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需要什麼石油
⑴ 我不明白新加坡沒有多少礦產資源,為何這么富裕
新加坡在建國之初,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不僅自然資源貧瘠,而且建設資金匱乏。但是僅用了幾十年時間,新加坡就成功實現了工業化,在世界最容易經商、國際最佳外貿與投資、國際最開放市場、亞洲最具競爭力市場等評級中均名列第一,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加坡奇跡」。
連日來,代表團一路考察、一路學習,同時也在一路思考:「新加坡崛起靠什麼?」
在裕廊集團,企業高管簡短而有針對性的介紹,讓大家深受啟發:「工業園是新加坡工業化的主要途徑和有效載體。」
裕廊集團,正是新加坡工業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作為新加坡最大的高級工業園和商業園區的規劃、發展和管理商,裕廊集團建設了7000公頃的工業園區和超過400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掌管著39個工業園和專業園區的建設,總共為近7000家本地公司及外國公司提供了辦公場所。集團通過打造產業空間載體——工業園區,實現了土地集約化應用,建設了世界級工業基礎設施,完善了產業發展政策,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條,推動了新加坡產業一次又一次的升級。
如今,裕廊集團已從新加坡邁向世界。目前與廣西合作有兩個項目,即北部灣北海鐵山港工業區和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的規劃設計。
當得知在裕廊集團的規劃設計下,鐵山港工業區的岸線資源將比原來增加3倍,而對海岸環境的影響不大;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將會打造成中國企業走向海外、走向印尼的模範產業基地時,郭聲琨十分高興,給予高度評價。
裕廊化工島是新加坡重要的石化產業生產基地。廣西也在抓緊建設石化產業基地,把石化產業打造成我區七大超千億元產業之一。新加坡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引起代表團的濃厚興趣,大家專程來到裕廊化工島學習考察。
「新加坡不產油,但是年煉油量卻達到6500萬噸。新加坡寸土寸金,我們便設法往海底發展、往空中發展、往地下發展。目前,我們正在建設海底儲油庫一期工程。離裕廊化工島不遠處的毛廣島也是一個專業化的石化產業基地,不到1平方公里的廠區面積,卻能產生每年2000萬噸的煉油量。」裕廊集團的高管人員一一道來。
「你們是善於『無中生有』,而且搞得有聲有色啊!」郭聲琨贊嘆說,「新加坡用最少的資源創造了最大的財富,把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水平,讓我們深受啟發。」
「新加坡港口注重科學管理與先進技術的應用,用最低的成本換來了最高的效率,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科技與管理,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這一點,在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PSA)表現得淋漓盡致。
給個滿意回答吧!!!
⑵ 為什麼新加坡人均石油消耗量那麼大
新加坡人均石油消耗量那麼大的原因:因為新加坡的石油提煉工業相當發達。
簡介:
新加坡的人均石油消耗高居榜首,其石油總消費量排名也並不低。
新加坡的本土並沒有石油和天然氣田,但是新加坡現在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貿易樞紐港,這是因為它的石油提煉工業相當發達。因此新加坡的石油提煉產值佔到新加坡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
⑶ 新加坡都有什麼牌子的潤滑油
新加坡當地品牌不多,除國際品牌在新加坡設立的工廠外就5家,環球石油、3q潤滑油、意大新石油、領威石油、興隆石油。這些品牌如果在中國有銷售,那說明是原裝進口的,但是這幾個品牌也都幫很多品牌代加工過,國內外都有,目前為止,新加坡還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在國內生產,不過國內有很多品牌是在新加坡注冊的,然後再授權給國內的潤滑油生產商代生產,這些都是所謂的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又能把價格賣高
想要買到真正新加坡品牌
建議1; 看看新加坡生產產地,而不是新加坡總部地址
建議2;看看有沒有進口商地址,如果沒有說明不是進口。
建議3;看看產品條形碼,新加坡產品條形碼是888開頭的,每個國家的產品條形碼開頭3個數字都是不一樣的 和電話區號一樣都有規定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⑷ 二戰後新加坡發展經濟面臨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
而且二戰後國際局勢平穩,經濟亟待恢復和發展,新加坡在此期間得到了美國的經濟支持得以大力發展,最後新加坡的領導者實行符合國情的對外開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繁榮。
不利條件:國土面積狹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資源、耕地資源,糧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給,只能靠鄰國供應。
(4)新加坡需要什麼石油擴展閱讀: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國、日本、歐洲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
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⑸ 新加坡發展煉油工業的優勢條件是什麼
(1)距離石油產區近,距離波斯灣海灣地區近。方便原油的進入。
(2)靠近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馬六甲海峽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3)石油加工工業技術成熟,重油蒸餾技術、延遲焦化技術、溶劑脫瀝青技術、減黏裂化技術、重油催化裂化技術、重油催化加氫技術,以及重芳烴 、C5和C4輕烴 、煉廠干氣的化工綜合利用技術成熟。
(4)接近國內外消費市場。
⑹ 新加坡石油冶煉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首先地處馬六甲海峽交通便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原料的運輸,另一個是產品的運輸.
其次附近的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印度尼西亞和汶萊等國石油資源豐富.
第三新加坡科技發達,冶煉技術好,可以強調對於這樣一個花園城市來說污染少.
⑺ 新加坡的經濟概況
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也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發達國家,國民所得至2013年為止已是遙遙領先東南亞周邊各國至少有六倍以上的差距,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計算,新加坡在全球最富有國家內名列第四。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
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2014年,新加坡GDP總計(國際匯率)為3080.5億美元,人均GDP(國際匯率)為56319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8%。
(7)新加坡需要什麼石油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為一城市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面,由新加坡島及其附近小島組成,地當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北與馬來半島隔1.2千米寬的柔佛海峽,有長堤相連,可通行汽車和火車,總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居民中華人佔77%,馬來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英語為行政用語。
新加坡經濟以轉口貿易、金融、航運業為主,還有石油提煉、石油化學、建築、造船、紡織、橡膠、食品罐頭等工業。旅遊業也很發達。
財政主要靠轉口貿易維持。轉口石油、橡膠、錫、紡織品、植物油等,進口糧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發達。行政中樞新加坡(市),是東南亞最大海港,附近國家所產的錫、橡膠、石油等大多經此轉運,也是聯系亞、歐、大洋洲的重要國際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膠、食品等工業。
⑻ 新加坡發展石油工業的優勢條件 用高中地理的知識作答
(1)距離東南亞、中東石油產區近,石油運輸方便;(2)靠近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3)發展石油工業技術成熟;(4)接近國內外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