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的環保在哪些方面

新加坡的環保在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3-02-08 02:05:50

1. 各國政府環保妙招有哪些

國情不同,各國政府的環保政策也有很大差別,也有很多值得相互借鑒的地方。政府如何介入環保,引導環保,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和努力的事情,以下是各國政府採取的一些環保「招數」:

(一)美國垃圾處理有成效。美國是垃圾生產大國,而且有大量難以分解的化工垃圾,因此垃圾處理已成為一個重要行業。為了環境保護,變廢為寶,不少研究機構和管理組織的專家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各個州和城市,就不同行業的廢棄物處理和再生利用作了具體規定,美國還盡量將各產業聯合起來,讓一個企業的廢料成為另一個企業的原材料,使廢棄物循環利用,再生產品的范圍不斷擴大。

在聯邦和各州政府的多年努力下,美國環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保護環境深入人心,早已成為普通美國民眾的自覺行動。以日常生活垃圾分類為例,目前在美國城鎮鄉村,居民家中幾乎都備有3個顏色不同的大垃圾桶,用來進行垃圾分類。藍色的桶用來裝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報紙、紙屑、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和各種金屬等;綠色的桶用來裝果皮、雜草和樹木的殘枝敗葉等;黑色的桶用來裝無法回收的生活垃圾。每家都自覺嚴格地進行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公司每周將這些經過分類的垃圾運到不同的垃圾場進行處理:藍桶垃圾被送到造紙廠和塑料廠等進行再生產;綠桶垃圾被運到堆肥場,經高溫處理後被製成肥料。

由於全社會積極參與,美國在垃圾處理和回收方面成績斐然。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等一些大城市,目前垃圾回收率已達到60%以上,不少城市還計劃到2010年將垃圾回收率提高到75%。

(二)巴西建立環境仲裁院。巴西於2001年在里約熱內盧建了該國的第一個環境仲裁院,這個仲裁院,是由一些環保領域的律師和專家組成的。目的是為巴西各級機構以及法人和自然人之間廣泛存在的環保爭端提供便捷的解決方式。仲裁院院長阿爾弗萊多·羅德里格斯律師說:「在巴西,對環保糾紛進行仲裁仍是一塊處女地。因此,我們這個團體完全由專家組成,他們都具有仲裁員資格,能夠作出足夠權威的裁決。」羅德里格斯表示,環境仲裁院是個民間組織,不從屬於任何司法機構,只依據有關環保的法律來工作。

(三)德國對一次性飲料瓶征稅。德國是世界上環境保護政策最嚴格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綠黨進入議會的國家。有一段時間,「生態」一詞成了好公民的口頭禪。從香蕉到套頭衫,都要是「生態」的才行。無論是反對核動力的辯論還是與毀壞森林的酸雨的斗爭,「生態」問題總是一個中心問題。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還認為生態與發展經濟水火不相容,而今天的經濟界卻有了新的認識,即可以利用「生態」問題賺錢:「不論在洗衣粉、牙膏還是汽車等生產行業中,有環保意識就可以生財。」

為提高飲料瓶的再利用率,德國還將對一次性飲料瓶征稅。盡管德國包裝業界強烈反對這樣做,但德國環境部認為,對啤酒和礦泉水等飲料的包裝瓶進行征稅,是很有必要的。

(四)日本變廢為寶的垃圾焚燒站。日本在大城市核心區焚燒的垃圾比任何發達國家都多。豐島區垃圾站是在東京1200萬密集人口中,晝夜不間斷運轉的21座大型垃圾焚燒站之一。它每天處理300噸垃圾,然後將它變成電、熱水和一種可再利用的渣土。更不同尋常的是,這些垃圾站並沒有散發刺鼻的怪味。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通過垃圾掩埋法處理其大部分垃圾,日本3/4的垃圾則是通過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焚燒爐來焚燒的。20世紀90年代,這種垃圾處理方式使日本的二惡英水平達到危險的程度,但此後日本運用先進技術糾正了這一問題。

日本城裡的垃圾焚燒站不僅無味、無煙、不散發致命物質,而且通常看上去很美。實際上,許多垃圾焚燒站的建築都十分壯觀,有些甚至成為旅遊熱點。在東京,每年來豐島區垃圾焚燒站參觀的人數達到18.6萬左右,其中大多數參觀者都是垃圾站所在社區的居民。他們主要是來垃圾站漂亮而便宜的健身中心游泳、鍛煉的。這里的游泳池是由焚燒垃圾所產生的熱能加熱的,健身房所用的電是從與垃圾焚燒爐相連的汽輪機里產生出的。足夠2萬家庭用的剩餘電量則賣給了東京市內的高壓輸電網。豐島區垃圾焚燒站還擁有一個老人診所。焚燒爐里的灰燼被溶化成用於生產瀝青、磚和水泥的一種渣土。垃圾焚燒站內的氣壓通常保持在偏負壓狀態,這樣能從社區吸入新鮮空氣並防止怪味泄露出去。

(五)新加坡「口香糖在家偷著用」。早在1992年,新加坡政府就頒布了進口及銷售口香糖的禁令,因為有一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總是四處亂吐口香糖殘渣。為了維護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清潔,政府規定,除遊客帶一些供自己食用以外,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1年的監禁和最高達1萬美元的罰款。至今,這項法令實施已逾16年,新加坡人早已習慣了沒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裡根本見不到口香糖,公共場所基本上看不到口香糖的殘渣。只是在節假日,新加坡人偶爾會去鄰近的馬來西亞購買一些口香糖,回家後「偷偷」食用。

(六)加拿大棺木也環保。已經連續三次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自然環境優越。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既包括公眾的高度認識與廣泛參與,也包括政府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政策。現在,加拿大人不再喜歡用傳統土葬和火葬方式了。傳統棺材使用金屬鎖扣,內部裝精緻紡織品,棺材內外的漆一層又一層,這些物質被土地吸收後,會流入地下水造成污染。而火葬也極為浪費燃料能源。因此,環保棺木應運而生。它用堅果油或蜂蠟代替油漆,使用木質鎖扣,內部用棉織物裝潢。幾十年後,這些材質可完全被土地吸收而無任何污染問題。

(七)澳大利亞啟動一個發展清潔煤技術的重大計劃。該計劃將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顯示澳大利亞作為全球最大的煤出口國將正視自己的責任。澳總理介紹由政府出資7000萬美元創立的該機構將開發捕獲碳排放和安全貯存技術。他表示:「雖然碳捕獲和貯存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唯一解決途徑,但它是全球向低碳經濟轉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轉變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和現代的信息革命一樣意義重大。」該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球發展20個有商業價值的碳捕獲和貯存工廠。他還指出發展此類技術是必要的,因為煤仍將是全球未來許多年的主要能源來源。計劃提議7個月來,已有85個國家、企業和研究機構簽署加入該研究所。

2. 德國,法國,新加坡,芬蘭,美國,日本如何保護環境

你是說中文回答還是英文?假設你是中文吧。你的問題太大了,保護環境可以有很多方面的措施。而且那麼多國家。。。我給你舉兩個國家的例子好了。
比如新加坡吧。新加坡通過大量的綠化面積來減少空氣的污染和城市的熱島效應;通過新的科技例如再生水和海水淡化來保護短缺的水資源;通過嚴格的法律和嚴酷的懲罰措施來避免公眾對環境的破壞。。。
芬蘭:芬蘭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森林覆蓋率高達71%。林業是芬蘭很重要的產業。由此衍生而來的造紙業在芬蘭的經濟鏈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造紙的同時,紙張的回收也有很完善的系統。芬蘭的垃圾分類做的很好,大部分垃圾箱都有不同的分類。而且國民素質很高,大部分都會嚴格按照垃圾分類表來扔垃圾。。。

3. 國外環保措施有哪些,國家和典型事例。還有國內的。

1.阿姆斯特丹
特點:鼓勵環保交通工具
阿姆斯特丹政府每年會撥出4000萬美元的預算用於城市基礎設施的環保改造。在阿姆斯特丹,37%的市民都騎車出行。不久前,阿姆斯特丹市政府還公布了一項限制舊汽車進入市中心的計劃,規定從2009年底開始,所有1991年前生產的汽車都將被禁止進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區域,以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

2.芝加哥
特點:氫氣燃料、風力發電
芝加哥市長理查德·達利從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帶頭植樹,為芝加哥創造了50萬棵新樹的環保紀錄。2001年,芝加哥大規模推行的通過「屋頂綠化」儲存太陽能和過濾雨水,以節省能源的舉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為芝加哥市政府節約1億美元的能源開支。市政府還將位於市中心的機場改建為公園,並在千禧公園內建造了一座可容納1萬輛自行車的「車站」。芝加哥也是全美第一座安裝氫氣燃料站的城市。風力發電也是這座「風之城」最可利用的能源之一。

3.庫里提巴
特點:公交系統獨特獨到
巴西南部巴拉那州首府庫里提巴市,是全球第一批被聯合國列為「最適宜居住的5大城市」之一,早在1990年,就被聯合國授予「巴西生態之都」和「世界3大生活質量最佳的城市之一」的稱號。庫里提巴市長是建築師出身,擅長調整城市中的設施、布局,達到環保目標。他設計了一種獨特的公交系統,候車站猶如巨大的玻璃圓筒,兩頭分別設出入口,且入口處設有旋轉柵欄,以保證有序。公交車地盤與路面持平,使乘客上下車如履平地,以此吸引更多市民放棄私家車,乘坐同樣方便舒適的公交車。此外,庫里提巴市政府早在數十年前就禁止市區和近郊興建工廠。

4.弗賴堡
特點:太陽能發電
弗賴堡是德國黑森林地區附近的一座小城。上世紀70年代,這里的市民曾對政府要在這里建核電站的舉措進行抗議,因此,弗賴堡的市民普遍環保意識都比較高。弗賴堡是成功將太陽能轉化為能源的城市之一。無論市中心的車站、醫院、足球場、還是城市花園和當地的釀酒廠屋頂或頂篷上都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1/3的市民出行選擇騎自行車。此外,弗賴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注意垃圾的回收利用,至今,該地區的垃圾數量已減少2/3。

5.加德滿都
特點:屋頂綠化、建築限高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依然保留了昔日原始建築風貌,但這座城市的環保措施,如「屋頂綠化」、利用太陽能發電和加熱等即使在一些歐洲主流城市也屬於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此外,為了最大限度減少能耗,加德滿都政府要求所有建築高度限制在9英尺(約2.7米)以下。

6.倫敦
特點:徵收車輛「環保稅」
去年2月,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宣布,計劃在20年內將倫敦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使其成為全球最環保的城市。新規劃的改革措施覆蓋家庭、企業、供電系統和交通4個領域,比如,要求倫敦居民將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換用節能燈泡,全城1/4的供電系統也將得到改造,一些發電站將被遷至居民區附近,以避免電力能源傳輸過程中的浪費。在交通領域,市政府對於排量大的汽車徵收每天25英鎊的高額「環保稅」,並在倫敦街頭推出自行車出租服務。

7.雷克雅未克
特點:氫燃料巴士、地熱
冰島地熱資源豐富,在冰島語中,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意思就是「冒煙的城市」,「煙」就是島上溫泉的水蒸氣。冰島政府在雷克雅未克大力推行地熱和水力作為取暖和電力能源的措施,此外,還推動氫燃料巴士和「百公里耗油量低於5升環保型汽車可以在市區免費停車」等環保活動。預計到2050年,雷克雅未克將徹底告別石油燃料,成為歐洲最潔凈的城市。

8.波特蘭
特點:綠色建築、發展輕軌
波特蘭是美國第一個將節能減排作為一項法律推行的城市。除了「綠色建築中心」,該城市還大力推行環保交通工具,輕軌、巴士和自行車是波特蘭市民主要的出行工具。為了鼓勵更多市民選擇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波特蘭市政府在城內開辟了近56萬畝的綠地以及長為120公里、供市民散步和騎腳踏車的專用道。

9.新加坡
特點:「零能耗」建築
作為亞洲的「花園城市」,新加坡在環保方面的努力一直有目共睹,長達12年的口香糖進口禁止令就是例證。2009年,新加坡第一座「零能耗」建築也將竣工。這座由舊樓改造的建築,能源利用率將比常規建築高60%,屋頂採用總面積達1300平方米的太陽能板供電,並與公共電力網相連,可做到電力的互相補充,內部還裝有感應器,能自動調節室內的冷氣系統。

10.多倫多
特點:LED照明系統、深層湖水冷卻系統
早在2002年,多倫多為解決「熱島效應」(由於城市化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就已開始在城市建築的屋頂種上綠色植物,改善環境質量。去年,多倫多宣布將用LED照明系統取代傳統燈泡和霓虹光管,以節省用電,在維護夜景的同時,減少城市的光污染。此外,多倫多市的一些建築將利用安大略湖的湖水冷卻降溫,以緩解電力供應。

4. 在新加坡扔垃圾如何處理

新加坡是非常注重環保的。遊客需要注意的是那邊不能隨地吐痰或是扔垃圾,否則的話罰款很重。
新加坡國會17日通過環境公共衛生(修正)法案:
首次亂丟垃圾者,最高罰款將從目前的1000新元增加至2000新元(約合人民幣9600元)
第二次被控亂丟垃圾者的最高罰款則從2000新元增加至4000新元(約合人民幣19200元)
第三次或以上被控者的最高罰款將從5000新元增加至1萬新元(約合人民幣48100元)
除了提高罰款額度,法令也規定,住戶和汽車駕駛者必須協助執法人員提供相關信息,幫助確認從高樓和車內向外亂丟垃圾者。
新加坡把愛亂丟垃圾的人稱為「垃圾蟲」,也推出了「垃圾蟲勞改法令」。累犯者要被處以3至12小時的勞役,並且需要穿上標有「我是垃圾蟲」的特製服裝,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打掃公共衛生。

5. 新加坡的環保經驗有哪些值得借鑒

強烈的危機感 全民教育與嚴格執法 健全的機構與合理的規劃 政企合作推動環保建設

6. 新加坡是怎麼環保的

新加坡環境部常任秘書陳榮順作演講

10月28日上午,在首屆九寨天堂國際環境論壇主題峰會上,新加坡環境部常任秘書陳榮順先生作了題為「從生存到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

陳榮順說,跟中國漫長的歷史比起來,新加坡的環境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但是我有機會來這里是希望與各位分享新加坡環境發展經驗,希望能夠藉此拋磚引玉,在接下來討論中激發出各種構思和想法。

陳榮順談到,新加坡的環境在亞洲國家一直排列前列,中國同樣堅決執行環保計劃這種做法。比如從70年代周總理提到的環保計劃,到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和科學發展觀的做法,以及中國近年來治理環境污染的力度,新加坡都很欽佩。

陳榮順說,在土地利用計劃方面,我們首先要從土地利用角度來看,我們的發展不是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說,在住宅區附近,只准設輕工業,如紡織業、電子業等,而重工業必須在離開住宅區有一定距離的指定的工業區設立。而且環境基礎設施在防範工作方面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效的固體處理系統有助於新加坡把海岸線的污染降到最低,我們把來自家庭和工業的廢水導入一個廣泛的公共用水系統,知道要符合國際標准才能夠流入海中。

近年來,我們各地都鋪設了污水系統,現在我們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的污水處理。我們把污水處理系統和污水系統分開,使我們能夠把有用的水進行收集,把廢水和雨水分別輸送到不同的處理廠進行處理。除了進行廣泛的污水處理外,新加坡還有一個非常高效的固體廢物管理系統,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2004年,我們建造了垃圾焚化廠,最早的焚化廠是從1979年開始投入運行的,隨後我們又增加了專用的焚化廠處理醫學廢料,沒有辦法焚燒的肥料就被送到特別的垃圾填埋廠。

陳榮順提到,新加坡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注意街邊的小販標准,要求所有小販必須領取執照,最後他們也被遷至有一些污水處理中心進行管理,同時我們還有一些單位專門研究蚊子等等。在上世紀60年代,政府認為不能只靠政府執法來進行監督,只有公眾來參與環保才能解決環保問題。從1968年10月開始,我們政府展開了一項為期一個月保持新加坡清潔的運動,當時房屋和就業主要問題都得到了控制,保持新加坡清潔的控制就在於進一步改善生活的條件,這是我們開展的首項大規模國家計劃,群眾要求把國家開發成一個大家庭。

目前我們環境教育也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我們認為環保教育必須從很小就開始。這一項工作是通過環境分析和教育加有效網路進行的,我們鼓勵每一個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另一方面我們也設法在大學培養環保大使,我們目前在全國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僅限於提高國民的意識,而是延伸到個人行為。從1990年以來,我們每年都開展清潔綠化周,鼓勵個人、團體、學校和公司都參與到環保活動當中來。

政府也發覺單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提供所有的環境服務的,那麼在爭取環境可持續發展過程當中,新加坡越來越希望私人企業參與進來。在這些方面,新加坡環境部門率先結合民間和私人來提供環境基礎設施的服務,通過這樣的合作,公共機構和私人企業界緊密合作,通過設計建造有用的方式,共同提供新的環境基礎設施和服務。

陳榮順最後表示,雖然新加坡在控制污化方面有成就,使國內空氣清潔度在國際高品質之內,但是新加坡願意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同時也包括學習中國的經驗。希望通過相互學習,共同邁向持續發展的道路,竭盡所能使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也希望新加坡經驗能夠對中國有用。

7. 新加坡將推行飲料瓶罐押金制,買飲料需給瓶子付押金,這項舉措有何意義

買飲料需給瓶子付押金,這項舉措的意義其實就是想要讓人們最大程度上的能夠愛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尤其是這種對生態危害比較大的垃圾。

新加坡將推行飲料瓶罐押金制,買飲料需給瓶子付押金

買飲料的時候飲料瓶也要收押金了!當然這不是我們國家推出的相關政策,這是新加坡當地要在2023年實行的一項政策,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將要在明年開始公布關於飲料容器的押金退費製法律框架,並且要求當地的飲料生產商和銷售商負責回收飲料瓶罐的責任。

大家都知道,很多包裝類的垃圾都是有鋁製品或者是塑料製成的,這些垃圾對生態環境有著很大的污染,有些甚至無法降解,但是總有些人會將這些無法降解的垃圾隨意的丟棄,這給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出台這樣的規定,就是從根本上控制人們隨意丟棄垃圾的行為,只要將這些包裝類的垃圾退回到生產商或者經銷商那裡,就可以拿回自己的飲料瓶押金,收押金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讓大家愛護環境,這是在為我們未來的生態環境做常遠的打算,這種政策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8. 比較環保的國家,最好有環保的例子

北歐各國,如瑞典、挪威、芬蘭等;德國、加拿大、紐西蘭等等。

9. 新加坡的環境問題

新加坡罰款很厲害,還有很出名的鞭刑

新加坡的環境治理
新加坡是一個美麗清潔的島國,68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幾乎無處不見花,無處不披綠,享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事實上,新加坡建設「花園城市」也經歷了一段痛苦的過程。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的迅速工業化使其經濟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3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使新加坡完全成為一個城市國家,各類建築覆蓋了2/3的國土,鄉村消聲匿跡,耕地喪失殆盡,糧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賴進口,水資源日益短缺,治理空氣污染和保持城市清潔的壓力越來越重。

最近10多年來,新加坡不得不主要依靠買水度日。它從馬來西亞19個水庫引水,並在馬來西亞建立了9個水處理廠和15個儲水設施。20年來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增加了4倍,平均每個居民每天留下1.1公斤垃圾。新加坡現有4個垃圾焚化場,佔地面積相當於350個足球場,而且每隔20~30年就須另找一處垃圾填埋場地,這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談何容易。

鑒於此,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潔凈的飲水、清新的空氣、干凈的土地,安全的食物、優美的居住環境和低傳染病率」等環境目標,通過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計劃、嚴格的執法和到位的管理對工業化的環境後遺症進行補救。

新加坡具有完備的環境立法。新加坡環境污染管製法令,對各類廢物處理和排放都規定了明確的標准,使各項工程建設、工商活動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新加坡也設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確保各項建設和社會活動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

環境維護和建設並重,從長計議,是新加坡環境管理的一大特色。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精心的城市規劃卻創造了令人不感到擁擠的空間。新加坡人自稱是彈丸小國,但無論在新加坡的工廠區還是居民區,高樓大廈之間都建有花園,空地都鋪上草坪,連過街天橋上也不例外。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在尚未開發的1/3國土上不再搞建築工程,轉而依靠填海和拆舊建新來解決土地奇缺問題,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給子孫後代。為減少對外國水供應的依賴,新加坡計劃把全國70%國土上的雨水都收集起來。

垃圾、廢水、廢氣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感到頭痛的問題。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專職部門,幫助廠家和居民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廢物的產生。目前新加坡的製造業廢料有40%已得到再循環使用。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已在1/7的居民中實施,垃圾收集人員定期發給居民專用塑料袋和定期回收紙張、舊衣服、電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新加坡工業廢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經凈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業用水。新加坡在主要馬路上設立了汽車尾氣監測體系,不符合「歐洲2號」廢氣標準的車輛已被禁行。

新加坡的清潔環境還得益於公共衛生教育和嚴厲的執法。新加坡每年都開展清潔周和綠化周活動。在新加坡的公共汽車上往往可以看到「亂扔垃圾罰款1000新元」的告示。違規者必會收到一張罰單,如果不按時交付罰款就會受到法院傳訊。此外,違規者還會被有關部門召去充當反面教員,穿上標志垃圾蟲的服裝當眾掃街,籍以示眾。亂扔煙蒂、隨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壞草坪、駕駛冒黑煙車輛等都會受到類似懲罰。

新加坡在工業化過程中丟掉了原有的生態環境,但經過不懈努力又建立起一個新的良好的生活環境。

10. 新加坡海洋資源等問題

新加坡環境保護值得借鑒的經驗</b> 經驗一:高度重視環境規劃,優先保證環保用地。無論是社區、還是工業園區,必須做到先規劃後建設,統籌並優先考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收集系統、垃圾焚燒廠、垃圾填埋場等環保基礎設施的規劃。把極為稀缺的土地資源,優先保證環境基礎設施使用。 經驗二:高度重視環保投入,優先建設環保設施。在國土面積只有707平方公里的國家,全國污水收集管網總長達3200多公里,建設了100多座污水泵站和6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生活、工業污水110多萬噸,整個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污水都做到集中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全國已建成4家垃圾焚化發電廠,每年焚燒處理垃圾228萬噸,全國91%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得到焚燒處理。總投資約30億人民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主要用於垃圾填埋的人工島--實馬高垃圾填埋場,可供整個國家工業廢物和垃圾焚化廠殘渣50年的填埋。工業和民用燃料如今都使用天燃氣和電,有效控制和減少了大氣污染。 經驗三、高度重視環境教育,鐵面執法不徇私情。在新加坡獨立之初,新加坡的環境狀況也不盡人意,當時環境和綠化都很差,經濟也不發達,他們把當時新加坡形象的比喻成一個煮熟的「螃蟹」,首任總理李光耀曾為如何治理國家而憂慮落淚。為此,他們高度重視環境教育,在環境教育上他們的做法是,將環保教育視為民眾終生教育,注重從娃娃抓起,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自1990年以來,新加坡每年都開展「清潔綠化周」活動,推動環保團體、學校與公司參與環境保護。通過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使環境保護成為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新加坡的優美環境還得益於完備的環境立法和嚴厲的環境執法。新加坡法制之嚴厲舉世聞名,其環境法制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環境法制並不是西方發達國家法制的簡單移植,還巧妙結合了傳統儒家文化與新加坡華人傳統文化。如對於一些破壞公共環境者,其法律讓他們穿上書有「垃圾蟲」字樣的黃色夾克衫,去東海岸清掃大馬路,使受罰者深受其辱。而這種處罰在好面子的華人中造成的威懾力是其他處罰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完全法制化的環境管理,成為新加坡環境保護最重要的經驗。 新加坡環境保護實踐給予啟示</b> 啟示一;要克服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矛盾意識,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加坡環境保護的實踐表明,發展經濟並不一定要以犧牲人居環境為代價,通過科學決策、規劃和控制,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以減少到最低程度。新加坡污染治理的經驗也證明,現有的環境問題並不是不可解決的,只要努力,就能治癒和修復被破壞的環境。 目前,我市經濟發展大致處在工業化的中後期,隨著重工業化的發展趨勢和產業集中度的提高,環境問題必將集中顯現,環境問題如果解決不到位,即可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數,甚至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此,我們要借鑒新加坡工業園區發展成功經驗,並結合市情,在開發區建設中必須盡快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重新編制或修編環境保護規劃,對園區產業進行重新定位、合理分區,調整、完善環保設施布局,避免產業雷同、相互影響;二是加大投入,超前配套環保基礎設施,通過集中控制和集中處理實現園區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從而減少單體企業環保投入,提高園區整體服務能力和竟爭力;三是加強園區生態建設,以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為目標,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抓手,倡導企業推行ISO14000標准,實現園區資源利用減量化、物質使用循環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所以,只要我們要走出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是一對矛盾這一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通過努力,完全能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工業更大突破。 啟示二;要具有強烈的環境危機感和憂患意識,提高全民參與保護環境的自覺性。新加坡資源極度匱乏,1965年獨立後,工業化進程加快,完全成為一個城市國家,保護環境成了新加坡經濟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新加坡政府提出「潔凈的飲水、清新的空氣、干凈的土地、安全的食物、優美的居住環境和低傳染病率」等環境目標,通過健全的法律,到位的管理和全民的宣傳,對工業化的環境後遺症進行補救。環境保護成為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政府的危機感變成了全民的憂患意識。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中,首先考慮的是環境保護,並且從長計議。大力度的環境保護使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進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文明島國。 從我市情況看,我市水域面積占國土面積27.3%,同時擁有洪澤湖、駱馬湖兩大湖泊,林木覆蓋率已達25.5%,水域和林木所構成的生態面積占國土面積達52.8%,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後發競爭優勢。但由於地處淮河流域下游的區位,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隱性還時有顯現。主要表現:在一是受上遊客水汛期集中下泄影響,濉河、老汴河、新沂河等區域性河流水質極易受到污染,水環境污染事件還時有發生;二是城市飲用水源地單一,備用水源地建設嚴重滯後,極易引發城市突發性公共事件;三是市區截污管網建設不到位,古黃河、民便河、古山河水質污染加劇,遠達不到水質功能區劃標准,影響城市形象;四是洪澤湖、駱馬湖兩湖水質均處於中營養水平,富營養化指數均有所增加,靠近古山河、民便河口洪澤湖局部水域在出現不利氣象條件時,誘發藍藻可能性加大;五是泗洪縣、泗陽縣工業和生活尾水出路不暢,必將限制部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六是大面積楊樹成片林的栽植,使鄉土樹種種群和生物多樣性受到一定影響,且極易受到大面積病蟲害侵害。為此,為保護好生態宿遷這一金字招牌,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和可持續發展,今後幾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加快市區截污導流工程建設的同時,組織編制全市工業、生活尾水排放總體規劃,確保尾水排放暢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減輕對洪澤湖水質的影響、減少對地表水的污染面;二是盡快建立水環境預警監測體系,保障飲用水環境安全,減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三是制定《洪澤湖、駱馬湖水質保護條例》,嚴格控制洪澤湖和駱馬湖的圍網和網箱養殖面積,保護兩湖水質,減緩湖泊富營養化速度;四是加大環保投入,提高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基礎設施的作用。 啟示三;要樹立環境教育為民眾終生教育的理念,為環境保護提供民眾不懈的動力。新加坡的實踐證明,環境保護重在教育。必須採取多種形式,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基本國策、基本市情和環境警示教育,不斷增強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生態理念和法制觀念,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家園」的新觀念,形成全社會自覺投入、共同參與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只有將環境教育作為民眾的終生教育,才能為科學發展、持續發展提供民眾不懈的環境動力。新加坡雖然四面臨海,但海域面積小,海洋資源有限,島上的自然資源又相當匱乏,糧食甚至淡水都要靠進口。小國且缺乏自然資源於是成為新加坡的「先天脆弱性」。新加坡反對捕鯨,支持美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