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是怎麼完成分成的

新加坡是怎麼完成分成的

發布時間: 2022-12-24 03:56:04

㈠ 新加坡是怎麼形成的

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公元3世紀,中國將新加坡叫作「蒲羅中」,即「半島末端的島嶼」。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尋找大象。「龍牙門」或許就是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一個名叫汪大淵的中國人首次來到此地,將其命名為Pancur(泉水),當時已經有華人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海城)的,是1365年的《爪哇史頌》。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為「獅城」)才首次出現。

當時,暹羅(即今天的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馬加帕希帝國(Majapahit Empire)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的記載(Sejarah Melayu),新加坡在一次與馬加帕希帝國的戰爭中失敗。但是一名巨港(Palembang)的王子,Iskandar Shah,之後殺死了當地的領袖,並自己宣布成為新加坡的新統治者。此後不久,他就被趕走,目前並不清楚到底趕走他的是暹羅人還是爪哇人。之後他逃亡北方馬來半島的麻坡(Muar),並在那裡建立了馬六甲蘇丹國,而新加坡則是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現代新加坡的建立
18世紀中葉,英國正在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他們急需找到一個能夠讓其船隻停泊、維修的港口,以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他們在檳城(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建立了貿易港,並從荷蘭人那裡搶得了馬六甲(1795年)。

1818年末,印度總督哈斯丁勛爵(Lord Hastings),決定授權明古連(Bencoolen)總督斯坦福·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nford Raffles)在馬來半島的南端建立一個新的貿易港。1819年1月29日,萊福士在考察了附近島嶼後登陸新加坡。第二天,他就與Temenggong Ab'r Rahman簽訂了初步的協定,在當地建立一個貿易港。雖然Temenggong是實際的統治者,新加坡是柔佛-廖內-龍牙(Johor-Riau-Lingga Sultanate)馬來蘇丹國的一部分。柔佛蘇丹Abl Rahman在前一年已經和荷蘭人簽訂了條約,他的王國其實已經處於荷蘭的統治之下。顯然萊福士面臨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萊福士的塑像今天豎立在他當年登陸的地方但是,萊福士知道柔佛內部對這位新蘇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Abl Rahman蘇丹是前一位蘇丹的小兒子。萊福士成功地將被流放的長子Tengku Hussein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萊福士宣布Tengku Hussein成為受大英帝國所承認的柔佛蘇丹。一份新的正式條約簽署,授權英國在新加坡合法地設立工廠。該舉動遭到荷蘭的馬六甲以及爪哇總督的強烈抗議。

英國政府在1819年8月之前並不知道萊福士與荷蘭人的沖突。而當他們知曉時,新加坡已經成為英國重要的一塊殖民地。更何況,英國曾經在拿破崙戰爭中對荷蘭有恩惠。到1820年時,新加坡開始為英帝國產生利潤,三年後,新加坡的貿易額已經超過檳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進一步地得到確立,2個新的條約正式簽署。

第一個是1824年3月的《英荷條約》(Anglo-Dutch Treaty)。根據此條約,荷蘭撤銷所有對英國佔領馬來亞、新加坡的反對意見,並將他們在馬來半島和印度的所有基地讓給英國人。作為回報,英國同意將其在蘇門答臘的基地讓給荷蘭。在馬六甲海峽中劃出一條分界線,兩國各自取其南北兩端。該條約也有效地削減了柔佛蘇丹國的影響力,它的國土被分成三份:位於馬來半島的柔佛以及新加坡(已經正式屬於英國),和廖內群島(由荷蘭控制,今天是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新加坡共和國建立後,華人經濟隨著新加坡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斷壯大。華人資本按照新加坡政府經濟戰略的調整,由傳統行業迅速轉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新興科技工業。1968年,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確立後,華人金融服務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旅遊業是新加坡多元化經濟的又一重要支柱也是華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吃、住、行、游、購、娛各業,絕大部分都由華人經營

㈡ 新加坡是怎樣從馬來西亞分裂出來的

簡單來說,新加坡不是分裂出來,而是被馬來西亞趕走。新加坡華人太多,馬來人怕華人過多,影響馬來人統治馬來西亞,就要新加坡離開馬來西亞。

㈢ 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呢

新加坡又叫獅城,它給予人們的印象其實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小,從領土面積來看,新加坡獨立之初只有58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第二字就是擠,小小的新加坡擁有550萬人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近萬人,是世界上最擠的國家之一。

因此在新加坡,土地是一種非常緊張的資源,一尺一寸的土地,都要得到有效的利用。為了保護環境和土地,新加坡人達到了一種近乎病態的程度,各種法規也非常苛責。由於長期以來養成的良好習慣,新加坡一直以優美的環境聞名於世,但隨著人口的增長,新加坡的各種壓力包括環境壓力也在不斷擴大,為了緩解這些壓力,新加坡從獨立之初,便一直致力於擴大自己的領土。

具體原因有兩種,第一,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東口,受洋流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量泥沙沉積到新加坡以及周邊島嶼附近。有時為了保持馬六甲海峽的暢通,新加坡還要進行泥沙挖掘作業。這些泥沙的沉積,雖然對航道造成了影響,但對新加坡來說卻是一件好事。受泥沙沉積影響,新加坡獨立五十年間,陸地面積增長了數平方公里,雖然微乎其微,但畢竟有所擴大。

第二種方式,就是填海造陸。相對於第一種方式,人為的填海,可以更快的實現領土的增長。為了擴大領土,新加坡獨立後,從馬來西亞進口最多的兩種物資,就是水和海沙。水是新加坡人生活必不可少的資源,那麼海沙呢?自然是填海造陸。據統計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新加坡的領土增長了40平方公里。八十年代之後,隨著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填海造陸的規模又上了一個新台階,至21世紀初,新加坡領土又實現了近百平方公里的增長。如今新加坡填海造陸面積,已達總面積的23%,未來隨著新加坡人口的增長,這一數字還將不斷提高。

㈣ 新加坡當初為什麼會從馬來西亞分裂出來呢

新加坡當初為什麼會從馬來西亞分裂出來呢?這里牽涉著很多的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下面給大家說明一下其中原因,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三、馬來西亞種族主義拋棄新加坡:

經濟矛盾和政治方面的矛盾,導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在此之後馬來西亞巫統為首的政治聯盟在國會上通過了憲法修改議題,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至此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徹底決裂,這就是其中的原因。

㈤ 新加坡實行三權分立嗎

你這樣想就行了,請不要加上我們。你可能已經變成了畜生,但我們還是人。
新加坡這種體制存活到今天是因為其八面玲瓏。
外面到處討好其他國家,政策開放,極盡其能吸引外資,裡面對本國人民實行獨裁。
據說,亂丟垃圾會被鞭刑。當然,這只針對老百姓。
新加坡政府早已是作繭自縛,一直想找一個國家加入進去,只是這件事情牽涉到多方利益,自己早已騎虎難下了。

提問的這位同學,好好學習吧,不要做個沒頭腦的熱血青年。

㈥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同屬一個國家,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

新加坡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國家,作為除中國外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 中新兩國的高層以及民間交流都是非常頻繁的。別的且不說,單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許多政策,就多少能從新加坡找到一些影子。

馬來人之所以對「主體民族」地位如此看重,就是因為他們畏懼掌控國家經濟的華人,所以要在政治上確保馬來人優先的原則。這種公然違背種族平等的法規,居然就一直被寫在馬來西亞的憲法里,而且存續至今。

從新加坡把馬來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而且明確規定其為「國語」就可以知道,新加坡人對於回歸馬來西亞大家庭,是非常樂意且期望的。但現實則決定了它不可能實現,除非某一天,馬來西亞的憲法能夠改寫,刪掉所有「馬來人優先」的條文。這一天是否真能實現,就讓時間來告訴我們吧。

㈦ 新加坡以前是從哪個國家分離出開來的

新加坡曾經有兩年和馬來亞,沙巴,砂勞越一起組成馬來西亞。

後來新加坡因為提倡 - 「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 而和巫統不和,就分離而獨立了。

㈧ 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

新加坡,東南亞地區的袖珍島國,因扼守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而擁有與其身量極不相符的影響力,1819年起為英屬殖民地。隨著航運業的繁榮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新加坡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往返歐亞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1942-1945年為日據時期。1942.2.15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思華簽署投降書,大英帝國皇冠上的這枚小寶石僅1周時間就被摘取啦。二戰後新加坡所經歷的脈絡是:自治——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被踢出聯邦群聊。過程頗有意味,下面簡略敘述。

當時擁有百萬華人的新加坡加入聯邦,打破了馬來亞地區原本脆弱的種族平衡,華人比例自37%上升至42%。而1964年新加坡華人政黨宣布參加3月份的馬來西亞大選不啻是一枚頗具威力的高爆炸彈,可以稱得上是新馬最終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除此之外,經濟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馬來西亞聯邦的建立原本可消除各地的貿易壁壘以實現取長補短和互通有無。但似乎聯邦政府只知索取,即使新加坡上繳中央的稅收比例已達40%,仍不願向新加坡開放沙巴和沙撈越市場,也就是說馬來西亞聯邦竟沒有形成共同市場。按照當時的理論,共同市場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新加坡的工業發展要以犧牲馬來西亞其他部分的利益為代價,這是聯邦所不能接受的。彼此間的齟齬早已取代初時的歡愉,彌深的裂痕終使曾經的夥伴分家單干。

㈨ 新加坡為什麼要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

1959年從英國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馬來亞聯邦、砂勞越和北婆羅州(現在的沙巴)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完全脫離英國統治。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聯邦,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㈩ 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

在1996年的時候,李光耀曾提出可以重新回到馬來西亞的懷抱,前提條件是只要馬來西亞平等對待華人,結果如此「簡單」的條件卻被馬來西亞所拒絕。當年,新加坡被迫離開馬來西亞,也與此有關,因為馬來西亞施行「馬來人至上」,害怕華人在馬來西亞壯大起來,所以直接把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給踢了出去

原本掌握著新加坡的,是處處施行「馬來人優先」的巫統,然而李光耀所帶領的廣大華人群體力量,增長壯大的速度實在令巫統感到極大的不安,他們害怕有朝一日馬來西亞會成為華人的馬來西亞,馬來人會被邊緣化。

然而事實上,李光耀與其他絕大多數華人追求的,只是公平的對待,從未要求過什麼特別的對待,所以巫統的這種想法實在杞人憂天。然毫無疑問,這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還是使得巫統非常忌憚李光耀,忌憚華人,忌憚新加坡,必須將其弄出去

結語:當年新加坡的自立門庭,是被強加的

原本,馬來西亞為了打壓新加坡與華人群體,不斷挑起各種事端,眼見沒什麼明顯效果之後,乾脆就直接背著新加坡進行了投票與議案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於新加坡的驅逐,新加坡並不是主要要求的分家,而是被趕出去的

而新加坡被趕出去的理由,也非常簡單,李光耀與廣大非馬來人族裔追求的是,建設一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想要的,只是一個「馬來人的馬來西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