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孟加拉勞工有多少
『壹』 印度人在新加坡的工資是多少
你是問的新加坡印度裔,還是印度人在新加坡》?
如果是第一種,那就是新加坡人嘍,那最低的工資應該是一千三新幣左右 6500人民幣,但是新加坡的平均水平工資是兩千新幣 一萬人民幣,我說的都是月薪,雖然華裔在新加坡霸佔著大多數的高薪職位,但是也有不少印度裔在裡面的。
如果是印度人在新加坡的話,那就慘了點,他們和孟加拉國那邊的外來務工人員做的都是新加坡最苦最累的工作,而且工資還不高,一般都在一千新幣以下 五千人民幣以下,一千五百多都是少數了,好多人連地鐵錢都付不起,再加上身上的氣味,受盡歧視,國人在國外受歧視是不假,但是一旦出現印度 孟加拉的大家都齊心協力歧視他們去了~~~
『貳』 去新加坡當建築工安全嗎月薪能掙多少
底薪一般都在1200新幣左右。肯定是比國內安全。環境也比國內的要好。新加坡建築工好像比其他的工種要便宜費用兩萬左右。大連躍洋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可以辦新加坡項目您可以咨詢下現在他家在網上很火的
『叄』 孟加拉國
作為亞洲紡織產業的後起之秀,近幾年來孟加拉國紡織產品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由於該國紡織也歷史悠久,加上政府合理有序的紡織產業發展戰略,孟加拉國正日益成為亞洲地區紡織大國。紡織業是孟目前主要的製造業,屬孟支柱產業之一。孟有關部門統計的紡織服裝加工企業達4000多家,連同上下游從業人員達480多萬。紡織業的興衰直接影響孟國就業狀況、穩定、減貧乃至孟國民經濟發展,因此可以說是孟經濟的生命線。
受人民幣升值、配額限制、各類關稅及貿易壁壘等影響,我國紡織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到非洲、東南美及亞洲一些國家投資設廠,以求達到「規避障礙,曲線出口」的目的。為幫助我國企業更好地了解孟加拉市場,筆者覺得有必要對我企業投資孟加拉國紡織業利弊作進一步分析,希望此文多少能為我紡織企業「走出去」提供一些參考。
一、主要有利因素
(一)中國政府對紡織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及孟加拉國政府的吸引投資的積極態度
1、中國政府對紡織企業「走出去」的支持
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企業「走出去」,尤其是積極引導和推動紡織企業對外投資,為此,國家先後制訂了一系列政策。現簡要介紹如下:
①、1999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政策。主要涉及5個方面:投資便利化措施、推動銀行為紡織企業「走出去」優先提供貸款支持、實物投資享受一般貿易項下的出口退稅、外匯支持以及國家對企業在國內銀行取得(非優惠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和周轉外匯貸款給予全額貼息,貼息按實際貸款期限計算,最長不超過3年。
②2005年,財政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企[2005]255號)。支持方向有三個:一是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企業前期費用進行直接補助。對紡織企業境外投資來說,前期費用是指企業在項目所在國注冊境外企業之前發生的相關費用,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費、技術和商務咨詢費,補助費用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申請企業實際支付費用的50%;二是對企業銀行中長期貸款給予不超過5年的貼息支持。三是對企業的境外運營費用給予補助。
③2006年,國家決定將紡織品出口征稅收入用於支持紡織企業轉變外貿易增長方式和紡織企業「走出去」,實現原產地多元化。7月26日,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聯合下發。《關於促進我國紡織行業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支持紡織企業「走出去」相關政策的通知》。支持海外紡織工業園區建設,主要包括制定園區建設貸款貼息專項政策,對園區建設企業為入園紡織企業提供的平整土地、專用廠房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給予專項補貼,對園區建設企業為入園紡織企業提供服務給予定額補貼,引導紡織企業集群式進入。支持有實力的紡織企業「走出去」,到海外投資設廠,實現原產地多元化。重點鼓勵有配套基礎的紡織服裝企業集群式進入境外紡織工業園區投資辦廠。對企業技術研發、咨詢服務、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評估、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與「走出去」相關的前期費用等方面給予資助,以降低入園紡織企業投資成本。對於企業在境外設立營銷網路可以給予適當資助。同時,對為紡織企業「走出去」提供組織協調、推廣服務的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予以適當支持。
2、孟加拉國政府對吸引投資的積極態度
在使館工作期間,我們經常接受國內諸多企業咨詢。交談中我們發現,凡首次造訪孟加拉者,心中對孟加拉國的印象大多是一個政局動盪,治安不力,爆炸頻繁且受自然災害困擾的不發達國家,選擇在這樣的國家投資他們心存疑慮。需要指出的是,孟政治局勢歷來確實動盪,執政黨與在野黨斗爭激烈,但此點對外國投資者並無太大影響。孟國內資源匱乏,農業發展水平有限,工業生產相對落後,孟政府認為吸引外國投資,能藉以提高國內相關行業生產水平,解決國內龐大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從而達到發展國家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狀況的目的。在這種背景下,孟無論哪個黨派上台執政,都無一例外重視吸引投資。他們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注重對投資者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保護。事實上,在孟投資的外國公民,很少聽說其生命和財產安全曾受到威脅。
以下,我將簡要介紹孟加拉國政府出台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措施。
①法律依據: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孟先後出台以下法律:
Ⅰ、1980年外國民營企業投資法 (The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Promotional &
Protection) Act-1980)
Ⅱ、1980年孟加拉出口加工區法 (The Bangladesh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uthority Act 1980)
Ⅲ、1989年投資法 (The Investment Board act-1989)
Ⅳ、1994年公司法 (The Companies Act 1994)
Ⅴ、1996年孟加拉民營出口加工區規定 (The Bangladesh Private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ct, 1996)
Ⅵ、2005年產業政策 (The Instrial Policy-2005)
②政策措施
孟奉行投資自由化政策,鼓勵私人投資和外商投資。根據世界銀行評估報告,孟加拉國是南亞地區投資政策最自由的國家的之一。
投資鼓勵政策:
Ⅰ、在投資准入方面,赴孟投資只須到孟加拉投資局辦理登記注冊即可,無須事先批准;對於在孟出口加工區內進行的投資,則受「孟加拉出口加工區管理局」管轄;
Ⅱ、對外國投資者實施稅收減免;出口加工區內企業從商業生產之日起運營超過10年,所得收入免稅(區外免收入稅5年),如果不願使用免稅期的優惠政策,則可享受快速折舊法;對已經享受免稅期的企業,其擴展投資還可享受第二年80%折舊、第三年20%折舊的優惠;對一般企業,其初期建設或現有工業項目的改造、更新或擴建所需進口的資本機械和10%以內的零配件只須交納7.5%的進口稅及一定的賠償保證金(可退還);資本機械進口全部免繳增值稅;外國貸款利息免稅;特許權使用費、技術轉讓費和技術服務費等免稅;聘用的外國技術人員免徵三年所得稅;外國人持有的股份向孟加拉銀行外匯管理局完稅後,可向本地股份持有者或投資者轉讓,其資本收入免稅。
Ⅲ、對外國投資主體實施國民待遇。
Ⅳ、投資領域非常開放。
Ⅴ、對資本形態和股權比例無限制,外國投資者可以享有100%股權。
Ⅵ、保證外國投資不被無償國有化和徵收。
Ⅶ、保證投資本金、利潤和紅利可匯回本國。
3、雙邊投資保護
①防止雙重征稅雙邊協定(Bilateral Agreements For Avoidance of Double Taxation):孟加拉國已與以下國家簽訂防止雙重征稅雙邊協定:中國、巴基斯坦、加拿大、波蘭、比利時、羅馬尼亞、丹麥、新加坡、法國、韓國、德國、斯里蘭卡、印度、瑞典、義大利等
②關於鼓勵和保護相互投資的協定
孟加拉國已與以下國家簽訂類似協定:中國、比利時、波蘭、韓國、法國、羅馬尼亞、德國、瑞士、愛爾蘭、泰國、義大利、荷蘭、日本、土耳其、馬來西亞、英國、巴基斯坦、美國、菲律賓、烏茲別克等。
③其它條約、組織:孟加拉國還參加了多國投資保護組織(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美國海外私人投資組織(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PIC),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國際投資爭議解決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
二)孟加拉國所具備的比較優勢
1、人力資源方面
我國勞動力市場面臨困境:
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對勞動力需求的剛性增長。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單就廣東省而言,該省目前至少還有250萬個工作崗位沒有人來填充。其他如江蘇、浙江和山東等省也同樣面臨著缺乏合格工人的嚴峻形式。事實上,中國正面臨著有限的勞動力供給。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不斷減弱,特別是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不斷擴大,快速接近每小時1美元的門檻。
孟加拉國勞動力市場優勢:
孟加拉國僅1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孕育了1.4億的龐大人口。據世界人口計劃署統計,該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由於長期受英殖民統治的影響,該國英語較普及。因此,孟擁有充足且具備一定英語溝通能力的勞動力資源剩餘。人多地少的孟加拉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其勞動力價格也相對低廉,工資極具競爭力(孟規定紡織企業最低工資標准為1662塔卡,約合人民幣180元),這正是孟市場吸引大量外來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2、配額、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方面
孟加拉成衣出口目的國主要為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而這些國家所給予孟加拉的優惠待遇如下:
①根據歐盟「普惠制」和「EBA」制度(除武器外所有商品),孟在歐盟市場享有免配額、免關稅優惠待遇,即使在「後配額時代」,這些優惠待遇仍將保留,這是孟國紡織業優於其它競爭者的主要優勢。
②孟紡織品在2004年及以前獲得了加拿大、挪威、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免關稅、免配額市場准入優惠待遇。
③在美國市場上,孟有30個類別的成衣產品受到配額限制,比中國的受限產品種類要少得多。近年來,孟政府一直在積極游說美國給予孟服裝零關稅准入(與其他33個南撒哈拉和加勒比海最欠發達國家一樣)。據孟官員稱美國對此已有所松動。
下面我們單就關稅及所得稅一項分析選擇在孟加拉投資成衣企業的重大利好:
①孟加拉國的所得稅稅率為37.5%。但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此稅可免最少5年。若選擇在孟加拉國出口加工區投資制衣企業,可免收入稅10年,區外投資因地區不同分別為5年(達卡和吉大港)、7年(孟其他各區以及吉大港山區)。
②若在孟設立的成衣企業使用孟加拉國產布匹比例達70%以上,則可100%取得孟加拉國原產地證,而對於擁有孟加拉國原產地證的紡織品,歐盟進口商可以享受13.5%的退稅。
③據統計,中國紡織品出口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市場,約需支付18%-23%左右的進出口關稅,而孟加拉紡織品出口以上國家享受零關稅待遇。
單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中國成衣企業若想在價格上與孟加拉國類似企業或在孟投資的外國紡織企業競爭,其劣勢是顯而易見的。從另一方面而言,在孟投資成衣製造業,不僅沒有配額的束縛,還享有令人心動的利潤空間。
從貿易壁壘方面來看,為防止中國紡織品大量湧入造成對本國紡織企業的巨大沖擊,歐美近年來對中國紡織品進口所採取的限制措施不勝枚舉。雖然在2007年底和2008年底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相繼到期,但歐美未來在貿易救濟方面會出什麼牌,目前不得而知。業內普遍認為,歐美不會輕易放棄貿易保護手段來限制中國的紡織品,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貿易環境下不會是一路坦途。反觀孟加拉國紡織企業,由於有「不發達國家」的保護傘,至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以「傾銷」等名目遭投訴,這些企業每天津津樂道地享受著各發達國家給予的各項優惠待遇,只想著如何進一步擴大生產,根本無須考慮貿易壁壘的問題。
3、兩國出口市場的重疊
孟加拉的機織成衣約44%出口歐盟,約49%出口美國,其他部分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世界其他國家大約只佔其出口總量的1.6%;其出口的針織成衣中,約59%輸往歐盟,約34%輸往美國,其他部分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世界其他國家大約也只佔其出口總量的1.8%。
我國紡織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美國及日本,占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0%以上。顯而易見,孟加拉國紡織品的出口市場與中國類似。我們可以試想,如果中國紡織企業避開國內的盲目競爭、勞工不足的困擾、配額的缺口以及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轉而投向孟加拉國建立自己的加工基地,不就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且輕松進入美歐等國市場了嗎?
4、孟國內市場對紡織原材料及紡織機械的巨大需求
①孟紡織設備及紗線、布匹的大額缺口給我企業帶來機遇
孟國內布匹、紗線等原料供給不足。孟加拉國布匹產品的產量幾乎每年均有兩位數的增長幅度。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僅能滿足50%左右的需求,現每年還有20多億平方米的缺口,預估在無新增產能的狀況下,此缺口在2008年度將超過30億平方米。紗線方面也同樣面臨供應不足的情況,孟目前的產量約為30多萬噸/年,占需求量的40%作用,每年有40多萬噸缺口。為縮小供需缺口,孟加拉國在未來將自己投資或吸引外資建立一系列的紡紗織布廠,這無疑給我國的紡紗企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②中國紡織機械在孟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紡織機械工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不僅是細紗機,而且其他設備比如清梳聯、精梳機、並條機、粗紗機、絡筒機以及某些化纖設備等,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方面等都完全可以滿足孟加拉客戶的需求。目前,孟很多紡織廠使用的都是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設備。雖說性能優越,但價格昂貴。由於中國紡機在價格上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預計在孟紡機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
③中國染整行業在孟市場前景看好
孟闊幅面料和針織品的生產能力、印染後整理能力嚴重不足。在棉花、棉紗和織布能力畸形發展矛盾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大量急需加工的坯布與印染後整理能力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令人尷尬的是,在孟服裝加工企業為獲得原產地證,不得不使用超過70%的本地原料,由於孟加工或進口的大量坯布得不到應有的加工和處理,服裝加工企業往往無法滿足服裝生產的面料需求而導致交貨延期。據孟成衣製造及出口商協會統計,孟目前尚有超過20億平米的染整缺口需要填補,這給我國染整企業留下較大的行動空間。
二、主要不利因素
(一)孟紡織原料依賴進口
孟地少人多,農民根本不願意將有限的土地種植棉花,造成紡紗原料嚴重依賴進口,這是孟加拉紡織工業發展遇到的最大難題。據統計,孟加拉紡織工業用棉的95%、織布用紗的80%和印染用坯布的70%多都需通過進口來滿足。因此,孟紡織原料供應對進口市場嚴重依賴,如果國際市場棉供應緊張,必然導致孟本地布料供應吃緊,在孟服裝投資企業必將面臨不得不大量進口布料但卻很難獲得原產地證的尷尬局面。
(二)孟基礎設施嚴重落後
孟加拉國水、電、氣供應、交通運輸、港口等基礎設施薄弱。亞洲開發銀行將吉大港稱為「供應鏈上的死結」。一個集裝箱在港時間平均為15天。遇到港口擁堵或工人罷工,
30天以上都可能無法出貨或提貨。為信守合同按期交貨,出口商有時不得不選擇空運,這往往給出口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另外,孟國內交通也很成問題。從達卡內陸集裝箱碼頭發送一個20英尺的集裝箱至吉大港,最少需要花費250美元,耗時30個小時以上,若想加快運輸就得行賄。若通過公路運輸,由於路面狹窄及駕駛員不守交通秩序,交通往往擁擠不堪,達卡到吉大港240公里的路程,集裝箱車最少也得花上9個小時方能到達。若想通過鐵路運輸,由於孟鐵路運力有限,往往耗時更長。
電力供應短缺,生產活動經常由於斷電而停產,這點最使染整企業頭痛。因為染整設備一旦停機,就會造成染色不均的現象。為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幾乎所有在孟紡織企業都自主採用天然氣發電。天然氣發電價格低廉,據稱每度電耗費才相當於人民幣2毛2分,且從目前來看解決了供電問題,但這遠非長久之計,因為孟天然氣供應趨緊,如果沒有探明並開采新的氣田,孟天然氣供應到2015年幾將耗盡。
三)孟工人罷工頻繁
孟近年來罷工頻繁,出口加工區內尤盛。造成罷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時是因為工人要求加薪,有時是員工受虐或被不合理開除。最可怕的是有時什麼原因都沒有,比如一個工人沒有上班,就憑一人造謠說這個工人被企業「整死」,大家就可能不問青紅皂白,義憤填膺地扔下手頭工作而開始罷工。為擴大影響,有些人開始到其他企業串連,進而造成大面積局面失控。有些暴亂份子乘機打砸企業設施,從而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2006年年初,孟先後有不少地區的紡織工人以遊行等方式公開抗議薪資過低,不久這次抗議演變成轟動全球的孟加拉紡織勞工暴動。在這次暴動中,孟不少紡織工廠被洗劫與焚毀,孟加拉紡織產業發展被拖入了「勞工暴動的泥潭」――生產成本成倍上漲,歐美訂單大量流失。根據聯合國的估測,孟每年由於罷工而造成的損失竟然佔到GDP的4%。
(四)孟政府官員辦事拖沓
孟政府官員腐敗成風,雖然本屆臨時政府主政後實行了一輪強力反腐風暴,致大量涉案官員倒台,但並未從根本上扭轉腐敗習氣。在孟加拉開辦一個企業需要跟不同層級的政府官員接觸,比如購買土地、開通電話、辦理營業執照及外籍員工工作許可等,要辦完這些手續,就算給人家意思意思,沒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多半是辦不成的。如果不給他們行賄,耗費的時間更長,即使拖上一年兩年也不奇怪。不久以前,日本駐孟大使公開提出,希望孟加拉對國外投資者開設「一站式服務」,大幅度提高招商引資服務質量,以改變日本商人對孟投資踟躇不前的尷尬局面。這基本代表了所有外國投資者的共同呼聲。
(五)中孟兩國金融服務有待健全
在海外設廠投資金額較大,企業自身實力有限,需要向銀行貸款,雖有中國政府貼息支持,但國內銀行對企業長期投資的貸款條件仍較為苛刻,並未真正體現對「走出去」企業優惠融資安排。如要求企業既有融資擔保又有驗資證明,不認可境外投資新增資產貸款,長期貸款的還款期限太短等,造成一些企業不能得到有效的融資支持。其次,貸款償還期限太短。紡織行業的經營毛利率及凈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行業盈利能力有限,如果按照目前進出口銀行最長時間的貸款期限——八年計算,需要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2.5%(不含利息),這對於紡織行業來說是較難達到的。
孟加拉國金融服務業無法滿足我投資企業的經營需要,別說在孟貸款手續繁瑣,單就高達12%-20%的貸款利息而言,我國企業就難以承受。
三、注意事項
面對歐美國家頻繁啟動特保措施和設立貿易壁壘,一些紡織服裝企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世界很多國家投資建廠以實現"曲線出口"。但是,由於貿易保護的多變性、投資環境的復雜性等多方面因素,我國紡織服裝業掀起的"投資熱"背後暗藏諸多隱憂。這好比一個人初到陌生的環境,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考驗同樣嚴峻。我處針對中國在孟投資企業調研後,覺得以下這些方面需要引起未來進入孟加拉市場的投資者重點注意,以免重蹈覆轍。
(一)慎用「先貿易,後設廠再逐步推進」策略
很多企業在選擇投資海外時往往小心翼翼。原則上來講,一定程度的謹慎是必要的。一個企業要開辟海外疆域,動輒涉及上百上千萬元甚至幾億元的投資,豈是兒戲?為避免出現投資決策失誤,生產型企業往往考慮採取先貿易後設廠的方式來逐步推進。誠然,貿易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熟悉當地投資環境,而且還可以為企業在當地生產打下一定的市場基礎,讓企業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不過,有一點我覺得需要提醒企業注意,即投資時效性問題。目前,我國紡織企業面對白熱化的競爭,正積極思考海外市場的拓展,先期進入海外市場的,必然要擠占後來者的生存空間。如果投資企業選擇後階段進入,恐怕只能吃到人家的一點殘羹冷炙,甚至有可能導致投資失敗。事實上,歐美設置貿易壁壘的對象目前雖主要針對中國,但像孟加拉這樣的紡織大國將來也同樣可能遭遇來自發達國家的"阻擊"。我國紡織企業在海外尋求"避風港"的意圖一旦被發達國家識破,孟加拉必然也會遭到反傾銷等壓制手段。現在是選擇投資孟加拉紡織業的較好時間,業內人士指出孟投資黃金期可能還有十年左右,但好日子究竟有多長,誰人能知?一旦錯過機會,恐後悔莫及。
(二)盡量避免與本地企業合資
據我處所了解的情況,到目前為止,中國公司在孟加拉成立的合資企業中,仍處於良好合作狀態的寥寥無幾,大多在未贏利前合作良好,開始贏利後多因經營理念差異、利益分配等原因而使雙方合作出現較大裂痕,最後以中方主動要求撤資而告終,中方合作者因此蒙受巨大損失。因此,我處建議赴孟投資企業盡量採用獨資形式。如非合資不可,我處建議企業對股權安排及非股權控制問題給予足夠重視。一般情況下,孟加拉的合作夥伴持股比率不應超過50%。中方應掌握合資企業中關鍵管理技能、核心技術或營銷網路等非股權安排控制手段,否則難免遭遇投資失敗的命運。
(三)注重員工管理問題
1、中方員工管理
海外投資辦廠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這些人不僅要懂語言,了解當地的法律及文化,還要懂技術和管理。目前,很多「走出去」的企業派駐海外的員工素質還達不到海外工作要求,這往往制約著企業在海外立足並進一步發展。因此,我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必須培養相應人才,把人才儲備作為「走出去」的要件之一。
2、當地員工管理
很多投資企業對孟加拉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不放心,認為只有中國員工才能勝任孟加拉普通勞工的管理。其實這些企業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孟加拉法律規定紡織企業不能採用計件制而只能採用計時制,這對習慣了採用計件等粗放式管理模式的中國管理人員是一個挑戰。由於孟加拉具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背景,加之普通勞工英語表達能力較差,中方管理人員較難與之溝通,也就難以及時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而正常、及時溝通的缺失往往是造成工人罷工的重要誘因之一。因此,對於普通勞工的管理,建議聘請有經驗的孟籍管理人員擔任基層管理者,中方管理人員只負責指揮這些孟籍基層管理人員,因為這些人相對受教育程度較高,容易與中方高管及孟加拉普通勞工溝通。如果公司給他們適度培訓,他們會較易於接受公司的理念並在公司管理中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肆』 我想去汶萊打工,誰能知道汶萊勞工工資待遇如何
汶萊歷史上曾是東南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小國,從本世紀初發現石油到60、70年代石油、天然氣的大量開采,汶萊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石油、天然氣的生產和銷售為汶萊政府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加之國家人口少,汶萊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80年代初人均GDP達2萬多美元,汶萊很快成為富甲一方的石油王國,是典型的石油經濟國家。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汶萊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的弊端日趨顯露。石油、天然氣屬不可再生資源,總有一天將開采殆盡。汶萊政府為了改變經濟過分依賴石油、天然氣開採的單一格局,從80年代中期開始大力倡導發展多元化經濟,力求逐步增加非石油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政府多元化經濟政策鼓勵發展的主要領域有:
1、石油、天然氣的下游產業及能源工業,如煉油、天然氣液化、化肥、塑料、化工原料;
2、農、林、漁業,包括擴大糧食和蔬菜種植面積,增加牛、羊、雞、魚、蝦的養殖及蛋奶的生產,增加食品的自給率,減少進口;
3、鼓勵國內外商人在汶萊投資、經商,促進中小型私人企業、商業部門的發展,允許外資在高科技和出口導向型工業項目擁有100%的股權;
4、推行私有化,逐步將政府管理的電訊、郵政、水電、交通等公共服務部門私有化,以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減少政府財政負擔。通過推動私有化,實現汶萊經濟發展朝著由政府主導逐步轉向以私人界為主導的方向發展。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汶萊非石油產業得以一定的發展,其產值佔GDP的比例不斷提高,1980年為16.3%,1990年為37%,2001年則上升為46.5%。,而油、氣所佔比例則由80年代的83.7%下降到2001年的53.5%。
前些年,政府對公共服務業和建築業投入較大,使得這兩個部門的產值佔到GDP的30%。而工業、農業、漁業、商業等生產性部門的發展則相對滯後,其總產值佔GDP的比重幾十年來僅增長幾個百分點。
2002年汶萊經濟增長率為3%,失業率4.6%, GDP達到45億美元。近年來汶萊的經濟增長跟不上人口的增長是汶萊人均收入水平下降的一個原因,自1984年獨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僅為人口增長的一半,除非這種趨勢得到控制,否則人均收入和生活水準仍將會繼續下降。汶萊的人均國民收入,已由80年代的世界第一跌至90年代的亞洲第一,現在已下滑至亞洲第三。2002年汶萊人均GDP為1.3萬美元。
自去年以來,汶萊汽車銷售十分興旺,主要是因為汽車進口稅大幅下降。
汶萊政府認為經濟問題會對社會和政治方面產生直接影響,如不加以解決,就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現在汶萊政府把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多樣化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汶萊要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大力提高經濟競爭力,以應對各種挑戰,使汶萊繼續享受和平與繁榮。
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刺激經濟發展,努力由土地資源經濟轉型至人力資本經濟。小國沒有大國所擁有的全方位競爭能力,只能選擇具有優勢的領域重點開發。汶萊當前所面臨的四個重要挑戰是:經濟增長、多元化、就業和投資挑戰。
汶萊私人企業界的發展步伐還需要加快,否則將無法擔負起提供足夠就業機會的重任。這也需要國內的金融機構給與企業更多更好的貸款支持。汶萊私人企業就業人數從2000年的66700人增加到2001年的72000人。現在政府號召私人企業優先僱傭本地人,以取代外籍勞工。
汶萊經濟除了1998是負增長外,1996-2000年期間,每年的經濟都取得了增長。在第七個五年計劃(1996-2000年)中,汶萊經濟增長率為1.2%,這是由於美元的穩定以及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的原因。1998年-1999年初,由於世界油價大跌而使汶萊的經濟陷入萎縮的困境。石油和天然氣為汶萊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日本是汶萊最大的出口市場,佔了43.6%,其次是東盟23.3%,韓國11.3%,美國8.3%。2001年汶萊對東盟的出口下降了5.2%。汶萊進口的一半來自東盟,歐洲佔15.3%,日本佔6.83,美國佔8.77%。
目前每天生產20萬桶石油,2001年出口原油價值31億文元。其中出口到泰國8.329億文元,日本4.966億文元,美國4.451億文元,澳洲3.792億文元,韓國3.943億文元,中國2.815億文元,新加坡1.112億文元,印度9360萬文元,紐西蘭4430萬文元,印尼3040萬文元。液化天然氣27.093億文元。其中日本24.976億文元,韓國2.117億文元。
截止到2001年,汶萊工業發展局(BINA)共批准12家制衣廠,該行業創造了20000個就業職位,但大部分是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孟加拉、泰國等國。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多纖維協議,非工業化國家可在關稅保護配額下出口成衣製成品予工業化國家以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盈利。汶萊屬於美國給予特別待遇的國家,多年來外國投資者已在多纖維協議出口配額名義下,在汶萊成立制衣廠。目前汶萊工業發展局已修訂了制衣廠的一些申請條件:本地股東必須持有至少30%的股份;廠方必須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配套設施;制衣廠在第一年裡的本地雇員不可少於10%,第二年增加到20%。
目前紡織業充分利用美國綜合市場優惠期,提高競爭力,美國給汶萊的綜合市場優惠,將在3年後到期,優惠期之後,汶萊就必須與其他國家在同等條件下競爭。服裝是汶萊除石油、天然氣之外的第三大出口商品, 99%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和歐洲。
二、今後幾年的經濟發展規劃:
在汶萊的八五計劃(2001年—2005年)中,石油及天然氣工業擬定了總體規劃,以吸引外來投資,為中小型企業創造商機。汶萊繼續朝非石油工業領域持續挺進,而其中60%的增長需要依靠私企的發展,中小型企業佔了汶萊國內私人企業界的95%,2000年有注冊公司5784家,汶萊國內市場太小,如果單靠國內市場,根本無法使汶萊的經濟在短期內取得較大發展,為了協助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發展,政府為他們提供培訓、輔導,並計劃設立行銷中心。
汶萊政府正採取各種措施,逐步減少各種福利性補貼以及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對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化和民營化,大力鼓勵民間中小企業的發展。汶萊經濟經過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的沖擊後目前已開始復甦,在汶萊八五計劃下,其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將增加5-6%。並將積極朝非石油工業領域努力,重點是旅遊業、紡織業、信息業和工業。八五計劃中政府撥款70億文元,另外再增加10億文元作為特別經濟撥款。其中3100萬元推出多項中小型工程,以促進國內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八五計劃政府撥款9億文元發展信息業,建立電子政府和電子商務,為政府部門、學校、社區中心和回教堂及城鄉居民提供電子服務,目標是使之成為本區域率先廣泛使用電子的政府之一。現在汶萊95%以上的家庭有電話,40%有手機,但只有9%的家庭上網。電子化的汶萊將最廣泛地使用互連網作為溝通、經商、教育、衛生、理財的主要工具。為減輕政府負擔,同時也為提高服務質量,電力局等政府部門將企業化,鼓勵私人界參與電力服務,八五計劃撥出5.29億元發展電力服務,該預算占總預算的7.26%。
汶萊目前雖然沒有轉口貿易,也沒有足夠的國際金融方面的人才,但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諧的種族關系,沒有外債、外匯儲備豐富。汶萊沒有個人所得稅、銷售稅、外匯管制等,在中心注冊的岸外公司不須繳納公司營業稅。汶萊有完善的英國普通法系統,以及中心應該具備的國際法規。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宜人的環境,因此有條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外資不是比較富裕的汶萊的唯一目的,這個馬來回教王國更要藉此培養國際金融人才和創業的企業家,文政府現在正致力於把汶萊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三、吸引外資的重點領域及相關政策:
改善投資環境以提高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文政府通過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議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以尋求解除投資障礙,提高投資者的信心,其制定的鼓勵投資措施,目標是改善投資環境,簡化手續,減少審批時間,對於出口型、高科技等企業,進口所需的原材料免關稅,汶萊工業和初級資源部根據鼓勵投資法令,劃定十個項目工業以及這些工業所生產的產品為「先驅工業」或「先驅工業產品」,如軋鋼廠、玻璃工業、造紙廠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免繳30%公司稅,根據投資額多少,享受不同免稅期,可免繳公司稅2—8年。但不能獨資,須和馬來人合資,文方擁有51%的股權。森林和深海捕魚領域不對外開放。但對於高科技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工業投資可以獨資,進口的相關機械、原料、配件等享受免稅。汶萊投資由工業和初級資源部工業發展局管理。政府在第八個五年計劃結束的2005年時,希望能夠獲得44億文元的外來投資。主要領域為旅遊、高科技、運輸和轉運站。
外國公司特別是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利用技術、資金、人才和品牌的優勢,順應汶萊政府經濟發展的戰略定位,同汶萊政府合作開發汶萊特有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漁業等,如荷蘭殼牌與汶萊政府合資成立的汶萊殼牌石油公司在開發汶萊的油氣資源方面已形成先入為主的、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且由於其合作領域為汶萊國家經濟命脈,因此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汶萊政府部門設有專門機構,組織汶萊企業到國外參加展覽會並提供一定的資助。對需要引進外資的基礎設施項目,汶萊有關政府部門也走出國門招商引資。汶萊在海外投資方面的做法:一是政府決策的國有資金的對外投資,二是企業自主決策、政府放任自流的民間對外投資。
石油和天然氣是經濟支柱,約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
『伍』 新加坡工地上工價是多少一天
通常在30~60塊錢一天(150~300元人民幣)。最近,由於中國國內工資增長,新加坡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現在新加坡很多都是印度孟加拉的工人在工地幹活,他們的工資比起中國工人更低。
當然,如果是做有技術,有經驗的工種,工資可能會很高,比如,好的瓷磚工,能貼大塊大理石的瓷磚工,一天拿200塊(1000塊錢人民幣)也很平常。
還有,有新加坡證書的塔吊司機,挖土機司機也能拿200塊錢一天。
『陸』 有沒有老鄉在新加坡當鋼筋工的一年能掙多少錢我想去新加坡打工,請給個指點謝謝。
去新加坡做鋼筋工還行吧,比不上木工、瓦工賺錢多。一般鋼筋工一小時也就5塊錢新幣,而且現在新加坡越來越多的建築公司不願招中國鋼筋工了,而用孟加拉、印度的鋼筋工替代,他們的薪資要求會更低。
因此,如果能改木工或瓦工的話,就別做鋼筋工了。最好做貼瓷磚的瓦工,每小時能達到6.5新幣。
『柒』 怎麼才能去新加坡工作
問題一:想我這樣,如何可以去新加坡工作? 1、英語不好在新加坡很難混,尤其是干IT的
2、你的收入還算可以,就算勉強來新加坡了也未必能賺得更多
3、你自己辦不了來新加坡工作的簽證,只能辦旅遊簽證。而旅遊簽證是不允許打工的
4、必須得先找到新加坡的工作才能由僱主出面去給你申請工作準證,不接受個人申請
5、找工作的方法跟在國內一樣,無非是網上招聘、獵頭、朋友介紹、報紙招聘廣告...大同小異
6、找到工作之後能申請什麼類型的工作準證主要取決於你的薪水高低。不過也得看學歷,大專學歷申請不到高級別的准證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問題二:到新加坡打工怎麼樣 1.
如果你現在沒有什麼技術的話,基本上中介找的都是最低等的勞工工作。
2.
基本上勞工的平均工資多半在800-1200左右,如果你英文很爛那麼可能工資就會比較低,如果會說簡單點的可能可以拿到1200新幣,住宿 生活費你除非能做到不買任何奢侈品(衣服,鞋,出去玩,去吃點好吃的等)只是吃最簡單的或者自己煮的話,一個月能存500新幣左右,如果還想買點女生的東西等等,基本上存不到錢。
一般打工的都是1年左右存回中介費。
3.
新加坡俯會治安很好,但是對於勞工並沒有什麼好的福利保障。
4.
基本上你們的工作是一周工作6天或一個月休2天,工作時數是10-12小時,所以可以說你已經沒有什麼業余時間了。而就算有的話,因為是那工作準證,所以除了在本公司外不能在其他地方打工。
5.
具體能做什麼工作,應該說是你能勝任什麼工作。多半過來打工的女生都是當服務員或者做流水線這些。
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
問題三:中國人有什麼方法能去新加坡工作? jobsdb/SG
去這里看看,投投簡歷,如果對方要你,你就可以申請工作簽證!
問題四:怎樣才能去新加坡打工呀! 你要確定來新加坡做什麼工,通常的勞工(建築工地、工廠、餐廳之類的)申請基本的工作準證,這邊叫work permit / wp;如果有學歷,做文職/技術/管理的話,後邊可以申請S PASS/ E PASS / PR(有一定的工資底線、學歷、技術之類的門檻); 如果有親戚或者配偶在新加坡拿到PR或者公民的,還可以申請家屬簽證啥的。
你要在新加坡找到一個願意幫你申請准證的本地公司,提交你的護照、學歷證明等信息,如果新加坡勞工部(MOM)覺得你可以來做工,就會批准公司的申請,然後公司可以列印出相關的准證信息,公司幫你申請好保險之後,你就可以在他們指定的日期之後拿著以上提到的准證信息購買機票來新加坡了,然後在公司的幫助下去做體檢,體檢通過之後,去勞工部(MOM)做簡單的調查;如果一切通過,勞工部會將你的工作準證送到公司,你就可以做工了(只能做准證上邊指定的工作,否則就是非法勞工會被抓的)。(你的學歷之類的因為是中文的,最好在國內就做好英文翻譯證明,想換駕照也是一樣,在國內需要至少半年的駕齡)
國內方面的不太清楚,只知道印度、孟加拉他們在新加坡這邊辦好之後就可以直接過來了。中介會收比較高的中介費,而且做什麼工不一定是你滿意的。所以找中介需謹慎,最好找熟人。
問題五:現在去新加坡打工可以嗎? 1、你在國內的收入並不算高,我覺得如果來新加坡能找到月薪2000新幣的工作就算是不虧了。
2、來新加坡的話稍微體面一點的工作都有英語要求。英語不好的話只能幹些勞工性質的工作,比如你干過的開叉車、裝卸工什麼的,收入一般很低(底薪1000新幣左右)
3、想帶家人一起過來是不可能的,放棄吧。除非你的月薪在4000新幣以上
4、指望將來的發展什麼的其實也不現實,只能是賺幾年錢回國。綠卡什麼的根本不可能
5、關於租房,新加坡的房租是很貴的。租一間卧室就要6、7百新幣,兩人合租的話每人得分攤3、4百。另外新加坡的法律管得很嚴,連屋子裡住多少人都有細致的規定。一套房子不管多大,最多隻能9個人租住,分攤下來一個卧室里最多隻允許住3個人。樓上說的那種6-8人間已經鐵定是違法的了
問題六:去新加坡打工怎麼樣,去新加坡打工需要什麼 不知道你說的打工是什麼打工,以上三種是新加坡的工作簽證,根據你的情況申請
一、 就業准證(EP)
1.EP簡介:是新加坡 *** 為了吸引外國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新加坡就業而發出的一種工作簽證。在該計劃下,申請者只要找到新加坡本地僱主可申請到1到2年的就業准證,申請者在居留期間無限次出入境,准證到期只要申請者仍然被僱傭就可以延期。
就業准證 (Employment Pass)
2.EP申請條件:
1)EP申請者薪水新幣3300/月以上,年輕者需要被認可的大學本科學歷(正規大學、有學位證書)。
2)專業符合新加坡的產業要求。
3)身體健康。
3.EP優勢:可以幫家屬申請家屬准證(DP)年限與EP相同
1)EP持有人家屬(妻子,以及未滿21歲未婚子女)可隨之申請家屬准證 (DP)。
2)EP申請者工資高於4000者,即可幫父母申請長期社交准證。
4.EP申請者,1-2年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
二、工作準證(SP)
SP工作簽證,是新加坡工作簽證中僅次於EP的一種簽證。是新加坡 *** 為了吸引外國的技術人員來新加坡工作而發出的一種工作簽證。在該計劃下,申請者只要找到新加坡本地僱主可申請到1到2年的工作準證,申請者在居留期間無限次出入境,准證到期只要申請者仍然被僱傭就可以延期。
1.SP申請者薪水新幣2200 /月以上,大專以上學歷。
2.其他條件符合新加坡的產業要求。
3.身體健康。
4.SP准證持有人家屬不可以申請家屬准證DP。
5.SP准證需要繳納 *** 勞工稅新幣80/月;(僱主繳納)
三、申請工作準證WP
Wp簽證是屬於新加坡勞務簽證,也是新加坡工作簽證中最低級的簽證,也是對個人要求最低的工作簽證。對WP申請者薪水不限,學歷不限。
WP准證持有人家屬不可以申請家屬准證DP。 WP准證需要繳納 *** 勞工稅新幣200/月;(僱主繳納)
附註:在申請簽證的實際操作中,上述條件並不是完全絕對,各新加坡人力資源公司都會有不同的規避方法,當然在華人佔70%以上的新加坡,與移民局和人力局的關系也至關重要。
問題七:想去新加坡打工,怎麼樣才能去? 可以的,需要先找到僱主願意聘用你,然後找勞務中介幫你申請工作簽證!
問題八:想去新加坡工作怎麼辦才好 一般都是簽2年的勞務合國,從辦理護照到簽證下來大概要一個月,要交3W左右費用 這些都差不多對的 但多數要看你的運氣 公司好壞直接影響你的收入
最主要看加班多不多 來之前最好叫在新加坡的朋友調查一下
我在這邊4年了 感覺自己的公司一般 一個月拿新幣1500-2200 人民幣 7500-11000左右
在這邊房租差不多180新幣
吃飯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