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像什麼形狀
⑴ 新加坡版圖的形狀像什麼動物
獅子!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猛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⑵ 新加坡的獅頭魚身像有何含義象徵著什麼起源!
「獅頭魚身像」高八點六公尺(8.6米),重70噸,身子是一條魚,但頭卻是獅子的頭,它是新加坡標志,因為新加坡這個字來自梵文,意思是「獅城」。
起源:
它在1964年由時任Van Kleef水族館館長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計的。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
在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6米,重7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它是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的作品。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
(2)新加坡像什麼形狀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古代新加坡曾一度是個重要的商業中心。但於公元1377年遭爪哇入侵被毀為廢墟,1613年它又遭到葡萄牙人的劫掠和焚燒;到了19世紀初,這里仍是個叢林密布野獸出沒的荒島,這時它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819年1月,英國人萊佛士為開拓海上貿易來到獅子城,當時這里只是一處人煙稀少的漁村,但他卻很快看出這是個天然良港,含有無限商機。萊佛士以極低微的代價租下這塊土地,插上英國國旗、駐扎軍隊,招募勞工開荒山填沼澤、築路道修碼頭,從事城市和港口建設。
1824年起,新加坡全境均歸屬英國管轄,成為英國在遠東進行轉口貿易的商埠和在東南亞主要軍事基地。在此期間,遠道而來的中國人和馬來半島及其他各地的移民大量湧入,共同為開發這片熱土進行著艱辛的勞動,逐漸形成以華人佔多數,包括馬來族、印度族、巴基斯坦人等民族在內的多民族移民社會。
1959年,新加坡人民經過奮爭獲得了獨立,1965年正式建國。擺脫殖民統治後的新加坡,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發展的新路,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內,迅速從一個轉口商港變成具有資本和技術密集工業、發達的金融業和進出口貿易的現代化新興國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
1972年9月15日,當時擔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為魚尾獅塑像主持開幕。他在致詞時表示,希望魚尾獅能成為新加坡的象徵,就如艾菲爾塔是巴黎的象徵一樣。
⑶ 新加坡的標志是什麼
魚尾獅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夜晚,登上魚尾獅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
(3)新加坡像什麼形狀擴展閱讀:
魚尾獅(Merlion)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志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從1997年一直沿用到至今。
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新加坡旅遊局在1966年把魚尾獅注冊為它的商標,並於1971年委託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一座獅子頭、魚身、魚尾的雕塑。像高八點四米,獅子頭頂部長二點三米、寬一點七米,身重四十噸。雕塑現坐落在新加坡市魚尾獅公園內。
⑷ 新加坡的象徵有哪些
國家象徵
魚尾獅像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2009年2月28日,魚尾獅在大雨中被雷電擊中,頭部和波浪狀底座受損。魚尾獅於2009年3月18日修復後再次對遊人開放。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公園 14 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
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
國旗
新加坡共和國國旗
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
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
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
新加坡國徽
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
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
Majulah Singapore
前進吧,新加坡
國語
馬來西亞語(但英語使用較多)
國花
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這種淺紫紅色的美麗蘭花有四個花瓣,象徵各民族及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4大語系。
首都
新加坡市 (Singapore City) 是新加坡共和國首都,位於新加坡島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積約98平方公里,約佔全島面積1/6。這里地勢和緩,最高點海拔為166米。
新加坡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⑸ 關於新加坡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claloore)
首都:新加坡
面積:699.4平方千米
人口:448萬(2006年)
民族:有28個民族,馬來人是本土人。現在以華人(佔76.9%)、馬來人(佔14%)、印度人(佔7.7%)、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為主,還有為數不多的阿拉伯人、蘇格蘭人、荷蘭人、阿富汗人、菲律賓人、緬甸人以及歐亞混血種人。
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行政機關用英語。官方語言有: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4種。
貨幣:新加坡元理
國家地理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是國際海運交通中心之一。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0個小島組成。新加坡島呈菱形。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91.6%。島上地勢較平坦,武吉知馬山海拔177米。為新加坡的最高點。島上有格蘭芝、裕廊等一些小河流,但最長也不過6000多米。新加坡植物資源豐富。已發現的多達2000多種,其中橡膠、椰子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著名的胡姬花(蘭花)種植很普遍。新加坡屬典型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平均年降水量2400毫米。
新加坡國名的由來
「新加」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坡」是「城」,即為「獅子城」的意思。新加坡的最南端是原馬來柔佛國的一部分,其島嶼的形狀也很像獅子。
獅城:新加坡城
新加坡城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稱獅城、星州、星島。新加坡是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市政建設規劃周密、布局合理。新加坡城中央區沿著海灣的中間地帶辦公街的兩旁,聳立著具有英國風格的建築物。合洛路和梧槽路一帶基本上是新建的居民區,而烏節路一帶則是商店、酒樓和購物中心。市內高樓林立,大廈比比皆是。最高的72層大廈,目前是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之一。新加坡城街道整齊,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十分優美。全市就猶如一座瑰麗無比的大花園。新加坡工廠林立,企業頗多。新加坡城同時也是新加坡的商業、金融業中心。2004年,新加坡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貨運量超過荷蘭的鹿特丹。
聖淘沙島
聖淘沙島是亞洲大陸最南端的小島,以一條跨海大橋把它與新加坡本島相連。已建成為赤道上的一個充滿無窮魅力和浪漫情調的世界性的公園。這里有聳立於島嶼最高處的魚尾獅塔,高37米,上半部為巨大兇猛的獅頭,下半部為魚身、魚尾,而魚尾又浸入一灣碧水之中。在魚尾獅塔前面是一條長達300米、卧於清水池中的人造巨龍。聖淘沙公園共有20多個迷人的景點,這里的海底世界是亞洲最早建立、東南亞最大的一個海洋水族館,到這里,令你彷彿置身於熱帶的海底世界。聖淘沙島四周有長達32千米的潔白沙灘,也是遊憩的好去處。
⑹ 新加坡為什麼會被稱為"星島"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南面,是著名的城市島國。新加坡的字面意思是「獅子城」
——
因為島的形狀像獅子。華僑又稱它「星島」或「星洲」,意思是島小如星。
——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國家,居民中約四分之三是華人,其次是馬來人 ,印度人。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口,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許多艘大型輪船.
星島:即新加坡,又稱獅城,星洲.
位置--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是一個一面臨海,三面由海峽環抱的島嶼國家,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地帶,扼守太平洋與印度洋通航的要道,成為國際大洋航線的樞紐.
面積--總面積647.5平方公里,由50多個小島組成,新加坡是主島,占總面積的91.6%.
人口--316.35萬(1998年).
民族--新加坡華人佔77%馬來人佔14%,印度,馬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主要是泰米爾族)人佔7.6%,其他民族佔1.4%.
語言--新加坡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
宗教--新加坡屬多宗教國家.有宗教信仰的居民佔85.5%.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和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也有人信奉基督教.
國旗--自上而下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
國花--蘭花,亦稱單綿,萬代蘭.
民族風俗
飲食 新加坡大多數是華人,華人又大部分來自廣東省,所以新加坡人的飲食與中國廣東人很接近.婚嫁 新加坡各民族婚禮不相同.華人婚禮新娘穿上代表喜慶的紅色衣服盡可能多地宴請親朋好友.馬來人在婚禮中,幾乎邀請全村人前來參加.印度人婚禮在廟里以古老儀式舉行.
禮儀 各民族保持傳統禮儀,風面通常握手,華人見面以鞠躬為禮;馬來人行雙手握禮;印度人婦女額頭點檀香紅點,男人扎白色腰帶,見面時行合十致,意平時進門脫鞋.
禁忌 不用食指指人,雙手不要隨便插腰;用餐時勿把筷子放在碗和盤上,也勿交叉擺放,應放在托架上.嚴禁隨地棄物.與印度族和馬來族人進餐時勿用左手.印度人以牛為聖物,不吃牛肉.
⑺ 新加坡的地標是什麼
新加坡的地表建築是魚尾獅雕像。
1、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在1964年由時任Van Kleef水族館館長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計的。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在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
2、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6米,重7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它是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的作品。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
3、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4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船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
(7)新加坡像什麼形狀擴展閱讀:
魚尾獅相關傳說
1、相傳在公元十四世紀,新加坡稱為淡馬錫,意為海域。蘇門答臘的昨佛逝王國的王子乘坐小船在大海上行駛,突見天氣發生變化,海浪翻捲起伏,船在顛簸並一點點下沉,情況萬分危險。毅然將王冠摘下來丟到海里去。
2、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洶涌的海水立刻平息下來,海面風平浪靜,他們瞬間脫了險。在快要靠近海岸的時候,看到一個美麗的動物從王子眼前馳過,這神物頭黑胸白,長著獅子的頭,魚的身子和尾巴。這就是魚尾獅的傳說。
3、此後,就在這里建立了新加坡王國,聖尼羅優多摩成為王國的第一任君主,這個王國一共傳了五位國王。由於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處在海洋航運的十字路口,地位很優越,吸引了不少印度人和中國人前來做生意,新加坡很快就成為一個繁榮的港口。
⑻ 世界名城 新加坡為什麼叫『獅城』
獅城」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同時又因新加坡的地理形狀很像一隻獅子,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得名.
⑼ 新加坡獅頭魚尾像代表什麼
新加坡獅頭魚尾像代表新加坡為「獅城」。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
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夜晚,登上魚尾獅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
(9)新加坡像什麼形狀擴展閱讀: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該塑像高8.6米,重7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
大魚尾獅附近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它高2米、重3噸,該獅塑像也是林先生的作品。獅身由混凝土製作,表面覆蓋上陶瓷鱗片,而眼睛則是紅色的小茶杯。
夜晚,眺望魚尾獅公園外海,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新加坡共有大大小小7座魚尾獅,但只有魚尾獅公園的兩座是林浪新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