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現在有多少新冠肺炎患者
Ⅰ 新冠肺炎死亡率是多少
新冠死亡率數據分析→ 世衛數據:全球三年感染新冠比率78.7‰,年感染率為26.2‰,3年來新冠死亡人口佔全球比率0.823‰,年新冠死亡率(佔比總人口)0.274‰,數據若有出入見後。 全球人口,2022…展開
Ⅱ 中國有多少例新冠肺炎
截止至2022年11月30日中國有34851例新冠肺炎患者。截止至2022年11月30日中國有34851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國對疫情的控制性好,眾志成城,共抗疫情。
Ⅲ 現在新冠肺炎死亡率多少
目前,全國新冠肺炎病死率大概為2.7%,其中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約為50%。雖然新冠肺炎現在還沒有特效葯,但是經過各個專家的努力,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病死率並算不高。
Ⅳ 新加坡陽性能住院嗎
據報道,聲明中說:「從即日起,所有在發病後第21天臨床狀況良好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可以出院,而無需進行進一步的核酸檢測。該決定基於我們新的科學依據,即新冠肺炎患者在病發兩周後,即使檢測仍呈陽性,但已不具傳染力。」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作為一項額外的預防措施,我們決定將患者在醫院的隔離時間定為21天。此外,他們在出院後必須再自我隔離7天,第28天後就可恢復工作。
新加坡衛生部醫療服務主任肯尼斯表示:「此舉可以讓我們節省醫療床位,更好地使用檢測資源。我們現在要減少患者出院時需要做的檢測,從而擴大對農民工的檢測,農民工佔新加坡所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70%。在過去的兩個月中,來自南亞國家/地區的人們居住的擁擠宿舍已經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場所。」
此前,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該地新冠肺炎患者在病發11天後已不具傳染力,因此即便過了更長時間,檢測仍呈陽性,也能安全出院。
據報道,新加坡28日新增37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33249例,是東南亞感染率最高的地區。目前,有14422例在方艙或社區護理/康復設施隔離治療;510例住院治療,其中7例在重症病房;當日病癒出院1018例,累計出院18294例,為病例總數的55%。病逝累計維持在23例。
Ⅳ 重慶有多少個新冠肺炎
11月29日0—24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4例(江北區22例、渝北區20例、渝中區19例、雲陽縣14例、九龍坡區13例、南岸區11例、巴南區11例、萬州區9例、沙坪壩區9例、永川區7例、綦江區6例、城口縣5例、奉節縣4例、北碚區3例、南川區2例、墊江縣2例、巫溪縣2例、開州區1例、梁平區1例、武隆區1例、豐都縣1例、萬盛經開區1例),其中,41例為此前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115例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6例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在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
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7669例(渝北區1710例、江北區1398例、九龍坡區1172例、渝中區1006例、梁平區892例、南岸區434例、北碚區425例、巴南區95例、墊江縣65例、大渡口區45例、開州區44例、黔江區42例、璧山區37例、萬州區36例、涪陵區33例、忠縣28例、巫溪縣28例、沙坪壩區26例、雲陽縣23例、江津區18例、秀山縣16例、永川區14例、彭水縣13例、長壽區10例、南川區8例、巫山縣8例、綦江區6例、大足區6例、豐都縣6例、銅梁區5例、潼南區5例、榮昌區5例、城口縣3例、萬盛經開區3例、奉節縣2例、武隆區1例、酉陽縣1例),其中,7430例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77例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99例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63例在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
治癒出院本土確診病例174例(渝北區38例、墊江縣23例、沙坪壩區13例、萬州區12例、開州區8例、巴南區7例、永川區7例、秀山縣7例、南岸區6例、榮昌區6例、雲陽縣6例、九龍坡區5例、彭水縣5例、渝中區4例、梁平區4例、奉節縣4例、巫山縣4例、江北區3例、大渡口區2例、璧山區2例、武隆區2例、江津區1例、合川區1例、南川區1例、大足區1例、銅梁區1例、潼南區1例),解除本土無症狀感染者醫學觀察2236例(渝中區563例、江北區326例、沙坪壩區227例、九龍坡區183例、渝北區183例、南岸區152例、梁平區136例、墊江縣77例、萬州區61例、巴南區49例、北碚區43例、合川區41例、開州區38例、巫溪縣30例、秀山縣19例、雲陽縣17例、大渡口區14例、江津區10例、永川區10例、璧山區9例、黔江區8例、大足區8例、銅梁區6例、榮昌區6例、彭水縣4例、奉節縣3例、巫山縣3例、涪陵區2例、綦江區2例、潼南區2例、南川區1例、武隆區1例、忠縣1例、萬盛經開區1例)。截至11月29日24時,重慶市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425例,現有本土無症狀感染者87143例。
11月29日0—24時,重慶市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例(寮國3例、義大利1例),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例(寮國)。治癒出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寮國2例、阿聯酋1例、秘魯1例、新加坡1例、中國香港1例),解除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醫學觀察1例(中國香港)。截至11月29日24時,重慶市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7例,現有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8例。
Ⅵ 軍事關有哪些疫情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各國紛紛動用了軍事力量,而軍隊也的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軍隊在抗疫中到底做了哪些工作?為何需要動用軍事力量?軍隊在軍事醫學領域有哪些合作及未來前景如何?本文嘗試進行初步探討。
解放軍派出醫療隊員參加抗疫 新華社 圖
解放軍派出醫療隊員參加抗疫 新華社 圖
軍隊在抗擊疫情中的角色
軍隊在協助防控疫情方面的努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派出軍隊醫護人員直接參與救治病患。
從中國來看,在疫情呈蔓延之勢時,各軍種軍醫和護士火速動員,火速組織,火速行動,除夕之夜緊急奔赴武漢參與抗疫。此後,中國軍隊接手7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給國人帶來希望。在國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16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了若干抗疫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在東部疫情嚴重的阿爾薩斯地區投入軍隊醫院協助抗疫,他們將主要負責照顧患者,以及將患者送往其他有更好醫療設備的地區。美國則派出軍隊健康科學大學的200多名即將畢業的學員加入抗擊疫情的軍事醫療隊伍。義大利和韓國也都宣布,為了緩解醫療壓力,投入軍隊醫護人員支援民間醫院,參與救治病患。
運-20向武漢運輸醫療人員和物資 中國軍網 圖
運-20向武漢運輸醫療人員和物資 中國軍網 圖
撤運疫區人員和運送物資。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空軍多次出動軍機執行向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運送人員和物資的任務。2月2日凌晨,空軍出動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分別從沈陽、蘭州、廣州、南京起飛,向武漢緊急空運795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2月12日,中部戰區緊急調派駐鄂空降兵某空中突擊旅直升機團的兩架國產直-8運輸直升機,由武漢市向襄陽、宜昌地區轉運600件共計4噸防疫醫療急需葯品和緊缺物資。2月13日,中國空軍更是出動11架軍機向武漢空運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和物資,其中包括我國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這是空軍首次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在中國疫情爆發後,其他一些國家也先後派出空軍赴武漢撤運本國滯留武漢的公民,或是向中國運送支援物資。例如,德國派出1架空軍A310飛機到疫區撤運本國公民,土耳其派了1架空軍飛機A-400M執行撤僑任務,並向武漢支援了1000套防化服、93500個醫用口罩和1000套一次性防護服。俄羅斯2月4日、5日和9日先後三次派出空軍伊爾-76運輸機向武漢馳援個人防護用品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緬甸、巴基斯坦、白俄羅斯空軍也都向武漢運送了抗疫醫療援助物資。
修建或提供緊急醫療或隔離設施。
在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不少國家出現了醫療設施不足的問題,為此各國調動軍隊力量修建「方艙醫院」或利用軍事基地收納隔離人員。3月24日,塞爾維亞軍隊學習中國經驗,迅速把貝爾格萊德會展中心改建為一座方艙醫院,可容納3000名病患。伊朗陸軍從3月23日開始在48小時內,在首都德黑蘭建成一座可容納2000張隔離床位的「方艙醫院」,用來接收輕症以及處在康復期的新冠肺炎患者。隨著法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惡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25日宣布啟動抗疫軍事行動,法軍在法國東部城市米盧斯搭建了接收重症患者的野戰醫院。
美國派出兩艘海軍醫院船「仁慈」號和「舒適」號開赴紐約和洛杉磯,協助減輕地方醫院的壓力。在南美洲,3月24日,阿根廷軍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五月營」軍事基地部署使用中方捐贈的野戰醫院,以提供更多的床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部分國家還動用軍事基地作為隔離點。越南人民軍河內首都司令部軍事學校承擔了接收從疫區回國需要接受隔離觀察的越南公民的任務並負責日常生活保障。截至3月23日,越南軍方共部署113個隔離點,隔離的公民達近4萬人。印尼將從武漢撤回的本國公民送到納土納群島的印尼國民軍軍事基地進行隔離檢測。義大利2月3日派軍用飛機接回在武漢及附近地區的本國公民後,也將他們送往切奇尼奧拉軍事基地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
進行醫學研究及疫苗研發工作。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軍事醫學科研人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目前,他們又在加緊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越南人民軍軍醫力量也成功研製出本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3月24日,美國陸軍部長瑞恩·麥卡錫宣布,美國陸軍醫學研發司令部和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正在協助進行5種不同的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
除了上述任務外,一些國家的軍隊還執行了其他臨時分配的任務。例如,新加坡武裝部隊臨時抽調1500名軍人,連續奮戰幾天幾夜,將520萬個口罩打包分發到新加坡89個社區中心。伊朗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工業組織」開始生產公眾所需的消毒液,每天生產2萬升,供給伊朗普通民眾。泰國依據《緊急狀態法》及相關規定,調集軍隊和警察設立檢查站或攔截點,管控人員出行和強制實施相關法規。
美國海軍兩艘醫療船協助抗疫
美國海軍兩艘醫療船協助抗疫
為何調動軍事力量參與抗擊疫情?
軍隊之所以能夠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多重作用,與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軍隊因其很強的組織性和高度的紀律性,可以做到迅速動員,從而很快投入行動。例如,新加坡軍隊幾天內打包分發數百萬個口罩,其他機構很難做到。
二是軍隊有些可用以應對疫情的專門力量和裝備,如軍事醫學人員、防化部隊、大型運輸機、醫院船等,這些部隊和人員平時就進行相應訓練,出現緊急狀況時可以迅速響應。而且軍隊的裝備更適應多種情況的需要。例如,直升機可以快速出動,前往一些其他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地區或不具備大型飛機降落條件的機場。在一些城市採取「封城」措施後,就可以利用直升機向這些地區運送物資和人員。
三是軍隊具有從上到下、完備嚴密的指揮體系,實施行動有序、及時、高效,能夠較好地滿足出現疫情及其他危機事態時的特殊要求。
當然,有些國家受到國內法律規定製約,在調動軍隊方面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但很多也可以通過頒布緊急法令加以解決。有時也會面臨如何協調軍隊與警察的作用等問題,但這些都不會從根本上妨礙軍隊作用的發揮。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不少國家都動用軍隊協助抗擊疫情。實際上,不僅是在對抗流行性疾病方面,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作用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受到高度重視。「9·11」事件後,很多國家的軍隊都是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主要力量。此外,軍隊在反海盜、海上搜救、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多國海軍在亞丁灣的反海盜護航行動,馬航370事件後多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聯合搜救行動以及菲律賓遭受「海燕」台風襲擊後多國派軍隊進行救援等。
Ⅶ 2019到現在國內一共有多少例新冠肺炎
根據報道的數字,我國自2019年發現第一例新冠病例到現在一共累計確診9275059例這足是前兩天的數字。
Ⅷ 2022新冠患者平均住院時間
搜索
首頁
>行業資訊首頁 >資訊
>詳細內容
廣州醫學專家答疑新冠疫情防護和救治
時間:2022-12-05 人氣:52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要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
新冠病毒變異到現在,和最初被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有什麼不同?廣州疫情防控下一步最重要的是什麼?優化防控措施後會發生醫療擠兌嗎?哪些人容易發展為重症?3歲以下嬰幼兒無法打疫苗,如何防護?對家庭囤葯有何建議?12月2日晚,記者就新冠病毒疫情的防護和救治等話題,采訪7位抗疫一線的權威醫學專家。
訪談專家
談無症狀感染者
可考慮無症狀和輕型病例有條件的居家隔離治療
連日來,廣州優化疫情防控的措施引起關注。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唐小平表示,防控措施的優化不等於躺平,而是要做更精準的防控。
「原來可能在出現較多病例感染後,會有一個臨時管控區。現在風險區精準到樓棟,我覺得非常好、非常精準,也是貫徹國家『二十條』的措施。」
唐小平表示,按現行的防疫政策,密切接觸者有條件的可以居家,但原則上要集中到酒店隔離。陽性患者到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如有症狀則到定點和亞定點醫院。
待條件成熟,下一步分層分級的診治可調整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的病例,進行有條件的居家隔離治療;有症狀的或者是病情比較重的,可以到定點醫院。
無症狀感染者平均住院時間在7天左右
唐小平介紹,2020年發生疫情以來,新冠病毒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變異株,阿爾法、貝塔、德爾塔、伽馬、奧密克戎等等。
「總體來說,目前入院的新冠患者中,無症狀感染者平均住院時間在7天左右。按照第九版的防控指南,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就可以出院並居家進行健康監測,再7天後可完全回歸到社會。普通型病例的平均住院時間在10天左右。其中,有肺炎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大家真的不用恐慌。我有些朋友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不需要特殊治療自己就恢復了。」
無症狀感染者很少需要醫學干預
至於許多市民近日關注的家中備葯問題,唐小平表示,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各級各類醫院預備哪些葯物,現在有明確指引。
他表示,自己現在在廣州方艙現場指揮部工作,方艙的感染者基本上是無症狀的,很少需要醫學干預,治療上一般是對症支持,解熱鎮痛、中葯等等。
「很少吃葯,喝喝水、休息好了,兩次核酸陰性就可以出院了。」
談重點人群
老年人接種疫苗可顯著減少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在訪談中,唐小平多次強調在疫情中保護老人、小孩等重點人群的重要性:「老年人基礎疾病多,感染後可能使得原有基礎疾病加重。學生接觸人群多也容易感染。一老一小預防接種非常重要。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重要的建議是,要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
他舉例,新加坡80歲以上的老年人第三針加強針的接種率已達到80%以上,所以新加坡後期,老年人病死率非常低。
他同時提醒,基於原始毒株研製的疫苗,可以顯著減少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他表示,目前,廣州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第一針的接種率超過85%,但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種率還是偏低的,只有百分之五十幾,第二針和第三針的比例更低。
「所以我建議,要加強這些重點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種。不僅僅是要打第一針,最好還要第二針、第三針。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是否發生醫療擠兌 關鍵在老年人接種比例
有人擔心,廣州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後,是否會發生醫療擠兌呢?唐小平認為,當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比例提升後,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當然了,我們要未雨綢繆,現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做到未雨綢繆,這幾天也考慮加強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ICU的建設。重症病例治療的能力要進一步提升。我們從硬體軟體做好准備,能夠應付有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談中醫抗疫
奧密克戎株中醫核心病機明確「銀翹散+藿香正氣散」治療效果明顯
在中醫看來,奧密克戎株有何特點,核心病機找到了嗎?人稱「德叔」的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葯防治專家組組長、廣州中醫葯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表示,中醫應對新冠病毒感染這一類的新發突發傳染病,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探索規律。
中醫的治療原則以祛風清熱、化濕為主,運用中醫葯的經典方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銀翹散+藿香正氣散加減來對患者進行治療。
在方艙和定點醫院的患者救治中,中醫團隊根據患者體質、症狀和廣州地理氣候特點,運用以上治療方案進行對應治療,大部分出現發熱、喉嚨痛、咳嗽、腹瀉等典型症狀的患者,都能在24小時-36小時內得到有效緩解,效果非常明顯。
其次,經過治療,患者其核酸轉陰時間大為縮短;大量輕型、普通型患者早期全程使用中醫葯足量准確地進行干預,也阻斷了向重症的發展,可以看到,本輪疫情極少出現重症患者。
即使是面對本身有其他基礎疾病的特殊人群,以近三年來中醫戰疫總結的大量經驗來看,也都能通過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的辦法進行治療,最大程度阻斷輕型、普通型患者向重症發展。
談嬰幼兒、孕產婦、老年人
嬰幼兒若有症狀一般2至3天緩解
「我不僅是市八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主任,也是整個隔離病區的組長,所以我每天都會關注整個院區收治的病人情況,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婦等特殊人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鄧西龍說。
鄧西龍介紹,在市八醫院收治的人群中,14歲到60歲這個年齡段佔60%左右,其他年齡段例如三歲以下、3~14歲、60歲到80歲、80歲以上的佔比大約是40%,其中80歲以上的佔到了5%左右,三歲以下的佔到了15%左右。「這一老一小的兩端就是我們要更加重點關注的人群。」
她強調,對於新冠感染者來說,三歲以下的嬰幼兒要重點關注。「他們感染以後會出現呼吸道症狀,發熱的比例相對來說比較高,所以對這類人群,醫院會組織兒科團隊去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兒科團隊也發現,一般來說只要2至3天,症狀就可以緩解。」
兒童發展為重症比例比成人低
奧密克戎變異株對於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嬰幼兒有哪些影響?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南)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表示,內地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目前沒有覆蓋到3歲以下嬰幼兒。
雖然兒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從國內外的情況和該院接診過的兒童患者來看,兒童感染病例臨床症狀都比較輕,發燒時間不長,3至5天很快恢復,主要是發熱、咳嗽、乏力、嘔吐症狀。
無論是毒力比較強的原始毒株、德爾塔,還是現在的奧密克戎,兒童感染後發生肺炎、發展為重症的比例都比成人感染者更低。
所以雖然目前嬰幼兒沒有疫苗覆蓋,但由於嬰幼兒暴露感染的風險比較低,症狀更輕微,所以年輕父母完全不必過度焦慮,做好日常防護即可。
要減少去高風險區和人口聚集、封閉的地方
對3歲以下嬰幼兒這個群體有什麼預防和照顧的建議?徐翼表示,3歲以內嬰幼兒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感染後症狀比較輕微。
同時要注意,在秋冬季節,除了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也會造成發熱。
如果孩子是中度發熱或者低燒,家長可以先觀察孩子的精神、食慾。如果精神食慾尚可,體溫不是很高,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在家觀察。假如出現精神不好、食慾下降、嘔吐等情況,要及時就診。
家庭照護是重要環節。嬰幼兒要減少去高風險區和人口聚集、封閉的地方,減少暴露風險。另外養成孩子良好的個人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也可以有效預防孩子感染風險。
大人打了疫苗,小孩感染概率降低
「通過國內外兒童發病情況看,兒童家庭聚集性發病的佔比比較高,高達90%以上,這提示我們家庭成員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徐翼強調。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專職黨委副書記龔四堂也同樣提醒,就新冠病毒來說,兒童感染的概率大多數是家庭聚集性,「有大人感染才會感染小孩,很少有小孩感染給大人。大人打好疫苗後,小孩感染的概率就明顯降低了。」他還強調,「兒童該吃奶的吃奶,該吃肉的吃肉,吃雞蛋,提高免疫力,就會更好一些。」
孕產婦用葯相對要更小心
另外一個重點關注人群是孕產婦。鄧西龍說,在臨床症狀方面,孕產婦症狀並沒有比普通人群要嚴重一些,但孕產婦的用葯相對來說要更加小心。「所以我們收治到孕產婦,也會讓專科去跟進。特別是孕晚期的病人,婦產科團隊會提前評估患者什麼時候可能會分娩,要採取哪一種方式更安全。經過專科團隊的跟進,所有的孕產婦都能很安全地度過這一個時期。」
老年人很少因奧密克戎病毒導致疾病加重
鄧西龍也重點關注80歲以上的人群。「因為這類人群相對來說基礎疾病會比較多。但我們觀察到,真正因奧密克戎病毒導致老年人病情加重的情況很少見,基本上還是由於其自身基礎疾病導致病情加重。所以目前在我們醫院ICU收治的病人都是年齡很大的,80歲、90歲以上。平時就生活不能自理、咳嗽也沒有力氣的病人,需要我們更多關注和救治。」鄧西龍表示。
談預防重症
這些人群容易發展為重症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力較強,但重症的不多。不過,從一些研究來看,一旦患者發展為重症或者危重症,其危險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有哪些有容易發展為重症的傾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黎毅敏教授根據前期的工作經驗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提醒以下這些人群容易發展為重症,應密切關註:
1.年齡超過60歲的人群;
2.有基礎病的人群,包括高血壓在內的心腦血管疾病人群,或有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慢性肝病、腎臟疾病、腫瘤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
3.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口服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葯物導致免疫功能減退狀態者;
4.肥胖人群,BMI(身體質量指數)≥30者;
5.晚期妊娠和圍產期女性;
6.重度吸煙者。
重點人群五點防護建議
黎毅敏教授支招,上述人群在加強日常防護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發燒應及時找醫生咨詢、就診;
2.積極治療基礎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控制好血壓、血糖,莫擅自停葯,以免基礎病加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會疊加並發症;
3.建議重度吸煙者,即使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也建議戒煙,因為戒煙對肺功能的恢復有莫大的幫助;
4.合理運動,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5.調整好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談心理支持
要讓醫務人員適當休息
本輪疫情發生後,醫護人員支援方艙、核酸檢測等工作,壓力較大,如何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黨委書記,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院長寧玉萍表示,本輪疫情來勢洶洶,傳染力很強,很多醫務人員都去到一線核酸檢測、去到方艙支援,他們的壓力主要是來自兩方面:一是太疲倦了;二是來自家庭,醫務人員自己家裡也有孩子、老人需要照顧等等。
怎麼緩解呢?「我覺得第一是要讓醫務人員得到適當的休息,適當地做一些舒緩運動。另外,我們也開通了醫務人員的心理熱線,也可以幫助緩解醫務人員的壓力。」
減少患者的病恥感要多做科普
不少老年人對患上新冠有病恥感,對此,寧玉萍表示,病恥感是源於對病毒感染的不理解,覺得它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可能覺得是由於自己沒有做好防護而感染,擔心會被朋友、鄰居指責。
「我覺得首先要多做科普宣傳,讓他們知道病毒的毒力沒有那麼強,即使被感染病毒也沒有那麼恐怖,絕大多數都是輕症,甚至很多都是沒有症狀的,不要讓他們對病毒產生恐懼,就不會有病恥感。」寧玉萍表示。
另外,這個病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要給患者講清楚,動員老人打疫苗,特別是完成三針疫苗,也要讓他們知道並不會發生醫療擠兌,「我們的醫院還是有足夠的能力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歡迎市民撥打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
Ⅸ 國內疫情有多少個
| 2022年11月08日
中國內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創近半年來新高 廣東日增超2000例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內地6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5496例(確診+無症狀者,含60例由無症狀者轉確診病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創近半年來的新高,涉及29個省份。
中國內地日增本土感染者5496例 創近半年來新高
中國國家衛健委7日通報,中國內地6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69例,其中境外輸入34例,本土535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074例,其中境外輸入113例,本土4961例。截至6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6617例,累計死亡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64123例。
當日新增本土確診535例,分布在22個省份:廣東224例,內蒙古57例,河南42例,重慶42例,北京41例,新疆30例,山西22例,四川19例,湖南和雲南各10例,另12個省份各有個位數新增。
當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4961例,來自29個省份。其中,7個省份有百例以上的新增:廣東1882例,內蒙古976例,新疆585例,黑龍江281例,河南264例,湖南257例,青海115例;重慶、山東等14個省份各有兩位數的新增,江蘇、西藏等8個省份各有個位數新增。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內地6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5496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自5月5日以來首次超過5000例,為近半年來的新高。上述感染者涉及29個省份,其中廣東、內蒙古、新疆、河南、重慶、四川等省份均較前一日有較大幅度增長。
廣東日增本土感染者超2000例 呼和浩特已解封836個無疫小區
廣東省6日新增本土確診185例(另有39例無症狀者轉確診病例)、無症狀者1882例,本輪疫情以來日增本土感染人數首次突破2000例。其中,廣州確診122例、無症狀者1813例,10月22日以來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近7000例。
廣州市衛健委7日通報,該市6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935例,8例在社會面篩出,其餘均在隔離觀察點或高風險區發現。海珠區當日新增1880例,近3天該區新增感染人數佔全市新增總數的94%。此外,白雲區、番禺區、荔灣區疫情呈現多點散發與局部聚集特點,社區傳播風險持續存在。
據介紹,海珠區是目前廣州疫情防控的主戰場。為進一步遏制疫情上升勢頭,海珠區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實施時間延長至11日24時。目前,廣州啟用儲備隔離酒店,集中力量開展轉運專項攻堅,多方協調兄弟城市大力支援,已安全轉運涉疫人員3.4萬人。
內蒙古6日新增本土確診57例、無症狀感染者976例,其中呼和浩特市確診55例、無症狀者958例,本輪疫情以來日增本土感染者首次突破千例。截至6日24時,內蒙古現有本土感染者625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5847例。
據呼和浩特市通報,該市新增感染人數雖然仍處高位,但絕大多數為隔離管控人員。根據疫情形勢,該市在嚴管的同時有序放開。截至11月6日,呼和浩特新增認定、放開187個無疫小區,並落實相應管控措施。目前,該市共解封無疫小區836個。
北京日增感染人數繼續攀升 將進一步優化進返京防疫政策
北京市6日新增本土確診41例(含4例無症狀者轉確診)、無症狀感染者18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繼續上升。至7日15時,北京市再增本土感染者33例,其中1例來自社會面篩查。
北京市疾控中心7日介紹稱,10月27日以來,京外商貿城輸入感染者引發北京多起關聯聚集性疫情。基因測序結果提示,病毒屬於奧密克戎變異株BF.7分支,涉及12個區,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朝陽區。
據介紹,北京本輪疫情多源輸入、多鏈並行、多毒株並存,點多面廣,聚集性疫情與散發病例交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絕大部分傳播鏈條得到有效控制,個別分支鏈條仍有傳播風險,社會面篩查還有散發病例,新的輸入風險也依然存在。
針對近日市民對進返京防疫政策的疑慮,北京市官方回應稱,防範疫情輸入仍是首都防疫的重中之重。但北京會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首都實際,堅持適度從嚴、科學精準,進一步優化進返京防疫政策措施,完善進返京服務系統,對進京就醫陪護、親人病危、重要商務等急特情況,拓寬應急救濟渠道。
鄭州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期 西寧疫情仍有反彈風險
河南省6日新增本土確診42例、無症狀感染者264例,其中鄭州市確診41例、無症狀者256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連續兩天大幅上升。
據通報,鄭州市本輪疫情始於10月4日,由外地輸入引發本地傳播。因前期受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該市本輪疫情成為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波及范圍最廣、涉及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疫情。但該市疫情已趨穩向好,目前正處於拔點清面的攻堅期和關鍵期。
青海省6日新增本土確診3例、無症狀感染者115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連續5天超百例。其中西寧市新增確診3例、無症狀者69例。
西寧市7日介紹稱,根據當地疫情形勢,該市正分區分級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但隨之而來的人員流動性、聚集性增加,加之部分居家隔離人員擅自外出等違規行為,造成部分區域仍有零星陽性人員檢出,11月6日該市新增病例和社會面病例均較前幾日有所增加,社會面尚存聚集性疫情反彈風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