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日全食在哪裡
A.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 在哪些地方
日全食掃過的城市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帶將會掃過以下主要城市:
康定、雅安、樂山、成都、自貢、內江、遂寧、南充、重慶、達州、黔江、宜昌、荊門、荊州、江陵、沙市、孝感、咸寧、武漢、黃岡、鄂州、黃石、六安、合肥、安慶、池州、巢湖、蕪湖、銅陵、黃山、宣州、馬鞍山、湖州、常州、無錫、蘇州、杭州、嘉興、紹興、上海、寧波、舟山。
7月22日有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台州全境可看到90%以上的日偏食
路橋新聞網:本報訊(記者 林蓓蕾)2009年是國際天文年,本世紀最罕見的一次日全食將於7月22日上午發生,最精彩的部分將從上午9時至9時38分(北京時間)開始,台州全境也將看到90%以上的日偏食。
據悉,此次日全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間,在我國境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最長可達近6分鍾之久。從初虧至復圓長達兩個多小時,全食帶寬度可達250公里,自西向東經過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區域。
據我區教育局教研室韓月紅介紹,為激發全區廣大中小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進一步增長天文知識,教研室將組織學生赴浙北觀測日全食夏令營,目前,全區各大中小學校報名異常火熱。
韓月紅還說,觀看日全食一定要先做好減光措施,即把太陽光強度減弱,市民絕對不能裸視,應該戴上專業的遮光眼鏡進行觀測,否則眼睛很容易被燒傷。
「最近一個月,天文望遠鏡銷量明顯走高,詢價的顧客也多了起來,光這個星期我就已經賣掉3台了。」數碼城的章女士說,受惠於「日全食經濟」,近來的生意比往常好做。
B. 12月26日發生一次日環食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是什麼時候?12月26日(農歷十二月初一)將發生一次日環食,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聯酋、阿曼,越過阿拉伯海後進入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直至西太平洋結束。
C. 日全食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開始
在夏歷丁亥豬年中,我國境內將可以看到兩次月全食和一次日偏食。據專家介紹說,月全食天象是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地球的影子遮掩月球時產生的一種奇特天文現象,在古代又被稱為「天狗食月」。3月4日清晨5時30分,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天文上稱之為「初虧」。6時44分,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影子,全食階段正式開始;7時21分,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的最深處,天文上稱之為「食甚」;直到7時58分月球才開始緩慢走出地球的影子,全食持續大約1小時14分。到9時12分,月亮再次復圓,月食現象最終消失。
8月28日我國公眾還將可以目睹到一次月全食,其時間和過程如下:初虧:16時51分,食既17時52分,食甚18時37分,生光19時23分,復圓20時24分。不過,這兩次月食的觀測條件並不是太好,一次是「帶食月落」,另一次則是「帶食月出」,我國很少有地方能觀測到月食的全過程。
此外,3月19日我國將可看到一次日偏食天象。其掩食帶將覆蓋我國絕大部分地區,觀測時間也比較有利。從上午北京時間9時27分24秒初虧開始,到11時21分22秒復圓,持續時間近兩個小時,食甚時刻為10時23分11秒,食分可達0.396。對於很少有機會看到日食的愛好者們來說,本次日偏食應該算是為今年精彩天象拉開了序幕
。
在這里還可以提前告訴公眾一個好消息,壯觀的日全食即將在我國出現。在2008年和2009年,日全食將分別發生在我國西北地區和長江流域,屆時萬人空巷的罕見情景又將會出現
。
D. 關於日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2019年12月26日,天宇上演了壯觀的日環食天象。這期間,中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日偏食。借這次事件的余熱,我也來科普一下日食。
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且三者處於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會擋住部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在月球背著太陽的方向出現陰影,稱作月影。在地球上月影掃過的區域里的人,由於月球遮擋,不能看到完整的太陽,這種現象就稱為日食。
月影分為本影、半影和偽本影。本影(umbra)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在空間上是個圓錐體,故稱作本影錐。半影(penumbra)指只受到部分太陽光直射的區域。偽本影(antumbra)指本影錐匯聚一點後繼續延伸形成的椎體。由於月亮圍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地月距離不是固定不變的,當地月距離遠於本影錐頂點時,偽本影才能落到地球表面。
根據觀測者位於月影的具體位置,觀測者看到的日食主要分為四類: 日偏食(partial eclipse)、日全食、日環食(annular eclipse)和全環食。
日偏食: 地球上的觀測者處在月球的半影區中時,看到的是日偏食,太陽一部分被月球遮擋。此時,通常在地球上其它某些區域能看到其它食相,如日全食或日環食或全環食。比如2019年12月26日,中國多地能看到日偏食,而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的部分地區就能看到日環食。
日全食: 太陽直徑(139.2萬公里)約是月球直徑(3476.28公里)的400倍,日地平均距離(1月初近日點1.47億公里,7月初遠日點1.52億公里)也約是月地平均距離(近地點36.3萬公里,遠地點40.6萬公里)的400倍,因此月球本影往往可以掃過地球表面,遮住整個太陽。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月球處於近地點附近時,處於本影范圍內的人便能看到日全食,而處於半影范圍內的人會看到日偏食。
日環食: 當月球處於遠地點時,月球看上去顯得比太陽小,月球的本影錐不能到達地球,偽本影錐掃過地球的部分區域。此時,從地球上偽本影覆蓋的區域看太陽,看到的是一個中心被遮擋、周圍發光的光環,這就是日環食。
全環食: 除了日全食和日環食外,還有一種非常巧合情況下發生的日食。當月地距離與日地距離的比剛好等於月亮直徑與太陽直徑的比時,月球的本影錐頂點剛好能接觸地球,而錐點兩側則屬於偽本影錐覆蓋區域。隨著地月的相對移動,處於本影錐頂點附近的區域會先後看到日環食、日全食和日環食,這種情況稱為全環食。
日食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 指月球東邊緣剛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外切)時,是日食的開始。
食既: 只在日全食和日環食過程中發生,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的開始;對於日全食,是指月球東邊緣剛和太陽東邊緣相內切時;對於日環食,是指月球西邊緣剛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時。
食甚: 指月球中心距離太陽中心最近的時刻。
生光: 只在日全食和日環食過程中發生,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的結束;對於日全食,指月球西邊緣與太陽西邊緣相內切時;對於日環食,是指月球東邊緣剛和太陽東邊緣相內切時。
復圓: 指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外切時,是日食的結束。
日食過程中,同一個地區看到從初虧到復圓的時長能持續幾個小時,最精彩的部分是從食既到生光,持續時間從1秒鍾到十幾分鍾不等。
地球上每年至少出現2次日食,最多出現5次。不過出現5次的年份很少,在過去的5000年中,只有25個年份出現過。
為什麼日食不常有呢? 因為日食的發生要求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天文學將一個以地球球心為中心、半徑無限大的假想球稱作天球,所有的天體都位於天球面上。月球在天球上移動的軌道面(白道)和太陽在天球上移動的軌道面(黃道)存在約5度的夾角,導致 發生日食的條件非常苛刻,要求月球和太陽同時處在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 加之即使發生日食,如果你處在地球上月影覆蓋區域以外的地方,也將無緣觀看。因此對於同一地點來說,出現日全食的幾率約為每300到400年一次。
雖然日食發生時,太陽部分或全部被遮擋,光的強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刺眼,直接觀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對於非專業觀測者,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不推薦的方法:
對於大眾來說,日食是值得觀賞的天象。但對於歷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日食還有很多妙用。
最有名的是日食結束希臘的呂底亞和麥底亞兩國戰爭的故事。當時兩國彼此征戰了五年沒有分出勝負,在第六年某次戰斗中雙方士兵正激烈交戰時,忽然天昏地暗黑暗籠罩大地。戰士們都被這個現象嚇到了,認為這是上天的預警,所以兩國放下舊仇修和言好。歷史學家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確定這場戰斗發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下午。
日全食時,由於月球的遮擋,使得原本難以觀察的太陽外層——日冕層得以露出真面目,這對於太陽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日全食時,可以看到平時難得一見的水星,這也是尋找水星軌道以內的小行星的好機會。 也正是藉助日全食,英國的愛丁頓爵士得以驗證廣義相對論關於「光線在巨大的引力場中彎曲」的論斷。 天文學家預測1919年5月29日在南半球中緯度地區將發生日全食,於是愛丁頓和他的助手趕赴西非的普林西比島,拍攝了大量日全食期間太陽位置附近的恆星,與其它時間拍攝的同一天區的恆星位置進行對比,從而測定出太陽引力造成的星光偏折角度與廣義相對論預言角度更加接近,成為首個支持廣義相對論的觀測證據。
這次日環食於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 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里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這次的環食帶平均寬度在115千米左右,見食地最長時間可以看到3分40秒左右的環食。
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而後月亮半影向東北上掃過中國全境,我國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其中,海南食分最大,為0.499;漠河食分最小,為0.021。 15時37分後月亮半影由海南省離開我國, 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
12月26日,新加坡的朋友藉助天文望遠鏡拍攝的日環食,金光燦燦,宛如一枚魔戒。
看完說點兒什麼吧,要不點一下贊或踩一腳也行。您的任何一點兒反饋都能給我幫助,謝謝!
E. 12月26號日環食是真的嗎
2019年12月26日是發生了日環食。此次日環食將於北京時間12月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里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
這次的環食帶平均寬度在115千米左右,見食地最長時間可以看到3分40秒左右的環食。
原理
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天象。日食又分全食、環食和偏食,如果當天月球距離地球較遠,而太陽距離地球較近,月球的視圓面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陽,就會發生日環食。日環食發生時,天空中的太陽變成了一個圓環,金光燦燦猶如一隻『金指環』。
F. 日全食在明天幾點!廣東能看全部嗎
日全食在10時29分。廣東能看到全部。
月球的公轉是從西向東公轉的,此次日全食將於22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
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里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這次的環食帶平均寬度在115千米左右,見食地最長時間可以看到3分40秒左右的環食。
(6)新加坡日全食在哪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日光性視網膜炎是一種由於長期暴露在太陽紫外線和紅外線下而導致黃斑灼傷的疾病,幾乎不可能治療。黃斑變性是視網膜最敏感的部分,它集中光線,使圖像清晰。一旦燒傷,黃斑將永遠不會恢復。
但是,如果相機、望遠鏡等觀測儀器直接對著太陽,不僅會損壞儀器內部的透鏡,而且光學聚集的陽光會直接燒壞視網膜。
在觀察日全食時,應盡量選擇陽光充足的地區,並應注意眼睛的安全。因為陽光的強度是月光的100萬倍,如果沒有光還原設備,就不能用肉眼或通過望遠鏡直接觀看,否則會造成視網膜損傷甚至失明。
G. 日環食並不是到處都可見,我國哪些地方可以看見日環食
當日環食發生時,太陽內部向外環繞是黑暗的,邊緣略微明亮,是一個光圈形狀。這是因為月亮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它遠離地球,不能完全覆蓋太陽。當日食發生時,物體的投影有時會重疊。
永遠不要直視太陽,即使是日食時的光線也會對你的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觀看日食必須使用特殊的防護眼鏡。日常生活中的太陽鏡不足以保護眼睛。觀察日食的一個安全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針孔成像。
如果你缺乏觀測條件,想欣賞日食,你可以在網上尋找直播的來源。運氣好的話,永遠不要用肉眼直視太陽。
H. 2020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哪個大洲可見
2020年國內可以看到日環食發生在北京時間6月21日,夏至日當天。環食帶穿越亞非大陸,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南蘇丹、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紅海、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
在非洲(除西部和南部)、歐洲東南部、亞洲(除北部和極東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其中環食帶在我國穿越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台灣等省。這些地區的環食帶區域內將可見日環食,其他地區可見偏食。
I. 2017年唯一一次的日全食在什麼時候,哪裡可見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發生日全食的時候,在地球上的某些地點太陽光會被月亮完全遮住,我國民間稱此為天狗食日。一直以來,日全食都是天文愛好者們的觀測盛事,那麼就讓 日歷表 來告訴你,2017年唯一的日全食在什麼時候出現,在哪裡可見。
據外媒報道,2017年8月21日,北美洲境內將出現千載難逢的日全食現象。該事件也被稱為「美國超級日全食」,將是近40年以來美國境內首次覆蓋范圍最廣的日食觀測機會。這次日全食將覆蓋北美洲境內,是首次路徑僅掠過美國全境,而不包括其它國家的日全食。
據預測,該次日全食的路徑將會掠過美國南卡羅萊納州至俄勒岡州生活著大約2億居民的地區,預計霍普金斯維爾市居民將觀看到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大約2分鍾40秒。霍普金斯維爾市政府認為,2017年8月21日的日全食將吸引5萬多名遊客,或將帶來2360萬美元的收入。
日全食簡介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發生在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8°左右的范圍內。日全食發生時隨著月球遮擋住太陽輻射,大氣層高處的電離層也會發生一些相應變化。這暫時會對信號需經過電離層反射的無線電中波、短波通信造成一定干擾,使用超短波的調頻廣播、手機、無線上網等則不受影響。不過,對整個地球磁場而言,這種影響還是微小的。另外,日食造成的降溫不會很大。
上一次發生在我國境內的日全食發生於2009年7月22日,而下一次日全食將在2034年3月20日發生在西藏北部的山區,但基本是無人區,普通民眾較難觀測。另外在2035年9月2日,還有一次日全食會在我國北方發生,時長1分29秒。
J. 日環食長春能看到嗎
日環食長春能看到。
月球的公轉是從西向東公轉的,此次日環食將於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
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里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這次的環食帶平均寬度在115千米左右,見食地最長時間可以看到3分40秒左右的環食。
(10)新加坡日全食在哪裡擴展閱讀:
觀察日環食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學設備(如望遠鏡)直接觀看太陽。如果用肉眼直接觀看,太陽光線不僅會使你失明,甚至會灼傷你的眼睛。當使用光學設備時,放大鏡將太陽光線聚焦在一個小點上,其強度會損害觀察者的視網膜,甚至導致失明。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視網膜感覺不到疼痛,所以它不會注意到它是否被燒壞了。最好使用防蝕眼鏡來過濾掉危險的光線。觀察約3分鍾,讓眼睛休息,更安全。
2、注意光學設備的潛在危險。用光學投影觀測日食時,請勿將手或易燃物品靠近目鏡。聚焦的陽光很容易引起火災或損壞。與此同時,望遠鏡必須不時地冷卻,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會導致目鏡過熱和斷裂。
3、注意身體狀況,防止中暑,夏天溫度高,長時間呆在太陽下,有中暑的危險。此外,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會導致流向頭部的血液延遲,使身體處於惡化的危險中。戴上帽子,喝點冷飲,不時在陰涼處休息。保護你的身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