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哪些大教會
❶ 新加坡信仰什麼教
問題一:新加坡主要信仰什麼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 *** 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 *** 、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問題二:新加坡人信什麼宗教的多? 也就是「道教」
佛教,基督,天主也佔一部分
最少比率是 *** 和興都教
這是我認為的不過資料是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
* 佛教: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42.5%,信徒基本為華人。
* *** 教: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民基本都是 *** ,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統的 *** 徒。現全國共有 *** 約34.8萬人,並建有 *** 寺約80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花蒂瑪 *** 寺和蘇丹 *** 寺。
*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10歲以上信徒36.4萬人(佔14.6%), 有186座教堂[來源請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阿美利安教堂(Armenian Church)和聖安德烈路的聖安德烈教堂。
* 道教:占人口的8.5%,信徒基本上為華人。
* 印度教:有教徒8萬多人,基本上是印度裔。印度廟22座。
其他宗教人數較少,合計只有1.1萬餘人。
馬來人都是 *** 徒
所以,華人多數是信佛教或基督教
馬來人通常是信 ***
其他的還有信印度教等等。
問題三:新加坡的國家信仰是什麼 沒有具體哪個宗教霸佔,自由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 *** 等等都有各自的道場和信徒。
問題四: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馬來西亞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是一個多宗教並存的國家。馬來西亞的國教是 *** 教,其它宗教還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原始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 *** 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 *** 、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道教有「三清」-- 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道教天師道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 *** 提供意見。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 *** 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0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
問題五:新加坡簽證上的信仰填什麼呀? 我建議你填NO。除非你真的有宗教信仰,那就據實寫。沒必要為這個問題傷腦NO最好,證明你自己沒有國際也沒有宗教信仰。沒有配偶就填NO
問題六:東南亞主要是信仰什麼宗教 中南半島以佛教為主,馬來半島及馬來群島以 *** 教為主,菲律賓是天主教
東南亞中,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越南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其中泰,老,柬,緬主要是小乘佛教,而且還是國教,教徒分布全國,很少有其它宗教如 *** ,基督教,印度教的流傳,但是在泰國的南部也有部分的馬來人信仰 *** 教,但人數不是很多。越南既有小乘也有大乘。也有基督教, *** 教,印度教的流傳,由於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越南各宗教之間的分野不清,宗教的相互演變、融合現象比較普遍。新加坡的宗教以佛教為主,但也有印度教,基督教, *** 教和道教的流傳。另外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主要是 *** 教,但也有佛教及其它宗教的流傳。教徒分布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以民族聚居情況而定,如華人多的地方主要是佛教,印度人多的地方主要是印度教,馬來人就自然是 *** 教了。菲律賓和東帝汶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具有很大的影響。菲律賓的南部棉蘭老島大部分居民信仰 *** 教。
泰國的宗教沖突主要是位於泰南的 *** 教和佛教的糾葛,泰國的南部靠近馬來西亞的地方主要信奉 *** 教,當地的 *** 教徒經常襲擊佛教徒,造成大量佛教徒傷亡,曾經就發生過佛教徒被 *** 教徒活活燒死的慘劇。
菲律賓獨立以後,南部棉蘭老島的 *** 分離主義勢力和 *** 之間進行了長達20年的武裝沖突,約有12萬人在沖突中喪生。菲律賓兩大宗教集團天主教和 *** 教的對立由此而產生。並由此對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問題七:為什麼新加坡國教是 *** 教 由於新加坡的歷史特殊,並且 *** 奉行種族和多元文化的政策,新加坡存在多種宗教信仰和習俗,並無宗教佔主導地位。《新加坡共和國憲法》第十五條保障宗教自由。與周邊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以 *** 教為主的國家不同,新加坡並不設國教。
問題八:在新加坡信仰基督教的人很多還是都信啊? 很多吧 ,外國人很多,宗教信仰也多吧 沒去過,,,,但是不影響你 接觸啊
了解造物主和他對你的愛可以網路《宇宙之戰》
了解末世預言可以網路《末世大事記》《最後的王國》。耶穌要來了哦
耶穌真是救主嗎?網路《彌賽亞的奧秘》
問題九:新加坡有多少信基督教,佛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3%。新加坡道教占人口的11%。
天主教及基督教總合為占人口的18%
*** 教占人口的15%
問題十: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大多數居民信奉什麼教 *** 教:印尼,馬來西亞,汶萊
天主教:菲律賓,東帝汶
儒教:新加坡
小乘佛教: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
大乘佛教:越南
至於東亞,就不多說了
❷ 介紹新加坡
很久以前,新加坡原地名為淡馬錫,也就是水鎮的意思。後來,有一個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王子航海經過淡馬錫,誤認一隻老虎為獅子,就將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在印度語(當時,東南亞一帶信號奉印度教)中,新加坡的意思是獅城。
英國為了抗衡荷蘭在東南亞的勢力,派萊福士找尋一個港口基地。在1819年,萊福士與隨從登入新加坡,從此改變了新加坡的歷史。
十九世紀,英國發展新加坡為一個港口與 貿易城市,新加坡處在中國與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之間,也因為港口與貿易帶來了各地移民,其中以中國人最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以新加坡為基地試與日軍抗衡,結果英軍大敗,日本以少勝多,佔領了新加坡三年八個月。新加坡人終於意識到只有獨立才可生存。在1965年,經過許多風風雨雨,新加坡在李光 耀的帶領下終於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之後,新加坡也從一個貿易港口國改造成為一個以工業為主要經濟支柱,服務業和貿易為副的經濟強國。
歷史上最早有關新加坡的記載是在公元3世紀。當時中國人把新加坡稱為蒲羅中(意為「半島尾端的島嶼」)。當時,人們對新加坡知之甚少。這一事實卻掩蓋了新加坡多姿多彩的過去。到了14世紀。新加坡已成為強大的Sri Vijayan帝國的一部分,人們稱之為淡馬錫 (Temasek)(意即「海城」)。
這一名稱與第3世紀的稱謂同樣貼切。長期以來,不斷有中國帆船、印度船、 阿拉伯獨桅帆船、葡萄牙戰艦和武吉士人的縱帆船造訪座落在馬來半島南端、作為航海必經之地的新加坡。
在14世紀,這個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小島獲得了一個新名字--新加坡拉 (「Singa Pura」)或獅子城(「Lion City」)。根據傳說,一位來訪的 Sri Vijayan王子在這里看見了一頭野獸,把它誤認為一頭獅子,由此產生了今天的新加坡名稱。此後,英國人為這個新加坡故事又增添了重要的一筆。 18世紀,他們急需一個戰略性的「中轉站」以便為日益強大的帝國艦隊提供維修、補給和保護,從而遏止荷蘭人在這一地區的擴張。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 )爵士就是以這政治背景塑造新加坡為一個貿易站。新加坡的自由貿易政策吸引了亞洲各地,甚至美國和中東的商人。到 1824年,即現代新加坡成立 5年之後,當地人口已從 150人猛增至 10,000人。
1832年,新加坡成為檳城、馬六甲以及新加坡海峽植民地的行政中心。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以及電報和蒸汽船的發明加強了新加坡作為東西方貿易中心的重要性。
14世紀,新加坡捲入了暹邏(現泰國)和爪哇的Majapahit帝國爭奪馬來半島的斗爭中,因此其領土成為了戰場的一部分。
5個世紀後,新加坡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盡管它曾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堡壘,但還是於 1942年被日本人佔領。戰後,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
隨著民族主義情緒的不斷增長,自治政府在 1959年成立。 1965年 8月9日,新加坡獲得獨立。
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和旅遊中心。它位於赤道以北 136.8公里,東經 103° 38′至東經 104°6′,北緯 1°09′至 1°29′。
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平方公里。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淘沙島(3.5平方公里)。
新加坡通過一條長堤及一座大橋與馬來西亞相連,和印度尼西亞的廖內(Riau)群島的主島也僅有一水之隔。從泰國或菲律賓只須經過短途飛行即可抵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是進出東南亞的門戶。
人文·
盡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卻是其成功的支柱。這個國家缺乏自然資源,但她勤勞、樂觀、開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榮。
新加坡有400萬人口,其中77%是華人,14%是馬來人,8%是印度人,1%是歐亞混血人種和其他民族。馬來漁民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自從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 )爵士來到並建立英國貿易中轉站後,新加坡逐漸成為一塊吸鐵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移民和商人。為了給他們自己和家人尋覓更好的生活,許多人從中國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錫蘭和中東來到這里。盡管異族通婚早就開始了,但各個種族在融入新加坡這個整體的同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語言·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淡米爾語和英語。英語是商務和官方語言,使用最為廣泛。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講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
氣候·
新加坡地處熱帶,相對來說,常年氣溫變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氣濕度高,氣候溫暖而潮濕,年平均溫度在 23和 31攝氏度之間,溫差很小。因此,對於那些喜愛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運動的人來說,新加坡可稱得上是天堂。那些討厭炎熱陽光的人也不會因此受罪,因為新加坡幾乎所有的商店、旅館、辦公樓以及飯館都裝有空調設備。
新加坡一年到頭都有雨水,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
每日平均氣溫:攝氏26.7度;
最高每日平均氣溫:攝氏30.8度;
最低每日平均氣溫:攝氏23.9度;
最冷月份:12月到1月;
最熱月份:5月到7月份;
年降雨量:2,353毫米;
每日平均相對濕度:84.3%;
每日平均濕度:60%到90%。
新加坡有兩個不同的季候風季節,從12月到翌年3月吹東北季候風,相當潮濕;6月到9月則吹西南季候風,最為乾燥。這兩個季風期,間隔著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1月到12月。在季候風交替月里,地面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形成下午至傍晚時分,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
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一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基督教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拉薩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O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會
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4個月,他把一塊土地贈送給倫敦宣教會。5個月後,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在最初的數十年裡,一些不同的團體,對新加坡的基督教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它們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馬六甲的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以及印度與中國的基督徒移民。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也隨著成立。
錫克教徒
新加坡共有16個注冊的錫克教和錫克社團組織;以及7間錫克廟。錫克人成立的錫克人咨詢委員會;專門向政府提供有關錫克教與習俗,以及錫克社區一般福利的意見。
錫克人的重要節日,主要是紀念幾個錫克古魯的誕辰,以及慶祝卡爾沙教團的紀念日。
其他宗教
新加坡推行宗教自由與寬容,各種宗教信仰追隨者都可在這里立足。猶太教在新加坡有兩個會堂,還有少數的襖教徒及耆那教徒,但沒有廟宇。
❸ 請問新加坡有幾個教堂
新加坡4百多萬人口,4分之3都是華人,大量華人已融入基督教文化中。
在它的6、7百平方公里,相當於上海10分之1、2的土地上,有教堂6百多座,基本上每個社區都有教堂。
每座教堂皆建有兩、三倍於教堂面積的附屬房屋供信徒開展各種培訓活動。
碩士博士層次的教職人員每堂都有數名,管理教堂事物的多是大企業家,在政府任職的官員,各方面工作做的很深、很精、很細。
新加坡教會普遍熱心於社會服務工作,開辦有許多社會服務中心、社區關懷中心、幼兒園及學校,而且質量上乘,教會學校的質量超過國立學校,關懷的對象不分族群和信仰。
❹ 問:新加坡都有什麼神學院
答:新加坡神學院 新加坡神學院是一間持守福音信仰的神學院,創辦於1952年。該院設有華文神學部、英文神學部和聖樂學院。頒發文憑、學士和碩士學位,提供一系列相關課程,學生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進行修讀。此外還開設了教牧學博士課程。目前在校學生人數近五百名,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畢業生分布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有多名在海外著名大學和神學院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老師任教。圖書館現有藏書近七萬冊(包括中英文書籍,和聖樂方面的書籍)。亞洲神學中心(亞洲神學院)英文Theological Centre for Asia (TCA)成立於1979年,是一所綜合性的、多學科的學府。總部在新加坡,並在馬來西亞設有分校。該神學院是在上帝的恩典中被建立的新加坡最大的五旬宗神學院,是亞洲神學協會(Asia Theological Association)及亞太神學聯合會(Asia-Pacific Theological Association)的會員,在亞洲地區是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神學機構,也是新加坡唯一能提供神學碩士Master of Divinity 的五旬宗神學院。從建院至今該學院己為世界上12不同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教會領袖。 亞洲神學中心由三個院系組成,它們分別是:創藝學院、心理學院、神學院、領導力學院。三一神學院 三一神學院(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創立於1948年,為教會培訓教牧同工。三一通過靈性塑造和嚴謹的學術理論給予健全的神學教育。三一校友遍布全球,全職投入服事,或以平信徒的身份領導教會和社會。 東嶺神學院 。
❺ 新加坡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簡介
新加坡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大量的基礎教育,為學生申請新加坡和西方高等學府奠定基礎。下面我們來看看主要內容吧。新加坡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St francis)創立於1960年,前身為聖法蘭西斯女子學校。聖法蘭西斯是在新加坡教育部注冊的私立學校,是新加坡首批在2003年6月獲得教育部素質級教育資格的7所私立院校之一。
學校每年招收約500名來自新加坡及包括中國、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及韓國在內20多個其他國家的中學生及大學預科生。擁有多元化的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提供世界著名、動態靈活的新加坡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經驗,並為他們接收新加坡、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高等教育奠定基礎。
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開設多種世界認可的中學及大學預科課程,包括劍橋“O”水準、倫敦IGCSE、倫敦劍橋“A”水準,以及7-12年級的澳大利亞初中與大學先修班課程。他們還與英國的大學合作提供大學銜接課程,如BTEC高級大專商業文憑課程,以加快學生的學術道路。
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是一所注冊於新加坡教育部的私立男女混合學校。為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及外國學生提供中學與高中課程。學校隸屬新加坡衛理公會,並立志成為本區域一所先進得私立學校。學校順利畢業後,可進入新加坡理工學院﹐大學﹐或英﹐美﹐加﹐澳﹐紐西蘭等國的理工學院和大學。
學校設施
學校扯了擁有現代化的教室之外,還設有書店、餐廳、圖書館、試驗室、IT試驗室、多功能廳、健身房,而且學校備有免費班車,早上接居住在新加坡東部、北部的學生。
學生服務
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為學生提供旅店服務和寄宿家庭服務。對於海外學生,來到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學習為你提供了獨特的接觸新加坡家庭生活的機會。對於留學生,學校第一年要求必須選擇認可的寄宿家庭或旅館。
榮譽
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是首批獲得教育部素質級教育資格的7所私立學院之一。隨後聖法蘭西斯又獲得ISO9001認證(2003年8月巧滑)、人力開發獎(2004年1月)、新加坡創新級學校(2004年11月)、Case Trust 消協保證教育服務鑒定、BS7799(信息安全)新加坡2005年教育服務素質獎。
SQC及Case Trust教育質量雙認證:
新加坡劍橋學院已獲得“新加坡消息者保證標志”教育服務鑒定計劃證書和新加坡素質教育“SQC”認證,旨在認可那些擁有健全的學生福利保護措施和高水準工作機制的教育機構,增進學生與家長對新加坡教育的信心。
學生利益保護計劃(FPS):
根據教育服務鑒定計劃的要求,新加坡劍橋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學生學費保險――“學生利益保護計劃”(FPS)。此計劃是指若學院無法為學生提供正常授課或無法繼續運作時,確保學生的學費無損,充分保障了國際學生的利益。
專業設置:財經類、法律、紡織與服裝、工程技術、管理、環境、建築、教育、理科學、旅遊、農林類、人文藝術、社科類、生物、體育、新聞傳播、信息科學、醫學、語言、自然科學
提供課程
ELF英語課程
初中課程
IGCSE倫敦“O”水準課程
新加坡劍橋“O”水準課程
新加坡劍橋“A”水準笑枝課程
倫敦“A”水準課程
TEE澳洲大學先休班課程
BTEC大專文憑課程(商科)
SFB大學課程
開學日期
學年在每一年的1月2日孝升臘開始,並在11月中旬結束,應提前3個月申請。
費用
中一、中二
課程: 英文補習 + 正式課程
學費: 1800新幣/3個月 + 4300新幣/年
中三、中四
課程: 正式課程 + 英文補習
學費: 4700新幣/年 + 1800新幣/3個月
註:保險費 500人民幣
中學的學費里包含了TOEFL課程的首次復習和考試費,以後再參加TOEFL復習班要支付新幣750/次。
以上就是關於St.Francis Methodist School 新加坡聖法蘭西斯衛理公會教會學校的詳細信息介紹,包括學校的基本信息,課程設置等。大家如果想要申請新加坡學校,就可以適當的參考一下這些信息了。
❻ 新加坡的第一大宗教是什麼
新加坡的華人為第一大族群,並且新加坡人的最大宗教信仰也為佛教。但是新加坡國旗確實是伊斯蘭教的新月旗幟。
這個問題我也十分好奇,曾經問過新加坡人。他們告訴我他們的國旗與伊斯蘭的新月旗還是不一樣的:新月旗只有一顆星一個月亮,而新加坡的國旗卻是有五顆星一個月亮。不過我覺得這似乎也有變相討好旁邊兩大穆斯林強國馬來西亞與印尼之嫌。畢竟新加坡實在是太小了,想要生存有時候也不得不做一些政治投機的事情。還比如說明明華人是主體,它卻把馬來語定位國語。其實實際上你到了新加坡之後會發現華語比馬來語應用的范圍廣得多。
新加坡國旗含義:
新加坡國旗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以及五顆白色小五角星。
紅色代表了平等與友誼,白色象徵著純潔與美德。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個新建立的國家,而五顆五角星代表了國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新月和五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新月也代表一個新建立的國家。
❼ 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是
樓上網友對於新加坡人的宗教信仰的歸類似乎不符合實際。新加坡華人的信仰相當多元化,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也有很多是無信仰者。馬來人的確是以回教為主。印度人有信仰印度教,回教或基督教的。新加坡的4大種族並不包括巴基斯坦人。 而歐亞裔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的
"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❽ 新加坡景點的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著名的教堂,是一座哥特式的教堂,全身潔白光滑,尖頂直插雲霄,早在1823年,萊佛士就選定的地址來建設教堂。1834年,聖安德烈教堂舉行了奠基禮。1837年落成並開始使用。可是這座教堂命運多舛,剛建成的十幾年裡就遭遇了兩次雷擊的破壞,在1852年到1856年期間經歷了關閉、重建。1862年,在羅納德麥佛森(Ronald Macpherson)設計下,重建完成。當時為了節省建設的成本,上校採用了具有特殊建築技術的印度籍的囚犯來建設教堂。他們運用了印度人採用的建築技術,把石灰、貝殼、糖和蛋白調和成糊狀,再摻入水和椰子殼,製成了石膏原料,將這種石膏原料塗在教堂的外觀。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石膏,才能讓聖安德烈教堂歷經百年的風吹雨打,仍然光滑潔白。為了表彰羅納德麥佛森(Ronald Macpherson)的貢獻,特別建設了西翼門上的彩繪玻璃窗和草地上的紀念碑。在教堂的南側,設有小型的遊客中心,遊客可以通過有關教堂歷史的圖片、文字和錄像來了解教堂。教堂還提供導游服務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搭地鐵在政府大廈站(City Hall Interchange)下車,走B出口,沿橋北路(North Bridge Rd.)走哥里門街(Coleman St.)交叉口,可抵達教堂外圍大門。
❾ 聖約翰教堂的具體地址在哪裡
聖約翰教堂在新加坡的143 Victoria Street, 新加坡。
這是一座天主教堂。每年的耶穌受難日,新加坡的天主教會都會在這座教堂的范圍內舉行遊行,以紀念耶穌所受的磨難。
聖約翰教堂周邊還有很多景點、酒店、餐廳,比如:
景點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19km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21km
新加坡玩具博老沒物館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29km
酒店
牛津酒店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14km
維多利亞紅門旅館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15km
皇後酒店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16km
餐廳
發起人肉骨茶(武吉士店)與聖約翰教堂距離0.34km
新加坡Zam Zam餐館與聖約翰教啟鉛堂距離0.73km
珍寶海鮮(河畔)與聖約翰教侍旁納堂距離1.15km。
❿ 新加坡懷恩堂基督教會是什麼派別的
新加坡懷恩堂基督教會是什麼派別的,新加坡懷恩堂基督教會是基督新教派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