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在新加坡市值多少
⑴ 海底撈憑什麼靠賣火鍋市值過1500億
靠的就是1.如何用心提供個性化服務,讓顧客意識到你服務的不同,並牢牢記住你。張勇認為,這將超出客人的期望,讓他們享受其他火鍋餐廳所沒有的服務。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標准化服務,但我們必須根據每位客人的喜好提供創造性的個性化服務。從洗碗、點菜、遞菜、做火鍋調料、幫客人做飯、打掃房間到結賬,客人的需求各不相同。這個系統和流程確實可以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但同時也抑制了人們的創造力,使員工嚴格遵守這個系統和流程,這相當於只僱傭他的手。這是最虧損的生意。心理學已經證明,當人們用心去思考時,大腦是最有創造力的。因此,讓海底撈員工用心服務已經成為張勇的基本經營理念。
此外,海底撈還設立了13名「教練」和15名神秘客人。前者用於為新店開發、員工發展、績效評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支持。後者負責每個季度對每個餐廳的體驗評級。如果這家餐館一年失敗兩次,經理將被解僱。制度是嚴格的,但文化是有溫度的。張勇認為,只有員工快樂工作,他們才能勤奮工作。為此,海底撈為其員工提供了豐厚的福利。也許海底撈是出於對人性的尊重才走到今天的,而對人的終極服務是它充分自信的源泉。
⑵ 8個月市值蒸發超3000億!「火鍋茅」海底撈緣何跌落神壇
作者 |吳楠
主編 |谷越
導讀:
曾在2020年期間股價「逆流而上」的海底撈(06862.HK),卻在2021年國內疫情緩解之後走上了下坡路,短短8個月時間市值蒸發了3124億港元。是什麼原因造成海底撈股價的高台跳水?它又能給其他餐飲企業什麼警示?
2018年9月26日,創立了24年的海底撈(06862.HK)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億港元。
2019年,海底撈憑借優異的業績,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並順利將創始人張勇推上了當年新加坡首富的寶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底撈營收、利潤大幅下降,但資本市場的「抱團」共識卻讓「火鍋茅」的市值躍升上了新的台階,海底撈市值一舉突破了3000億港元的大關,令張勇得以蟬聯新加坡首富。
2021年2月份是海底撈的巔峰時期,市值最高暴漲至4682億港元。
然而,曾在2020年期間「逆流而上」的海底撈,卻在2021年國內疫情緩解之後走上了下坡路,股價從2月16日的85.779港元,跌至10月12日的28.55港元(截至財熵發稿時數據),短短8個月時間市值蒸發了3124億港元,張勇夫婦也因此跌落新加坡首富的位置。
伴隨著股價大跳水的,還有海底撈的管理層地震。8月24日晚間,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兩位董事,也是當年海底撈創始人的舒萍及施永宏雙雙辭任,引發市場熱議。
以「服務」出名的海底撈,如今連投資者和自己人都「服務」不了。海底撈今日之境況,到底是疫情「後遺症」影響?還是另有隱情?財熵試圖從海底滑銷撈的發展 歷史 、經營模式、擴張路線中探尋其「跌落神壇」之軌跡。
1994年,一位當過電焊工、開過麻辣燙店的年輕小夥子一分未出,憑借著「信任」二字,拉攏了另外三名共出資8000元的「好友」合夥創業,在四川簡陽縣城支起了四張桌子,賣起了川味明空火鍋。
這家火鍋店,就是後來成為餐飲界神話的海底撈的雛形;而這個年輕小夥子,就是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另外三名好友分別是他的妻子舒萍、他的同學施永宏以及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
四人兢兢業業,憑借著出色的服務態度以及前沿式的門店包裝,讓海底撈在簡陽站穩了腳跟。但張勇的野心並不局限於簡陽這個小城市。1999年,張勇力排眾議,選擇在西安開設第二家海底撈分店。盡管後來海底撈在西安打響了名聲,但開設之初因管理不當導致業績虧損,四名合夥人之間產生嫌隙。到了2004年,張勇打算進軍北京的提議被其餘三人否決之後,裂痕徹底暴露。
2004年,張勇讓自己的太太舒萍和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先後「下崗」。少了這兩人的「阻礙」,施永宏的意見顯得「無足輕重」,張勇成功實現了進軍北京的夢想,並通過復制當初的「流量密碼」——變態服務,讓海底撈在北京混得風生水起。
此後3年,張勇一邊在北京、上海等地擴張門店,一邊開始布局產業鏈上游,為實現標准化生產鋪路。然而就在2007年海底撈慢慢步入正軌之際,張勇卻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讓施永宏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激讓瞎同時以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妻手中購買了18%的海底撈股權。至此,張勇夫婦以68%的持股比例,成為海底撈的絕對控股股東。
如今海底撈的商業版圖已經擴張到全國,甚至已經走出了國門。回過頭來看,是張勇的「野心」和「狠心」成就了海底撈。有意思的是,張勇對施永宏「強盜似的豪奪」折射出了他無情的一面,但是海底撈能夠走到今天,依靠的卻是張勇近乎「卑微式」的服務理念。
在海底撈,有兩句非常著名的張勇語錄,一句是「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另一句是「員工是一個一個吸引的」。這兩句話,也成為了海底撈不可復制的「財富密碼」。
火鍋,作為一種脫離廚師的特殊中式餐飲,因為其方便快捷的烹飪方式而備受大眾喜愛,但也同樣因為如此,火鍋店的門檻極低,同質化很嚴重。在口味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留住消費者的心?
張勇在創立海底撈之初便摸索出了答案——用超出一般人想像的服務感動客人、吸引客人。比如在顧客等餐時幫忙擦鞋、拎包、美甲,給客戶帶孩子、送醬料等,這些「變態」的服務方式,令海底撈在簡陽縣城一眾火鍋店中殺出重圍。
之後的海底撈如法炮製,通過延續和創新的方式,將「差異化+極致化」服務戰略貫徹到底,從而建立起了特殊的「口碑營銷」:線下通過消費者口口相傳的方式吸引潛在客戶,線上則通過開辟新穎的互動方式在社交網路實現裂變傳播。至今,在海底撈過生日,仍是不少年輕人既覺尷尬又忍不住「獵奇」的一種體驗。
除了對客戶極致熱情的服務之外,海底撈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也為人津津樂道。當過服務員的張勇清楚地知道,想要靠服務取勝,離不開海底撈的每一位員工,所以他不僅在待遇方面給予員工高於業內平均水平的標准,在生活方面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同時在工作層面也賦予員工足夠的權利,比如擁有為客戶送菜、打折、免單的「先斬後奏權」。當海底撈把員工視為家人時,員工自然也會為這個家盡心盡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客戶的服務理念和對員工的管理理念,構築起了海底撈難以被復制的「護城河」。
不過在張勇眼裡,海底撈最強的地方,其實是「供應鏈」。
對於大型連鎖餐飲集團而言,供應鏈的強弱,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品牌決勝的關鍵。而張勇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2006年5月,海底撈在成都創立了第一家生產基地,主要用於生產調味料產品,這是公司正式介入火鍋供應鏈的標志。隨後幾年,海底撈依照上游食材采購、倉儲物流、調味品和下游門店裝修、人力咨詢及其他服務等產業鏈鏈條的思路進行全面布局。
在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運營體系之後,海底撈於2011年引入"阿米巴"經營模式,將旗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拆分為"獨立"組織,試圖通過扁平化放權管理和獨立核算的方式,激勵各大子公司自行 探索 利潤增長的機會,蜀海集團、頤海國際(01579.HK)、蜀韻東方等子公司在此背景下相繼誕生。
目前,海底撈旗下,蜀海集團主要負責食材的供應、儲備和運輸,蜀韻東方負責門店的裝修和翻新,微海咨詢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商品定價、品牌營銷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負責為海底撈供應火鍋底料、蘸料等產品的頤海國際,早在2016年就先於海底撈登陸香港交易所。
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能夠保證食品安全和品質,提高采購和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成本,最終實現餐企的標准化進程。而海底撈就是憑借著對成本和流程的高度控制,將商業版圖擴大到全國,最終邁進了資本市場。
一口火鍋「養出」兩家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都很罕見。海底撈能夠取得如此成就,背後顯然離不開掌門人張勇極具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遺憾的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再精明的人也有犯錯的時候。這一次,張勇就踩錯了道。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各行各業遭受嚴重沖擊,其中,極為依賴線下流量的餐飲業首當其沖,不少餐飲企業選擇停止擴張甚至主動關閉門店收縮戰線。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期間,國內餐飲類企業「注銷+吊銷」的共計3.2萬家,意味著不到4分鍾就有一家餐飲企業倒閉。
但在危機之下卻總有膽大之人謀求機遇,張勇就是其中之一。
海底撈至今走過27年的 歷史 ,在開業20年後(2014年),海底撈的門店數僅為100家左右,5年之後(2019年年末),這個數字飆升到了768家。依靠門店擴張策略,海底撈在過去5年間凈利潤增長了7.7倍。
嘗到了甜頭的張勇野心更加膨脹。考慮到疫情期間門店租金容易議價,張勇趁著整個餐飲市場還未恢復元氣之際選擇「抄底」。單單在2020年,海底撈新增門店數量就達到了544家,同比增幅高達76%。
統計數據顯示,由於部分門店倒閉,2020年年末海底撈全球共有1298家門店,其中92.8%位於中國大陸。
如果從股價的走勢來看,2020年期間海底撈股價累計上漲近92%,張勇採取的逆勢擴張策略似乎很有成效。但從財報上看,逆勢擴張帶來的隱患已經漸漸顯露。
根據海底撈公告顯示,2020年海底撈的平均翻台率(表示餐桌重復使用率)為3.5次/天,這個數據明顯高於2.97次/天的行業平均水平。但如果縱向對比就會發現,報告期內海底撈的翻台率較前幾年下滑明顯,2016-2019年,海底撈翻台率分別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4.8次/天。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翻台率的降低意味著經營效率的降低,對應的凈利率指標也會有所下降。例如2016-2019年,海底撈的凈利率分別為12.53%、11.23%、9.72%、8.84%,但到了2020年,這個指標直線跳水至1.08%。當然,這其中不排除疫情影響這一客觀因素。
雖然海底撈在2019、2020年的凈利率及翻台率都出現了下降,但張勇當時並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2021年初依然選擇逆勢擴張。2021年上半年期間,海底撈新增門店數超過280家,同時翻台率下降至3.0次/天。
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國信證券的測算,3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撈單店的盈虧平衡線,如果跌破該數值,意味著海底撈單店或將虧損。從公司今年上半年降至0.48%的凈利率也不難看出,海底撈現在的處境比較危險。
針對海底撈翻台率驟降的情況,創始人張勇將其歸結於自己誤判了疫情的形勢,「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2021年6月)為止,我們中國台灣地區、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做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如果把張勇的話放在宏觀經濟環境之下分析,確實也不無道理。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 社會 購買力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餐飲收入約為39527億元,同比下降16.6%。「疫情後遺症」蔓延到2021年,餐飲收入恢復依舊疲軟,數據顯示2021年1-8月全國餐飲收入為28919億元,與2019年同期幾乎持平。
另一方面,近年來居民杠桿率上升比較快,對餐飲行業也有一定的影響。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杠桿率近年來持續飆升,2019年12月升至55.8%,2020年受疫情「催化」,一度上升至9月的64.1%,目前穩定在62%左右。杠桿率的持續上升自然會影響到居民消費,特別是對於走中高端路線的海底撈。
宏觀經濟環境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是全面且漫長的。在疲弱的經濟狀態下,休 養生 息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被問及門店「加密」是否會影響業績時,張勇直言「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為這是我的使命。」
看樣子,張勇是打算「不撞南牆不回頭了」。
海底撈的成功是多重因素的結果,而走向下坡路,顯然也不是張勇看錯時機這么簡單。
結合海底撈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以及外部環境因素變化,財熵梳理出了海底撈遭遇的三大「困局」:
一是擴張之路「上下兩難」。 海底撈曾經的營收主要是由一二線城市貢獻,但隨著近年來海底撈自身的加速擴張,以及一眾明星火鍋店如陳赫的賢合庄、鄭凱的火鳳祥等新勢力的瘋狂搶占,海底撈一二線城市門店的流量被不斷蠶食;而在下沉市場,海底撈則需要面臨在定價及口味層面上具有先來者優勢的當地火鍋品牌的挑戰。
通過拆解海底撈2021年上半年的翻台率,財熵發現,在一線城市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時,二三線及以下門店的翻台率依舊下降明顯。雖然在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看來,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力並不亞於二線城市,但下沉市場與二線城市之間存在的消費行為差異,無疑將成為海底撈未來擴張道路上的一大考驗。
二是成本攀升但漲價困難。 不需要廚師只需要火鍋底料的火鍋店看似沒有門檻,但實際上每開一家門店所需要的實際投入往往超出很多人的想像,即使是有強大供應鏈支撐的霸主,也要面臨成本上升帶來的危機。
基於海底撈的業務擴張,2019到2020年,公司在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上的耗費分別增加了9.1%、21.1%。海底撈曾經想把這部分增加的成本,通過漲價的方式「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料引發強烈不滿,甚至被「罵上了熱搜」,最終逼得其出來致歉並表示重新降價。經此一事,海底撈的漲價之路是註定行不通了。
三是多元化之路坎坷。 為了稀釋火鍋這個單一品類在未來可能給海底撈帶來的風險,張勇近年來開始重視尋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例如通過行業並購、投資等方式將U鼎冒菜、Hao Noodle、漢舍中國菜等品牌納入麾下,或是自行孵化十八汆、佰麩私房面、撈派有面兒、喬喬的粉等多個全新餐飲品牌。
但遺憾的是,即使這些副業打的是「平價玩法」,但至今沒有一個闖出名堂。從海底撈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結構來看,諸多副業營收僅占公司總營收的0.5%。看樣子,僅依靠海底撈供應鏈體系造就的平價優勢,並不足以復制火鍋品類的火爆。失去了「優質服務」特性的海底撈旗下品牌,還能走多遠呢?
「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這是張勇在股東大會上表達擴張決心時說過的一句話。這里有謙虛的成分,至少海底撈在內部管理以及供應鏈建設等方面,對其他餐飲企業還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但張勇這番發言,也將中國餐飲企業的弊病拎到了台前: 競爭格局分散、實力與擴張難以平衡。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餐飲連鎖市場在2020年的連鎖化率僅為15.0%,遠低於美、日等發達國家50%左右的連鎖化率。而火鍋作為可復制性較強的餐飲品類,2020年的連鎖化率也僅為18.3%。
在火鍋市場,海底撈算得上是頂尖選手,規模與營收都是佼佼者。但即便如此,經過加速擴張的海底撈在2020年也僅佔有火鍋市場5.8%的份額。在競爭異常激烈的賽道上,對於許多火鍋企業來說,「跑馬圈地」才是搶占市場的關鍵。於是,有些品牌極易陷入盲目擴張的尷尬境地。
在這方面,除了海底撈,另一個典型例子是在港股上市的火鍋企業呷哺呷哺(00520.HK)。2017到2020年間,呷哺呷哺的門店數從759家增加至1061家。雖然擴張速度相對海底撈而言更為平緩,但呷哺呷哺的「抗壓能力」顯然要弱得多,不僅翻台率從2014年的3.8下跌至2020年的2.3,凈利潤增長也在2018年迎來拐點,公司股價更是從巔峰時期的27.15港元跌至10月12日的6.59港元,8個月時間市值蒸發超過200億港元。
企業通過擴張實現規模化本身無錯,但一方面要重視宏觀環境,不要盲目擴張;另一方面則要在擴張的同時保持質量 。而海底撈和呷哺呷哺在飛速狂奔的背景下,漲價、產品安全、服務態度下降等負面問題時有發生。
如何在擴張過程中保證規模管理、服務質量、餐飲品質的一致性,是眾多連鎖餐飲企業需要正視並解決的問題。
⑶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身價有多少
據福布斯發布的2020年新加坡前50位富豪榜單顯示,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身價高達19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52億美元(約71億新元)。
張勇身價上漲主要得益於海底撈及頤海國際股價上漲。今年以來,盡管疫情對海底撈業績產生巨大影響,但海底撈股價不跌反而上漲。
資料顯示,張勇1971年出生於四川簡陽,畢業於簡陽市空分技校,1994年成立海底撈,其後成功將公司送上港交所。不過,有意思的是,張勇本人則選擇移民新加坡。此事一度引發輿論的關注,但是具體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3)海底撈在新加坡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海底撈發布盈利警告:上半年收入降兩成
7月7日,在港上市的海底撈發布盈利警告,預期2020年上半年收入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20%。相較2019年同期錄得約人民幣911.04百萬元的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本集團預期於該期間將錄得凈虧損。
海底撈方面將凈利潤虧損主要歸咎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告中表示,疫情的爆發以及隨後各國及地區實施的防疫措施和消費場所限制,對今年以來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遏制疫情曼延,海底撈集團自1月26日起自願暫停國內所有門店營業,至3月12日起才陸續重新開放;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影響,海底撈位於當地的門店也存在一段時間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的情況。
據海底撈2019年財報顯示,堂食餐飲是其主要營收來源。海底撈2019年營業收入為255.88億元,占應收比重超過98%。疫情之下,堂食客流顯著下降,部分城市疫情反彈後,門店堂食恢復情況也難免不及預期。
⑷ 海底撈憑什麼靠賣火鍋市值過1500億
8月29日,《福布斯亞洲》雜志公布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顯示,火鍋連鎖店海底撈集團創始人張勇是新加坡首富,凈資產為138億美元。就在張勇成為新加坡首富的第二天,海底撈的股價繼續上漲,達到每股37.95港元的歷史新高。截至9月19日市場收盤時,海地勞的總市值已達1844億港元,超過了太古地產、龍湖集團、恆基地產等房地產巨頭。
官方說法是,因為他是一名會計,知道財務的重要性,所以他在海底撈做會計的工作就是鍛煉他閱雀信凱讀財務報表的能力。甚至連財務報表也不僅僅由領導閱讀,還由會計閱讀。相反,商店經理會將所有的管理人員和商店中處於特殊位置的人員一起進行分析,包括倉庫管理員和電工。海底撈的財務報表主要由四個模塊組成:銷售情況、成本情況、銷售毛利和費用。在觀察銷售情況時,通常採用比較法。與上月相比,與去年同期相比,許多商店的比較是橫向和縱向的,與城市餐飲業的平均水平相比。
⑸ 海底撈現在是上市公司嗎
截止2020年7月,海底撈是一家上市公司。2018年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9月11日海底撈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其股份將於9月12日起在香港公開發售。9月19日海底撈確定了最終發行價,每股17.8港元。9月26日海底撈(新上市編號:06862)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9月27日,股價報33.35港元,下跌1.33%。相比年初的每股17.11港元,海底撈今年以來漲幅超過90%。
海底撈,截至2019年10月海底撈市值2千億港元。
(5)海底撈在新加坡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正式登陸港股,開盤漲5.6%,股價報18.8港元,市值達996億港元。隨後一路沖高,最高漲至19.64港元,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截止收盤,公司股價報17.82港元,漲幅0.11%,市值944.46億港元。
海底撈此次全球共發售4.25億股,占發行後喊賀總股本8%,其中香港發茄此售3820.8萬股,國際發售3.86億股。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7.8港元,是香港史上截至目前為止入場門檻最高的新股。
1994年,張勇舒萍夫婦、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在四川共同創辦海底撈。全球發售股票後,張勇夫婦兩人合共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顫滲迅總額的57.67%。以收盤價計算,二人身家將達544.6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79億元)。
⑹ 海底撈創始人成新加坡首富,那麼海底撈是外資企業還是中國企業
中國企業。
海底撈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勇。
12月13日 新加坡店開業。海底撈海外第一家分店正式開業,進一步推廣了海底撈的品牌形象。
(6)海底撈在新加坡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企業現狀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9月27日,股價報33.35港元,下跌1.33%。相比年初的每股17.11港元,海底撈今年以來漲幅超過90%。
2019年8月20日晚間,海底撈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16.94億元,同比增長59.3%;營業利潤9.12億元,同比增長40.89%;公司股東應占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0.92%,新開餐廳130家,門店總數增至593家。
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翻台率自2017年起再創新低,從2017年上半年5次/天跌至4.8次/天;同店銷售增長率也由2017年上半年6.4%減少至4.7%。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2.5%,超過一線、二線城市的3.3%和1.9%。
⑺ 海底撈市值56天跌2000億!新加坡首富身價大縮水!海底撈怎麼了
近日,一則“海底撈市值56天跌2000億!”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在中國,人們非常的喜歡在閑暇時光約上自己的好友去享受一頓火鍋,而在火鍋這個領域呢,海底撈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老大哥的地位。之前上市之後呢,股價也是一路飛升,漲了好幾倍,非常的傲人。而最近的幾個月呢,海底撈在56天的時間里是跌去了2000億的市值,那麼這個是為什麼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海底撈以前的業績
海底撈呢,在以前,每年都是能夠賺非常多的錢的,這也是導致他的股價持續飛升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⑻ 海底撈半年跌幅57%,董事長早已套現移民,網友:以後不去了
7月20日以來,河南遭受了嚴重的暴雨災害,鄭州等城市發生了嚴重的內澇,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多家企業跟明星紛紛在第一時間內宣布向河南受災地區進行大量的物資捐贈,大手筆的基廳遲捐款。負債重組自身都難保的貴人鳥向河南捐贈了3000萬,已經破產清算的匯源果汁也捐了100萬馳援河南。股價暴跌的海底撈也於7月20日起,積極參與救援工作,把50多家門店都改為臨時救助站,並且捐600萬元的救援物資,海底撈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馳援河南。海底撈的這一舉動,又讓人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他。
曾經56天蒸發2000億的海底撈現在似乎開始緩過來了。最近,海底撈公布了最新的財務報告,與去年慘淡的業績相比,今年終於扳回了一成。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4%,企業扭虧為盈,凈利潤將超過8000萬至1億,比同期盈利超10億。
但是,海底撈的業績雖然轉危為安,但管理層仍認為它沒有達到預期所想的效果。業績公布後,股價依舊在大幅度下跌,股價再創新低。
7月26日海底撈股票開盤後,直接下跌了11.4%,在27日下跌了近20%。截止目前,海底撈的股價在5個月之內下跌了近57%,市值已不到1900億港元,而且下跌的跡象並沒有停止,市值比業績更讓人大跌眼鏡,而這也使得遠在新加坡的億萬富豪張勇損失慘重。
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來自四川,憑借著海底撈以190億美元的身家再次成為新加坡首富,但在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內,海底撈的市值就蒸發了2000億,海底撈在張勇的帶領下,為何走到了這一步?
海底搏李撈的創始人張勇和他的女友以及另外兩名合夥人共投資了8000元開了一家火鍋店,火鍋店大多都相同,以口味取勝很難,但張勇卻想到了一個可以讓海底撈快速發展起來的方法,創造了一個不易於復制的管理系統,以獨有的服務體系讓海底撈成功在餐飲業站穩了腳跟,而創始人張勇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張勇的領導下,近20年來,海底撈已在全國有了700多家分店,並在新加坡也開設了數十家分公司,成為了餐飲業的龍頭企業,在頂峰時期市值曾高達4547億港元。 憑借著無微不至的服務態度和不便於復制的管理系統這兩大制勝法寶使海底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事物的發展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坎坷,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海底撈。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關門停業,使得海底撈損失達10億多元,這是海底撈自其開業以來最大的損失。即便如此,這也不是使得海底撈陷入困境的原因,最致命的是其創始人張勇放棄中國國籍改為了新加坡公民,並且將資產轉移,全家人都移民海外,還不斷的減持他手中海底撈的股份進行套現。
此外,不少網友曝出海底撈在包間內安裝攝像頭,這種行為讓網友為此感到很反感。海底撈在回應此事時稱:是為了保證就餐者用餐時的安全,全國所有門店都會根據門店的特點來安裝監控設備,包括包間。然而,根據《北京市餐飲企業治安保衛條例》,海底撈的這一行為涉嫌違反相關規定。
張勇發現業績不斷下滑,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他為了保留家族資產,將現持有的海底撈股份全部分批出售,套現了15.6億港元逃離了海底撈,跑到了新加坡。這一行為被曝光後,海底撈的市值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暴跌了2000億元,但是無論股價如何下跌,這一切也與張勇家族毫無關系了。
更諷刺的是,現在的海底撈是通過貸款的方式在運營,張勇向銀行貸了大筆款項,如果海底撈一旦出現問題的話,許多負面影響都得由銀行來承擔。張勇所套現的不少財產也都已經放進了家族信託基金,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致富方式,即伏毀使海底撈最終破產,張勇和他妻子的錢也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對張勇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反而是那些購買海底撈股票的人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而銀行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一旦破產清算,收回所有的貸款自然是不可能的。
海底撈的這一做法影響了消費者對它的信任,目前,已經有不少的消費者已經表明了他們的態度,再也不會去這家火鍋店了。
⑼ 海底撈十大股東名單
沒有十大股東,只有六個。
SP NP LTD;
張勇;
UBS Trustees (B.) LimitedSP NP LTD;
舒萍;
UBS Trustees (B.1.) Limited;
LHY NP LTD。
【拓展資料】
海底撈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的連鎖品牌,創始人為張勇。
海底撈在簡陽、北京、上海、沈陽、天津、武漢、石家莊、西安、鄭州、南京、廣州、杭州、深圳、成都、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城市和國家有百餘家直營連鎖餐廳。
2018年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9月11日,海底撈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其股份將於9月12日起在香港公開發售。9月19日,海底撈確定了最終發行價,每股17.8港元。9月26日,海底撈(新上市編號:06862)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海底撈,祥搜截至2019年10月海底撈市值2千困宴敬億港元。2019智慧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海底汪慎撈排名第35名。
2020年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海底撈以市值1570億元位列第34位。
經過二十年艱苦創業,不斷進取,團結拼搏,海底撈逐步從一個不知名的小火鍋店起步,發展成為今天擁有近2萬名員工。同時也擁有一批食品、飲食,營養,工程,倉儲、管理方面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現有117家直營店,四個大型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個底料生產基地(獲得HACCP認證、QS認證和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9月27日,股價報33.35港元,下跌1.33%。相比年初的每股17.11港元,海底撈今年以來漲幅超過90%。
2019年8月20日晚間,海底撈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16.94億元,同比增長59.3%;營業利潤9.12億元,同比增長40.89%;公司股東應占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0.92%,新開餐廳130家,門店總數增至593家。
⑽ 如何看待海底撈的老闆張勇成了新加坡的首富
應該說張勇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而且還是一個善於發掘人才的人,而且有非常強的投資意識和經濟頭腦,他能夠成為新加坡的首富啊,應該說這是他奮斗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