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之陸是新加坡哪個煉油廠生產的
A. 加油卡是煉油廠生產的嗎
不是
加油卡是用來為汽車加油的儲值卡,有極高的便利性,並且針對不同品牌的加油卡有不同種的優惠措施。因為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刷卡加油」引領成品油零售市場新潮流,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同。
B. 油之陸超凡全合成機油怎麼樣
整體來說還可以。
油之陸機油的特點一原裝新加坡進口,二美國石油協會認證。所以油之陸超凡全合成機油整體較不錯。
機油、發動機油或發動機潤滑劑是一類在基礎油中使用添加劑增強的物質,主要含有抗磨添加劑及清潔劑、分散劑以及多級油粘度指數改進劑。機油用於內燃機的潤滑。機油的主要功能是減少運動部件的摩擦和磨損,並清除發動機中的污泥(分散劑的功能之一)和油漆(清潔劑)。
C. 什麼是煉油的利潤
煉制產品價格與原油價格之間的差異。
煉油的利潤代表著由煉油廠產生的利潤,產自煉油廠的產品價格和輸入煉油廠原油價格之間的差價。與附加值相比,原材料或輔料的成本較高,一座煉油廠必須使其工作效率盡可能地高,同時將工作的成本降至最低,這樣才可具有競爭力。煉油廠也必須確定不會浪費產品或能源並利用石油的所有餾分,即從汽油一直到最重的組分。
煉油產品的價格煉油廠生產多種石油產品,它們的價格主要受市場控制。。一個標準的煉油廠實際上可以生產幾百種產品,一些重要,一些次要。煉油廠的生產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部分:(1)燃料(汽油、柴油、航空燃料、燃料油);(2)特殊產品。後一種的數量更多一些,但產品的總噸數卻要少些,包括溶劑、潤滑油和其他特殊產品。煉油廠可以生產大批相關的產品,但卻無法為其逐一定價。可以用一些數學模型去計算理論成本,但實際銷售價格不會反映這些成本,而且各種產品的價格都將受控於市場,這樣的市場才具備著維持供需關系平衡的作用。
石油產品的價格。傳統的、大量的石油產品出廠以後,價格會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最重組分(重質燃料)和最輕組分(汽油)的價格波動。近年來,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為22美元/桶(約150美元/噸),而主要的石油產品銷售價格大約為:
實際上,與原油價格一樣,這些石油產品也是由不同的市場制定的。這些價格被稱為石油產品現貨價格。它們將隨整體銷售市場(如鹿特丹、紐約、新加坡和倫敦)的價格上漲或下降。當然,這些波動都取決於供需關系。石油產品也在在線實時交易市場上銷售,其方式與原油的相同。石油產品市場比原油市場要活躍得多,其價格多變——這取決於因天氣和經濟條件影響的需求量的波動。汽油價格會受極具競爭性的零售市場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全球原油與石油煉制產品的交易等。我們對於石油產品價格的關注來自兩個方面:全球各市場上的賣方與買方——他們是供需關系變化的晴雨表,政策與創新性需求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進而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如在美國,因為特殊燃料的增值效應,包括對日趨增加的國內石油生產的支持,並致力於減少進入煉油廠和物流系統的復雜性與種種限制。
D. 殼牌是哪個國家的
殼牌集團LOGO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公司,簡稱殼牌公司,其組建始於1907年殼牌運輸和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股權的合並。以眾多標准衡量均堪稱全球領先的國際油氣集團。此後,該集團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業務遍及大約130個國家,雇員人數約10萬人。合作夥伴非常廣泛。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
殼牌的起源是英荷兩家母公司的聯合,使它成為最具有國際性的主要石油司。今天,殼牌集團在許多國家有業務往來,比其他任何石油集團都多;有國際員工約5700名,超過其他任何公司。殼牌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投資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殼牌集團對發展業務有長遠目光。殼牌在許多國家有超過百年的經營史,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合作夥伴遍布各個領域。殼牌的許多項目(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投資規模都相當大,並且運營周期長達幾十年,為此殼牌建立和使用復雜遠景規劃技術研究未來的發展。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並而成。殼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學製品、煤炭和金屬業務。按資產總額計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公司,按儲量計算則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油公司。年銷售額的將近一半來自歐洲,約四分之三來自美國。九十年代以來,從銷售額、利潤額到資產總額,公司一直在〈幸福〉雜志所列世界最大工業企業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公司是在經營國外石油及其他商品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國外業務就已經占公司銷售額的絕大部分。在兩個公司合並之後其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並在美國立足,從而將其業務擴展到了全球。二戰後公司繼續在海外擴張業務,這段時間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還有非洲國家。石油危機來臨時,公司被迫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供應,而且,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的相當一部分企業被國有化,公司受到極大沖擊。為解決困境,公司實施了大規模的經營多樣化計劃,購買了一些煤炭和金屬企業。同時加緊了國內北海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工作,而公司一再與南非保持密切的商貿聯系卻開罪了美國消費者和國際輿論,公司這些舉動被人們紛紛指責為公然違反聯合國的禁運決議,其產品也遭到抵制。盡管如此,公司還是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並對公司經營結構進行了合理化改組。危機後公司又將經營目標擴大到非石油輸出國,化學製品業也得到發展,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廠開始生產,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催化重整爐開始生產。1991年與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國勘探新油田,與中國達成協議在廣東省建煉油廠。目前公司在美國、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34個國家擁有煉油廠,在美國、法國、巴西、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地擁有化學品製造業務,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等國擁有煤炭業務,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國擁有各種金屬礦業業務。 殼牌公司為了應付各種風險,採用了一系列大舉措: 公司在組織管理方面奉行簡政放權的原則,保證業務公司具有足夠的靈活性。殼牌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主要按地理位置來安排公司的組織結構。公司建立四個洲一級的地區總公司,而且在有關國家或地區建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要從事勘探開采、煉油、銷售等業務,總部的後勤服務部門負責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財務、信息以及其他各項服務,這樣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門多層次的管理和領導,於是公司與1995年對傳統的矩陣結構進行調整,這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按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建立商業組織,從過去按地區和部門多頭管理轉變為按業務范圍直接進行管理,目的是讓下屬分公司的主管在享有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必須對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負責,從而確保公司經營戰略得以實施和對下屬公司實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約的同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一線企業主觀能動性。
E. 煉油廠哪個車間輕松點
輔助生產車間。1、煉油廠的生產輔助車間,設備先進,機械化生產。2、生產輔助車間工人多,生產量少,比較輕松。
F. 新加坡燃料油與國內燃油區別
燃料油的產地
世界產油區主要集中在中東、南美、非洲、俄羅斯、中國等,凡有煉油廠的地區基本都有燃料油產出。在九十年代,我國主要從新加坡、泰國、日本和南韓等亞洲國家進口燃料油。隨著國內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和對品種需求的增加,進口來源地擴大到歐洲、南美洲以及中東地區,主要有新加坡、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中東和美國西岸,近兩年來,由歐洲直接運送到中國的數量有所增加。以下就幾個主要產地的基本情況作簡單介紹:
韓國
韓國共有5家煉油廠,包括位於岱山現代煉油廠,位於仁川的仁川煉油廠,位於蔚山的SK 煉油廠,位於YOSU的LG-CALTEX煉油廠和位於ONSA的雙龍煉油廠。目前,現代煉廠產出的燃料油基本為直餾180CST,SK煉廠出口的燃料油也以直餾油為主,其他煉廠生產的180燃料油以調合油為主,也有部分直餾油。南韓年出口總量約為240萬噸。
新加坡
黃埔市場進口燃料油近一半來自新加坡,這包括從馬來西亞和印尼海上錨地駁運的燃料油。這個地區的燃料油主要是調合油,並且以船用燃料油為主,其比重和粘度都接近符合中國多數用戶規格的上限。
新加坡有4家煉油廠可生產燃料油,產品主要供應當地發電廠。當地每年交船用燃料油的數量曾超過200萬噸,但近幾年有所下降。巨大的市場需求、其優良的港口條件,以及其規范化管理金融支持使新加坡成為亞洲的燃料油貿易中心。
台灣
台灣中油(CPC)的煉油廠每月可出口6-8萬噸180CST燃料油。其油的特點是粘度低、密度小,凝固點低,因其良好的品質而深受國內用戶的青睞。台塑煉廠投產後,高硫燃料油的產量有所增加,每月出口可達15萬噸。
俄羅斯
俄羅斯生產的燃料油基本上是直餾180CST燃料油,通稱「M-100」,年出口量可達300-500萬噸。該油品的特點是低含硫(一般在1.5%以下)、低粘度(一般在160CST以下)和低密度(一般在0.96以下),價格一般比相同含硫量的韓、日低硫油低,但高於中東、台灣等地的直餾油。
鹿特丹
鹿特丹現為世界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其煉油能力占荷蘭總能力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也是歐洲石油貿易中轉與調合的基地。隨著歐洲對船舶燃料油含硫量要求的提高,含硫量超過1%的燃料油將會越來越多的轉向亞洲。
中東
國內進口來自中東的燃料油國家主要是伊朗和沙特,近兩年來來自伊朗地區的280CST直餾燃料油不斷受到青睞,起
G. 什麼是石油現貨市場
國際石油現貨貿易隨著世界石油工業的出現而產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現貨貿易市場有:歐洲的鹿特丹、美國的紐約和墨西哥灣沿岸、中東的波斯灣、亞太地區的新加坡等。從地區來講,主要有以下市場:
(1)西北歐市場。西北歐市場分布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衛普地區,是歐洲兩個現貨市場中較大的一個(另一個是倫敦市場),主要為歐洲5個大國中的德國、英國、荷蘭、法國服務。這一地區集中了西歐重要的油港和大量的煉油廠,原油及油品主要來源於原蘇聯地區,來自原蘇聯地區的粗柴油供應占總供應量的50%。另外,還有北海油田的原油和本地區獨立煉油廠的油品。鹿特丹是西北歐市場的核心。
(2)地中海市場。分布在義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供應來源是義大利沿海岸島嶼的獨立煉油廠。另外,還有一部分經黑海來自原蘇聯地區。地中海市場比較平穩,是這一地區重要的油品集散地。
(3)加勒比海市場。該市場是一個較小的現貨市場,但它對美國與歐洲的供需平衡起到很重要的調節作用。該市場的原油及油品主要流入美國市場,但如果歐美兩地差價大,該地區的油品及原油就會流入歐洲市場,特別是柴油和燃料油。
(4)新加坡市場。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市場,已成為南亞和東南亞的石油交易中心,主要供應來自波斯灣和新加坡及周邊煉油廠所生產的油品。石腦油和燃料油在該市場佔有很大份額。
(5)美國市場。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盡管美國的石油產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但它每年仍然要進口大量的原油,於是在美國瀕臨墨西哥灣的休斯敦及大西洋的波特蘭港和紐約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H. 摩托車機油選油之陸的機油和摩特的機油哪個好
先來說一下選擇 機油要考慮的要素:一是機油的粘度指標;二是機油的成分品類;三是機油的性能認證;四是品牌產地宣傳等其他內容。
再來說一下你問的這兩個牌子的機油:
油之陸機油,英文是USlube,是美國的牌子,生產基地在新加坡,比較高端小眾那種。
摩特機油,是法國牌子,有越南產的也有新加坡產的,現在網上廣告做的比較多,用的也較多。
然後說下選機油要怎麼對比:
粘度指標上,主要是參考你的車型車況,還有說明書上的養護要求,找到合適參數的機油,這里主要的「粘度指標」SAE,說白了就是適不適合低溫環境和高溫環境等,再考慮一下你要跑的地方的氣候氣溫情況進行選擇。機油是工業品,不是藝術品,只要不是三無產品,達標的都可以。具體選哪種粘度的機油網上有很多經驗可查,實在不懂就用問4S店的老師傅吧。
機油成分上,現在常說的優劣排名是 酯類全合成》全合成》半合成》礦物質油,當然價格方面一般也是這么排的。
性能認證上,現在一般不說國標GB了,因為標准太老了,國外的認證標准排名是歐盟的ACEA》日本的JASO》美國的API。常說的是美國的API標准,汽車機油最新級別是SP級,摩托車機油最新級別是SN級。
品牌上,大品牌肯定是優選,至於你問的這兩個品牌,在國內應該都算不上吧,畢竟在中央台上沒看到過油之陸機油或者摩特機油的品牌廣告,至於網上的廣告宣傳,花個幾百塊就能做,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品牌的廣告費也會轉嫁到商品價格上。
產地上,因為涉及到海關,所以主要分國內產的還是國外產的。不是說國外產的就一定好,國外也有質量差的,但是質量差的產品過不了海關,各國都有貿易保護的,而且從石油這樣的中國稀缺原料方面講,國外的研發和生產成本會低很多,所以一般能進口的機油質量都比較靠上,進口機油還要看是不是原裝進口的,還是進口分裝的,原裝進口的比進口分裝的更放心一些,畢竟在國內再分裝有可能參進別的東西。國產的還要分國產品牌和外國品牌國內代工,你問的都是外國品牌,國產的就不細說了。
補充一點,世界上三大煉油中心是尼德蘭的鹿特丹、米國休斯頓和新加坡,特點都是在海洋油路的關鍵節點上。目前最有潛力的應該是新加坡,畢竟離著最大的石油消費市場東亞比較近。
綜合一下,就是看你是什麼檔次的車,高檔車的話,盡量買高級別的原裝進口的機油做養護。
I. 新加坡石油公司的發展歷程
1969年 新加坡石油公司正式成立;
1973年 成立了新加坡煉油廠,日生產能力達到70000桶;
1974年 開始向Paya Lebar 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
1979年 與兩家跨國石油公司合資成立新加坡煉油公司(SRC),開展和操作石油提煉業務;
1981年 開始向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
1983年 開始投入使用接觸改良器和減粘裂化爐;
1984年 在新加坡開設了第一家加油站;
1986年 SRC開始投入使用合成氫化裂解器;
1989年 獲取國際石油貿易特許資格;
1990年 新加坡石油公司上市;
1992年 設於新加坡南部的離岸油庫基地(總面積220,000平方米)開始運作;與Agip Petroli(阿吉普)合資成立潤滑油調配廠;
1994年 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經銷和零售LPG(液化石油汽);
1995年 開始投入使用殘余催化裂化反應器;
1997年 開始在台灣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服務; 2000年 在印度尼西亞KAKAP 原油和天然氣油田取得15%的股份;40.2%的份額入股韓國虎牌石油公司取得印度尼西亞PT天然氣輸送項目的承建資格;
2003年 在新加坡的Grissik 到Batam 地區,建設天然氣輸送管道;
2004年 收購bp在新加坡煉油廠、加油站、液化氣的股份;投股越南102和106油氣源板塊的開發勘探項目; 投股印度尼西亞的Sampang 新加坡石油公司,開采印度尼西亞油氣田;收購BP在新加坡的28個加油站和加氣站; 2005年 投股柬埔寨離岸的B板塊油田開發勘探項目,取得30%的股份;
2004-2006年榮獲新加坡超級品牌獎項
2007年 與中海油合作,在珠江口開始勘探油田;開始在中國渤海開采原油
2008年 獲得2008年亞洲最佳能源公司的獎項 ;成為日本新石油(NIPPON OIL) 調配廠股東之一, 營業額超越111.23億新加坡幣(RMB556.1億) ; 固定資產達到33.8億新加坡幣(RMB169億) , 贊助中國錦標賽2000cc冠軍車隊-778,車隊專用賽車油 廣東新油商業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石油(SPC)在中國的唯一一個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新加坡石油(SPC)系列潤滑油在中國的營銷和銷售。是新加坡石油在中國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2006年10月12日,廣東新油商業有限公司自正式成立以來,就肩負著新加坡石油在中國發展的重任,是SPC未來中國發展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