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為什麼能超過新加坡港
A. 上海洋山深水港真的是世界第一大港嗎
上海洋山深水港的集裝箱吞吐量超越了新加坡港,是全球第一大港。
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戰略和樞紐型工程。洋山港工程一至三期共有16個7萬-15萬噸級深水集裝箱泊位,釋放出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500萬TEU的生產能力,2014年12月全面開工的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
歷時近三年時間的艱苦建設,經過為期18個月細致全面的設備及系統調試,於2017年12月10日開港試生產。截止到2018年6月底,碼頭已經合計作業大型干支線船舶近300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3.2萬標准箱,晝夜的最高吞吐量達到了8955.25標准箱。
目前,洋山四期碼頭掛靠航線主要以中東波斯灣航線為主,包括AGX、HDM、RES1、RES2、MEA1、AR1、MEA4、MEA5等八條。尚東分公司已經與中遠海運集運、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達飛輪船、伊朗航運、長榮海運、赫伯羅特、太平船務、東方海外、美國總統輪船等20餘家知名航運企業建立了合作。
(1)上海港為什麼能超過新加坡港擴展閱讀:
洋山深水港區位於杭州灣口、長江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嶇列島,由大、小洋山等數十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首個在海島建設的港口。洋山港西北距上海市南匯蘆潮港約32公里,南至寧波北侖港約90公里,向東經黃澤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國際航線僅45海里,,也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洋山深水港區年設計吞吐能力930萬標准箱,擁有碼頭岸線5600米,集裝箱深水泊位16個,可全天候接納世界最大型集裝箱船舶滿載靠泊作業。據預估,洋山港今年吞吐量將達到1010萬標准箱的規模,實現年吞吐量增長三倍。洋山港開港5年已累計完成3500餘萬標准箱,年均遞增32.5%。
B. 上海港的吞吐量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79億噸,與2003年同比增長19.8%,約佔全國規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15%,超過了荷蘭鹿特丹港(約3.54億噸),成為僅次於新加坡港(3.88億噸)的世界第二大貨運港口。
200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455.4萬TEU(標准箱),較2003年增長29%,約佔全國規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裝箱量的24%,超過深圳港,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後列世界第三。
此外,2004年上海港內河貨物吞吐量完成1.06億噸,同比增長7.3%。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升至世界第二 集裝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三。
2004年上海港全年新開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33條,其中歐洲、北美、中東、澳洲等遠洋班輪航線21條,通達世界12大航區,與近200多個國家和 地區的500餘個港口建立了業務往來。目前平均每月始發的國際國內航班密度已達1716班,其中國際航班827班。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5.82億噸,同比增長3.6%,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800.6萬標准箱,同比增長7.1%,貨物吞吐量完成3.68億噸,同比增長4.5%;外貿吞吐量完成2.55億噸,同比增長9%;其中外貿進口完成1.2億噸,外貿出口完成1.34億噸,同比分別增長9.6%和8.5%,仍位列世界第2。而外高橋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再次突破1500萬標箱,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要貢獻。洋山深水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完成823萬標准箱,同比增長34.7%,水水中轉比重達到50%。
上海港全年引領各類中外船舶6.19艘次,同比增加2,100艘次。
因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上海港集裝箱貨輪出入境數、集裝箱吞吐量與2007年相比都略有下降。2008年,外高橋口岸共辦理出入境船舶1.727萬艘次、出入境人員24.3萬人次,與2007年相比分別下滑3%和7%。這也是外高橋港區集裝箱貨輪出入境數、出入境人員、集裝箱吞吐量在經歷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長後,首次出現數據下滑。專家分析,此次金融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已通過貿易擴散至航運市場。為降低成本,不少航運公司採取了減少航線運力、船舶減速等多種手段,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1月份:上海港貨物吞吐量3862萬噸,同比減少19.2%。其中,海港貨物吞吐量3358.8萬噸,同比減少19.8%,內河貨物吞吐量503萬噸,同比減少15.0%;全港外貿貨物吞吐量1596.4萬噸,同比減少28.8%,內貿貨物吞吐量2265.4萬噸,同比減少10.8%。全港集裝箱吞吐量190.1萬標准箱,同比減少19.3% 。
2月份:上海港貨物吞吐量3547.5萬噸,同比減少13.9%。其中,海港貨物吞吐量3053.90萬噸,同比減少19.23%,內河貨物吞吐量493.60萬噸,同比增加45.52%;全港外貿貨物吞吐量1475.20萬噸,同比減少21.22%,內貿貨物吞吐量2072.30萬噸,同比減少7.80%。 2月份,全港集裝箱吞吐量152.80萬標准箱,同比減少17.72%;國際出口航線46.20萬標准箱,同比減少29.79%,國際進口航線71.40萬標准箱,同比減少1.65%。
2009年全年
2009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00萬標准箱,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2010年
2010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在優化航運集疏運體系、完善航運服務功能、建設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隨著國內經濟企穩回升、歐美市場復甦、世博會對經濟的拉動以及相關政策效應顯現,上海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增長顯著。根據快報數據顯示,去年上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905萬標准箱,超過新加坡港50萬標准箱左右,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樞紐港」重要標志的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達37.7%;貨物吞吐量完成6.5億噸左右,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2011年
2011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口岸在全球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1年上海港全港貨物吞吐量7.3億噸,同比增長11.4%,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標准箱,達到3174萬標准箱,同比增長9.2%,上海港成為世界第一個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000萬標准箱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全球雙第一地位。全球排名前20家班輪公司都有分支機構入駐上海。洋山深水港北港區和外高橋四、五、六期工程相繼投入使用,上海港海港碼頭泊位數量達到1160個,泊位長度達到119.2千米。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程順利完成,航道水深達到12.5米;長三角內河高等級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啟動。
2012年
2012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為7.36億噸,同比增長1.1%;集裝箱吞吐量報3252.9萬TEU,同比增長2.5%,寧波舟山港為7.4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為世界第一,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二。
2013年
2013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7.76億噸,同比增長5.5%;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361.7萬標准箱,同比增長3.3%。全港貨物吞吐量連創歷史新高,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C. 上海港和新加坡港那個位置更優越,那個更有發展潛力
我覺得現在上海港比不上新加坡港,但是更有發展潛力的港是上海的,現在中國很快速發展起來,過幾年後能超越新加坡港。
D. 上海港有哪些優勢
樓主這個問題太大,要寫完整,那估計就是寫一篇有關上海港的市場調查報告和論文了。
簡單地說:
1。上海是目前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位,已經超過了新加坡,荷蘭的鹿特丹和香港等有名的著名港口了。
2.上海港有幾乎所有世界級船公司必靠的世界性國際基本港。這樣就意味著,上海有比大陸其他港口更多的船公司集裝箱航班,特種大宗貨物駁船,以及相關衍生的多種發達的貿易服務行業。他們可以利用各自的公司和港口資源提供整箱,拼箱,散夥,特種箱,滾裝,危險品,多式聯運服務。。。
3,這也是中央政府致力於將上海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服務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系統工程。這和我國的宏觀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地位提升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戰略目標。
E. 上海耗資700多億建全球頂級碼頭,為何地址卻選在浙江
上海的關鍵詞是什麼?
繁華開放的一線城市、群星閃耀的 時尚 之都,經濟發達的國際樞紐,似乎將所有的褒義詞都用來誇贊上海,都不會顯得過分,因為這就是魔都上海的魅力。
說到上海,近些年最受矚目的便是其發展迅猛的經濟狀態,尤其是世界著名集裝箱樞紐港洋山港的建成,更是將上海的經濟推到新的高點。
據鹿叔了解,在2020年港口發展數據統計中,上海港以集裝箱全年吞吐量4350萬標准箱完勝新加坡港,成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而能有這樣優秀的成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海有一個可以快速周轉全世界來往船舶的集裝箱樞紐港洋山港。
洋山港是在大小洋山島上修建的深水港,全稱為上海洋山深水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0平方公里,擁有30多個深水泊位,距離上海大約30公里的路程,是上海耗資超700億打造的深水港口,這個港口配備了非常發達的基礎設施以及便捷的貨運,主要是為了快速周轉往來船舶的集裝箱,減輕上海港的負擔。還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貨輪都可以停靠到洋山港,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未來發生戰爭,洋山港還可以臨時停靠航母。
目前,洋山港是世界上最繁忙,也是最有爭議的港口之一。
繁忙是因為上海港是國際航運的中心,每天會有無數的船舶通過洋山港來周轉,而爭議便是鹿叔剛才說到的,洋山港距離上海大約30公里,這也就意味著洋山港並不在上海,而是在距離上海不遠的嵊泗縣轄區,而這個嵊泗縣轄區又是屬於浙江省舟山市的管轄范圍,簡單來說,就是上海出錢,浙江出地,然後一起建了這個深水港口。
正因如此,就有人提出疑問,上海為什麼還要把港口建在別的省份?這樣分隔兩地,洋山港到底是屬於上海還是屬於浙江呢?
因為早在唐宋時期就有記載,上海利用多個港口優勢,已經將海上貿易做的非常成熟,其中最著名就是青龍鎮的港口,在那個時期,青龍鎮的海運貿易就已經發展到了日本,再到了宋朝時期,上海的海上貿易達到頂峰,不僅青龍鎮商鋪林立、商賈雲集,就連當時的朝廷都在青龍鎮設立了專門的市舶機關,那麼,既然都已經有眾多的港口和豐富的海運經驗,為什麼還要千辛萬苦在別的省份修建一個港口?
首先,鹿叔覺得上海把洋山港建在浙江也是無奈之舉,雖然上海和浙江都位於我國的華東地區,也就是東南沿海地帶,但相比來說,浙江省還是占盡靠海的優勢,因為盡管上海也地處長江出海口,但是其周邊的主要航道平均水深卻只有9米,這樣的深度就連裝載量達到500標准箱的大型船舶都無法正常航行和停泊,更別說十萬噸以上的超級大船了。
然而現如今,對於大宗商品來說,水運目前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而在國際航運的競爭中,十萬噸以上的超級大型集裝箱船儼然已經成為海運航線的主力軍。
所以,上海即便是擁有很多港口,但沒有深水港,想在海運發展以及國際航運競爭中分一杯羹,簡直天方夜譚,面對巨大的障礙,無奈的上海也只能借地方建港,而作為鄰居的浙江省自然就是第一選擇。
權衡之下,上海便向浙江省租借了嵊泗縣轄區用來建設洋山港,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對於修建好的洋山港,上海只有使用權,而行政管理權則歸屬於浙江省。
我們再來說說這個被選中的嵊泗縣,其實有資料記載,嵊泗縣也曾短暫的被規劃給上海管轄,但真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鹿叔了解到,在清朝時期,嵊泗縣一直是屬於江蘇省地界,到了1953年嵊泗縣才被劃入浙江省,然後到了1961年,這個地方又被劃入上海,但僅一年的時間,嵊泗縣又被上海送還給了浙江省,所以時至今日,上海也只能是租借這塊地方用來建深水港。
因為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又關乎著整個上海的經濟發展,所以上海方面相當重視,再仔細思量一番後,上海與2002年正式立項,整個港口的工程分為3期,總投資超過700億,由洋山保稅港區、小洋山島域以及東海大橋組成,最終於2008年正式完工,洋山港的建成算是徹底解決了上海沒有深水港的尷尬局面。
站在上海的角度來說,深水港的建立百利而無一害,但作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將其出借給上海建港,浙江這波操作算不算吃虧呢?
其實,鹿叔認為浙江方面這次的決策是雙贏的局面,首先,浙江省已經修建了寧波港,這個港口也是世界級,在2012年合並舟山港之後,港口吞吐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所以,浙江完全沒必要在嵊泗縣再建一個港口,這樣反而會有點資源浪費。而且,洋山港的位置就在浙江省的范圍內,管理權也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這個工程項目的實施對浙江省來說基本沒有影響,反而隨著港口的爆火,浙江省的知名度也會相應的提升。
再者說,上海的經濟繁榮離不開港口的帶動作用,作為國際大都市,又是國內與國外交流的重要樞紐,上海發展的越順利,我國的整體經濟也就能更上一個台階,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浙江方面把土地借給上海,完全可以凸顯出其以大局為重的胸懷,所以這樣總結下來,浙江這波操作也是值得誇贊的。
回想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強通過港口悍然發動戰爭,強行打開我國國門,民族企業遭受西方製造業的沖擊,那時,我們卻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不同了,在世界航運競爭中,舟山港和上海港就像兩個海上巨人一樣分別占據著南北兩地,相互呼應、攜手發展。
現在的中國儼然已成為全球製造中心以及全球港口航運中心,大量的貨物貿易額誕生於此,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集裝箱,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祖國變強大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我國 科技 不斷的進步,這些港口一定會變得更智慧、更 科技 、更有效率的。
F. 什麼港是世界中國第1大港
上海港。上海港今年前8月首超新加坡港成世界第一大港的。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數據顯示,上海港8月貨櫃吞吐量達264.1萬標箱,不僅創下單月的歷史新高,還連續第五個月超越新加坡港。綜合今年前8個月,上海港總吞吐量達1,907萬標箱,首次超過新加坡港,成為全球最大港口。
G. 中國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在哪
中國
港口 2月完成數 當年累計 累計為去年同期(%)
上海 3125 6717 105
寧波 - 舟山 3109 6363
廣州 2282 4870 160
天津 1803 3810 100
青島 1809 3597 118
秦皇島 1376 2880 102
大連 1121 2584 104
深圳 999 2403 106
蘇州 1010 2051 119
日照 842 1745 140
2006年世界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行榜出爐。新加坡港再次問鼎,香港港和上海港緊隨其後。
世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六名全部在亞洲,其中中國就有四家,即香港港、上海港、深圳港和高雄港。
新加坡港(包括裕廊港)繼2005年後再次位列集裝箱吞吐量第一位,年吞吐量達到2480萬標准箱,與2005年的2320萬標准箱相比,增長率達到6.9%,其中,新加坡港務國際集團(PSA)2006年集裝箱吞吐量為2398標准箱,與2005年同比增長7.6%。
連續幾年位列世界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香港港,在2005年被新加坡取代屈居第二名後,2006年仍然屈居第二,其吞吐量為2323.4萬標准箱,與2005年同比增長率為2.8%。而上海港繼續保持第三名,2006年吞吐量為2171萬標准箱,同比增長20.1%。第四名是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樣以兩位數增長,2006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47萬標准箱,2006年增長率稍低於2005年的18.6%。
與2005年相比,新加坡港和香港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幅度都不大,而緊隨其後的上海港和深圳港則由於箱量持續增長,與它們的差距逐漸縮小。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在新的一年內,上海港繼續保持其兩位數的高增長率,香港港的亞軍寶座很可能在2007年被上海港取代。上海港甚至可能超過新加坡港,成為2007年度世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冠軍。
所以是上海港。
H. 世界吞吐量排名前十大港口
世界吞吐量排名前十大港口:
1.上海港(中國)。
上海港超過了新加坡港口,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僅在那一年,上海港口就有大約2900萬輛TEUs,既包括海,也有河港。上海港口是長江流域經濟活動的重要來源,它進一步促進了浙江、江蘇、河南等地區的經濟發展。
2.寧波舟山港(中國)。
2006年,寧波舟山港是寧波港和舟山港的合作項目,是世界第二大海洋港口。為了滿足長江、永隆和錢塘江三大河流的需求,該港口在2014年按照計劃完成了擴建搬遷。
3.新加坡港(新加坡)。
曾經被評為世界上最大港口的新加坡港的排名已經下滑到了第三名,從新加坡經濟的角度來看,新加坡港口在規模龐大的再出口市場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加坡港口連接了超過600個港口,分布在100多個國家,該船舶港口處理了全球五分之一的貨物集裝箱,並負責近50%的全球原油供應過境。
4.鹿特丹港(荷蘭)。
作為唯一的歐洲海運港口,鹿特丹港在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中排名第四。在1962年到2004年之間,它還被新加坡和上海超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是全歐洲最大的港口。
5.天津港(中國)。
中國天津港在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排名中名列第五,目前,它已連接到全球近200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預計將在未來4年內增加。天津港是中國第三大港口,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
I. 世界第一大港是哪裡
世界十大港口排行榜中國上榜七個,其中上海港位居第一。四大港口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寧波港。維多利亞港,釜山港。廣州港,青島港,迪拜港,天津港。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