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為什麼新加坡婦女不願生小孩

為什麼新加坡婦女不願生小孩

發布時間: 2022-12-28 22:50:21

㈠ 為什麼越來越多女性不想要孩子,有哪幾點原因很中肯

為什麼越來越多女性不想要孩子,有哪幾點原因很中肯?

養育寶寶全過程太累

很多人都覺得,女人生小孩也是正常的一件事。但這對女人來說,存在的困難不是單純的。從懷孕逐漸,孕媽媽還要隨時擔憂你的身材是否會走型、寶寶發育是不是身心健康,然後到生產前,還要忍受極大疼痛。生完孩子假如身體康復的不太好,留有並發症也是個大問題。這樣的情況下,女性如何想要積極生孩子呢?此外,懷孕之後,大部分女性臉部非常容易起斑,這對愛漂亮女性,如何可以接受呢?因此在懷孕之後,非常重要買一些孕婦專用的美白祛斑霜,最好是選擇大品牌的,孕媽媽面部肌膚特別敏感,大品牌的護膚產品里邊含有的成份相對性安全性,可以有效的祛除臉上的斑痕。

㈡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女人不想生孩子了

現在很多女人現在不想生孩子一個原因就是生活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導致自己的精神狀態無法適應照顧小孩,這也是很多都市女性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如果要照顧小孩,就需要老人幫忙,兩代人因為孩子的問題會出現矛盾。如果老人不幫忙的話,就自己一個人照顧,第1個自己不適應,第2個的話也未必照顧,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所以,嗯,當兩個人在都市裡打拚的時候,沒有老人的幫襯生孩子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這也是很多都是女性不願生孩子的現實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的話,是擔心以後的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畢竟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如此大了,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讓孩子跟著自己吃苦受累也是不願意的。,還有很多的明星夫妻之間分分合合,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所以基於上面的這一些原因,有很多的人不願生孩子,尤其是女性,當然也有一些女性將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這樣也防止出現一些意外,萬一自己想生了又沒辦法受孕。人與人的思想不一樣,我們只能理解。

㈢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性結婚多年都不肯要孩子

一、因為養育孩子對於整個家庭的經濟壓力比較大,他們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養育孩子,也不想給孩子一個比較差的童年生活,於是就選擇不生孩子。

在生育孩子之前,如果夫妻雙方本身感情狀態就很一般,那麼生孩子並不會讓他們的感情變得更加好,反而是會讓他們感情變得更差。因為生孩子會帶來一系列經濟負擔,家庭瑣碎的各種事情,這些都會引起兩個人產生糾紛,會造成兩個人矛盾升級。如果男方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那麼最悲痛的就是妻子,受苦受累的都是妻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女性都不願意生孩子。

㈣ 為什麼90後不想生孩子了

慎生孩子,是對生命的敬畏。

from十點君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賞新晴朗讀音頻

文周沖

來源:周沖的影像聲色(

去異地出差。打車,車行中途,師傅打開電台聽廣播。

我跟著聽了半耳朵。

然後聽到一則報道,關於日本生育率的。

說2017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94.1萬人。比上年減少3.6萬人。創下了日本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圖解:日本兒童出生率數據(藍色線條表示兒童出生數量,紅色線條表示每1000人口中的兒童出生率,時間跨度:1950年至2016年)

這是連續2年來,日本新生兒數量不足100萬人。

而2017年,日本死亡人數則直線增加,達到二戰後最多的人數――134.4萬人。

也就是說,在過去一年裡,日本人口自然減少了40.3萬人。

這組數據是非常恐怖的。

因為,按照這個速度,2053年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到2065年,日本人口將降至8808萬,並且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試想,滿街都白發蒼蒼的老人,孩子少之又少。年輕人壓力山大,工作強度直線飈升,贍養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

生活品質低,於是更不想生育。

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經濟更加低迷,創造力低,社會喪失活力,陷入暮氣沉沉之中,走向衰退。

這多麼令人堪憂。

日本的這個現象,其實不是孤例,而是全球的一種規律。

新加坡的《2017年人口簡報》公布,過去一年來,新加坡人口僅僅增加0.1%,創14年來新低!

無論新加坡政府如何鼓吹,如何利誘,新加坡人就是不想生小孩!

韓國和日本一樣,也陷入勞動力人口銳減的困境中。

繁華的美國呢?

更是不想生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曾報道,美國生育率下降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低值。

巴西也一樣。

巴西國家地理研究所公布數據,巴西城鎮人口正在逐年減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存壓力的增大,每個國家的個體都陷入或大或小的焦慮之中。

這種焦慮投射在婚育上,就是不想結婚,不想生娃。

「我都活得慘,還生個孩子來受苦做什麼?」

「我沒有信心做好一個父親/母親,所以,不生了吧。」

這是他國的現象與聲音,那麼,我們生活的中國呢?

現象同樣存在。

國家統計局公布過數據,從1965年開始,中國的生育率一直處於下滑趨勢。

你可能要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政策原因。

是的。

但是,我想告訴你另一個數據。

這個數據會告訴你,哪怕政策鼓勵,生育率的提升,也嚴重低於預期。甚至哪怕全面放開,生育率也會逐年下降。

「單獨二胎」在全國正式實施時,國家衛計委曾估計,每年將會新增超過200萬個新生兒。

然而事實呢?

並沒有。

甚至遠遠沒有。

試點一年後,衛計委統計,全國各省市二胎申報的數據總量,僅為128萬份。

剔除虛報的可能性數據,以及只申請、卻未生育等因素的影響,新生兒預計實際新增不足100萬。

預估200萬,實際不到100萬。

這就是我們的現狀。

你可能又要問,如果全面放開呢?

不止是放開二胎,而是放開三胎、四胎、無數胎呢?

這會讓中國人瘋狂生孩子嗎?

我們先不說結果。

先來看看一個曾和本國一樣,有過強制節育,控制生育率,後來全面放開生育甚至鼓勵生育的國家――新加坡。

70年代時,新加坡也是擔心人口增長過多,號召每家只生兩個孩子,超出的,取消家庭福利。

於是生育率開始急劇下滑。

到70年代中期,生育率首次低於更替水平;

到80年代中期,生育率已經降到1.6左右。

這下子,政府開始慌了,從1984年開始,鼓勵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婦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

然而並沒有起到效果。1986年生育率下降到了1.4。

後來,新加坡全面取消計劃生育,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

然而次年,生育率就再次進入了下滑通道。

此後生育率一直不可逆轉地直線下跌。

2013年生育率已經跌到了1.2以下。

2017年,人口增加僅為0.1。

我不知道,照這個趨勢下去,新加坡會不會和日本一樣,也陷入負增長的困境。

但是,有一點是確認的。

無論政策如何,不想生孩子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多。

而且,尤以年輕人居多。

前不久,與一個剛剛生二胎的朋友聊天,問他生二胎的感受。

他只說了一個字:「累!」

老婆生產累,老公賺錢累。妻子休假在家,職業停頓,沒有收入,經濟壓力都在他身上。

一個孩子,已經令他覺得難以支撐。

如今又添一個,更覺生活艱難。

我問他:「如果重新選擇,你還會生二胎嗎?」

他沒直接回應這個問題。

而是說:「現在生二胎的,多是從前一直很想生,但又被政策限制的人。年輕人就不一定了。你去街頭問一個90後,問他想不想生二胎,多數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放開二胎,鼓勵的也只是極小一部分人。

新長成的一代,即使你允許他生3個、4個、5個??10086個孩子,他們或許一個都不想多生。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養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養孩子,不是養一隻寵物。

它附帶的東西太多了。

多到太多人無法承受。

於是,今天的90後們,一個接一個在前往生兒育女的路上,摁下了暫停鍵。

為什麼年輕人會這樣?

具體分析起來,大家開始猶豫於生孩子,原因無非這五條:

生存壓力太大

知乎上有道題,問大家為什麼不想生娃?

每一個答案里,都有著硬梆梆的現實。

飈漲的房價,沉重的房貸,車,戶口,職位晉升,微薄的工資,瘋漲的物價,五花八門的稅收,逃無可逃的競爭,階層固化,生存壓力??哪一個詞拎出來,都令人透不過氣。

可是,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在這種生活中,吳永寧死去,金鍾鉉自殺身亡。

他們一個出身於底層,努力無望,只好拿命掙錢;

一個身處娛樂圈頂端,但即使掙了錢,有了名望,有了尊嚴,還是無法熱愛這個世界。

無論如何,都是苦苦苦。

苦,就是時代關鍵詞,也是當代的精神困境。

在這種困境中,每個人都自顧不暇,累不堪言,生存步步維艱。

你讓他再去生個孩子?

太難了。

擔心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

日本專家在分析低生育率時,曾說過最大症結,除了經濟條件不穩定,工作時間過長,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

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是,育兒負擔太大,子女教育支出大。

做過父母的人都明白,孩子的教育,是極其耗錢的。

有人曾統計過,在北京把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最低成本是80萬;

最高成本是800萬;

中等的支出是280萬。這里不包括出國留學的費用。

這些數字,對於許多普通中國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鄉村因為不考慮優生優育,孩子倒是生得多。

可惜,因為教育受限,資源不足,即使生了一窩,多數也困在父母的階層里動彈不得。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都會考慮讓孩子生活在城市。

但在城市,孩子的養育成本就下不來了。

從奶粉,到尿片,到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的各種花銷,到各種培訓班,到課外活動,到五花八門的游學,還有旅行、度假??哪裡不花錢?

這還不包括人力的投入。

承受得起么?

承受不起的人,就猶疑了。

心理不成熟

90後的年輕人,多數都有這種感嘆:「我自己還是個孩子呢,怎麼要孩子?」

心理不成熟,經濟更不成熟。

心理不成熟,意味著你可能無法善待孩子,會傷害孩子。帶給他的影響,不是正面的,而是負面的。

經濟不成熟,意味著你必須用大部分精力,去增加收入。而非照顧他,陪伴他。

如此一來,就會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一個隱患。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

可是這塵世很苦。

當我無法給你幸福,我寧願你從未到來。

擔心自己的人生終止

這種擔心,主要來自年輕女孩。

懷孕太辛苦。育兒太麻煩。喪偶式育兒太心酸。因為育兒而耽誤事業不劃算。沒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動權更是痛苦。

許多女人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重新進入職場,謀求職位。

但普遍都會遇見職場歧視和不信任。

甚至許多獵頭或HR,在求職郵箱中,看見有多年職業經歷空白的簡歷,直接看都不看就PASS。

這對於部分家庭經濟壓力不大、自我實現需求較低的女人來說,並無大礙。

但是,對於許多有明確的夢想、目標和計劃的女生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難以彌補的BUG,不得不慎重考慮取捨。

並不推崇「養兒防老」的觀念

最傳統的養兒觀念,就是為了防老。

可是,在今天的時代,這個觀念已經遭受了重重沖擊。

年輕人開始懂得,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

人不能為自己負責,需要別人為自己負責。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況且,久病床前無孝子。

靠孩子,也許並不會獲得我們理想中的照料。

養老的責任,在當代社會,更多人覺得還是要交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總之,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年輕一代對生孩子一事,越來越不熱衷。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年輕的丁克家族越來越多。

大家會努力拚博,享受生命,而非迫不及待地成為父親或母親。

也許很多老派人士會說,這是沒有愛心或責任心。

但正在打拚的90後卻覺得,不,這不是不愛,也不是不負責。恰恰相反,這正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選擇的理性,對孩子的審慎,和對自己的負責。

十點君說

「堅 持讀 書,其實 很容 易」

吳曉波畢飛宇梁文道陪你讀好書

視頻解讀高效省時快速增值

㈤ 為什麼現在的女人都不願意要孩子

現在的女人都不願意要孩子的原因是不想失去自由。

很多人說做母親是女性最大的夢想,但現在很多女性的想法卻與這一點背馳。我們並不難發現如今越來越多女性不想生孩子,甚至討厭生孩子。

現在的女人都不願意要孩子的具體原因:

6、對婚姻缺乏信心

離婚率上升,導致越來越多的女性對生孩子抱有顧慮,如果將來我們離婚,那我還不如不要孩子,我一個人很難承擔。

7、擔心生完孩子後會變老

有一些女性覺得生完孩子後會身體變老變丑,萬一剖腹產肚子上還留有疤痕,一直想保有現階段的狀態。

但是孩子就是未來,有了孩子才能體會到孩子帶來的樂趣與歡樂,孩子成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深刻的記錄在你的心裡,我們也有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看著我們慢慢成長的。

㈥ 新加坡計劃生育不

當然有。 新加坡人口政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1959年自治,1965年建國,建國初期提倡國民每個家庭只生三個孩子,但許多家庭還是生了第四、第五個孩子,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低文化水平的人,導致這部分家庭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第二階段是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政府考慮到人口增長過快,因而調整人口政策,要求每個家庭只生兩個孩子,並在媒體中廣泛宣傳,並推出相應的配套措施,一是婦女生第三孩沒有產假,沒有政府津貼(政策內生育是有政府津貼的);二是申請組屋推遲四至六年(新加坡82%的人居住政府組屋,正常情況從申請到進駐需等三至四年);三是子女就讀名校資格受限制;四是凡是文化水平在十年以下的婦女,在生育二孩後實行絕育措施的獎勵一萬元(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因而許多人調整了自己的生育行為,少生了,多數人只生二孩;遲生了,多數華人青年興起晚婚。同時也改變了部分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越窮越生惡性循環的狀況,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少生已成為國民的普遍現象。 第三階段上世紀9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在80年代後期發現隨著年輕一代生育觀念的變化,人口出生率下降,新加坡人口出現老年化現象,因而政府又調整相關政策鼓勵人們生育第三孩,並對生育第二孩的獎勵3000元,生第三孩的獎勵6000元,計劃將本國公民從370萬人增長到2020年450萬人。 總的看來每一個國家的人口政策都應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確定,每隔一個時期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確保人口總量、人口結構、人口素質的合理性。

㈦ 老婆不願生孩子,為什麼

為什麼現在女性不願意生孩子?

【第一,我討厭麻煩】小孩=責任=麻煩,現代女人操心的已經夠多了,生子後不再僅僅是夫妻之間和雙方父母了,更多出了孩子,一個完全原始的生靈須要你從頭至尾的關心和愛,而且小孩又不同於貓貓狗狗,須照料的方面太廣泛,麻煩自然也就變多了。

【第二,生孩子很難受】自己肚裡有活體生物,在這個生物誕生前你要為它擔驚受怕和遭罪,就算是一位非常健康的女性,如果決定了要生小孩,此生都必將經歷一次生死手術台,剖腹產的還得開膛破肚,血肉模糊。

【第三,生活反差大】,有了孩子整個人生都要開始掀篇,不能再像從前有問題還可以找別人尋求幫助,而是開始擔當為自己的孩子解決問題,不但比以前過得更加獨立,還要學習變得更加包容理解,更加溫柔體貼,更加有苦自咽,生活重心絕對會偏向小孩居多。

閑來無事,打開今日頭條。

刷到一則新聞,關於日本生育率的。

剔除虛報的可能性數據,以及只申請、卻未生育等因素的影響,新生兒預計實際新增不足100萬。

預估200萬,實際不到100萬。這就是我們的赤裸裸的現狀。

曾經問一個42歲的已婚已育相對高收入的女性,「如果重新選擇,你還會生二胎嗎?」

她沒直接回應這個問題,反問我,「你喜歡去北海道看雪還是哈爾濱看雪?」

起初,沒反應過來。後來慢慢明白,二胎真的是意味著生活質量的嚴重下降。

70、80後生娃意願不高,這種氛圍會傳染。

90後也陷入了這個怪圈。今天的90後們,朝氣蓬勃,虎虎生威,在在生兒育女的路上裹足不前。

這里有人可能會問了,農村都不用請保姆月嫂,你們也可以不請自己帶就行了。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原因,女性到底是工作還是帶娃?不帶娃行嗎?同時做好可行嗎?中國傳統的「女性歸屬於家庭領域」的觀念和期待沒有改變,但是都市生活的巨大壓力又迫使女性走出家門補給家庭。孩子出生了可能還沒還完房貸,孩子成長需要更多物質支持,都市女人必須承擔起另一半養家糊口的重任,必要的時候就只好請保姆月嫂,這樣扣除花掉的費用還能多存點。小夫妻核算了這么一筆賬,女人還是出去工作賺錢補給家庭為上策。

那女性可以同時做好撫育孩子和工作補給家庭兩件大事嗎?我們再來看一下:托兒所是全職照看低齡孩子的地方,這足以說明帶孩子是可以成為全日制工作的;作為家中的丈夫賺錢養家是可能很忙所以需要女人來打理生活,那女人又如何既照看好孩子又打理好生活還要賺錢呢。但是從現實壓力上來看,都市女人不可不工作;從傳統男女家庭分工上,女人不重點撫育孩子可能招致親人和社會的譴責,那隻能讓中國都市女人成為鋼鐵般的「超人」

㈧ 越高學歷女性越不願意生孩子孩子嗎為什麼

雖然國家為了拯救低迷的生育率,前幾年已經全面開放了二胎政策。但是事與願違的是,這個政策好像並沒有改變人們的生育理念。如果你稍微觀察一下周圍人生孩子的情況,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積極響應二胎政策的人群中,學歷比較低的人更多,而學歷高的人大多選擇只生一個,甚至有些乾脆一個都不生,當起了丁克,這一點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為什麼學歷越高的夫妻,越不願意生孩子

我想先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就讀的是一個985院校,現在是研究生畢業。從我我個人角度來看,我覺得生育跟學歷無關,但是跟受過得教育、質量、廣度 與 經歷有很大的關聯性,可以說是這些因素讓我對生孩子這件事影響很大。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無情的「生育懲罰」

生育懲罰,又稱生育代價,是指在勞動力市場中,女性由於生育而對其自身職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生育與生產這對矛盾的體現。只有女性能夠懷孕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層面的最大區別!廣義的「生」又涵蓋了受孕、分娩、產後哺乳等過程,同時受社會文化觀念影響,女性又被賦予了絕大部分養育後代的責任。

對於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孩子不是簡單的生產完畢就任務完成,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持續輸出,而我們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反悔。代價太大!

所以,我覺得高學歷女性會有以上種種考慮,孩子會完全打亂我們的陣腳,對於來之不易的成就和事業,選擇和放棄都是我們的權利。作為一個現代女性,繁衍生育並不是我們所有生活的重心,我們更期待的是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提現。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