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哪些特色建築
Ⅰ 新加坡最有名的什麼建築
新加坡最有名的建築有:魚尾獅像,富麗敦酒店,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亞美尼亞教堂,新加坡新聞及藝術部大廈,濱海灣金沙酒店與金沙空中花園。
魚尾獅像
由美國Safdie建築事務所規劃,不僅是酒店、購物中心、會展中心,目前已經是新加坡的新地標。空中花園的「無邊泳池」一直是很多遊客嚮往的地方。無邊泳池位於高198米的屋頂,水流彷彿一直流向天際線,感覺游到邊緣就會飛起來一樣。
Ⅱ 新加坡地標是什麼
新加坡地標是濱海藝術中心。
濱海藝術中心,位於新加坡著名的濱海區,是最具特色的現代建築之一。該藝術中心於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已成為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
濱海藝術中心的主設計方為DP Architects,其建築師團隊以昆蟲的復眼為靈感,造就了其獨特的外觀。又由於平視建築時,藝術中心主體宛如兩顆榴槤,因而又名「榴槤藝術中心」。
中心大廳概況:
中心大廳是濱海藝術中心的主入口,同時也是訪客的主要交流場所。大廳經常舉辦視覺藝術展示活動來活躍氣氛。晚間,一系列免費的室內演出也會在這里呈現,內容包括舞蹈、音樂和戲劇,所有具有天賦的藝術家,不論專業與否,均可申請在此展示自我。
另外,這里也擁有方便遊客的信息中心,為初入藝術中心的人們提供支持。同時,大廳直接連通建築的兩個主要演出場所:劇院和音樂廳。
Ⅲ 新加坡有哪些獨特建築值得留影
新加坡有很多殖民時代保留下來的建築,也有很多現代的建築,值得留影的有不少:
浮爾頓酒店是聞名海內外的一座文化歷史建築,原為殖民地時代的郵政總局。位於新加坡河畔,若是夜晚散步的時候,還可以欣賞河邊的「河的子民」雕塑群。
濱海藝術中心,就是著名的「榴槤殼」。
新加坡亞美尼亞教堂以及周圍的集郵博物館,土生華人博物館,福康寧公園等。
新加坡新聞及藝術部大廈,前身是建於1934年的舊禧街警察局,內設禧街警察局和營房。因其亮麗的顏色,也被稱為「彩虹大樓」。除了是新聞及藝術部大廈,裡面還有很多畫廊,超級有藝術氛圍。
贊美廣場,以及萊佛士酒店、新加坡藝術博物館。
濱海灣金沙酒店,就是有空中花園的「無邊際泳池」的那一家。
馬里安曼興都廟,印度廟宇,塑像是特色。
螺旋橋,夜景很華美。獲2010世界建築節大獎。
新加坡聖安德烈教堂,1857 年建成,1973 年列入國家級歷史古跡、作為重點保護。
新加坡舊國會大廈,建於1827 年,2004年,國會大廈變成為了綜合藝術中心。
詹美回教堂,建築風格奇特,不同於中國的清真寺。
SOTA新加坡藝術學院,爬滿綠植的外牆在街道上特別的顯眼。
拉薩爾藝術學院,舞台表演班的學生偶爾會在建築的開放共享空間面對街道行人表演。
南洋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
紐頓軒豪宅Newton Suites,立體私家花園。
碧山社區圖書館,彩色盒子,步移景異的空間效果。
Iluma商場,獨特的外立面設計。
烏節路ION Orchard Shopping Mall 烏節路的地標建築。
亞歷山大及亨德申波浪拱橋與森林步道,無障礙設計。
樟宜機場T3航站樓,其景觀設計曾獲得美國景觀設計協會ASLA2009年設計獎。
牛車水和小印度的各種騎樓。
魚尾獅、聖淘沙與各個公園、藝術展館等不勝枚舉。
Ⅳ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魚尾獅。
魚尾獅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志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從1997年一直沿用至今。
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新加坡旅遊局在1966年把魚尾獅注冊為它的商標,並於1971年委託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一座獅子頭、魚身、魚尾的雕塑。像高八點四米,獅子頭頂部長二點三米、寬一點七米,身重四十噸。雕塑現坐落在新加坡市魚尾獅公園內。
魚尾獅的設計構思: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新加坡歷史的一個傳說。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4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船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
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至於魚尾獅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於層層海浪間,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象徵著當年飄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Ⅳ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是魚尾獅和新加坡總統府。
魚尾獅像是新加坡的地標建築,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
Ⅵ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2002年10月落成的濱海藝術中心(The Esplanade),是新加坡最新的地標。外型奇特突出,宛若兩顆大榴槤,很多人都稱它為榴槤藝術中心。
周一至周五10:00-20:00,周六11:00-20:00,周日關閉。導游服務時間周二至周五9:00、12:30、14:00,周末與公共假日期間為9:00,參觀時間45分鍾左右。
建築介紹:
坡濱藝術坐落坡市區新加坡河入海口,與濱海灣毗鄰。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藝術表演場地。造型獨特的圓頂為它贏得了「榴槤」的稱號。
濱海藝術中心還有幾個戶外場地,適合各類活動和表演。沿著300米長的海濱灣有兩個表演場地,一為戶外劇場(Outdoor Theatre),另一個是邊緣劇場(The Edge)。
在陽台(Rooftop Terrace)上可一睹海灣和城市的壯麗景色。而庭院(Courtyard)里有售賣各種餐飲的小店。這同時還有一個正式的展示畫廊『窗戶』 (Jendela),可陳列大量視覺藝術的作品。
Ⅶ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是魚尾獅、新加坡總統府、新加坡最高法院、榴槤殼歌劇院。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新加坡總統府是總統的官邸,建立在原本是肉豆蔻種植園地的總統府,昔日是英國皇室代表的官邸。
新加坡最高法院由科林斯式的石柱組成,是英國殖民時期最精緻的建築。是1945年二戰結束時日本向蒙巴頓勛爵(Lord Mountbatten)投降的地方。
榴槤殼歌劇院從外觀造型上看,很像一顆剖開兩瓣的榴槤。榴槤殼是由一片片三角形金屬板所組成的,這些金屬板在太陽的照射下呈現出各種光與影的變幻,很有質感、美感和現代感。
魚尾獅雷擊事件
2009年2月28日下午4點半左右,位於新加坡濱海灣的魚尾獅塑像,因雷擊而受損,導致塑像頭部和波浪狀底座損壞,所幸無人傷亡。魚尾獅於2009年3月18日修復後再次對遊人開放。
喬遷之喜
魚尾獅和小魚尾獅最初建立在離現址120米的安德遜橋旁邊的魚尾獅公園。兩座雕像在1972年9月15日正式落戶,開幕儀式由前總理李光耀主持。為了紀念這項盛事,制定了一塊銅匾,銅匾上刻有獻詞:「魚尾獅是新加坡迎賓好客的象徵」。
李光耀也希望魚尾獅能和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銅像一樣,成為聞名遐邇的標志。 魚尾獅公園因此在世界城市著名地標中取得一席之地,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魚尾獅公園的設備經過歲月的洗禮,開始陳舊了,魚尾獅在1998年因抽水機故障而停止噴水,身上的小磚片也開始脫色、剝落。隨著濱海大橋的建成,魚尾獅原本一覽無遺的海景也被橋身擋住,遊人即使到魚尾獅公園近距離欣賞它,也只能看到它的背部。
此外,魚尾獅公園面積狹小,不能停放車輛和旅遊巴士。公園內也沒有購物商店、飲食店以及其他休閑設施。
2002年9月15日,30年前建成的魚尾獅,被移到附近浮爾頓一號大廈前面新建的魚尾獅公園,而躋身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的新加坡,十分珍惜已取得的成就,同時更加著力於未來的發展。李光耀在主持新魚尾獅公園開幕儀式上說:魚尾獅的搬遷,「象徵了現代新加坡不斷跟隨時代變遷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Ⅷ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1、魚尾獅
魚尾獅(Merlion)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志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從1997年一直沿用到至今。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Ⅸ 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是獅身魚尾像嗎
獅身魚尾像是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准確的來說應該叫魚尾獅像。不過魚尾獅並不是新加坡唯一的標志性建築,還有新加坡總統府、新加坡最高法院、榴槤殼歌劇院等,都算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每個建築的背後 ,都有一個故事,它們象徵著新加坡的文化,現在已經是新加坡的代表特色了。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它的著名建築就是悉尼歌劇院,這個歌劇院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很多有效價值。新加坡作為旅遊國家,也建立了一個專屬自己的歌劇院。它的外殼像是剖開的榴槤,所以被人們稱為榴槤殼歌劇院。現在的它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建築,跟悉尼歌劇院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Ⅹ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新加坡標志性建築是:
1、海灣花園的超級樹叢
這個新加坡的著名地標是出鏡率最高的地方之一。作為一個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現代化伊甸園,超級樹叢被設計成一個融合了技術和綠化的藝術品。
樹叢總共有18棵超級樹,每棵樹都很獨特,高度不一,有些高達50米。每棵超級樹都內置了光伏電池,為公園產生運行所需的能量,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樹在新加坡的季風季節還能收集雨水,並通過公園的灌溉系統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