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老人為什麼要工作
A. 老人在新加坡從事啥工作好
各位有沒有察覺到在新加坡,總會看到在一些小販中心或是工廠,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們忙碌的身影。
剛來到新加坡的我們忍不住好奇,為什麼在新加坡這些腰不能直,體力越來越衰弱的老人不在家享清福,卻要在這些地方端盤子、洗碗、製作產品來受罪呢?
從這里也感覺到了新加坡這個小國家的生存之難。每個人都好像齒輪一樣要一輩子不停的旋轉,好讓新加坡這個大機器可以完美的運轉。一旦停下,再高的大廈也可以頃刻間轟然倒塌。
為了國家和下一代的生存和舒適,這些老人在晚年仍不得不出來工作。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幫助他們,有素質一點,別亂丟垃圾,好讓他們的工作容易些.
B. 新加坡老人為什麼被稱為「樂齡人士」,看看養老政策就清楚了
在新加坡生活的老人或者說年長者,都有一個獨特的尊稱,叫「樂齡人士」!「樂齡人士」主要指60歲以上的老人,字面意思很明顯「到了快樂的年齡」。所謂的「樂齡」,其實是對於60歲以上退休老年人的另一種稱呼,希望他們能夠晚年生活祥和安樂。
從對老年人的特殊稱呼來看,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重視養老事業的一個國家。那新加坡都有哪些獨特的做法呢?
首先——政府減負
「養老」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緣故,需要投入大批量的資金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等問題,資金的數量也是相當驚人的。
新加坡主要採用「輕福利政策減輕政府養老負擔」!你沒有看錯,是減輕政府負擔!看到這有些小夥伴估計要驚呼了!怪不得新加坡有那麼多老人,都皺紋爬滿臉了,還在工作。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養老保障為中央公積金體系(CPE),相當於國內的「三險一金」,只不過新加坡進行了統一稱呼。CPE為強制儲蓄,主要提供包括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綜合性的保障服務。
CPE一般分為3個賬戶:
①普通賬戶可用來購房、購買CPE保險、投資和子女教育;
②特別賬戶用於養老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
③保健賬戶則用於支付醫療費用。
而一旦會員達到退休年齡,政府則會為其設立一個新的退休金賬戶,符合要求者可在65歲後按月領取退休金,退休後賬戶要求有最低存款額,達到要求的,在65歲後,每月便可以領取1200新元的退休金,一共可以領20年。但往往到了退休年齡,新加坡的老人不願意退休!也就是剛才提到的,走在新加坡大街上會發現老人員工非常之多,這和國內絕對是天壤之別!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①薪金
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重新受雇退休年齡是65歲,但越來越多的新加坡老年人過了這些年齡後,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去年,65-69歲年齡段的新加坡人中,有超過40%的依然在工作,這個比例相較於2006年的24%,多出整整16個百分點。而老人就業增加,正是得益於政府政策、就業市場緊綳和人們的壽命和健康年份延長的諸多因素。新加坡規定:員工的重新受雇年齡為62歲到65歲。而目前,幾乎所有到達62歲的員工都獲得重新受雇。而且,只要重新受雇者工作職責不變,他們甚至也沒被削減基本工資。2014年,62歲以上的就業老人的98%沒有被削減薪金,有10%還獲得加薪。
②年齡
新加坡每十年人均壽命就會增加3年。2014年,新加坡男子的平均壽命為80.5年,女子為84.9年。由於壽命延長,人們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錢的繼續應付退休生活,因為新加坡的退休金職能領20年。老人有了收入,就能在財務上獨立,無需依賴子女。
③鼓勵
政府本身推出政策,鼓勵企業聘請年長員工。年齡超過60歲的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擔任的工作包括清潔工、機械操作員、服務和銷售員工。如果企業聘請超過65歲的員工,政府也會津貼企業。年齡超過60歲的員工的月收入的中位數,從2006年的1160新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000新元。這樣一來,企業覺得聘請年長員工其實很劃算。同時,由於新加坡收緊外國員工的流入,導致勞動力市場緊綳,僱主也開始認真考慮聘請年長員工的課題。去年,65歲以上的新加坡人中,有25%受雇。而2006年,這個比例只有13.8%。有人預言,未來10年,老年人就業率將很容易達到30%。
④心態
很多人老人明白,老人就業、哪怕兼職,也能讓老人與社會進行互動,正是因為有這種互動,老年人就不會不被禁錮在家庭內,反而能夠享受相對豐富的老年生活。而且延遲退休還都是民意所為,隨著人均壽命的逐漸提高,新加坡曾多次延遲退休年齡至62歲,2011年通過返聘條例,員工在退休後可在自願的基礎上繼續工作,僱主須向符合健康條件的62歲以上員工提供三年的返聘合同,增加了退休年齡的彈性。同時,積極幫助中老年人提升就業能力,鼓勵他們干力所能及的工作,40歲以上的員工參加培訓費用全免,50歲以上的員工在崗位上干滿6個月可以獲得政府獎勵的工資,計程車司機可以干到70歲。值得注意的是,工運領袖最近多次提議,把重新受雇年齡上限提高至67歲,讓更多人盡量延長受雇,從一定意義上代表了現實民意。
而為了避免老年人在職場上受到歧視,政府今年修改規定,宣布從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允許僱主為年滿60歲員工減薪的法律規定。該規定是新加坡政府在1999年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至62歲時提出的。在該規定下,僱主可以在延長員工退休年限時為其減薪最高10%。這一規定的取消為老年人重入職場暢通了道路。
其次,老年計劃
新加坡總人口為547萬,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接近13%,而且由於出生率持續低迷,近年來,一名老人對應的工作公民已從2004年的7.6人下降到5.2人。這意味著目前新加坡僅有不到6名工作公民負責供養一名老人,而且供養的老人還在增多,而工作的公民在減少,反差不斷加大。然而,單純依靠政府提供養老顯然會造成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幫助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中包括組屋套現的補貼計劃,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的家庭參與養老組屋補貼計劃,興建針對老年人的樂齡公寓等。
組屋套現是指擁有組屋的居民可以通過屋契回購計劃、大屋換小屋以及出租組屋等方式每月獲得額外的收入,這主要針對經濟困難的居民。政府近年來不斷提倡和強調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作為福利性質供應給本地居民的組屋,就在設計建造時專門設計了適合幾代同堂的戶型,並在購房價格上給予優惠。這種戶型類似打通了的兩套住宅,以客廳相連接,兩戶既分又合,使長輩和晚輩能夠和諧共處。另外,對於願意與父母住得近的子女家庭,在購買政府組屋時政府會提供高達4萬新元的現金減免。而單身人士購買組屋若與父母同住,也可享受2萬新元的公積金房屋津貼。
僅僅是解決了養老的問題還不夠,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才是更加關心的課題。事實上,新加坡社會的養老設施已經比較完善了,從日常生活上可以說是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例如,多數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每座組屋都為老人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還設立有食閣和公車站,屋主下樓就可以吃飯,而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這也大大減少了老年人滑倒事故。2016年3月,新加坡又針對老年人推出了「幸福老齡化計劃」。政府將投入30億新元,推動涵蓋醫葯保健、退休、就業、住屋和交通等12個領域的超過70項計劃。
從該計劃披露的內容來看,新加坡政府在關懷老人上真正做到了周到細致。首次在完整報告中出現的新計劃包括,將在非尖峰時段,把地鐵車廂門的開關時間延長2秒至6秒,讓年長者有更多時間進出車廂。此外,巴士站和的士站將更換成裝有扶手的座椅,助年長者起身。人民協會將藉助現有設施和社區網路,在健樂項目下提供醫療服務、推廣保健教育和樂齡學習,目標是在每個社區打造一個健樂中心。
這種關注細節的做法也體現在政府近年來修建的樂齡公寓的設施上。例如,樓梯和走廊兩側添加了扶手,在所有改變方向和高矮的地方用顯眼的色彩提示。考慮到老人彎腰駝背,開關、門鈴和門窗把手等設施的位置都適當降低。老人視力、聽力一般都不太好,因此公寓房間的照明度是普通住宅的兩倍,煤氣等各種開關上的字很大,報警系統的音量也適當提高等。此外,每個樂齡公寓都設有鄰里聯系站,老年人可以到這里來參加各種唱歌、讀書等活動,也可以相互之間聊天打發時間。
對於不住在樂齡公寓的人士,新加坡的每個選區也都設有民眾俱樂部、社區聯絡所以及康樂中心,這些場地由政府撥款並承擔部分營運經費,定期舉辦文化、社交、休閑活動,並提供健康檢查、信息咨詢、日常護理等服務。此外,新加坡也有日托養老和各類社會養老機構。對於無暇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新加坡成立了「三合一家庭中心」,將托老所和托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老小孩」和「小小孩」共同生活。老少集中管理,即順應了社會的發展需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又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增進了人際交往與溝通。
C. 新加坡重新僱傭年齡將調高至68歲,你如何看待新加坡的這一波操作
因為勞動節馬上就要來了,所以也都會關注到法定退休年齡這件事情上,而在新加坡表示重新將僱傭年齡調到68歲,延遲他們退休年齡,在早前新加坡的退休年齡從62歲提到65歲,但在近日新加坡又將做僱傭,年齡從67歲提到70歲,一些網友們表示70歲的高齡還可以參加工作,甚至有些網友們調侃道,真是活到老乾到老,新加坡的退休年齡逐年都在調高。只要勞動者在身體條件能符合標准當中就可以就業,同時鼓勵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工作行業當中。
可能也由於新加坡的人口比較少,從而導致勞動力的缺乏,也會造成許多崗位上人員的空缺,才會考慮將退休年齡退到68歲。新加坡應該提倡年輕人們多工作,或者是提高工資待遇,招收全國各地的人們到新加坡工作。當人們在面對高工資的時候,也會選擇去那裡工作,由於每個國家的政策不同,所以在法定退休年齡這件事上也都會不一樣。但也有一些老人認為自己在工作當中也會很快樂,長時間的在工作當中多運動,對身體也會有好處。
D. 老年人退休後為什麼還要工作呢
1. 一部分因為想找點事情做。有一部分人退休後是因為耐不住寂寞,相信每個人都在憧憬退休後的美好生活,每天養養花、養養魚、逛逛菜市場,但是一旦真的退休,就感覺閑得慌。2. 一部分人是因為真的生活所迫。在我國,還是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退休後繼續工作的原因是因為生活所迫。很多人會想,到60歲退休,是不是應該安度晚年、享受生活了嘛?但是,很多人交城鄉居民養老金,很可能每個月才幾百塊錢或者一兩百塊錢,這完全不夠家庭的開支,所以很多人選擇打打零工,補貼家用。有些老人的兒女還是個啃老族,自己的父母到了五六十歲,依然吸食父母的血汗錢,這些都是生活中都能看到的現象,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們作為旁觀者,又做不了什麼。3. 一部分人因為真的熱愛工作。種種可能都會發生,當我老了就未必耐得住寂寞。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受,放假了就想上班,上班了想休息。但是老了退休了就是永遠放假了,耐不住的。
E. 為什麼有的國家老年人還要出去上班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里,到了退休年齡的老年人就應該退休享受晚年生活,是很難理解國外的老年人都白發蒼蒼了為何還要出去上班,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人口老齡化導致社會崗位對年齡的要求放寬
眾所周知,人口老齡化是個全球問題,特別是歐洲、東亞等很多國家,人口快速的老齡化速度和規模都讓這些國家的老齡人口比重不斷攀升。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社會發展速度緩慢,但仍然需要很多崗位有人去做,那麼就不得不讓這些老年人來填補人員空缺,因此很多企業都放寬了社會崗位對年齡的要求,除去一些必須有年齡限制的工作,大多數的工作崗位對於年齡幾乎沒有要求,這點和我國35歲以上就很難找到工作的現狀是不一樣的。
自我實現層面的老年人
總而言之,老年人去上班是多種情況的,但大多數情況還是社會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問題和養老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需要社會和老年人共同嘗試去達到一個平衡。
F. 聽說新加坡老人沒有退休金那他們靠什麼過下半輩子
很多國家有些人確實沒有養老金,這是正常的,政府會給一些補助吧,就像中國的低保。
G. 為什麼新加坡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在工作
為什麼新加坡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在工作?很多人把新加坡等一些國家,想像得十分美好,其實事實上根本不是如此,下面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老年人保護措施不利,造成諸多難題:
另外新加坡的老年人沒有政策的保護,因此他們退休生活就無從談起了,因此老年人的生活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導致新加坡很多老人被迫工作!
H. 都說新加坡人很土豪,是真的嗎
如果問你們,當今世界面積很小的國家有哪些?許多人都會想到位於亞洲的一個國家,新加坡!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一個島國國家,其面積只有714.3平方公里,因此新加坡也被稱之為是“城市國家”。
也正是這些,新加坡吸引著無數世界各地的驢友,每天都有12000名的遊客來到新加坡旅遊,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新加坡旅遊嗎?
I.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國外工作,為什麼新加坡成為勞務者的首選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國外工作,為什麼新加坡成為勞務者的首選?
近年來,出國工作已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和質量標準的不斷提升,愈來愈多的人選擇到國外工作,而對很多人而言,選擇去哪一個項目和國家是一個問題。資本主義國家,如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部分地區,但越發達的國家,福利工資待遇越高,相對於工人而言,標准非常嚴格,而新加坡相對來說沒那麼嚴格。那麼為什麼新加坡成為勞務者的首選呢?一起來看看吧。
1.一些技術工作簽證沒有語言要求
擁有新加坡技術工作簽證,你可以享受許多福利,例如完全免費公共性衛生防疫。與此同時,申請人的家庭主要成員可以一起前去新加坡,夫妻能夠合理合法工作,18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免費進入公辦學校。享有本地福利。因為新加坡的高福利和高工資,它深深吸引很多勞動力工作並移民。
新加坡是受很多出國打工族歡迎的國家,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很好的國家能去選擇,好像去紐西蘭勞務公司,葡萄牙、波蘭、荷蘭這些許多發達的國家都是很不錯的。最熱門的並不等於是最合適你,做好選擇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如果你要到國外去工作,你會選擇新加坡嗎,為什麼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