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離岸是什麼
Ⅰ 新加坡的離岸國際金融中心屬於
新唯簡加坡的離岸國際金融中心屬於功能中心。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新加坡離岸中心的全稱培纖是亞洲貨幣單位AsiaCurrencyUnit,ACU,新加坡離岸金融中心成立於1968年,建立初期是內外分離型的離岸金融中心,新加坡離岸隨著配山仿經濟發展逐步演變為滲透型的離岸金融中心。
Ⅱ 離岸人民幣什麼意思
離岸人民幣是指在中顫衫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交易雙方均為非居民的業務稱為離岸金融業務。離岸市場提供離岸金融業務。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銀行也在研究,能不能在上海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
在人民幣沒有完全可兌換之前,流出境外的人民幣有一個交易的市場,這樣才能夠促進、保證人民幣貿易結算的發展。在新加坡資政碧物吳作棟2011年4月訪華後,新加坡也正式加入了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競爭當中。
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形成階段,香港市場已有一千多億人民幣的存量,主要由個人持有,初始驅動力是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投資產品則是存款、國債、保險和基金等為數不多的定息產品。悔洞液隨著香港人民幣迴流內地的渠道逐漸打通,收益開始成為持有人民幣的主要驅動力。至此,可以說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已經初步形成。
Ⅲ 離岸人民幣是什麼意思
離岸人民幣是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為了流出境外的人民幣能夠更好地流通和完成交易,使中國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為方便和成熟,所以就有了離岸市場的發展。
離岸人民幣彎戚是什麼意思
離岸人民幣基本就是在國外,在我國以外的部分行業市場,世界上最早的離岸金融市場可能是在香港,然後又從離岸市場擴展到新加坡。目前新加坡應該是rmb報價體系很重要的1個離岸市場,不過現在可能也會延伸到芝加哥,如此一來也就是在海外市場人民幣的價格水平就稱為離岸市場。在岸人民幣的特徵為穩定型匯率,參考美元,規模較大、起伏比較小、受政策管制較多。而離岸人民幣,它匯率變動受世界薯鬧老因素的影響比較多,與全球金融市場的聯系更為緊密。所以,在全球金融市場較動盪時,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會有數升比較明顯的差價。
Ⅳ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1.倫敦離岸金融中心
倫敦離岸金融市場,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歐洲美元市場,是國際上形成最早也是最大的離岸金融市場,作為第一代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基本設施、交易技術以及人才儲備等都有著深厚的基礎。
2.紐約離岸金融中心
國紐約離岸金融中心屬於嚴格內外分離型,作為此類型離岸金融市場上最特殊的一類,具有其獨特的名稱:國際銀行設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IBFs),它的出現顛覆了傳統離岸金融市場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各金融機構為記載其在美國開展國際銀行業務以及與此有關的收支狀況而設立的一套獨立於在岸業務的資產負債賬戶,此類賬戶可以享受聯儲理事會頒布的法律豁免條例和稅收優待。
3.新加坡離岸金融中心
新加坡離岸中心的全稱是亞洲貨幣單位(Asia Currency Unit,ACU),成立於1968年,建立初期是內外分離型的離岸金融中心,隨著經濟發展逐步演變為滲透型的離岸金融中心。
4.加勒比海地區離岸金融市場
加勒比海地區的離岸金融市場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是典型的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這些國家一般經濟不是特別發達,但是政局穩定,環境良好。為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這些小國的政府採取特別的優惠措施來吸引國際銀行和離岸資金進入本國,其中以巴拿馬、巴哈馬以及開曼群島等地區為代表。
資料參考http://xingyanblog.com/meng/2064.html
Ⅳ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市場的構成
亞洲美元市場(ADM)和歐洲美元市場實際上是同一離岸金融體系的兩個窗口,二者的發展原因基本類似,都是由於美國等國對國內金融業實行嚴格管制,使得美元資金流往境外而促成的。由於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恰好處於倫敦和東京之間,同時新加坡當局也對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採取積極的態度,因而使亞洲美元市場得以迅速發展。
亞洲美元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貨幣除美元外還有德國馬克、英鎊以及瑞士法郎等。由於美元的交易量最大,這個市場就被統稱為亞洲美元市場(簡稱亞元市場)。
新加坡當局對亞洲美元市場採取隔離的態度,目的是建立分離型離岸金融中心。以後,這種隔離政策逐漸放鬆,從1981 年起、離岸銀行可以通過貨幣互換在新加坡元和美元間進行套利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種隔離。目前新加坡居民已可以在ADM 自由進行存貸活動。
亞洲美元市場的一大特點是銀行間資金佔了存款和貸款業務的絕大部分。據統計,到1987年,非銀行客戶存款只佔17%,而銀行同業存款的比重則上升到79%,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從歐洲美元市場流入,以彌補亞洲地區巨大的資金需求的。在資產方面,1971年以前非銀行客戶貸款在資產總額中只佔很小比重,但到70年代以後,由於亞洲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資金需求也日益增加,對非銀行客戶的貸款開始穩步增長。總之,從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方面看,亞元市場都顯示出區域性特點,亞太地區的客戶日益依賴新加坡亞元市場籌集資金,同時也把資金投放於亞元市場上。
從期限上看,亞洲美元市場總體上是一個短期資金市場。如1987 年,資產總額中只有16.6%為一年期以上;而負債中一年以上的只佔6.2%。亞元市場的另一個特點是利率波動頻繁,而且基本上與紐約、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的利率同步變動,其存貸利差也與歐洲美元市場一樣,比新加坡國內銀行的利差小。
亞元存款證是亞元市場上的重要籌資工具,可以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大類。
固定利率存款證期限較短,通常為1年。第一筆固定利率存款證是由美國花旗銀行於1970年發售的,此後固定利率存款證的發行不是很活躍,主要是因為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波動加劇而使固定利率存款證失去了吸引力。浮動利率存款證的期限多數是3年,最長5年。第一筆浮動利率存款證由日本第一勸業銀行於1977年11月發售。在整個80年代,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售活動活躍,成為銀行籌集資金的一種普通金融工具。
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行一開始採取排隊方式(QueuingSystem)進行,但這種方式不利於發行人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場條件,不利於吸引更多的籌資人,因而1980年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行改為登記方式(Registration System),即發行者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即可在金融管理局登記,並在發行前一周及存款證到期後再通知金融管理局。
從亞元存款證的發行者來看,日本銀行是最主要的發行人,占發行額的50%以上,其他發行者也主要來自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從面值貨幣看,美元面值的亞元存款證佔了絕大多數,另外也曾發行過以特別提款權和日元、澳元等貨幣計值的亞元存款證。 亞元債券市場(The Asian Bond Market,ABM)1971年12月,新加坡發展銀行由新加坡政府充當其擔保人,推出總值1000萬美元、固定利率為8.5%的10年期亞元債券。由此一個以新加坡為中心,和既有的短期亞元市場相輔相成的亞元債券市場開始形成。
亞元債券市場形成初期發展緩慢,這主要與當時世界經濟衰退有關。直到1976年,亞元債券券市場的活動才開始趨於活躍,進入80年代後,亞元債券市場又有所突破,1980年至1987年共發行了120筆,發行金額累計達77.69億美元。
日元債券市場的籌資者范圍很廣,包括工商企業、銀行、金融機構、政府和地方組織等,從地理分布看,亞太地區的籌資者佔了很大比重,其次,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和歐美金融機構也漸趨活躍。1986—1993年,我國機構共在該市場發行6 筆亞元債券,發行金額總計6億美元。
新加坡亞元債券的主要種類有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可轉股債券等,面值貨幣以美元為主,其他貨幣如德國馬克、澳元、加拿大元等都曾用於亞元債券的發行。從發行期限看,一般地可轉股債券期限較長,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期限較短。
亞元債券市場的一個不足之處是二級市場不完善。盡管二級市場上有美國銀行及投資機構和日本的證券公司等作為造市者,但由於參與二級市場交易的多是交易商,國際性企業與基金管理機構參與交易的不多,而且歐洲金融機構也不積極支持亞洲發行的債券,因此二級市場的深度仍顯不夠。金融管理局曾有意識地增加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將債券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等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但其交易量很少。
1.發行亞元債券的有關文件。
在新加坡公開發行以新加坡元以外的貨幣計值的債券,通常要受3 種法規的規范,即公司法、證券業法和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條例。債券發行計劃書是籌備發行過程中最重要的文件,計劃書的准備也包括了其他文件的准備。計劃書中主要對發行者的有關情況予以詳盡披露;計劃書中包括的其他文件主要有:
(1)認購協議。系債券發行經理與發行者之間的協議;
(2)經理協議。是債券發行經理之間的協議;
(3)包銷協議。是債券發行經理與包銷者之間就債券包銷達成的協議;
(4)銷售協議。發行經理與銷售商就債券銷售達成的協議;
(5)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發行人與信託人或財政代理之間的協議;
(6)支付代理協議。對支付代理的職責加以明確;
(7)代理銀行協議。代理銀行是發行人指定的決定及公布債券利率水平的銀行。代理銀行協議則是發行人與代理銀行間的協議;
(8)債券。債券上必須包含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中有關債券的條款。
外國機構發行債券的計劃書內容,很難全部符合新加坡公司法的規定,但公司注冊機構可以豁免發行人全盤遵守。因此,發行人的法律顧問應在計劃書擬定後向注冊機構提出若干豁免申請,同時向財政部提交申請,請其宣布發行人為依法規定的公司。
2.發行亞元債券的程序。
亞元債券的發行涉及面廣,手續復雜,所需時間也相應較長。一般來說,從正式准備發行到實際發行,需7 個星期左右。具體程序如下:
第一周:發行人選擇一家金融機構為牽頭經理,並與其協商下列事項:
發行時間表、經理團的組成、選擇信託人、支付代理、掛牌場所、掛牌代理及印刷商,草擬計劃書;由牽頭經理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注冊、與證交所洽商掛牌、向發行人遞交初步包銷邀請名單;
第二周:准備計劃書、認購協議、經理協議、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包銷協議及支付代理協議;牽頭經理起草邀請電傳及說明信等文稿,發行人及包銷團與信託人或財政代理就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進行磋商;
第三周:發行人與牽頭經理將經修訂的初步計劃書及其他文件呈交公司注冊官,以辦理注冊手續;向證交所申請掛牌;最後確定經理團或包銷團名單;
第四周:研究市場狀況及債券期限;從公司注冊官處取回已注冊的初步計劃書及其他文件;向歐洲清算系統(Euroclear)或塞德爾(Cedel)申請結算代碼;
第五周:分發初步計劃書、包銷及銷售協議,說明信等;向新聞媒介發布新聞;
第六周:總結認購額,進行分配;印製最後定稿的計劃書並呈交公司注冊機構和證交所;印刷債券;舉行簽署儀式;
第七周:確定利率生效日、付款日,由信託人或財政代理派送債券;發布債券發行公告。
3.亞元債券的上市。
亞元債券要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必須向交易所申請批准。申請時要提交申請書,申請書中要列明債券及發行人的基本資料;此外還要呈送債券樣本、認購協議、代理銀行協議、信託契約或財政與支付代理協議,發行人和擔保人的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等文件的副本。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要求申請掛牌的債券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債券持有人不少於200 人;
(2)發行人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5000 萬新元;
(3)發行人最近3 年稅前收入累計不少於54 萬新元;或最近3 年中任何1 年的稅前收入不少於18 萬新元;
(4)發行人須按公司法規定公布發行計劃書;
(5)假如訂立信託契約,必須與公司法中有關條款相符,除非發行人已被宣告為依法規定的公司;
(6)在新加坡必須有一個支付代理。
Ⅵ 為什麼要注冊新加坡離岸公司
《新加坡公司法》規定,任何公司如想在新加坡開展自己的業務都可以先注冊一個分公司或成立子公司。注冊新加坡分公司後,外國公司可以在新加坡出售其總公司的產品,以新加坡作為一個區域性的銷售基地,開發外國公司在新加坡的市場。
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優勢。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勢:
1、從知識產權的創造到對它的保護和利用,新加坡在一整套知識產業活動的各個環節上都可為企業增值;
2、新加坡是屬地征稅國家,新加坡公司在海外運營業務無需納稅;
3、新加坡政府歡迎各企業利用新加坡作為策略性發展的跳板,以落實企業未來的發展方針及有效管理和整合區域以及環球運營;
4、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東盟10國零關稅自由瞎歲貿易;東盟10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即「10+1」;
5、突破國際貿易壁壘,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敏感技術貿易,對澳洲等國資源產業的投資,新加坡公司都沒有限制;
6、新加坡與包括中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簽訂了括免雙重征稅協定,海外投資和返中國投資更為便利;
7、新加坡公司可做離岸業務也可做在岸業務(本地經營);
8、新加坡公司在岸業務(本地)運營,企業家獲家庭移居新加坡獲永久居民機會,實現企業與家庭雙增值;
9、新加坡公司通常對注冊資本的繳足無嚴格的時間期限,且不徵收印花稅。注冊資本可以為新幣,也可以為其他常用外幣。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基沖鬧本情況:
一、公司名稱:新加坡公司必須是英文名稱,而且公司名稱必須以英文Ltd或Pte結尾;
二、注冊資本:新加坡公司法規定設立公司注冊資本是最低新幣10萬元,繳足資本則是新幣2元起。
三、成立條件:最少兩名發起人或董事(法人或自然人,其中一人必需為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僱傭通行證持有人);每間新加坡公司須在當地設立注冊辦事處,該注冊辦事處須為實際地址,而非郵政信箱;各私人有限公司必須委聘一名當地公司秘書(公司的唯散神罩一董事不可擔任公司秘書);
Ⅶ 在岸和離岸,什麼意思,簡單說。
簡單說就是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
在岸人民幣和離岸羨歲啟人民幣直接可以理解為「中國境內」和「中國境外」,二者最大的分別就是看辦理業雀指務時所處的地方是中國大陸還是非中國大陸。
在岸人民幣是在中國大陸內進行交易的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在中國大陸以外進行交易的人民幣。
(7)新加坡離岸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岸人民幣:
1、 范圍:僅在中國大陸使用;
2、特點:固定型匯率,參照美元;
3、影響因素:受政府調控,受限大;
4、反應速度:反應慢,波動小;
5、政府機構:央行,兄如國內銀行,國企,財務公司
6、主要市場:中國大陸
離岸人民幣:
1、范圍:中國大陸以外使用;
2、特點:浮動型匯率,由市場決定;
3、 影響因素:受海外經濟金融局勢影響,受限小,反映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4、反應速度:反應快,波動大;
5、 政府機構:進出口企業,離岸金融機構;
6、主要市場:香港,新加坡,倫敦
Ⅷ 為什麼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
北京亞新告訴您,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新加坡重視品牌知識產權保護
新加坡遵循依法治國的理念,創建了比較全面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品牌保護體系。因此很多的高新科技及品牌公司都在新加坡落戶,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開展相關業務。
2、離岸貿易免稅
新加坡公司跟其他的離岸公司注冊一樣,企業在境外獲得的收益,只要沒有匯回到新加坡,就可享有免徵稅收的待遇。
3、重視商業發展的政策
與國際商業環境一樣,離岸公司注冊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新加坡為了保持其優勢,制定了很多促進商業發展的政策(區域總部計劃、國際總部計劃、全球貿易商計劃),並且新加坡憑借其極低的稅率和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來到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
4、地理位置優勢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毗鄰中國,很早就加入了東盟,並與東盟各國都保持了良好的經貿往來,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享受零關稅待遇。
5、國際貿易優勢
新加坡在成為離岸金融中心之前,就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運業的發展,新加坡被稱為貿易自由港的身份從來沒有改變。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國際貿易優勢,突破國際貿易壁壘,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各國之間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影響。
6、國際金融優勢
新加坡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投資環境很健康,能夠方便的進行國際投融資操作,讓企業實現資產國際化。
希望亞新的回答對您有幫助,這些就是大家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的原因,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可與亞新詳詢~
Ⅸ 離岸和在岸有什麼區別
離岸和在岸有什麼區別如下:
在岸人民幣,它指的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每一個工作日的上午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兌歐元、日元、美元以及港元匯率中間價,作為當天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參考價格。
在岸人民幣也就是我們日常當中所接觸到的國內公司和個人的銀行服務。發展時間較長,規模也較大,並且所受到的管制較多,其中央行是外匯市場的重要的參與者,匯率受到央行政策的影響會很大。
離衡遲扮岸人民幣,它指的就是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交易的雙方都是非居民的業務被叫做是離岸金融業務。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中國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當然人民銀行也在研究,能否在上海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在人民幣並不能完全兌換之前,流出境外的人民幣有一個可以交易的市場,那麼這樣才可以保證和促進人民幣貿易結算的發展,在2011年,新加坡資政吳作棟進行了訪華之後,新加坡也正式的加入了旦答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競爭當中。當前香港是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離岸人民幣產咐灶品,同樣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
總而言之,簡單一點來講,離岸人民幣就是國外換匯的匯率,在岸人民幣就是國內換匯的匯率。
Ⅹ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轉型階段:1998年至今。新加坡金融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帶動了該國整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服務業的產值、容納的勞動力及其增幅成為新加坡經濟騰空而起的主要動力。新加坡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取得的發展成果,促使東南亞其他國家推出更加優惠的政策,競相向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努力。然而結果卻由於過度借貸和非居民投機本國市場,引發了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由於新加坡把境外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嚴格加以區分,因此,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並未對新加坡經濟金融帶來致命打擊。然而,在克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選擇了更為開放、更為自由的金融改革政策,從而影響到新加坡離岸金融的進一步拓展。為應對上述挑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了詳盡的政策規劃,1999年5月17日,公布了10多年來最徹底的銀行業改革計劃:取消外資在本地銀行不可擁有40%以上股權的上限,銀行股雙軌制被廢除;放寬符合資格離岸銀行的新元貸款額上限,由原來的3億新元,提高到l0億新元,使掉期交易的資金流動性大大提高,從而促進債券市場的發展;2000年1月起,外資機構為新加坡投資者處理的最低交易額從原先的500萬新元下調至50萬新元;從2000年1月起,逐步放鬆對交易傭金的管制,各證券經營機構可自行決定傭金水平;鼓勵外國證券進入新加坡,積極吸引外國公司到新加坡發行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並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積極開發和發展新的金融衍生產品,提高新加坡資本市場對東南亞及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度。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體系從一個強調管制、注重風險防範的市場,演變成以信息披露為本、鼓勵金融創新的金融中心,新加坡的離岸金融市場也從分離型市場向一體型市場過渡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