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煉油公司有哪些
❶ 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
現代的交通那麼方便發達可以說與燃料息息相關,那麼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在哪嗎?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下吧。
全球最大的10個煉油廠大部分分布在亞太地區,印度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煉油廠基地,其次是委內瑞拉、韓國。根據煉油加工的產能,Hydrocarbons-technology.com列出了全球10大煉油廠名單。
1)印度賈姆納加爾聯合煉油廠(Reliance Jamnagar Refinery)
賈姆納加爾聯合煉油廠位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賈姆納加爾,所有者為印度瑞來斯實業公司(Reliance Instries),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煉油廠,每天的煉油總產能為124萬桶/天。
賈姆納加爾煉油廠投資約60億美元,佔地7500多英畝,耗時三年才建成,擁有50多套煉油加工裝置,把原油加工成各類成品油。
煉油廠賈姆納加爾煉油廠擁有加氫脫硫、催化重整、流化床催化裂解、延遲焦化等工藝裝置,還包括硫磺回收、產氫裝置、merox工藝、TAME等工藝裝置。
2)委內瑞拉帕拉瓜納煉油中心(Paraguana Refining Centre)
拉帕拉瓜納煉油中心是全球第二大煉油廠,建於1949年,位於委內瑞拉帕拉瓜納半島。煉油廠所有者為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煉油產能為95萬5000桶/天。
3)韓國蔚山煉油廠(Ulsan Refinery)
蔚山煉油廠位於韓國蔚山市,由韓國SK Energy集團公司所有,煉油產能為84萬桶/天,主要的產品有液化石油氣、汽油、柴油、航空燃油還有瀝青。
蔚山煉油廠建於1964年,初期產能為3萬5000桶/天,1996年進行了擴建,產能增加到了81萬桶/天,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煉油廠。
4)韓國麗水煉油廠(Yeosu Refinery)
韓國小城麗水市擁有世界第四大煉油廠,加工原油的產能為77萬5000桶/天, 煉油廠由GS加德士(GS Caltex)集團運營,是韓國GS控股和美國雪佛龍的合資企業。煉油廠建於1969年,擁有27萬桶級別的加氫脫硫裝置,還有加氫裂化裝置和基礎油加工廠,2007年新配備的重油加工裝置,可以把渣油轉化為價值更高的輕質油,如煤油、柴油。
5)韓國溫山煉油廠(Onsan Refinery)
溫山煉油廠位於韓國蔚山市,加工原油的產能為66萬9000桶/天,由韓國雙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OIL)所有, 生產石油化工產品和潤滑油基礎油,其中,Bunker-C裂化生產中心(BCC)和潤滑油基礎油生產中心出產的產品質量最佳。2011年,公司投入了12.8億美元,增建了一個芳香烴加工廠。
6)美國亞瑟港煉油廠(Port Arthur Refinery)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亞瑟港,石油加工產能為60萬桶/天,由Motiva公司所有,該公司是殼牌和沙特阿美的合資企業,雙方各持有一半股份,是目前全美最大的煉油廠。
亞瑟港煉油廠已經有100多年歷史,1903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高辛烷值飛機燃料生產基地。2012年,產能擴展到了60萬桶/天,成為了全美最大煉油廠,主要的產品有汽油、餾分油、飛機燃油、潤滑油基礎油、石油化工產品和溶劑。
7)埃克森美孚新加坡煉油廠(ExxonMobil Singapore refinery)
石油加工產能為59萬2000桶/天,在新加坡裕廊的煉油廠建於1966年,以煉油、乙烯及下游石化產品為主,其中還包括一個化工廠,帶有兩個世界級的乙烯裂解裝置。
8)埃克森美孚貝塘煉油廠(ExxonMobil's Baytown Refinery)
貝塘煉油廠是全美第二大、世界第八大煉油廠,石油加工的產能為58萬4000桶/天,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塘,由埃克森美孚公司獨資運營。貝塘煉油廠建於1919年,次年開始運營,1940年增建了化工廠。
貝塘煉油廠生產飛機燃油、柴油、煉油氣體、丙烷、化工原料、汽油、基礎油等產品,煉油廠集成了兩個化工廠,形成了高科技含量的石化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9)沙烏地阿拉伯塔努拉角煉油廠(Ras Tanura Refinery)
該煉油廠位於波斯灣海岸城市朱拜勒附近,建於1945年,由沙特阿美公司運營,最初的產能為6萬多桶/天,目前石油加工的產能為55萬桶/天。
10)美國Garyville煉油廠(Garyville Refinery)
Garyville煉油廠位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是美國第三大煉油廠,目前石油加工的產能為52萬2000噸/天,是馬拉松石油公司旗下的煉油廠。Garyville煉油廠1973年開始建設,1976年竣工,2009年經過擴建,達到了目前的產能。Garyville煉油廠主要生產汽油、柴油、瀝青、聚丙烯、丙烷、硫磺等。
❷ 新加坡燃料油與國內燃油區別
燃料油的產地
世界產油區主要集中在中東、南美、非洲、俄羅斯、中國等,凡有煉油廠的地區基本都有燃料油產出。在九十年代,我國主要從新加坡、泰國、日本和南韓等亞洲國家進口燃料油。隨著國內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和對品種需求的增加,進口來源地擴大到歐洲、南美洲以及中東地區,主要有新加坡、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中東和美國西岸,近兩年來,由歐洲直接運送到中國的數量有所增加。以下就幾個主要產地的基本情況作簡單介紹:
韓國
韓國共有5家煉油廠,包括位於岱山現代煉油廠,位於仁川的仁川煉油廠,位於蔚山的SK 煉油廠,位於YOSU的LG-CALTEX煉油廠和位於ONSA的雙龍煉油廠。目前,現代煉廠產出的燃料油基本為直餾180CST,SK煉廠出口的燃料油也以直餾油為主,其他煉廠生產的180燃料油以調合油為主,也有部分直餾油。南韓年出口總量約為240萬噸。
新加坡
黃埔市場進口燃料油近一半來自新加坡,這包括從馬來西亞和印尼海上錨地駁運的燃料油。這個地區的燃料油主要是調合油,並且以船用燃料油為主,其比重和粘度都接近符合中國多數用戶規格的上限。
新加坡有4家煉油廠可生產燃料油,產品主要供應當地發電廠。當地每年交船用燃料油的數量曾超過200萬噸,但近幾年有所下降。巨大的市場需求、其優良的港口條件,以及其規范化管理金融支持使新加坡成為亞洲的燃料油貿易中心。
台灣
台灣中油(CPC)的煉油廠每月可出口6-8萬噸180CST燃料油。其油的特點是粘度低、密度小,凝固點低,因其良好的品質而深受國內用戶的青睞。台塑煉廠投產後,高硫燃料油的產量有所增加,每月出口可達15萬噸。
俄羅斯
俄羅斯生產的燃料油基本上是直餾180CST燃料油,通稱「M-100」,年出口量可達300-500萬噸。該油品的特點是低含硫(一般在1.5%以下)、低粘度(一般在160CST以下)和低密度(一般在0.96以下),價格一般比相同含硫量的韓、日低硫油低,但高於中東、台灣等地的直餾油。
鹿特丹
鹿特丹現為世界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其煉油能力占荷蘭總能力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也是歐洲石油貿易中轉與調合的基地。隨著歐洲對船舶燃料油含硫量要求的提高,含硫量超過1%的燃料油將會越來越多的轉向亞洲。
中東
國內進口來自中東的燃料油國家主要是伊朗和沙特,近兩年來來自伊朗地區的280CST直餾燃料油不斷受到青睞,起
❸ 世界三大煉油中心分別是那些地方
【荷蘭鹿特丹】:
鹿特丹處北海航運要沖扼西歐內陸海咽喉自鹿特丹便海並經萊茵河與關運河、高速公路、鐵路、石油管線連接西歐陸運輸網通往包括西歐、歐東歐部區內廣歐洲腹素"歐洲門戶"稱
鹿特丹化工園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之一,作為世界3 大煉油基地之一,鹿特丹港港區有6個原油碼頭,約40%的土地用於發展煉油業和污染小的石油化工業。港區擁有4 個世界級的精煉廠、逾40 家化學品和石化企業、4 家工業煤氣製造企業和13 家罐裝貯存和配送企業。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ifkUxF_-A1yhg95GEM
【美國休斯頓】:
休斯敦以其能源(特別是石油)、航空工業和運河聞名世界。休斯敦港是世界第六大港口,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外輪噸位第一,不分國籍則居第二位。70年代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休斯敦市憑借有利條件成為「世界能源之都」。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9Jy18OFyH3WM-On4CVYVA_Y31uj7rMuxi1eqiEQr--N9_sydNUa
【新加坡】:
新加坡從毫無本土石油資源發展成為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國際石油貿易中心、亞洲的石油產品定價中心,主要是依靠其獨特的世界地理位置,實現了能源戰略的突破。扼守其能源通道的的特殊位置,審時度勢發展煉油工業和石油化工行業,一躍成為世界著名的煉油中心。
參考資料:
http://wenku..com/view/84d5b387b9d528ea81c779a4.html
❹ 鎮海煉化的公司實力
於1994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一家H股公司,創下了國有特大型企業整體改組上市的新模式。鎮海煉化是中國最大的具有國際規模的煉油公司,為亞太十大煉油廠之一。在《財富》雜志中文版公布的2003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行榜中,鎮海煉化居第12位。二零零四年榮獲「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本公司致力於追求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的有效發展也將追隨世界煉油業的發展趨勢,努力建設成為「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煉油化工企業,不斷提升股東的價值和回報。公司裝置配套齊全,深度加工能力強,油化聯合優勢突出。信譽優良,品牌卓著。在成本控制、產品質量、加工技術、環境保護、人力資源等諸方面具有優勢,先進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和「扁平化」組織結構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凈現金收益和資產回報率位於亞太領先水平。煉油單位現金操作成本和噸油完全費用達到亞太先進水平。
鎮海煉化擁有2300萬噸/年原油加工能力、100萬噸/年芳烴、20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能力,4500萬噸/年深水海運碼頭吞吐能力,以及超過300萬立方米的儲存能力,是國內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進口原油加工基地、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原油集散基地。國際著名的所羅門咨詢公司績效評估報告顯示,鎮海煉化競爭能力居亞太地區72個煉廠第一組群。據美國《油氣雜志》統計,鎮海煉化2005年煉油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鎮海煉化加工手段配套齊全,油化聯合緊密,深度加工能力強。生產裝置均實行DCS控制,主要裝置實施APC先進控制。其中,1000萬噸/年常減壓、300萬噸/年催化裂化、150萬噸/年延遲焦化、300萬噸/年柴油加氫及180萬噸/年蠟油加氫聯合裝置、60萬噸/年對二甲苯、20萬噸/年聚丙烯、410噸/小時循環流化床鍋爐等都是中國規模領先、技術領先的煉油、化工和熱電裝置,集中代表了中國煉油業的先進水平。
鎮海煉化致力向社會提供清潔環境友好產品,致力以中間石化產品帶動下游產業發展,致力於創新開發各類高端石化產品,主要生產和銷售各種規格的清潔汽油、優質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氣、高等級道路瀝青、尿素、芳烴等40多個品種的優質石油化工產品,其中汽油、航空煤油、芳烴等多種產品出口美國、日本、印度、韓國、新加坡等國及香港、台灣等地區。
鎮海煉化在管理上實現統一的ERP業務平台和「一體化管理體系」。鎮海煉化注重「本質安全」,嚴格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中國石化的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鎮海煉化推行清潔生產,實施全過程污染控制,各項污染排放指標處於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水平;並通過建立內部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生態型企業」。2004年9月,成為中國首批8家「國家環境友好企業」之一。
國內原油、成品油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我國加入WTO以後市場開放的步伐也在加快,使煉油行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我公司始終保持著較強的獲利能力,贏利水平一直處於行業的前列。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225億元,實現利潤13.68億元,贏利水平繼續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含硫原油加工路線、重油深加工路線和煉油、化肥深度聯合的工藝路線,復雜程度遠超過亞洲一般煉廠,技術水平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其中1000萬噸/年常減壓、300萬噸/年催化裂化、150萬噸/年延遲焦化、300萬噸/年加氫精製、60萬噸/年PX、以低廉的高硫焦為燃料的2×220噸/時CFB鍋爐等都是國內規模領先、技術領先的煉油、化工和熱電裝置。
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礎條件,公司發展前景廣闊。為進一步壯大實力,創造競爭優勢,增強盈利能力,「十五」、「十一五」期間,我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煉油規模,推進煉油、化肥聯合,並在此基礎上向下游化工方向延伸,向「油化一體化」的目標邁進。目前,國內單套規模最大的兩套化工裝置——45萬噸/年PX裝置已經建成投產,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也將在年內建成。
公司能為員工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除按規定辦理各類社會保險外,還提供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帶薪休假和優厚的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公司注重以人為本,能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晉升培訓、學歷進修以及國內外研修等培訓深造機會,擁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使每個員工都有激情、有壓力、有途徑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鎮海煉化在永無止境的創業活動中,將為每一位銳意進取的員工提供廣闊的事業舞台,使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成長相互促進,幫助員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❺ 美孚煉油廠新加坡分公司在哪裡
ExxonMobil Asia Pacific Pte Ltd
1 HarbourFront Pl
Singapore 098633
6885 8000
❻ 新加坡石油公司的介紹
新加坡是當今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新加坡石油公司(簡稱SPC)是一家享有盛譽的國際性石油公司,擁有新加坡唯一獨立並享有盛名的石油提煉廠。新加坡石油公司自1969年成立以來,對亞洲地區的石油工業的飛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它以誠實可靠及提供高品質石油產品的品牌形象而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業務范圍廣泛,涉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開采、提煉、集散及分銷、原油及精煉石油產品的市場營銷與貿易等方面。經過多年兢兢業業的經營,贏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其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能隨時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作為一家享有盛譽的國際上市石油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擁有世界級的石油提煉廠,儲油設備,潤滑油調配廠和加油站網路, 其銷售網路遍及全亞洲。
❼ 新加坡石油公司的發展歷程
1969年 新加坡石油公司正式成立;
1973年 成立了新加坡煉油廠,日生產能力達到70000桶;
1974年 開始向Paya Lebar 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
1979年 與兩家跨國石油公司合資成立新加坡煉油公司(SRC),開展和操作石油提煉業務;
1981年 開始向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
1983年 開始投入使用接觸改良器和減粘裂化爐;
1984年 在新加坡開設了第一家加油站;
1986年 SRC開始投入使用合成氫化裂解器;
1989年 獲取國際石油貿易特許資格;
1990年 新加坡石油公司上市;
1992年 設於新加坡南部的離岸油庫基地(總面積220,000平方米)開始運作;與Agip Petroli(阿吉普)合資成立潤滑油調配廠;
1994年 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經銷和零售LPG(液化石油汽);
1995年 開始投入使用殘余催化裂化反應器;
1997年 開始在台灣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服務; 2000年 在印度尼西亞KAKAP 原油和天然氣油田取得15%的股份;40.2%的份額入股韓國虎牌石油公司取得印度尼西亞PT天然氣輸送項目的承建資格;
2003年 在新加坡的Grissik 到Batam 地區,建設天然氣輸送管道;
2004年 收購bp在新加坡煉油廠、加油站、液化氣的股份;投股越南102和106油氣源板塊的開發勘探項目; 投股印度尼西亞的Sampang 新加坡石油公司,開采印度尼西亞油氣田;收購BP在新加坡的28個加油站和加氣站; 2005年 投股柬埔寨離岸的B板塊油田開發勘探項目,取得30%的股份;
2004-2006年榮獲新加坡超級品牌獎項
2007年 與中海油合作,在珠江口開始勘探油田;開始在中國渤海開采原油
2008年 獲得2008年亞洲最佳能源公司的獎項 ;成為日本新石油(NIPPON OIL) 調配廠股東之一, 營業額超越111.23億新加坡幣(RMB556.1億) ; 固定資產達到33.8億新加坡幣(RMB169億) , 贊助中國錦標賽2000cc冠軍車隊-778,車隊專用賽車油 廣東新油商業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石油(SPC)在中國的唯一一個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新加坡石油(SPC)系列潤滑油在中國的營銷和銷售。是新加坡石油在中國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2006年10月12日,廣東新油商業有限公司自正式成立以來,就肩負著新加坡石油在中國發展的重任,是SPC未來中國發展的橋頭堡。
❽ 世界500強里的新加坡公司誰知道
2018年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新加坡有3家公司上榜。它們分別是:
托克集團,英文名稱TRAFIGURA GROUP,排名第32
豐益國際,英文名稱WILMAR INTERNATIONAL網頁鏈接,排名第248
偉創力公司,英文名稱FLEX網頁鏈接,排名第466
❾ 新加坡的問題
1\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為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和海上航運,把新加坡港建成世界著名的大貿易港。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原料,發揮本國的技術優勢迅速發展了煉油、造船、電子、紡織、食品等工業。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新興工業國。
2、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全稱新加坡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的南端。北有長堤和馬來西亞西部的柔佛州相連,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廖內群島相望,西南臨馬六甲海峽,扼東西水道要沖,凡從歐洲、西亞、地中海、南亞到遠東的航船,都要從這里經過。所以,盡管新加坡幅員窄小,境內東西最寬67公里,南北最長135公里,總面積641平方公里,是國際海運交通中心之一,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
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為東南亞的中央部位,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亞、歐、非、澳四大洲海、空航線交匯的地方,因此,這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新加坡島又擁有天然良港,水深6—20米,可以停泊任何類型的大海輪。
新加坡所在東南亞地區具有世界上最復雜的海陸交錯形勢,東南亞一共有2萬多個島嶼,島嶼圍繞著十幾個海域,海上交通是東南亞地區同世界各地聯系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在亞洲大陸的最南端,扼守南海、爪哇海和馬六甲海峽之間的交通咽喉。東邊經南海和太平洋相連,西邊經馬六甲海峽可以通往印度洋,因此,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3、地形地貌:
新加坡全境由新加坡島與附近50多個小島嶼組成。新加坡島成菱形,為新加坡領土最主要部分,佔全國總面積的91%。新加坡島是馬來半島的延續,島上地勢起伏不大,除了西北地勢較高外,其餘呈平坦的小丘陵,有些地方為沼澤地帶,平均海拔17米。島的中部有一些小山峰,其中最高的武吉和馬山僅海拔170米,島上有格蘭芝、袷廊、寬籠岡、漳宜、榜鵝、新加坡河、加冷等河流。但最長的也不過6公里多。
新加坡島分市區和郊區兩部分。市區在該島的中南部靠新加坡海峽一側,包括花柏山東半島、新加坡河、梧糟河等。郊區分為個8部分,即:三巴旺、實里打、樟宜、蓄水池與自然保護區、林厝港、杜亞斯、花柏山、裕廊工業區。
新加坡島以外的50多個小島,按地理位置大體可分為北部島嶼和南部島嶼。北部的10多個小島,散布在柔佛海峽的東段,新加坡的北方,其中較大的有大德先、小德先、烏敏和吉膽王島。南部的約有40幾個小島,散布在新加坡海峽的西部,新加坡島的西南方。其中有布拉尼島、樟棋山、聖陶沙島、毛廣島等。如今的聖陶沙島和龜嶼已建成旅遊勝地。
4、氣候:
新加坡地外赤道附近,離赤道僅136.8公里。由於它置身於海洋中,受海洋的調節,所以氣候並不十分炎熱,年平均氣溫為24—27℃,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夏季,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比較悶熱,氣溫在35℃左右。但由於四面臨海,清晨和晚間海風習習,涼爽宜人,氣溫降為20℃上下。
新加坡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為2400毫米,經常下暴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3月多雨,4—9月雨量較小。雖說雨量豐富,島上有3個蓄水池,但蓄水量不大,仍需要用水管從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引水供居民飲用。
由於新加坡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各種植物繁殖和生長,因此,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植物達2000外種,其中橡膠、椰子都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著名的熱帶觀賞花卉胡姬花(蘭花)種植很普遍,品種也很多,四季盛開。新加坡國花卓綿萬代蘭便是蘭花的一種,花瓣呈淺紫紅色,中間部分為深紫色的斑點,花朵芬芳艷麗,花挺拔秀美。此花盛開時,嬌艷欲滴,清新淡雅。由於良好的氣候,使蘭花成為新加坡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銷售於美國、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三、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
1、發展轉口貿易和航運業
2、發展工業和技術服務業
3、投資和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四、新加坡與海南的地理位置相對比
五、東方蜆殼石油公司在新加坡最大規模的單一投資。
[研究總結]通過這次的課題研究。我們學會了許多。首先我們加深了對新加坡的了解。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我們要利用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優勢,發展經濟,我們應學習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有利方面並且尋找出不足的方面,從而推動各個地方的發展。所以,這是一次極其有意義的活動,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
❿ 新加坡奈斯特項目什麼時候結束的
預計2023年。新加坡奈斯特項目是由芬蘭埃斯波的煉油和營銷公司開發建設的,預計2023年建設完成,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