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什麼民族的
『壹』 新加坡分民族么還是分什麼血統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居民的人種源流復雜,有亞洲、歐洲等五大洲源流,所以被稱為「世界人種博覽館」,但它的主要居民由中國血統、馬來血統和印度血統的人所組成。根據1993年年中預測,在全國287.38萬人口中,華人為222.86萬人,佔77.5%;馬來人為40.76萬人,佔14.2%;印度人為20.41萬人,佔7.1%;其他種族3.35萬人,佔1.2%。
1、華人
華人的祖先移民新加坡已有悠久的歷史。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在唐、宋時期,已有中國人到新加坡從事經貿活動,其中有的人已定居於當地。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末,信訶補羅王國時期,新加坡極為鼎盛,從各方來的商賈不可勝數。元朝政府不僅承認該國,與之互派使節,且兩國人民貿易往來甚密,定居新加坡的華僑日增。
中國人大量移居新加坡是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1821?1931年的110年間,新加坡人口由4727人增加至55.77萬人,其中,華人由1159人增至41.86萬人,增長了360倍。直到1931年,在新加坡總人口中,入境移民佔了61%,在當地出生的人口僅佔39%。
目前,華人在新加坡經營的經濟活動和從事的職業幾乎無所不包。舉凡農漁業、製造業、建築業、採掘工業、水電公用事業、交通運輸與通訊業、批發與零售商業、對外貿易與餐旅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等,都有華人的資本與勞動。華人在當地各個經濟部門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是當地民族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戰後,特別是新加坡獨立以後,廣大的新加坡華僑都把新加坡作業自己的家鄉,在那裡落地生根,自願地選擇了新加坡的國籍,成為新加坡的公民,成為新加坡民族的組成部分。
2、馬來人
馬來人是新加坡的第二大民族。屬於蒙古人種,身材不甚高,膚包淡褐。
馬來人也不是新加坡的原住民。目前的馬來人大都是世世代代早已居住在新加坡的近現代馬來人(其中亦包括極小部分的原始馬來人)的後裔,其先人移殖到新加坡比華人、印度人早,有的已達幾十代。
馬來人的入境運動,按其時間的先後和出發地不同,大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元前2500年至1000年間,原始馬來人的祖先從亞洲中部地區移入馬來半島。第二部分是公元7世紀以後到現在為止,從南面的印度尼西亞諸島(如蘇門答臘、爪哇等)移入,稱為近、現代馬來人。1830年前,馬來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民族。之後,其人數被華人超過,成為第二大民民族。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馬來人主要是從事農業,種植椰子、橡膠、胡椒、甘密、木薯、水果等作物,也在沿海捕魚。新加坡獨立後,他們大都參加當地經濟、文化教育等現代化建設,為新加坡的經濟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3、印度人
新加坡人口統計中的「印度人」,是包括具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這些南亞次大陸人種的血統並已取得新加坡國籍的人。其中,以印度人後裔為主體,所以行文上統稱「印度人」。它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民族。印度人何時開始移居新加坡不詳。12?14世紀「信訶補羅」王國就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印度人大量移往新加坡是19世紀20年代以後的事。因為這時印度及新加坡都淪為英國殖民地。印度是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英國用其宗主國的勢力,從擁有大量失業人口的印度尋找勞動力供應來源,把大量破產農民、士兵、犯人遷移到新、馬,從事開墾原始森林,興建港口、碼頭、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以及開辟種植園的苦役。於是,新加坡的印度人逐年增多:從1821年的132人增至1931年的5.08萬人,110年間增長了383.8倍。據1947年的人口調查,新加坡的印度人共有6.9萬人,其中,土生的印度人只佔36.3%,新入境的卻佔了63.7%。到1993年中,新加坡的印度人為20.41萬人,比1947年增長了195.8%。在19世紀以後進入新加坡的印度人,除了開墾叢林,在種植園做工外,還被役使去修建公路、港口、碼頭、橋梁等。到1900年,幾乎所有新加坡、馬來西來的鐵路,都是由印度人勞工修築的。隨著新加坡社會的發展進步,印度人受教育的機會增多,印度人已走進新加坡的各個經濟領域,不少人當了工程師、醫生、教員和律師,有的進入工、商、金融、建築行業界,有的躋身政界及軍警部門。印度人雖由若干個民族組成,但以來自南部印度的泰米爾人多最多,所以泰米爾語就成了印度人的代表語。在新加坡,既有泰米爾文小學,還有泰米爾文報紙等。
4、其他種族
在新加坡人口統計中,常列有「其他」一項,它包括了歐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大洋洲人、其他亞洲另家(如日本、泰國、菲律賓等)的人以及歐亞混血種人等等。當中,既有已取得新加坡公民權資格的,亦有純屬外僑的。1993年,「其他」一項的人口為3.35萬人,雖然佔新加坡總人口的1.2%,但這部分人大多是新加坡的大銀行家、大工廠主、商業企業主、跨國公司的負責人或代理人,他們在新加坡擁有的經濟實力遠遠超過其人數的比重。
『貳』 新加坡人是中華民族嗎
新加坡人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但是不能說是中國人,就類似於美國人、澳洲人、紐西蘭人、加拿大人不是英國人一樣!
『叄』 新加坡的主要民族是什麼
新加坡很多華人。他們是中國漢族人的後裔。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
『肆』 新加坡包含哪些民族
新加坡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民,除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人四個主要種族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被稱為「世界人種博覽館」。其中,華人人口占總人口的75%,馬來人人口占總人口的15%。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據為553.5萬人,其中337.5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52.7萬人屬於「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相當多,約163萬人。外來移民的不斷湧入,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語言、文化、風俗與節慶。異族通婚及融合不僅造就了新加坡社會的多元化,更賦予了它豐富多彩的文化。兼容並蓄的文化為新加坡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一)華族
華人的祖先移民新加坡有悠久的歷史。據中國古籍記載,在唐、宋時期,已有中國人到新加坡從事經貿活動,其中不少人已定居於當地。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末的信訶補羅王國時期,新加坡的經濟極為鼎盛,從各方來的商賈不可勝數。元朝政府不僅承認該國,並與之互派使節,兩國人民貿易往來甚密,定居新加坡的華人與日俱增。中華文化習俗也深深地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形態,如歡欣的農歷新年,祭奠先人的清明節和傳統祭祖普度的中元節等。
峇峇娘惹(或稱海峽華人/僑生)是指15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淡馬錫(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移民和馬來女性所生的後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這些唐、宋、明後裔的生活、文化和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而形成了不同於中土文化的娘惹文化。華人不但加速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還帶來了豐富的華族舞蹈文化。
華族舞蹈
『伍』 新加坡為什麼叫華族
新加坡是全球除了中國以外唯一一個把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全國近八成的人都是中國血統。
他們的先輩早先的時候全都是中國人,他們從中國的沿海幾個省份大量的南遷,最終,在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具有中國血統的族群,這種族群就被稱為華族。
最終,華族作為新加坡國內的一部分,同其他來自各個大洲,各個國家的族群,一同構建起了新加坡這個國家。
華人華僑等,本質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到了新中國時期才得到妥善解決。由於新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由此這些人中,除了華僑之外,他們本質上已經不再算是中國人了。
他們雖然加入了外國國籍,但是本質上還是愛國的人,在當年中國建設急需資金的時候,就是他們,籌集了大量的資金回國建設,可以說,今天的新中國有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他們當年的奉獻。
所以華夏血脈並非是一紙國籍就能夠切斷的,雖然他們不是中國人,但他們永遠都是炎黃子孫。
『陸』 新加坡的民族是什麼
新加坡共和國通稱新加坡,舊稱為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橋梁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比如裕廊島、德光島、烏敏島和聖淘沙等。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在40餘年內迅速轉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語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自然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全球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截至2013年,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重工業方面,主要包括了區內最大的煉油中心、化工、造船、電子、生物制葯和機械等,擁有著名的裕廊工業區。新加坡在綠化和保潔方面的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http://ke..com/link?url=3V7w2Gz6odR14LDRe4dhh-XJpDpv6YPtJbjszHkuP1AW-uQPJVcCeaUIxFiJP2Je
『柒』 新加坡有哪些民族
1 華族
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據著突出地位,從語言和食物到娛樂和節日。
大多數華族來自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來自閩南語和潮州話方言區的華族人數最多,其次是來自粵語區、海南話方言區和其他少數方言區的華族。
許多人是為了逃離家鄉艱苦的環境而來到這里,但最終卻淪為苦力或勞工。其他一些人則表現出營商的天賦,而且新加坡的許多知名創業家都是華族後裔。如今,新加坡華族在社會各個領域都表現突出,從政治和商業圈到運動和娛樂,各層面都有他們的身影。
2 馬來族
在最早來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里的其他族群。
新加坡馬來族人最早來自周邊地區,包括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爪哇島和巴韋安島,以及馬來半島。
在這里,本地人講的馬來語更接近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語,而非印尼群島的馬來語。
3 印度族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
自 1819 年英國人在新加坡定居以來,許多印度族人從印度南部來到這里。今天,這里約有 60% 的印度族居民都是淡米爾人的後代。新加坡一半以上的印度族裔居民都信奉興都教。
這里的印度族人以創業精神聞名於世,許多印度族人在這里創立企業,經營從紡織品到珠寶等各行各業的生意。今天,他們在政界和學術界也有出眾表現。
4 歐亞族
生活在新加坡的歐亞族人雖然人數少,但影響力深遠,是展現東西方在這里融匯共生的一個鮮活的縮影。歐亞族人融合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血統,自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在新加坡生活。
大多數新加坡歐亞族人的歐洲祖先是葡萄牙人、荷蘭人或英國人,而他們的亞洲祖先則是中國人、馬來人或印度人。
『捌』 新加坡屬於哪裡新加坡屬於哪裡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新加坡島的南端。新加坡市是新加坡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市區位於新加坡島的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這里是新加坡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珊頓道是新加坡商務區的主要道路,是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吉寶港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有許多條航線連接世界多個港口。
新加坡是島國,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玖』 新加坡都是什麼民族
新加坡76%都是華人。他們是中國漢族人的後裔。大部分來自中國廣東。其他族群是印度人 馬來人 以及殖民地時期英國人的後裔。
『拾』 新加坡是那個種族和中國人是什麼關系
新加坡是多種族的,有馬來西亞人,印度人,中國人。在很久以前移民到這里來後來就安居了下來。現在華人在新加坡人口中占最大的比例,所以和中國的關系為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