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節日是哪些
A. 新加坡有什麼節日
眾所周知,新加坡有7成以上是華人,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人種,來看看新加坡都有些什麼節日吧。
不僅有華人的節日,也有馬來人,印度人的節日呢。公共假期也都考慮到了所有民族呢。
春節(新年)
新加坡華人保留著過春節的習俗,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中國家歷十二月(臘)二十四日,新加坡華人開始是祭灶(即送灶神)。這天各家各戶都准備許多祭品,主要有蜜柑、甘蔗、糯米飯和其他粘性甜食,以便讓灶神爺吃了之後多講好話。
新春佳節,「撈魚生」已經成了一種習俗。由於「魚」和「余」諧音,加上必須要用筷子以「撈」的方式來吃,因此華人都喜歡在過農歷年時大吃特吃魚生。主要是為了討個好兆頭,希望年年有餘。現在魚生的花樣非常多,有鴻運魚生、幸運魚生、三文魚生、生蝦魚生、發財魚生、芒果魚生、越南魚生等...
春節期間,華人都吃桔子和魚。因為漢語的「桔」字,右半為「吉」字,「魚」字與「富裕」的「裕」字諧音,以此來祈求在新的一個里能夠和吉祥和富裕。各家各戶還要印上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以及互贈賀年卡。賀年卡上常常印著振翅飛翔蝙蝠,因為「蝠」與「福」字諧音;或印有荷花、蘋果、竹子、梅花等,因「荷」、「蘋」與「和平」諧音,「竹子」象徵節節向上。
送紅包也是新加坡華人歡度春節的一個傳統風俗。在新加坡,送紅包已有多年歷史。長輩送給小孩的紅包通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除夕守歲時,由父母用紅紙包些錢幣給小孩壓歲,俗稱「壓歲錢」第二種是拜年紅包,一般是已婚的長輩送給小孩,而未婚長輩則不必送。華人過春節,不論地位高低,貧富貴賤,總要分送紅包,親友之間也要互贈紅包。
舞龍是新加坡人歡度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慶祝活動。新加坡舞獅又可分為北獅和南獅。北獅的大獅由雙人舞,小獅由單人舞,有滾綉球、過跳板、上樓台等技巧動作。南獅由二個合作,前者舉獅頭,後者用雙手抱前者腰部,擺動獅身。南獅更注重技巧表演,如爬高台、蹬綵球等。
舞龍也是新加坡華人春節傳統慶祝活動之一。入夜以後,龍身內燈光閃爍,通體透明,舞動起來,別具魅力。最常見的龍約長70米。一支龍隊需七八十人才舞得起來,困為交替更換者必不可少,還要有龍珠手和放煙火的人。
妝藝大遊行
從1973年開始,新加坡人在過中國春節的同時也開始過斤蓋伊節。斤蓋伊這個詞的古義是「裝飾的彩車」。彩車遊行是節日活動的最高潮,來自世界各地裝扮獨特的彩車在繁華的街道上漫遊,演員在上面載歌載舞,街道兩旁的觀眾人山人海,全國各族人民都在這個時候湧向街市,參加新春2月這個美麗的民眾化裝活動。前來助興的有:扣人心弦的美國「仙樂」隊伍,活潑可愛的日本兒童單輪車隊,新加坡的蓮舞蹈團的中國古典紡絲仙女,精彩的美猴王家族花車,、馬來族、印度族和蒙古族的音樂及舞蹈。政府的高級官員屆時親臨現場,予以祝賀。
中元節
中元節也是新加坡華人十分重視的節日。新加坡華人普遍的慶祝方式是鄰里之間組織大規模的中元會。中元會每年選一位爐主,主持中元會事務,並向會員收月捐等。從七月初開始,新加坡各大小社團、商家、小販都慶祝中元節,大街小巷搭棚建壇,將中元會會友一年的會錢購買獻祭福物,並請地方戲班演戲、唱歌助興。
中元節又俗稱鬼節,由農歷七月初一到三十號,整整一個月時間都要設壇拜祭無主陰魂,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清明節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端午節
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新加坡每逢端午節便會舉辦龍舟比賽。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天上的月亮分外的圓,地上的人也團圓,人們吃月餅、喝香茶、提燈籠,聯絡所、社團舉辦中秋晚會,裕華園也舉辦大型燈展,十分熱鬧。
衛塞節
在農歷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磐紀念日。新加坡佛教總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會,各佛教團體及寺廟張燈結綵,大放光明,象徵佛陀的光輝世世代代照耀人間。
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回教徒會把家裡打掃干凈,裝飾一番,穿上新縫的傳統服裝,備好各式美食糕點來慶祝開齋節,其熱鬧氣氛與華人的春節不相上下。
哈芝節
是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後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節日訂在回歷十二月的第十天,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大寶森節
是印度人的節日,又稱屠妖節或萬燈節,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住屋周圍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興都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著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背著鐵架,刺著銀針,向神表示謝恩或贖罪。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
聖誕節
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堂會舉辦特別的慶祝儀式,教徒也會唱聖詩、訪問家庭。每逢聖誕節,烏節路一帶都會張燈結綵,各大商廈都會裝飾一番來吸引眾人,整個街道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耶穌受難節
紀念耶穌犧牲的節日,是一個庄嚴的節日,受難節之後的星期日便是復活節,慶祝耶穌的復活。受難節與復活節都是紀念和感恩的節日。
元旦新年 1月1日
勞動節 5月1日
衛塞節 5月7日
國慶日 8月9日
印度族萬燈節 10月19日
B. 新加坡有哪些民俗節日
華人傳統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清明節—公歷4月初;
端午節—農歷5月初5;
中元節—農歷7月15;
中秋節—農歷8月15;
冬至—公歷12月22日左右。
其他族群節日
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
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
衛塞節—公歷5月的月圓日;
屠妖節—公歷10、11月間;
聖誕節—公歷12月25日。
南京遠信出國為您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C. 新加坡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新加坡不妨清明、端午、中元、大寶森節。 新加坡法定假期是,元旦一天,農歷春節兩天,聖誕節一天,Good Friday一天,衛塞節一天、哈芝節一天、開齋節一天、屠妖節一天,五一勞動節一天,國慶節(新加坡國慶是八月九日)一天。八月份就只有國慶節。 慶典活動早在十年前就不在國家體育場舉辦,國家體育場在重建,因為政府一直沒有閑錢,現在才開始搭建。現在慶典在浮動舞台舉辦。但是,外國人一般很難取得票的。
D. 新加坡都有那些國定節日。。
是公共假期的有:
國慶日是8月9日
勞動節是5月1日
元旦1月1日
華人傳統節日多,但不是每個都是假日。新加坡是多元種族,公共假期分配平等,各二天。
農歷正月初一、初二
開齋節,哈吉節
屠妖節,衛塞節
耶穌受難節,聖誕節
共11天公共假期
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朝陽節,大寶森節,都不是公共假期
E. 新加坡都有什麼節日
新加坡的傳統節日: 農歷新年\ 聖誕節 \ 屠妖節 \ 端午節 \ 中秋節 \ 國慶日 \ 回教開齋節 .
F. 新加坡有哪些傳統節日
新加坡有11公共假日,基督教的,聖誕和復活節,華人過年初一初二,這里初三就開工,這里華人也有慶祝端午節,清明,農歷七月也叫鬼節也叫中元節,中秋這沒公共假期。佛教有衛塞節公共假日,馬來人節日兩個開齋節和哈之節還有印度人的屠妖節這都是公共假日,但印度人的大寶森節就不是假日了。其他就是勞動節,國慶節,兒童節,青年節,父親節和母親節
G. 新加坡節日有哪些,新加坡主要節日是什麼
新加坡為多元民族社會,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多元化,涵蓋各民族傳統節日,有陽歷新年,農歷新年,回教開齋節,哈芝節,佛教衛塞節,基督教復活節,聖誕節,印度屠妖節,其他有國慶日,勞動節。
H. 新加坡都有哪些重要的節日了
中華文化精髓也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形態。
如歡欣多彩的農歷新年,或慎終追遠的清明節和傳統祭祖普渡的中元節。
I. 新加坡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國慶節、農歷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衛塞節、開齋節、哈芝節、大寶森節、屠妖節、聖誕節、元旦。
一、國慶節:每年八月九日
看點:當天政府一般會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慶典活動;
二、農歷春節: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
看點: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除夕前1周都會熱鬧到凌晨,而除夕當晚最為熱鬧;
三、清明節:每年四月五日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四、中元節:農歷七月初一到三十號
看點:整整一個月時間都要設壇拜祭無主陰魂,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五、端午節:農歷八月十五
看點: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新加坡河上,每逢端午節便會舉辦龍舟比賽。
J. 新加坡都有哪些重要的節日
國慶日是8月9日,這是紀念1965年獨立的日子。
華人傳統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清明節—公歷4月初;
端午節—農歷5月初5;
中元節—農歷7月15;
中秋節—農歷8月15;
冬至—公歷12月22日左右。
其他族群節日
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
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
衛塞節—公歷5月的月圓日;
屠妖節—公歷10、11月間;
聖誕節—公歷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