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理怎麼樣
Ⅰ 新加坡地理位置特徵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點: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南端,位於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上,是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及大洋洲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
一、新加坡經緯度位置:新加坡共和國是由本島和周圍60個小島組成的。南離赤道只有137公里,位於北緯1°9′和1°29′,東經103°38′和104°6′之間。
二、新加坡海陸位置: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面。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達1056米的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
Ⅱ 新加坡的自然條件
新加坡的自然條件如下: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島東西約50公里,南北約26公里,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峰163.63米,海岸線長200餘公里。
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陸地面積581.5平方公里,經過多年填海造地,目前已增加24%,政府計劃到2030年再填海造地100平方公里。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3-35℃之間。1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及低壓帶的南移,平均氣溫在攝氏23-24℃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
新加坡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受較潮濕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每天平均相對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
自然資源:
新加坡資源比較匱乏,主要工業原料、生活必需品需進口。島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
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3000公頃。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縮小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Ⅲ 新加坡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區間,處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東出入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部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巴淡島相望。新加坡地理位置
新加坡與韓國、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並稱為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自60年代末至90年代期間,亞洲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
新加坡著名景點有魚尾獅公園、聖淘沙島、克拉碼頭、新加坡植物園、新加坡佛牙寺、濱海灣花園、新加坡摩天觀景輪等。
Ⅳ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新加坡擁有眾多值得探索的綠色自然景區,比如:新加坡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佔地面積 74 公頃的新加坡植物園,吸引著自然愛好者前來探索。最著名的綠色景觀區已有 150 多年的歷史,其內生長著包括自然遺產的樹木在內的 2700 多種植物種類和雜交植物。列為自然遺產的樹木是一種受保護的成齡樹。
南部山脊包括花柏山公園、直落布蘭雅山公園、園藝園林 (HortPark)、肯特崗公園 (Kent Ridge Park) 和拉柏多自然保護區 (Labrador Nature Reserve)。沿著這些步道和小徑,觀鳥者可隨時在廣闊的自然棲息地中捕捉到各種鳥兒的英姿。而處處美麗的動植物和自然生態,也會讓攝影愛好者彈指間的相機快門停不下來。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
新加坡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
(4)新加坡地理怎麼樣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早期文明:
雖然有關新加坡最早的歷史記錄,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追溯,但公元三世紀的中國史料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意為「半島末端的島嶼」。到了公元 1298-99 年,首批移民落戶此處,並將城市命名為淡馬錫 (Temasek),爪哇語意為「水鎮」。
傳說公元 14 世紀,當巨港(即室利佛逝首都)王子山尼拉·烏他馬 某天外出狩獵時,看到一隻從未見過的動物。他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於是決定在這個發現動物的地方建一座城市,稱它為「獅城」或「新加坡拉」(Singapura),這個名字源於梵文中的「simha」(獅子)和「pura」(城)二字。
此後,古老的獅城相繼由五位國王統治。由於獅城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是海上航線的天然交匯點,因此很快就崛起成為繁榮的海上貿易中心,中國平底帆船、阿拉伯三角帆、葡萄牙戰艦和布吉縱帆船等都途徑此地。
Ⅳ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有什麼特點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有什麼特點?
新加坡是一個美麗的島國,一個繁榮的大都會。因為市容美麗清潔,被人們譽為「花園城市」。新加坡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南端,與馬來西亞僅一水之隔,東西分別毗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地理位置處於東南亞的交匯處。新加坡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
十四世紀,新加坡是強大的斯里佛室帝國的領土,被稱為「淡馬錫」或海城。據說,有一位斯里佛室帝國的王子在島上看到一隻野獸,他誤認為是獅子,因此就把「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拉」,意即「獅城」。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爵士來到新加坡,他發現這是一個具有良好停泊環境的天然港口,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確是發展貿易的理想口岸。於是,他在此地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此新加坡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隨後的幾十年裡,大量移民從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印度湧入,使新加坡更加興旺。1965年,新加坡正式成為獨立國家。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奮斗,新加坡已成為亞洲發達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之一。
新加坡 *** 廉潔、精英治國、勤奮高效、法制健全、政治穩定、種族和諧、人民安居樂業。 *** 推行自由貿易,不斷引進人才,積極發展科技、教育和經濟,加上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在短短數十年裡迅速崛起。新加坡不但擁有優良的深水港口和現代化的國際機場,也有先進的通訊設施和健全的金融制度;新加坡有如詩如畫的旅遊景點,也有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新加坡有美侖美奐的購物場所,也有設施完善的組屋區;新加坡還有四通八達的交通服務和各種各樣的美食、娛樂。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時代的來臨,新加坡也力求走在世界高科技的前端。
新加坡古時候被稱為「海城」,相傳13世紀的時候,蘇門答臘島巴鄰旁的王子到「海城」游歷時,看見一頭怪獸,隨從們大叫「獅子」(獅子的馬來語言為「Singa」),於是王子將此島改名為「Singapore」(「pore」是「都市」的意思)。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這個小島正發生這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商業明珠、並成為了亞洲主要的金融,電子,旅遊,貿易,航空及海事貨運中心。
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平方公里。本島以外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淘沙島(3.5平方公里)。
新加坡通過一條長堤及一座大橋與馬來西亞相連,和印度尼西亞的廖內(Riau)群島的主島也僅有一水之隔。從泰國或菲律賓只須經過短途飛行即可抵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是進出東南亞的主要門戶,並連續十餘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人文地理
盡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卻是其成功的支柱。這個國家缺乏自然資源,但她勤勞、樂觀、開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榮。
新加坡人口400萬,其中77%是華人,14%是馬來人,8%是印度人,1%是歐亞混血人種和其他民族。
馬來漁民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自從史丹福萊佛士爵士來到並建立英國貿易中轉站後,新加坡逐漸成為一樞紐,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移民和商人。為了尋覓更好的生活,中國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錫蘭和中東移民紛紛到來。盡管異族通婚早就開始了,但各個種族在融入新加坡這個整體的同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語 言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淡米爾語和英語。英語是商務和官方語言,使用最為廣泛。大......
新加坡是什麼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公元14世紀,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前往小島環游,看見岸邊有一頭異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他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於是決定建設這個地方。新加坡「Singapura"是梵語「獅城」之諧音,早期的居民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新加坡一直使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方言習慣影響,早期也出現許多衍生的名稱,例如「息辣」、「石叻」、「叻埠」等,還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而外界也普遍以「星國」或「獅城」來描述新加坡。
新加坡原屬於哪個國家
新加坡以前有兩年和馬來亞,沙巴,砂勞越一起組成馬來西亞。
後來新加坡因為提倡 - 「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分離獨立了
新加坡這個國家怎麼樣
新加坡語言: 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和馬來語,不過當地的華人非常多,很多時候那些年紀比較大,在街邊賣東西或者開小店的華人,都是他們那一輩才移民去新加坡的,中文(很多是粵語)溝通,英文反而沒那麼明白,更不用說馬來語了。想要在新加坡生活,如果只會說中文,是完全可以「活得下去」的。新加坡有華人社群名叫「牛車水」,是一般意義上的chinatown,唐人街,除了華人以外,新加坡當地印度人也非常多,印度人聚集的地方是little india,小印度。牛車水和小印度這兩個地方都是一般新加坡旅遊必去的地方。 新加坡的貨幣: 新加坡的貨幣是新加坡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1:5,就是1新元相當於5人民幣,還是比較高的,尤其,在新加坡物價基本和國內持平,我是說數字上,所以國內的價格就都乘以5就對了。 新加坡的房價: 新加坡的房價對新加坡當地人來說可能不算貴,但是如果乘上5倍的匯率,對我們來說就都挺可怕了。新加坡市中心的公寓價格大概60萬新幣,相當於人民幣300萬左右,還有便宜一些的組屋,一般30萬新幣左右,150萬人民幣。 新加坡城市: 新加坡就是一個城市國家,非常小,整個國家也就只有一個「新加坡」的城市。 發展空間這個,要看你是到那邊去幹嘛了。 完全手打出這么多字啊~~~
新加坡是什麼樣的國家?語言?歷史?
歷史
獨立前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公元3世紀的中國。公元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受英國直接統治。
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期,新加坡被日本佔領達3年6個月,取「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改稱「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亦可指作南方之光)。1945年8月,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1965年8月9日,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 *** 在權力分配上意見不合,新加坡被馬來西亞逐出聯邦,被迫成為獨立的 *** 國家。
建國後
進入1970年代以後,雖然新加坡在政治上的自由空間逐漸被壓制,經濟上卻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問題都得到解決。1990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總理職位時,新加坡已經成為區內乃至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楷模。在其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帶領下,這個東南亞小國又平穩地度過了於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但到21世紀初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接任時,新加坡卻再度面臨如何面對區內其他經濟體崛起的新難題。
華語稱謂
在過去,新加坡曾使用過「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華語國名。後來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方言習慣的影響,出現了如「星嘉坡」或「星加坡」等衍生的國名稱謂,一般也有簡稱作「星洲」、「獅城」或「星國」,有的還稱之為「石叻」、「叻埠」、「石叻埠」甚至「實叻埠」等等。
國花的由來
1893年,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籍女園藝師艾妮絲·卓錦培育成功了一新品種蘭花,新加坡植物園為了紀念她,便將其命名為「卓錦萬代蘭」,有卓越錦秀、萬代不朽之意。這種淺紫紅色的美麗蘭花有四個花瓣,象徵各民族及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4大語系,花朵清雅脫俗,象徵新加坡人朴實的氣質,強勁的生命力,更象徵新加坡民族刻苦耐勞,勇敢奮斗的精神。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根據新加坡 *** 2008年統計資料,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達484萬人,其中384萬人屬於本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總稱「本地居民」),在本地居民中,新加坡華人佔75.2%,馬來人佔13.6%,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佔8.8%,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佔2.4%。因此,新加坡不僅是除澳門和摩納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或地區,也是除中國大陸及台灣外,全球華人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或地區。
新加坡的華人基本來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州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加上近年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數量日趨增長,華人文化構成也越來越復雜。由於......
像新加坡這樣國家和城市是同一個的還有什麼國家?
摩納哥
新加坡的這個國家怎麼樣?
既然你已經看過網上資料啦,那你肯定對它有一定了解啦。我就歸納一下吧:
新加坡經濟發達,社會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素有花園城市之城。歷來都是一個移民的首選國家。新加坡 *** 已放寬移民政策,在新加坡中小學就讀2年以上和大學畢業一年內即有機會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和新加坡公民。這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教育發達。新加坡的華人佔70%以上,你在那兒不會有陌生感。而且叮的英語環境非常好哦
你如何形容新加坡這個國家?
讓你能盡情享受夏天但是喝不起啤酒的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新加坡對中國的看法是什麼
新加坡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以及留學優勢總結: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 *** 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 *** 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 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3]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新加坡以其經濟發達、治安良好、教育質量一流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准留學生及其家長的青睞。除了國家本身的優勢之外,新加坡良好的就業前景和寬松的移民政策,也是新加坡留學備受追捧的重要因素。新加坡 *** 一向把教育當做一項公益事業來發展,不遺餘力地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來新工作。而且,新加坡 *** 2008年最新的規劃中,已明確指出要加大吸引外國人才的力度,在五年之內把人口從目前的400萬增加到600萬。這對廣大希望留學的學子來說無疑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新加坡大學畢業的學生約80%以上都能順利地在新加坡就業移民。
電子或、建築管理類、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金融管理、酒店旅遊管理、創意媒體設計等有望成為新加坡留學的新興熱點。因為這些專業在新加坡國內就業市場的需求就很大。作為亞洲領先的金融,21世紀新加坡每年將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而人才培養速度卻遠遠滯後。
電子或。新加坡是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電子業一向是新加坡製造業的最強支柱。在新加坡本地製造業中占第三位,工程業的演化直接反映了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它也是新加坡基礎最穩固的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在經濟快速發展之際,新加坡對軟體工程師、等相關人才的需求量只會有增無減。
建築管理類。新加坡四面環海,植物常年碧綠,環境整潔美麗,因此被譽為「花園城市」。獲得這種美譽與其高水平的是分不開的。新加坡每年缺1.5萬——2萬的專業人才,而建築學院每年培養的學生僅幾千人。而且該行業向國際輻射,如中國很多大型樓盤由新加坡設計師設計。所以人才空缺是非常大的。
工商管理、金融管理。新加坡是的金融中心,擁有超過 800 家金融機構,並有多家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由於需求量大,留學生畢業後可以迅速在新加坡就業或移民,可從事的行業包括、金融機構、證券公司、審計機構及等領域。中國把成為的規劃,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新加坡工作幾年後再回國發展,一定是中國高階緊缺人才,前途無量。
物流管理。新加坡是領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心,超過 9000 家物流企業利用新加坡作為區域轉運及配運中心,其中包括名列世界頂尖 25 強中的 17 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新加坡最專業的物流學院——新加坡物流管理學院,其物流管理課程為新加坡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批的人才。我國目前的物流管理還處於起步階段,物流企業大部分是小型公司。但......
500年前新加坡叫什麼名字?是屬於哪個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Ⅵ 新加坡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9] ,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三千公頃。該保護區擁有麥里芝蓄水池、實里達蓄水池上段、貝雅士蓄水池上段和下段等水庫。其土地除了用來收集雨水,並發揮著重要的城市「綠肺」功能。為減少對外來水源的依賴,新加坡通過大型蓄水計劃,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技術,使得水源供應更加多元化,逐步邁向水供自給自足的目標。隨著最大的大泉海水淡化廠的落成[10] ,當前可提供超過60%的用水需求。
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限縮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Ⅶ 評價新加坡發展的地理條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Ⅷ 新加坡地理位置是什麼
新加坡共有大小島嶼50多個,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島的面積佔90%以上,外島包括裕廊、德光、烏敏島和的聖淘沙。新加坡長的河流是實里達河,海岸線長近200公里。由於缺乏大型縱深的河流,新加坡政府專門修建了多個蓄水池,現在的蓄水池增加到17個,集水區面積佔全島三分之二。
新加坡簡介:
新加坡的名字和它的地理位置沒有太大的關系,有關系的是新加坡島的形狀。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324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島,在現今的新加坡河口無意中發現一頭動物形若獅子,於是把這座小島取名Singapura。
Singa就是獅子的意思,而Pura則代表城市,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這就是新加坡「獅城"的來歷。
Ⅸ 新加坡地理位置是什麼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約是北緯2度,東經104度所在處。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概述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比香港還要小。然而,在如此「袖珍」的國度中卻孕育著最豐富的異國文化。牛車水(唐人街)的中華風情、小印度的色彩斑斕、甘榜格南的中東特色、荷蘭村的歐美風尚,無一不展現著這個移民國家多元的文化精粹。
素有「花園城市」的新加坡將自然之美與現代化都市完美結合,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一改人們對都市「鋼鐵泥牆」的印象。可以踏上歡樂聖地聖淘沙島玩遍數不盡數的游樂項目,也可以奔向擁有百餘家商場的烏節路血拚購物。
Ⅹ 新加坡地理位置是什麼
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
氣候特徵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
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