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王室叫什麼
⑴ 新加坡有皇室嗎
新加坡沒有皇室。
根據《新加坡憲法》,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
總統為國家名義元首,儲備國家第二把鑰匙,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占國會議席多數的政黨組建政府。上屆大選在2011年舉行,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的總得票率創歷史新低,只達到60%,低於2006年的67%,更低於2001年的75%。
⑵ 新加坡的歷史和由來是什麼
新加坡的歷史和由來:
1、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2、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3、14世紀末,室利佛逝國的王室後裔拜里米蘇拉來到新加坡,但是不久之後,因得罪暹羅大城府王國,導致對方派藩屬彭亨出兵討伐淡馬錫。拜里米蘇拉不敵逃到馬六甲,改五嶼地名為滿刺加,建立了馬六甲王國(滿刺加、麻六甲)。1414年,拜里迷蘇拉國與蘇門答臘波散王國的公主結婚,並改信伊斯蘭教,招徠許多穆斯林到滿刺加經商。
4、由於馬六甲王國地處馬六甲海峽,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很快就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國際貿易中心和東西方交往轉口站。隨著葡萄牙與荷蘭人的到來,及亞齊的崛起,新加坡捲入區域博弈中,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毀了河口的據點。1600至1700年,新加坡逐漸沒落。
5、新加坡的近代史肇始於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登陸新加坡,與柔佛的胡申蘇丹和天猛公簽訂正式條約,統治新加坡。
1824年,兩項新條約使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屬土。新加坡作為自由港,吸引了來自周邊各國的移民。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以華人為主,包括馬來人、印度人和歐裔人等在內的多元種族的東南亞商貿樞紐。1821年,首批移民的中國帆船自廈門開抵新加坡。到1836年,新加坡的華僑人口增13749人。
⑶ 歐洲各國王室的姓氏
大部分的王室成員都沒有姓氏,他們為世人所知完全是透過他們頭銜——×國王,×王子,×公爵。到終於有必要出現姓氏時,一切已經太遲了。英國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得不「發明」出「溫莎」這個姓氏。德意志共和國對他們的過氣王子還算守信用,將王室的頭銜換成為他們的姓氏:巴伐利亞王子、烏特姆貝爾(Wurttembery)公爵、黑森(Hessen 伯爵,就成了德國王室成員的姓。另外,希臘、挪威和丹麥家族的王室成員,依然沒有姓氏.
這就要聯系歐洲具體的歷史政治來談了:
歐洲王室,是一個時代的錯誤,是一個處於十字路口的特權階級,抑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國家象徵?過去,英國、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丹麥、比利時這些歐洲君主制國家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歷史淵源。
中世紀時期統治者蓬勃發展成了一個契機,在一個全新的游戲場上,無名小卒榮升為一國之君。初期這些新君由選舉產生,一旦他們的王朝建立起來,其首要任務就是將自己變成世襲的君主。一旦手中有了實權,他們就要將權力合法化,通過一小撮天才輔助,這些新君發明出「君權神授」。神學家指天發誓,賦予他們王冠完全是上帝的意願。獲得宗教的認可無疑為結束爭論增添了籌碼。
很長的一段日子裡,歐洲只有一個皇帝——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只有他才可以戴皇冠,並享有「陛下」(Majesty)的頭銜。皇帝之下是國王,國王只能戴王冠,被稱為「殿下」(Highness)。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自恃羽翼已豐,於是昭告天下,他是「自己國家的皇帝」。弗朗索瓦一世為自己打造了一頂皇冠,要求臣民尊稱他為「陛下」。風起雲涌,其他國王競相仿效,但他們在爭論誰先誰後的過程中反目成仇,最終導致戰爭頻頻爆發。在權力得到鞏固後,這些國王開始培植專制主義,通過殘酷的手段開拓出現代的歐洲.
歐洲歷史上,除了嚴守中立的瑞士,近似於君主共和國的威尼斯和熱那亞外,君主制其實是政治體制的不二選擇。如果一個王朝滅亡或者一個國家宣布獨立,這在19世紀經常發生,那麼,人民就會直截了當地放眼國外,尋找一位新王子登基為王。
因此,除了最老的王朝——法蘭西家族,和最年輕的王朝——塞爾維亞的Karadjordjevic,歐洲主要的王朝都有外國血統。法國波旁王朝統治過(義大利)帕爾馬公國,之後又統治兩西西里王國,還有西班牙現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也是波旁王朝的後裔。Benelux(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全稱)王國和巴爾干王國一樣,都隸屬於日耳曼家族。而從人丁興旺的薩克斯-科堡家族(創造了歐洲帝王史的家族)中走出來的,不僅有維多利亞女王心愛的丈夫,還有後來的比利時和保加利亞國王。伊麗莎白女王的丈夫和我一樣,都屬於希臘家族成員,但希臘家族最初也根本不是希臘人。
現在的王室的姓氏也是現代才有君主自己取或沿用先輩的.
英國:姓氏 溫莎,-------------------- 現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瑞典:姓氏 古斯塔夫,---------------- 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挪威:姓氏 不詳,-------------------- 現任國王哈拉爾五世
丹麥:姓氏 格呂克斯堡,-------------- 現任女王瑪格利特二世
列支敦斯登:姓氏 不詳,-------------- 現任大公漢斯-亞當二世
盧森堡:姓氏 不詳,----------------- 現任大公 不詳
荷蘭:姓氏 奧蘭治,------------------ 現任女王貝雅特麗絲二世
比利時:姓氏 不詳,------------------ 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
摩納哥:姓氏 不詳,------------------ 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與比利時國王同名)
西班牙:姓氏 波旁,------------------ 現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⑷ 現在哪些國家還會有皇室家族
英國 加拿大 瑞典 等等 資本主義國家大部分都存在著皇室家族 因為他們從封建主義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是個很艱難的 當時為了使這個過渡時期順利的完成 所以就保留著皇室家族
他們沒有實權 政府定期會給他們資助 權力(政治權力)還是由國會主掌 國會一般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 眾議院原從人民競選中選出眾議員 而有的參議院原從皇室家族中選出參議員 但現在的國會議員一般都是從人民中競選的 因為皇室家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時代
皇室家族的權利被限制很多 但已存在一部分 只是象徵性的權利 他們一般是不可以參與政事的
皇室家族不是選出來的 因為是君主制 他們後羿自然會成為家族成員 有的為君主 有的為皇後 有的為伯爵等等
皇室家族成員是被其國家人民所尊敬的 譬如伊麗莎白皇族 這點是和中國歷史相反的
⑸ 有哪些國家至今還擁有王室
日本:日本皇室
泰國:卻克里王室
柬埔寨:諾羅敦王室(Norodom)
馬來西亞:九州皇室(Nine royal houses)
汶萊:博爾基亞王室(House of Bolkiah)
不丹:旺楚克王室(House of Wangchuck)
巴林:阿勒·哈里發王室(House of Al Khalifa)
約旦:哈希姆王室(Hashemite)
卡達:阿勒·薩尼王室
科威特:薩巴赫王室(House of Al-Sabah)
阿曼:阿勒布-賽義德王朝(House of Bu Sa』id)
沙烏地阿拉伯:沙特王室
英國:溫莎王朝(韋廷王室後裔,薩克森-科堡-哥達系)
荷蘭:奧倫治-拿騷王室(agnatically the House of Lippe)
比利時:韋廷王室(薩克森-科堡-哥達系)
盧森堡:拿騷-魏爾堡王朝(House of Nassau-Weilburg,波旁王室後裔)
西班牙:波旁王室
丹麥: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王朝(奧爾登堡宗室的支系)
列支敦斯登:列支敦斯登王室(House of Liechtenstein)
摩納哥:格里馬爾迪王室(House of Grimaldi)
挪威: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王朝(奧爾登堡宗室的支系)
瑞典:伯納多特王朝
⑹ 這些王室稱呼用德語……
1,公主殿下 Ihre Majestät die Prinzessin
2.王子殿下 Ihre Majestät der Prinz
3,太子殿下 Ihre Majestät der Kronprinz
4,皇後殿下 Ihre Majestät die Kaiserin
1,王子Prinz
2,太子Kronprinz
3,公主Prinzessin
這是直接和皇室成員說話時候用的,如果你和別人談論他們,那麼王子殿下和太子殿下要變成seine 而不是Ihre:
⑺ 國外的國王或者女王為什麼都叫「幾幾世」
王室中,第幾個使用這個名字的國王。第二個,就叫某某二世。
國王名號的「幾世」代表的不是輩分序數,而是名字的序數,即第幾個使用這個名字的君王。
在英國乃至整個基督世界,給兒女起父母或其他前輩的名字,是對下一代的寵愛,對父輩或祖輩的尊敬。類似的法國也是這樣,比如拿破崙一世、三世。
⑻ 新加坡的國花是什麼,朝鮮吶,泰國吶,德國吶,西班牙吶,法國吶
卓錦·萬代蘭——新加坡國花。
象徵卓越錦綉、萬代不朽。卓錦原名胡姬花,東南亞對蘭花的通稱。是一位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園藝師艾飛絲卓錦,在自己花園里,將胡姬花育出的優異新品種。1981年新加坡文化部宣布為國花。
金達萊——朝鮮國花。 金達萊又名無窮花,實為杜鵑花科的迎紅杜鵑,即中國的興安杜鵑,其原意是長久開放的花。朝鮮人民以它象徵長久的繁榮,象徵喜悅和幸福。
泰國國花是金鏈花
德國國花: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彷彿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朴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石榴花——西班牙國花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
法國是一個鮮花之國,它的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譽。鶯尾被視為法蘭西王國的國花.
相傳法蘭克王路易、克洛維斯接受洗禮時,上帝送給他的禮物就是金百合花,法文的百合花與「路易之花」,發音相近。視金百合花為純潔,金百合花花形象白鴿飛翔的姿勢,象徵著「聖靈」。法國國王路易第六,將金百合花作為他的印章和鑄幣圖案,裝飾他藍袍的邊緣,他穿著藍袍
去參加受任國王的儀式,因此金百合花又成了王室權利的象徵。其實,這里所說的金百合花就是香根鶯尾。
法國人種植香根鶯尾除供觀賞外,也是獲取香精的重要原料。
關於法國國花,另一種說法是百合花。相傳當初統治法國的克羅卑鳥斯王是以青蛙作徽章的。有一次一名隱士在他家顯靈,吩咐他獻一隻美麗的盾給皇後,盾上雕一朵百合花。以後,克羅卑斯麥持此盾上戰場交鋒,每戰告捷,從此以後定百合花為國花。
⑼ 關於歐洲王室的稱謂
1、女王的丈夫
第一種稱呼是「jure uxoris king」。jure uxoris是拉丁語,意思是「因其妻而具有的權利」。這種「國王」是在妻子成為女王後得到加冕的,他們與女王共同統治這個國家,相當於是共治者。
他們正式被稱為「某某幾世」,可以以君主的身份被正式載入史冊。但一旦妻子去世,他們就會喪失權力,王位將由女王的繼承人繼承。
第二種情況是「king consort」,相對應於「queen consort」。這種「國王」沒有統治國家的權力,也不能稱「某某幾世」,因此不算真正的國家元首。
最著名的king consort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他在1554年娶了英國女王瑪麗一世後成為了英國的「king consort」,但是沒有統治英國的權力。
2、國王的母親
最常見的情況是「queen dowager」,直譯過來就是「孀居的王後」。即使新國王是太後的兒子,太後的地位仍然低於王後。
太後還有一個稱謂,叫「queen mother」。得到這種頭銜的太後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首先,她必須曾經做過王後;其次,新國王必須是她的兒子。
3、國王的孩子
純粹的家庭私人之間,就是父親、母親,父母對子女直呼其名。如果有外人在場或正式場合,根據需要會稱父母為「my king」(國王陛下)或者「my queen」(母後)。反過來王對子女會稱xx王子(公主),子女有封爵則稱名字+爵位名。
4、古羅馬退位的皇帝
羅馬歷史上的兩位太上皇,並且有稱號: Diocletian - Aeternae Augusto (Eternal Emperor)和 Maximian - Semper Augusto (Always Emperor) 。
這個Aeternae與Semper是有一定區別的,都是「永恆皇帝」的意思,但是前者較有神秘感。 Maximian比較像中國的太上皇,因為他退位之後還在親生兒子統治下。 -羅馬歷史上除了兩位太上皇,沒有其他主動退位的皇帝了。
5、近代退位的國王
英國Edward 8th(愛德華八世)。現在女王的伯伯。 他統治英國一年左右(1936年)。因為愛上了美國平民女孩(又是天主教女孩,更不適當)選擇把皇位讓給弟弟喬治了。
後來活到了1972年,包括16年在弟弟統治下,20年在侄女統治下。退位後根本沒什麼特殊太上皇稱號,只被封一個「溫莎公爵」。
荷蘭Juliana女王,Beatrix女王。分別是現在荷蘭國王的媽媽、外婆。 Juliana,1948-1980年統治。讓位給女兒。 Beatrix,1980-2013年統治。讓位給兒子Alexander。
兩個女王退位以後,只保留了「Princess」(公主)稱號。因為這是他們加冕之前的稱號。可能還有民間的「Queen-Mother」(太後)之類的說法。
⑽ 歐洲各國王室的姓氏
歐洲各國王室的姓氏是現代才有君主自己取或沿用先輩的:
1、英國,姓氏溫莎,現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2、瑞典,姓氏古斯塔夫,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3、丹麥,姓氏格呂克斯堡,現任女王瑪格利特二世。
4、列支敦斯登,姓氏不詳,現任大公漢斯亞當二世。
5、荷蘭,姓氏奧蘭治, 現任女王貝雅特麗絲二世。
6、比利時,姓氏不詳,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
7、摩納哥,姓氏不詳,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
8、西班牙,姓氏波旁,現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