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的婚俗有哪些

新加坡的婚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21 03:45:07

㈠ 世界各地都有哪些奇怪婚俗

貝爾果婚
貝爾果婚 尼瓦爾人是尼泊爾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最富有藝術創造力的民族,如今保留在加德滿都谷地的古代建築,大都來自尼瓦爾人之手。在尼瓦爾人家裡,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女人會成為「寡婦」。因為尼瓦爾族女孩成年之前(一般在7-9歲之間),會跟象徵著永恆婚姻的貝爾樹果實舉行婚禮,這個結婚儀式在尼泊爾語中叫「益喜」。
貝爾果婚儀式在尼泊爾語中叫「益喜」。如今已演變為一個盛大節日。所有尼泊爾未成年女孩(據說是12歲之前),只要家境好有條件給孩子裝扮的都可以參與。這一天小姑娘們穿上鮮艷的衣裙,掛滿精緻的首飾,額頭中央點上吉祥紅痣,在祭司的主持下,由母親外婆等女性長輩的陪伴下對著貝爾果行禮。
很多尼泊爾人信仰印度教,而貝爾果婚的新郎就是印度教中的西瓦大神。他們相信,「益喜」後的女孩能夠一生擁有西瓦大神的辟佑。
阿聯酋 電話離婚
2001年6月,阿聯酋的一名男子用行動電話給妻子發了一條簡訊,向她提出離婚,經法院判定,這一離婚程序在法律上生效。這是該國第一起行動電話離婚案。
當地有關法律規定,在符合有關條件時,丈夫只要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我要離婚」三次,他就可以主動和妻子離婚。但是,如果丈夫只表達了兩次或更少,那麼,在三個月內,他還可以改變決定。但是作為妻子的女方卻沒有這種權利。
據報道,這位男子給妻子發了內容為「你為什麼遲到?我要跟你離婚」的簡訊後,夫婦倆跑到法院詢問,他們是否已經算是離婚了。該法院家庭咨詢人士稱,這種離婚案被確認為有效。
拼婚
拼婚最初興起於美國、日本,近年傳入中國。2008年,這股風潮終於從北京、上海刮到了廣州,並迅速風靡珠三角。
拼婚-途徑
拼婚這些拼婚者主要在QQ群或論壇上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網上交流,再回到現實生活中,一起操辦婚紗照、酒席和蜜月旅行。其中拍婚紗照、尤其是旅遊婚紗照,是最熱門的拼婚內容。還有新人在拼婚之餘,交到好朋友,計劃一起生寶寶,繼續「拼產房」。
拼婚-具體方面
一、旅遊婚紗照
興起的到名勝景區拍婚紗照的「旅遊婚紗照」,也成了拼婚的最新內容。幾對新人在QQ群里約好婚紗照的外景地點,比如海南三亞、鳳凰古城等熱門景點,然後一起租車、訂酒店房間,合請專業攝影師……如果只是一對新人外出拍旅遊婚紗照,一對一的服務和相關費用比普通的旅遊或婚紗攝影都要貴得多,但如果幾對新人團購,就能談到更低價格。「具體來說,4對新人,一般能便宜一半。」一名從事婚紗攝影的人說。
拼婚二、拼婚紗、拼酒席、拼家電、拼婚車
籌備婚禮時,許多新娘會為租婚紗還是買婚紗而猶豫。租婚紗,一套婚紗不知道被多少人穿過了;買婚紗,那是一次性的消費品,不但價格昂貴,穿過一天後就要束之高閣。於是有人提議,不如兩人合買一套婚紗輪流穿。於是,兩位準新娘各出一半錢,這樣就會節省一定的費用。
買好婚紗,接著就是拍婚紗照了。兩家一起拍婚紗照也會有一定的折扣。之後,還有去酒店洽談婚宴酒席。酒店經理看到一下子來了幾十桌生意,就同意打八折,又節省了費用。「如果一起買傢具家電、購置婚慶用品,豈不是能省更多錢!」於是,兩人到傢具店、家電大賣場,經過討價還價,又省了一大筆錢。
婚禮舉辦前夕,到同一家婚慶公司,循環利用婚禮現場的布置用品,如燭台、拱門、氣球、伴娘禮服等,還邀請同一個主持人。
還一起去批發喜糖、煙酒、請柬等等婚慶用品,使用同一輛賓士牌主婚車。各自的婚禮辦下來,會省一大部分費用。拼婚有利於提高婚姻質量。
兒童新娘-在印度
兒童新娘在印度,每年5月左右都是兒女們舉行「集體童婚」的傳統節日,許多父母都在為10歲左右的年幼兒女張羅婚禮,有的「新娘」甚至還在吃奶,有的甚至是被父母抱在懷里完成結婚儀式的。
6歲出嫁,8歲被趕回娘家
現年11歲的馬尼瑪住在安得拉邦一個貧窮村莊中,她6歲就在父母安排下嫁給了一名20歲的男子。馬尼瑪說:「結婚時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惟一知道的就是必須離開家裡,我不停地哭泣,說我不想離開家,但最後仍然來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家裡。」然而,馬尼瑪的婚姻並沒能持續多久,兩年後丈夫就和她離了婚,將她趕回娘家,使她成了一名8歲的離婚。0女人。童婚的夢魘至今仍留在馬尼瑪的腦海中,當記者問她是否還想再結婚時,瑪尼瑪拚命地搖著頭。
每年5月都要舉行集體童婚
在每年5月的結婚旺季中,印度數百個地方都在舉行大型的兒童集體婚禮。許多父母在為10歲左右的兒女張羅婚禮,有的新娘甚至還在吃奶。14歲的簡格麗是眾多不幸兒童新娘中的一個,她11歲就嫁給了一名大她20歲的酒鬼貨車司機,可結婚3天丈夫就出車禍身亡。年僅11歲的她成了寡婦,由於婚禮沒登記,她無法獲得任何賠償。
新娘集市-與相親
新娘集市,其實就是一個相親的集市,在中國古代通過媒人往來傳話,男女雙方約定日子見面,俗稱「相人」、「相女婿」、「相媳婦」等,一般都是男到女家,也有女到男家的。見面這天相親的男女都特別注意個人的形象,力爭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如果男去女家相親,一定要梳洗整容,衣帽一新,痴苶的男娃們,父母或家長還要教他到女家後怎樣敬煙敬酒,怎樣說話稱呼,怎樣端飯待人等,然後在媒人和父母或家長的帶領下前往女家,其舉止大都是拘禁呆板有餘,瀟灑大方不足。
男女相親相中之後,女方父母或家長在媒人陪同下,帶著女兒(或不帶女兒)去男方家「看過活」或叫「看家當」,全面接觸男方家庭成員,了解男方家中地有幾畝、房有幾間、窯有幾孔、畜有幾頭、院落布局、室內擺設,斟酌女兒過了門是否有好日子過。過去有些家徒四壁,室如懸罄的貧寒之家,為了給兒子成就親事,在女方「看過活」這天只得向親鄰借用傢具、擺設、被褥以充體面,矇混過關,討得對方歡心。「過活」看上了,即可順利成親。
新娘集市是說當地民間男女相親,相當一部分是在集上、廟會上男女進行所謂的「會面」。只要雙方互相看上,就可以結婚了。新娘集市也是相親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走婚
走婚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種婚姻模式 。摩梭人是母系社會,在日間,男女很少單獨相處,只會聚會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男子若是對女子傾心的話,在日間約好女子後,會在半夜的時候到女子的「花樓」(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間,獨立於祖母屋即「家屋」外),傳統上會騎馬前往,但不能於正門進入花樓,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類的物品掛在門外,表示兩人正在約會,叫其他人不要打擾。然後在天不亮的時候就必須離開,這時可由正門離開。若於天亮或女方家長輩起床後才離開,會被視為無禮。
走婚是雲南省少數民族摩梭人的習俗 ,摩梭人除了少數因為要增加家庭勞動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沒有結婚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過男到女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由於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歸母家生養,生父會在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承認彼此的血緣關系,避免發生同父亂倫。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 走婚的男女,維系關系的要素是愛情,並沒有經濟聯系,一旦發生感情轉淡或發現性格不合,隨時可以切斷關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較婚姻關系更純粹,但也因此而使得男女關系較為平等,不似其他民族的婚姻關系中牽系極為復雜的經濟社會網路。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離婚茶
在滇西(指雲南西部)一個叫詩禮的「窮鄉僻壤」,這里生活著祖祖輩輩與泥土打交道的人們。他們在紅土地上生生不息,愛情結婚生兒育女,過著苦蕎巴巴和麵糊的清貧日子。苦日子過不下去了,他們之中的每一個家庭都面臨著婚姻解體的一千種可能。
可是,面對離婚,滇西人沒有城裡人的小氣,他們雖沒有多少文化,可是一旦愛情之舟擱淺在現實的沙灘,他們既不會大吵大鬧,也不會痛不欲生,更不會出口傷人,他們會選擇一個吉日,用喝茶的方式解決自己感情問題,順其自然地走向各自的生活目標里。
搶婚
原始社會的一種婚俗。即由男子通過掠奪其他氏族部落婦女的方式來締結婚姻。亦名「掠奪婚」。產生於母系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室韋、靺鞨等族有搶婚習俗。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有些民族還不同程度地保留這種遺俗。
有償婚
婚姻其一,買賣婚。即以女子為貨品,男方以支付金錢和其他等價物作為成婚條件的婚姻。買賣婚是在私有制和商品交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是繼掠奪婚之後出現的,盛行於私有制的各個時代,是中國古代普遍通行的嫁娶方法。
買賣婚的方式多用於買妾。《禮記-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有時也用於買妻。買賣婚手續簡便,如同去市場購買物品。買賣婚的對象通常是女奴隸、奴婢、或為生活所迫而鬻賣的良家妻女。據史書記載,婦女被出賣時按色論價,如估價不實,賣出還可以索回再賣。處境最慘的是被賣來賣去的的婦女。
按中國封建法律規定,某種犯罪的婦女可以由其夫嫁賣,某種犯罪婦女或罪犯家屬則由官府嫁賣。這種嫁賣是一種懲罰措施。
在整個古代,買賣婦女無時不有,如果遇到災荒瘟疫的年月,就更為常見。
其二,交換婚。亦稱互易婚,即雙方父母各以其女交換為子婦或男子各以其姐妹交換為妻婚姻。
其三,勞役婚。即男方為女家服一定勞役,以此作為成婚條件的婚姻。由於以力代財,所以這種婚姻中男子的地位較低。
聘娶婚
聘娶婚聘娶婚自古以來是中國婚姻形式中最廣泛、最持久、最正宗的婚配。最初,這種婚態表現為男方送一定的禮物、金錢給女方家裡,女方若是接受了男方送的禮物,婚約就算成立。傳說這種聘娶婚起始於伏羲氏,當時」以儷皮為禮「,即以雌雄一對鹿皮作為婚姻的聘禮。此後,聘娶婚的內容和程序逐漸增多,除預備聘禮外,還有接待應酬媒妁,聽從父母意旨,祭告祖先等形式。
如:《禮記·曲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齋戒以告鬼神。」
《禮記·文王世子》:「娶妻必告(廟)。」
《詩經·齊風·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戰國以後,文人們把各地的流風遺俗以及散見於前人著說中的記載收集、編撰成《六禮》,並逐漸成為統一的聘娶形式,歷代流傳。

㈡ 婚俗名詞有哪些

婚俗名詞有:納采、納吉等。
1、納采:
男方的家裡看上了誰家的姑娘,就邀請媒人提親,如果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就要備禮女家求婚,而求婚的禮物是活雁。因為大雁是候鳥,象徵著順乎__;雁如果失去了配偶,就會終生不再成雙,也就象徵著忠貞。
2、納吉:
媒人問名後,要佔卜,-般都會是好消息。然後男方就要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給女方,這個步驟又叫」訂盟」,這是訂婚的主要禮儀。古代是照例要用雁的,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但是到現在發展成為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等,也就是去定聘。

㈢ 國外有哪些有趣的婚禮習俗西方各國情人節的文化風俗有哪些

一、國外有哪些有趣的婚禮習俗?

1.法國:白色婚姻

白色在法國意味著爛漫,都是婚禮的主色,不論是布局使用的花束,或是新娘子服裝等等都是白色的,不難看出法國人眼中的婚姻該是像白色那般纖塵不染的。在婚禮上,新娘子必會提前准備有希望之匣之稱的木櫃做為陪嫁,新人使用的水杯也是有特殊的含義,名叫婚禮之杯。

2.德國:熱情與瘋狂

在婚禮風俗習慣層面德國人一改以往的理智,大量展現出瘋狂一面。德國人們在婚禮對中,會捉弄新人,這這個有些像中國的鬧新房。到婚禮舉辦那一天,新人會坐到由黑馬拉的牛車趕到主教堂。在婚禮舉行的地區,得用紅飄帶和鮮花花環封死出入口,新郎官就需要用金錢或同意舉辦狂歡派對作陰謀方可以通過出入口。也有,在喜宴中,以碎扁桃仁製成的糖塊及其沾有香料的酒是接待客人的主要食品類。

5、印度:

印度的情侶們會到情人節這一天前去著名的泰姬陵拜謁,在本地人來看,泰姬陵便是對愛情堅貞不渝的最好見證了。

6、新加坡:

新加坡能把情人節做為促進年青人幽會、完婚的好機會,自2002年起每一年2月便會舉行「爛漫新加坡」主題活動。一般的基本內容影片、買東西、探寶、摩天觀景平台輪上幽會這些。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