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作都有什麼保險
㈠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是怎樣的有退休金嗎
簡單地說,新加坡沒有什麼社會福利,甚至還不如中國的社會福利。新加坡沒有所謂的失業保險,只要沒有工作就一分錢都不會有。所以麥當勞里擦桌子的好多都是60多歲的老大媽。
最基本的醫療保險只能報大病住院,也不是全保。更常用的的門診治療(感冒、發燒、咳嗽...)更是一分錢都報銷不了的。
社會福利雖然欠缺,但是公司福利不少。好多跨國大公司都不得不推出自己的福利來彌補社會福利的欠缺,主要是門診醫療費用的報銷。但是完全沒有額外福利的本地小公司更多。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㈡ 新加坡六大保險公司
當前位置:
首頁
>
保險資訊
>
行業新聞
>
正文
新加坡保險公司排名!哪幾家公司的實力強?新加坡買注意事項
沃保整理
2020-11-19
2573
新加坡保險作為中國人海外保險配置的新興之地,越來越受到內地客戶的關注和認可。那麼,目前新加坡哪些保險公司比較好呢?排名情況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下~
新加坡作為一個保險業很成熟的地方,有眾多保險公司。那麼哪幾家保險公司比較好呢?我們一起來看下目前新加坡保險公司壽險公司市場份額佔比的排名情況。
數據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新加坡目前有22家壽險公司。大多數全球性的保險公司在新加坡均設有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大東方、保誠,友邦和NTUC Incomme,前四市場份額佔比超過70%。
1) 大東方:新加坡國企,擁有全牌照。
2) 保誠:外資跨國險企,保誠在新加坡的壽險代理人隊伍十分龐大,銀保條線為渣打銀行。
3) 友邦:外資跨國險企,銀保條線為花旗銀行。
4) NTUC Income:歸屬於新加坡國家職工總會的相互保險。採取「阿姨銷售」模式,銷售隊伍年齡比較大,由於銷售隊伍的迭代和戰略調整,近年銷售業績下降。
5) AVIVA和宏利差不多8%。星展銀行與宏利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宣布自2016年起正式啟動長達15年的區域合作協議之後,宏利的市場份額大幅提高並與英傑華基本相同。
㈢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是什麼有退休金嗎
簡單地說,新加坡沒有什麼社會福利,甚至還不如中國的社會福利
1、新加坡沒有所謂的失業保險,只要沒有工作就一分錢都不會有。所以麥當勞里擦桌子的好多都是60多歲的老大媽
2、教育,新加坡公民去公立學校讀書很便宜,幾乎算是免費了。前提是外國小孩來新加坡讀書學費超級貴(小學生每月就要500多新幣)。不過除了沒有學費之外,其他的書本費、補習費也是不少的,跟國內很類似
3、新加坡有CPF公積金,其實就是個強制儲蓄。每月都要把薪水的一部分強制存進CPF帳號里。裡面的錢可以拿來交住院費、買房子、還有退休之後的養老。
4、最基本的醫療保險只能報大病住院,也不是全保。更常用的的門診治療(感冒、發燒、咳嗽...)更是一分錢都報銷不了的
5、住房福利不錯,新加坡的組屋制度能保證居者有其屋。前提是有錢人想買兩套組屋也不允許
6、社會福利雖然欠缺,但是公司福利不少。好多跨國大公司都不得不推出自己的福利來彌補社會福利的欠缺,主要是門診醫療費用的報銷。但是完全沒有額外福利的本地小公司更多
7、除了公司福利之外,還有好多慈善機構。例如有一些寺廟里有免費的午餐,窮人可以過去解決吃飯問題。不過這個也不算社會福利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㈣ 新加坡 工作 保險金 交
許多移民到新加坡的人都十分關心新加坡的福利制度是怎樣?自己能享受到怎樣的服務,今天就為你列舉一下新加坡福利有什麼。
工作時間
多數公司實行5天半工作制,星期六工作半天,星期日休息。不過近年來,5天工作制也越來越普遍。一般說來,每日工作8小時,中間有1小時午餐時間。
醫療
新加坡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水平全球領先,相比其他歐美國家醫療費用卻很低廉,因此她是亞洲最大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
子女教育
目前永久居民的孩子讀書,目前小學每月13新幣/每月,ZF中學22新幣/每月。根據教育部的最新政策,可能會有部分調整。估計一般漲幅不超過30%。自主學校的學費有的調整到220新幣/每月。大約占父母收入的0.3-0.5%
養老金制度
在新加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老金賬戶;女性繳至55周歲,男性繳至60周歲。當你退休而停止工作後,公積金可協助你經濟獨立。你的僱主和你每月須繳交一筆公積金,當你55歲時,只需保留最低存款,其餘的公積金存款就可以領出來。目前的最低存款是7萬新元。在55歲之前,你可使用公積金存款支付住院費、購買住房、購買保險和投資。
組屋制度
新加坡有非常好的住房政策——新加坡組屋政策,相當於國內的經濟適用房。新加坡組屋制度是新加坡穩定之本。組屋價格便宜,品質優良,是新加坡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永久居民,外國高級雇員(EP,P1,P2工作簽證的持有者)可以直接向建屋發展局申請租賃ZF組屋,價格低於市場租賃價格。租賃ZF組屋基本沒有特別的間限制,經驗上有人一租就是十年八年,但是這是同一套房子,一旦中斷租房合同就不可以再向ZF租房了。永久居民不享有ZF購房補貼,如果你在永久居民時期已經購買了組屋,以後申請成為公民就不可以得到這個租房補貼了。
其他福利
新加坡公司為雇員提供的福利,往往周詳全面,許多公司都提供包括門診及專科醫葯治療等主要福利。約半數公司也為雇員的直屬親人提供醫葯福利。僱主一般會為雇員提供人壽、個人意外及住院保險,保額從12個月到36個月薪金不等,平均為24個月。
其他主要獎賞,包括工作相關訓練及享用休閑設施。外籍職員津貼配套下受雇的員工,或許能領取額外福利,如交通/汽車及娛樂津貼。這額外津貼一般每月介於600元到2400元之間。為外來員工提供的其它工作以外的福利,包括住房津貼、育兒津貼及支付孩子的學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新加坡勞務派遣有養老保險嗎
新加坡勞務派遣有養老保險。新加坡勞務派遣單位必須要為勞務派遣人員繳納全部社會保險的費用,不能侵犯勞務派遣人員的權益,不能推脫。社會保險即「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還有生育保險。所以新加坡勞務派遣有養老保險。
㈥ 新加坡工作有五險一金嗎
「五險一金」是中國社會保險福利的統稱,其中包括「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已經「一金」--住房公積金。而新加坡叫CPF(Central Provident Fund),翻譯過來就叫公積金,但是其內容也包含了養老、醫療、住房等各個方面。
㈦ 新加坡六大保險公司,分別是哪六家
新加坡的保險行業也是非常發達的,並且也擁有六大保險公司,這六大保險公司成立的時間是比較早的,如今的發展也是很不錯的。那你知道新加坡六大保險公司,分別是哪6家嗎?
總結
新加坡具有6大保險公司,其中前4家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了70%。所以這些保險公司在新加坡的發展也是非常好的,它們占據了最佳的優勢,不過這些保險公司所推出的產品性價比也是很高的,購買起來也是很劃算的。
㈧ 外國人在新加坡的醫療保險
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活,醫療保險都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種保險。你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患任何重大疾病(隨著人的壽命增長,這個可能性也不太大),但誰能保證一輩子沒個小病小災、需要住個院動個刀呢?這篇文章我們來系統地聊一聊在新加坡的醫療保險,希望能讓大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我們從提供最最基本保障的MediShield Life醫保制度開始,談到在新加坡最普遍的個人商業住院醫療險,它的特點、如何挑選,最後延伸到報銷普通門診費用的一些方式。
一、「全民醫保」:MediShield Life
MediShield Life(中文翻譯為「終身健保」)是由新加坡公積金局推出和管理的強制性的基本醫療保險,主要目的是幫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來負擔在新加坡本地產生的大額醫療開支。在每年15萬新幣的額度內,報銷住院、手術和一些昂貴的門診費用。MediShield Life的保障范圍和報銷比例,筆者已經在這篇文章里做了詳細的介紹:了解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三):新加坡的醫保是怎麼回事兒?
關於MediShield Life,有幾個細節值得我們格外關注。
第一,作為一項普惠國民的社會福利政策,MediShield Life對參保人不設年齡和健康狀況的限制。也就是說,無論年齡多大,有多麼嚴重的病史或者先天性疾病,都能正常受保。筆者認為這也是其最大的優點。
第二,MediShield Life只覆蓋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而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是不受保障的。即便是永久居民,報銷比例也遠遠低於新加坡公民。比如,新加坡公民住政府醫院B2或C級病房的花費100%可納入報銷范圍,而同等級病房永久居民的報銷比例只有一半左右。
第三,MediShield Life對標的是政府醫院的B2級和C級病房,即6人以上的病房。如果看病時住的是政府醫院較高等級的病房,或者私立醫院,那麼醫療費能納入報銷的比例就會小很多。比如,一名新加坡公民在政府醫院的B1級病房接受治療,報銷比例只有43%,私立醫院更是只能報銷25%。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去私立醫院看病,並非是貪圖更好的就醫環境,僅僅是因為不想等待政府醫院漫長的預約而已。
因為有這些局限,在新加坡給自己配置一份商業醫療險就顯出其重要性。對於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這是唯一的醫療保障。對於永久居民和公民,則是補充報銷比例的短板,以及在緊急情況下能有更多的選擇。
二、最普及的商業醫療險—「IP」
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住院險」,是在新加坡最普及的商業醫療險,也是大多數在新加坡生活的人購買的第一份保險。
這種「住院險」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
公積金局的基本MediShield Life醫保
保險公司的額外保險,用來報銷政府醫院A/B1級病房或者私立醫院的開銷
保險公司的附加險(Rider),用來降低免賠額(Dectible)和自付比例(Co-insurance)
對於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這種「住院險」相當於MediShield Life的升級版。而對於外國人來說,則完全是一份商業醫療保險,由保險公司代替了基本的MediShield Life的功能。
與基本的MediShield Life相同,Integrated Shield Plan主要保障的醫療項目也是在新加坡的住院和手術費用,以及一些昂貴的門診費用。相比於MediShield Life,一份商業「住院險」的升級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根據配套的不同,商業「住院險」可以把政府醫院A/B1級病房或私立醫院的醫療費全額納入報銷范圍。
(2) 根據配套的不同,商業「住院險」可以大幅提高每一年的報銷上限,最高至每年150—200萬新幣。同時取消了大多數醫療項目各自的報銷上限。
(3)在MediShield Life的基礎之上,增加了額外的可以報銷的醫療項目。每家公司有細微差別,但都主要包括以下:
住院前和出院後一定天數內的治療費用
癌症的免疫治療
器官移植(包括幹細胞移植)
先天性缺陷的治療(有等待期)
懷孕及生育並發症(有等待期)
緊急的海外治療
(4)通過添加附加險(Rider),可以降低免賠額(Dectible)和自付比例(Co-insurance)。也就是說,可以大大降低看病時自己需要負擔的費用。
三、為什麼「住院險」沒有全額報銷了?
近幾年關於「住院險」討論最多的話題,一個是節節上漲的附加險保費,另一個就是附加險「全額報銷」的取消。從2019年4月1日起,新加坡市場上所有的Integrated Shield Plan附加險就已不再提供100%報銷,客戶至少需要自付理賠額的5%。
保費上升和「全額報銷」附加險其實存在因果關系。因為過去保險公司能夠100%報銷客戶住院和手術的費用,間接鼓勵了一部分民眾濫用醫療資源,更主要的是讓很多私立醫療機構把它當成了賺錢工具。我讓病人多做點檢查,或者多住幾天院,病人不用掏一分錢,所以大多不會有異議,我自己能多賺錢,反正最後有保險公司來買單,何樂而不為呢?在我自己的從業過程中,聽到過太多這樣的真實案例。
因為很多私立機構這種過度醫療現象的存在,使得絕大多數保險公司「住院險」私立配套的賠付額遠遠超過收到的保費,長期處於虧損的狀態。為了縮小虧損,保險公司只能調高保費,這樣一部分壓力又轉移到了投保人身上。在整個過程里,只有私立醫院和醫生是穩賺不賠的。
取消附加險的「全額報銷」,設定至少5%的自付比例,一方面可以遏制普通民眾濫用醫療資源,更重要的是讓私立醫院的醫生能多一點節制。現在病人需要自己掏一部分錢了,對醫生安排的治療項目和收費的合理性必然更加敏感。如此可以間接減緩醫療費用的快速上漲,也就能減緩「住院險」保費的上升。對於普通民眾,長期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很有趣的是,今年3月份新加坡醫葯協會發表聲明,指責保險公司應當為附加險保費的上漲負責,同時指出保險公司存在醫生咨詢團(Panel)不透明和理賠額偏低的問題,提出將對保險公司進行排名。
當然,醫葯協會的聲明有其依據,確實有不願意理賠的保險公司。如果能夠改善提出的這些問題,對於普通投保人來說必然是好的。可是不得不說,醫葯協會這個聲明多少有些「惡人先告狀」的意思,指責別人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想辦法管一管那些亂收費的醫生呢?
四、如何挑選「住院險」產品?
目前,新加坡市場上一共有七家保險公司提供Integrated Shield Plan「住院險」產品,包括NTUC Income、AIA、Great Eastern、Aviva、Prudential、AXA和Raffles。
如何在這七家當中做選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量。
1. 保費價格
雖然每家公司的產品在保障范圍和報銷額度上有些許差別,但其實最核心的保障項目都是一樣的,整體沒有太明顯的區別。在這種情況下,哪家公司的保費更低,性價比自然就更高。另外,因為「住院險」是一種長期續保的保險,所以在比較保費價格時,不僅要看當前年齡的保費,也要看之後的保費。
2. 保險公司的服務
相對於重疾、人壽保險,「住院險」的理賠更容易用到,所以保險公司的服務也比較重要。其實新加坡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服務都是不錯的,可是有個別公司的服務態度不可謂不惡劣,理賠過程對於客戶和保險代理來說都非常糟心,這一點筆者可以說深有體會。
3. 理賠後是否加費
大多數保險公司的「住院險」,理賠不會對後續保費產生影響,但也有保險公司會因為客戶理賠過私立醫院而在第二年提高保費。像車險這種在理賠後加費情有可原,因為很可能是由於客戶的疏忽導致的事故。但生病這種事情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如果客戶本身購買的就是私立醫院的配套,但是去私立醫院看病卻要被加保費,那在筆者看來,就是保險公司為了節約成本而變相懲罰客戶了。
五、如何報銷在新加坡看門診的費用?
無論MediShield Life還是Integrated Shield Plan,保障的主要都是在新加坡住院期間的費用,能報銷的門診項目非常有限。這一方面是因為門診治療的費用通常要遠遠低於住院和手術的費用,所以一般沒有保險覆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看門診的頻率遠遠高於住院或手術的頻率,如果把普通門診費用也納入保障范圍,那麼保費水平就會大幅提高,導致很多人無法承擔。
但是,在新加坡還是有一些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報銷普通門診的費用,主要有以下三種:
1. 企業的員工保險
新加坡的很多公司都會為員工購買一定的團體商業保險,其中福利比較好的公司會給員工購買門診和專科醫生的保險。
2. 購買意外險
意外險可以用來報銷因為意外導致的醫療費用,比如常見的扭傷、摔傷、骨折、食物中毒等,並且普通的門診費也能覆蓋,可以作為「住院險」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3. 購買高端醫療險
對於有較高需求的人群,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份高端醫療險來代替常見的「住院險」。根據配套的不同,有些高端醫療險產品可以覆蓋普通門診,甚至牙醫、體檢、疫苗等費用,而且地域也不再局限於新加坡,也可以報銷海外就醫的費用。當然,這種高端醫療險的保費往往也要比「住院險」貴得多。
㈨ 公司勞務派遣到新加坡,出國務工如何買個人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以勞務輸出的方式出國務工的人員,在購買個人保險時,意外險、醫療險是境外保險最基礎的保障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保障金額則建議根據前往國及工作屬性進行調整。
對於因公出境的人來說,按期完成公司的商業任務是重中之重,因此,除了人身意外和突發疾病,還需要格外注重文件資料、手提電腦等行李的丟失,航班的延誤等等。針對這樣的需求,出國公乾的人員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包含保障隨身物品損失和飛機航班延誤等內容的境外務工保險,給自己上把“保險鎖”。在因某些事故延誤了公事之後可以得到相應賠償。
以上是關於海外務工人員如何購買保險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㈩ 在新加坡上班有哪些福利
l 休假
新加坡的雇員能享受當地法定假期,以及有很多合法的帶薪假期:
病假:工作滿6個月以上的員工,可享有每年14天的病假。申請病假須出示由公司醫生或政府醫生發出的病假單。
特別事假:不少僱主允許雇員在直系親屬去世時,有3天特別事假。
婚假:多數新加坡公司設有婚假,一般是3天。
產假:工作滿6個月以上的女性員工,生產後享有8個星期產假;剛當上父親的男性員工也可享有3天陪產假。
帶薪假期:工作的第一年,享有最少7天,最多21天的年假,多數雇員享有2至3星期年假。新加坡每年有11天法定假日。如果法定假日剛好遇上雇員休假日,則緊接的下一個工作日自動成為有薪假期。
l 獎金
新加坡大多數公司是有十三薪制度的,有些公司也根據員工的在職年限來決定年終獎金的不同梯級,如1.1個月、1.25個月等。業績好的公司也會不定期發放特別bonus,讓員工共同分享公司盈利
l 醫療和保障
在新加坡,很多公司都會為雇員提供門診及專科醫葯治療等主要福利。僱主一般會為雇員提供人壽、個人意外及住院保險,保額從12個月到36個月薪金不等,平均為24個月;若員工因工作受傷或患病將獲得僱主賠償。因工殉職的員工,其家屬將獲賠償。從1996年1月1日起,永久性受傷的最高賠償額是14萬7千新元;而死亡的最高賠償額是11萬1千新元。另外,僱主也必須償付醫葯費、住院費等,並在員工療傷期間照常支付工資。新加坡工傷賠償不分勞工國籍,人性化、公平化。
l 工資稅收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2萬新幣,還有各種免稅的支出,比如繳納公積金、孩子的學費、家裡養老人等,因此在新加坡的工資,基本無需擔憂稅收問題,僱主發放的薪資是多少基本可以全額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