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象棋教練的基礎班怎麼樣
❶ 新加坡象棋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新加坡住過一段時間,也參加過校隊比賽,或許可以幫你回答這個問題。新加坡沒有職業棋手,但是民間的棋社為數不少,並且賽事也不少。從中學開始,學校就會舉辦很多比賽,讓學生參與。基本上每個學生都需要參加2個以上的活動,用來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而且也有積分制度。象棋下得好得,會進入校隊,取得更多積分,積分不夠是不能畢業的。
在大學,住在學校宿舍是既方便又省錢的,但是宿舍數量很少。大一可以優先住校,但是大二之後就需要依靠積分了,例如球隊、棋隊。學校的宿舍分很多群落,叫做Hall。每個Hall都有若干棟宿舍,叫做Block。內部會先有選拔賽,inter-block game,然後inter-hall game,最後組建校隊參加學校之間的比賽,傳統上南洋大學隊的國際象棋很強,而國立大學的中國象棋很強。我在國大的那年,國大拿下4台中國象棋,而南大拿下4台國際象棋,最後抓鬮我們輸了。
民間也有許多棋社,新加坡有象棋總會,下面按議區也有許多棋社,每年都有年賽。最出名的是北斗棋社,歷史比較悠久,一直活躍於南洋一帶,組織過不少台灣、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的棋手一起比賽。新加坡的棋手都是業余的,沒有薪水只是憑著對愛好的熱忱,憑著在各類賽事里跟同好們切磋的經驗成長。比賽之後選手們還是興致勃勃,就開始亂斗,各種怪異開局反復切磋。盡興之後還有很多人一起去大排檔吃飯,還沒盡興的繼續找地方通宵切磋,風氣十分良好。
當然,跟中國大師們的職業化訓練相比就還是差很多,中國隨便出一個大師就可以橫掃象棋的國際賽事,只有台灣的吳貴臨還能抗衡。我記得柳大華曾出席過兩次,後來感覺差距太大就主要是來表演盲棋的。
新加坡有過一位女子國際大師張心歡,我有幸見過,不過她不認識我,呵呵。看起來就非常普通的家庭婦女,完全感受不到什麼氣場。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