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最大的海叫什麼

新加坡最大的海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15 13:37:56

『壹』 新加坡有哪些港口

  1. 港口名:新加坡(singapore)

國家:新加坡

航線:東南亞線

海運費:新加坡海運費

2.港口名:裕廊(jurong)

國家:新加坡

航線:東南亞線

海運費:裕廊海運費

3.港口名:普勞布科姆(pulau bukom)

國家:新加坡

航線:東南亞線

海運費:普勞布科姆海運費

4.港口名:森巴旺(sembawang)

國家:新加坡

航線:東南亞線

海運費: 森巴旺海運費

5.港口名:丹章彭魯(tanjong penjuru)

國家: 新加坡

航線:東南亞線

海運費: 丹章彭魯海運費

『貳』 新加坡處於什麼海峽

新加坡靠近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新加坡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新加坡的旅遊業佔GDP的比重超過3%,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匯主要來源之一。遊客主要來自東盟國家、中國、澳洲、印度和日本等地。

外貿是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進出口的商品包括:加工石油產品、化學品、消費品、機器之零件及附件、數據處理機及零件、電信設備和葯品等。主要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日本、美國、歐盟、印度尼西亞等。

新加坡的服務業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主要產業包括批發零售業(含貿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金融服務業、膳宿業(酒店與賓館)、其他共六大門類。批發與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業、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服務業的四大重頭行業,其中批發零售業由於包括貿易在內,因此份額最大。

『叄』 介紹新加坡100分

國家簡介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為星嘉坡或星加坡(俗稱星洲或星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城市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南口。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隔海相望,北與馬來西亞相隔柔佛海峽,以長堤相連。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新加坡是一個亞洲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運輸、通訊、旅遊中心。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103°36′至東經104°25′,北緯1°09′至1°29′之間。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淘沙島(3.5平方公里)。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馬來語:Republik Singapura
國名來由
新加坡的標志與象徵——魚尾獅塑像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別稱 星洲、星島、獅城
國旗新加坡共和國國旗
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
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新加坡共和國國徽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 《前進吧,新加坡》 majulah singapura(英文:Come on, Singapore)
國花
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面積 699.4平方公里(新加坡統計局2005年統計)
時區 東八區(UTC+8)
國際長途接入代碼 +65
獨立日 8月9日(1965年)
語言
國語:馬來語
官方語言: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行政用語:英語 漢語(2006年起漢語也可作為政府行政語言)
國定假日
日期 名稱 來由
01月01日 元旦 新年
02月07日 農歷新年 春節
03月21日 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
05月01日 勞動節(Labour Day)
05月19日 衛塞節(Vesak Day)
08月09日 新加坡國慶日 獨立日
10月01日 開齋節(Hari Raya Puasa)
10月28日 屠妖節(Deepavali) 印度燈節
12月08日 哈芝節(Hari Raya Haji)
12月25日 聖誕節(Christmas Day)
政要
內閣資政李光耀,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的職務,改任內閣資政。
國務資政吳作棟(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至2004年8月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現任總理李顯龍,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職,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12月當選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新一任秘書長,2006年5月再次當選新加坡總理,5月30日宣誓就職
總統納丹,於1999年8月18日當選為新加坡共和國總統,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2005年9月連任。
自然地理
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人口概況 截至2008年6月為止,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84萬名,比前一年增加了1.03%;其中,新加坡公民為316萬,永久居民為48萬,非居民為120萬。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種族區分:華族為272萬,佔74.7%;馬來族為49萬,佔13.6%;印度族為32萬,佔8.9%;余者為其他種族。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漢語:普通話、潮州話、福建話、)、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風土人情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聖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飲食: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7%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禁止吸煙。
購物: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編輯本段]旅遊勝地
1.聖淘沙
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聖淘沙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後來又於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聖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聖淘沙是由聖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聖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遊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
於1973年開幕,園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熱帶森林與湖泊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遊客可以在動物園內一嘗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難忘經驗,或者觀賞每天四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參與表演得動物有靈長類、爬蟲、大象和海獅等。人們可以觀看矮小河馬在水底潛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遊自在的游姿。在兒童天地里,孩子們可以從「動物之友表演」中獲得無比的快樂,參與演出的動物有德國牧羊犬、大牧羊犬、麝貓、鸚鵡,以及一群綿羊。
除此之外,園內也設有游園列車,帶您暢游動物園。
3.福康寧山
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這個佔地19公頃,高約50公尺的山丘曾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後,便看上這座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並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
其實,福康寧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里是14世紀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後一位蘇丹依斯干達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頂的地方。
目前,山上還殘留著許多文物,並且不時有新發現。山上的福康寧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1859至1861年期間,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壘。1867年,堡壘上還設印度和歐洲兵士的營房,醫院和彈葯庫,是19世紀防禦新加坡的主要炮兵連。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因為局勢太平,這里的軍械就不派上用場了。
英軍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這里建造佔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約9公尺的地下指揮室。現在的文化中心後面便是隧道入口處。它是英國在馬來亞駐軍的指揮總部,英軍投降後,成為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將的指揮總部。
目前,這個指揮室已辟為展覽館。館內的許多物件,如無線電話、桌椅、電燈等都是原有的歷史遺物。展覽館共有22個房間,包括通訊室、兵士休息室、密碼室、統帥指揮室等。展覽館有意重造56年前的歷史,讓遊人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山上的一處也辟有香料園,是當年19公頃植物園的縮影,種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墓園,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東側。
4.花柏山
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山上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園景也重新設計一番。
5.肯特崗公園
佔地47公頃,舊稱鴉片山,是新加坡自然保護區之一。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鳥的集居地。園內有一條長達800公尺的山徑,是遊人探索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後側也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處設有瞭望台,可以眺望新加坡西海岸景色。左邊可看到煉油廠林立的島嶼,右邊又可看到箱運碼頭。
根據國家公園局的資料,肯特崗公園是擁有最多健身設施的國家公園,共有20種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選擇。此外,它的不平地勢也常吸引了許多遠足及大自然愛好者前來考察,或舉辦「尋寶」游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曾經是馬來軍團和日軍抗戰的地點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攻打防守這座小山的第一馬來軍團、英國第二效忠軍團和第44印度旅,這場長達48小時的搏鬥有不少日軍與馬來軍人戰死。新加坡陸軍最近「認養」了肯特崗公園,成為「陸軍公園」(Army Green Park),園內永久擺放了兩架M114型榴彈炮和一架AMX-13輕型坦克,突顯公園的歷史和軍事意義。
6.魚尾獅公園( MERLION )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2009年2月28日,魚尾獅在大雨中被雷電擊中,頭部和波浪狀底座受損。魚尾獅於2009年3月18日修復後再次對遊人開放。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公園 14 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
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
[編輯本段]民族風情
華 族
中華文化最能表現在倫理道德觀念上,這種觀念在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中繼續保存。家祖宗舍的創立,可以維持鄉黨友愛的互助精神。 華人結婚要選黃道吉日,時髦的華裔新娘在婚禮中端出一隻小小的瓷製茶杯給她的父母,當公婆從新娘手中接下茶杯的時候,就表示新娘已被接納到這個家庭。
馬來族
馬來文化表現在宗教思想上,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則維系著他們生活的安分與團結。 馬來人的婚禮幾乎邀請全村人前來參加,來賓們酒足飯飽離去時,手上都握著一個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孫的意思。
印度族
印度的文化與他們的宗教思想關系密切,無論文學、藝術、舞蹈,都含有極濃厚的宗教色彩。印度人的生活很儉朴,但對於廟宇的建築則非常講究,各種的雕塑都精緻無比。 印度人的婚禮在廟里伴著宗教的聖歌和禱告舉行,顯得十分肅穆。新娘身上包裹著一件掛滿珠寶的絲綢,丈夫則跪在她面前悄悄地在她的腳趾上套一枚戒指。婚禮的高潮是新娘戴上用茉莉花和蘭花編成的沉重的花環時,賓客們向新人身上拋灑花瓣,在芬芳的花香中,完成了隆重的結婚儀式。宗教概況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一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拉薩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O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會
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4個月,他把一塊土地贈送給倫敦宣教會。5個月後,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在最初的數十年裡,一些不同的團體,對新加坡的基督教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它們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馬六甲的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以及印度與中國的基督徒移民。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也隨著成立。
明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喜喪禮儀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論華人還是馬來人都很重視。馬來人的婚事要經過求親,送訂婚禮物,訂立婚約等程序。新加坡的華人講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將去世,其子孫必須回家中守在床前。喪禮一般都很隆重。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肆』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什麼海

我不是生長在海邊,所以對大海很是嚮往,據我所知,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哦,你知道嗎?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世界上最大的海,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上最大的海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珊瑚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景色也很迷人,看到圖片你們就會驚訝它們這么美!

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南緯20°以北的海底主要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羅門海溝深7316米(24002尺),新赫布里底海溝深達7540米(25134呎)。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亞熱帶氣候,有台風,以1~4月為甚。經濟資源有漁業和巴布亞(Papua)灣的石油。

海水相當潔凈,珊瑚海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這些都有利於珊瑚蟲生長。珊瑚堡礁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16~241公里處的大堡礁為最大,長達2012公里;珊瑚礁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棲息條件。 珊瑚海中盛產鯊魚,還產鯡、海龜、海參、珍珠貝等。

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深的海

在全世界的大海中,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只有三個,超過400萬平方公里的只有珊瑚海,它的總面積達到479.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珊瑚海是南太平洋的屬海。它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底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伊里安島)所包圍。珊瑚海大部分的海底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9174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

世界最深的海是南太平洋的珊瑚海,最深處達到9174米;平均深度最大的海是南極洲附近的斯科舍海,它的平均深度為3400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是馬里亞納海溝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在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是珊瑚海,它的南部與太平洋另一邊緣海斯曼海鄰接,北緣和東緣為新不列顛島、伊里安島、索羅門群島、新布里底群島等包圍的;西緣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比世界上第二個大海阿拉伯海還要大四分之一,珊瑚海又稱所羅門海。

珊瑚海不僅以大著稱,還以海中發達的珊瑚礁構造聞名於世;所以,珊瑚海因此得名。它的海底大致由西向東傾斜。交錯於海盆、淺灘和海底山脈,有不少地方海深約3000-4500米。海水總體積達1147萬立方公里,比阿拉伯多9%,也比我國東海體積大了43倍。

世界上最大的海排行榜top10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一名:珊瑚海 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

珊瑚海(英語:Coral Sea),又稱所羅門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珊瑚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景色也很迷人,看到圖片你們就會驚訝它們這么美!珊瑚海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平均深度2243米,最深處新赫布裏海溝深達9175米。

南緯20°以北的海底主要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羅門海溝深7316米(24002尺),新赫布里底海溝深達7540米(25134呎)。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亞熱帶氣候,有台風,以1~4月為甚。經濟資源有漁業和巴布亞(Papua)灣的石油。

海水相當潔凈,珊瑚海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這些都有利於珊瑚蟲生長。珊瑚堡礁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16~241公里處的大堡礁為最大,長達2012公里;珊瑚礁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棲息條件。 珊瑚海中盛產鯊魚,還產鯡、海龜、海參、珍珠貝等。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也位於珊瑚海;上有珊瑚海群島。西側是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東側是新喀里多尼亞島和萬那杜;東北為索羅門群島;北為新幾內亞。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日珊瑚海海戰而聞名世界。

大堡礁及其島嶼和珊瑚礁屬於昆士蘭州,而以東的大部分珊瑚礁和小島是珊瑚海群島的一部分。此外,新喀里多尼亞西部的一些島嶼也是珊瑚海群島的一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二名:阿拉伯海 面積386萬平方公里

阿拉伯海(阿拉伯語:??? ?????‎)為印度洋的一部分。位於亞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同印度半島之間。北部為波斯灣和阿曼灣,西部經亞丁灣通紅海。面積為38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通要道。

阿拉伯海處熱帶季風區,氣溫高。中部海域6月、11月表層水溫常在28℃以上;1月、2月溫度轉低,為24~25℃。臨近阿拉伯半島海面由於陸地乾熱氣流的「烘烤」,水溫可達30℃以上。

11月~翌年3月吹東北季風,降水稀少,為乾季;4~10月吹西南季風,降水豐沛,為雨季,夏秋之交常發生熱帶氣旋,伴有巨浪、暴雨。海流隨季風變化,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呈順時針方向,冬季受東北季風作用呈反時針方向。海水鹽度一般在雨季小於35‰,在旱季大於36‰。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三名:南海 365萬平方公里

中國東南方號稱南海的區域,有兩種不同的范圍和名稱。

1、南中國海:

國際通稱:South China Sea。面積:365萬平方公里。

范圍:位於中國東南方的陸緣海,被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半島、柬埔寨、越南所環繞,東北至台灣,西南至新加坡海峽,南至印尼的巴東島和勿里洞島(通往爪哇海)。

命名規則:東亞南亞的海域冠某國名,是國際地理標識:日本海、東中國海、菲律賓海、南中國海、孟加拉灣、印度洋。

主權:周邊多國所有,有的區域是公海。

群島:九段線內的四大群島,和線外的印尼納土納群島、阿南巴斯群島、淡美蘭群島、巴東島群島、馬來西亞雕門島群島、越南崑山群島等。

2、中國南海:

名稱:The South Sea of China,或China’ South Sea 。面積:210萬平方公里。

范圍:U型九段線內的海域都屬於中國(的)南海。

主權:中國確立九段線內群島及其附屬海域的中國主權(有的地方是公海)。

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漢代和南北朝時稱南海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稱南海。漢武帝時期起中國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南海,宋代以來中國海事發達、南沙群島進入中國版圖。明清時期經營的層次更深,中國漁民甚至在中業島等一些島上建房建水井而它國所無。

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軍航海舊記錄,以第三方立場證明:清代和民國時期,只有中國漁民遍布南中國海各島礁,並在有的島上常年生活 。

南海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東南亞國家對南海有不同的稱呼,如越南稱其為東海(越南語:Bi?n ?ông/?東),菲律賓則稱其為呂宋海(他加祿語:Dagat Luzon)或西菲律賓海(Dagat Kanlurang Pilipinas)。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其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並延續至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英殖民時期的香港等從國際上通用的英語名稱「South China Sea」稱之為南中國海(馬來語:Laut China Selatan;印尼語:Laut Tiongkok Selatan)。

南海海域其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據信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南海海域牽涉到許多國家的利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區。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四名:威德爾海 280萬平方公里

該海以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威德爾海命名,他曾經在1823年在威德爾海探險,並達到了南緯74度。1902年至1904年,英國航海家威廉·布魯斯首次全面對該海進行了探測。

威德爾海(Weddell Sea)是南極洲的陸緣海之一,位於大西洋的極南部,是南冰洋的一部分。

威德爾海位於科茨地(Coats Land)與南極半島之間,南部有非爾希內爾陸緣冰(Filchner Ice Shelf),為一北寬南窄的三角形海灣,總面積約280萬平方公里。北部海洋很深,其中南桑德韋奇海溝(South Sandwich Deep)最深處達8428米。威德爾海自象島以南的南半部全年冰封。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五名:加勒比海 270萬平方公里

加勒比海(英語:Caribbean Sea;西班牙語:Mar Caribe;法語:Mer des Caraïbes;荷蘭語:Caraïbische Zee)是位於西半球熱帶大西洋海域的一個海,西部與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和中美洲諸國,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島,包括古巴,東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島,南部則是南美洲。

加勒比海歷史

整個加勒比海海區、西印度群島諸島及海域沿岸被合稱為「加勒比地區」。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積達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點是開曼群島和牙買加之間的開曼海溝,深度低於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區沿岸包括許多海灣,例如戈納夫灣、委內瑞拉灣、達連灣、帕里亞灣和宏都拉斯灣等

「加勒比」一詞來源於加勒比人,在15世紀末歐洲人來到這一地區時,加勒比人是此時主要的美洲原住民種群之一。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西班牙語名稱「安的列斯」便被用來稱呼這些島嶼,而由此「安的列斯海」便成為了一些歐洲語言中加勒比海的替代名稱。在此後的一個世紀內,西班牙掌握著絕對的霸權。

長期以來,加勒比對於歐亞大陸文明來說都是一片完全未知的海域,直到1492年哥倫布在試圖發現亞洲航路的過程中駛入這一海區。在此時,西半球大部分對於歐洲人都是未知的。在哥倫布發現加勒比群島之後,這一區域迅速被西方文明殖民(最初為西班牙,此後為葡萄牙、英格蘭、荷蘭共和國、法國和丹麥)。由此,加勒比海成為了歐洲海運和海上貿易的要地,也最終引來了海盜。

今日的加勒比海區域有22個島嶼國家或領地,濱臨12個大陸國家。由於陽光充足,全年溫暖加上信風調節,以及諸多風景名勝,在20世紀下半葉至21世紀,加勒比海成為了頗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六名:地中海 251萬平方公里

地中海,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東西長約4000千米,南北最寬處大約為1800千米,面積251.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過土耳其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相連。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與紅海。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屬的大西洋卻是年輕的海洋。地中海處在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是世界最強地震帶之一。地中海地區有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

地中海作為陸間海,風浪較小,加之沿岸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擁有許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為溝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進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發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區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臘人,以及後來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業發達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國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葉質堅硬,葉面有蠟質,根系深,有適應夏季乾熱氣候的耐旱特徵,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這里光熱充足,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無花果,和葡萄等,還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欖。

地中海歷史

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最後西班牙、威尼斯等國組成的神聖同盟打敗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816年8月,由英荷艦隊提出的轟擊阿爾及爾行動,目的是要釋放歐洲的奴隸在地中海沿岸有許多古代的文明,地中海對這些文明有相當的影響,自古以來提供這些文明貿易、殖民及戰爭的通道,也提供魚類及其他海鮮類食物。

地中海沿岸各國在同一個海洋的周圍,在氣候、地質上的類似性,使得各國在歷史和 文化 上有許多關連,不論是在古代或是現代都是如此。

在古典時代的地中海文明有包括亞力山**帝、古希臘城邦、腓尼基人、羅馬帝國等。羅馬帝國時, 地中海一度稱為Mare Nostrum(拉丁文:」Our Sea」)。

大流士一世戰勝了古埃及,修築了連接地中海及紅海的運河,大流士的運河可以讓兩艘三列槳座戰船在有槳的情形下並排航行,通過運河的時間約需四天。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結束,地中海的東半部先由拜占庭帝國統治,後來則是由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統治,極盛時期統治地中海75%的領土。不過在中古時期後期12世紀的文藝復興後,歐洲也組成許多國家。

奧斯曼帝國的勢力逐漸擴張,在1453年時君士坦丁堡陷落,結束了拜占庭帝國。十六世紀時奧斯曼帝國統治 地中海周圍的許多地區,在現在的法國南部、阿爾及利亞及突尼尼亞建立海軍基地。巴巴羅薩·海雷丁帕夏是著名的奧斯曼船長,在普雷韋扎海戰中獲勝。傑爾巴島海戰是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勢力的頂峰。後來歐洲各國的海軍勢力興起,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在勒班陀戰役時歐洲各國的海軍和奧斯曼海軍對抗,這也是最後一次以槳帆船為主的戰爭。

北非的巴巴利海盜掠奪西地中海的國家船隻。根據羅伯特戴維斯的記載,在16到19世紀時,海盜抓了100萬到125萬的歐洲人當奴隸。

海洋運輸業的發展也影響整個地中海地區,東方和歐洲的貿易一度都需要通過地中海地區,不過後來西歐在大西洋的港口也取代了部分的功能。

在2013年地中海難民船船難後,義大利政府決定提出軍事及人道行動,目的是營救移民和逮捕地中海上的人口販子。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七名:白令海 231萬平方公里

白令海(Bering Sea),或譯為白林海。是指太平洋北部被阿拉斯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圍成的一片水域,北端通過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連。白令海得名於最先發現它的歐洲探險家維圖斯·白令。

在最近一次的冰河時期,海平面的高度是比現時低的,故人類和其他動物是可以徒步經過現今位於白令海峽以北的地方由亞洲遷移到北美洲。很多學者相信,這條「白令陸橋」就是人類首次進入美洲的通道。

此外,白令海是世界含海產最多的海域之一,在阿拉斯加水域捕獲的魚和貝殼類海產量佔了全美國的一半。因為北極的變化,白令海的氣候在未來會更不穩定。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八名:塔斯曼海 230萬平方公里

塔斯曼海(英語:Tasman Sea)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之間的一個海洋,寬約2000公里,是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塔斯曼海是以第一個發現紐西蘭和塔斯曼尼亞的歐洲人荷蘭探險家亞伯·塔斯曼的名字命名,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其後在1770年代更廣泛地探索了塔斯曼海。

塔斯曼海被國際水道組織認為包括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塔斯曼尼亞州以東的海域。新南威爾士州與鄰近珊瑚海的昆士蘭州的界線也被用作兩個海洋的界線。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九名:北海(鄂霍次克海)160萬平方公里

鄂霍次克海(俄語:Охо?тское мо?ре,羅馬化:Okhotskoye More,IPA:[??xotsk?j? ?mor??]),是西太平洋的一個陸緣海,位於堪察加半島以西,千島群島以西北,北海道以北,庫頁島以東,以及西伯利亞(包括尚塔爾群島)東部以南。鄂霍次克海東北部的海灣為舍利霍夫灣。

中國古稱北海,少海。俄國命名為鄂霍次克海,其名源自首批移民到遠東的俄國先民鄂霍次克。

鄂霍次克海的面積約為1,583,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859米,最深達3,372米。該海南部與西部與日本海接壤:西部經薩哈林灣再經韃靼海峽,或在南部經過拉彼魯茲海峽。

在鄂霍次克海中的冬天航海會變得更加不易,因為黑龍江的大量淡水沖下韃靼海峽會使鄂霍次克海鹽度降低,反而將冰點提高,讓鄂霍次克海的浮冰不易融化。浮冰的分布以及厚度決定於多種因素:地點,時間,溫度和洋流的走向。除了日本列島的北海道之外,鄂霍次克海周邊的土地皆由俄羅斯所管轄。

歷史

1792年所繪的鄂霍次克海,已畫出除了薩哈林島以外所有的地區

1640年代,俄羅斯探險家伊凡·莫斯科維廷和瓦西里·波亞爾科夫成為第一批來到鄂霍次克海的歐洲人(或許也是薩哈林的第一批)。1643年,荷蘭船長馬丁·黑利得松·菲利斯搭乘「布雷斯肯斯號」進入鄂霍次克海,並抵達薩哈林和庫頁島,但最終沒有認出薩哈林和北海道其實是島嶼,而不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

鄂霍次克海沿岸的第一個俄羅斯村落位於鄂霍次克,並在1840年代停止對烏蘭烏德提供商業服務。19世紀中葉,俄美公司壟斷了鄂霍次克海所有的商用導航服務。

1733年時,維他斯·白令在北方大探險時將整個鄂霍次克海測繪完畢。讓-弗朗索瓦·德·拉·彼魯茲和威廉·羅伯·布洛頓是第二批來到鄂霍次克海的俄羅斯外歐洲人。1805年,伊凡·克魯勝斯騰探索了薩哈林東岸。間宮林藏和吉那第·內沃思科認定了薩哈林其實是一座島嶼,其島嶼與歐亞大陸隔著一條海峽。第一部關於鄂霍次克海的詳細水文 報告 在1894年由斯捷潘·馬卡羅夫發表。

在冷戰期間,美國海軍為了切斷蘇聯海軍的海底電纜,將多項行動設於鄂霍次克海。這些行動有在《瞎盲者的虛勢伎倆:美國潛艇秘密行動軼史》此書中被提及。1983年,蘇聯國土防空軍在鄂霍次克海射下一名客機,造成了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將鄂霍次克海作為彈道導彈潛艇的堡壘,而這項策略仍然持續進行。

即使北海道位於鄂霍次克海沿岸,在日文中並無為此海命名,從俄文借詞亦稱鄂霍次克海(オホーツク海,Ohōtsuku-kai)。而且北海道的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在日本也稱鄂霍次克海地區(オホーツク地方,Ohōtsuku-chihō),兩者皆得名於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在19世紀時為熱門的捕鯨地點。從1845年開始,美國的捕鯨船開始在鄂霍次克海東南部,庫頁島附近獵捕露脊鯨。而1847年又陸續捕弓頭鯨。從1849年開始弓頭鯨獵捕的數量佔多數。1850年和1853年期間,美國大部分的捕鯨船將捕鯨的焦點轉移到白令海峽海域。但在白令海峽捕鯨的績效不佳,因此捕鯨船又把捕鯨的地點關注回鄂霍次克海來。光是1854年,總共有160艘捕鯨船來到鄂霍次克海。次年驟減至130艘,而在1856年又增加到150艘。1858年和1860年期間,美國大部分的捕鯨船又將焦點轉回白令海峽。部分捕鯨船匯集在尚塔爾群島附近,並在島上拋錨。1854年7月28日,新貝德福德的船伊莎貝拉號的報告中說道「在甲板上的視線內至少有94艘船」。捕鯨船直到20世紀前葉前在鄂霍次克海持續捕鯨。

世界上最大的海第十名:巴倫支海(鄂霍次克海)140萬平方公里

巴倫支海(Barents、Баренцево море),位於挪威與俄羅斯北方,是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名字取自於該海域病逝的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William Barents)。

由於海流關系,南部海面終年不結冰。9月更是全面解凍。

巴倫支海是重要漁場,也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布防區。

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什麼海」的人還看了:

1. 全世界最大的海排名

2.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什麼

3. 世界上什麼海最大腦筋急轉彎

4. 世界最大的海彎是什麼

5. 世界上最大的海

6. 世界上什麼樣的海最大

『伍』 新加坡位於什麼海峽地理位置重要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重要。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陸』 新加坡主要的港口有哪些

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位於新加坡是亞太地區第二大的港口,世界沿海港口行業比較知名 ,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該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自13世紀開始便是國際貿易港口,已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轉口港。

新加坡港也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的中心。主要工業以電子電器,煉油及船舶修造為三大支柱部門。該港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它已是世界上電腦磁碟和集成電路的主要生產國,還有煉油業,它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

新加坡港的重要地位

新加坡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中轉碼頭。由小型貨輪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運來的商品,在新加坡港口被重新包裝組合後,再由大型集裝箱貨輪運往中東和歐洲各地。

同樣,從非洲、中東等地運來的貨物也在這里打包,然後分銷到亞洲各地。在全球物流中,新加坡港口無疑扮演了一個重要樞紐的角色。

雖然新加坡港作為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的地位在2010年被上海港取代,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加坡作為全球物流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從上海港發往歐洲以及東南亞各地的主要集裝箱仍然會到新加坡港口進行處理。因此,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對於新加坡港口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帶動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探訪新加坡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加坡港

『柒』 新加坡屬於什麼海峽

新加坡海峽屬於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為馬六甲海峽的一小段,位於新加坡南面與印尼廖內群島北方,連接了西面的馬六甲海峽主段和東面的南中國海,即印度洋水系與太平洋水系之連接峽灣。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當地有雞肉沙爹、海南雞飯、咖喱魚頭、椰漿飯和各種各樣的美食。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故無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它們分別為:中區社區(120萬人),東北社區(130萬人),西北社區(83萬人),東南社區(84萬人),西南社區(83萬人),由相應的社區發展理事會(簡稱社理會)管理。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憲法規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新加坡也是一個美食天堂,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在這個亞洲美食的大熔爐里的火熱碰撞、各顯所長。

『捌』 新加坡有多大,有多少個分島

在新加坡較出名的小島是: pedra Branca - 前2 年和馬來西亞在國際法庭打官司, 為了這小島的主有權。 Pulau Subar Darat (Sisters' Islands) 姐妹島。。 我曾和一群朋友劃小艇在那逗留了一夜。。 晚上睡時, 可聽到很多喳聲,好像有很多人在講話,但我們睡的那裡只有我們10+ 個人。。 那裡退潮時, 可看見很多美麗海洋生物。 Pulau Tembakul (Kusu Island/Peak Island) 。龜島。 每年9 月, 都會有很多人到島上拜神。 Pulau Ubin , 這小島上的人很多都遷移到新加坡陸地了, 那裡現在還有餐館和出租自行車的生意人, 到這小島的人,多數會租用自行車看小島。 Sentosa (formerly Pulau Belakang Mati) , 聖陶沙島, 是旅客和新加坡人必去玩的旅遊勝地。 Pulau Brani , 在聖陶沙島的對面, 以前是海軍基地。禁區。 Pulau Serangoon (Coney Island) , 一個很小的島, 在新加坡的東北部,也許在榜鵝新鎮的高樓用望遠鏡, 也可能看到這小島。。 我們劃小船都會在這小道休息。。 以下的都是在新加坡的島嶼。 Pedra Branca Pulau Anak Bukom/Pulau Anak Bukum Pulau Bajau - within Poyan Reservoir Pulau Berkas Pulau Biola (Violin Island) Pulau Brani Pulau Buaya - off Jurong Island Pulau Bukom/Pulau Bukum Pulau Bukom Kechil/Pulau Bukum Kechil Pulau Buloh - off the 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 Pulau Busing Pulau Damar Laut - off Jurong Pulau Damien - off Pulau Tekong Pulau Hantu (Ghost Island) Pulau Jong (Junk Island) Pulau Keppel Pulau Ketam - off Pulau Ubin Pulau Khatib Bongsu Pulau Malang Siajar - off Pulau Tekong Pulau Palawan - off Sentosa Pulau Pawai Pulau Pergam - off Lim Chu Kang Pulau Renggis - off Sentosa Pulau Sakijang Bendera (Saint John's Island) Pulau Sakijang Pelepah (Lazurus Island) Pulau Salu Pulau Samulun - off Jurong Pulau Sarimbun - off Lim Chu Kang Pulau Satumu (One Tree Island) Pulau Sebarok (Middle Island) Pulau Seku (Frog Island) - off Pulau Ubin Pulau Seletar Pulau Selugu (Sarong Island) Pulau Semakau Pulau Senang (Barn Island) Pulau Serangoon (Coney Island) Pulau Seringat Pulau Seringat Kechil Pulau Subar Darat (Sisters' Islands) Pulau Subar Laut (Sisters' Islands) Pulau Sudong Pulau Tekong Pulau Tekukor - off Sentosa Pulau Tembakul (Kusu Island/Peak Island) Pulau Ubin Pulau Ujong (Singapore Island) Pulau Ular- off Pulau Bukom Pulau Unum - off Pulau Tekong Sentosa (formerly Pulau Belakang Mati) Sultan Shoal

『玖』 新加坡位於什麼海峽

新加坡位於新加坡海峽,為馬六甲海峽的一小段,位於新加坡南面與印尼廖內群島北方,連接了西面的馬六甲海峽主段和東面的南中國海,即印度洋水系與太平洋水系之連接峽灣。

新加坡海峽
內有柔佛海峽 (Johore Strait)、吉寶港口 (Keppel Harbour)和一批小島。它是東南亞最繁忙的水道,一份研究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新、馬海峽)通航能力的初步報告指出,新加坡海峽在不影響通航效率和航行安全的前提下仍具備充分的通航餘力以應對預期的船舶交通流量增長。

海峽功能作用
新加坡著名的吉寶港口,南臨新加坡海峽北側,是亞太地區最大轉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吉寶港口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已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轉口港,港口由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PSA管理。新加坡港共有25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各主要港口,約80個國家與地區的130多家船公司各種船舶日夜進出該港。港口擁有40萬噸級的巨型旱船塢,可修理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油輪,是亞洲最大的修船基地。 港口實行自由港政策,為客商提供方便和優惠。如對中轉貨物提供減免倉儲費、裝卸搬運費和貨物管理費等,以吸引世界各國船公司,進一步鞏固其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