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的資源如何

新加坡的資源如何

發布時間: 2022-12-24 17:17:31

Ⅰ 新加坡旅遊資源的主要特色是什麼

新加坡文化是一種高度融合了其他國家文化的精髓,兼收並蓄並在此基礎上有很好發展的一種文化形態。

Ⅱ 新加坡的自然資源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因為新加坡種族多、語言雜,四大族群中,沒有一種語言有近半數的他族人懂得,選擇任何一族語言做為主要語言,均會引起他族的不滿。英語雖本為殖民地的語言,但有過半數的各族人懂得,較易為各族人所接受。
新加坡華裔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於多樣化,華人民間也通行各種漢語方言,基本上40歲以上的新加坡華人都通曉幾種方言,包括閩南語(福建話)、潮州話、廣府話、客家語、福州話、莆田話和海南話等。為了扭轉不同籍貫的華人使用方言的習慣,政府在1979年推廣「講華語運動」,這個運動推行了30多年,當前很多的華人能說普通話。 雖然新加坡多年來努力不懈地推展講華語運動,但政府仍保留方言新聞這一塊,聽眾至今仍可在早上三個時段從958城市頻道收聽到6種方言新聞播報,讓聽不懂普通話的年長者,能掌握國家大事或時事新聞,不至於脫節。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底蘊,勤奮實乾的創業精神。他們與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反饋於當地社會。中華文化精髓也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型態。如歡欣多彩的農歷新年,或慎終追遠的清明節和傳統祭祖普渡的中元節。當然風行於華人文化的風水之說,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項建築設計裡面。
新傳媒拍攝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新加坡電視劇,注重介紹新加坡華人先輩如何飄洋過海來到南洋,以及一群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比如《霧鎖南洋》《和平的代價》《出路》,還有以各個籍貫的華人的劇情片《客家之歌》《潮州家族》和《瓊園咖啡香》等。透過本地的戲劇,新加坡的年輕人看見了祖先離鄉背井,不屈不撓地掙扎求存的最真實面貌。 概況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為多宗教國。根據2010年的人口調查,當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佔了人口的83%。新加坡確實稱得上多宗教融匯的大熔爐,這里有著各式各樣的宗教建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廟已被列為國家古跡,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

佛教與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內寺廟林立,屬於北傳佛教的寺院超過一百五十所,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約有二十餘所,當中新加坡雙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叢林之一。新加坡道教佔了人口的11%,境內合共有大小廟宇300餘間。早年南來謀生的華人移民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潮僑和閩幫所創建的粵海清廟和天福宮還有收藏光緒帝御賜的墨寶,他們也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存獎狀。 此外四馬路觀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廟宇之一,廟堂內幾乎每天都有人潮。
基督教
新加坡基督教徒(新教和天主教)占總人口的18%,在新加坡草創初期,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和西方商人對兩個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新加坡天主教教會也先後開辦學校、醫院、公益組織等來照顧弱勢族群的利益。兩個教會最早修建的教堂是亞美尼亞教堂和聖安德烈教堂。
伊斯蘭教
新加坡伊斯蘭教教徒占總人口的15%,教徒約有65萬人。馬來人或巴基斯坦血統的信徒基本上屬於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另外也有少部分的印度人和華人信奉回教。新加坡建有回教堂共80座,當中較為著名的有哈賈法蒂瑪回教堂和蘇丹回教堂。
印度教
新加坡印度教的信徒約10萬人,占總人口的5%。有大約30座印度寺廟,大部分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其中馬里安曼興都廟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都屬於新加坡的國家保護文物。
錫克教與其他
新加坡錫克教教徒合計只有2萬餘人。錫克教在新加坡有7間錫克廟,比如:中央錫克廟,是一萬五千名錫克教徒的主要聖地。猶太教在新加坡則設有兩個會堂,其中馬海阿貝猶太廟建於1878年,是東南亞最古老的猶太會堂。

Ⅲ 二戰後新加坡發展經濟面臨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

而且二戰後國際局勢平穩,經濟亟待恢復和發展,新加坡在此期間得到了美國的經濟支持得以大力發展,最後新加坡的領導者實行符合國情的對外開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繁榮。

不利條件:國土面積狹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資源、耕地資源,糧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給,只能靠鄰國供應。

(3)新加坡的資源如何擴展閱讀: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國、日本、歐洲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

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Ⅳ 新加坡的自然條件

新加坡的自然條件如下: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島東西約50公里,南北約26公里,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峰163.63米,海岸線長200餘公里。

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陸地面積581.5平方公里,經過多年填海造地,目前已增加24%,政府計劃到2030年再填海造地100平方公里。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3-35℃之間。1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及低壓帶的南移,平均氣溫在攝氏23-24℃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

新加坡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受較潮濕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每天平均相對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

自然資源:

新加坡資源比較匱乏,主要工業原料、生活必需品需進口。島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

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3000公頃。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縮小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Ⅳ 屬熱帶雨林氣候的新加坡,為何會深陷入水資源缺乏的境地

新加坡是地處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國家,本應該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卻陷入水資源缺乏的境地。這是因為新加坡的地勢過於平坦,其次,新加坡的水資源需求量大。

所以說新加坡的水資源短缺歸根到底是由於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就像一個破了洞的塑料袋,裝入的水雖然很多,但是漏掉的也很多,更讓人頭疼的事,需要從袋子里取出的水也很多。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加重了新加坡的水資源緊張。

Ⅵ 新加坡缺乏戰略縱深,土地資源匱乏,為何不買地

因為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敢做出賣國土的事情了。

新加坡缺乏戰略縱深,土地資源匱乏,為何不買地?

新加坡雖然有錢,但是和馬來西亞關系不好,和印尼關系一般,買地完全不現實。近年來,沒有幾個國家領導人敢出售他們的土地。這將被送上歷史的審判台,他們將永遠臭名昭著,沒有人敢做這件事。如果他們敢做,那肯定是不想在領導的崗位上幹了。至於向美國學習,遠不是在美國買地,大部分是被吞並獲得的,或者是法國人和俄國人主動放棄的。不過,那是100多年前的事了,一戰前的世界格局,當時的國際環境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你本事大了就能多佔點地,幾個歐洲國家可以瓜分整個非洲,美國直接吞並了整個夏威夷和半個墨西哥。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Ⅶ 為什麼新加坡雖然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卻水資源缺乏

1.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小島,地勢低平,四周環海,地表的淡水資源很快會流入海洋,蓄水能力差。 2.人口眾多,工業發達,需水量大。 3.水資源污染。

Ⅷ 新加坡為什麼淡水資源缺乏

分類: 外語/出國 >> 留學
問題描述:

新加坡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那為什麼淡水資源非常缺乏?

解析:

地下水資源不足。盡管年降雨量高達2350毫米,但由於國土面積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熱帶島國新加坡依然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只有211立方米,居世界倒數第二。新加坡400萬居民的日常用水,一半是依靠收集儲存的雨水,另一半則是根據新馬供水協議,長期向馬來西亞買水。在這種情況之下,保護和利用水資源自然成為舉國之重。

Ⅸ 新加坡自然資源匱乏的原因,不是熱帶嗎,水分光熱條件那麼好,怎麼還自然資源匱乏

新加坡自然資源匱乏有以下原因:
1.國土面積小,各種資源少
2.盡管新加坡處於熱帶,降水充足,但缺乏蓄水的河湖,故水資源匱乏

Ⅹ 新加坡國家好嗎

新加坡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小國,領土面積僅有719平方公里;新加坡是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地區強國,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從一窮二白的島國,迅速崛起成為發達國家,非常值得發展中國家學習;同時,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城市治理經驗值得全世界大城市借鑒。

1.新加坡是地理上的小國。新加坡有新加坡本島及周邊63個小島組成,總面積不過719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領土的20%是有填海造陸形成。可以說,新加坡是彈丸之地,實實在在的小國。新加坡的鄰國馬來西亞領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是新加坡的400倍以上;另一個鄰國印度尼西亞的領土面積為190萬平方公里,是新加坡2400多倍。

新加坡地理位置

2.新加坡是政治、經濟與軍事強國。新加坡雖然領土狹窄,卻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依靠強勁的經濟實力,新加坡在軍事與政治上也堪稱地區強國。2017年,新加坡的GDP總量已經高達3239.07億美元,人均GDP57714美元。新加坡的航運、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與旅遊業,都十分發達。在軍事上,新加坡採取了全面兵役制度,擁有軍隊總數此達7.16萬,後備役35萬,擁有各類作戰飛機210架、各類艦艇35艘,整體軍事實力排在東亞地區前列。新加坡是排在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金融中心,在全球特大城市中排行第五。

新加坡士兵

3.新加坡發展經驗與城市治理經驗值得學習。新加坡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在1963年脫離英國,並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脫離了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甚至嚴重缺乏淡水,也沒有工業基礎可言。但是,在短短的20以後,新加坡就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如今,新加坡的人均GDP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甚至超過了日本,名列亞洲發達國家第一。與此同時,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並沒有因為經濟高速發展而損害自然環境!不論是新加坡的經濟崛起經驗,還是新加坡的城市治理經驗,都值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借鑒與學習。

總結:國家不分大小,各有各的發展道路,小國也能成為強國,新加坡、以色列就是明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