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面上升多少新加坡會被淹
⑴ 假如海平面再上升66米,我國哪些一線城市會被淹沒
在我國一線城市中,有16個城市主城區的平均海拔低於66米,從低到高依次為:澳門1.2米,廣州4.2米,海口4.3米,上海4.5米,台北8.8米,天津9米,香港13.1米,杭州16米,合肥17.6米,福州21米,南京22米,南昌24.1米,武漢25.5米,北京54.3米,濟南55米,長沙65.2米,上述這些城市全部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或者長江沿岸,與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相符。
科學家警告,即使保持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仍可能達到30-60厘米左右。
而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長,這一數據在2100年可能達到60-110厘米左右。
而近些年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的「Betet」島和「Gunl」島兩座小島已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
所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⑵ 海平面上升會給人類帶來什麼災難
海平面上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十分可怕的。因為,海平面上升1米,海岸線就會後退100米。世界上大約有1/3的人口都居住在沿海線60公里的范圍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方面。世界上的35個大城市就有20個處在沿海和江河入海口附近,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也在其中。江河入海口附近的三角洲平原大都是富饒的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是人類的「大糧倉」。這些地區如果被淹沒,無異於給人類當頭一棒。聯合國氣象組織一項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將上升30~50厘米,世界各地海岸線的70%,美國海岸線的90%將被海水淹沒。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米,屆時,地球上沿海的一些地區將淹沒在海水中:尼羅河三角洲有1/5的可耕地將成為一片汪洋;一些沿海城市將不復存在,數以千萬計的人將被迫逃離家園,淪為環境難民。世界上一些地質學家也預言:在今後的200年中,海平面將上升6米多。假若海平面上升2米以上,人類苦心經營幾百年的沿海名城如倫敦、紐約、威尼斯、東京、曼谷、彼得堡、新加坡、雅加達、達卡、亞歷山大里亞、里約熱內盧、上海、天津、台北、香港等將從地球上消失,由2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島國——馬爾地夫將長眠海中,200多萬居民將葬身大海。沿海富饒的魚米之鄉,當然也逃不脫被淹沒的厄運。
有些沿海地區雖然海拔較高,不會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沒,但海平面上升後,這些地區的海灘和海岸也將受到無情的沖刷。一些沿海地區即是沒有被海直接淹沒或沖刷,但由於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上升,海水倒灌,將會導致土壤鹽漬化,使土質下降,甚至不得不荒棄。中國所有沿海地帶都會受到影響,除海水直接淹沒或沖劇處,鹽漬化土地范圍將大面積擴大。
土地是人類生存之母,沿海富饒地區被淹沒,地球陸地進一步縮小,眾多的人類何處安附?!如果海平面真象科學家預言的那樣上升,屆時直接受海水淹沒之害的生態難民將愈3億之眾。
美國氣象學家湯普森的預測則更可怕。他說:假如按目前情況惡化下去,到22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比現在高出10℃,到2400年,南北兩極大冰塊將消失,海洋水平線將猛升76米。地球大片土地將被淹沒,只留下少數高山地區,人口將消失90%以上,地球又回到原始時代。
⑶ 若海平面繼續升高,哪些城市將會被水淹沒
⑷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世界范圍內有哪些國家會被淹沒呢
如果海平面上升了六七十米,世界上那些海拔低於六七十米的地方都會被徹底淹沒,首先包括馬爾地夫、剛果、汶萊、荷蘭、開曼群島這些沿海和地勢比較低的地區;日本也會遭受空前的災難,但是他們超過70米海拔的地方還是有,不至於被徹底淹沒;古巴人只有跑到南美中部的山上才能避開海水;美國的聖地亞哥和佛羅里達州會沉入海底;紐西蘭會被徹底淹沒,大洋洲的大部分面積也被海水所吞沒。非洲除了埃及等一些高原地區,大部分靠海的平原地區會被海水淹沒;亞洲地區的菲律賓、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地也會遭受空前的災難;受影響表比較小的應該是俄羅斯和蒙古這樣的高原地區;我國的海岸線比較長,沿海的海南島、珠江三角洲、廣東、上海浙江、山東甚至到吉林都會遭受很大程度的海水淹沒,內陸地區因為高度超過70米,基本不會受影響。
⑸ 如果海平面上升70米,還會有多少陸地在水面上呢
全球變暖的問題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不管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還是生活在北方的朋友,都能夠看到,近年來氣溫是變得越來越高,尤其是進入7月份之後,氣溫達到了全年最高點的時候,大量的降雨也在不斷出現。
而科學家對於溫室效應不斷加重的一個更大的擔憂,那就是隨著南北極冰川的不斷融化,全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而這種上升趨勢可不是小幅度的上升,如果僅僅是小幅度的上升,科學家自然也不會太過於擔憂。
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的大量生物也將面臨滅絕的風險。人類是智慧文明,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進行快速的遷移。可是動物們卻很難做到,面對海洋的上升,很多的陸地生物會滅絕,尤其是南北極的生物基本都將滅絕消失。
由此可見,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所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對於地球生態和人類的生存都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所以,科學家才每年都會不斷發出警示,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那麼這種警示是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呢?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結果。
事實上,科學家的這些警示並沒有真正改變地球溫室效應加劇的趨勢,近十年來,雖然有很多的環保措施不斷出現,但是從去年和今年科學家公布的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仍然在不斷創新高,也就是說我們所採取的環保措施並沒有讓溫室效應減弱或停止,它仍然在不斷加強。
⑹ 由於海平面上升 新加坡什麼時候可能被海水淹沒
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淹沒 但是我知道即使是地球南極和陸地的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也不會升到海平面100 米 南極融化也就60多米左右 海上浮冰可忽略不計 為什麼可以自己想 想就知道了 新加坡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 所以說新加披是不會全被淹沒的
⑺ 假設全球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多少米
南,北極的冰如果都融化了,估計全球海平面會上升約80公尺,屆時許多沿海城市或國家,將會淹沒在海面下.
⑻ 如果有一天海嘯了,新加坡會被影響么海平面上升的話,新加坡會被淹么
海嘯的影響不會很大。海嘯要在深海中才能傳播。海底淺的話,能量會被迅速吸收,新加坡在馬六甲海峽旁邊,南面有蘇門答臘島做屏障,不會有事的。
海面上升也不用擔心,淹也是會先淹上海的。上海平均海拔4米,最高的佘山98米。新加坡平均海拔15米,最高峰是160多米。想想全球海面上升15米要多少冰川融化?就算在海面以下還可以修大堤防止海面上漲的,人家荷蘭現在平均就在海面以下了,不也沒亡國么。
⑼ 如果南北極冰川融化的話,海平面會上升多少
有很多關於北極和南極冰層融化的影響的討論,主要是關於海平面將上升多少,有多少土地將被淹沒,這看起來是正確的。但要知道,很多人的觀點及其依據都是相當不可靠的。首先,南北極總面積約為2100萬立方公里,海洋總面積約為3.5億立方公里,約為1:16。聲稱冰的完全融化將使海平面上升超過70米顯然是由於缺乏關於冰的確切厚度的知識: 南極洲首先是兩個大陸,雖然總體上幾乎都被冰覆蓋,但根據數據計算的冰川平均厚度2 ~ 4米的信息,即使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超過30厘米,如果考慮到冰的密度為0.9克/厘米3,即冰融化後體積會變小,所以擔心哪些地區將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是過分的!
我有一種感覺,1000米以上的海拔可能不會受到影響。首先要確定的是適合居住的定義。如果按照目前人類社會活動的規律,我幾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世界上沒有可居住的環境。畢竟,南極洲的冰川已經融化,地球可能已經達到熱死狀態。但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也將有效地保證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而不移民。我讀過劉達的一個科幻短篇小說《微時代》。根據小說中的情節,整個世界是宜居的,因為沒有地理上的問題,但他們都處於一個保護性的泡沫中。
⑽ 如果30年後海平面上漲1000米,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說一下海水上漲1000米,地球還有多少陸地。
這是一個十分誇張的想像,地球上永遠沒有這么多水來上漲1000米。不過我可以簡單描述一下地球上「如果」,這里是假設「如果」真的漲了1000米水,地球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地球上陸地平均海拔為875米,海洋平均深度為3798米。如果按照這個平均值來算,海平面上漲1000米就會淹沒所有的陸地,真的成了1根草立足之地都找不到的水世界了。但地球表面高低並不是平均的,有高山有溝壑。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達到海拔-11034米,最高的高山珠穆朗瑪峰為海拔+8848.86米。
海平面上升1000米後,珠穆朗瑪峰當然淹不掉。除了珠穆朗瑪,也還有一些高原陸地會存留,但不到現有陸地的20%。倖存的陸地將有青藏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中亞蒙古高原、非洲南部的南非高原和東部的東非高原、北美西部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脈等。
這些倖存的陸地,中國佔有很大一塊。按海拔劃分,中國陸地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佔42.1%,1000米以上的佔57.9,看來即便真的漲水達到1000米高,中國人還有活命的地方,幸運吧?不過這只是良好願望,事實上,俺國人80%是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區,真的全部遷徙到高原,顛沛流離飢荒疾病,能活著到達的恐怕就沒多少了。
還有一個更幸運的國家,那就是位於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國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絕大部分土地高於海拔1000米。不過這個國家人口只有220多萬,面積只有3萬多平方公里,比海南島還要小一些。
當然如果真的海平面上漲1000米,不管是倖存有陸地的,還是沒有陸地的,生物的下場只有滅絕重啟,別幻想著我家還有幾畝地就可以愚公移山子子孫孫傳下去,沒門。這個世界生態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旦生態鏈斷裂,環境氣候失控,後果只能是大滅絕。即便沒有這些大環境影響,光是流離失所倖存人類,能讓你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過活?
其次說說地球上有多少水,最高海水能漲多少。地球表面總面積為510067866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積約佔71%,為36174530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佔29%,為148322566平方公里。人們之所以說海平面上漲,是因為地球上有冰川,這些冰川比海平面高,溶解了這些冰川,就有大量的水會流入大海,這樣海平面就升高了。
據有關監測資料披露,近100年來,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2cm,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提速,海平面上升在加速,一些科學研究認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要上升65~100cm!別看似乎並不多,但要知道3.6億多平方公里整個海面上升1米,這是個什麼概念?所引起的後果有多嚴重?有多少人從此無家可歸?
那麼我們地球的冰川水到底有多少體量呢?統計表明約有2400多萬立方公里,其中南極冰蓋就佔了2160萬立方公里,也就是佔了全球冰川儲水量的90%。把這些水覆蓋到海洋上可以提升多少海平面呢?自己簡單計算可整體升高海平面66.35米,一些科學資料報道的測算為65.8米,這裡面或許有一些復雜的因素。
如真的全球冰川融化,世界是個什麼樣?按照海平面上升66米評估,中國除了幾個高原城市,絕大部分超大型、大型城市都將淹沒。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沈陽、合肥、香港、澳門、南昌、長沙、杭州、濟南、武漢、南京、台北、南寧、石家莊、海口、等大部分省會直轄市首府都沉入水底。
除了這些省會首府級城市,中國還有許多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如深圳、大連、青島、寧波、珠海、汕頭、廈門、秦皇島、煙台、威海、連雲港、南通、溫州、湛江、北海、旅順、葫蘆島、興城、樂亭、灤南、唐海、大港、黃驊、海興、呂縣、鹽城、崇明、吳淞、定海、鎮海、泉州、中山、番禺、防城港、三亞、東方、基隆、台北、高雄、花蓮、台中、台南等等,都將被淹沒。
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幾乎都在沿海、沿江、沿河的大口岸,海平面升高66米後,這些世界著名沿海都市將全部消失:美國紐約只有幾棟摩天大樓還能見到屋頂,法國巴黎只留下埃菲爾鐵塔塔頂,悉尼歌劇院只剩下貝殼屋頂的幾個尖尖,西班牙巴塞羅那、加拿大的溫哥華等都將銷聲匿跡,而新加坡、荷蘭、英國等幾十個低窪國家將不復存在。
世界的海岸線將全面改變,孟加拉國所有領土、印度大部分陸地被淹沒;柬埔寨只剩下豆蔻山這個孤島;大西洋沿岸的佛羅里達和墨西哥灣都將消失;加利福尼亞、舊金山一帶會變成群島;亞馬遜河和巴拉圭河流域成為大西洋的一部分,整個歐洲幾乎都沉淪到了水中,只有非洲損失較小,或許那裡將是人類後時代的樂園。
世界人口絕大部分都居住在低海拔地區,因為在這些地區水資源才更豐富,土地才更肥沃,交通才更便利。海平面上漲66米後,估計將有50%以上的人口流離失所,需要大遷徙,巨大的災害、飢荒和瘟疫將使人口銳減。
人類能夠等到冰川全部融化的那一天嗎?我前面說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漲66米,人類人口會銳減。減多少呢?沒法估計。其實這種估計本身完全是保守和低估的。如果真的全球所有冰川都融化了,除了海洋生物會倖存和變異進化一部分,絕大多數陸地生物都將滅絕。
因為海平面上升不可能是孤立行為,不會像兩個情侶坐在海岸觀景那樣,看著海水慢慢地升高,甚至觸發情懷詩意纏綿。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只是一個結果或現象,原因是一系列氣候環境變化,伴隨著毀滅世界的長期性災難。
科學研究認為,太陽本身亮度逐漸加大,地殼運動變化使地球具有溫度逐步升高不可逆轉的趨勢,人類工業時代以來的活動,導致的溫室效應加速加劇了這個趨勢,這些是冰川融化的源頭。100年來,地球平均氣溫已經升高了1 左右,不要小看這1 ,其導致的連鎖反應已經讓地球環境和生態發生了或正在發生巨變。
這些變化包括並不限於:南北極冰蓋已經在減少,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2cm,大洋環流已經發生了改變導致大氣環流的變化,海洋死水面積大大增多,森林火災越來越頻發,熱帶雨林大面積減少,珊瑚礁大片死亡,這一切誘發的極端氣候不斷襲擊各地,淡水資源日益枯竭,生物物種滅絕在加速。現在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在滅絕,且這種趨勢在加速,未來50年,地球上將有四分之一的物種不復存在。
地球環境氣候這種惡化趨勢,觸發了全球科學家在1992年和2017年兩次聯合簽名,向人類發出警告信,嘶聲裂肺的呼籲: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人類再不收斂自己,改變行為習慣,減少排放,修復保護自然生態,最終的結局只能是災難和滅絕。
因此人類滅絕等不到冰川全部融化的那一天。
那麼冰川融化多少人類就會完蛋呢?一些主流科學家研究認為,全球平均氣溫只要提升3 ,氣候環境的災難性改變就會失控,無法逆轉;全球氣溫升高6 ,所有生物就會大滅絕。
全球性氣候極端變化,很可能會將現在水草茵茵之地變成沙漠,而沙漠地帶會變成澤國;台風海嘯山洪暴發會摧枯拉朽,強大極端雷暴會擊毀城市;人類不得不流離失所,陷入苦難的大遷徙之中;一些物種的滅絕導致生態鏈和食物鏈的斷裂,大飢荒和瘟疫彌漫全球。那對情侶再也沒有機會在海岸礁石上看著海平面慢慢上漲,詩意早就丟到爪哇國去了,唯一的想法就是逃亡。
有人可能認為,就幾度能融得了南極冰?要知道那裡可是零下50 啊, 歷史 最低溫度曾經到達過零下93.2 ,平均氣溫在零下-25 。這樣的溫度冰會融化嗎?這種認識完全忽略了,南極也有暖季,當北半球進入冬季時,南極的暖季就來臨,在南極邊緣一帶溫度就可以達到冰點以上。
2020年,世界氣象組織報告,在南極附近的西摩島測得高達20.75 的高溫,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新紀錄。這或許正是氣候變暖的證據,全球氣溫每升高一點點,導致的南極暖季溫度上升就絕不是一點點。冰川由於對陽光的反射率更高,對地球氣溫不至於過高起著重要調節作用。隨著冰川消融,全球冰川面積減少,這種調節效果將會逐漸減小,綜合連鎖反應讓溫度升高得更快。
這就是所謂「蝴蝶效應」,牽一發動全身,溫度每升高1度,帶來的連鎖效應是成倍甚至數十倍的放大;而到達3度就是一個閾值,過了這個臨界點,地球自我調節機制就會失控,溫度很快上升到全部物種滅絕的「恐怖6度線」。
控制溫度升高已成為人類本世紀最重要任務。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氣溫升高,關乎人類存亡。為了挽救人類的存續,在聯合國的主導下,2015年世界氣候大會上形成了一個《巴黎協定》,2016年已有178個國家簽署了這個協議。其核心內容就是通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將溫度上升限制在2 ,並力爭控制在1.5 以內。
這就是前些年提倡所謂低碳生活的緣由。
這個協定在執行過程中困難重重,各國都在為自己的減排目標爭吵,都希望別人少排點,自己多排點。老美更是在2020年宣布退出該協議,要知道老美可佔有世界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排放也是大頭,其退出當然為目標的落實蒙上了巨大陰影。現在新總統上任,重新返回,讓人們對目標的實現有了更多的希望。
不過,人們對本世紀末控制升溫2 的目標並不樂觀,因為現在溫度上升依然沒有減緩的跡象。人類能安然度過本世紀末嗎?我也無法預料。但時空通訊認為,人類真的不能夠再相互指責和推諉了,只有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所有的人都能夠這么做,才能夠挽救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留一塊立錐之地。
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讓我們共勉。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海水即便是上漲1000米,蒙古國也仍舊還是個內陸國
假如海水真的上漲1000米,那麼對人類和陸地上大多數生物而言真的是場恐怖的災難,目前世界絕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沿海的平原地區,這些地區的海拔普遍都不高。
例如華北平原的平均海拔就是50米以下,一旦海水漲到1000米,這里就是水下950米了,而東海的平均水深只有349米,南海的平均水深也不過1212米,950米的水深已經是相當恐怖了。
但就算海水暴漲1000米,蒙古國也仍舊是一個內陸國,因為與蒙古國接壤的內蒙古地區海拔普遍高於1000米,海水很難將內蒙淹沒,而中國的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也會牢牢地擋住海水,蒙古人民想看海還是需要出國滴。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可以看到大部分人都是住在沿海地區)
不過可以放心的是海水是不可能漲一千米的,因為地球上壓根沒有那麼多水,即便是南北極冰蓋全部融化,海水最多也就是上漲60多米。但即便是上漲60多米,對於人類而言是非常慘痛的災難。
(這是海水上漲60米後亞洲的樣子,可以看到中國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都將沉入海底,珠三角沿海地區也會被海水淹沒,可能很多人認為海水上漲60米會淹沒日本,但可惜的是日本地形多是山地,海拔較高,海水上漲60米只能淹沒日本沿岸的一點點地區,不過東京所在的關東平原肯定是不存在了)
(再看看非洲,海水上漲60米對非洲大陸的干擾似乎並不大,即便是中部地區的剛果盆地也不會盡數,只有西部塞內加爾和甘比亞保不住了,可惜宇宙第一強國甘比亞,秒天秒地秒空氣,秒美國,秒蘇聯,)
(北美洲其實也好不到拿去,雖然海水上漲60米對北美的影響也不大,但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美國東海岸地區則全部被淹,紐約、新奧爾良、邁阿密等城市都會變成亞特蘭蒂斯) (海水上漲對南美洲影響也很大,被譽為南美巴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不見了,亞馬遜平原也會出現一個內海)
(海沙暴漲對大洋洲的許多島國而言就是滅頂之災,不用漲60米,漲6米許多島國就沒有了,至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相對而言還要好一點,但澳大利亞中部地區會出現一個大湖)
(海水上漲對歐洲的危害也非常大,德國北部、荷蘭大部、丹麥大部、比利時西部、英國東南部、烏克蘭南部、羅馬尼亞東部、義大利東北部、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波羅的海三國沿岸都會被海水淹沒)
(相比之下南極洲是最慘的,因為覆蓋有厚厚的冰蓋,南極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但這些冰蓋一旦融化,南極半數以上的地區都會被淹沒連南極點都會沉入水底)
總的來看,一旦海水上漲60米,那麼當前沿海的大型城市就全部都廢了,倫敦、柏林、紐約、悉尼、東京、新加坡、迪拜、雅加達等城市基本都沒了,人類文明將會造成巨大挫折,其帶來的災難是無法估量的。
如果30年後地球上的海平面上漲1000米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對人類來講這將是毀滅性災難的。
那麼如問題描述的那樣,30年海平面上漲1000米會發生什麼呢?這個海平面上漲的速度太可怕了。平均1年就上升大約33米。這的淹沒多少陸地啊!地球的上的陸地總面積大約是1.49億平方公里。其中, 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的陸地面積佔27.8%,按照每年海平面上升33米的速度的話,六年之內將有大約4142萬平方公里的陸地被海水淹沒。 這個面積相當與非洲大陸和歐洲陸地面積總和還要多。
圖示:海平面上升,昔日的人類都市成為海洋生物的樂園
地球上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陸地面積佔到了地球陸地總面積的76.3%。也就是說,地球上海平面上漲1000米後,地球上的陸地將會消失1.14億平方公里。 地球上僅僅剩下了35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了。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76億, 其中的大約9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區。海平面上升1000米,將意味著有68.4億人口無家可歸。 失去家園的不僅僅是人類,還有眾多的動植物。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會被海洋淹沒,地球上的含氧量將大大下降。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多數生物會因此滅絕。
圖示:海平面上升1000米後的陸地
幸好地球上沒有這么多的水可以讓海平面上漲1000米。 導致海平面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兩極地區的冰川因為氣溫的上升而融化。而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原因是人類的活動向空氣中排放的了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會讓全球氣溫上升。
據統計,蘊藏在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川大約有2406萬立方公里。如果這些冰川全部融化的話, 會讓海平面上升大約60米。 因此,地球上的海平面是不可能上漲1000米的。地球上所有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漲60米那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些模擬的海平面上升的地圖就告訴我們海平面上漲的後果了。
圖示:海平面上升60米
科學家預計在未來的100年到200年之內,海平面將無法避免的上升1米。不要小看了這1米海平面上升,它將使地球上很多地區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尤其是海洋中的島嶼國家將會被徹底的淹沒。像馬爾地夫,諾魯,吐瓦魯等等這些國家就要舉國搬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