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新加坡哪個地理位置更優越
① 上海和新加坡,哪個要強一些
從硬軟體來對比:
1. 城市規劃
上海的規劃和新加坡有些什麼不同呢?首先拆遷是個大問題。不象浦東,可以在一塊平地上起高樓這么簡單,當然整體規劃也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出了浦東機場,放眼望去,經貿大廈很威嚴,卻不是很亮麗。東方明珠在旁邊有點給比了下去,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嘛?好大的指北針的雕塑,讓人感覺有點突兀。
浦西的很多地方都變了樣了,有了很多的商業高樓。南京路變成了步行街,生意好得不得了。淮海路自然變得更加洋氣了,高級商場鱗次櫛比。奇怪的是並不為市民所常用的中國銀行時不常地出沒一把,卻不覺得工商行的取款機象BOA那麼方便。南浦大橋,瀘浦大橋端的雄偉,和好幾條海底隧道交相輝映。
從東方明珠的樓上看下去,俯瞰圖並沒有多少美感外灘被後面林立的高樓趁得失去了原有的風采。雖然到處高架縱橫,但道路的結構更不象新加坡那麼給人以非常的愉悅舒適的感覺。從高架上看下去,只有延安路的兩端是很漂亮的風景,其他的還跟不上呢。國內都開手動車,車的行距比較窄。
那麼新加坡呢?每個地鐵站外都是一個Shopping Center,每個大樓里,從時裝到飲食,應有盡有,非常地干凈,而且方便。每個星期去一個逛逛,純屬享受。而烏節路上的大型Shopping Mall,就更加氣派了。著名的詩家董是本地華商的領地,獨佔一角,和伊斯坦相對而立。還有好些個本地和日本的大商場,都是精品,琳琅滿目。
憑良心講,烏節路比淮海路要高級。銀行林立的珊頓大道的高樓比上海的高樓顯得錯落有致,有點象LA downtown的布局。國外的建築往往和實力,看上去並不漂亮,而非華而不實。注意到一個好的現象是,現在很少有人隨地亂丟東西了亂吐痰了。但是很不容易發現垃圾箱。先說這些。
2. 公共交通
每天出門,公共交通是個最頭疼的事。不象在美國,人人有車,地還鋪得開。新加坡和上海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那麼如何管理城市交通就不是個可以忽略的問題了。首先是加強和提高原有的交通運輸系統,上海是國內僅有的一卡通的地方。也就是說有一張車卡,可以走遍全市了。這和新加坡一樣。
新加坡的公共汽車都是volvo的,質量很好,也有空調,很乾凈舒適的。就是高峰時的秩序都很好的,沒有人擠人或者吵架的情形發生。如果人滿為患,就很自覺地等下一輛,有時一等要等好幾輛,也沒有人從後門搶著上的。新加坡的公交系統很發達,政府也鼓勵市民趁公共汽車,而減少私家車,以防止塞車。
上海是否還有無軌電車沒有來得及考察,但大街上計程車絕對多於公共汽車。計程車很方便,服務態度也好,因為各個公司間有個競爭。但是看來使用率很高,折舊很厲害。據說一輛計程車開一年就報廢了。而新加坡的計程車和洛杉磯一樣是福特車,很寬敞而舒適,也比較新。到哪裡都很方便,也不是很貴。
對於擁有私家車的人來說,在上海養一輛車就可以養個房子了,月費1500元左右。上海本地的擁車證也比較貴。但和新加坡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新加坡的擁車證價格越來越高,越是好車越貴,幾乎到了工薪階層望而卻步的境地。也正因為如此,新加坡的交通是最暢通無阻的,這使得很多人都得益非淺。
據說是為了鼓勵國產汽車工業的發展,北京和上海都未採用新加坡的高壓政策。因此高峰期間,交通阻塞的情況和台北香港紐約差不多,還是很痛苦的。這是新加坡和LA的居民所不能感受的。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了駕校的學習和考試得到了駕照,但是鮮有機會練習,尤其是國內道路復雜,路況有不好,新手上路有點困難。
3. 居民住房
新加坡的老百姓通常住的是政府建造的用公積金貸款的樓房,俗稱祖屋。好一點的就住私人公司建造的公寓房。再好一點點就住排屋,好像這里的town home,國內也叫聯體別墅。當然能夠住的起獨立式洋房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了。然而總統府還是非常闊氣的,每天國慶節對外開放,都可以參觀。
上海的普通市民的樓房和租屋比起來,還是很有差距的。尤其是各家各戶的外部環境,好像沒有專人打掃,從樓房的外觀到內部的清潔都很成問題。但是市民們住慣了老房子了,都習以為常了。稍微有些條件的人就把自己屋裡裝修得高檔一點,也就抵消了外面的不利環境了。可是地區和社區還是很有差別的。
好多地方和國外一樣高檔,尤其是很多農民的房子非常氣派,都不明白這么漂亮的房子里都住著什麼農民?街道普遍地拓寬了,但格局還是和過去沒有太大的差別。反而少了新加坡那樣所能夠的保留下來的那種傳統習俗和文化,好像哪兒都是快餐店一樣。在市中心,竟然再也找不到大餅油條,和生煎饅頭了。要不就是被民工和台灣人取代了。
新加坡的氣候是常年夏天,溫差不大。但是最熱時不超過34度,即使不開空調也是可以的。為了節省電費,普通市民也不開空調,有個電扇也能對付了。尤其在高樓上,風很大很涼快的。但是上海不一樣,夏天要到近40度,冬天又太冷,不開空調是非常受罪的。但是因為人口太多太密,都開空調反而造成戶外溫度的再度提升。
4. 飲食起居
每天每家每戶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也就是所謂的菜籃子工程。上海的普通居民愛去菜場,超市和大賣場購物,比起以前的小菜場來說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可是,超市的菜都不夠新鮮,這誰都知道。但現在的人多數是圖個便利了。平時上班吃個早點什麼的,還是去那些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點心店,檔次各有不同。
而新加坡的生活就很有特色。每天從早到晚,濕巴沙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各個攤上擺滿了剛從馬來西亞運來的新鮮蔬菜,魚,家禽和肉類,任人挑選。旁邊就有很多飲食攤位,提供豐富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什麼新鮮的豆漿油條,海南雞飯,果條河粉,釀豆腐等等,都應有盡有。甚至還有服裝,玩具和廚房用品的攤位,十分的方便。
周圍有銀行郵局,各種品牌的店家。好的shopping center還有噴泉,街道裝璜獨具一格,尤其是衛生打掃得非常干凈,沒有油膩的感覺。而上海的飲食街的馬路是怎麼也掃不幹凈的,反正大家也習慣了。倒是那些個外來的快餐店裡衛生條件很好,讓人覺得很高檔。現在的廁所要干凈多了,就是很少手紙的。
5. 文化教育
上海城市大,有很多古今中外有名的大學。但普遍比較陳舊,缺乏活力。這點的確沒法和新加坡比,因為其政府不惜重金從歐美中國引進大量人才,來充實教育力量,跟上世界先進水平。所以有很多亞洲地區的高科技的學術會議都是在新加坡召開的,那裡的五星級酒店都有很多會議廳,每次開會都有很好的招待。
新加坡雖然只有兩所大學,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但是每年都培養出很多本地和外來的人科技人才。學校的設施和條件都是第一流的,畢業後去工業界和政府支持的科技公司效力,為新加坡在科技上站在亞洲前沿做了不少貢獻。從軟體設計和實施來說,那裡的process也不必美國的大公司差到哪兒。
② 新加坡,香港,上海哪個城市更好,更發達都去過的人回答
其實新加坡挺好的。醫療,金融,建設體系都很發達。我是新加坡人,現在在上海工作,體會了新加坡的好。肯定是最干凈的城市。我常去香港,那裡雖然沒有上海便宜,但是人氣旺盛,有文化氣息。但是上海有淘寶!這其實很重要。有淘寶,生活能輕松很多但是淘寶東西運去新加坡或香港都不容易。
③ 關於新加坡和上海的地理知識!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後,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 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④ 上海和新加坡哪個發達一點
這還用說嗎,據我了解,是新加坡,雖然我沒去過新加坡,但是在網上看新加坡的圖片,每一張都有很多高樓大廈,而上海只是看上去很多,實際上高樓大廈的背後卻是老城,新加坡航拍就知道了。
⑤ 上海港和新加坡港那個位置更優越,那個更有發展潛力
我覺得現在上海港比不上新加坡港,但是更有發展潛力的港是上海的,現在中國很快速發展起來,過幾年後能超越新加坡港。
⑥ 新加坡面積相當於上海
新加坡面積相當於上海的九分之一。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新加坡島東西約50千米,南北約26千米,國土面積728.6平方千米。
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沖地帶,扼守馬六甲海峽出入口,是天然的黃金水道,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戰略位置毋庸置疑。作為全球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新加坡附近的海上通道每年有10萬多艘各類船隻通過。
從地形上看,新加坡由主島和外圍大小50多座島的組成,這些島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島許多地區海拔不到15米,最高也只有16米。平緩的地形使新加坡得以建立龐大的交通網,目前新加坡擁有3400公里的公路和10多條高速公路。
作為國際重要商埠,新加坡港闊水深,是天然優良港灣,且很少受台風影響。其擁有近70公里長的碼頭和每年超過1.2億個標准箱的處理能力。200多條海上航線將新加坡與世界上絕大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港口聯系在一起,贏得了全球最繁忙海港的稱號。
⑦ 沿海哪個城市地理位置最好
一般認為是上海。上海有最大的長江流域(華中)為腹地,廣州有珠江流域(華南),這也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樞紐。
然而,大連、青島、廈門、泉州、連雲港、湛江、北海等地缺乏輻射能,難以成為大都市。運河時代的揚州和海洋時代的上海。就市場角色而言,上海是中國最大、最重要的門戶城市。這一地位形成的起點是上海的地理位置。對於地理作為一個基本因素的作用,編年史學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曾說過:“地理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最慢的結構真實事物,幫助人們根據最長的路徑展望未來,歷史應該遵循它的教導,接受它的分類和范疇。”
哪個主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地理位置更好?上海還是香港深圳?你有什麼看法?
⑧ 在亞洲城市的各方面相比,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四座城市哪一座在你心目中的哪一個更好
4個城市特點各不相同。
綜合來說,新加坡目前是最好的,但是因為整個國家很小,未來已經沒什麼發展空間了。
東京是個大城市,國家發達,科技發達,各方面都很好,但因為是戰敗國,在亞洲來說,很傷其他國家的心,因此發展仍存在隔膜,靠自強。
香港也是一個發展很好的城市,但因為內地人的大量湧入,各方面的發展和建設跟不上步伐,水平有所下降。
中國是未來的經濟強國,而經濟強國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數量上,上海的經濟發展勢頭不可抵擋,但國民素質與國際社會還有差距,其他方面還需改善(環境衛生等)。
⑨ 新加坡跟上海哪個好
新加坡較好,(1)文化水平高,很多人能講多種語言,英文、中文、馬來文、淡米爾(印度語)
普通話、潮州話、客家話、海南話、閔南話、福州話、福建話、廣東話等,
(2)環保衛生(3)交通道路安排(4)商業誠信(5)廉政(6)機場設備管理(7)市民禮儀
(8)地鐵服務((9)公務員收入(10)不會排斥任何地區的外來人仕。
※在新加坡樟宜機場如發生特別事情,飛機不能在此升降的緊急時間,他可以機場往市區的高速公路上搬離路中間的綠化植物盤栽就成為一條很好飛機升降跑道。
上海好:(1)古舊建設多(2)文化遺產多(3)大型建築物多(4)發展快(5)歷史名城英租界,法租界(6)上海灘,黃埔灘(7)市民儀容好(8)食物多元化,你說那個好?
⑩ 跨國公司將亞洲總部設在上海,相比新加坡有哪些優勢
在我看來當然是魔都更占優勢了啊。
我們可以從上海和新加坡各自的優勢分析,進行比較,可以得到答案。
上海概況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中心,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
位於長江入海口,中國最長的河流,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經濟上,交通發達,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都是中國東部的交通樞紐。由於中國的大門被迫打開,上海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上海是西方投機掠奪品的「前沿」,從而確立了上海的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後,隨著出口工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成為了貿易中心。
即新加坡的運輸地位十分重要。
綜上,上海有自己獨特的運輸優勢,同時還有經濟優勢、人才優勢,最重要的,有大量的國家政策的扶持。這一點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新加坡主要是地理優勢,環境優美,但是這一點和公司的建設是沒有什麼關系的。
所以這兩者之中,上海還是更加占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