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在哪裡
『壹』 目前的比特幣是一種金融騙局嗎
亞洲最大的銀行之一的星展銀行最近發表言論稱:目前的比特幣是一種金融騙局。
相反,Gledhill說,目前更有意義的是將重點放在其政府支持的貨幣的電子交易上。
他並不是第一個對數字代幣持否定態度的人,最終Gledhill預計,比特幣的定價將變得「非常便宜,並補充說,比特幣不會幫助星展銀行帶來客戶、存款或財富管理。
『貳』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轉型階段:1998年至今。新加坡金融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帶動了該國整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服務業的產值、容納的勞動力及其增幅成為新加坡經濟騰空而起的主要動力。新加坡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取得的發展成果,促使東南亞其他國家推出更加優惠的政策,競相向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努力。然而結果卻由於過度借貸和非居民投機本國市場,引發了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由於新加坡把境外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嚴格加以區分,因此,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並未對新加坡經濟金融帶來致命打擊。然而,在克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選擇了更為開放、更為自由的金融改革政策,從而影響到新加坡離岸金融的進一步拓展。為應對上述挑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了詳盡的政策規劃,1999年5月17日,公布了10多年來最徹底的銀行業改革計劃:取消外資在本地銀行不可擁有40%以上股權的上限,銀行股雙軌制被廢除;放寬符合資格離岸銀行的新元貸款額上限,由原來的3億新元,提高到l0億新元,使掉期交易的資金流動性大大提高,從而促進債券市場的發展;2000年1月起,外資機構為新加坡投資者處理的最低交易額從原先的500萬新元下調至50萬新元;從2000年1月起,逐步放鬆對交易傭金的管制,各證券經營機構可自行決定傭金水平;鼓勵外國證券進入新加坡,積極吸引外國公司到新加坡發行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並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積極開發和發展新的金融衍生產品,提高新加坡資本市場對東南亞及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度。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體系從一個強調管制、注重風險防範的市場,演變成以信息披露為本、鼓勵金融創新的金融中心,新加坡的離岸金融市場也從分離型市場向一體型市場過渡轉型。
『叄』 2019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投資主要集中在
2019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投資主要集中在借貸金融科技。
2019年,新加坡繼續追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領先的智能金融中心的智能國家的雄心,與國際同行建立夥伴關系,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進一步開發和採用前沿技術的舉措,並引入新的法規來促進創新。根據一項研究顯示,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吸引了大筆資金,2019年前9個月金融科技投資飆升69%,達到7.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交易數量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從133宗降至94宗。這表明,隨著初創公司業務的增長,以及該行業的不斷成熟,投資者在更少的交易中押下了更大的賭注。
在首份《全球金融科技指數城市排名2020》報告中,排名分析公司Findexable將新加坡評為亞太地區金融科技領袖。新加坡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4,並以其龐大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東盟所有金融科技企業中有39%位於新加坡)、加速器、孵化器、投資者和活動,以及對金融科技友好的規則而著稱。
『肆』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簡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文: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縮寫MAS;馬來文:Penguasa Kewangan Singapura)是為新加坡之中央銀行,成立於1971年,縱觀其職能組合了銀行至財金等諸多金融機能。自其成立之後,金融業務由政府部門執行並專業管理。
隨著新加坡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復雜的銀行業務與金融環境的需求迫使國家改革其金融機能,使其能有更多的發展動力與一致性的金融政策。因此,國會於1970年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案(MAS法案)」,導致MAS成立於1971年一月一日。該法案付予MAS有權管理所有新加坡的金融、銀行體系與財金方面有關的事務。
MAS也被付予制訂有關於銀行家乃至於政府財政部門的法令,它也被委託提升金融的穩定度;訂定信用與匯兌政策並促使經濟的成長。
然而,不像其它許多中央銀行,諸如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或是英格蘭銀行,MAS並不透過控制利率升降進而影響市場的流動來控管金融。相反地,它是利用外幣匯兌機制,在新加坡元市場中間進行控管。
在1977年四月,政府決定引進「工業保險」管理,將其並列於MAS的同級架構。其管理功能依據「工業安全法(1973)」,並於1984年九月轉入MAS體系。MAS現在掌管許多規則,包括貨幣、銀行體系、保險、安全與每一個財金部門。之後於2002年十月一日,合並了貨幣專員委員會,MAS也承擔有發行貨幣的權責。
『伍』 2019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投資主要集中在借貸金融科技嗎
集中在借貸金融科技,2019年前9個月新加坡對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資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支付初創公司和保險技術公司的融資。
截至9月9日,30家金融科技公司的交易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69%,從4.35億美元增長至7.35億美元,並超過2018年全年融資總額(6.42億美元)。
2019年前9個月,新加坡金融科技交易數量下降了近1/3(29%),從去年同期的133筆下降到94筆,這表明隨著初創企業的增長,投資者將更大的賭注投向更少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