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為什麼火了

新加坡為什麼火了

發布時間: 2022-12-16 10:20:21

Ⅰ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獅城」

據史籍記載,公元116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一位王子乘船到該島附近遊玩,看見一隻黑頭白胸的怪獸,當地人告之為叫「Singa」(獅子),後稱此地為「Singapura」,即為「新加坡」之稱(也稱「獅城」)的來歷。早年也有因其小或「Sing」的讀音而稱之為「星洲」、「星島」的。據《新加坡年鑒(2003)》記載,公元1330年前後,一位名叫汪大淵的中國商人到過新加坡,他把這個地方稱為「淡馬錫」(Temasek,「漁村」之意),並說島上已有華人居住。1819年1月29日,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登陸新加坡,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設立貿易轉運站。182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是英國在遠東的重要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新加坡人把萊佛士奉為「國父」,在新加坡河畔當年萊佛士的登陸地,塑有一尊他的雕像。還有以「萊佛士」命名的馬路、酒店和醫院等。1942年新加坡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48年加入馬來亞聯合邦,1959年6月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英國仍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由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砂勞越、沙巴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擁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這一天,被確定為新加坡的國慶日。1965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成為共和聯邦成員國,12月成為共和國,尤素夫.伊薩出任第一任總統。

Ⅱ 誰能介紹下新加坡這個國家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別稱:星洲、星島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國慶日:8月9日

國土: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堪稱"亞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氣候:新加坡全部國土都位於北緯1度線內,距赤道不過137公里,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以最暖熱濕潤為特徵,全年溫度大約在24℃到32℃之間,晝夜溫溫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對較少。

國家簡史: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

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

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政治經濟

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實行總理內閣制。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民族與宗族

新加坡人口為310萬,其中76%是華人,馬來人約佔15%,其他則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政府機關使用英語,英語為行政用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地鐵

地鐵是新加坡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全長67公里,設有42站,分為兩線:即從海濱灣通往義順為南北線,從巴西立通到文禮為東西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非常清楚的路線圖及使用說明,搭乘地鐵前最好先確定車費及地點。南北線以"N"表示,黃色表示北行線,紅色表示南行線;東西線以"W"表示,綠色表示東行線,藍色表示西行線;市中心區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記住顏色及號碼即可。

地鐵車站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電腦控制自動售票機、乘客出入閘口等。到自動售票機前投入硬幣,同時按下應付車費的按鈕,如有餘額,機器會自動找錢,並付給車票。地鐵車票有時間限制,扣掉搭地鐵所需時間外,若在閘門內逗留超過半小時,車票便自動作廢,乘客無法再通過電腦閘門,若想出來,須另外補票。地鐵運行時間是早6點至晚12點。

節慶活動

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戒月及開齋節、耶酥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飲食

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3%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森止吸煙。

購物

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貨幣

貨幣為新加坡元(S$),1元等於100分。紙幣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幣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時差

比格林威治時間早8個小時,與北京時間相同。

新加坡人勤奮、堅毅與目標取向的工作態度,為新加坡造就了多項第一的殊榮,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轉運港、世界首座夜間野生動物園、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噴泉-新達城的財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煉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主要交易產品有錫、橡膠、椰子、石油、米、木材、黃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銀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國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東京銀行等,皆以先進的通訊設備,連絡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匯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是一個小巧美麗、整潔綠色的花園都市。新加坡種有各種花卉,其中以國花——蘭花最為著名,這些經過精心呵護的蘭花顏色鮮艷,芬芳馥郁。而葉子花則布滿了街頭巷尾,甚至連醜陋的電線桿也被纏繞裝點起來,鮮紅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條上,在和風中輕輕搖曳,即使無須人工照料,也能隨處開放。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集中著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時作為東南亞的中心,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數不勝數,豐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購物環境吸引著各地的旅遊者。這里既有高級的購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鋪;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魚尾獅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遜橋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獅頭魚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徵和標志。魚尾獅自1972年誕生於新加坡藝術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來靜靜地屹立於新加坡河口,守護著海上來往的船隻……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國首都,位於新加坡島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積約98平方公里,約佔全島面積1/6。新加坡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勢緩和,最高點海拔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區在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總長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南岸是被綠樹環繞的高樓林立的繁華商業區。北岸是花草樹木與樓宇交錯的行政區,環境幽雅寧靜。馬來人街也在此區。

新加坡城市道路寬闊,人行道兩旁種著葉繁枝茂的行道樹及各種花卉,草坪、花壇小型公園間雜其間,市容整潔。橋上,圍牆都種有攀緣植物,住宅的陽台上放置著五彩繽紛的花盆。新加坡市擁有2000多種高等植物,被譽為「世界花園城市」和東南亞的「衛生模範」。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總理;現任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職,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12月當選人民行動黨新一任秘書長,2006年5月再次當選新加坡總理,5月30日宣誓就職。總統納丹(s.r. nathan),於1999年8月18日當選為新加坡共和國總統,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2005年9月連任。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321.75萬(1999年6月),其中華人佔77.2%;馬來人佔14.1%;印度人佔7.4%,其餘為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人。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無國教。華人和斯里蘭卡人多信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以煉油、石油化工、修造船為主,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
新加坡沒書城(據說是新加坡不能輸)

與馬來西亞的水糾紛
自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來,新加坡的淡水都依靠獨立時的條約由馬來西亞供應,當時商定的淡水出口價是每4540升3仙(約合0.01美元)而到現在,價格都沒有變動過,馬來西亞認為這個價格低到無法接受,要求修改條約,新加坡以條約中並沒有規定在2060年條約到期前馬來西亞可以修改價格。就該問題兩國不斷發生嚴重的摩擦和爭吵。新加坡認為馬來西亞有可能在2060前撕毀條約或在2060年以後的供水條約會非常苛刻,於是新加坡視馬來西亞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一旦前述成為事實,新加坡將迅速佔領馬來西亞的蓄水地區——柔弗州,然後頂住馬來西亞的反擊,完全佔領水源地,一勞永逸的解決水問題。

新加坡的旅遊勝地:1.聖淘沙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後來又於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聖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聖淘沙是由聖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聖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遊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於1973年開幕,園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熱帶森林與湖泊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
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遊客可以在動物園內一嘗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難忘經驗,或者觀賞每天四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參與表演得動物有靈長類、爬蟲、大象和海獅等。人們可以觀看矮小河馬在水底潛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遊自在的游姿。在兒童天地里,孩子們可以從「動物之友表演」中獲得無比的快樂,參與演出的動物有德國牧羊犬、大牧羊犬、麝貓、鸚鵡,以及一群綿羊。

除此之外,園內也設有游園列車,帶您暢游動物園。游園列車的票價為成人2.50元,3歲至12歲孩童1.50元。
3.福康寧山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這個佔地19公頃,高約50公尺的山丘曾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後,便看上這座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並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
其實,福康寧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里是14世紀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後一位蘇丹依斯干達沙 (Iskandar Shah) 便安葬在靠近山頂的地方。

目前,山上還殘留著許多文物,並且不時有新發現。山上的福康寧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1859至1861年期間,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壘。1867年,堡壘上還設印度和歐洲兵士的營房,醫院和彈葯庫,是19世紀防禦新加坡的主要炮兵連。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因為局勢太平,這里的軍械就不派上用場了。

英軍也在1939年世界第二次大戰時,在這里建造佔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約9公尺的地下指揮室。現在的文化中心後面便是隧道入口處。它是英國在馬來亞駐軍的指揮總部,英軍投降後,成為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將的指揮總部。

目前,這個指揮室已辟為展覽館。館內的許多物件,如無線電話、桌椅、電燈等都是原有的歷史遺物。展覽館共有22個房間,包括通訊室、兵士休息室、密碼室、統帥指揮室等。展覽館有意重造56年前的歷史,讓遊人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山上的一處也辟有香料園,是當年19公頃植物園的縮影,種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墓園,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東側。
4.花柏山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山上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園景也重新設計一番。
花柏山公園有以下主要景點:

花柏頂 (Faber Point):高達105公尺的花柏頂是公園內最高之處,站在花柏頂將能夠鳥瞰新加坡南部全景。這里有一棵雨樹,於1971年11月7日的首屆植樹日種下,沿著這棵樹是一個花木圍繞的多層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別設計朝向不同方向的箭頭,以告訴遊客所指的地方與名勝地點。而在瞭望台樓下的16幅壁畫也讓遊客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發展概況。

海事村 (Marina Deck):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傳統帆船為藍本。這艘大船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餐廳、兒童游樂場及訊號台,周圍環境充滿熱帶花園特色的景緻。「帆船」上共有三個寬敞的「甲板」,適合人們聚會、設宴。此外,這里也是觀賞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點。

花叢走道 (Floral Walk):從花柏頂延伸到海事村設有花叢走道。行人可在特別設計的亭子內享受鳥語花香,同時,在花叢走道上辟有一個「棕櫚園林」,供遊人休息聊天。

望東亭 (Eastern Look-out Point):位於花柏山東部的低窪處。遊人可以在此觀賞新加坡東部美景。花園設有健身區、寬廣草場、野餐區以及可供遊人鳥瞰市區景物的亭子。

纜車亭 (Cable Car Point):在纜車亭旁建設兩個觀賞美景的平台,遊人可以在此通過望眼鏡觀賞我國南部風景。
5.肯特崗公園 (Kent Ridge Park) 佔地47公頃,舊稱鴉片山,是我國自然保護區之一。
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鳥的集居地。園內有一條長達800公尺的山徑,是遊人探索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後側也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處設有瞭望台,可以眺望我國西海岸景色。左邊可看到煉油廠林立的島嶼,右邊又可看到箱運碼頭。

根據國家公園局的資料,肯特崗公園是擁有最多健身設施的國家公園,共有20種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選擇。此外,它的不平地勢也常吸引了許多遠足及大自然愛好者前來考察,或舉辦「尋寶」游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曾經是馬來軍團和日軍抗戰的地點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攻打防守這座小山的第一馬來軍團、英國第二效忠軍團和第44印度旅,這場長達48小時的搏鬥有不少日軍與馬來軍人戰死。新加坡陸軍最近「認養」了肯特崗公園,成為「陸軍公園」(Army Green Park),園內永久擺放了兩架M114型榴彈炮和一架AMX-13輕型坦克,突顯公園的歷史和軍事意義。

Ⅲ 新加坡因什麼而著名

金沙綜合娛樂城(Marina Bay Sands)
金沙綜合娛樂城坐落於濱海灣是由美國博彩公司拉斯維加斯金沙(Las Vegas Sands)在新加坡投資興建的一座綜合性大型豪華度假娛樂城,佔地5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總耗資57億美元,包括賭場、歌劇院、藝術、科學博物館、大飯店、會展中心及宴會大廳,共6大建築系列。濱海灣金沙酒店內有2500個房間,在高達55層樓的飯店內,空中花園及戶外游泳池。 娛樂城皆有名牌店鋪如CHANEL, Dior, ESCADA,FENDI, Gucci, Hermès, MIU MIU, Ralph Lauren, Salvatore Ferragamo, Stefano Ricci, Yves Saint等,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你大飽眼福體驗shopping的樂趣。
聖淘沙名勝世界(Resorts World Sentosa)
聖淘沙名勝世界坐落於新加坡聖淘沙島,佔地49公頃,耗資近300億人民幣(60億新幣)。娛樂城擁有東南亞獨 聖淘沙名勝世界
一無二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園、賭城、各類娛樂演出以及六家風格各異的星級酒店等等。新加坡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包括科幻城市、埃及、紐約、失落的世界、好萊塢大道、史萊克4D電影等七大主題區,都是以好萊塢賣座電影設計出的精彩游樂項目。此外,遊客們還可以坐上世界最高的雙軌過山車,體驗兩輛過山車近距離擦身而過的刺激其中18個是專門為新加坡環球影城設計的,它們將是新加坡環球影城奉獻給遊客們最具特色的部分。全家大小一起「投身」好萊塢巨片的奢望,在這里可以一次性全部滿足。
聖淘沙(Sentosa)
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1點5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擁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花柏山 (Mount Faber)
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百餘米高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前往度假地聖淘沙島的纜車站也在這里。站在山上遙望四周,景色十分美麗,既能看到市內林立的建築群而晚上從山上俯視,其夜景更是令人陶醉,羅曼蒂克的氣氛彌漫在四周。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徒步上山,一路享受周圍的美景。
濱海藝術中心(The Esplanade)
2002年10月落成的濱海藝術中心(The Esplanade),是新加坡的地標之一。外型奇特突出,宛若兩顆大榴槤,很多人都稱它為榴槤藝術中心。但實質上建築師的靈感是採掘,根據蜻蜓的復眼來設計的。一開始可能感覺不到,當你看了濱海藝術中心的全景之後,可以越來越清晰地感到作者的想法及模仿蜻蜓復眼的逼真了。濱海藝術中心不僅外觀獨特,建築物蘊含了不少的科學計算。它是由4,590片玻璃所組成的屋頂遮陽罩,依據新加坡日照環境的模擬計算設置。其內部陳設卻充滿歐洲劇院風味,功能多元化,包含音樂廳、戲劇院、購物中心、餐廳及戶外表演空間等,讓東方與西方的藝術文化在此撞擊出最美的火花。
牛車水(Chinatown)
牛車水坐落於南部是新加坡的唐人街。中國城被稱為"牛車水",因為原本的居民都以牛車拉水來清掃。如今的牛 天福宮
[3]車水是現代購物中心、各色小販和百年老店毗鄰而居。橋南路(South Bridge Road)以西是珍珠坊、裕華國貨、唐城坊等百貨店。牛車水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農歷新年期間。屆時,整個地區張燈結綵;各種小店、雜鋪都裝修一新,還有不少節日商品和風味小吃。而牛車水的新加坡佛牙寺由「釋法照法師」在公元2002年11月創建,正殿供養一尊庄嚴的彌勒尊佛,又稱「一生補處菩薩」或又稱「未來佛「,亦為公眾提供社會服務,公眾到牛車水不妨到佛牙寺參觀和祈福。
牛車水天福宮 (Thian Hock Keng)
新年去廟里祈福是許多人的習慣,在牛車水不得不提的就是天福宮了。天福宮所在地直落亞逸街原本臨海,中國移民為求航海平安、酬謝神恩,1839年建了這座道教廟宇,是新加坡最古老、香火也最鼎盛的道教廟宇。船員在出海前會來此祈求能夠平安航行,也使得這一帶成為商業、宗教及建築的重心。1973年時新加坡政府並將天福宮定為國家級的古跡。
魚尾獅公園 (Merlion Park)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公元14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新加坡),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Singa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
新加坡摩天觀景輪(Singapore Flyer)
42層樓高的新加坡摩天觀景輪的輪體直徑達150米,總高度達到165米。28個安裝了空調的座艙可以分別容納28名乘客。摩天輪旋轉一周約用30分鍾時間。摩天輪坐落於南部濱海中心,從摩天輪上可以飽覽新加坡市中心之外,還能遠界船舶交往最繁忙、航運量最大之一的新加坡海峽包括印尼島嶼,美景盡收眼底。
裕廊飛禽公園(Jurong Bird Park)
裕廊飛禽公園坐落於西部裕廊,面積達20.2公頃。園內建有95個鳥舍、10個活動場和6個池塘,養有600多種、9,000多隻飛鳥,飛禽公園也是世界上少數規模龐大的禽鳥公園之一。從園中模擬南極洲環境的企鵝館到模仿熱帶雨林候的東南亞鳥舍,裕廊飛禽公園都設法為鳥兒營造一個與自然環境相近的棲息之所。園內的飛禽表演也是很吸引人,馴鳥者一聲呼喚,巨大的雄鷹、貓頭鷹好似「飛將軍從天而降」,各種鸚鵡在表演者的指揮下不僅會講「Goodbye(再見)」、「Hello(你好)」等英語單詞,還會模仿狗叫、貓叫、雞啼,充分顯示了高超的模仿能力。游覽裕廊飛禽公園最好先乘坐現代化的單軌列車,然後利用地圖徒步游覽公園。
新加坡萬禮動物園(Singapore Zoo)
位於新加坡中部萬禮,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中部的自然保護區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Night Safari)
與新加坡動物園若比鄰的是世界首家於夜間供遊客游覽的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它不同於其它夜間有照明的普通動物園,也不是那種可在世界上其它動物園見到的現代化夜間生物館。遊客可在夜間於熱帶叢林中觀賞野生動物,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這里的動物用不同的圍籬架起,而採用溪流、岩石、樹干為天然屏障,夜間探訪花豹、蟒蛇等生物,更有叢林的真實感。通過使用微妙的燈光技術,遊客能

Ⅳ 求新加坡歷史,人文

獨立前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13世紀的中國。
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
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直接受英國統治。
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取自「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一文,同時也有「南方之光」和「昭和天皇在南洋之領土」的意思。1945年9月12日,日軍宣布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1965年8月9日,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權力分配上意見不合,新加坡被馬來西亞逐出聯邦,被迫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建國後
進入1970年代以後,雖然新加坡的國內政治上的自由空間逐漸被壓制,經濟上卻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問題都得到解決。1990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總理職位時,新加坡已經成為區內乃至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楷模。在其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帶領下,這個東南亞小國又平穩地度過了於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但到21世紀初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接任時,新加坡卻再度面臨如何面對區內其他經濟體崛起的新難題。
華語稱謂
在過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華語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漢語方言(包括閩、粵、客語等等)之習慣的影響,也在後期出現許多衍生的國名稱謂,例如「星嘉坡」、「星加坡」、「石叻」、「叻埠」、「石叻埠」、甚至「實叻埠」等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獅城」或「星國」作為簡稱來描述新加坡[7][8][9]。
國花的由來
1893年,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籍女園藝師艾妮絲·卓錦培育成功了一新品種蘭花,新加坡植物園為了紀念她,便將其命名為「卓錦萬代蘭」,有卓越錦秀、萬代不朽之意。這種淺紫紅色的美麗蘭花有四個花瓣,象徵各民族及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4大語系,花朵清雅脫俗,象徵新加坡人朴實的氣質,強勁的生命力,更象徵新加坡民族刻苦耐勞,勇敢奮斗的精神。

人口
根據新加坡政府2008年統計數據,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達484萬人,其中384萬人屬於本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總稱「本地居民」),在本地居民中,華人佔75.2%,馬來人佔13.6%,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佔8.8%,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佔2.4%。因此,新加坡不僅是除香港旺角區、澳門和摩納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也是世界上除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外,以華人為多數族群的地區。
新加坡的華人大部分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語言文字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但自獨立以來,政府機構一直採用英語作為不同種族社群之間的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並將之定位成「第一語言」;加上曾經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其英語也多以英國英語為標准。在這種多語環境影響下,只有老一輩的新加坡華人還能夠講一些馬來語,而大部分的年輕新加坡人都習慣講一種衍生的新加坡英語(Singlish),當中參雜著許多舶來的詞彙。
新加坡華語是另一個廣泛使用的語言,有超過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說華語,是一些新加坡華人之間主要的共同語。但新加坡年輕一代使用新加坡式華語(Singdarin)的情況十分普遍。新加坡政府曾將2008年訂立為「華語年」,不僅鼓勵本國的華族國民多使用華語,同時也希望讓「華語」在商業貿易的溝通場合上可以得到更廣泛的使用。盡管如此,英語仍是整個社會的強勢語言,在新加坡官方與工作領域能說華語的機會不多。新加坡學校的華文程度每況愈下,很多新加坡華人在離校後也逐漸疏遠漢字書寫,甚至成為中文文盲。
自從1980年代由新加坡政府主導的「講華語運動」(類似於中國的「推廣普通話」)之後,新加坡媒體使用方言受到了諸多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從而導致大部份的年輕新加坡華人無法有效地使用漢語方言。此外新加坡政府對電視、電台的華語節目也有嚴格的限制:例如從台灣與香港進口的閩南語和粵語影視劇就必須用華語重新配音後才可以播出或上映。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一致的簡體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詳見新加坡漢字。民間則隨處可見繁簡體字混用。
在新加坡印度族社群當中,會說泰米爾語的人不超過50%,剩下的人均使用其它印度語言,當中有的甚至或多或少也會說點福建話。
宗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匯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當中包括:
佛教: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2.5%,信徒基本為華人。
伊斯蘭教: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民基本都是穆斯林,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統的穆斯林。現全國共有穆斯林約34.8萬人,並建有清真寺約80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花蒂瑪清真寺和蘇丹清真寺。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10歲以上信徒36.4萬人(佔14.6%),有266座教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阿美利安教堂(Armenian Church)和聖安德烈路的聖安德烈教堂。
道教:占人口的8.5%,信徒基本上為華人。
印度教:有教徒8萬多人,基本上是印度裔。寺廟約共22座。
據統計,將近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相對以上主要宗教而言,其他宗教人數較少,合計只有1.1萬餘人。錫克教是19世紀從印度傳入的,在新加坡有7間錫克廟,如奎因街(Queen Street)的錫克廟(Central Sikh Temple)等,教徒主要是錫克族警察、保安員。猶太教在新加坡有兩個會堂。拜火教在新加坡則沒有廟宇。
新加坡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但對少數宗系(如耶和華見證人)仍有所禁制。該教教徒曾因反對兵役獲罪,按新加坡法律規定公民必須服兵役,拒絕服役仍屬違法。

Ⅳ 新加坡有什麼優勢,出國勞務有哪些好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出國勞務呢

新加坡最大的優勢就是當地的城市環境非常的好,而且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居住;出國勞務的好處就是會比較方便,簽證辦下來也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工資也挺高的;因為在當地不僅能夠獲得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而且也有利於自己以後的發展,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國勞務。

Ⅵ 為什麼新加坡留學越來越火留學費用是多少

為什麼新加坡留學越來越火?

挑選出國留學便是讓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因而教育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新加坡文化教育一直處於世界一流水準,其教學體系及設備可以跟世界各比較發達國家匹敵!新加坡文化教育吸取東西方文化的精華,選用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們的潛力獲得培育和發展趨勢。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小學校都必須要推行雙語教育,即校園里除漢語課和道德課用母語(華語)授課外,其他課程內容一般都用英文授課。

父母可以陪考

因為新加坡是少數准予低齡化學生們留學的國家。最小學生們5歲就可以直接讀新加坡的幼稚園,因此新加坡政府准予17歲以上的學生們,能夠有一名家長陪讀,並且陪讀家長在陪考第二年能夠申請工作準證。

移民新政策豐厚

新加坡政府放開移民新政策,如今年裡提升20萬美國綠卡和4萬中國公民。(持新加坡護照簽證可免簽證全球190個國家)。但凡從政府部門國立大學院校畢業,都可得到美國綠卡可以享受薪資福利(住宅、醫保、孩子教育、養老服務)並可貸款擔保爸爸媽媽新加坡定居。

留學費用是多少?

幼稚園出國留學:申請辦理新加坡幼兒園入學後,每月的學費處於400-1000新加坡幣中間,學費可能會因每個幼兒園收費不同而略有不同。

小學留學:新加坡政府小學學費每年在2-3萬元人民幣上下,這種開支相對性還很便宜且特惠的;新加坡私立小學學費一年大約需要4-6萬元左右,相比政府部門中小學更高一些;新加坡國際學校學費會更高一些。

中學留學:新加坡政府初中修業年限是四到五年制,在學費扣除高度一致新加坡小學一樣,按月收費標准,政府部門初中學費每年在3萬元人民幣上下。新加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的學費比政府部門中學會高一些,可是學額更充裕,申請辦理更加簡單一些。

大學留學: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的學費一年約是6000—17000新加坡幣,民辦學校的學費約是每一年20000新加坡幣。新加坡留學讀研究生一年學費在2-5萬新加坡幣上下,部分專業學費比較高。由於學生們所選學校技術專業不一樣,花費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在新加坡留學所需的課本費應該是每月30到50新元,差旅費是26到60新元,零花錢每個人各有不同,大約范疇是每一個月60到100新元。留學人員只需得到新加坡的留學簽證,都能夠享受新加坡免費的醫療待遇,因而醫保費或治療費全是不會造成。

之上就是我精心准備的相關新加坡留學費用內容了。在閱讀完文章內容以後,應對「新加坡留學需要多少費用」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已經有了答案了啦?期待上述具體內容可以給各位同學帶來一定的協助!今日的具體內容到這兒就全部結束,感激戴的仔細閱讀!

Ⅶ 亞洲的新加坡為何能成為上帝的寵兒,極少有天災

一般來說板塊兒交界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現地震這樣的地質災害。這主要是因為板塊之前都是運動的,兩個板塊之間輕微的碰撞和分裂都會導致地面有較大的波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環太平洋板塊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現象。而且一般來說處於遠洋的地區板塊活動也比較密集,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地殼比較的薄弱。輕微的震動在這里都會導致發生比較大的災難。

但事實就是如此,雖然處於三大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新加坡的地質特別的穩定。除了這些之外,新加坡也沒有洪水和旱災。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導致這里的熱帶產物特別的繁多。再加上又處於赤道上,所以新加坡也沒有遭受過台風的侵襲。而且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非常的合理,這里降水豐富,所以城市裡邊都有獨特的雨水儲存和排放設施。

Ⅷ 新加坡為什火了你認為今天討論新加坡的意義是什麼

新加坡政府統一,政府非常強勢,推廣政策非常容易執行,如果像我國台灣省一樣藍綠斗,那政府想做什麼都非常慢,這屆政府制定的政策被下屆全盤否定,政策效率低下,所以我說,所有的政策都是政治上的決定,最終都會產生政治問題。回過頭來,我們說你制定政策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如果你實現了這個目標,但這個政策本身是成功的。

雖然新加坡是個熱帶國家,室外溫度比較高,但是新加坡公共場合的空調都是核動力的,非常冷,短袖絕對扛不住,一定要穿長袖。而且他們國家的遊客中,大部分都是我們國家的遊客,但是今年我們國家的人都呆在了自己的國家裡面,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中國人游中國,要比泰國多得多,因為中國人一直在全世界旅遊,現在不能出國旅遊,只能在國內旅遊,所以中國的經濟才會恢復得這么快。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