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地制度是什麼
⑴ 新加坡的制度你了解多少呢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占國會議席多數的政黨組建政府。
⑵ 新加坡的總體概況
新加坡整體介紹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屬於新興的發達國家,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調查,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快速發展至今,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土地面積僅714平方公里,故無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由相應的社區發展理事會簡稱(社理會)管理 。5個社理會是按照地區劃分,定名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和中區社理會,這五個社區再進一步分為87個選區,包括12個單選區和15個集選區。
許多人都以“常年是夏,一雨成秋” 來形容獅城的天氣。新加坡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氣候濕熱晝夜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新加坡11月至次年2月底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風影響,基本上每天都會下點雨。通常是下午的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這兩個季風期,間隔著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在這幾個季候風交替月里,地面風弱多變,陽光酷熱,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開始逐步擺脫了僅僅依靠轉口貿易維持生計的局面,逐步過渡到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80年代初開始,新加坡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90年代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 2004至2007年之間,實質GDP平均增長7%,但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跌至1.1%,多個行業遭受沖擊。對此,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加強金融市場監管,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提升投資者信心。
服務業在新加坡經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佔GDP約3/4,主要產業包括批發零售業(含貿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金融服務業、膳宿業(酒店與賓館)、其他共六大門類。批發與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業、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服務業的四大重頭行業,其中批發零售業由於包括貿易在內,因此份額最大。新加坡商務服務業則包括不動產、法律、會計、咨詢、IT服務等行業。交通與通訊行業,包括水陸空交通及運輸,也包括傳統的郵政服務和新興的電信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則包括銀行、證券(股票、債券、期貨)、保險、資產管理等門類,可以說正是依託這四大服務業的發展,新加坡才確立了其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
2012年8月23日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第二季度服務業收入指數顯示,與今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的教育服務收入下跌15.3%,休閑和個人服務收入下跌8.4%,金融與保險服務收入下滑1.1%。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服務業的整體收入則同比增長6.0%,其中教育服務與保健和社會服務,分別上升 13.6%與9.2%;不包括房地產和租賃的商業服務以及交通和倉儲服務則上揚7.9%與6.8%.[10]
外貿是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進出口的商品包括:加工石油產品、消費品、機器之零件及附件、數據處理機及零件、電信設備和**等。主要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包含香港和台灣)、日本、韓國、美國、印尼等。
新加坡元以S$標記,是新加坡的法定貨幣。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目前在新加坡流通的鈔票有:10000元、10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2元面額;硬幣有:1元、50分、20分、10分、5分與1分錢。(人民幣:新幣=5:1)
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導的“講華語運動”(類似於中國的“推廣普通話”)之後,華語成為新加坡華裔的母語。新加坡民間也通行各種漢語方言,比如:莆田話、粵語、潮州話、客家話、閩南語、福州話、海南話等。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一致的簡體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民間以簡體字為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為英語,因此公函、商務往來和其他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為主。
⑶ 什麼國家土地可以私有化
除了中國、越南、寮國、朝鮮、古巴、新加坡、梵蒂岡7個國家,其他國家均實行土地私有化。
但是,所謂的私有制國家並不是每一寸土地都私有,以著名的土地私有制國家美國為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還擁有大量的公有土地,它們的用途主要是森林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鐵路公路與運河、教育等等。事實上廣為人知的瑞典、澳大利亞等國也有相當多的公有土地儲備。
拓展資料:
土地私有制,指的是土地歸個人佔有和支配的土地分配模式。它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和私有制制度的產生而逐步形成的。
土地公有制意思是土地由部分或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土地所有制。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它決定了我國的土地不能買賣,但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任何買賣或者變相買賣土地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土地公有制和土地私有制各自的優劣:
公有制:
優點是資產歸國家和全體國民所有,分配均勻,沒有貧富差距。缺點是過於死板,太教條化,可能阻礙經濟的發展,超出目前的水平,束縛人的發展。
私有制:
優點是充分利用市場的優勢,進行自行配製,自由發展,能者多得。缺點是可能產生不正當經營,造成社會的混亂。
中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土地歸私人所有,所有者能夠積極的使用土地,利用土地創造更多的價值,減少了土地的浪費。
壞處:土地是生產資料,土地資源也有限。當土地資源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話,必然會導致多數人失去土地。多數人失去生產資料的話,社會就會動盪,無產者將會推翻有產者。
⑷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一)努力保持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著力打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
(二)實行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體制,正確發揮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引導作用
(三)高度重視對外開放,積極尋求外部合作,充分利用世界資源和國外市場
(四)嚴格按照市場化原則管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
(五)其他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的成功做法
1.土地出售資金管理制度
2.電力產業監管制度
3.注重人才的引進、教育、培訓和科技創新,培育新加坡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⑸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是什麼
一、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是什麼斗衫(一)住房公積金制度
公積金是公共住房建設的資金來源,使政府能循環滾動地建設公共住房,同時可以幫助中低收入者在購房時支付首付款和分期付款,這種強制儲蓄的手段保證了公房建設資金的滾動利用。作為社會保障儲蓄的一種形式,公積金制度是新加坡政府與1955年建立的一項強制儲蓄制度。國家機關或者私人機構的僱主和雇員須以雇員月薪的一定比例繳納公積金存入中央公積金局的個人賬戶,政府在建造和出售「組屋」時充分利用這一制度。
(二)政府「組屋」建造
新加坡政府在住房保障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其每五年制定一個建屋計劃,新建成的房屋稱為「組屋」,為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政府除了專門撥出國有土地和適當地徵用私人土地以供房屋發展局建房之用外,還提供低息貸款的形式,給予房屋發展局資金支持。目前新加坡的房屋90%以上由政府出資建造的,「組屋」為全體公民提供了住房保障。
(三)「組屋」的合理配售
在新加坡購買或租住「組屋」的人,初期以登記的先後順序獲得住房。後期改為訂購制度。政府每季度公布一次建房計劃,定購並申請房屋的人進行抽簽,中簽後經過購房審查交付訂金後隨即簽訂購房合同,並交付房價的首付款。一般兩年左右可以住上新房。這種辦法縮小了各地區、各類型住房的供求差距。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制定了嚴格的申請和審查制度,以有效防止利用「組屋」進行投機活動的行為發生。
(四)分級補貼政策
新加坡政府嚴格按家庭收入情況來確定享受住房保障的水平,以各種形式向中低收入者提供分級住房補貼,幫助中低收入者購房。政府針對購買不同住房面積的家庭,制定了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對無力購房的家庭,政府允許其租用「組屋」,待有能力買房時再給予優惠。新加坡政府還規定在住房翻新時,給予的津貼與居住面積的大小成反比,以緩解社會住房壓力和倡導節約。
二、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經驗的啟示
1.強化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健全以政府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新加坡組屋政策汪握的成功之處表現在政府主導、干預和介入,牢牢掌握了房地產市場的主動權,充分調動各種資源,通過合理組織有效地解決了中低收入國民的住房問題。它帶來的經驗啟示是:政府作為一國經濟的宏觀調控者,擔負著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和保障全體國民的基本權利實現的職責,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體現,因此,政府應當成為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主體。
住房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值大,許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僅通過市場無力解決自身的住房問題。因此,全面解決住房問題不能完全依賴市場,政府應該介入,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以管理監督者和直接參與者的雙重身份干預住房市場,控制土地過量開發,遏制商品房困銷慶價過快增長,通過政府的調控來彌補市場失靈。
2.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的功效。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對解決國民住房問題,實現「居者有其屋」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資金運作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寶貴思路。要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的社會覆蓋面,使其真正惠及低收入人群;要強化公積金的強制儲蓄制度,適度提高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擴大公積金的積累總量,解決公共住房建設的資金瓶頸問題,使政府可以利用這些資金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同時還應積極發展住房儲蓄和政策性住房抵押貸款,完善貸款擔保機制,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申請貸款的門檻,提高其購房能力。
法律依據:
為了保證住房保障制度的措施順利實施,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細致而周全的法律法規如《新加坡改造法令》、《建屋與發展法》等。
以上便是我為您介紹的關於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是什麼的內容。新加坡為退休人員、年老人員提供住房保障等制度為世界各國所借鑒,是公認的優秀福利制度。
⑹ 求世界上典型的土地供應制度
今年以來,土地市場的風頭有點蓋過房產市場,地王更比樓王更吸人眼球,部分城市地價漲幅遠超房價,「麵粉貴過麵包」即是典型表徵。城市建設用地稀缺、房地產開發用地供不應求,成為地產巨頭瘋搶土地的一大驅動力。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確實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58371萬平方米,同比狂增44.8%,而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214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1%。即便按2的偏高容積率計算,開發商購置的土地面積換算成房屋供應面積,仍離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缺口。在此情況下,地價和房價似乎只能是比翼雙飛了。
然而,奇怪的是,近期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8.1萬公頃,同比增加31.0%。其中,工礦倉儲用地供應7.2萬公頃,同比增加46.1%;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5.7萬公頃,同比增加14.8%。據此,則土地供應似乎「彈葯充足」。究其原因,兩個部門的統計口徑不同,國家統計局採用讓開發企業填報數據的方式,而國土資源部則是按實際土地供應數據統計,從邏輯上講,後者比前者更真實、更全面。
值得關注的是,國土資源部的5.7萬公頃(57000萬平方米),指的是全部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而國家統計局的21451萬平方米,指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已完成的土地購置面積。今年土地市場極少流標,所以成交面積基本上等於供應面積。兩個數據如此懸殊,說明大部分土地並非出讓給了開發商。開發商拿地是用來開發和經營的,蓋成房子後或售或租。那麼巨量土地又是給了誰呢?顯然是給了某些企事業單位,而且是一種透明度較低的供應方式。基本上可以認為,地方政府在主導著土地出讓的規模、結構和方式。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的市場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現在產品市場,而生產要素市場化水平依然偏低,其中貸款由國有銀行控制,土地由各級國土部門(按理國土部門實行的是垂直管理,實質上則由地方政府)操控。融資方面,還存在非國有銀行、房地產信託、資本市場等其它路徑;而土地供應方面,卻由地方政府一家壟斷。
從制度層面看,土地「姓私」還是「姓公」,並非你死我活的敵對關系,關鍵是要做好制度配套,形成良好的運作機制。歐美國家,以土地私有制為主,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公有土地,比如美國約有40%、加拿大約有90%、日本約有35%。由於土地對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性,無論哪個國家,都會通過立法、制度土地利用規劃等對土地進行相對嚴格的管理,對私有土地的轉讓和出租都有管制,尤其是日本和韓國。
日本土地私有化程度很高,但並不代表著土地利用的效率最高。日本國土狹小,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聚了全國一半左右的人口;導致這些地區地價高昂,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地價泡沫形成過程中,居民和企業紛紛炒地,以於於高峰時大東京地區的地價相當於全美國的地價。而另一方面,都市圈的土地利用效率卻很低,比如1989年東京地區的容積率是1.02,遠低於法定容積率的上限2.43,也低於目前上海的水平。這與土地私有制有很大關系,政府進行舊城改造的難度遠大於中國。據日本建設廳1985年統計,僅東京地區就有65000公頃閑置用地可用作住宅開發,市區有大量的空置地,主要是停車場、廢棄工廠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新加坡和香港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我國的土地批租制度就借鑒自香港。相對而言,在土地公有制的國家中,新加坡做得很好。另外,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也堪稱世界上最完美的。當然,這也與新加坡城邦制國家、人口密度不大、經濟條件較好等因素有關。就土地制度來看,政府按土地規劃,先將國有土地有償地出讓給有關法定機構,如工業用地給裕廊鎮管理局,住宅用地給建屋發展局等,由這些機構進行一級開發之後,以招標方式出讓給開發商、機構、個人;招標並不以最高價為准,而是參考業績、資質、水平等。
我國土地供應制度卻有些漏洞百出,飽受爭議,甚至還被認為是高房價的源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地方政府壟斷土地供應,往往為了地區利益而突破國土資源部約束,亂批項目,透支建設用地指標,甚至違反《土地管理法》;二是住宅用地供應量無法保證,很多土地被用於招商引資大建工業園,以及與政績有關的市政工程,還有高爾夫球場等政策禁止的娛樂項目;三是土地閑置現象嚴重,批而未建用地規模巨大,浪費資源,且屢禁不止;四是國土部門無法有效執行垂直管理,只能跟在地方政府後面跑,監管工作很被動;五是國土儲備工作非常不到位,大量用地被控制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手中,比如大城市中心區土地嚴重供不應求,而部分國有企業卻擁有廢棄工廠,寶貴土地很難被盤活利用。
近期,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正在熱火朝天的,用倒計時的方式自我加壓,將要籌集1000億元資金,意欲在五年內,將土地一級開發將全部收入囊中。其實,這不過是在落實2007年《土地儲備管理辦法》,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在收儲土地方面是多麼的偷懶、被動、低能、無奈。中國土地供應制度該完善地方實在太多,而地方政府該反省、反思、改時的地方,或許更多。(楊紅旭 )市房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表示,今年經營性用地出讓計劃主要導向是繼續堅持土地供應服務民生、服務發展,在適度增加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供應布局和結構,主要特點有:一是增加了商品住房和商服用地供應規模。為發揮增加土地供應對平抑房價的調控作用,今年商品住房用地供應總量控制為5平方公里,具體宗地在納入出讓計劃范圍的7.67平方公里用地內安排。這一計劃供應總量是近年來最多的。為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今年將繼續加大商服用地出讓供應規模,以滿足優質項目用地需求為前提,具體宗地在納入正式出讓計劃范圍的4.13平方公里用地內安排。正式出讓計劃中,居住用地:商服用地約為3:2。
二是供應布局上著力增加了中心城區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在納入正式出讓計劃的7.67平方公里的商品住房用地中,中心六區用地佔40%;番禺區、花都區佔19%;南沙區、蘿崗區佔41%。今年中心城區出讓的商品住房用地約2平方公里。
三是供應結構向保障性住房、限價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傾斜。今年已確定了18個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項目,用地面積1.24平方公里,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限價房用地40公頃以上,建成後可提供約1萬套限價房;將根據區域不同特點,對計劃出讓的商品住房宗地提出具體的中小套型比例限制,確保落實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於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70%的規定。
四是緊密結合「三舊」改造。比如今年計劃供應的2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商品住房用地中,有0.8平方公里屬於「三舊」改造用地;商服用地中有約1.2平方公里屬於「三舊」改造用地等。
五是將實行用地預申請制度(即「勾地」制度)。出讓計劃對外公布後,無土地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自然人、企業或聯合體可以向市房地產交易登記中心提出「勾地」申請,承諾願意支付的價格,也可以對出讓地塊提出相關建議,我們將根據「勾地」和市場運行情況組織地塊公開出讓。 「勾地」制度將增加土地市場的透明度和買賣雙方的互動,也促進政府因市場需求和動態合理、有序地執行計劃,使計劃與市場更加協調。
六是除正式計劃外,今年還預安排了2.04平方公里的商品住房用地,以及2.96平方公里的商服用地,將根據市場運行、土地儲備等情況適時適量推出。
新聞發言人還介紹,此次公布的出讓計劃還包括了今年工業用地的出讓計劃。今年工業用地的出讓堅持節約集約利用的原則,規模上適度控制,方式上採取招拍掛公開出讓方式。計劃出讓總量控制在10平方公里,具體出讓地塊根據我市產業導向和產業用地評價標准,在納入正式出讓計劃的15.34平方公里用地內安排。
新聞發言人最後介紹,根據增城、從化市反饋的信息,今年增城市擬公開出讓居住用地0.93平方公里、商服用地0.17平方公里、工業用地4.15平方公里、其他用地0.24平方公里;從化市擬公開出讓居住用地2.59平方公里、商服用地2.09平方公里、工業用地8.3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