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捐血有什麼程序
⑴ 你知道在新加坡在哪些地方可以捐血呢
去醫院捐血吧,正規一些。新加坡衛生科學局也設置了捐血的身體要求:1. 16---60歲(18歲以下需要提供父母簽署的同意書)2.體重至少為45公斤。3.身體健康(血壓要達到基本要求,低血壓不可以)4.過去的至少一周內沒有任何傳染病的跡象,比如喉嚨痛、腹瀉等。5.過去的至少三周內沒有發燒。6.血紅蛋白水平至少為12.5g/dl(男性為13.0g/dl)。滿足了以上條件的同學就可以考慮一下自己要不要去捐血了。
⑵ 17歲能去獻血嗎
獻血年齡:我國規定18-55周歲(男、女);香港特區規定16歲以上,只有年齡下限,而無年齡上限; 一次獻血量:我國規定為一次獻血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 兩次獻血間隔時間:我國規定不低於六個月;,美國的獻血年齡則定在17-65歲(超出年齡標准由醫生決定是否可以獻血)無償獻血
上面指的是年齡` 其它先不說 年齡你就不夠標准`我理解LZ的心情
好人一生平安
⑶ "捐血"之前是不是不能吃任何東西
獻血前後注意事項
一、 獻血前應盡可能適當休息,晚上要有充足的睡眠。
二、 獻血前一天晚餐不要喝酒,不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免影響化驗結果和血液質量。
三、 獻血當日空腹參加體檢,體檢後可以吃早餐,不要過量飲水;
四、 獻血前應把兩臂洗干凈,有條件的最好提前洗一次澡;
五、 獻血前幾天如果有感冒、發燒、腹瀉、月經來潮等,暫不宜獻血;
六、 獻完血後要立即用三個手指壓緊采血針眼上的棉球約3~5分鍾,直至不出血為止;
七、 獻血後應在校醫院休息15-20分鍾,無異常感覺時方可離開;
八、 獻血後針眼處要保持干凈,三天內不要擦洗針眼處,以防局部發生感染。如針眼處皮下出現青紫斑亦不必緊張,這是由於少量血液從針眼處流到血管外皮下組織所致,過幾天就會消失,必要時可以熱敷促其消退;
九、 獻血後的當天不作劇烈運動或乾重活,可適當補充營養,但不要暴飲暴食,更不要吃補葯、補品。有的獻血者認為獻血後大吃一頓可使血液很快恢復,這是錯誤的,弄不好反而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身體健康。
獻血後應保管好無償獻血證,以便今後再次獻血時登記或享受免費用血的權利。
⑷ 新加坡捐血有補貼嗎
沒有。在新加坡獻血收到的只有紀念章和紀念品,沒有補貼。獻血的好處有提高造血功能,調整人體免疫力,有益新陳代謝。
⑸ 在新加坡結婚注冊的年齡要求是什麼申請結婚程序都有哪些
在新加坡結婚登記注冊的年齡限制?
21周歲以上自身依照一切正常程序流程申請;18-21歲務必獲得爸媽的允許,爸爸媽媽務必與此同時到場做證;18周歲以下務必尤其申請並繳納相關花費$200-$250;
2.永久居民則出示居民證,出生醫學證明,護照簽證及其再入關證實;
3.馬來西亞人出示居民證,出生證明和護照簽證;
除了上述文檔外,以前離婚者要出示離婚原件或經證實為真本的團本;離異者二婚除了上述有關文件外,還須出示前配偶的死亡證。
結婚備案理應按照評審——審批——核查——備案(頒證)程序申請辦理:
(一)當事人遞交有效證件和證明文件;
(二)婚姻登記員檢查相對應有效證件和證明文件;
(三)婚姻登記員了解當事人的結婚意向;
(四)自行結婚的當事人彼此各填報一份《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並且在婚姻登記員眼前簽字;
(五)當事人誦讀個人的聲明書格式,婚姻登記員做為監誓人們在監誓人一欄簽字;
(六)婚姻登記員對當事人遞交的有效證件、證實、申明進行核查,合乎結婚要求的,填好《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和結婚證;
(七)授予結婚證。
授予結婚證必須在當事人雙方都到場時按照下列流程開展:
1、向當事人彼此核查名字、出世日期、結婚意向;
2、告之當事人彼此領到結婚證後法律事實及其夫婦支配權、責任;
3、印證當事人自己親身在附近里的「當事人領結婚證簽字或按指紋」一欄中簽字;當事人不容易撰寫姓名的,理應按指紋;「當事人領結婚證簽字或按指紋」一欄不可空缺,不可委託他人委託填好、代按指紋;
4、將結婚證各自授予給結婚備案當事人彼此,向彼此當事人公布:獲得結婚證,建立夫妻感情;
5、慶賀新手。
⑹ 捐血注意事項
癲癇是腦神經細胞的發作性放電,其基本特徵是腦內局部癲癇灶產生的異常放電,向外部擴展並增強達一定閾值時即出現臨床發作。
癲癇發作時大腦能量狀態和代謝儲備,發作開始大腦的葡萄糖含量迅速下降,兩小時後糖原恢復正常。這與癲癇發作時血漿胰島素濃度升高有關。
癲癇全身發作開始幾秒內肌酸濃度升高而磷酸肌酸濃度降低。發生缺氧、動脈低血壓或低血糖時ATP濃度下降。因此癲癇不能獻血,也是因為怕引起癲癇發作
當痢疾桿菌侵入,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和固有層中繁殖。
1、使腸粘膜出現炎症、壞死、潰瘍、產生腹痛、腹瀉及膿血便。
2、內、外毒素使機體產生過敏反應,血中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增加,全身小血管痙攣、血管壁損傷可引起DIC和血栓形成。此外,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及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可引起腦水腫、腦疝;出現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
3、 偶爾侵入血液發生敗血症。
所以有痢疾時不能獻血。
無償獻血的程序與獻血注意事項
1)獻血前先要填寫《健康征詢表》
2)作必要的體格檢查和血液化驗,合格者即可獻血。
3)獻血後由采血單位發給《無償獻血證》,此證記錄了您獻血的時間,地點,血型,捐血量,也是您將來免費用血的憑證。請記住,為便於建立你的獻血檔案,獻血時請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有的地方已經建立了指紋識別系統,獻血時要與第一次獻血時的指紋相同才能獻血,這樣防止了別人代替獻血,同時也保證了獻血的質量.
•公民獻血應遵守的規定是什麼?
(1)要如實填寫獻血登記表,不謊報、不隱瞞繼往病史。
(2)一次獻血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3)獻血查體合格後,要按規定時間參加獻血,以免影響醫院用血計劃。
•獻血前為什麼不能大量飲水?
因為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降低血液質量,影響病人治療。
•獻血前應注意什麼?
應學習獻血知識,了解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獻血前兩餐不吃油膩食物、不飲酒,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饅頭蔬菜等清淡食物;且最好洗一次澡或洗凈雙臂。
•獻血後如何止血?
拔針後應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後稍稍上抬,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鍾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為屈肘會給手背靜脈網迴流心臟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迴流受阻,從血管的針眼處溢出,而出現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動棉球,那樣會使血管上的針眼剛粘合住又被揉開。
•正常人獻血200——400毫升後在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應注意飲食營養正常搭配,適當補充營養,吃些瘦肉、蛋、奶、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當天可多飲水,但不要暴飲暴食。
•有什麼情況者暫不能獻血?
(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月者。
(7)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有什麼情況者不能獻血?
(1)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尋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尋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疾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多少天內有效?
有效期為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