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剛經在哪裡
1. 《金剛經 》現存於哪裡
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剛經(868年),現存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
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為唐朝咸通(868年)年間印刷,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
金剛經以禪宗之大力弘揚,加上士大夫大多尊此經,認為讀通之後可以成就佛果,民間則認為本經典有不可思議感應,單純念誦時也能感召八大金剛護法。明朝末年的秘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將「空」等同於「道」,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真空家鄉」。
(1)新加坡金剛經在哪裡擴展閱讀:
金剛經相雀櫻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南北朝時代的開善智藏大師持誦金剛經多有靈驗感應,唐朝以後的僧人,將本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更因為禪宗各祖師春歲喊的提倡,地位甚高。
唐玄宗敕定《孝經》、《道德經》、《金剛經》為三教中最重要的經典,親自為此三經扒野作注。宋代公家則以《金剛經》測驗僧侶。明成祖因國師臨濟宗的姚道衍之請,集僧俗二界善知識作《金剛經解》。
2. 《金剛經 》現存於哪裡
現存於大英圖書館的《金剛經》木刻水印版全卷。
《金剛經》是這部經的簡稱,在我國歷史上,一共有過六次翻譯,流傳最廣、我們經常見到的,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版本,全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大師的中文功夫很厲害,翻譯經典主要以意譯為主,文字優美流暢,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看他的譯經。
經的梵語原文叫「修多羅」,原本是線的意思,在這里引申為貫穿、攝持、契合,就是將佛一生所講的法,結集成經藏保存下來,因此用「修多羅」命名,表示貫穿佛語,受持不失,上契佛心,下契眾生之根基。
般若是梵語音譯 ,意思代表智慧。但它這個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更不是聰明,乃是我們真如本性中本具的那種智慧,所謂佛知佛見。真如本性是實相般若,智慧是觀照般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經題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如金剛一樣銳利(能斬斷一切煩惱)的大智慧,幫助眾生到達涅槃彼岸。
金剛經的意義:
這部經在我們中國以前,從達摩祖師到中國以來,不立文字,直指明心,見性成佛,那金剛經的作用就大了。這就是金剛經,它的功用就是讓每一位學法的道友能夠悟得的理、悟得它的體,能夠見它的性。因為一般一切人類不能見自己的自性,以金剛無住無相為體,以悟理見性為法,先立理而後定法。
什麼法?修什麼法?見性法。見什麼性?真如的本性。見真如的本性,但是這個本性是我們每個眾生本具足的。一切經所教導的語言、所立的文字,它只一個目標,悟得本性,見性成佛。所以不要從文字、不要從相上去學,金剛經是不立文字的,直指明心,見性成佛。
這是我們學禪宗的,說禪門一炷香,立地成佛,勿勞懇啟,何假修證,這就是清凈本具有的佛性。
3. 新加坡寺廟有金剛經嗎
肯定有啊,金剛經是傳播最為廣泛的佛經,你去法物流通處尋找經書結緣,或者去知客僧那裡咨詢都可以的。
4. 誰知道《金剛經》原文大意
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講記第十七集
凈空法師主講
時間:一九九五年
地點:新加坡居士林
(上接第十六集:不是閻羅王主宰的,也不是上帝主宰的,是我們的業力主宰的。)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壽命的長短自己可以做得了主,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自己也做得了主。比如說體弱多病、業力,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修清凈心、修慈悲心,我們肯救護一切眾生,身體自然就健康長壽。不是靠葯物,不是靠些補品,那個不行!那個東西不能轉業力,治標不治本,補太多了反而出毛病,這個一定要曉得。它有正確的理論、正確的方法,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有道理在,緣散這個相就沒有了。由此可知,相的現象的生滅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緣聚緣散而已。緣散我們知道它空了,相沒有了。緣沒有散的時候,有智慧的人就曉得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自然就不執著、自然就放下了。這一放下離開分別執著,心馬上就清凈,真心本性就顯露出來了。無量的智慧、德能就起作用了,那是真的。十法界依正庄嚴都是假的,我們求它干什麼?求得了那個利益太小太小,等於求人間富貴一樣,你的享受曇花一現而已。你什麼都放下、什麼都不求了,你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象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多自在!觀音菩薩為什麼這么自在?觀音菩薩無求,什麼都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性德顯露才得大自在。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自在?樣樣都貪求,求得太多了煩惱就跟這來了。求不得苦,求得了想盡辦法要保持,怕丟掉,結果還是要丟掉,更苦。所以看穿事實真相,心裡放下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要了,反而得大自在。要多想想這些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確確實實當體皆空、了無所得。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統統是虛妄的。十法界是虛妄的,唯獨一真法界是真的,那不是虛妄的。佛與大菩薩、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他們住的是一真法界,那是真的。十法界那個佛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個佛、天台家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不是真的,十法界裡面的佛是藏、通、別、圓佛不是真的。圓教的佛才是真佛,住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無量壽經》上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我們要求一真法界不住十法界,所以「佛」那個念頭也要放下。我們有做佛的大願,不能著成佛之相。著成佛之相,你要真成了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的佛。所以不能著相,著相我們的虧就吃大了。
就性言則本既不生,今亦無滅。
因為本性本來如是,本性里頭沒有這些妄想,十法界的相統統沒有。所以連成佛的相都不可以執著,這樣才與自性相應,你才能夠見性。凡是生滅的是十法界裡面的,十法界里頭有生有滅,一真法界里頭沒有生滅。所以念佛求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沒有生滅,因為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十法界。
2、妄盡情空,業識既轉,生滅心滅,生死海出,而證入不生滅之圓明性海,謂之入無余涅盤。謂究竟覺果之稱。
前面講我們要發心,要發佛一樣的心。不要以為我們現在是凡夫罪業深重、怎麼敢發跟佛一樣的心?那你就錯了,這叫自卑。佛不許我們自卑,也不許我們驕傲,真心裏面沒有自卑也沒有驕傲。佛教給我們法,我們依教奉行,就是佛的好學生、好弟子。發大心後才曉得修大行,這是佛對我們的期望,期望我們能夠很快的證大果。妄是妄想,情就是妄想。一切眾生情執太深了,這是妄想的根源。一般人認為妄盡了、情空了,那還得了!有一年我在佛光山辦大專學生夏令營,星雲法師找我去講唯識論,也講到情要斷,當時就有一個女同學站起來發問。她說:「法師,如果人要是沒有情感那還有什麼意思呢?」我說:「那好,剛好高雄有一條河叫愛河,你可以跳到那裡面去,愛河永浴。」她不曉得為什麼在六道輪回,就是被這個害了,還不覺悟。說穿了,你那種愛情一文都不值,假的!不是真的!今天愛了,過了兩天鬧別扭了、不愛了、又離婚了,不是真的!所以你要認識清楚,這世間六道里頭的人講話都靠不住,不能當真,虛情假意!不但別人的話不可以相信,自己對自己都不能相信。你能相信你自己嗎?今天這個主意,到明天主意又變了,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為什麼呢?妄想念頭太復雜了,千變萬化,全是假的,怎麼可以當真呢?所以我學佛我懂的,人家對你很好,點點頭不錯不錯,假的不能當真!你要當真你就被他迷住了,你就錯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是妄想!全是情執!真的情、真的愛只有佛菩薩有。佛菩薩不叫情也不叫愛叫慈悲,慈悲是真愛,永遠不會變的。你尊敬佛菩薩,佛菩薩愛護你,你毀謗他、侮辱他、殺害他,他還是那麼愛護你,從來沒有變過,那是真的。諸佛菩薩講我愛護你,我們可以接受,那不是假的。在六道裡面的凡夫說愛護你不是真的,他說憎恨你,你也不要怪他,也是假的。過幾天他心又變了,不是真的,統統不是真的!所以不要在意,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那你就對了,這叫有智慧。世間凡夫所用的心叫三心二意,怎麼能當真呢?學佛就是要「妄盡情空」,這四個字是一個意思,妄盡情就空了。要把情轉變成智慧,情跟智是一樁事情,理性就是智慧,覺悟了情就變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就變成感情。轉煩惱成菩提,這個要把它轉變過來。「業識即轉」,妄盡情空,業識就轉了,識就轉成智了。轉八識成四智,叫轉識成智,這才是用功,真實的功夫。所以古德講,修行要在轉識成智;研究經典,圓教要在大開圓解,這都是修行的總綱領。「生滅心滅」,生滅是念頭妄想,妄盡情空了,生滅心就沒有了,妄念就沒有了,生死就沒有了。生死輪回從那裡來的?就是從生滅念頭裡面來的。只要你有念頭,你就決定出不了六道輪回,這一點我們不可以不知道。佛法法門很多,你去試試看,哪一個法門裡面真正到沒有念頭了,你才有能力超越三界。如果你修學這個法門修得很久、也很用功,那個妄想念頭還在,那你就要明了你出不了三界,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得不求阿彌陀佛,唯獨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就是你這個生滅念頭不斷,行!可以往生!八萬四千條里頭只有這么一條,不要斷妄想能出的去。除這一條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帶業的,都要做到「生滅心滅」你才能出得了三界,才能夠脫離輪回。生死海就是六道輪回。所以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曉得法門里頭有難有易。古人講,念佛法門叫易行道,其他的法門跟凈土法門一比難行道,真難。可是這個易行道難信,那你不相信就沒法子了。很多難行道容易叫人相信,信了白白忙一生得不到結果。這個法門難信,信了的人非常幸運都出去了,這樣「證入不生滅圓明性海」。這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才叫「入無余涅盤」這是「究竟覺果之稱」。
3、「入無余涅盤」者無他,滅識、色、欲之生滅心,便度生死海,而達涅盤之彼岸矣。
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象佛一樣,要度他入無余涅盤。要發這個心,幫人幫到底,不可以半途而廢。幫到什麼程度呢?一直要輔助他成佛。這個想想太難了,我們自己是凡夫怎麼能幫助人成佛?說出這個話人家也不相信,說你說大話,根本就做不到。其實不難,真做得到!怎麼做?勸人念佛求生凈土,不就做到了嗎?確實不難!遇到人就勸他念佛,這個方法很好。以前的人老實,見了人很少說話。現在的人跟從前人不一樣,喜歡表現、廢話連篇。我們念佛人有好方法對付他,不管他講多少話,講完之後,「阿彌陀佛」。再講完之後,「阿彌陀佛」。我們「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灌到他的八識田中,他那些廢話我們一句也沒聽進去,這個方法妙極了!這就是度他入無余涅盤。你學其他的法門就很難、很不容易。真的博地凡夫做不到,學凈土法門容易。你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我們也用這個方法,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凈土,豈不是用的方法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真正有這個熱心,這是慈悲心熱心,真的用這個方法勸導一切眾生,那一切眾生真的得度。
4、經雲:「佛種從緣起。」又雲:「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又雲:「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是他迷了。迷了之後要破迷開悟再恢復佛性,那要靠緣,所以說:「佛種從緣起」。《彌陀經》上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緣很重要。我們遇到佛法了,也是多生多劫因緣成熟,因此我們要給廣大眾生做增上緣,把這樣殊勝的法門介紹給他們。以一切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別人這叫真正學佛,這真叫報恩。在台灣有作內衣的同修,他要到大陸去設廠,行前到我這里來了,我就勸他,你作內衣印上阿彌陀佛、印上經文,你求三寶加持,銷路一定很好。為什麼呢?端正社會風氣,一定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不要印那些妖魔鬼怪,那個氣氛不好。這次我到這邊來,他做了幾件給我帶來,前面是「彌陀弟子」,後面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底下四個字「世間如夢」。那四個字是弘一大師寫的,你們看看就曉得,弘一大師寫的字。這就是說,無論從事那個行業,就在你本行上你就弘法利生、你就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就在做這個事情,不必要再換一行,就在本行、就在自己本分工作裡面,我們就做出來了。所以這個緣重要。一定要發心,為一切眾生做佛種的增上緣。這一切眾生真能得度嗎?能!因為他本來是佛,他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所以我們做這個緣種,這個緣一定有效果、一定有收獲,何況《華嚴經》上講「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就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意思很深,無情是講植物、礦物。植物礦物也能成佛嗎?能!為什麼?因為它有性。佛法中說,「在有情眾生上叫佛性,在無情眾生上叫法性,」無情眾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植物、礦物。可是要曉得,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二個性,因此有情眾生成佛,無情眾生也跟著就轉了,依報隨著正報轉。譬如我們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是生滅心,因此我們這個世界依報都是生滅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有生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裡清凈、沒有念頭,他那個心不生不滅,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也不生不滅,那邊的花草樹木都不生不滅,你看就轉了!那就叫同圓種智。《華嚴經》上所講的,你在《彌陀經》上可以看到。所以「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成佛的緣分是一定需要的,沒有這個機緣不能成就。這個機緣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我們自己能成就自己,我們也能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圓滿的成就。這就是世尊在本經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生這個心,不要生別的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布施佛法、布施成佛的增上緣。這就完全正確了,要以這個為第一。
5、學性宗者,往往執性而昧種,如執性廢修。學相宗者,又往往執種而昧性,皆不明經旨之過也。
這一段是說的對於教義沒有能夠圓融,於是發生所謂的偏見,這個是錯誤的。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學佛一定要有圓滿的知見、圓知圓見,對於修行的功夫才不會產生障礙。就如《華嚴經》上所說,我們看善才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自己修行的法門都不相同,但是他沒有偏見、沒有成見,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謙虛、尊重別人,對於其他的法門、其他的修行人沒有不尊重的。決定沒有毀謗,決定沒有偏見。那麼這些有執著有偏見的,都是知見不圓、教理沒有真正通達,象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學性宗,禪宗、三論宗、天台屬於性宗,賢首屬於相宗。「執性而昧種」,性就是真如本性。他們對這個很執著,就是要求明心見性。把「佛種從緣生」往往輕視了。他認為這個很淺,不值得學習。不曉得淺乃深之淺、深乃淺之深,深淺一如,深淺不二。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於是有執著有偏見,所以執性廢修,對於基礎的修學往往疏忽了。現在佛門裡面我們也常常聽到一些說法,說小小戒可舍不必重視,這也是錯誤的。實在做不到我們也要生慚愧心,不能有這種念頭,這種念頭很不好。你看世間法裡面都講,品德修養防微杜漸。小小的過失如果不能夠防止,慢慢積成大的過失就很難改,又要造作罪業。所以學性宗的往往不重是小節這是他的毛病。那麼學相宗的呢?往往執著小節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於是相宗毀謗性宗、性宗毀謗相宗,這種現象在歷史上都能看到。諸位要曉得,這不是佛法裡面有過失,是修學者的知見不圓產生的偏見。佛法裡面決定沒有這個東西、沒有這個過失。如果我們看看祖師大德們,他們沒有偏差。比如說,禪宗的祖師對於教下的很尊重、很贊嘆,教下的祖師大德對於禪宗的禪師也非常尊重、也非常贊嘆。他的學生裡面會有這種情形,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6、「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是事實。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說法初學佛的人聽到之後就很難理解,好象兩句話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眾生,又實無眾生得滅度。這話怎麼講呢?必須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實在呢?在前面也曾經透過了不少,佛菩薩度眾生是給一切眾生做增上緣而已。佛菩薩只是把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把修行證果的方法告訴我們,佛對我們的幫助就到此為止啊!真正修行要靠我們自己啊!自己不肯干那個等於零,沒有用處的。佛只為我們做增上緣真正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經上許多地方,佛都說佛不度眾生,這個就是眾生之斷惑證真、修行證果是他自己的成就,這個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我們肯精進、肯努力,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我們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薩也無可奈何,也沒有辦法。就象學校的老師對學生,學生很聽話很用功,老師在旁邊指導他、幫助他;學生很頑皮不聽話、天天逃學,老師對他也無可奈何。大家要曉得,佛菩薩是老師不是神明。即使神明對我們也幫不上忙啊!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學佛的人第一要明理,神明說是保佑我們,其實是我們命里頭有的。命里沒有,我命里頭沒有財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給我財富,沒這個道理!假如真的我命里沒有財富神明他可以給我財富,佛菩薩都去拜它啦!佛菩薩沒這個本事,它有這個本事,那還得了!不可能的事!我們做了好事所以神明有獎賞,是因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對社會有很多貢獻,國家給你獎賞,就是這么個道理。國家獎賞它是有理由、有條件的,不是隨便的。你一定要有公評、要有貢獻,你才能得到。公評貢獻還不是你自己修來的?還不是自己命里有的?神明也不可以亂來的。所以理要搞得清清楚楚,為什麼說實無眾生得滅度。
觀照無生無得之理,乃真實無,非假想無也。
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常講宇宙人生真相、般若經上常講諸法實相、一切法有真實相,真實相確實沒有生滅。所有一切現象,師尊在經上方便說因緣和合就現相,緣散了這個相就滅了。其實相根本就沒有生、也沒有滅,事實是緣聚緣散而已。你要明白這個事實,佛說得這個話你就懂、你就了解了,才曉得度眾生非常重要。與「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事實真相決定沒有矛盾。現代科學家的確很聰明,他們已經發現了實實在在沒有物質的存在。從前科學家還說物質分到原子、電子、個子、還有東西在。現在科學家認為那是錯誤的,根本就沒有。那麼一切現象是什麼呢?他們說是波動的現象。這種觀察愈來跟佛所說的愈接近。波動的說法跟相宗的講法非常非常吻合。你看相宗講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一念不覺就是波動。從波動裡面產生三細相、六粗相,所以現代科學進步這種現象很值得贊嘆。佛法裡面所說的這些關於物理這方面的東西、物理生化方面東西愈來愈被科學家認證了。師尊在三千年前所說,沒有科學儀器啊!就講的這么樣清楚、這么樣透徹。三千年後的這些科學家藉助許許多多精密儀器才發現。所以這個「無」是真的無,不是假設的、不是假想的。既然是「無」,一切法不生,諸位想想還有什麼得?我們今天想得到這個、明天想得到那個,當然無得!《心經》上說得好,心經也是般若經的綱領,比金剛經還簡單、還要扼要。心經文字少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很難懂,比金剛經難懂多了,這個大家念的很熟。心經最後頂要緊的兩句話「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佛法裡面講的菩提。「得」是所證,是涅盤。無智無得這個意思是告訴你菩提跟涅盤也沒有,你要認為有那就錯了。你有分別、有執著,這一有你就有四相,那不過是假名而已。佛說這個話的意思是要你借這個假名而悟入真性。你可不能執著假名,若執著假名你就不能見性,你就錯了。要套金剛經這句話來說,菩提者即非菩提,涅盤者即非涅盤,就是這個意思。金剛經的語法告訴你佛說法的真正意趣,這是金剛經的好處啊!「觀照」,這是很深的、是高段的功夫,不是淺顯功夫。很深的觀照才能夠見到無生無得之理。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佛告訴我們,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裡面微細的生滅相,八地菩薩才見到!那要見到無生無得之理,八地菩薩還做不到。所以這一句的境界要不是如來果地上、最低限度也是等覺菩薩的境界。可見得到那樣的境界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要相信聖言。佛講的我們要相信不能懷疑.佛在本經上告訴我們: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
佛絕對不說假話,這是事實。你慢慢去修,修到了九地、十地、等覺,你就見到了,親自見到啊!你才曉得佛所講的完全正確。我們沒有證得等覺,我們在《彌陀經》上、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那個「上善」給諸位說,就是等覺菩薩。西方世界的等覺菩薩,人數很多很多,不是算術能夠說得出來的,真的是無量無邊啊!僧祗說。這些人,佛講的這些境界,他們都能見到、都證得了!如果佛說的不是事實,那他們早就提出意見了,可見得佛所講的句句都是事實真相。
古德以五義作觀:
(1)、緣生,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
「緣生」 ,我們修觀、觀察一切事物 ,觀外面境界容易,觀自己很難。「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這是教給我們觀一切動物。因為植物、礦物只有四大沒有五蘊,只有色、沒有受、想、行、識,動物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裡,植物跟礦物它沒有心、沒有思想,所以它只有四大沒有五蘊,動物有,我們看一切動物,一接觸就看到了。四大五蘊合和而現的這個相,你能夠這樣觀察,給諸位說,一切動物都平等了,統統是四大五蘊合和緣生的。你會看成平等,當體皆空,除四大五蘊外什麼都沒有。四大五蘊是緣,聚起來現這個相,散開這個相就沒有了。如果說這個還不太容易懂,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這有一本書,這本書是些什麼東西呢?是很多張紙訂在一起的。訂在一起我們叫它一本書,拆開之後,一張一張的我們就叫它是紙。書是很多張紙訂起來的,這個緣現的相。笨一點的,這是書,執著是書。聰明的人,嗯,這是一堆紙,不是書。一堆紙訂在這個地方。聰明人看到很多張的紙,不聰明的人執著這個是一本書。聰明的人根本就沒有看到書,看到的是很多張紙。這很多張紙沒有生也沒有滅,那個書的相有生有滅。裝訂起來相就存在,拆開之後這個相就沒有了。那麼你就曉得,這一本書實際上這個相是幻相,沒有生滅啊!這里講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從這上說的。你如果一樁事情明白了,哦!這本書的確沒有生滅,你就曉得一切萬法都沒有生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