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李顯龍屬於哪個黨派

新加坡李顯龍屬於哪個黨派

發布時間: 2023-01-24 23:38:32

㈠ 李顯龍:對安倍的槍擊是無謂的暴行,從安倍遭遇槍擊事件能看出什麼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自己的推特賬號發布了最新的動態,他表示對安倍的槍擊是感到震驚的,同時認為對安倍的槍擊是無謂的暴行。從安倍遭遇槍擊事件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表面的安保措施沒做到位,同時也可以發現日本政治背後是撕裂感極強的,日本民眾對於本國的政治認同感不強。

然而安倍槍擊事件背後卻暗藏著許多我們想不到的點,日本政治背後是撕裂感滿滿的,從山上的羥基態度來看,山上很明顯地反感安倍晉三的某些政治言論,這也才導致了他發動此次槍擊事件。隨著安倍晉三的死亡,自民黨能夠獲得的席位也許更多,這也會推動該政治黨派的修憲意願的進行,目前小泉純一郎到安倍的住宅去看望就是出於黨派之間的情誼。

㈡ 如何評價李顯龍近幾年的政治成就

如何評價李顯龍近幾年的政治成就?李顯龍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領導人,他在政治方面有自己的特點,可以說成績斐然,下面給大傢具體的介紹幾個方面,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李顯龍在亞洲政治威信提高,成為東南亞主要領導人之一:

李顯龍在東南亞領導人中,威信非常的高,他的一系列政策,贏得了東南亞國家的認可,從而李顯龍成為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擁有極高的政治發言權。

㈢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概況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於1954年,是在英殖民地時期的立法議會選舉之前的半年。自1958年新加坡取得英聯邦內的自治以後,從1959年一直執政至今。該黨是世界上多黨制國家中對國家控制力強、執政時間長的政黨之一。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該黨在治黨治國方面 積累了許多經驗,其強化黨內建設、鞏固社會基礎、加強執政地位的一些做法,值得研究。 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黨的綱領和方針政策,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1959年新加坡獨立後,人民行動黨就成為組織、領導並推動本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獨立之初,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都預言,沒有資源和市場的新加坡很難生存下去。人民行動黨根據新加坡地小國貧的實際國情,提出了「生存第一、經濟立國」的基本國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施政導向。人民行動黨先後擬定了四五個經濟發展的五年、十年計劃,包括以出口替代為主的五年計劃、以高科技為導向的十年計劃、以公積金為基礎的國民福利計劃等。40多年來,該黨在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適時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將發展計劃穩步向前推進,將經濟一步步推向新的台階。經濟發展為政治穩定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及時調整和拓寬黨的社會基礎和成員構成,加強社會整合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在1954年成立之初是以一個講華語的工人黨的姿態出現的,它的創始人中就有7個傑出的工會會員。近年來,在全球化和新經濟浪潮的沖擊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演進,新加坡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工業化造就了一個人數約佔新加坡全體就業人口一半以上的中產階級,他們不僅在經濟活動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是政黨主要的選票來源。新加坡的中產階級受西方教育的影響,比較贊成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希望有強大的反對黨制約和監督執政黨。為了贏得中產階級的支持,避免黨的社會基礎萎縮,人民行動黨推行一系列措施照顧中產階級的政治要求。隨著執政地位的穩固,人民行動黨廣泛從社會各階層中吸納新生力量,力圖使該黨成為代表各種族、各階層的「全國性運動」。這些社會階層和集團的人員主要包括手工業者、工人、店員、政府職員、教師以及工商企業界人士等。人民行動黨之所以能長期保持旺盛生命力,就在於其具有良好的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能夠吸納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各階層的新生力量和精英入黨,努力塑造大眾政黨的形象以尋求跨階級的支持,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注意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規范黨的組織體系,加強黨的制度化建設,使黨內做到思想和步調一致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對黨的自身建設比較重視。該黨黨員分預備群眾黨員、普通群眾黨員、預備幹部黨員、正式幹部黨員四類。成為群眾黨員有嚴格條件,群眾黨員只有經過考驗、真正對黨做過貢獻才能被委任為幹部黨員,幹部黨員約占黨員總數的1%。只有幹部黨員才能被提名競選議員,這些公開競選議員的幹部黨員代表著人民行動黨的形象,他們進入議會後,成為人民行動黨領導國家的政治核心。為密切黨與選民的關系,人民行動黨在執政初期就制定了黨的議員定期訪問選民的制度並堅持至今。人民行動黨的議員均為該黨高層黨員,由他們出面接待選民,可以直接傾聽選民意見,縮短該黨高層與民眾的距離。該黨組織結構比較嚴密,中央執行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掌管黨的一切事務。下設總執行委員會,負責管理各級組織。總執行委員會下設九個不同職能的分委員會。人民行動黨在每個國會選區設有黨支部,一些大的選區還設有區域分部。該黨還在黨內設立青年團和婦女組織,吸引大批青年和婦女作為黨的儲備力量。該黨實行領導人核心小組會議機制,由黨內議員和政府要員參加,每月舉行例會,討論黨和政府近期政策,反復聽取議員們的意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
人民行動黨尤其注重接班人的培養和選拔。該黨不僅從黨內選拔人才,還積極物色黨外各領域精英,游說其入黨從政。新加坡的政治自我更新程序是獨有的,在接班人的選擇上,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新加坡政治領導人的挑選程序是相當嚴格的,要經過公共事務委員會的審查考試、參加黨選、接受群眾評判後才能擔當一定職務。人民行動黨先從5萬名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中挑選出1000名優秀分子,又從這1000名優秀分子中篩選出50名進行長期鍛煉和考察,最後從中選出30名分任政府或其他組織重要職務。新加坡領導層過渡和交接平穩順利,這在發展中國家是比較少見的。 採取多種措施約束黨員行為,保持執政黨的自身廉潔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時,提出「打倒貪污」的口號,把黨旗的基本色調定為白色,象徵廉潔。該黨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新加坡還成立了由總理直接領導的貪污調查局,政府賦予反貪局廣泛權利,該局可以在沒有逮捕證的情況下,拘捕涉嫌貪污受賄的嫌疑犯,有權沒收貪污犯罪的全部賄贓。新加坡執法嚴格,任何人,不論職位多高,一旦違法,就嚴懲不貸。新加坡還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公務員進行有效監督。《公務員指導手冊》明確規定:公務員每年必須向有關部門申報自己和配偶的財產狀況,包括動產、不動產、貴重首飾、銀行存款、股票、證券等。公務員每天必須寫工作日記,記錄本人的各項活動,主管單位的常任秘書定期檢查其記錄內容,發現問題立即送貪污調查局核實。公務員不能接受禮品饋贈,不許接受宴請,不能向下屬借款。為了使公務員減少貪污受賄的誘惑,新加坡還推行「高薪養廉」政策,使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 構建符合本國國情和政情的政治體制和執政方式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認為,實行民主政治必須結合本國國情,樹立與本國文化傳統相適應的民主觀。新加坡種族、宗教和文化差異很大,實行兩黨制或多黨制易產生民族分裂和社會動盪。人民行動黨還認為,一黨執政有利於最大限度網羅人才,如果兩黨或多黨執政,有限的人才就會分散在眾多政治派別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新加坡沒有照搬西方式的多黨制,而實行人民行動黨「一黨優勢制」。新加坡法律雖然規定5個公民就可組織一個政黨,但李光耀及其他領袖並不主張實行反對黨制度。針對青年人對西方多黨民主政治的崇拜,李指出,那種反對黨政治是「為反對而反對」,並無實質意義。人民行動黨表面承認多黨民主政治,但卻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以及運用司法手段擠壓反對黨的活動空間。由於政府對反對黨採取了較嚴格的控制措施,例如除大選的10天之外,不允許反對黨舉行公開集會和發表反政府言論,議會中僅有的幾名反對黨議員雖可以在議會中自由發表言論,但因傳媒受到控制,其作用十分有限。相反,執政黨卻可以從反對黨的政見和群眾對反對黨的支持中了解民情,調整政策。
新加坡政治發展模式是一種東西交融的改良型模式。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都由成文憲法規定,各負其責。總統為國家元首,議會實行一院制,議會與總統共同行使立法權。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並依據總理的提名任命內閣成員,內閣集體向議會負責。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其下屬法院。由於人民行動黨長期占據議會中絕大多數席位,因而形成了內閣由黨的第一把手主持,議長由黨內其他領袖擔任的格局。憲法規定,總理只能從當選的議員中提名各部部長、政務長、政務次長組成內閣,因而事實上內閣與議會幾乎由同一班人馬組成。通過這種方式,人民行動黨同時控制了內閣和議會,政府的提案在議會中很容易就能得到通過。人民行動黨通過法律程序,把黨的思想路線變為國家意志,通過政府貫徹執行。該黨不以政黨名義發布號召、文件和命令。李光耀、李顯龍發表講話,也是以資政和總理名義。他們強調,公務員「忠於政府,不等於忠於執政黨」。表面上看不到以執政黨名義發布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淡化政黨,強化政府。但對人民行動黨黨員來說,忠於政府與忠於執政黨是一回事。對非執政黨來講,不管是否擁護人民行動黨,都必須執行政府決定,因為政府是人民選舉的,不是一黨一派的政府。這樣會減少推行人民行動黨的思想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的阻力,把非執政黨的行為納入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通過政府牢牢控制領導權。 提倡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融合,主張宗教間的和諧與容忍
新加坡是多元種族和宗教的社會,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77%,馬來人佔15%,印度人佔7%。華人大多信仰佛教、道教,少數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獨立前的新加坡種族仇恨極深,但自1969年以來該國從未發生民族動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加坡選擇了多元一體化這一獨特的處理民族關系的道路。所謂多元化,是指尊重各民族特性和文化,讓各民族按照自己的習俗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所謂一體化,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達成認識一致,從而使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重合,進而形成一個民族——新加坡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命運」是新加坡政府在實現國民一體化的過程中所要努力達到的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在政治上,政府反復宣傳祖國感情,要求人人認識到自己是新加坡人,而不是某一種族集團成員,號召「不分種族,都要在國旗下效忠」。在經濟上,大力發展生產力,為各民族提供均等的參與經濟建設和享受經濟成果的機會。為促進民族和睦,新還實施了組屋計劃,變種族聚居為種族混居。這種住房分配政策,便於不同種族的居民相互了解。

㈣ 新加坡總統叫什麼名字

新加坡現任總統是陳慶炎,新加坡現任總理是李顯龍。
一、關於新加坡總統
新加坡實行內閣制,總統名義上是國家元首,但無太多實權,自1993年以來通過選舉產生,掌握國家儲備的第二把鑰匙,也對一些重要人事任命有否決權。
新加坡總統為象徵性國家元首,任期6年。總統一職須由無黨派人士參選,當選後須持無黨派立場,不涉足政治派別矛盾。
新加坡總統是象徵性國家元首,但擁有國家儲備使用的監督權,並對一些重要人事任命有否決權。新加坡總統自1993年起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但有意競選的人士需要符合一系列嚴格的要求,如曾擔任高級公共職務或領導一家繳足資本額連續3年在1億新元以上的企業,才能獲得選舉委員會頒發的資格證書,成為正式候選人。
總統的職責有:保管國家儲備金的第二把鑰匙;委任獲多數國會議員支持的議員為總理;拒絕解散國會;否決有關調整公積金投資等法案;否決法定機構和政府公司的預算;赦免死囚等罪犯,但須聽取內閣的建議。
總統可行使憲法賦予的五個否決權:可以拒絕讓政府動用歷屆政府所積累的儲備金;否決政府提名某些人出任公共部門要職的決定,也可以否決政府免除某要職職務的決定。這些要職包括大法官、國會議長、總檢察長、審計總長、會計總長、三軍總長、警察總監、貪污調查局局長等。根據內部安全法成立的顧問委員會建議釋放某名政治犯,而政府不同意,總統可以下令釋放這名政治犯。如果總理拒絕批准貪污調查局局長繼續對某人進行調查,總統可以推翻總理的決定,允許調查局繼續調查工作。
新加坡現任總統陳慶炎:
陳慶炎(Tony Tan Keng Yan)1940年2月7日生於新加坡。1965年至1967年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攻讀應用數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新加坡大學數學系講師。1969年起歷任新加坡華僑銀行副經理、總經理,銀行學會新加坡區主席,銀行金融學會副主席和東盟銀行理事會主席等職。
2011年8月27日,陳慶炎當選為第七位總統。他於9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6年。

二、關於新加坡總理
新加坡總理是新加坡共和國的最高行政首長(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後)。在此之前新加坡的最高行政首長是新加坡州首席部長(從1963年9月16日-1965年8月9日)。
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
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前總理李光耀之子。1952年生於新加坡,祖 籍廣東大埔縣。1971年入伍,後獲獎學金赴英國深造,197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數學一等榮譽學位和計算機優等文憑。1978年在美國堪薩斯州參加陸軍指揮和參謀培訓。1979年獲哈佛大學肯尼迪行政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武裝部隊參謀長兼聯合行動與策劃司長,1984年6月升准將軍銜。同年12月當選國會議員。歷任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貿工部代部長、貿工部長和副總理,先後兼任貿工部政務部長、國防部第二部長和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11月至2011年5月兼任財政部長。2004年8月任總理。2006年5月和2011年5月兩度連任。

三、關於新加坡總統和總理的關系
對於新加坡總統和總理的關系來說,與德國的情況是很相似的。新加坡總統雖然是國家的老大,但是他擔當的是國家的形象,就好像是一個人的面子擔當。在新加坡,總統的人選一般都是沒有什麼黨派的人選,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日後總統在政治上造成矛盾。
新加坡總統的權利主要有這些:任命總理;不贊同解散國會;否定一些法案等等。
而新加坡總理則是國家政府部門的最高領導人,他才是真正的掌權人。但總理的權利也不是絕對的,在某些方面也是受到總統以及國會的牽制。
概括地來說,新加坡總統和總理之間的關系,形象點來說是面子和里子的關系。他們的權利是相互制約的,防止出現一人獨權的現象。

㈤ 「李氏當國」究竟是家天下還是政治家族

「李氏當國」究竟是家天下還是政治家族?

方遠
正如李光耀曾對《紐約時報》所說的那樣,人們應該等到一個人死後再對一個人進行蓋棺定論,對於李光耀的評價同樣如此。如今,隨著他的逝世,評價他的一生,審視他的遺產,便變得順理成章。從領導新加坡的自治、被迫獨立到帶領新加坡成為干凈、安全、發達的國際重要金融和製造業中心,作為國父的李光耀對於新加坡的貢獻毋庸置疑。他在新加坡歷史上、亞洲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一位非常重要、影響甚大的政治家和傳奇人物。他留下的政治遺產眾多,其中一項便是他的家族在現代政治中的定位,而這恰恰是本文旨在探討的主題。

李光耀病逝
李光耀本人自1959年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總理到1990年辭去總理並留任內閣資政,再到2011年宣布退出新加坡內閣,長達52年的內閣生涯,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與條件去影響島國新加坡的政治發展。1990年,同為新加坡最大政黨人民行動黨出身的吳作棟接任總理,早已在政壇磨練多年的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被委任為兩位副總理之一。2004年,李顯龍從吳作棟手中接任總理,並在2011年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辭職的情況下,真正成為新加坡新一代政治領導人。從李光耀到李顯龍,父子同為政治領袖的李氏家族對於新加坡政治的影響極深,稱「李氏當國」毫不過分。正因這樣,又加上除了作為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妹妹李瑋玲之外,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在2002年出任政府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的董事、弟弟李顯揚執掌大型企業,李光耀親家、兒媳都是掌管政治和經濟的重要人物,使得外界不少人批評李光耀是家天下、隔代世襲。但實際上,問題絕非如此簡單,與其用家天下來形容李光耀家族,不如用政治家族來界定,因為後者更接近真相。
盡管外界許多人認為新加坡是威權政治,李光耀參與創建的人民行動黨更是長期一黨執政,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新加坡奉行議會民主制,國會議員一直都是選民投票直接產生,議會多數黨領袖將獲民選的總統(1991年之前由議會任命)任命擔任政府總理,政府對議會負責並接受後者的監督與質詢,國內允許反對黨合法存在且有權競選,而這些無不表明新加坡是一個民主國家。不可否認,李顯龍能夠成為總理離不開他父親的有意培養與巨大光環的幫助,但就像他的父親能夠成為總理是通過合法、公開、透明的議會選舉程序產生的一樣,他成為總理同樣是經過新加坡絕大多數民眾認可的,這與未經人民認可的封建世襲、皇權世襲有著霄壤之別。迄今為止,新加坡的歷次議會選舉從未發現任何選舉不公或舞弊行為,而這本身便可以成為李顯龍執政的最大合法性基礎。無論是中國古代的皇權世襲,還是朝鮮的金氏政權,血統是權力轉移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法則,根本無需經過社會大眾的許可,因此統治者往往可以草菅人命,實施苛捐雜稅,通過公權力竊取全國的財富供個人乃至家族享樂。民主制度下的世襲則不同,父輩所能給予的主要是適合政治家成長的家庭環境,最終還是靠個人的能力和品行,因為他(她)必須經過人民的同意和授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專制制度下世襲的是權力不同,民主制度下世襲的是能力。正如朝鮮的金正恩遠遠不可與前總統女兒朴槿惠同日而語一樣,家天下同樣不可用來形容李光耀家族,因為前者是野蠻、黑暗,後者是公開、透明。
在權力不受有效約束、政府的權力不經民眾許可的制度下,世襲往往意味著家天下,意味著追求千秋萬代的永世富貴,只要血統純正,便有世襲的基礎,而不管是否有能力、品行。所以,這種制度下的世襲,經常產生大量的昏君、暴君,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崩潰的是整個社會。民主制度下的世襲則不同,父輩的光環只能屬於父輩,後輩若想從政,必須重新開始,接受整個社會的考驗,一旦發現不合格,就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無論是身為總理的李顯龍,還是他的弟弟妹妹,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是非常稱職的,更未發現明顯的腐敗事實,而這與變國家公器為家族財產、殘暴統治、黨同伐異的金氏政權形成鮮明對比。
即使在個人主義思潮盛行的今天世界,家族仍然是社會的重要存在,而且在可預見的歷史條件下,家族將會永遠存在下去。既然家族的存在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象,那為何不趨利避害,通過發揮家族本身具備的優勢和規避家族可能存在的漏洞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呢?現代社會在乎的不是是否家族出身,而是是否經過民眾的許可,是稱職的領導者還是醜陋的竊國者,因此只要能夠在盡量減少家族弊端的前提下發揮政治家族的作用,便是可取的。西方社會曾有貴族的說法,其原意不是指暴發戶和有權有勢,而更多是指有擔當、崇尚榮譽和使命、重義輕利、視野開闊、高瞻遠矚的貴族精神。可以說,在貴族精神的支撐下,西方社會的家族對於國家的穩定和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君不知,父子同被視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首相的皮特家族,對美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後來又有肯尼迪家族、布希家族、柯林頓家族),都是政治家族有利於國家發展的例證。而李光耀家族所在的新加坡,是一個重視家族的東方社會。東方社會的家族往往有兩種,一種是「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之類的家族,憑借的是個人品行,對社會發展有促進意義,另一種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類的家族,依靠的是血統、裙帶,往往容易禍害社會。民主制度的作用恰恰在於淘汰世襲私授的裙帶家族,成就重視品行的政治家族,可以發揮「舉賢不避親」的作用,而至少在目前看來李光耀家族無疑是政治家族的典範。

㈥ 新威權主義的新威權主義

1、威權主義政體是一個時間概念。它存在的時間大致是從19世紀後半期以後,其中,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中期是兩個高潮。
2、威權主義政體也是一個空間概念。它不但出現在歐洲,也出現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般是指社會經濟基礎還不強大的國家走向發達的一種政治上的過渡形態,即通過強制性的政治整合維持秩序和穩定,以達到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的目的。 新威權主義具有如下特徵:
1、新威權主義以經濟繁榮而非武力或意識形態獲得本國民眾的支持和他國的尊重;
2、新威權主義提倡強有力的政府,以保證在全球化進程中自身的發言權;並保證政府在本國社會事務和經濟中的主導權;
3、新威權主義認為主權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提倡對較穩定的專制國家進行直接干涉;
4、新威權主義的國家以政治核心集團替代個人專制和直接選舉;
5、新威權主義以民族主義和文化傳統提供軟力量,這體現了全球化浪潮之下的民族國家的應激反應和全球化的新動向;
6、新威權主義提倡漸進式的人權與民主化進程,新威權主義認為過激、過快的人權與民主化進程會帶來社會混亂,而混亂最終會帶來對人權和民主的反動。 政黨之間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
俗話說,得人才者得天下!現在新加坡的執政黨 人民行動黨十分重視這一點。
人民行動黨(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是新加坡最大的政黨,一向主張精英治國。2008年8月22日,《聯合早報》刊登了對李顯龍總理的專訪,其中有一段話可以代表這種思想。他說: 政府的工作效率必須跟私人企業同樣高;政府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辦事能力也必須跟私人企業的專業人員一樣強。如果私人律師比法官聰明的話,法治就發生問題了。如果企業家比我們經濟管理人員來得聰明,創造經濟發展的環境會發生問題。如果反對黨比政府來得厲害的話,應該交換位置,否則不能維持這個制度。
人民行動黨的黨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黨員,17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沒有犯罪記錄和不良背景,都可申請加入人民行動黨。這類黨員每年交少量的黨費,參與黨組織的活動,對他們沒有很高的要求。另一類黨員是幹部黨員,這類黨員要求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水準,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有較高的政治參與能力,即是所謂的社會精英。只有是幹部黨員,才能被黨組織推薦為議員候選人,或被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人民行動黨中幹部黨員的數量很少,只佔黨員總數的1%左右,但他們是黨組織的核心。
2008年被李顯龍總理任命為律政部長的尚穆根,是新加坡最有名的律師之一。據說為了讓其入黨,人民行動黨對他跟蹤了10多年。李光耀說過,在新加坡你如果發現哪位精英人士不是人民行動黨的黨員,那多半是因為其本人不願入黨,人民行動黨一定早已經找他茶敘過了。 只要是社會上的精英人士,人民行動黨都會千方百計吸收其入黨,哪怕是持不同政見者。如果人民行動黨看中某位精英人士,一般會先派人約其茶敘,通過喝茶聊天對其進行觀察,待時機成熟時吸收其入黨。李光耀說: 人民行動黨長壽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不斷地自我更新,把年輕有為、品格良好和有干勁的青年男女引進到黨內。只要他們是維護新加坡利益者,不計他們的政治觀點和哲學觀點。
要保障真正的人才被錄用。新加坡的一些官員,他們在進入政治之前,都是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但是執政黨很開放。政府需要的是具有建設性批評的人。只要批評得有理,執政黨就會使用他們。執政黨最不喜歡光會講好話的庸人。你有能力,有業績,有建設性意見,黨都可以把你吸納進來。如何保持政權的開放性,代表社會利益,這是執政黨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執政黨本身就會演變成既得利益。
在新加坡,政府的官僚系統公務員是內部選拔的,但其政治精英,很多是社會為執政黨培養的。或者說,很多政治領袖都不是執政黨自身培養的,而是從社會吸收進執政黨的。在上世紀70年代,人民行動黨吸收了後來成為總理的吳作棟和副總理的陳慶炎。在80年代和90年代,又吸收了現在的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黃根成等精英人才。這些領袖人物在成為執政黨領導人之前,都是社會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他們在哪個領域成功了,執政黨才邀請他們入黨,為國民服務。所以,在新加坡很少有「黨齡」一說。今天不是黨員,明天黨需要你了,你就可以成為黨員。這就解決了很多列寧主義政黨黨內論資排輩的問題。列寧主義政黨的本質就是要吸收社會的精英,但在列寧主義政黨成為組織之後,往往會演變成為既得利益集團。新加坡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解決方法就是維持政黨的開放性,向社會開放。 1959年6月舉行的就職儀式上,李光耀率領的內閣成員全部身穿白色襯衫和白色長褲,他們用白色象徵純潔和廉潔,表明要廉潔從政的決心。從此,只要出席重要的公眾場合,官員們都會身穿白襯衫和白長褲,這成為新加坡政治中一道獨特的風景。1986年11月,李光耀的老朋友、國家發展部部長鄭章遠被貪污調查局調查。李光耀密切關注案件的進展,當他聽說鄭章遠想見他時,答復說要等調查結束後才可以。一星期後,鄭章遠服安眠葯自殺。他給李光耀留了一封遺書,表示自己承擔全部責任。
要採取行動對付一個認識多年的密友或部長是很困難的事。但是,如果不採取行動,任由他逍遙法外,那整個制度就會受到損害。 李光耀說。對待貪污犯罪者,不論犯罪者的職位多高,曾經的貢獻多大,和自己關系多好,李光耀都態度明確,行動果斷,查處堅決。這既是李光耀鐵腕肅貪的結果。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新加坡很少再有政府高官涉嫌貪污犯罪。這既是李光耀鐵腕肅貪的結果,也與新加坡建立的與私企掛鉤的公務員薪酬制度有關。公務員的待遇提高了,可以憑薪水過上富裕的生活,而如果因貪污被查處,不僅身敗名裂,數十萬新元的公積金還會被沒收,得不償失。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傻得去貪污?通過多年努力,新加坡已經形成了公務員不想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倡廉機制。
(四)一黨占據主流(one party dominant)
新加坡並非一黨制國家。除人民行動黨外,新加坡還先後有過22個其他政黨。但新加坡實際上實施的卻是「一黨執政體系」,新加坡雖然存在反對黨和選舉制度,但反對黨在選舉中獲取執政權的概率為零這一事實,有學者稱之為「半競爭性的政黨制度」.行動黨能夠長期執政,確有利用行政權力控制和打壓反對黨的因素,不過,盡管反對黨的存在是點綴性的,但行動黨又不能不承認反對黨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價值。
在對黨政關系的處理上,新加坡模式的基本特徵是弱化黨政、強化行政,政治生活行政化,實行黨政一體。李光耀也毫不諱言:「人民行動黨就是政府,而政府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學者陳慶珠則更明確地將新加坡稱為「行政國家」(administrative state)。新加坡的體制有一個好處,就是將「選拔」和「選舉」結合起來。人民行動黨要保證,先要選拔出幾個「好蘋果」,再讓老百姓投票來選舉。選拔是中國傳統的東西,而選舉是西方的。新加坡能夠把兩者結合得很好。
應當指出的是,選拔不是指定,選拔就是黨內民主、黨內競爭。對新加坡的領袖人物,人民行動黨的黨內認同很重要。李光耀曾講過,在吳作棟和陳慶炎之間,前者並不是他的首選。但黨內支持吳作棟,最後是黨內精英認同而不是個人認同起了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裡面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沒有民主,法律上面沒有權威。
在世界上,新加坡以法律嚴厲而著稱行人如在人行橫道兩側50米以內穿越馬路將面對50新元的罰款。
亂扔垃圾,初犯者會處以1000新元的罰款。公共場所不得隨地吐痰,初犯者會處以1000新元的罰款。使用洗手間後不沖水是違法的,初犯者會處以高達150新元的罰款。
fine在英語里既有「美好」的意思,又有罰款的意思。所以有人說新加坡的美好,其實是靠罰款 罰出來的。 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牢牢控制了選舉委員會,這一委員會主要職責是制定選舉規則。整個新加坡選區被劃為集選區和單選區,集選區面積和人口是單選區的幾倍,各政黨選出五到六人作為候選人參加競選,某一政黨只要獲簡單多數就可在國會中獲得相對的多數;單選區每個政黨只能派一人參加競選。
當選舉臨近時,一旦反對黨在某個選區可能獲勝時,選舉委員會就會改變選區的劃分,或將某選區分成幾個小選區,或將某選區的一部分並入別的選區,這造成反對黨幾乎無法取得選區選戰中的勝利,甚至是連在一個選區獲勝也是及其困難的事,因此反對黨根本不可能撼動行動黨的執政地位。在上世紀60年代早期選舉的時候,人民行動黨差一點被反對黨社會主義陣線挑下了馬,據說兩者只差關鍵的一票,這讓李光耀驚出一身冷汗。後來政府就設法對選舉辦法進行了修改,推出集選區制度。本來一個選區選一名議員,現在把五六個選區綁在一起選,叫集選區,理由是要讓少數族裔在議會里有自己的聲音。因為如果按單一選區選舉,每個選區選出來的可能都是華人。現在改為了集選區,每個黨派推舉出來的候選人中,都必須有至少一名少數族裔,這樣才能確保少數族裔的參政。由於反對黨的勢力都很小,要他們一下子推出多名候選人參加集選區的選舉十分困難,因此在集選區人民行動黨往往是不戰而勝。目前新加坡有14個集選區和9個單一選區。李光耀曾經說過: 要砥柱中流和贏得選舉,政治議程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
在新加坡的選舉中有一個怪現象,凡是人民行動黨組織的政治集會,往往沒多少人去,會場上比較冷清。但凡是反對黨組織的政治集會,一般會有很多人參加,會場上很熱鬧。但在選舉投票時,人們還是投人民行動黨的票。這反映出人們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政治上有新的變化,但同時還是覺得人民行動黨好,對人民行動黨的執政有較深的認同。 新加坡國會由三種議員組成,即普通議員、非選區議員和官委議員。非選區議員是指通過委任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的反對黨候選人的方式產生的議員。這是新加坡獨創的議員產生方式。新加坡是人民行動黨長期的一黨主導體制,反對黨幾乎不可能憑選票優勢進入國會,只有通過特殊措施才能保障反對黨分配到國會議席。正是基於這個原因,1984年起重新開始實行這個制度。
官委議員是指由總統委任的議員。這一制度始於1990年,目的是為了充分表達國會之外的其他重要觀點。根據憲法的規定,總統可以委任6名官委議員。官委議員候選人由國會的一個特別推舉委員會提名。議長為推舉委員會主席,另包括7名國會議員。

㈦ 華人佔新加坡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為何新加坡一直不承認自己是華人國家

新加坡當初做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同樣屬於英國殖民地,做為英國殖民地的一部分,可想而知,他的英語化的程度是有多麼的重要,在二戰之後,英國的實力不用說已經大不如前,各地紛紛開始掀起獨立民族主義運動,馬來西亞也不例外,它也獨立了出來,但是馬來西亞卻非常排華,於是新加坡成了一個沒有人要的小島,那時候應該何去何從呢?

不得不說李光耀是一個極為偉大的人物,將新加坡發展成為了現在的樣子,真的是少有。新加坡現在的總理是李顯龍,也就是李光耀的兒子,他所率領的政黨也在剛剛獲得了勝利,新加坡還是屬於李家的。

㈧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為何能長期執政

考察學習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從1959年的大選中獲勝上台後,在至今為止的歷次大選中保持全勝,實現了長期執政。他們是怎樣抓住民心,實現長期執政的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原因一:有一個符合國情,合乎人民意願,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國家治理模式。 一個國家採用什麼樣的治理模式離不開地理、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新加坡是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人口素質高,居住集中,城即國,國即城,國小、人少,管理層次少,黨和政府對基層的控制力強;新加坡長期受英國議會制和文官制影響,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法治體系和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新加坡是個移民組成的國家,華人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為基礎的東方文明和基督教義為基礎的西方文明在這里相互融合,法治模式和人治模式得到完美結合。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建立了一整套東西方價值觀結合的共同價值觀,制定了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結合的行動路線,確立了議會民主和精英治國結合、法治和德治結合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這樣一個符合國情的國家治理模式,為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提供了政治制度保證。新加坡是一個實行議會選舉的民主國家,五年一次的大選是一把懸在人民行動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失去政權的危險,使他們一直充滿著危機感,督促他們時刻不忘記人民,使他們有了為民服務的內在永久動力。 原因二:有一群樂於奉獻,心繫社會,具有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精英。 人民行動黨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國會議員是黨的最重要的幹部。議員的能力素質關繫到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水平,議員的這種重要地位決定了黨的幹部隊伍建設首先是挑選高素質的黨的議員。人民行動黨納賢的對象主要是醫生、律師、會計、大學教授、企業家、銀行家等有能力、有品行的各行業社會精英,如果發現合適人選,他們就千方百計把他們吸納到人民行動黨。為了保持黨的活力和競爭力,每次大選時,人民行動黨都要推出20%—30%的新議員人選。因此在每次大選中,人民行動黨總能把最優秀、最合適的人選作為選區議員候選人,通過他們獲得大選的勝利。在現任的84個議員中,82個是人民行動黨議員,其中包括政府總理、副總理以及15個部的部長、政務部長、政務次長。正是這些議員,一方面在國會議政,把黨的意志轉化為法律,轉化為國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政府中領導公務員隊伍,把黨的理念轉化為政府的政策、措施,從而實現對社會的高效管理。人民行動黨通過其有效的執政行為提高公共服務的績效,以舉世公認的執政業績贏得人民的心,這是其聯系群眾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根本所在。 人民行動黨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議員聯系群眾制度。人民行動黨議員兼任選區黨支部的主席,黨支部下設支部秘書和委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協助議員接見民眾,搜集民意,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在大選來臨時,爭取選民的支持。人民行動黨的議員是一群能讀懂新加坡人民心的政治家,他們善於做群眾工作,知道群眾想什麼、需要什麼,敢於面對群眾,有能力、有辦法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人民行動黨議員每周晚上要接待選民,接待場所在租用的幼兒園、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在任期內,每個議員對選區居民家庭至少拜訪一次。人民行動黨議員通過為選區爭取各種援助金、政府撥款,為選民解決實際問題,贏得選民的支持、認可,樹立自己在選區的威信。人民行動黨把與選民接觸作為其最直接的聯系群眾的方法,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重要所在。 原因三:有一個網路健全,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組織動員能力的社會基層組織。 新加坡的社會基層組織結構的一個特點是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比較發達,社會基層組織的觸角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他們中的領袖基本上又都被吸納到由人民行動黨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協會和組織中。因此,這些社會基層組織都掌握在人民行動黨的手中。國會議員既是選區黨組織的支部主席,又是社區基金會的主席,也是人民協會的顧問。就是說,所有「為民服務」的好事都由黨的國會議員和由人民行動黨控制的基層組織包攬,在這里,沒有黨的領導,只有黨的服務,沒有黨的形,只有黨的神。社會基層組織是人民行動黨聯系群眾的紐帶,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有效手段。人民協會和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協會是新加坡社會青年與體育部下設的法定機構,是社會團體和社會基層組織的管理機構,由國家總理李顯龍擔任協會主席。人民協會是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是龐大的社區網路的主管機構,是人民行動黨的得力助手。它的宗旨是通過公民咨詢委員會、民眾俱樂部、居民委員會、鄰里委員會等社會基層組織,組織和促進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文化、教育、體育活動,為各種協會、社會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和關懷,促進種族和諧,增加社區凝聚力,拉近人民與政府的距離,把行動黨的理念和主張轉化為民眾的具體行動,成為國家對全國進行控制的最基本的組織網路。 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是一個非贏利的社會福利機構,是人民行動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社區基金總部與人民行動黨總部在同一所建築中,聯系密切,這既保證了基金運作的通暢,又樹立了黨的親民形象。它主要為社區提供一些政府基層組織所不及的服務,在社區開辦行動黨幼兒園、托兒中心、兒童圖書館、電腦輔導班等,還為選區提供一些福利如保健計劃、學生獎學金等。每個組屋區都有一所行動黨的幼兒園,目的是從幼兒開始培養對行動黨的認同,也是為了爭取家長選民的支持。社區基金還協助居民委員會為居民提供各種服務,這些都為人民行動黨爭取了民心和選民。 人民行動黨的執政信念是以民為本,心繫群眾,關懷草根,黨的幹部(幹部黨員、國會議員、黨的社區領袖等)是貫徹黨的理念的最堅強的、最有力的主體。在新加坡,政策的制定、執行和反饋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國會議員發揮了關鍵作用,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他們。他們通過社會基層組織聽取民意,把脈民生,了解人民所需、所想,提煉人民的意願和主張,成為黨和國家制定各項政策的參考和依據。然後通過控制的政府部門形成各項惠民的政策、措施。社會基層組織在這個循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是黨和政府政策的宣傳者,是民意的搜集者,是社區活動的組織者,有了他們,社區就在人民行動黨的引導下開展工作。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我們要從革命黨意識向執政黨意識轉變,從建黨思路向黨建思路轉變,從側重於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增加數量、提高覆蓋面,向注重質量、發揮作用,提高基層組織的社會影響力、整合力、動員力轉變。學習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就要學習他們的執政理念,包括政黨理念、政府管理理念、社會發展理念,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解放思想,不斷探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途徑、新方式。 得人心者得天下,民心穩則天下穩。社區作為群眾生活居住的場所,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意、贏得民心的重要場所,也是群眾了解政府政策、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強社區黨建、社區建設,要從政府層面和社區層面兩個方面考慮: 黨和政府要成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黨委和政府要發揮宏觀規劃、組織協調、政策引導作用,把服務群眾、爭取民心作為工作的立足點,在今後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考核、測評、評議中,更加科學合理的增加民生指標,延伸考察范圍,把社區作為了解考察對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引導領導幹部更加關注民生、民心。要以群眾的呼聲為風向標,在人、財、物、制度多個方面提供保障,圍繞醫、食、住、行、學、工等各個方面,搞好民心工程,進一步增強黨和政府的在群眾中的威信。政府要把社區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群眾的平台,在硬體設施、服務項目等方面進一步改善提高,使服務中心集社會事務辦理、娛樂、培訓、黨群活動等為一體的綜合功能體。圍繞理順管理體制,突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轉變街道職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作為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它執政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黨委、政府的形象。目前,街道職能定位不夠合理,導致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缺失,削弱了自身在基層的影響力。要逐步取消街道辦事處招商引資等經濟管理職能,賦予街道辦事處更多統籌、協調、監督的職能和權利。強化社區公共服務,把幫助居民就業、實施居民保障、完善居住環境、解決居民生活困難、提供居住安全、做好民政救助、負責民事調解、搞好居民文化娛樂等全方位服務作為主要職能;強化社區管理職能,在社區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建設、治安管理、物業管理、綠化保養等方面實行網路化全履蓋的社區管理。 基層組織要成在社區建設中發揮領導作用。要以擴大基層黨組織影響力為關鍵,進一步提高黨在基層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要以地區性、群眾性、社會性、公益性工作為重點,努力把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提高在基層工作中的整合力、動員力、影響力。要探索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方式,通過他們了解民情、參與民生、反映民意、爭取民心、關懷民需,更好地擴大黨的影響力,提升黨的形象。要以服務群眾為重點,進一步健全社區各類組織。要在社區大力發展具有非政府、非營利,自治性質的各類草根性社區團體和中介組織,促進社會團體、政府和社區居民建立合作夥伴關系,有效實現社區資源的內在整合。社區居委會要克服行政化傾向,對居委會職能事務進行相應剝離,突出群眾自治性的居民組織的作用,將原本由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一些公共職能,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給社會團體和社工機構承擔,使社區居委會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務群眾,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的社區歸屬感、認同感,提高社區凝聚力上來。

㈨ 新加坡的政黨制度是什麼

新加坡已注冊的政黨有24個。主要有:
(1)人民行動黨(The Peoples Action Party):執政黨。1954年11月由現任內閣資政李光耀等人發起成立,奉行既非資本主義、又非共產主義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想路線。人民行動黨綱領是維護種族和諧,樹立國民歸屬感;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確保國會擁有多元種族代表,努力建立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會。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執政黨地位。李光耀長期任該黨秘書長,1991年吳作棟總理接任秘書長至今。

(2)工人黨(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創立。主張和平、非暴力的議會斗爭。1971年重新建立領導機構,提出廢除僱傭制,修改國內治安法,恢復言論和結社自由。近年來在群眾中影響有所擴大。在1991年、1997年和2001年大選中各獲1席。秘書長惹耶勒南(Jeyarepnan)。

(3)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1980年7月成立。主張反對黨聯合起來,打破人民行動黨的一黨統治,積極爭取工人支持。在中、上層知識界有一定影響。在1991年大選中獲3個席位,在1997年大選中未獲席位。秘書長徐順全(Chee Soon Juan)。2001年大選中,民主黨和新加坡人民黨、國民團結黨和工人黨結成新加坡民主聯盟,人民黨秘書長詹時中和工人黨助理秘書長徐程強各獲1個席位。在過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的執政黨,在議會中也鮮少有能夠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外界普遍認為,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以及異議分子的打擊是毫不留情的,包括在選舉前重新劃分選區、運用行政資源以及訴諸法律行動等。但同時不容否認的是,人民行動黨確實在新加坡民眾中擁有很高威望,在建國後的歷次選舉中該黨的總得票率從未低於65%。

【有關評論】
批評者認為人民行動黨擁有了議會的絕對主導權,使得權力制衡受到破壞,反對黨根本無法發揮監督作用。有些西方國家指責人民行動黨主宰了新加坡主要的政治舞台,因為國會成員絕大多數都是該黨黨員,三任總理李光耀,吳作棟與李顯龍也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不過,由於國會的構成來自選舉結果,這些指責並不具太大的說服力,而且法律已經努力保障議會中有反對黨的聲音存在。不過,新加坡即便是實行選舉制度,也有些人認為新加坡政府體制似乎更接近專政統治而不是民主政治。
一般認為,新加坡言論自由的空間自1965年獨立之後就一直受到壓制,雖然近年來為鼓勵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展現更開明的政府態度,已經在這方面有所放鬆。有些人認為,人民行動黨政府通過政府持股的方式間接控制了該國兩大媒體集團,反對聲音也因為種種限制很難通過其他私人出版機構出版其著作或發表言論。外國媒體對新加坡政府的批評往往會導致誹謗官司,或被限制在新加坡的發行量。此外,個人或民間組織也被禁止自行安裝衛星天線接收器,所有外國電視節目都可被審查。政府也對網路進行管制,具體管制情況不詳,不過封鎖的網站多為色情網站。
人民的行動自由並沒有受到太大限制,但當局對一切集會活動都非常關注。在新加坡,只要達到一定數量的戶外集會都必須向警方備案。新加坡的內部安全局擁有非常大的許可權,被殖民地時期留下來的內部安全法授權可在必要時無限期拘留任何被懷疑可能對種族和諧與社會穩定造成威脅的人士,並可以在不經審訊的情況下扣押多年。有些人認為,這部法律在人民行動黨政府對付共產黨的時候被濫用。
此外新加坡的高壓管制還表現在對日常行為的監督上: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內銷售(醫療用口香糖除外);隨地扔垃圾、使用廁所後未沖水、地鐵上喝水或進食都會導致高額罰款或強制勞役。該國還擁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禁毒法律,攜帶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販賣用途的主要刑罰為絞刑。此外對於成人男性犯罪者還可使用笞刑處罰。不過雖然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大多數新加坡人卻都認可以重罰來遏制犯罪或破壞性行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