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叫人民行動黨
Ⅰ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是在哪一年成立的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於頃笑姿1954年,是在英殖民地時期的立法議會選舉之前的半年。自1958年新加坡取得英聯邦內的自治升簡以後,從1959年一直執政雀絕至今。
Ⅱ 新加坡的執政黨叫什麼名字
新加坡的執政黨現是人民行動黨,
人民行動黨是新加坡的政黨,從新加坡於1959年的第一屆選舉開始就組織政府,是由由從英國歸來、受英語教育的中產階級於1954年成立。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Ⅲ 新加坡政黨叫什麼
新加坡執政黨為人民行動黨。
新加坡實行「一黨長期執政、多黨並存」的政黨制度。在新加坡,除人民行動黨外,還有多個政黨合法存在,但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國會中最大的和單獨組閣的政黨。
上世紀60年代中期,人民行動黨一黨長期執政的格局定型。在此後的連續四屆大選中,其得票率保持在70%左右,且囊括了全部議席。
進入80年代後,新加坡法律承認反對黨的合法地位,允許反對黨進入國會。但人民行動行碧沒黨的得票率仍保持在60%以上,而且穩固地佔有國會中絕大多數議席。90年代至本世紀進行的四次大選,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也仍維持在60%以上,2001年更達到75%。
(3)新加坡為什麼叫人民行動黨擴展閱讀:
多黨並存
新加坡法律規定,5人以上可以組成政黨。目前登記的政黨有21個,除人民行動黨外,其他政黨主要包括:民主聯盟、民主黨、工人黨、民主進步黨等。上世紀70年代以來,每次大選都有6個以上政黨參加競選。
新加坡多黨並存的政黨制度,給予了非執政黨生存的空間,滿足了民眾要求對執政黨的權力有所監督的願望。國會的非執政黨議員使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有了宣洩的渠道,有助於減輕對執政黨的怨氣,避免了因對政府某一具體政策的不滿引發的感情因素轉化為不支持執政黨的理性因素。
非執政黨以弱勢群體代言檔納人的面目出現,從而督促執政黨照顧社會底層民眾的利益。執政黨也從非執政黨的政見和民眾對非執政黨的支持中了解民情,調整政策,獲益匪淺。同慧乎時,非執黨扮演著執政黨監督者的角色,特別是公共政策的監督。
非執黨的存在使人民行動黨更加謹慎地執政,更注意自我約束,更注重全面照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這又反過來鞏固了人民行動黨的執政地位。
Ⅳ 新加坡的政黨制度是什麼
新加坡已注冊的政黨有24個。主要有:
(1)人民行動黨(The Peoples Action Party):執政黨。1954年11月由現任內閣資政李光耀等人發起成立,奉行既非資本主義、又非共產主義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想路線。人民行動黨綱領是維護種族和諧,樹立國民歸屬感;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確保國會擁有多元種族代表,努力建立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會。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執政黨地位。李光耀長期任該黨秘書長,1991年吳作棟總理接任秘書長至今。
(2)工人黨(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創立。主張和平、非暴力的議會斗爭。1971年重新建立領導機構,提出廢除僱傭制,修改國內治安法,恢復言論和結社自由。近年來在群眾中影響有所擴大。在1991年、1997年和2001年大選中各獲1席。秘書長惹耶勒南(Jeyarepnan)。
(3)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1980年7月成立。主張反對黨聯合起來,打破人民行動黨的一黨統治,積極爭取工人支持。在中、上層知識界有一定影響。在1991年大選中獲3個席位,在1997年大選中未獲席位。秘書長徐順全(Chee Soon Juan)。2001年大選中,民主黨和新加坡人民黨、國民團結黨和工人黨結成新加坡民主聯盟,人民黨秘書長詹時中和工人黨助理秘書長徐程強各獲1個席位。在過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的執政黨,在議會中也鮮少有能夠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外界普遍認為,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以及異議分子的打擊是毫不留情的,包括在選舉前重新劃分選區、運用行政資源以及訴諸法律行動等。但同時不容否認的是,人民行動黨確實在新加坡民眾中擁有很高威望,在建國後的歷次選舉中該黨的總得票率從未低於65%。
【有關評論】
批評者認為人民行動黨擁有了議會的絕對主導權,使得權力制衡受到破壞,反對黨根本無法發揮監督作用。有些西方國家指責人民行動黨主宰了新加坡主要的政治舞台,因為國會成員絕大多數都是該黨黨員,三任總理李光耀,吳作棟與李顯龍也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不過,由於國會的構成來自選舉結果,這些指責並不具太大的說服力,而且法律已經努力保障議會中有反對黨的聲音存在。不過,新加坡即便是實行選舉制度,也有些人認為新加坡政府體制似乎更接近專政統治而不是民主政治。
一般認為,新加坡言論自由的空間自1965年獨立之後就一直受到壓制,雖然近年來為鼓勵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展現更開明的政府態度,已經在這方面有所放鬆。有些人認為,人民行動黨政府通過政府持股的方式間接控制了該國兩大媒體集團,反對聲音也因為種種限制很難通過其他私人出版機構出版其著作或發表言論。外國媒體對新加坡政府的批評往往會導致誹謗官司,或被限制在新加坡的發行量。此外,個人或民間組織也被禁止自行安裝衛星天線接收器,所有外國電視節目都可被審查。政府也對網路進行管制,具體管制情況不詳,不過封鎖的網站多為色情網站。
人民的行動自由並沒有受到太大限制,但當局對一切集會活動都非常關注。在新加坡,只要達到一定數量的戶外集會都必須向警方備案。新加坡的內部安全局擁有非常大的許可權,被殖民地時期留下來的內部安全法授權可在必要時無限期拘留任何被懷疑可能對種族和諧與社會穩定造成威脅的人士,並可以在不經審訊的情況下扣押多年。有些人認為,這部法律在人民行動黨政府對付共產黨的時候被濫用。
此外新加坡的高壓管制還表現在對日常行為的監督上: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內銷售(醫療用口香糖除外);隨地扔垃圾、使用廁所後未沖水、地鐵上喝水或進食都會導致高額罰款或強制勞役。該國還擁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禁毒法律,攜帶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販賣用途的主要刑罰為絞刑。此外對於成人男性犯罪者還可使用笞刑處罰。不過雖然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大多數新加坡人卻都認可以重罰來遏制犯罪或破壞性行為。
Ⅳ 世界上只有一個政黨的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悄顫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勞動黨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啟嫌敗--越南共產黨
古巴共和國--古者好巴共產黨
新加坡共和國--人民行動黨
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敘利亞復興黨
土庫曼共和國--土庫曼民主黨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人民革命黨
大多都是社會主義國家
Ⅵ 新加坡這個華人為主的國家,當初到底是怎麼成立的呢
新加坡,可以算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東南亞我國了,她是世界除中國外唯一一個以中國人為主的我國,也是我們能想到的除歐美國家外為數不多資本主義國家之一。而這個總面積都還沒香港大一點的東南亞弱國,之所以能在短短30年的時間里一躍成為世界領先的產業化和現代化國家,國父李光耀自始至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角色。
客觀的說,新加坡會有李光耀這樣一個國父,是幸運的,同時又是不幸運。並沒有李光耀就沒有新加坡現今光彩照人,可也正因為李光耀,新加坡變成「李家坡」。可是卻2020年新加坡總統大選的情況來看,人民行動黨的優點在變弱,畢竟在21新世紀,並沒有人會容許一個家族操縱一個國家的狀況長時間存在。
Ⅶ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為何能長期執政
考察學習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從1959年的大選中獲勝上台後,在至今為止的歷次大選中保持全勝,實現了長期執政。他們是怎樣抓住民心,實現長期執政的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原因一:有一個符合國情,合乎人民意願,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國家治理模式。 一個國家採用什麼樣的治理模式離不開地理、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新加坡是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人口素質高,居住集中,城即國,國即城,國小、人少,管理層次少,黨和政府對基層的控制力強;新加坡長期受英國議會制和文官制影響,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法治體系和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新加坡是個移民組成的國家,華人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為基礎的東方文明和基督教義為基礎的西方文明在這里相互融合,法治模式和人治模式得到完美結合。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建立了一整套東西方價值觀結合的共同價值觀,制定了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結合的行動路線,確立了議會民主和精英治國結合、法治和德治結合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這樣一個符合國情的國家治理模式,為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提供了政治制度保證。新加坡是一個實行議會選舉的民主國家,五年一次的大選是一把懸在人民行動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失去政權的危險,使他們一直充滿著危機感,督促他們時刻不忘記人民,使他們有了為民服務的內在永久動力。 原因二:有一群樂於奉獻,心繫社會,具有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精英。 人民行動黨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國會議員是黨的最重要的幹部。議員的能力素質關繫到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水平,議員的這種重要地位決定了黨的幹部隊伍建設首先是挑選高素質的黨的議員。人民行動黨納賢的對象主要是醫生、律師、會計、大學教授、企業家、銀行家等有能力、有品行的各行業社會精英,如果發現合適人選,他們就千方百計把他們吸納到人民行動黨。為了保持黨的活力和競爭力,每次大選時,人民行動黨都要推出20%—30%的新議員人選。因此在每次大選中,人民行動黨總能把最優秀、最合適的人選作為選區議員候選人,通過他們獲得大選的勝利。在現任的84個議員中,82個是人民行動黨議員,其中包括政府總理、副總理以及15個部的部長、政務部長、政務次長。正是這些議員,一方面在國會議政,把黨的意志轉化為法律,轉化為國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政府中領導公務員隊伍,把黨的理念轉化為政府的政策、措施,從而實現對社會的高效管理。人民行動黨通過其有效的執政行為提高公共服務的績效,以舉世公認的執政業績贏得人民的心,這是其聯系群眾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根本所在。 人民行動黨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議員聯系群眾制度。人民行動黨議員兼任選區黨支部的主席,黨支部下設支部秘書和委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協助議員接見民眾,搜集民意,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在大選來臨時,爭取選民的支持。人民行動黨的議員是一群能讀懂新加坡人民心的政治家,他們善於做群眾工作,知道群眾想什麼、需要什麼,敢於面對群眾,有能力、有辦法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人民行動黨議員每周晚上要接待選民,接待場所在租用的幼兒園、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在任期內,每個議員對選區居民家庭至少拜訪一次。人民行動黨議員通過為選區爭取各種援助金、政府撥款,為選民解決實際問題,贏得選民的支持、認可,樹立自己在選區的威信。人民行動黨把與選民接觸作為其最直接的聯系群眾的方法,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重要所在。 原因三:有一個網路健全,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組織動員能力的社會基層組織。 新加坡的社會基層組織結構的一個特點是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比較發達,社會基層組織的觸角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他們中的領袖基本上又都被吸納到由人民行動黨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協會和組織中。因此,這些社會基層組織都掌握在人民行動黨的手中。國會議員既是選區黨組織的支部主席,又是社區基金會的主席,也是人民協會的顧問。就是說,所有「為民服務」的好事都由黨的國會議員和由人民行動黨控制的基層組織包攬,在這里,沒有黨的領導,只有黨的服務,沒有黨的形,只有黨的神。社會基層組織是人民行動黨聯系群眾的紐帶,也是它獲得群眾支持的有效手段。人民協會和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協會是新加坡社會青年與體育部下設的法定機構,是社會團體和社會基層組織的管理機構,由國家總理李顯龍擔任協會主席。人民協會是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是龐大的社區網路的主管機構,是人民行動黨的得力助手。它的宗旨是通過公民咨詢委員會、民眾俱樂部、居民委員會、鄰里委員會等社會基層組織,組織和促進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文化、教育、體育活動,為各種協會、社會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和關懷,促進種族和諧,增加社區凝聚力,拉近人民與政府的距離,把行動黨的理念和主張轉化為民眾的具體行動,成為國家對全國進行控制的最基本的組織網路。 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是一個非贏利的社會福利機構,是人民行動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社區基金總部與人民行動黨總部在同一所建築中,聯系密切,這既保證了基金運作的通暢,又樹立了黨的親民形象。它主要為社區提供一些政府基層組織所不及的服務,在社區開辦行動黨幼兒園、托兒中心、兒童圖書館、電腦輔導班等,還為選區提供一些福利如保健計劃、學生獎學金等。每個組屋區都有一所行動黨的幼兒園,目的是從幼兒開始培養對行動黨的認同,也是為了爭取家長選民的支持。社區基金還協助居民委員會為居民提供各種服務,這些都為人民行動黨爭取了民心和選民。 人民行動黨的執政信念是以民為本,心繫群眾,關懷草根,黨的幹部(幹部黨員、國會議員、黨的社區領袖等)是貫徹黨的理念的最堅強的、最有力的主體。在新加坡,政策的制定、執行和反饋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國會議員發揮了關鍵作用,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他們。他們通過社會基層組織聽取民意,把脈民生,了解人民所需、所想,提煉人民的意願和主張,成為黨和國家制定各項政策的參考和依據。然後通過控制的政府部門形成各項惠民的政策、措施。社會基層組織在這個循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是黨和政府政策的宣傳者,是民意的搜集者,是社區活動的組織者,有了他們,社區就在人民行動黨的引導下開展工作。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我們要從革命黨意識向執政黨意識轉變,從建黨思路向黨建思路轉變,從側重於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增加數量、提高覆蓋面,向注重質量、發揮作用,提高基層組織的社會影響力、整合力、動員力轉變。學習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就要學習他們的執政理念,包括政黨理念、政府管理理念、社會發展理念,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解放思想,不斷探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途徑、新方式。 得人心者得天下,民心穩則天下穩。社區作為群眾生活居住的場所,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意、贏得民心的重要場所,也是群眾了解政府政策、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強社區黨建、社區建設,要從政府層面和社區層面兩個方面考慮: 黨和政府要成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黨委和政府要發揮宏觀規劃、組織協調、政策引導作用,把服務群眾、爭取民心作為工作的立足點,在今後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考核、測評、評議中,更加科學合理的增加民生指標,延伸考察范圍,把社區作為了解考察對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引導領導幹部更加關注民生、民心。要以群眾的呼聲為風向標,在人、財、物、制度多個方面提供保障,圍繞醫、食、住、行、學、工等各個方面,搞好民心工程,進一步增強黨和政府的在群眾中的威信。政府要把社區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群眾的平台,在硬體設施、服務項目等方面進一步改善提高,使服務中心集社會事務辦理、娛樂、培訓、黨群活動等為一體的綜合功能體。圍繞理順管理體制,突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轉變街道職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作為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它執政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黨委、政府的形象。目前,街道職能定位不夠合理,導致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缺失,削弱了自身在基層的影響力。要逐步取消街道辦事處招商引資等經濟管理職能,賦予街道辦事處更多統籌、協調、監督的職能和權利。強化社區公共服務,把幫助居民就業、實施居民保障、完善居住環境、解決居民生活困難、提供居住安全、做好民政救助、負責民事調解、搞好居民文化娛樂等全方位服務作為主要職能;強化社區管理職能,在社區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建設、治安管理、物業管理、綠化保養等方面實行網路化全履蓋的社區管理。 基層組織要成在社區建設中發揮領導作用。要以擴大基層黨組織影響力為關鍵,進一步提高黨在基層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要以地區性、群眾性、社會性、公益性工作為重點,努力把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提高在基層工作中的整合力、動員力、影響力。要探索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方式,通過他們了解民情、參與民生、反映民意、爭取民心、關懷民需,更好地擴大黨的影響力,提升黨的形象。要以服務群眾為重點,進一步健全社區各類組織。要在社區大力發展具有非政府、非營利,自治性質的各類草根性社區團體和中介組織,促進社會團體、政府和社區居民建立合作夥伴關系,有效實現社區資源的內在整合。社區居委會要克服行政化傾向,對居委會職能事務進行相應剝離,突出群眾自治性的居民組織的作用,將原本由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一些公共職能,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給社會團體和社工機構承擔,使社區居委會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務群眾,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的社區歸屬感、認同感,提高社區凝聚力上來。
Ⅷ 為什麼新加坡模式被稱為社會主義
新加坡實行的究竟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早期曾堅稱自己是「民主社會主義體制」,李光耀本人參與建設的人民行動黨,早期具有鮮明的左翼政黨特徵。李光耀本人早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深受社會主義理念影響。一直到1980年代,人民行動黨仍堅稱自己是「有新加坡特色的社會主義體制」。丹尼斯·約翰·蓋勒稱之為「市場社會主義」。而美國學者克里斯托弗·林格則稱之為混合了有選擇的經濟自由、私人財產權加對政治生活的強力控制的「威權資本主義」,他甚至把源出新加坡的亞洲價值觀也視為一種新型的威權主義,一種依賴高壓統治、裙帶資本主義、受過良好訓練的技術官僚的專業化腐敗和「寄生」經濟的社群資本主義。
Ⅸ 新加坡有政黨嗎
有啊,新加坡已注冊的政黨有24個。主要有:
(1)人民行動黨(The Peoples Action Party):執政黨。1954年11月由現任內閣資政李光耀等人發起成立,奉行既非資本主義、又非共產主義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想路線。人民行動黨綱領是維護種族和諧,樹立國民歸屬感;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確保國會擁有多元種族代表,努力建立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會。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執政黨地位。李光耀長期任該黨秘書長,1991年吳作棟總理接任秘書長至今。
(2)工人黨(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創立。主張和平、非暴力的議會斗爭。1971年重新建立領導機構,提出廢除僱傭制,修改國內治安法,恢復言論和結社自由。近年來在群眾中影響有所擴大。在1991年、1997年和2001年大選中各獲1席。秘書長惹耶勒南(Jeyarepnan)。
(3)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1980年7月成立。主張反對黨聯合起來,打破人民行動黨的一黨統治,積極爭取工人支持。在中、上層知識界有一定影響。在1991年大選中獲3個席位,在1997年大選中未獲席位。秘書長徐順全(Chee Soon Juan)。2001年大選中,民主黨和新加坡人民黨、國民團結黨和工人黨結成新加坡民主聯盟,人民黨秘書長詹時中和工人黨助理秘書長徐程強各獲1個席位。在過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的執政黨,在議會中也鮮少有能夠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外界普遍認為,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以及異議分子的打擊是毫不留情的,包括在選舉前重新劃分選區、運用行政資源以及訴諸法律行動等。但同時不容否認的是,人民行動黨確實在新加坡民眾中擁有很高威望,在建國後的歷次選舉中該黨的總得票率從未低於65%。
Ⅹ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威權政治
新加坡立國於1965年,其創始人李光耀,自小接受的是英式教育,他從心底里接受了英國的那套文化和政治體系。
李光耀是客家人,他從小又接受漢人的儒家文化教育,中華文化的一大統思想,深深印在他的腦海里。
基於上述兩種文化的交融,李光耀建立新加坡時,由於旁邊有馬來西亞的虎視眈眈,必須盡快的使新加坡從經濟上、從國防上強大起來。
多黨制的拖拉、紛亂,使行政效率比較低(印度就是個例子,與新加坡同屬英聯邦)。李光耀就是搞一黨專政,但又從經濟上、從行政上,又引入了英式的議會民主制度。使新加坡很快走上了經濟自由,行政清廉,欣欣向榮的道路,才有今天新加坡人均45000元美元的亞洲富國局面。
新加坡屬英聯邦,親近五眼聯盟的米國,很正常。小國家沒站好邊,如何面對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
GDP排在世界第三,人均GDP排在世界前列的日本,採取的政治制度,和新加坡很相似…
東亞民族的最佳社會管理模式應是賢能主義。
由於東亞人民主體性發育相對不充分,履行一人一票的民選政治,甚至於連做好個人自律,都有困難。因而東亞社會實行賢能治理有一定的必然。
在全社會奉法律為神聖之下,建立完善制度,由品德賢良、才幹能力突出的社會管理精英代民行使公權,公務員在社會上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實行高薪養廉,對其中腐敗弄權的害群之馬嚴懲不貸,以維護社會對公務員隊伍的信心。這基本上就是新加坡社會治理模式的主要特點。
新加坡自從馬來西亞分家獨立另過,一直都由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該黨領導人先是李光耀,後是其子李顯龍或其心腹親信。權力一直集中在李家父子及其小圈子內打轉,說是家天下黨天下也不為過。
新加坡政府雖集權但不濫權,官吏勤政能政廉政。嚴刑峻法的統治風格,因治理尚稱做到官民一體守法公道,大體還能服眾。
新加坡居民主要由三大族群構成:約三分之二多為華人,土著馬來人,以及印裔。權力能在這三族群中適當分置(如實權的總理為華人,榮譽性的總統為馬來人,外交部長多是印裔),因而民族相處比較融洽。
新加坡的這一套治理模式保證了民眾的基本權益,照顧到了東亞政治的賢能傳統,使整個國家社會經濟人文發展在亞洲地區獨樹一幟,成績亮眼。其人均國民收入進入亞洲最高的行列,國雖小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一定話語權,其高等教育水平居於全球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