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數學練習冊如何
Ⅰ 新加坡數學適合國內的孩子學嗎
海外數學沒帶燃考試並不是很難,但要求准確理解題意,所以需要記憶數學術語詞彙和一些特定的表達方式。對於簡答題,需要能用應用所學知識作關鍵步驟解答,需要用英文書寫關鍵枯虛步驟的哦。不過沒關系,中國學生的基礎好,平時多加訓練即可取得好成績。
咱們國內數學目前的知識點更全面,但有些知識點超前,也有些知識點落後。《新加坡數學》是一項數學思維方式的接觸,他是另一個系統思維訓練的輔助教材。和國內現行教材不同步,但也不沖突,可以並行,甚至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數學思維訓練。
除了語言不一樣,中文版和英文版在整套書的內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英文版行握3-6歲階段練習冊的選用門檻不高,在父母可以陪學,孩子英語基礎也還不錯的前提下,用起來難度不會太大。但學齡1-6年級的英文原版練習冊,對孩子的英語水平就很有要求了。
它適合英語啟蒙早,基本可以達到國外孩子英語水平,能把英語當工具使用的孩子。但咱們大部分孩子基本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建議直接選中文翻譯版會更合適。畢竟同步學習數學和英語兩個學科,也不太現實。
Ⅱ 新加坡數學的教學方法是怎麼樣的
新加坡數學用的是CPA教學法,就是「具象-形象-抽象」,因為小孩是不具備抽象思維的,要學抽象的數學很困難,所以從具體實物開始,到形象圖像,再引導對應到抽象的數學,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建立抽象的數學思維。國內的數感星球app用的就是這種教學法,還融合了很多游戲互動元素,個人感覺很適合小孩子去學習數學和訓練邏輯思維,可以讓孩子對數學更感興趣。可以加速去知道了解下
Ⅲ 新加坡初三的英語和數學的水平
樓主你好!新加坡政府中學的入學考試即英文和數學對於中國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你打算就讀新加坡政府中學的中二課程,大致要通過以下的途徑:
1、申請一所新加坡私立學校,就讀「政府中學預備班課程」,大概的開學日期為6月中下旬,結束日期為11月末或12月初,學習的內容為英文(英文難度非常大,中二的程度基本比中國的大學英文程度還難)、數學(數學的難度很小,但是由於是用英文作答,所以對於中國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2、學到9月份或10月份的時候參加新加坡教育部組織的國際學生統一入學考試(AEIS),考試內容即為「政府中學預備班課程」所學的英文、數學內容,同時要參加新加坡教育部組織的智商考試(QT),智商考試的內容很簡單,是一些智力方面的選擇題,中國學生幾乎100%能夠通過;
3、11月份或12月份成績出來後教育部會根據你的分數分配相應的中學,如果成績太低只能繼續就讀「政府中學預備班課程」或通過繳納贊助金的形式進入政府中學;
4、2011年1月2日政府中學正式開學。
盡管考試很難,但是樓主也不必太擔心,只要努力學考上的幾率會很大的,建議樓主在去新加坡之前先托朋友在新加坡的「大眾書局」買一些中二的英文和數學練習冊,多背單詞、多做習題,對以後的考試很有幫助,祝樓主好運哦!
Ⅳ 新加坡挑戰數學難度
難度適中,適合小學生。
有了這套書,就不用再擔心孩子覺得數學難學枯燥而放棄,也不用再擔心難以輔導孩子了。
這套書已經在全球超過25個國家或地區銷李隱念售,被至少25個國家的頂級私立學校採用。
最大的特色:教孩子靈攜帶活運用數學,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問題。
內容亮點則在於,採用了新哪困加坡獨有的CPA教學法,題目設計的非常有新意,應用性、實用性都很強。
而且,除了訓練數學,包括數學需要的各種邏輯、推理、思考力之外,還重點去培養創造性與批判性思維。
Ⅳ 請問新加坡AEIS考試好考嗎
數學和英文而已,數學對你來說應該就是小case,不過有些專業名詞,還是建議你先買本新加坡敗殲的數學練習冊來做做,英文的話就比較難了,盡量提升你段滑的詞彙量,和語法,會有察燃沖很大的幫助!
Ⅵ 新加坡數學攻克版值得買嗎
值得。新加坡數學攻克版值得買,能更好的提升成績。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Ⅶ 小學數學老師建議孩子用新加坡超級心演算法嗎
小學數學老師建議孩子用新加坡超清鎮級心演算法。新加坡超級珠心算能夠改變學習態度,增加孩子的專注力,珠心算學習主要是讓低齡兒童運用珠像運動計寬正雀算,在形象與抽象之間架起了橋梁,對兒慎早童初步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Ⅷ 小可豆數學與新加坡數學哪個好
小指賣可豆數學與新加坡數學,新加坡數學好。新加坡數學的整體實力是在國內數學之上的,新加坡數學很早的提出來的cpa教學法,使得國內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很快這種理念普及到了全國唯枯逗各個各方,敗殲新加坡數學整體實力一下子提升上來。
Ⅸ 小學數學新加坡版本資料在哪裡找
可能要去新加坡購買課本。國外版權保護措施很嚴格的。
可以選擇學科網、菁優網等,上面有小學至高中的數學資料,可以按年級、版本或知識點進行搜索你需要的資料。
《新加坡數學》以練習為主,系統性強,難度螺旋式上升。圍繞每一個知識點也有不同難度的題量,注重以多次的練習來鞏固數學概念。它的亮點在於將抽象的數學和實在的刷題兩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反復的練習中收獲頗豐。
Ⅹ 孩子做口算題還在掰著手指,數學會學不好嗎
學數學難道離不開掰手指頭么?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局態孩子會不會產生依賴?會不會導致無法提高計算速度?這么算會不會太幼稚太初級呢?
我們都知道想要培養孩子的數感,一定要讓他開始會數1到10以後,就應該把數字和正確的數量聯系起來。
相比比較大的孩子用心算來加減數字的思維模式。
針對幼兒啟蒙時候,手指技術,只是學習的一種方式,當小孩子用他的手指,或者其他類似的事物,來表示數量的時候,並不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數學能力,就比另一個,在心裡默默數的孩子能力差。
只是他們表現的方法不同,可是只要他能得到他正確的答案,各種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視覺學習的輔助工具,除了數手指頭之外,其實,數玩具,數積木,畫圖都可以幫助孩子來計數重點是讓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培養數學思維,讓孩子可以從圖像思維,過渡到抽象的數字思維中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問我,3+5等於幾?
我這時候可以拿來三個積木,再給他擺5個積木,加起來,組成8個積木。
也可以,在紙上畫三個圈,再讓他往後多加5個圈,讓他數一數一共是幾個圈,就知道了答案。
而當時我的做法是,直接教他伸出手,從三開始往後數,按順序數5個數,4,5,6,7,8.
3+5=8。
(前提是孩子當時已經對10以內的數列順序掌握的很清晰了。)
後來發現很多練習冊里的運用數軸的原理就是像掰手指一樣,一步一步的讓孩子數出來答案。
學齡前的孩子視覺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很多西方國家的教學體繫上,得到了支持。
比如很熱門的新加坡,數學教學方式,就叫CPA教學法。
C:Concrete 具象化。
P:Pictorial 形象化。
A :Abstract 抽象化
具象化指的是我們在初級數學啟蒙中,用實實在在的東西作為範例。
用孩子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讓孩子知道,1+1=2。意思是,你有一個餅干,媽媽再給你一塊餅干,你一共就有兩塊餅干。
形象化:在孩子已經可以掌握去向的能力情況下,開始用圖表的形式代替真實的事物。比如很多練習冊中,會用某些圖形來代表事物的數量,讓孩子從具象的圖像轉為形象的圖表,來代替算式。
在新加坡數學練習冊k2中的最後階段便出現了圖表題,來代替實物。
最後才是數字的抽象化學習,開始,真正過渡到數字6,而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掌握的是,看到數字,知道的是,它背後所代表的數字寓意,可以代表實際東西的數量,而且這個數量是可以被多種不同的數量組合構成的。
新家坡練習冊幼兒園高級版練習,出現了數軸和圖片運算題。
CPA教學法強調的是,由簡入難,孩子學習的過程,整體來說非常的慢,而且選擇圖片作為輔助,永遠是最直觀,在幫助孩子理解數學的方式。
孩子算數掰手指需不需要阻攔,其實重點是看孩子現在到底處於某一個哪一種階段。
而這個階段真的不是靠年齡來區分的,更應該看看孩子現在的數學思維處在哪一個程度上。
如果剛剛接觸數學,還沒有辦法在腦中作出抽象化,概念處理的孩子,用掰手指的方式做計算題,我們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孩子如果已經到了二三年級,這時候的口算題的難度和強度已經開始加大,還是需要這樣的方法來計數,那是代表他的數學能力還不夠成熟。
而解決的方式並不是一味的阻止孩子,用扳手指的辦法配合算數。
而是應該用更科學的繪圖,或者見建立模型理解的方式,針對孩子數學基礎薄弱的問題來加強訓練,就是通過把抽象的數學符號換算成具體的圖像,來幫助孩子思考和計算。
其實現在很多市面上的數學練習冊用的都是這種教學方式用各種繪圖和數軸的應用,讓孩子理解,算術中最基礎的加減,數的分解問題。
那在生活中我們還能用什麼辦法來幫助孩子擴展更多的數學思維方式呢?
辦法一:鼓勵孩子用更豐富的實際物體,來做計數方式。在3~4歲的時候,用手指來數數,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計數方法。
而爸爸媽媽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該幫助孩子感受到,數的概念在生活桐讓源中無處不在。
比如數一數今滑彎天有多少個人吃飯?需要准備多少副碗筷?桌子上擺了幾盤菜?
坐電梯的時候,我們要到第幾層?走樓梯時數數台階有多少層?
坐公交車時,我們需要坐過幾個站?
辦法二:就是在叫孩子在做數學算式過程中,不僅僅關注答案,讓他發現算術解答過程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
例如:數的分解練習。
讓孩子在具象的圖畫中理解數學運算規律和變化,再配合不同的題型才能舉一反三。而不是機械的背誦答案。
再比如錢和錢換算問題。
對於小小孩來說,初期可以先從錢錢交換開始。
5個1角硬幣等1元硬幣
10個1角硬幣等一個於1元硬幣還可以換算成2個5角硬幣
也可以變成5角+5個1角硬幣。
3個5角硬幣等於2個5角+1個5角硬幣
15個1角硬幣可以變成1元+5個1角硬幣
以此類推當它們面值「相等」的時候,就可以「交換」。
數學的運用絕不僅僅是計算速度的快慢,還有更多是邏輯能力的培養。
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手指計數,家長們曾有很多的不滿和指責,實際上就像0~3歲的孩子用手來感知這個世界一樣。3~6歲的孩子,遇到邏輯數學問題的時候,運用自己的手作為工具解答問題,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如果家長一味的阻攔和控制,反而會阻斷孩子在數學思維養成中,靠視覺學習上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學著用自己的手指,一個個的數出計算題答案,請不要那麼焦慮和緊張,也許這是正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最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