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河道沒有水
①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什麼是缺水國之一
主要是因為新加坡國土面積太小。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相當於30多公里寬,20多公里長,最高海拔只有100多米。加上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地下淡水資源非常少,且無法大規模開發。
由於受地形所限,新加坡雖然有32條河流,但河流都頗為短小,雖然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河流蓄水能力差,降水又流回到海里去了。所以新加坡把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為居民提供飲用水源。
② 為什麼新加坡水資源短缺
國土面積小 是城市島國 不利於貯存水
降水多以徑流形式直接匯入海洋
人口多 人均水量少
③ 屬熱帶雨林氣候的新加坡為什麼會水資源缺乏
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島嶼國家,國土面積太小,其國土面積只有719平方千米,又是一個城市國家,造成很少有面積來儲存雨水。
新加坡屬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通過上圖新加坡氣候資料,平均每月降水天數達15日左右,月均降水量達170毫米左右,這是一個降水極其豐富的地方,按理不應該缺水。
同時新加坡的人口數量達到553萬人(2015年數據),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國家,達7697人每平方千米,經濟又很發達,需水量極大。從而使得新加坡這個年降水量極其豐富的國家也缺水了。
④ 新加坡為什麼淡水資源缺乏
分類: 外語/出國 >> 留學
問題描述:
新加坡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那為什麼淡水資源非常缺乏?
解析:
地下水資源不足。盡管年降雨量高達2350毫米,但由於國土面積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熱帶島國新加坡依然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只有211立方米,居世界倒數第二。新加坡400萬居民的日常用水,一半是依靠收集儲存的雨水,另一半則是根據新馬供水協議,長期向馬來西亞買水。在這種情況之下,保護和利用水資源自然成為舉國之重。
⑤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什麼是缺水
自然原因:新加坡是島國,陸地面積小,儲存淡水的區域小,大部分的大氣降水直接流入海洋。
社會經濟原因:新加坡人口多,經濟發達,對水的需求量大。
⑥ 新加坡為什麼缺水,
我國(新加坡)作為小島國,基於天然自然地勢環境局限,在水源方面奇缺,向來依賴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輸送供應,簽有長期合約。近期,我國政府鑒於水源供應的迫切性,以自行開發新生水源,和發展海水淡化,同時開發國內河流轉為蓄水池工程,逐步改善自我供應的計劃。
修正誤解訊息,我國只有在每年10月-1月份之間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屬於雨季時間;在其他月份,受西南季候風影響,氣候乾燥,降雨時間,較為減少。
我國法律,雖嚴禁浪費用水,一般施與罰款,並沒有所謂會被挨打。
⑦ 為什麼新加坡被列為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
因為在它未成立為一個國家之前,這塊地方是缺水的,在它成立之時,和馬來西亞訂下協議,為新加坡提供十幾年的供水。不然這里是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國家···另外新加坡時什麼都缺的國家,所以很多東西都是進口的,但隨著這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它製造了水循環利用的機器,現在它不缺水了,據說它還像中國提高水資源。
⑧ 只有海水沒有淡水的新加坡是如何保障人民的飲水呢
地處島國,四面環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決水的問題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2005年9月,大士新泉海水淡化廠項目正式啟動,為新加坡開辟了一項新的水源。該廠每天可生產13.6萬立方米的淡水,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反滲透技術的海水淡化廠之一。
反滲透法淡化海水示意圖
盡管新加坡科技發達,技術先進,海水淡化不成問題,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卻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現實問題,畢竟這是一項涉及到子孫後代的宏大工程。所以海水淡化只能是其中一個選擇,即解決應急問題或者部分問題,但不能解決新加坡用水的全部問題。
新加坡政府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回收所有的工業和家庭生活廢舊水,然後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使其達到可以飲用的水標准,即所謂的新生水。新生水是將處理過的用後回收水經先進的膜技術進一步凈化而產生出來的,通過了6.5萬次的科學測試檢驗,不僅超純凈,而且超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准。目前新生水主要供應給工商業用戶使用,由於其高度純凈,所以是高質量晶片廠的理想用水。另有少量(5%左右)的新生水被注入國家蓄水池(庫),與其它生水混合,最後再處理成飲用水。
新加坡政府解決水問題的第三個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天然的地理優勢,把熱帶雨林氣候帶來的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轉化為飲用水。
在採取各種措施擴大水源、增加水量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還想出各種辦法讓民眾親水、愛水,以保護自己有限的水資源。如政府出資把各個大型的集水區改建成無污染、環保型的水上游樂中心和水上公園;街邊和道路兩旁的蓄水溝也都用花草裝點的更加漂亮。換句話說,就是新加坡本地的大小河流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供水來源,政府採用「雙用海水淡化器」技術,利用靠近海岸線的小河小溪的水源生產用水。「雙用海水淡化器」的原理是在感應水源的鹽性後,自動啟動海水淡化程序或新生水處理程序。另外,隨著集水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居民住家附近的溝渠也會成為集水點,因此,政府時刻提醒居民為了自己能喝上潔凈的飲用水,一定要保持周圍水源的干凈。
從這個城市規劃模型上可以看出,以前環繞城市的海水灣已經完全成了淡水集水區。
到了2060年,預計新加坡的人口將達到650萬至690萬,那時全島的用水量將從目前的每天3.8億加侖增加到7.6億加侖,是目前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