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凱鵬華盈在新加坡哪裡

凱鵬華盈在新加坡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1-29 23:28:28

1. 誰知道google的詳細歷史

Google 雖然是一家相對年輕的公司,但能量卻不容小覷。
我們在此記錄了 Google 成長歷程中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1995-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1995-1997

1995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和塞吉·布林 (Sergey Brin) 是在斯坦福大學相識的。(拉里當時 22 歲,剛剛從密歇根大學畢業,正在考慮選擇哪個研究生院,而負責帶他參觀的正是 21 歲的塞吉。)據說,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幾乎在各方面都存在分歧。
1996

拉里和塞吉當時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生,他們開始合作開發一款名為 BackRub 的搜索引擎。
BackRub 在斯坦福大學的伺服器上運行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最終因佔用帶寬過多而使伺服器不堪重負。
1997

拉里和塞吉決定為 BackRub 搜索引擎重新命名。經過一番集思廣益,他們選擇了 Google,這個詞源自數學術語「googol」,表示數字 1 後面帶 100 個零。之所以採用這個術語,是為了表明他們的目標:整合無窮盡的網路信息。
返回頁首
1998

8 月

Sun 的聯合創始人安迪·貝托爾斯海姆 (Andy Bechtolsheim) 為當時還尚未成立的 Google Inc. 公司開出了 10 萬美元的支票。
9 月

Google 的工作室設立在蘇珊·沃西基 (Susan Wojcicki) 家的車庫,位於門洛園聖瑪格麗塔 232 號 (232 Santa Margarita, Menlo Park)。
Google 公司於 9 月 4 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注冊成立。不久後,拉里和塞吉為新成立的公司開設了銀行帳戶,並存入了安迪·貝托爾斯海姆的贊助資金。
拉里和塞吉招到了 Google 的第一個員工克雷格·西爾弗斯坦 (Craig Silverstein);他也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生。
12 月

「PC Magazine」報道稱「Google 擁有返回高度相關的搜索結果的神奇功能」;我們還入選了該雜志的精選搜索引擎,列在 1998 年度的「最佳 100 網站」之列。
返回頁首
1999

2 月

隨著公司規模的壯大,我們將辦公地點從車庫搬到了帕羅奧圖的大學街 165 號 (165 University Avenue),當時的員工只有 8 人。
4 月

高級運營副總裁烏爾斯·霍澤爾 (Urs Hoelzle) 加入 Google,同時也帶來了我們的第一條「公司」狗由絲卡 (Yoshka)。
5 月

奧米德·柯德斯塔尼 (Omid Kordestani) 加入銷售部門,他是我們的第一位非工程師員工。
6 月

我們在首份新聞稿中宣布,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和凱鵬華盈 (Kleiner Perkins) 向公司投資約 2500 萬美元;約翰·杜爾 (John Doerr) 和邁克爾·莫瑞茨 (Michael Moritz) 加入董事會。該新聞稿引用了莫瑞茨將「Google 用戶」稱為「Googler」的說法。
8 月

我們搬到公司在山景城的第一個辦事處,地址為:東海岸大街 2400 號 (2400 E. Bayshore)。山景城位於斯坦福大學以南和幾座矽谷早期城鎮(森尼韋爾、聖克拉拉、聖何塞)以北,相距都不過幾英里。
11 月

查理·艾爾斯 (Charlie Ayers) 加入 Google,成為我們的首位廚師。他在一場由公司 40 名員工擔任裁判的烹飪比賽中獲勝,因此獲得了這份工作。他此前就很出名,曾擔任過「感恩死」(Grateful Dead) 樂隊的廚師。
返回頁首
2000

4 月

我們在愚人節那天發布了 MentalPlex,號稱 Google 會讀心術,能知道您心裡想搜索什麼。從此以後,我們在每年的 4 月 1 日都會按矽谷的傳統搞點惡作劇。
5 月

Google.com 最早的 10 種語言版本發布: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芬蘭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挪威語和丹麥語。
我們首次獲得威比獎:技術成就獎 (Technical Achievement)(由評委評選)和用戶擁戴獎 (Peoples』 Voice)(由用戶評選)
6 月

我們與 Yahoo! 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成為該公司的默認搜索提供商。
Google 率先宣布建立了 10 億個網址的索引,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9 月

我們開始提供中文、日語和韓語搜索的服務,將我們界面語言增加到 15 種。
10 月

Google AdWords 發布,最早擁有 350 名客戶。該自助廣告計劃可讓客戶使用信用卡進行在線激活,並提供關鍵字定位功能和廣告效果反饋。
12 月

Google 工具欄發布。利用該瀏覽器插件,無需訪問 Google 首頁即可進行搜索。
返回頁首
2001

1 月

我們宣布聘用矽谷資深工程師韋恩·羅辛 (Wayne Rosing) 擔任我們的首位工程部副總裁。
2 月

我們進行了首次公開收購,對象是 Deja.com 的 Usenet 論壇服務,該服務保存了自 1995 年以來的 5 億條論壇信息。我們在收購後增加了搜索和瀏覽功能,並以「Google 網上論壇」的形式推出。
3 月

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被任命為董事長。
Google.com 的界面語言達到 26 種。
4 月

瑞典廚師用語 (Swedish Chef) 成為可選語言。
7 月

「Google 圖片搜索」發布,提供 2.5 億張圖片供用戶搜索。
8 月

我們在東京設立了首個海外辦事處。
埃里克·施密特出任首席執行官。拉里和塞吉分別被任命為產品部總裁和技術部總裁。
10 月

我們與 Universo Online (UOL) 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此次合作使得 Google 成為數百萬拉丁美洲用戶的首選搜索服務。
12 月

持續關註:我們的索引規模增長到 30 億份網路文檔。
返回頁首
2002

2 月

克林貢語(電影《星際迷航》中的語言)成為 Google 提供的 72 種界面語言之一。
首款 Google 硬體發布:該產品稱為 Google Search Appliance,外觀是一個黃色的盒子;企業可將該產品接入自己的計算機網路中,針對公司自己的文檔啟用搜索功能。
我們發布 AdWords 的重要更新,其中包括每次點擊費用定價的新功能。
4 月

在愚人節那天,我們宣布我們的搜索結果是由鴿子強力驅動的。
我們發布了一系列 API,可讓開發人員查詢超過 20 億份網路文檔,並在自己喜歡的環境(包括 Java、PERL 和 Visual Studio)中編程。
5 月

我們成為美國在線 (AOL) 的主要合作夥伴,向使用 CompuServe、Netscape 和 AOL.com 的 3400 萬客戶提供 Google 搜索服務和贊助商鏈接。
Google 實驗室發布,可讓用戶試用我們研發小組新推出的各種測試版功能。
9 月

Google 新聞發布,囊括了 4000 條新聞來源。
10 月

我們在悉尼設立了首個澳大利亞辦事處。
12 月

現在,用戶可以通過 Froogle(後更名為 Google 購物)搜索要購買的商品了。
返回頁首
2003

1 月

美國方言協會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 將「google」評為 2002 年「最有用」的年度詞彙。
2 月

我們收購了 Blogger 的開發公司 Pyra Labs。
3 月

我們發布新的內容定位廣告服務,讓大型和小型網站發布商都能使用 Google 的龐大廣告客戶網路。(幾周後的 4 月 23 日,我們收購了 Applied Semantics,並在該公司的技術支持下開發了 AdSense 服務。)
4 月

我們推出面向公益組織的回饋廣告計劃 Google Grants,可讓這些組織為自己的服務在 Google 投放廣告。
10 月

推出首屆編程挑戰賽,程序員可以報名參加,贏取現金或榮譽獎。編程人員可以使用 Java、C++、C# 或 VB.NET。
12 月

我們推出 Google Print(Google 圖書搜索的前身),摘錄圖書的一小部分內容、將其編入索引並顯示在搜索結果中。
返回頁首
2004

1 月

我們推出 orkut,進軍社交網路領域。
2 月

拉里·佩奇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院士。
我們的搜索索引數再創新高,達到 60 億個條目,其中包括 42.8 億個網頁和 8.8 億幅圖片。
3 月

我們搬到位於山景城露天劇場大道 1600 號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的新總部大樓 Googleplex,為我們的 800 多名員工營造了一個校園式環境。
我們正式確定我們的企業部門並聘用戴夫·吉魯亞德 (Dave Girouard) 擔任總經理;記者於 4 月開始報導我們的企業搜索業務願景。
我們推出 Google Local,提供相關的社區商家信息、地圖和路線。(後來,我們將 Google Local 與「Google 地圖」合並。)
4 月

為了慶祝愚人節,我們宣布要在月球上建立新研究機構 Googlunaplex。
5 月

我們發表了首批 Google 安妮塔·博格獎學金獲得者的名單,以鼓勵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傑出女性。現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學生均可申請該獎學金。
8 月

我們於 8 月 19 日在華爾街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發行 19605052 股 A 類普通股,開盤價為每股 85 美元。
9 月

Google 網域超過 100 個(第 102 個是挪威域,第 103 個是肯亞域)。現在,Google 網域已增至 180 多個。
10 月

我們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正式設立辦事處,該辦事處擁有 150 名通曉多種語言的 Google 員工。塞吉和拉里出席了成立儀式,愛爾蘭副總理瑪麗·哈尼女士 (Mary Harney) 也在儀式上對辦事處大加贊揚。
Google SMS(簡訊服務)發布,用戶可以在移動設備上通過簡訊將文字搜索查詢發送至 Google 或 466453。
拉里和塞吉成為馬可尼協會 (Marconi Society) 的榮譽會員,該協會旨在表彰那些「在通信和互聯網領域為人類進步做出的長遠貢獻」的科學家。
我們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為新的工程辦事處舉行了成立儀式,塞吉和拉里出席了該儀式。
Google 桌面搜索發布:用戶可以開始利用 Google 的搜索技術搜索存 在自己硬碟上 文件和文檔了。
我們推出測試版的 Google 學術搜索,該服務可讓用戶免費搜索學術文獻(如同行評審的學術文章、論文、圖書、預印本、摘要和技術報告)。
我們收購數字測圖公司 Keyhole,該公司的技術即為 Google 地球的前身。
11 月

我們的網頁索引數達到 80 億。
12 月

我們成立了東京研發 (R&D) 中心,以吸引出類拔萃的日本工程師和其他亞洲工程師。
通過與哈佛大學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密歇根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及紐約公共圖書館建立數字掃描合作夥伴關系,我們擴大了 Google Print Program(後來更名為 Google 圖書搜索)的規模。
返回頁首
2005

2 月

Google 圖片搜索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索引中的圖片數量達到 11 億。
Google 地圖上線。
3 月

我們推出 code.google.com,這一新網站提供各種開發人員資源(包括我們的所有 API)。
來自 6 個國家/地區的大約 14000 名編程人員參加了我們在印度舉辦的首屆編程挑戰賽,來自新加坡的阿迪安·克里斯坦拓·普諾莫 (Ardian Kristanto Poernomo) 獲得冠軍。
我們收購網路分析公司 Urchin,並通過該公司的技術開發 Google Analytics(分析)。
4 月

我們首次在歐洲地區(面向英國用戶)發布「Google 地圖」。
為了慶祝愚人節,我們宣布推出一種魔法飲料,這種飲料可讓飲用者更聰明,從而能夠更好地使用搜索結果。
Google 地圖現在增加了衛星視圖和路線功能。
移動版 Google Local 發布,其中包括簡訊發送駕車路線的功能。
我們通過「Google 實驗室」推出我的搜索記錄功能,該功能可讓用戶查看一段時間內自己訪問過的所有網頁以及進行過的所有 Google 搜索。
我們發布 AdWords 的網站定位功能,該功能可讓廣告客戶更准確地將廣告定位到指定內容的網站。
5 月

我們發布 Blogger Mobile,該產品可讓博主使用手機發博客或發送照片。
Google 學術搜索增加了對機構訪問的支持:搜索用戶現在可以搜索自己圖書館內的期刊文章了。
個性化首頁(即現在的 iGoogle)的設計宗旨是讓用戶使用自己選擇的內容模塊自定義 Google 首頁。
6 月

2. 有誰知道阿里巴巴融資歷史嗎

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9日注冊成立,這個日子也是真好 ,5個9,中國文化好講究個吉利數字,百年難得一見的時間點,阿里能有今日的成績和這個時間點有關系嗎?

1、第一輪融資

阿里巴巴剛剛成立後不久馬雲就見到了事業中第一個最重要的男人——蔡崇信 ,蔡崇信的加入阿里巴巴,任職CFO,這位律師出身的投行高管很快就施展了他的才華,1999年12月1日就獲得了A輪500萬美元的融資。這筆投資由高盛集團領頭,其餘投資機構有Fidelity Capital(富達投資)、新加坡政府 科技 發展基金、銀瑞達Investor AB(這是蔡崇信的上一個老東家),蔡崇信的加入不僅給剛剛成立的阿里巴巴帶來了巨額的資金,也帶來了國際一流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搭建了一套國際化的資本架構,可以說:沒有蔡崇信就沒有今天的馬雲!當然反過來說 也是如此,事業就是相互彼此成就的結果!

2、第二輪融資

接下來馬雲遇到了他事業中第二個最重要的男人——孫正義 ,2000年12月,馬雲和孫正義「一見鍾情」,孫正義被眼前這個長相怪異但是極富激情的男人打動了,並且領投2000萬美元,馬雲有了這筆資金也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孫正義在以後的19年裡始終和馬雲站在一起,無論馬雲作出何種抉擇,他都選擇相信和支持。而阿里巴巴的投資也是軟銀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貢獻了80%的投資收益,這又是一個相互成就的故事。

這次投資有五家投資機構,領投的機構是軟銀中國資本、 其他的有斯道資本(富達亞洲)、銀瑞達Investor AB(這家機構A輪就已經投資了的,這次再次選擇跟投)、KPCB凱鵬華盈中國、JAIC日本亞洲投資。

第三輪融資

三年之後的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獲得C輪融資 ,融資金額是1.02億美元,領投的機構依然是軟銀中國資本(領投8000萬美元),其他的有斯道資本(富達亞洲)、KPCB凱鵬華盈中國、GGV紀源資本。

第四輪融資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再次獲得投資,融資金額是8200萬美元, 其中軟銀領投6000萬美元,其他投資機構有凱鵬華盈、紀源資本、富達亞洲。

第五輪融資

2005年8月,阿里巴巴獲得了D輪融資,馬雲也遇到 了他事業中最重要的第三個男人——楊致遠,這位雅虎的創始人,互聯網的先驅,當時正好是事業的巔峰,他的這次決定對雅虎影響深遠,楊致遠對雅虎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分別是創立了雅虎、投資了阿里巴巴!

這次雅虎帶來了10億美元的資金,雅虎也把雅虎中國作為嫁妝給了阿里 巴巴(這個事件後來又牽涉到了另一位互聯網大佬周鴻禕,這又是後話了),雅虎獲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阿里巴巴用了這10億美元的現金,為日後的戰役准備了充足的彈葯。如果沒有這10億美金,淘寶的免費戰略就無法實施,也很難說未來就會在競爭中能夠獲勝!

第六次融資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終於迎來IPO,其B2B部分在香港上市 ,融資15億美元,合計116億港元,創下港股融資 歷史 記錄。這次發行價是13.5港元,5年後的2012年6月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15億美元無償使用5年,這次阿里巴巴的上市並未給二級市場的股東帶來什麼回報。

第七次融資

2010年3月,紅杉資本戰略投資阿里巴巴,具 體金額不詳。

第八次融資

2011年9月,阿里巴巴獲得E輪融資,融資金額16億美元 ,投資機構主要有銀湖資本、DST Global、Temasek淡馬錫、雲鋒基金。

第九次融資

2012年8月,阿里巴巴獲得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為42.88億美元 ,投資機構 有中投公司、中信資本、創業工場、Temasek淡馬錫等機構(這次牽涉到回購雅虎持有的股份問題,比較復雜)。

第十次融資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融資250億美元, 創下當時全球IPO募資記錄。

阿里巴巴 歷史 共完成8輪融資(包括兩次上市融資),共融資309.12億美元。

投資機構中獲利最多的是軟銀,軟銀投資阿里巴巴8000萬美元,現在的市值超過1400多億美元,獲利1700多倍。軟銀的孫正義在公開場合表示阿里巴巴是其投資最成功的公司。

阿里巴巴截至目前公開統計的有9輪融資,共融資421億美元!

投資機構中獲利最多的是軟銀,軟銀投資阿里巴巴8000萬美元,現在的市值超過1400多億美元,獲利1700多倍。

軟銀的孫正義多次公開場合表示阿里巴巴是其投資最成功的公司。

【感謝閱讀!歡迎點贊+關注,我們一起聊聊 財經 背後的故事】

在港交所和美股兩個地方同時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已經輕松超過騰訊成為我國互聯網企業當中市值最高的,而且這個差距越來越大,未來其他企業要能超過阿里巴巴市值需需要一段時間。阿里巴巴誕生於1999年10月份,當時我國的互聯網還是個萌發期,當年阿里巴巴完成了第1輪的融資,融資金額500萬美元投資機構,包括高盛、新加坡tdf等。

接著2000年互聯網泡沫,急用錢的阿里巴巴找到了當時的軟銀。馬雲和軟銀的孫正義聊了不長時間,孫正義決定領投阿里巴巴2500萬美元,其他機構包括新加坡TDF、富達、匯亞基金、瑞典AB等。

2004年2月,阿里巴巴融資8200萬美元,軟銀和新加坡TDF跟投。

第4輪融資:2005年8月,阿里巴巴融資10億美元,雅虎,兌換阿里巴巴集團39%的普通股,並獲得35%的投票權。

第5輪融資: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香港港交所上市,融資15億美元。

第6輪融資:2011年9月,阿里巴巴融資20億美元,主要投資機構:美國銀湖、俄羅斯DST、新加坡淡馬錫、中國雲峰基金。

第7輪融資:2012年8月,阿里巴巴融資43億美元,主要投資機構:中投、中信資本、博裕資本、國開金融、美國銀湖、俄羅斯DST、淡馬錫。

第8輪融資:2014年9月,美國上市,阿里巴巴融資220億美元

第9輪融資:阿巴在港交所再次上市,募集880億港幣。

所以阿里巴巴 歷史 共完成9輪融資(包括3次上市融資) 。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財思,專注於 財經 領域,有自己的一些經歷可以分享,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點贊。

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9月9日。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總部所在地在中國杭州,國際總部所在地在中國香港。截止到2019年,在20年的時間里,阿里巴巴共完成了六次融資。

阿里巴巴第一輪"融資『』

1999年3月,以馬雲為首的18人團隊投入50萬元資金在杭州啟動了阿里巴巴網站的運營。半年後,也就是1999年10月,網站會員人數達到4萬人左右。在拒絕了幾十家風險投資後蔡崇信的加入,幫助團隊落實了股權協議,徹底將阿里巴巴變成了股份制企業。同時獲得了高盛、新加坡TDF以及蔡崇信以前供職的銀瑞達investor AB的500萬元美金的融資。

阿里巴巴第二輪融資

進入2000年後,阿里巴巴的會員達到了10萬人,遍布180個國家和地區。此時日本軟銀主席孫正義來到中國找投資項目,決定投資3000萬美元獲得阿里巴巴30%的股份。然而,馬雲提出2000萬美金。作為條件,馬雲必須自己掌握阿里巴巴。在2000年1月,軟銀聯合富達、匯亞資本、日本亞洲投資、瑞典投資、TDF等共計25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其中軟銀投資額達到2000萬。

阿里巴巴第三輪融資

截止到2004年,阿里巴巴已經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球最佳B2B網站,2003年並已經實現每日收入過百萬的目標。此時eBay的崛起和非典的入侵逐漸開始改變人們的購物習慣,阿里巴巴抓住了這個契機,於是淘寶網正式誕生。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獲得軟銀、富達投資和GGV共計8200萬美金的投資,其中6000萬美元單獨注資淘寶,軟銀是最大的股東。

阿里巴巴第四輪融資

第四輪融資共涉及四項交易。第一項交易為雅虎以3.6億美金的代價收購軟銀所有淘寶股權。交易二為軟銀將套現淘寶股權所得的3.6億美元中,拿出一半用於接手阿里巴巴前三輪投資人所轉讓的277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交易三為雅虎以3.9億美金的代價收購阿里巴巴前三輪投資人(除軟銀外)所持有的剩餘6000萬阿里巴巴股票。交易思維雅虎以2.5億美金和從軟銀手上購得的淘寶股權以及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集團向雅虎增發2.016億股股票。

阿里巴巴第五輪融資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發行價13.5港幣每股,開盤價30美元,漲幅達到122%,成功融資15億美金,創下中國互聯網融資之最。2012年阿里從香港退市退市價仍為13.5港元每股,此輪融資對阿里而言,就是從股民手中獲得一筆價值為190億港元的無息貸款。

阿里巴巴第六輪融資

股票代碼BABA,申請時間2014年5月7日,上市時間2014年9月19日,上市地點紐交所。融資218億美金,估值2314億美金,發行價68美金。

阿里巴巴是地球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擁有三個主要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天貓和阿里巴巴每天吸引數千萬在線用戶。

阿里巴巴有多大?6.74億活躍用戶,還是7.55億移動用戶?或每年3760億(人民幣)的收入(即540億美元)。

毫無疑問,阿里巴巴是一個巨大的電子商務成功案例,並且正在不斷發展,這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並且主要是由一個有遠見的創始人撰寫的故事,他看到了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中的機會並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

如今,阿里巴巴正在全球范圍內與包括谷歌,亞馬遜等競爭對手開展競爭, 從電子商務和支付系統到雲服務和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建立起強大的領域。

在這里,我們簡要地介紹了阿里巴巴的 歷史 ,並舉例說明了幫助阿里巴巴迅速崛起的關鍵里程碑:

21世紀的 90年代,馬雲是第一次訪問美國時被介紹認識了互聯網的,幾年後,他從一個投資者財團(由高盛、富達等組成)獲得了 500萬美元的資金 ,與其他17位聯合創始人一起創立了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在線零售平台Alibaba.com(B2B)和1688.com(B2C)的發布時間適中,互聯網的繁榮才剛剛來到中國, 21世紀的曙光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阿里巴巴從軟銀(SoftBank)領導的投資集團那裡籌集了2000萬美元 ,現金充裕一年後,阿里巴巴建立了淘寶網(Taobao.com),旨在為中國做eBay在海外所做的事情。

隨後 又進行了另一輪融資(公司籌集了8200萬美元) ,推出了即時通訊工具Aliwangwang和第三方在線支付平台Alipay,這三項業務最終將演變成電子商務,物流和金融的「 鐵三角 」,而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團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2005年阿里巴巴與雅虎(Yahoo!)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隨後接手了中國業務,在隨後的三年中,阿里巴巴又發起了三項成功的活動:淘寶大學(在線電子商務教育計劃),Alimama(在線營銷平台)和TMall(第三方品牌產品在線市場)。

成立了研發部門以加強內部創新之後,該公司在2009年慶祝成立10周年,成立了阿里雲並收購了中國領先的IP提供商HiChina, 通過收購物流公司Vendio,Auctiva和One-Touch,以及Juhuasuan(團購市場),AliExpress(中國出口商的全球市場)和DianDianChong(移動社交網路應用程序)的成功收購。
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圍迎來未來,因為25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席捲了華爾街,並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現金,阿里巴巴在中國首屈一指的電商公司。

阿里巴巴時間表

這是阿里巴巴 歷史 上的關鍵日期。

1999年:公司由馬雲(Jack Ma)和18位合夥人在中國杭州成立。
2000年:公司從高盛( GS )籌集了2500萬美元的資金,獲得軟銀 ( SFTBY )和富達投資等。
2002年:阿里巴巴實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盈利。
2003年4月4日:阿里巴巴推出了其消費者電子商務網站淘寶,並推出了其在線支付系統支付寶。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9年:在成立10周年之際,阿里巴巴推出了其新的雲計算平台。
2010年:雷朋在阿里巴巴的淘寶商城開設在線商店,為在華經商的美國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獲利途徑。
2013年: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他的繼任者是馬雲親自挑選的繼任者陸俊卿。
2014年:阿里巴巴成長為最大的面向小型企業的在線商務平台同年,公司上市後,以250億美元的IPO及 68元每股新的交易價格擊敗如Facebook 。
2018年:阿里巴巴淘寶網的月活躍用戶達到5.8億,同年,馬雲宣布將在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長。

2 019年,馬雲離開阿里巴巴,他於2019年9月辭職,到2019年6月,阿里巴巴打破了新的電子商務記錄,其移動用戶群已增長到11億,而收入增長了42%。該網站目前擁有6.74億活躍月度用戶,截至2018年底占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60%。它在全球的員工總數已增長到86,000,該公司每年通過其菜鳥網路交付的包裹數量為5700萬。

【從馬雲阿里巴巴融資經歷,了解阿里巴巴如何成功的?】

馬雲草根嗎?我們很多人覺得馬雲並不草根,反而馬雲實際上的家底殷實。但是,馬雲的阿里巴巴之路確實非常的不容易,我們知道阿里巴巴的成功確實不是一蹴而就,現在的馬雲雖然已經退出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可是他的經歷依然可以寫一本令人驚喜的書。

融資經歷,這里需要從蔡崇信開始。這里有一段描述,蔡崇信和馬雲在湖中劃船,馬雲試探著問:還能和我共創電商輝煌?蔡崇信二話沒說,點頭答應。馬雲太興奮了,畢竟蔡崇信可是耶魯大學的博士,年薪高達七十萬美元,最後加入馬雲的創業集團,每月只拿五百塊。

可想而知,馬雲的成功確實是有貴人呢——阿里巴巴融資的過程: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1.1999年10月,蔡崇信幫助馬雲從高勝拿到了500萬美元的融資。這里,蔡崇信的人脈起了關鍵性作用。

2.2000年,阿里巴巴迎來了軟銀的加入,2500萬美元的優勢,讓阿里巴巴可以說是一飛沖天。

3.在2004年孫正義確實更聰明了,直接投入了6200萬美元,特別是軟銀一家給出了6000萬美元的投資。

4.2005年,阿里巴巴獲得了雅虎10億美元的的投資,從此淘寶,支付寶被推出。

實際上,我們完全能夠知道阿里巴巴的成功確實和融資的分不開關系,如今它的優勢之一,確實被融資給激發了出來。在趕上時代的同時,我們也忽略不了阿里巴巴的綜合的優勢,抓住了網路發展的黃金時刻,也滿足了我們對於電子商務,線上支付的發展,都成就了阿里巴巴。

你們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據小道消息:第二筆2500萬美金融資,是某江找到孫正義介紹給馬雲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支付寶業務沒有打包進入上市公司的原因。一個初創公司,2500萬美金不是小數目,在那個年代,對於軟銀來說也是一筆大投資。融資這件事,信任建立很重要,在中國市場早期創業者中,人脈很重要。

1999年馬雲創建阿里巴巴時,中國只有200萬互聯網用戶,僅僅過了6個月,數字就翻了一番,年底就達到了900萬!早在馬雲籌劃創辦阿里巴巴之前,新浪、搜狐和網易就已經贏得了國外VC的青睞。可以這么說,阿里巴巴的誕生,不是在風口!

馬雲曾經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初創公司,千萬不要去做這些事情。沒戰略,活下來就是戰略。

1999年2月21日,馬雲和十八「羅漢」湊夠50萬元創辦了阿里巴巴。並且這50萬元,馬雲不允許任何人向他們的父母、朋友借錢。當時,希望網站能堅持10個月,期望10個月之後就能吸引到投資。這其實更像一場賭博,現在大家想想,如果中途遇到任何情況,根本不用到10個月時間,阿里巴巴就會消失。

根據彭蕾的回憶,馬雲每次從外邊回來,都會對大家說:「我又拒絕了一家VC……」有一天他說自己已經拒絕了37家VC。而近幾年謎底才揭曉,原來當年馬雲是被37家VC給拒絕了,因為沒人相信他的話!」

阿里巴巴的第一位財神其實是蔡崇信,蔡崇信放下七十萬美元年薪的德國投資公司工作,千里迢迢來投奔馬雲,每月只拿五百塊人民幣的薪水,幫馬雲去注冊公司。

在湖畔花園炎熱的夏夜,蔡崇信揮著汗水對著白板和第一批員工講股份講權益,將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叫馬雲和十八羅漢簽字畫押。如果沒有蔡崇信這樣的人加入,阿里巴巴會是一個家族企業,會一直以「感情」、「理想」和「義氣」去維持團隊。蔡崇信到來以後,將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並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將最初十八羅漢團隊的利益綁到了一起。

在蔡崇信的幫助下,終於在1999年8月,一次偶然的相遇帶來了阿里巴巴的第一筆「天使基金」:高盛公司開始關注阿里巴巴。

正是這個耶魯大學畢業的資深風險投資背景的優秀職業經理人蔡崇信的投身加入,為阿里巴巴帶來了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進而有機會進入孫正義的視野,為後來獲得更多的投資創造了條件。

如果沒有蔡崇信的加入,即使馬雲真的是一個優秀企業家,阿里巴巴的初始團隊真的是優秀的團隊,即使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真的是成功的模式(盡管這些都被事後的成功證明了),但是這種隱形優勢在一般層面上是很難被發現的,更難得到應有的認同,所以初始阿里巴巴團隊拿到風險投資是較難的,同年,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被雅虎最大的股東、有網路風向標之稱的軟銀老總孫正義所注意,並最終敲定了8200萬美元的投資。

緊接著,阿里巴巴2005年缺錢,軟銀又不能一直燒錢,於是傍了洋大款雅虎拿了10億美金加雅虎中國,渡過了危機。但是阿里巴巴的股權被雅虎掌握了40%。靠這10億美金,孵化了淘寶,支付寶。渡過了2008金融危機。但是,雅虎本來希望阿里能幫它運營好雅虎中國,結果阿里巴巴沒怎麼花心思在上面,然後雅虎在中國死了。

3. 融360的發展歷程

2011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華清嘉園成立公司。
2012年3月,獲得光速領投,凱鵬華盈、清科跟投的A輪700萬美元融資。
2012年3月,上線貸款業務,開通上海站。
2012年5月,總部搬遷至知春路銀網中心。
2013年7月,上線信用卡業務。
2013年7月,獲得B輪3000萬美元融資,由紅杉領投的,A輪三家投資機構追加了投資。
2014年6月,上線理財業務,涵蓋銀行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產品、網貸平台。
2014年7月,完成C輪6000萬美元融資,由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旗下公司領投。
2015年1月,融360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5年3月,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融360登上《新聞聯播》頭條並對其播放了時長約為7分鍾的報道。
2015年3月,證監會領導調研並邀請融360和螞蟻金服在國內上市。
2015年5月,「天機」大數據風控系統發布。
2015年6月,與8家商業徵信機構確立合作,其中包含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等知名企業。
2015年10月,完成D輪超過10億元融資,由雲鋒基金、賽領基金等領投,紅杉及StarVC跟投的D輪融資。
2015年10月,主辦2015普惠金融CRO全球峰會,發起了旨在推動「信貸在線化」的OLA行業自律組織,是中國首個「在線貸款聯盟」。

4. 英飛尼迪私募股權基金的旗下基金

早在Infinity-CSVC 基金和Infinity I-China基金成立之前,Infinity就開始在中以之間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Gal-Or的弟弟Gillad居住在中國並已在中國做了10年的生意。他帶著Gal-Or在中國各地訪問,使得Gal-Or對中國這塊土地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另外,在以色列總理Ehud Olmert的幫助下,使Gal-Or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Olmert家族在二十世紀初葉從俄羅斯到中國哈爾濱避難,而Olmert的父親後來又從中國移居到了以色列。Olmert的背景幫助了Gal-Or能夠比較順利地與中國政府合作。
為了幫助Infinity旗下有對中國非常感興趣的企業更好地進行投資,開拓市場。Infinity於2003年開始在中國進行投資。
在四處尋找股權投資機會的時候,Gal-Or在蘇州工業園區找到了很多合作機會。在1994年的時候,蘇州工業園是由一個同新加坡政府有關聯的財團籌劃和開發的(2001年中方開始主導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整個蘇州工業園有約2,500家外商投資或內資技術企業,擁有員工約260,000名左右。工業園提供稅收,關稅及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條件。
Gal-Or遇到了林向紅,林是SVG(蘇州創投集團)的一位年輕的董事長, 他非常支持Gal-Or的想法。Gal-Or說:「當時,時機恰好,我們也非常幸運。」同時,他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高哲銘,意喻:有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充滿智慧的成功人士。 蘇州政府對高新科技及Infinity的核心戰略計劃「在中國及以色列之間投資並為中以雙方創立更多的合作機會」非常感興趣。2004年當時主管經濟建設的中國副總理吳儀和當時以色列的副總理奧爾默特共同參加了Infinity-CSVC 中國基金的簽約典禮。這是中國政府頒發的第一張非法人制中外合作創業投資企業營業執照,執照編號:00001。
Infinity-CSVC投資了六家投資組合公司,其中兩家已經成功退出。第一家是2005年,江森電子收購了以色列公司Nanomotion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另一家成功退出的是中國晶方半導體有限公司(WLCSP)。中國晶方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 Shellcase(以色列晶圓級數碼影像及電信電子原件供應商),Infinity-CSVC與Infinity風險投資公司三家企業及機構聯合投資的,並擁有中國首個絕對無塵室。Infinity以中國公司的執照對晶方半導體有限公司及以色列半導體公司——Shellcase有限公司進行投資。Shellcase的晶圓級包裝技術在此運作之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末,Shellcase的知識產權被以三千三百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美國加利福尼亞聖何塞市的一家集成電路製造公司——Tessera Inc.而當時中國公司最終被以二千二百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美國加州森尼韋爾的攝像感測器集成電路專家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晶方半導體有限公司運用了Shellcase的小型化技術,預計2008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將達一1億美元,同時,晶方半導體以過會,正計劃在中國實行IPO。 運營模式
Infinity I-China基金與它的前身Infinity-CSVC的運營模式不同。Infinity-CSVC只能使用人民幣進行,而Infinity I-China卻是國際/國內兩條軌道並行的,一方面以人民幣進行投資,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美元,兩個不同的幣種使投資擁有更強的適應性。
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公司的技術許可證在國內很輕易地會受到專利侵權行為的危害。Infinity發現與中國本土的公司合作的話,就可以獲得繞過這種問題的方法。除了和蘇州政府有合作關系之外,企業還將很多中國的政府機構列為他們的有限責任股東。事實上,最終中國公司的技術許可證是由中國政府頒發的,而政府又掌握著一部分企業的股權,這樣,就是企業遠離了專利侵權行為這種違規操作。
投資策略
Infinity的核心投資策略是,通過促進以色列已成熟的技術,而使得所投資的中國企業成為產業的龍頭。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快速發展中的中國經濟及以色列的技術知識。Infinity的這種為投資者和投資組合公司的增加附加值的方法使得它可以為不同的文化之間提供不圖的技術知識,人際網路及生產經驗,同時也充分利用到了兩者之間的長處。Infinity已經意識到了飛速發展中的中國經濟所帶來的巨大商機。Infinity已經成為了一個以色列/中國文化共融的團隊了。
每項交易額自五百萬美元至一億美元。當然,通常情況下,Infinity對每個項目的投資額在一千萬至兩千萬之間,同時尋找通過同行收購或者IPO退出的方式,來逐個退出以色列和中國的投資。中國企業的退出不必非要在中國進行,而是也可以在香港、新加坡或者韓國進行。同時,公司在台灣也有成功退出的案例。 公司的投資組合中,生命科學領域約佔27%的,在軟體開發領域約佔23%,在半導體領域約佔17%,在工業設備領域約佔11%,而剩餘部分則是通信領域和安全領域。 Gal-Or和他的合夥人們現在還在計劃在農業和水利灌溉技術方面做投資。
投資人
基金有很多來自西方,中國,以色列和澳洲的LP。包括很多富裕階層的個人和家族以及慈善機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作為錨定投資者對Infinity I-China進行投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投資了Infinity I-China並成為了Infinity I-China的錨定投資者。並在2008年1月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舉行了簽約慶典。作為中以商貿合作一攬子計劃中的一部分,在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和以色列副總理埃利亞胡·伊薩伊德的共同建成下簽署了合約。
投資項目
2008年11月,Infinity已宣布策略性投資了五家公司,這五家公司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 神州數碼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DCITS),: 是中國領先的IT服務商,專做數碼監控技術,並和中國的路政及河道監控系統擁有長期的合同。2008年9月,Infinity I-China基金和蘇州創投集團(CSVC)向神州數碼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投資7300萬美金,其中Infinity出資1500萬美金。神州數碼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中國領先的信息技術服務公司,從中國領先的IT公司 - 神州數碼(香港上市代碼:00861)抽資脫離而來。 Mate智能影像公司[4]: 2007年2月,Infinity對其進行了第一次投資,總額為600萬美金。以色列Mate智能影像公司是一家突破性的、實時影像分析解決方案的全球供應商。其解決方案包括主動攝像、IP監控、人員和車輛計數、入口控制、借道偵查。Infinity還宣布計劃投資300萬美元到中國的公司,以便使Mate技術更適合中國的市場,並使它再中國更市場化。安康通:2008年6月,Infinity宣布對安康通投資800萬美元。安康通是一家專注於電話醫療服務的供應商。它向終端用戶們(主要是65歲以上的上海居民及南京居民)提供一個應急求助按鈕,以提供相應的應急求助服務。 Oberon Media,:2008年,Infinity開始涉足游戲行業,並向Oberon投資了1800萬美元。Oberon Media總部設在紐約,而它的研發部門則設在以色列。Oberon Media擁有兩個主要的項目:一個是游戲平台 – 提供管理,收費和廣告工具,另一個是休閑小游戲發布平台 – 包含了生產,研發和創建適合於各種平台的游戲 – 在線游戲,手機游戲,互動電視游戲及零售游戲。 Chiral Quest,:2009年1月,Infinity宣布其和凱鵬華盈(KPCB)中國(全球領先的基金之一),中國Spring Fund和日本亞洲投資株式會社(JAIC)共同參與了對凱瑞生化公司總投資為1300萬美金的第二輪融資,凱瑞生化總部位於紐約,在浙江嘉善設有工廠,是一家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生命科研化學公司,致力於向生化、制葯以及精細化學工業提供創新型的手性分子產品和服務。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