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月27號有感染多少人
⑴ 新加坡衛生部:估計七成本地人已感染過新冠病毒,當地感染率為何如此高
對於新加坡疫情的嚴重性我覺得這跟他們對於新冠疫情的不重視,是有著非常大的聯系的,因為一個國家不重視習慣疫情的傳播,所以就會導致當地人民群眾也不重視新冠疫情的發展,因此當地的感染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也屬於正常現象,新加坡可能覺得新冠疫情難以清零所以就徹徹底底的擺爛。
現有很多國家都開始模仿新加坡的戰略要與病毒共存,新加坡的疫苗接種了已經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自從疫情防控政策放寬之後每天病例嚴重遞增,從一天幾個人變成了幾百人被傳染,可以看出疫苗的接種非常重要但是疫情的防控措施也很必要,只有限制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才能夠對疫情傳播加以管控,疫情傳播的速度非常快,伴隨著各國經濟重新開放,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會有更為嚴重的後果出現!
⑵ 10例找不到感染源的個案,可能成為防疫破口
台灣新冠肺炎在4月13日宣布0確診,這也是36天之後首度沒有新增病例,也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但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醫師黃立民認為,台灣仍有10例感染源不明的案例,現在可能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還是不能完全鬆懈。
而目前台灣的確診案例來到393例,並有6人死亡。雖然其中有338人都是境外移入、只有55人是本土案例,但卻有10例找不到感染源的個案。
雖然許多找不到感染源頭的案子,很可能因為 感染的潛伏期已經過了、或是快過,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紛紛結案,但黃立民認為,這也代表台灣社區中有不知名的感染源還存在。
台灣有10個找不到感染源的個案、3人已死亡
案379:酒店女公關
確診時間: 4月8日這名案379是北部酒店的女公關,她在3月23日到4月3日都有上班,4月4日通報采檢。而女公關的先生有一段時間在中國廣州工作,但1月初就已回台,不過女公關本人也曾在2月9日到東南亞旅遊。
但由於這起個案初期消息,是說這名三十歲的女老念亂性是個家庭主婦,生活單純頂多去逛逛百貨公司。但最後被揭露出來發現為一名酒店女公關,內容幾乎不同,讓外界相當憂心,不過指揮中心強調目前都有掌握。然而, 目前並不清楚女公關的疾病感染來源,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破口。
案336:50多歲女性社區保全
確診時間: 4月2日案336是北部某高級社區的女性保全,近期無出國史,在3月17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等症狀,26日發燒就醫,30日因症狀持續回診,經診斷有肺炎情形收治住院采檢,於今日確診。
由於她在社區中會頻繁接觸住戶, 所以很可能造成整個社區內、甚至擴散到周邊商家、學校的傳播 ,但目前還不確定狀況,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案322:22歲男性大學生
確診時間: 3月31日這是台灣第5所大學出現的確診個案,這名大四的男大生,在3月26日出現發燒、咳嗽、嘔吐及全身倦怠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於3月29日至醫院就醫,診斷有肺炎情形收治住院,30日由醫院采檢通報,於31日確診。
該名患者在確診前曾到一間診所前就診,但之後有兩天都進入校園內,雖然他在3月26日沒有去上課,但也有去學校找一位教授交作業,3月27日則有去上課,其他時間都在宿舍。
此個案確診前主要在學校及宿舍活動, 但因為尚未釐清感染源頭,也讓校方決定暫時停課,4/6~4/17 全校改為遠距教學。 這由於也是大學第一次出現「沒有感染源」的確診個案,而台大也有2位學生表示曾跟這名個案接觸過,很可能成為校園感染的一個爆發起點。
案268:50歲男性工作室老闆
確診時間: 3月28日案268是一名工作室的老闆,他比較特別的是「發病一個月才確診」,而且確診後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嚴重肺炎,已經轉入加護病房治療。
他本身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並有裝置心臟支架,但他在2月28日就出現發燒、呼吸喘、咳嗽等症狀,到一間診所就醫,3月2日和3月17日又到另外一間診所,但當時診斷出來都屬於「一般感冒」。
周志浩表示,本身有慢性病,也是會呈現喘不過氣、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對於第一線醫師高殲來說的確很難判斷,容易受到「原本病情」的影響;所以如果病人有慢性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醫護人員就要特別提高警覺。
不過案268, 曾在2月29日下午5點20分至6點54分前往金山老街廟口肉羹用餐,3月15日下午2點半至4點48分曾前往烏來老街觀光,曾購買路邊小吃,可能形成隱形的社區感染 ,不過也感染的潛伏期已經過了,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也結案。
案156:20多歲長照中心護理師
確診時間: 3月22日案156也是非常令人擔心的個案,是一名長照中心的護理師,如果沒有及早發現,很可能引發另一波的院內感染,再加上她照顧的個案都是有慢性病、年紀較長的對象,甚至可能引發死亡潮。
她在3月12日時自覺有發燒,但沒有未就醫、仍前去上班,15日在家休息,而16日就醫後返家休息,18日回去上班,但19日又在家休息,20日再度就醫後,醫師認為「連續就醫」很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因此進行采檢,22日確診。
不過指揮中心針對案156服務的養護機構、以及同一層樓的另一家養護機構共81人進行采檢,包括53位住民與28位工作人員,結果全為侍檔陰性。
另外,這名護理師的狀態良好,目前已經出院,是台灣病人中,目前住院時間最短的,雖然找不到感染源,但 感染的潛伏期已經過了,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也結案。
案134:30多歲女性
確診時間: 3月19日個案134是30多歲的女性受僱人員,3月17日時,出現發燒、喉嚨痛的症狀,自行就醫後,雖然本身也沒有旅遊史,但因為工作關系會接觸到比較多的民眾,也曾經接觸過來自歐洲的人、以及從對岸來的人,因此進行通報采檢,3月19日確診。
不過雖然接觸過這么多人,但那些人的篩檢結果都是陰性,指揮中心執行官周志浩也表示,「還需要再找找感染源。」
但因為 感染的潛伏期已經過了,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也結案。
案100:20多歲女性
確診時間: 3月19日案100是非常「特別」的個案,因為她原先的症狀跟「采檢標准」不符,經過了3次就醫、直到指揮中心修改通報定義,才由第一線醫師「馬上通報采檢」而確診,也因為通報定義大幅放寬,台灣開始陸續出現「自行就醫而確診」的個案。
這名個案在3月12日,開始出現出現喉嚨痛、發燒、咳嗽等症狀,到診所就醫、服葯後,一直沒有好轉,3月16日又到同家診所看診,但仍持續發燒,3月17日就改到醫院就醫,臨床醫師認為她「長時間發燒不正常」,雖然照X光沒有肺炎症狀,隨即進行采檢,結果確診新冠肺炎。
而疫調之後,發現該個案曾在2月底接觸到「從美國返台的親友」,但親友篩檢後卻是「陰性」,目前仍然找不到感染源, 不過感染的潛伏期已經過了,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也結案。
案34:50多歲女性,已死亡
確診日期: 2/28 死亡日期: 3/29案34是一名50多歲的北部女性,在2月14~21日曾因為糖尿病的相關並發症住院,結果在當時傳染給院內的1名清潔工、以及3名護理師,爆發院內感染;後續也陸續出現同病房、不同病室的4名陪病家人的傳染,除了自己之外,共傳染給8人,是最大的一起群聚感染。
而案34本來就是因為糖尿病的並發症而入院,當時出現下肢麻痹、心臟功能變差等跡象,雖然經過醫院的治療,肺炎有明顯改善,應該是有可能會完全康復,但後來心臟問題無法挽救,最後因「心臟衰竭」病逝。
因為這是台灣第一起院內感染,所以當時緊急調查,但仍然找不到源頭,不過也是因為超過感染潛伏期而結案。
案27:80多歲男性,已死亡
確診日期: 2月23日 死亡日期: 3月20日案27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又是洗腎患者,原本住在單人病房,後來病況變嚴重,2月16日時插管進入加護病房,2月23日確診新冠肺炎,等於在一開始就是重症、就進入加護病房。
接著3月17日病況急轉直下,並發腦膜炎、多重器官衰竭,黃疸指數過高、當天敗血性休克而命危,雖然一度有搶救回來,但仍在3月20早上離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咨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這名個案一直都使用呼吸器治療,也嘗試了不同的「抗病毒」的葯,2月23日時使用的是抗HIV葯物(愛滋病葯物),3月2日則使用抗瘧疾葯物,不過因為情況不容易好轉,還是過世。
案27是台灣第3起家庭群聚的指標個案,除了自己之外,一共造成妻子、大兒子、小兒子、孫子、看護等6人確診, 雖然找不到感染源,但因為傳染潛伏期已經超過,已經在3月3日結案。
案24:67歲女性,已拔管、解除隔離
確診日期: 2月20日案24是一名居住在北部的67歲女性,平常生活單純,近2年也沒有出國史,不是在家看電視、就是在社區運動,偶爾會和朋友去唱卡拉OK,出外的時間很少。雖然本身沒有慢性病,但也是屬於重症,進入加護病房插管治療。
她曾經在1月6日時,跟小女兒的同學碰面,而小女兒的同學當時是從杭州來,或許可能是一個感染源,但因為時間相隔太長,無法確認。
而在案24確診後,案24的外孫女(案25)也因為曾經前往探視外婆而列為接觸者,在2月21日確診,案24的小女兒(案26)也因為跟案24同住而采檢,同樣在2月21日確診。
雖然最後找不到感染源頭,但因為這起家庭群聚只感染了3人、沒有往外傳播的疑慮,後續也結案。
⑶ 韓國新加坡新冠一個人每年感染多少次
韓國新加坡新冠一個人每年感染平均兩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李蘭娟表示,目前,奧密克絨毒株感染以無症狀或輕症為主,佔95%以上,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感染一次奧密克絨後短時間內再次感染的概率較低,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變異情況相關,病毒變異得越明顯,再次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另有證據表明即便再次感染,第二次感染的病程就會更短,症狀也更輕。因此大家無需恐慌。
⑷ 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這個數字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Worldometer網站的疫情數據顯示,世界上已有50多萬人死於COVID-19肺炎感染。根據6月1日至27日的平均數據,每天有4700多人死亡,也就是說,每小時有196人死亡,或每18秒就有1人死亡。
截至北京時間6月29日6: 30,COVID-19中肺炎病例為10070339例,死亡病例為500306例。
首先,確保你是健康的。如果你最近有些不適,如發燒和咳嗽,你應該停止旅行,去醫院治療。
其次,旅遊應該盡量避開高流行地區,同時,你也應該注意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條件允許時用自來水和肥皂洗手,或用一次性消毒劑洗手。
⑸ 全球共有多少人感染新冠
截至2020年6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7200萬例,死亡病例累計超過400萬例。
⑹ sars病毒是哪一年 sars病毒死了多少人
導讀:對於傳染病的發生,我們只能堅守本分,防禦病毒的傳染,不能依賴疫苗的出現,因為傳染病疫苗的研製本身需要很長時間。在現代,歷史上發生過兩次重要的傳染病傳播,一次是sars病毒,一次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歷歷在目,不必多說,但是sars病毒卻是很多人都不知的,那麼sars病毒是哪一年?sars病毒死了多少人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sars病毒是哪一年
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察虧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sars病毒死了多少人
全球因sars病毒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台灣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sars病毒開始和結束時間
最早發現的非典病例時間是:2002年11月初。
2002年11月初,最早的非典是在中國廣東省的佛山市發現。由於病者出現肺炎病徵,所以當時將之歸入非典型肺炎類別,中國媒體普遍簡稱其為「非典」。其後,此病經由旅遊、商貿、移民人群迅速擴散到了香港,並由香港再擴散至越南、新加坡、台灣及加拿大的多倫多。
最最嚴重的非典時間:2003年5月間,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為嚴重。2003年夏季銀沒好,染病人數日減,病情得以完全控制。
2003年5月31日,WHO將新加坡從疫區中除名。
2003年6月23日,WHO將中國香港從疫區中除名。
2003年6月24日,WHO將中國從疫區中除名。
2003年7月2日,WHO將加拿大從疫區中除名。
2003年7月5日,WHO將中國台灣從疫區中除名。
2003年7月13日,全球不再增加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基本結束。
2003年12月,《南方都市報》曾報道SARS再現廣州,但未得到官方證實。
非典後期:2003年11月,廣州再次出現零星病例,2004年3月,北京再次發現SARS疑似病例,但都沒有再次演變成疫潮。
2003年12月5日,台灣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的詹姓中校,鋒鉛因操作問題,在實驗室內感染SARS,未發生傳染且治療後康復。
非典結束時間:2004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遊禁令,表明中國內地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⑺ 新加坡感染三次新冠的人多嗎
新加坡感染三次新冠的人多。加坡政府官網上,旦段可以查到在過去幾年中的死亡人數情況。基罩慧本上每年都會增加200-500人左右,粗死亡率(死亡/總人口)從2010年的4.4穩定增加到疫情前的5.0,但根據年齡情況重新調整後的年齡標准化死亡物遲答率,則從3.5逐步下降到2.8。
⑻ 10月29日新增病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本地案例情況
2023年6月30日0時至24時,上海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治癒。
無症狀本地受感染人士的情況
2023年6月30日0時至24時,上海無新增本地無症狀感染病例。
海外案例輸入
2023年6月30日0時至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4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名病人已經出院,其中4名來自英國,3名來自加拿大,2名來自美國,1名來自塞內加爾,1名來自阿根廷,1名來自新加坡。
病例1,哥倫比亞籍,居住在哥倫比亞,從哥倫比亞出發,過境美國,於2023年6月2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4均為中國籍,在美國旅遊,從美國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3年6月16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會被隔離觀察。如果在解除隔離前出現症狀,將送至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隔離調查。經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被診斷為確診病局態滾例。
4例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治療,追蹤到15名與航班密切接觸者,均已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信息
2023年6月30日0時至24時,上海新增6例輸入性無症狀感染病例。
無症狀感染者1,中國籍,在阿根廷工作,從阿根廷出發,經德國於2023年6月21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常規核酸檢測異常。經調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2,中國籍,在幾內亞工作,從幾內亞出發,途經衣索比亞,於2023年6月21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常規核酸檢測異常。經調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3,中國籍,在美國留學,從美國出發,2023年6月2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常規核酸檢測異常。經調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4和無症狀感染者5均為中國籍,在美國留學,從美國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3年6月27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桐余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常規核酸檢測異常。經調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6,中國籍,在德國工作,從德國出發,2023年6月2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被隔離觀察,期間常規核酸檢測異常。經調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
6名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已轉至定點醫療閉蘆機構進行醫學觀察,追蹤到63名與航班密切接觸者,均已實施集中隔離觀察。
6月30日0時至24時
截至2023年6月30日24時,輸入性確診病例4725例,出院4684例,住院治療41例。有0個疑似病例需要調查。
相關問答:
⑼ 非典是哪一年
2002年。死了284人。
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 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9)新加坡6月27號有感染多少人擴展閱讀:
該病最早是於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爆發的。 而第一例有報告病例的患者是於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發現患病的黃杏初。
2003年1月10日,黃杏初康復出院,後被認定為中國首例非典型肺炎報告病例。
2002年12月底,廣東民間出現了關於一種致命怪病的傳言,甚至說出在一些醫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大批死亡。由於坊間流傳指煲醋和喝板藍根可以預防怪病,因此市面出現搶購米醋和板藍根的風潮。
不少人由於買不到米醋和板藍根,轉而致電在香港的親友協助,使病情得以為外間知悉。而另一方面,由於香港鄰近廣東省,有不少有親友在廣東省的工人都要求僱主在工作間煮米醋,讓米醋的蒸氣消毒殺菌。有部份僱主拒絕了這種聽似無稽的方法,但亦有僱主為求雇員安心而遵從。
⑽ 新冠疫情從前年開始每月大約感染多少人
當地時間1月5日,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去年12月9日,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對外表示,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異毒株,該毒株編號為B.1.640.2,也被稱為「IHU」毒株。該毒株包含46個突變點和37個缺失。
該毒株最早在一位從剛果返回法國的病人身上發現。截至目前,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院共發現了12例該毒株感染者。由於樣本較少,目前很難評估其傳染性和危險性。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該毒株列為接受觀察的新冠變種。
「奧密克戎」尚未平息
「奧密克戎」變異株讓整個世界在2022年伊始就陷入了動盪。周一,美國首次報告了單日新增100萬例新冠感染,紐約新冠檢測陽性率高達33%。周二,大西洋對岸的法國也創下了單日新增確診27萬例的紀錄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這場對全球影響深遠的疫情能否在2022年徹底終結?
最近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2022年結束大流行緊急狀態階段表示樂觀;牛津大學新冠疫苗首席研究員兼疫苗實驗室主任安德魯·波拉德(Andrew Pollard)教授日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我們只需要度過整個冬天。」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爾·韋蘭 (Olivier Véran) 預計:「這可能會是法國最後一波疫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全球疫情常態化之後,就會慢慢進入到「Endemic」的階段。所謂「Endemic」指的是某個地區常態化的流行病。
疫情將趨於常態
「疫情能否結束,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病毒本身的變異情況,傳播力是否會減弱。二是疫苗的研製和特效葯的市場化生產程度。三是全球抗疫的團結合作程度。」有對疾控工作較為了解的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全球疫情反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抗疫不同步,如果各國能進一步團結一致共同抗疫,會更快控制和消滅疫情。
導致科學家樂觀情緒的並不是新冠病毒會在2022年消失,而是疫情的應對將會更趨於常態化。「奧密克戎」引發的全球大規模的病例暴發,在很多科學家看來,是新冠疫情的重要轉折點。
樂觀情緒來自多個方面。首先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奧密克戎」的毒力可能比其他新冠變異株更弱,如果其在競爭中占據主導,成為流行毒株,那麼意味著新冠病毒有可能成為一種致命性不那麼強的「弱病毒」。
最新的表態來自世衛組織。該組織新冠事件負責人馬哈茂德(Abdi Mahamud)周二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影響上呼吸道,導致比以前的變異株更輕微的症狀,雖然在某些地方導致病例數飆升,但造成的低死亡率與病例數明顯』脫鉤』。」
牛津大學皇家醫學教授兼政府生命科學顧問約翰·貝爾爵士(Sir John Bell)日前撰文稱:「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和我們一年前看到的新冠疾病不同,雖然住院的人數出現增長,但他們住院時間相對較短,平均住院時間縮短到三天,需要吸氧的患者人數也減少了。」
貝爾爵士認為,英國的新冠高死亡率「已經成為歷史」。牛津大學的波拉德教授日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英國肆虐,但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們只需要度過這個冬天。」
波拉德認為,盡管「奧密克戎」威脅持續存在,試圖阻斷所有的感染並不現實,但在某個時候社會必須開放。他同時表示,冬天並不是開放的最好時機,因為會導致大量的感染,英國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加速疫苗的接種。
綜合分析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在2022年結束大有希望,然而,這樣的美好願望能否實現,有從事國際健康研究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那麼樂觀。他認為可能等到2022年4月底或5月初再視全球疫情發展情況,會更清楚年底前疫情能否結束。
疫苗並未失效
目前全球已經接種了約90億劑新冠疫苗。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范圍內擴大對新冠疫苗的接種,也是導致病毒引起重症減少的重要因素。盡管「奧密克戎」具有很強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疫苗仍然能夠對預防病毒引起的嚴重疾病提供保護。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學家、科學委員會成員阿爾諾·楓塔內(Arnaud Fontanet)教授近日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逃逸了部分免疫保護,並不意味著它正在抵抗疫苗,在接種加強劑後,疫苗對於嚴重疾病的保護率仍然能達到80%至90%。」
張文宏此前也表示,其團隊的主要研究證實,中國的第三針疫苗接種仍能保留對「奧密克戎」與「德爾塔」變異株的中和作用,具備降低重症病例發生的潛力。
輝瑞首席科學家MiKael Dlosten此前表示:「Endemic具體實現的時間點,仍然取決於疾病的發展,疫苗和相關療法的有效部署,以及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發。新變異株的出現也會影響新冠大流行的持續時間。」
輝瑞與合作夥伴拜恩泰科(BioNTech)預計今年將生產40億劑新冠疫苗,產生約310億美元的收入。數據表明,兩劑疫苗對於「奧密克戎」的有效性不到20%,而在接種加強劑後,對抗「奧密克戎」的有效性達到55%至80%之間。
作為全球疫苗接種速度領先的以色列,已經批准對60歲以上及高風險人群接種第四針加強疫苗,並期望在最新一波疫情中實現群體免疫。以色列也是全球首個開始第四劑疫苗接種計劃的國家。以色列衛生部數據顯示,目前60%的以色列人已經接種了兩劑或兩劑以上疫苗。但一些非洲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仍不足10%。
新冠口服葯供應加速
在疫苗接種的同時,新冠葯物口服葯的研發成功也為患者治療帶來福音。這意味著患者無需去醫院用葯,從而避免了可能導致的院內感染,也減輕了醫療系統的負擔。
美國FDA已經批准了輝瑞和默沙東新冠口服葯的緊急授權申請。輝瑞將向美國政府提供總共2000萬個療程的新冠口服葯,一個療程為5天,每天服用兩次,每次3粒。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輝瑞新冠口服葯與一種叫做利托那韋的抗HIV葯物聯用,可以將新冠重症和死亡率降低近90%。
新冠口服葯為小分子葯物,與中和抗體葯物不同,受病毒變異的影響較小,這也為全球疫情終結帶來希望。
目前美國制葯商已經授權印度仿製葯廠生產這種新冠口服葯,這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得該葯物在全球范圍可及。
根據印度仿製葯廠Dr Reddy』s公司周二發表的一份聲明,該公司將生產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葯莫諾匹拉韋,每一粒售價僅約合47美分,一個療程40粒葯物總價格不到20美元。而在美國,一個療程的默沙東新冠口服葯的價格約為700美元。
「新葯研發的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化學葯的生產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美國通過高價銷售獲得高利潤來回收成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馬大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馬大為認為,如果「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性不高,那麼憑借幾大新冠口服葯在全球加快普及,就能應對未來出現的新冠感染。他還表示,「奧密克戎」的變異程度已經很高,病毒要再進一步變異也有難度。
港股上市公司歌禮制葯近日宣布擴大利托那韋口服片劑產能至每年1億片,利托那韋葯物中間體製造商森萱醫葯母公司精華制葯和雅本化學股價近期也出現暴漲。目前,中國包括先聲制葯、君實生物和開拓葯業等廠商都在研發相關的新冠口服葯。
生物投資基金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新冠口服葯在全球需求激增,可能會導致相關葯物供應鏈短缺。中國也一定會研製出類似的新冠口服葯,中國廠商生產的葯物未來一方面需要供給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望出口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