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菜市街有多少人
『壹』 被評世界第一的新加坡,有哪些好吃的街頭美食呢
被評世界第一的新加坡,有哪些好吃的街頭美食呢?
對於美食愛好者來講,新加坡絕對是一座天使之城。多到數不清的街頭美食,物美價廉,活色生香。新加坡曾獲得」街頭美食大城市「評比的第一名,都是當之無愧。那麼,新加坡都有哪些備受好評的街頭美食呢?
01海南雞飯
新加坡當地自創的美食,傳奇有一個新加坡主廚原本要把魚頭丟失又覺得遺憾,用來煮了咖喱醬,結論出現異常美味好吃。咖喱魚頭通常以紅鯛或石斑魚魚頭為主導,添加咖喱醬汁悶燉。
以上都是新加坡美味的街頭美食啦,希望能幫助到要去新加坡遊玩的朋友,如果大家還知道哪些美味的小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貳』 新加坡旅遊注意事項,美食,購物,景點·
新加坡旅遊小貼士
一、大商場的價格是固定的,一般商場可講價。在小商場購物別忘了索要發票,發現商品質量問題可憑票退換。
二、商店營業時間:周一到周六上午10:00至晚21:00,星期天關門。
三、櫥窗上貼有紅色魚尾獅標志的商店為旅遊促進局和消協推薦商店,可放心購物,但新加坡物價較貴。
四、新加坡使用新加坡元(S$),兌幣請到有官方兌換標記的地方。銀行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5:00,周六11:00~16:30,周日9:30~15:00。
五、新加坡與北京沒有時差。
六、新加坡的自來水可直接飲用,無需煮沸。
七、在新加坡必須隨時注意保持環境衛生,隨地吐痰、棄物要受千元懲罰;在明令禁煙場所要遵守規定。
八、在新加坡大酒店的某些場合,如搬行李、打掃房間應付1~2元小費。
九、新加坡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候濕熱,晝夜溫差小,1~2月雨水較多。宜著輕薄、涼爽的衣物,攜帶雨具。
新加坡美食指南
到新加坡旅遊可以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其菜式不但有三大民族的中式、馬來式、印度式菜餚,還有法國、義大利、英國等歐洲菜,可說是美食者的樂園。
如果您喜歡美食大總匯,嘗盡天下美食,那麼一定不能錯過每年四月間舉辦的新加坡美食節和世界名廚會。到時候,世界名廚大顯身手,諸多美食棋聚一堂,快來吃個痛快吧!想要體驗小販中心的露天風情,可前往遊客必到的每市中心,如牛車水美食街、老巴剎和加東一帶。
新加坡人口最多的是華人,中國菜的種類也最豐富。其中粵菜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以清淡及推陳出新聞名,從簡單的叉燒面到精心製作的上湯魚翅或脆皮乳豬,都令人食慾大增。新加坡的許多餐館推出粵式點心,以蒸或炸的點心為特色,頗受歡迎。除了粵菜,其他有名的中國菜還有北京填鴨、上海鱔魚、潮洲鹵鴨、海南雞飯、客噥釀豆腐與辛辣的四川菜等。中式菜中著名的餐館有:香殿(廣州菜)、明江四川菜館(四川菜)、長江上海飯店(上海菜)、松園(北京菜)等等。此外還有獨具特色的馬來菜、印度菜及娘惹美食。
新加坡附近熱水域的海產豐富,品質鮮美,龍蝦,螃蟹,蝦,貽貝、墨魚及各種海產品都是上桌的好菜,海鮮的受到歡迎也使一些餐廳只專賣各種海鮮。一般而言,東海岸一帶的海鮮中心收費較市區的許多餐館便宜。菜色中最受歡迎的可說是辣椒蟹,這是將肥美的螃蟹連肉帶殼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此外,新加坡也有許多亞洲國家的傳統美食,遊客在富有日本情調的氣氛中享用日本料理,以香辣為特色的泰國美食也漸受歡迎,其他受歡迎的尚有越南、台灣及韓國的佳餚。
特別關懷提示:新加坡的消費不便宜,如果想省一點的朋友不凡參考以下的建議。
1、一般社區或商業區附近都會有經營餐飲的小店組成的小集市,被稱為:FOOD COURT。由新加坡政府統一開發並招商經營,所以不同的店經營不同口味的飲食,低至1.5新元一份海南雞飯,2新元一份印尼炒飯,40分一杯可樂。註:這里一般沒有空調,只有電扇,大部分是露天經營。不同顏色的餐盤代表歸屬不同經營者,座位是任意坐的,所以,你可以和同伴點多家的食物而坐在一起享用,吃完後各經營者會收回各自的餐盤,政府每天安排統一消毒。另一種最為普遍的飲食中心在商業區商場的BI層(地下一層,當然也會有地下二層),被稱為:FOOD CENTRE。與FOOD COURT相比,這里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空調,其實食物種類差不多,可能做法上,包括用具上精緻一些,當然價格比FOOD COURT要貴很多,一份海南雞飯大概是5新元。注意:新加坡的快餐店包括麥當勞和肯德基都需要吃完飯後自己收拾盤子,吃完就走的人會被當地人歧視,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2、麥當勞和肯德雞在新加坡比在國內便宜多了,例如:HOT WING (辣雞翅)這項2000年開發並熱賣的產品在國內為一對7元,在新加坡則是1.99新元(人民幣10元不到)5隻。
新加坡購物全攻略
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馬六甲海峽南段,處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從近代以來,就是一個商務往來頻繁之地,今天的新加坡服務業、商業發達,可以為購物者提供良好的購物環境和優良的售後服務。而每年六、七月份,新加坡都舉行購物節,屆時很多商品都會大打折扣,每年一、二月時,時值農歷春節,新加坡的商場也會推出打折活動。
新加坡商品種類齊全,從名牌腕錶、珠寶首飾到玩具、化妝品,應有盡有,購物場所繁多。在類似於北京王府井的烏節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林立,其中以義安城為代表的大型購物中心,銷售各種世界名牌,商品質量有保證;具有民族風情的牛車水、小印度、亞拉街,雖不像烏節街那麼繁華,但是獨特的民族手工藝品都吸引著遊客流連忘返。以魚尾獅紀念品、鍍金胡姬花等為代表的旅遊紀念品,深受旅遊者的喜愛,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加坡,購物是需要上購物稅的,購物稅為5%,購物超過500新元以上是可以辦理退稅的,在小型商店內,購買商品時可以討價還價,商店根據規模的不同,營業時間也有所不同,大致為10:00-21:00,而在小印度、牛車水,是可以通宵購物的。
烏節路是新加坡的高檔購物區,相當於東京的銀座,整條街上商廈林立,匯萃了世界名 牌商品,購物環境幽雅,但相應價格不菲。 世界著名的DFS免稅集團的新加坡DFS環球免稅店是每個時尚追隨者必去之處;新加坡最大的購物中心——義安城購物中心被稱為新加坡的購物明珠;伊士丹烏節店占據了整個威勢馬廣場的一半,各種高檔商品應有盡有;同樣值得一去的還有幸運商業中心,裡面一流名牌的服裝店雖少,但其它商品齊全,且價格相宜。 新加坡DFS環球免稅店(DFS Galleria) 佔地面積113000平方米,由四層購物商場組成,涵蓋世界頂級品牌,店內設計時尚優雅,悉心為顧客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從本地特產到世界名牌化妝品、手錶、珠寶、皮具箱包、服飾一應俱全,並會定期舉辦各項不同的推廣活動,令購物倍添樂趣。
地址:位於聞名遐邇的新加坡烏節購物區史格士路
先得坊購物中心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176號 地鐵站:索美塞(Somerset/NS23)
世界城 地址:金聲河水畔道(Kim Seng Promenade)1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或歐南園(Outram Park/EW16),再轉乘計程車
義安城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391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
文藝復興廣場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390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
詩家董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320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
百麗宮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290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
威士馬廣場 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435號 地鐵站:烏節(Orchard/NS22)
市區外主要購物點
牛車水、小印度、武吉士、亞拉街、荷蘭村一帶則是售賣各種價格低廉、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飾或工藝品的地方,民族風情濃郁的商品擺滿貨架,琳琅滿目。
長堤坊 地址:兀蘭廣場(Woodlands Square)1號 地鐵站:兀蘭(Woodlands/NS9)
荷蘭村 地址:荷蘭道(Holland Avenue) 地鐵站:波那維斯達(Buona Vista/EW21)
慕斯達發中心 地址:塞阿威路(Syed Alwi Road)145號 地鐵站:武吉士(Bugis/EW12),再轉乘計程車
淡濱尼廣場與世紀廣場 地址:淡濱尼中5路(Tampines Central 5)4號 地鐵站:淡濱尼(Tampines/EW2)
『叄』 我想知道新加坡一些情況越詳細越好
新加坡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別稱:星洲、星島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國慶日:8月9日
國土: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堪稱"亞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氣候:新加坡全部國土都位於北緯1度線內,距赤道不過137公里,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以最暖熱濕潤為特徵,全年溫度大約在24℃到32℃之間,晝夜溫溫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對較少。
國家簡史: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
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
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政治經濟
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實行總理內閣制。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民族與宗族
新加坡人口為310萬,其中76%是華人,馬來人約佔15%,其他則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政府機關使用英語,英語為行政用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地鐵
地鐵是新加坡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全長67公里,設有42站,分為兩線:即從海濱灣通往義順為南北線,從巴西立通到文禮為東西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非常清楚的路線圖及使用說明,搭乘地鐵前最好先確定車費及地點。南北線以"N"表示,黃色表示北行線,紅色表示南行線;東西線以"W"表示,綠色表示東行線,藍色表示西行線;市中心區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記住顏色及號碼即可。
地鐵車站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電腦控制自動售票機、乘客出入閘口等。到自動售票機前投入硬幣,同時按下應付車費的按鈕,如有餘額,機器會自動找錢,並付給車票。地鐵車票有時間限制,扣掉搭地鐵所需時間外,若在閘門內逗留超過半小時,車票便自動作廢,乘客無法再通過電腦閘門,若想出來,須另外補票。地鐵運行時間是早6點至晚12點。
節慶活動
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戒月及開齋節、耶酥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飲食
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3%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森止吸煙。
購物
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貨幣
貨幣為新加坡元(S$),1元等於100分。紙幣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幣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時差
比格林威治時間早8個小時,與北京時間相同。
新加坡人勤奮、堅毅與目標取向的工作態度,為新加坡造就了多項第一的殊榮,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轉運港、世界首座夜間野生動物園、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噴泉-新達城的財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煉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主要交易產品有錫、橡膠、椰子、石油、米、木材、黃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銀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國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東京銀行等,皆以先進的通訊設備,連絡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匯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是一個小巧美麗、整潔綠色的花園都市。新加坡種有各種花卉,其中以國花——蘭花最為著名,這些經過精心呵護的蘭花顏色鮮艷,芬芳馥郁。而葉子花則布滿了街頭巷尾,甚至連醜陋的電線桿也被纏繞裝點起來,鮮紅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條上,在和風中輕輕搖曳,即使無須人工照料,也能隨處開放。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集中著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時作為東南亞的中心,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數不勝數,豐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購物環境吸引著各地的旅遊者。這里既有高級的購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鋪;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魚尾獅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遜橋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獅頭魚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徵和標志。魚尾獅自1972年誕生於新加坡藝術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來靜靜地屹立於新加坡河口,守護著海上來往的船隻……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國首都,位於新加坡島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積約98平方公里,約佔全島面積1/6。新加坡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勢緩和,最高點海拔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區在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總長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南岸是被綠樹環繞的高樓林立的繁華商業區。北岸是花草樹木與樓宇交錯的行政區,環境幽雅寧靜。馬來人街也在此區。
新加坡城市道路寬闊,人行道兩旁種著葉繁枝茂的行道樹及各種花卉,草坪、花壇小型公園間雜其間,市容整潔。橋上,圍牆都種有攀緣植物,住宅的陽台上放置著五彩繽紛的花盆。新加坡市擁有2000多種高等植物,被譽為「世界花園城市」和東南亞的「衛生模範」。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總統納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321.75萬(1999年6月),其中華人佔77.2%;馬來人佔14.1%;印度人佔7.4%,其餘為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人。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無國教。華人和斯里蘭卡人多信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以煉油、石油化工、修造船為主,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
『肆』 為何新加坡人寧願排隊吃「路邊攤」,也不在家做飯
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在我們生活中,吃飯這件事情肯定比不可少,雖然不能保證全球的人都能吃到飯,但是慢慢發展下來,吃飯首先吃飽,最終吃到「精緻」「安全」。
按照這樣的線路來看,我國基本上早已步入了全國人吃飽的狀態之下,但是對於安全和精緻還有一些差距,當然了這些年相關部門都在不斷努力,地溝油等東西已經很少見了。
可是在新加坡這個國家,當地人卻與我們有些不同,他們十分喜歡出去吃「路邊攤」,反觀不會在家裡吃飯。
另外新加坡有90%以上的食品都是從國外進口,一般情況下,進口的東西較貴,可實際上,新加坡也對食品採取了一定的限制,當食物放在顧客的餐桌上,也不會貴到人們吃不起飯。
也就是說新加坡的美食不僅安全還挺便宜,至少算是均價,另外大多數的新加坡人也會為了節約時間,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才會在外面吃,就像是上班族點外賣一樣。
綜上三個因素所述,新加坡人即使家裡有著十分完善的做飯設備,也「懶得」自己煮飯,畢竟菜品安全、便宜還能省時間!
『伍』 新加坡的華人一般聚集在哪裡
網友所說的華人,應該是指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一般都會前往新加坡牛車水China Town消費或Geylang一帶,雖是紅燈區,也是許多中國籍勞務聚居地。
『陸』 新加坡有哪些特色美食(餐飲方面)
新加坡有三大民族的中式、馬來式、印度式菜餚,還有法國、義大利、英國等歐洲菜。
特色菜有黑胡椒螃蟹、雞肉沙爹、咖哩魚頭、汽鍋、印度Rojak、叻沙、米果汁、海南雞飯、福建蝦面、釀豆腐等。
在新加坡這個多民族社會里,文化的多樣性明顯地表現在它各式地道的馬來菜、印度菜中,在這里你幾乎可以吃到你所能想到整個東南亞的特色菜餚。
新加坡有它純粹土生土長的菜,這就是由長住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僑,融合中國菜與馬來菜所發展出來的家常菜,主要是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風味的混合體,也稱為娘惹。
娘惹指的是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的土生華人女性,由於土生華人是早期馬來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因此娘惹食物融合了馬來族與華族的烹調特色,從口味方面來說,娘惹食物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柒』 新加坡總人口是多少
新加坡總人口是526萬。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亞洲、歐洲等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截至2011年12月,新加坡總人口526萬,新加坡華人基本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四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莆田人、上海人等等。
新加坡的概述
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色為新加坡增添了無限的魅力。而不同文化並存成為密不可分的社會整體,更令人嘆為觀止。新加坡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民,除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人四個主要種族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在新加坡可以駐足每個文化街區,感受最直接的民族文化。
其中,新加坡公民327萬,永久居民54萬,非居民146萬,分別佔百分之62、百分之10和百分之28。新加坡公民主要以種族區分華族漢族為242萬,佔百分之74.1,馬來族為44萬,佔百分之13.4,印度族為30萬,佔百分之9.2,余者為歐亞裔混血,佔百分之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