和韓國依然按照去年的增速來計算,廣東和韓國在2019年數據出爐後也依然有上萬億的差距。

未來如果雙方都以2018年的增速推算,那麼廣東超越韓國需要4年時間,也就是2023年。所以這樣的差距還是有點大,2019年基本上沒有實現的可能。

至於對其他三小龍,廣東早在多年以前就全面超越了,比四小龍排名第二的灣灣高出近5.5萬億。超韓國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實力的大省和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的發展潛力依然十分強大勢如破竹!廣東省集中了中國最強大的高 科技 產業發展優勢,擁有最先進的配套供應鏈和全方位先進製造業基地!培養出啦眾多能夠引領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的巨頭。例如華為公司和比亞迪…廣東的GDP兩年前就達到了十萬億人民幣名列各省經濟發展排名第一,如今的廣東省經濟發展總量遠超1.5萬億美元的韓國了,所謂亞洲四小龍已經淪為了笑話!

㈤ 世界gdp排行榜2022

世界gdp排行榜2022如下:

2022年一季度全球GDP十強排名正式出爐。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印度、法國、義大利、加拿大、韓國。其中,美國依舊排名第一,英國增速最快,韓國再度躋身全球前十。前十強中,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處於領跑地位,但如果看經濟規模,那美國依然處在第一名的位置。

前十強中,中國與印度是為數不多的發展中經濟體。排在印度之前的還是英國,法國仍排在印度之後,義大利、加拿大和韓國的前三季度GDP整體處於同一級別。

數據分析

從環比角度來看,2022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經過歷年和季節調整後,實質性減少了0.2%,按年計算的降幅為1%。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日本經濟似乎又回歸到「20多年來的低迷態勢中」,經濟增長率繼續在大國中墊底。

一季度,德國GDP位居世界第四,與日本已經很接近了。而且,德國一季度GDP增速高達4%,遠超日本經濟增速。

㈥ 新加坡國資佔gdp的比例

新加坡GDP中不同所有制的比重是政府經濟佔18%左右,國有企業佔30%左右,非公有制經濟佔52%左右。新加坡憲法規定的國有控股公司主要有淡馬錫、GIC和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控股有限公司 (MND)。三大政府投資主體總資產有近萬億新元,近20年這三家企業每年形成增加值佔GDP比重15%左右。

㈦ 新加坡gdp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相當於我國的一線城市,新加坡高達1.13萬億元的GDP已經超越了廣州,成為了僅次於我國香港般的存在。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

新加坡簡介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國土面積728.6平方公里2021年,總人口568.6萬2021年,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

新加坡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潮濕多雨。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潮濕多雨。年平均氣溫24℃~32℃,日平均氣溫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2020年其國內生產總值3400億美元。2021年7月,「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正式發布,新加坡排名第1位。

㈧ 一季度GDP前20強:美國第1,印度第5,韓國第10,澳大利亞上升3名

進入到2021年,隨著疫苗的逐漸普及,全球不少國家的疫情得到控制,開始回歸到正常生活中,經濟也重新活躍起來。不過,有些國家因為沒控制好,導致二次反彈。所以,一季度全球各國經濟就出現了不同的變化。

一季度全球GDP前20強數據來看,9個國家實現正增長,11個國家仍然負增長。增幅最大的是中國,同比增長18.3%,驚艷全球。降幅最大的是英國,為-6.1%。

首先,全球三大經濟體的排序不變,前三名仍然是美國、中國、日本。 美國排名第1,一季度GDP經過兩次修正,變成了53715億美元,名義上增長6.4%, 但扣除各種因素,實際增長率只有0.4%。美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增長,除了疫情緩和,國內消費提升外,還有就是靠5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大規模放水來提振經濟。

中國是GDP同比增長18.3%,大幅度提升,達到38447億美元。 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8%、24.4%和15.6%,疫苗接種率不斷提升,經濟全面復甦。日本繼續負增長,下滑1.6%,為12744億美元,原因是消費不振,疫苗接種率低,國內疫情反復不定。

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疫情最嚴重的 印度,經濟還實現了增長,全球排名上升一位,超過英國,排名第5,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據了解,印度一季度GDP增長1.6%,達到7787億美元。主要是因為製造快速恢復,鋼鐵、水泥、發電量等等增長推動經濟發展,不過隨著疫情逐漸加重,印度二季度經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英國竟然下滑了6.1%,成為前20強下滑最嚴重的國家。 主要原因是英國疫情也反復,實行了管控措施,導致各項數據下滑,製造業下降了0.7%,居民家庭消費下降了3.9%,商品出口下降了11.6%,失業率上升到4.9%。

韓國表現不錯,同比增長1.9%,達到4312億美元,排在全球第10。實際上,在2020年全球GDP排名,韓國名次就上升了,成為全球第十大經濟體。

在2021年一季度,表現最好的莫過於澳大利亞,直接上升了3名,成為全球第11。 據了解,一季度鐵礦石、銅礦石、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進出口總額達到了1387億美元,同比增長率28%。我國雖然停止了牛肉等產品的進口,但鐵礦石進口仍然增長8%。

不過,澳大利亞GDP實際增長1.1%,但由於匯率的上升,換算成美元後,GDP增長21%,達到3913.38億美元。

2020年,巴西受疫情影響,GDP下滑4.1%。不過一季度增長1%,達到3735億美元。實際上巴西正遭遇第二波疫情,只不過政府取消了各種經濟活動的限制,推動經濟增長,比如農牧業、工業和服務業分別增長5.7%、0.7%和0.4%。

俄羅斯經濟繼續負增長,GDP下滑0.7%,名次下降一位。 2020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歐洲國家西班牙大幅下滑4.6%,GDP為3368億美元。之所以名次只下降了1位,還是換算美元上漲的原因。

墨西哥、印尼、荷蘭三國一季度都出現了負增長,但排序沒有變化。瑞士GDP下滑0.5%,反而上升了2名,主要也是因為換算成美元,上漲6.3%,達到1934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下滑2.97%,達到1883億美元,名次也下降一位。 土耳其經濟增長7%,是20強裡面除中國外,增長最快的,但名次卻從18名下降到20名, 主要原因是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下降。所以,在本國來看,經濟是增長的。

不過,由於印度變異毒株,已經傳染至全球90多個國家,傳染率上升100%,導致不少國家疫情加重,這無疑會影響到各國經濟的發展。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6%,而世界銀行預測增長5.6%。如今來看,也不知道能否實現。

㈨ 新加坡gdp總量

2021年度,新加坡GDP為3969.9億美元,增速為7.61%,高於預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