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為什麼有喜事要拿橘子

新加坡為什麼有喜事要拿橘子

發布時間: 2023-06-10 07:04:47

『壹』 新加坡的春節習俗與我國有哪些不同

1.新加坡吃魚生(撈魚生,把粉絲,魚生,胡蘿卜,各種肉類撈在一起),中國吃餃子(新加坡不吃)。
2.新加坡拜年帶倆橘子,到一戶時和戶主交換。中國……僅僅是團拜,然後分戶拜年聊天。
3.中國的掃塵,不僅大掃除,還要把紅包從屋內掃出,然後讓小孩搶(這個現在少見了很多),新加坡則是象徵地打掃一下。
4.中國辦春晚,新加坡不辦(主要是還有馬來人、印度人等),但過年有一些頻道免費(平時頻道要買),通過電視看。
5.新加坡放鞭炮是政府在河邊放,個人不放。
6.新加坡由於有許多人不是中國人,因而不少人是不過春節的,不像中國,人人都過。
7.…….你的懸賞分太少,不說了,夠簡潔全面吧?這也是我的作業……跟你分享了

『貳』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

如下:


1,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中國人春節都要吃年糕,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歲餐」。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

2,日本:春節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節日,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時有一種叫「福袋」的'商品。所謂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種,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總之能裝進袋子里的都行。價錢從1000日元到上萬日元不等。由於非常受歡迎,福袋往往年前就開始預售。

3,越南: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而歷來越南春節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4,新加坡:農歷春節即將來臨,在華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氣氛最濃厚的節日。

聖誕節一過,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牛車水各個中國傳統式的店鋪里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街小巷更是播放著傳統的新年歌曲,好不熱鬧!

5,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過春節習俗與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菠蘿),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時,喜歡帶一些橘子,進門送給主人,橘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

6印度尼西亞:印尼華族慶祝春節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一般是全家聚餐,年輕人喜歡在賓館飯店,但老年人喜歡把兒孫叫到身邊,在家裡吃年夜飯,敘敘家常、發發紅包,其樂融融。在大餐館和星級酒店的餐廳團聚,在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能欣賞傳統的舞龍、舞獅及武術與民族歌舞表演。

6,中國: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百姓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叄』 各國習俗

懷孕時的迷信 [習俗] 懷孕時有許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現今雖然醫學發達但是還是要注意一些事故及異常現象發生。自古以來在日本有懷孕時若看見火災生出的小孩就會長紅斑,若懷孕時欺負動物小孩就會有兔唇等迷信的說法。雖然這些都無所根據但是這畢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知識,因此就姑且相信之,總是對小寶寶有好處的。
命名 [習俗] 小孩的名字就和小孩剛出生時想知道他的性別一樣的令人在意。而取名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名字的好壞會影響他今後的一切。而一般在取好名字後,會由長輩以一定的格式書寫於紙上供於神壇前。
生產通知信的寫法 [習俗] 寫生產通知信目的和打電話通知消息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通知大家小嬰兒已出生了。所用的信件與過年時一樣,使用印刷的名信片即可。一般來說是於小嬰兒出生後約1~2周間寄出。此生產通知信是由父母親來寫內容,而大致上是寫出生時間、出生時的狀、小孩性別、出生日期、小孩的健康情形、體重、與父母親的樣貌是否相合等資料。
慶賀生產的祝賀語 [習俗] 收到親朋好友來信告知生產的消息,寫些祝賀的話回信是一禮貌上的行事。在此無制式的規定,因此只要適切的表達歡喜之意即可。而在話語上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沉」、「回」、「去」等意或與「死」同音的字。此外,如果當面見到小嬰兒的話,只要率直的表達可愛即可,注意別稱贊過頭免得有反效果。
慶賀生產贈禮 [習俗] 一般來說慶賀生產所送的祝賀禮大多以小嬰兒能使用的東西為主。而在送小嬰兒能用的東西時,要注意的地方是這東西最好能使用約一年的時間。為了能更符合小嬰兒的需要,送禮前先尋問其父母也是可以的,必要時包現金禮或百貨公司禮券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送慶賀生產贈禮除了慶賀小嬰兒的誕生外,也必需考量到母親,適切的送些吃的或是往後照顧小嬰兒的必需品都是很好的選擇。
第三夜及第五夜 [習俗] 第三夜及第五夜就是指產後第三天及第五天的時候,以前都會和第七夜時一樣盛大的慶祝,最早以前是平安朝時貴族的慶祝活動,現在則幾乎都已不舉行了。一般而言,產婦於第三天起身體及精神就開始恢復狀況,此時即可開始對幫助生產的醫生、護士等表達感謝之意,通常會有送一些和果子及果汁的習俗。第五夜在以前的時候,也是與第三夜一樣會有很多人聚在一起慶祝孩子的誕生及成長。
七夜 [習俗] 所謂的七夜是為慶祝產後已第七天,直到現在也還廣泛的在慶祝著。這天也是為祈福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大多數的地方會在這天的慶祝會上公布孩子的名字,而慢慢成為習慣後,七夜這天也成為取孩子名的期限。
七夜慶賀法 [習俗] 七夜的慶祝方法有很多種,依據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如果想要實在的慶祝的話,尋問父母親及地方長老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各地會有些許不同的習俗,但是全國皆相同且相當重要的共同習俗就是一定會邀請近親好友,參加所准備的和風宴。而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油飯及帶頭尾的烤魚。需盛上帶頭尾的烤魚是取其首尾一貫的祝福之意,一般是使用鯛魚。此外也有使用具誕生成長意謂的魚種。
神社參拜 [習俗] 神社參拜除了是孩子七五三時的重要行事外,孩子剛出生時到神社參拜感謝氏神也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來說男孩出生後第31天、女孩出生後第32天就要到神社參拜。此時會由祖父母抱著穿著正式服飾的剛出生嬰孩再由同樣穿著正式和服的父母陪同到神社參拜

箸ZOME [習俗] 此為一個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所謂的箸就是筷子,ZOME則是帶有開始的意味。此習俗根據地方的不同,舉行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但通常來說是在孩子出生後第100天或者第120天時舉行。這時小孩子當然還不會自己吃東西,只是會准備一些鯛魚、吸物、腌梅乾等食品象徵性的使用筷子吃,來表達祝福的意味。
初節句的贈物及回禮 [習俗] 所謂的節句是指日本一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個民俗節慶。而出節句就是孩子第一次遇到屬於自己的節日。以前在贈禮上,女孩子方面會贈送雛形娃娃,男孩方面則會贈送武者人形,現在則贈送些實用性高的禮物為多。至於回禮方面,其實不必太刻意,一般而言,女生的情況是回以菱餅、雛形娃娃,男孩則回以柏餅或油飯,不管如何只要有感謝的誠心即可。
七五三服裝 [習俗] 七五三的儀式對小朋友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服裝也應相當的正式。此時,女生會穿著振袖和服,男生則是穿著紋付、羽織、褲裙式的和服。但是現在七五三的服裝已不若以往那麼的制式了,有時會出現一些奇裝異服的現象,但是不管如何穿著,其儀式的重要性及所要祈求的重點還是不變的。
女孩的七五三 [習俗] 女孩是於三歲和七歲時慶祝成長,剛開始時是從關東地區開始舉行的。在女孩三歲時會有發置的正式裝扮,七歲時則有結帶的服飾。因慶祝女孩成長是一相當重要的事,而此時所穿的和服等也是出生以來的第一次因此就非常的慎重了。
男孩的七五三 [習俗] 三歲時男女孩的裝扮都大同小異,到五歲時男孩就會穿著褲裙式的和服來慶賀,而此時的儀式及穿著都是相當重要的。江戶時代時的武家社會里,男孩到了五歲時都會以穿著正式的褲裙式和服來象徵將打好根基穩立於基盤。而穩立於基盤上也代表著將成為眾人之上的武士及將踏入另一階段,因此此時的儀式及穿著都相當的重要
第一次生日的慶祝法 [習俗] 因高興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能一切平安,且也為祈求今後能幸福成長,因此於孩子出生的第一次生日時都會慎重的加以慶祝。在慶祝會上會准備「餅誕生」,現在則因地方的不同而會准備有其它不同的餅。此外,還會准備有「一升餅」希望孩子開始踏出背負使命的第一步,同時也證明孩子是健康無恙的。
慶入幼兒園贈禮 [習俗] 可愛的小朋友從出生就一直待在家中,受到周遭所有人的照顧。現在會說話也會基本的活動了,因此將先入幼兒園學習與人初步的接觸,如此的開始是相當重要且值得興奮的,因此送些小禮物來鼓勵孩子更上層樓吧!通常此時會送給小朋友蠟筆、繪本等,但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詢問小朋友的喜好。此外,在回禮方面,不必太過隆重通常只需真心的說聲謝謝即可。
慶入小學贈禮 [習俗] 小朋友要入小學代表著將踏入人生挑戰的最初的階段,因此送禮慶賀是代表著祝福與祈許的意味。在上小學前父母通常都會准備許多學前教育的書籍或相關的學習道具來給孩子做上學的准備,因此送禮時就避免再送些學習方面的工具等。通常最常送的禮物為書包,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的問小朋友或父母的喜好,再來送禮。若沒有很好的辦法,送些上學能常用的襪子、鉛筆、上衣等也是不錯的。
慶入中學贈禮 [習俗] 因為中學入學也被視為是一種成人的過程,因此在這時送禮祝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通常所送的禮物以手錶、鋼筆等上學可使用的東西為主。但是若與此將上中學的小朋友或父母相當熟識的話,當面詢問所喜歡的東西為何再來選擇送些什麼是最好不過的了。此外,禮物盡量不要太過於貴重,只要有祝福的心意即可。
禮簽 [習俗] 帶有慶祝意味的禮物包裝上和水引一樣最後都不可忘記禮簽。禮簽日文漢字為「熨斗」。它的來由是來自於熨斗鮑,以前將鮑魚切成薄片拉長後再拿去曬干是古早各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而作法中拉長代表了延常伸展等的好兆頭,慢慢的也就演變為慶祝喜事時的必需品了。以前是將真正的鮑魚拿來放在包裝紙上,現在則只留下形狀,一般都是用包裝紙作成的。NOSI一般是紅白色的和紙在上端折出細長的六角型,喜慶事時折兩折,慶祝結婚折半折,探病時則也是折兩折。
惠比壽講 [習俗] 惠比壽講就是於十月二十日舉行的惠比壽祭。此是由為祈求生意興隆的商人之間流傳開來的行事。
PETARA市 [習俗] 所謂的PETARA市就是一販賣腌制蘿卜的市集,十月十九日這天會於東京日本橋的大傳馬町到小傳馬町之間的街道展開PETARA市。在此你會聽到商人叫賣PETARA的聲音,事實上PETARA是腌制物的名稱。原來的PETARA是販售有隔天惠比壽講所需的鹽鯛等物,不知曾幾何時已變為完全賣腌制蘿卜的市集。
御會式 [習俗] 十月十三日這天舉行有日蓮上人的忌日法會,而此法會就稱為御會式。東京池上本門寺的御會式是非常有名的。信者都會舉行萬燈供養的行事。
二百一十日 [習俗] 九月一日這天也稱為二百一十日,從立春開始算起到九月一日恰巧是二百一十日,此時是台風最多的時節,也是農作物收成的時候,因此農家在這段其間都會非常的擔心。所以此時多注意小心並做好萬全的准備是很重要的。
灑豆 [習俗] 在日本每個地方灑豆的時節及名稱都有所不同,有稱為鬼打在除夕或12月27日等日子舉行的一習俗儀式,主要的內容大致都是要驅趕邪氣。而豆子其實也是一種可用來占卜的功具,在和歌山縣,節分的晚上將豆子燒��
�之後用來占算天候,此稱為豆燒或豆占。而有關豆占的事,各地也有許多的方法,其中將豆子由右依續排出12顆代表12個月,再分別將豆子燃燒,當豆子的顏色看起來白白的就代表是晴天,若燒後相當的黑就是代表會下雨,諸如此類的占卜非常的多,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習俗。
戎樣 [習俗] 如果在新年10日這天去參拜七福神里的戎樣的話相傳會得到福氣。戎樣原本是兵庫縣西之宮的一個祭神,在關西的商人之間皆非常信奉他。而戎樣頭戴風折烏帽及擺出釣到鯛魚的姿態看起來也非常的能與一般民眾親近似的。
著初 [習俗] 所謂的著初原本的意思是武士的孩子在剛成年時都會舉行第一次穿上鎧甲的行事。著就是穿,初就是初次之意。現在著初的意義為新年時整個人的身心皆應徹底轉換,所有的東西、衣物也都需更新之意。
皇居參賀 [習俗] 皇居參賀於每年的一月二日舉行。在這天天皇、皇後及皇太子夫婦會於上午、下午各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接受全國國民的新年祝賀。
煙火大會 [習俗]煙火大會是夏天最具代表的習俗了。起源是因江戶時代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隅田川的玉屋及鍵屋兩家煙火製造商比賽放煙火而來的。現在日本夏天各地都會舉行煙火大會,在濕熱且難以入眠的夏天晚上,看煙火大會是最適切且能感受熱鬧氣氛的活動。而煙火在夜空中「砰」一聲瞬間炸開然後消失的情形,就像櫻花一般象徵著純粹與無常。
採茶 [習俗] 綠茶是日本人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飲料。相對的採茶也就成為很重要的活動了。所謂採茶就是摘取茶樹的新芽和葉子,採茶活動大約是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的三個星期之間,而從八十八夜〈約在5月2日〉開始後的二~三個星期是採茶最頂盛的時候。摘下來的茶葉在蒸過後當晚就需揉好。在以前採茶時可看見人們都是頭綁紅色的毛巾然後一邊唱採茶歌一邊採茶,如此充滿採茶樂的景象在進入機械化的今日已盪然無存了。
盆 [習俗] 所謂的盆就是中元節,是大約每年的7月13~15日或者是8月所舉行的一種主要在祭拜祖先的佛教儀式。據說在這段期間內祖先都會回到家中,為不讓祖先找不到家,因此會在家門口擺迎火盆,屋內則掛上燈籠。除此之外,佛壇也會整理的很漂亮並擺上蔬菜、水果等供物裝飾。在盆這段期間結束後,就會開始送祖先回去。此時會擺送火盆在門口,還會將供物放入河川及海中漂流,代表著恭送祖先。
跨年蕎麥面 [習俗] 除夕吃跨年蕎麥面的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流傳的。習俗的來由是很久以前在除夕這天大掃除時,金工藝師父在工作場所里將散落的金粉和蕎麥粘合在一起搓成丸子,然後再將丸子放在火盆上燒烤以取丸子上的金粉。所用的蕎麥就是用來收集金子的,之後慢慢的才演變為除夕這天吃蕎麥面的習俗。現在的蕎麥面是細長型的,而吃蕎麥面的目地就是為祈求長壽。
公元3世紀左右,中國發明了黑色火葯,後來傳到了歐洲.到了14世紀,歐洲開始興起盛大的燃放花火,經常一放就是近半日.1613年8月6日,英國和中國明朝的商人到日本晉見的時候,曾在俊府城施放花火展現給德川家康欣賞,據傳這是日本最初的"花火".
能夠清楚的看到花火是首當其沖的,除此之外最先考慮的要素就是-[風向],在下風看的話,不但因為有煙而看不清花火,或許還會遭遇到花火放出的氣體,若進入眼睛裡會很疼的,也很危險.另外就是根據自己的愛好,若想要看清楚花火打上天空後的整體構形等一般要離開放花處400-500米左右;若要身臨其境般體感到花火的魄力看來還是近些好.趁天還沒黑前就提前確認好各種事項,找稱心如意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此外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通路,擺攤等那種人們頻繁移動的地方附近,否則就不能集中精神欣賞啦.
花見 [習俗] 所謂花見就是一邊欣賞美麗的櫻花一邊享受出外游樂的活動。在日本3、4月時櫻花盛開,這時大家就會和家人、朋友、同事等人一起去賞櫻花。通常大家都會坐在櫻花樹下,一邊喝酒一邊唱歌一同享受這美麗的春天。
年菜 [習俗] 年菜日文稱為「OSETU料理」,是在正月前三天所吃的特別料理。燒物、煮物等各式各樣的料理都會裝在漆器的疊層方盒裡。料理看起來不但非常豪華,而且能保存很久,這樣能使家庭主婦在未來三天中不必大費周張的再准備飯菜,因而可以減輕做家事的負擔。年菜基本上有一些是必備且有特殊意義的,像鯛就有「吉祥、慶喜」的意思,昆布則有「高興」的意思,但根據地方的不同還是會有些微的差異。
七草粥 [習俗] 1月7日時有粥加上芹菜等的「春天七草」一起煮食的習俗。在這天只要吃下此種粥就可遠離百病。此外,七草粥根據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煮法,例如有些地方就會加入小豆等。
鏡開 [習俗] 於1月11日時將裝飾在壁龕的鏡餅拿下來吃稱為鏡開。原本此習俗是在20日舉行的,但因為1651年1月20日時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家光逝世,所以將20日改為11日。正月一到11日就要將鏡餅切開來吃,而因鏡餅是吉祥物要避免用銳利物進行「切」的動作,所以就用手來槌開。而鏡餅槌開有「開」的情形所以稱此習俗為鏡開。
鏡餅 [習俗] 鏡餅就是約10~20公分大小的兩個圓平年糕相疊在台架上的東西。正月時會將鏡餅擺在壁龕用以供奉神明。在日本有一古老的信仰就是,相傳在正月的時候會有年神到家裡拜訪,而為供奉年神就必須准備鏡餅。但是近年來持守此具神話般習俗的人越來越少了。通常都只是將鏡餅當成一裝飾品而已。
稻草繩 [習俗] 稻草繩是正月時掛在門上用來驅邪的東西。稻草繩因為是表示迎神的一個清凈場所代表,所以原本稻草繩是使用橘子、伊勢蝦等吉祥物集合在一起而成的掛飾。橘子有子孫繁榮等意味,其它的吉祥物也都各擁有不同的意義存在。新年結束後稻草繩就會和門松一同拆下來再帶到神社燒掉。
年賀狀 [習俗] 年賀狀就是在過年的時候,寄給好朋友、親戚、長輩等寫有祝賀內容的信。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賀年卡。原本年賀狀是在1月2日的時候開始寫,然後在松之內的這段期間〔1月7日為止〕再寄出去。但是現在為配合元旦的特別年賀郵政制度所以都會在年底就開始准備年賀狀,反而1月2日才開始寫的人越來越少了。
屠蘇 [習俗] 日本飲用屠蘇的習俗是從平安初期開始的。屠蘇是一種加有山椒、桔梗、肉桂等葯草的葯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除邪氣還可延年益壽,是過年時不可或缺的。通常在家人互祝今年一切健康後,就會依長幼順序來喝屠蘇。
門松 [習俗] 為慶祝新年在家門口皆會擺飾有「門松」,此為一個招神的記號,同時也是一個神降臨世上停留處的代表。以前此擺飾是用松、杉等常綠樹,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完全以松為主,並因是擺放在門口的,所以被稱為「門松」。現今所擺設的「門松」一般是用三根竹子圍住松枝再用繩子打結做裝飾。但在關西地區也有用和紙結紙繩並裝飾有小飾品的門松。門松和許多的過年裝飾品都會在1月7日撤掉。代表正月過年將告一段落。而從元旦到1月7日這天為止的這段時間,就稱為「松之內」。

<br> 雜煮 [習俗] 雜煮原本稱為「煮雜」,是一種以麻薯為主再加上各式各樣東西於湯汁中而成的,也是新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吃雜煮的習俗傳說是從室町時代的民間開始的。當時新年吃雜煮還特別稱為「保臟」。其意思就是希望吃了身體健康。雜煮的作法因地方而有所差異,大至上關西是用圓的麻薯,關東則用四角形的。吃麻薯就是祈求圓滿吉祥之意。湯汁方面,關東以清湯為主,關西以味噌為主。而其它雜煮里所加的料就以各地的名產為主了。
初夢 [習俗] 字面上的意思是正月第一次夢到的夢。實際上則是開始工作後正月二日晚上所作的夢。初夢此一說法從江戶時代就已存在了。根據德川家康所流傳的吉夢說法是為夢到「一富士、二鷹、三茄子」都是吉祥的徵兆。
鯉魚旗 [習俗] 在端午節懸掛鯉魚旗的習俗是從江戶中期開始的。其由來是根據中國「越過黃河急流龍門的鯉魚會成為一條龍」,這樣的一個龍門傳說而來的。而鯉魚旗隨風飄揚的景像就像是在急流中力爭上游的樣子。因此藉此來祈願孩子向上並有所成就。
菖蒲 [習俗] 此為一種很香的植物,古時胃葯里也有採用。在端午節時會泡菖蒲湯和在玄關插上菖蒲、艾草來驅邪。
粽子 [習俗] 粽子是在奈良時代由中國傳過去的。由於它易於保存與攜帶所以很快的就普及於大眾飲食生活中。江戶時代時粽子成為一種點心,因而更廣受歡迎。此外,日本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由來也是受中國詩人—屈原故事的影響。

有著幾千年深厚積淀的中國春節文化,被3000萬華僑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那裡,春節的慶祝在飄灑著濃濃中國味道的同時,也摻入了幾許異國情調。

新加坡

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紅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紅包」將被「金包」代替。因為金、藍、黑和白被認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華人不喜歡在春節用素色,所以多選金色。

馬來西亞

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們也過春節。為此,教堂大年初一開放,供這些教徒做彌撒,教堂還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拋蘋果,而女向男拋柑橘,希望未來找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伊拉克

為數不多的華人們喜歡吃從底格里斯河裡打撈上來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國人因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闆一般只進少量的螃蟹,如果趕上哪家中國公司來人多,或是使館舉辦活動采購,這家小店的東西就會被搶購一空。所以,要想在節日里能保證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這家店逛逛。然而,美國的部分華人卻在春節忌吃螃蟹,因其有橫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見同宗、異地文化的差異。

美國

每逢春節,紐約標志性建築帝國大廈上的1327隻彩燈就會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三色,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表示對中國農歷新年的祝賀。這一形式至今已延續了6年。

加拿大

由於當地中餐文化的興盛,許多華人都選擇在餐館吃年夜飯,然而在飯桌上,有兩種習慣是吸收了當地的文化演變而來的:一個是人們交談大都輕聲細語,少有高談闊論,另一個是個人飲酒隨意適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亞

春節正逢盛夏,民間便以龍舟賽作為春節慶典活動的壓軸戲,往往能吸引數十萬觀眾。此外,墨爾本有世界最長的巨龍,長150米,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洲人和華人扛著這條巨龍走街串巷,喜慶至極。

北極

2002年2月16日,我國第一支純粹民間性質的北極探險隊飛向北極,並於除夕在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的朗伊爾城舉辦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國人極地春節聯歡晚會,在極地燃起了紅紅的中國火焰。

世界各國的春節
:餓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這天實行禁食,從凌晨直到午夜。過了午夜,各家才品嘗准備好的飯菜,互相祝賀新年。

法國:存酒喝光
法國人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家中有剩酒,來年會交厄運。只有乾乾凈凈,才能迎來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們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家中的酒喝個精光。

波蘭:吃青菜
波蘭少女在過新年時,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據說吃了青菜會事事順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煙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將年終的最後5天定為「冷食日」。這5天,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時鍾聲敲響後,才能開始點火烹煮佳餚,大擺宴席歡度新年。

馬達加斯加:忌吃肉
在馬達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時間內不準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

越南:禁止喝湯
越南北方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燒香、磕頭,並打一桶水煮年夜飯。煮好後,先祭奠祖宗,然後全家吃年夜飯。吃這頓飯的時候,絕對禁止喝湯。他們認為,喝了湯,種下的莊稼就會受澇。

匈牙利:忌食飛禽
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打掃煙囪當然是除舊的象徵,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含意也喜歡。人們在形象上尊重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

保加利亞:打噴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亞人家吃年夜飯,一定要打噴嚏,這樣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任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的多麼值得啊!

『肆』 亞洲各大國春節的習俗,短一點的

說幾個知道的國家:
當中國人歡天喜地鬧新春的時候,亞洲一些國家的民眾也以特色民俗活動辭舊迎新。這些地方的年俗各具特色,親友團聚的溫馨、「拜大年」的喜慶熱鬧讓人們品足了年味兒。
朝鮮人拜年講禮數

拜年是朝鮮年節習俗中的重頭戲。年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很早就起床,穿上新衣,尤其是小姑娘大多穿上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顯得活潑可愛。拜年活動從祭祀祖先開始,祭祀桌上擺著各種食品和酒類,一家人給已故的祖先磕頭致意,然後給家裡的長輩一一拜年。晚輩們要按輩分和年齡順序給長輩們行磕頭大禮,並祝長輩們健康長壽,長輩們准備一些簡單的禮物給晚輩,並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向鄰里的長輩和老師拜年也是不可缺少的,這反映了朝鮮尊老愛幼和尊師重教的美風良俗。朋友和鄰居之間拜年時會相互說些祝福和鼓勵的話。

韓國人重祭祖盡孝

比起年三十的守歲,韓國人更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人們會按家譜排位擺放祖宗的牌位或畫像,在供桌上擺好各式供品。供品嚴格遵守「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和「左飯右羹」等規矩擺放。全家身著傳統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磕頭行禮。

越南人過年守歲

越南人除夕夜也有守歲的習俗。正月初一零時一到,越南民眾就開始祭拜神靈、供奉祖先。象徵天地五行的五果盤是必不可少的供品,既表達對祖先的感謝,也有希冀新年如意、安康和好運的意思。拜供之後,人們攜家帶口或呼朋喚友,前去寺廟上香祈福,還會從寺廟里的樹上折下一段長著新芽的樹枝,回家後虔誠地擺放在供桌上,此舉被稱為「請祿」,越南人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來好運。

柬埔寨華人去寺廟請香

除夕夜,柬埔寨華人通常去廟里請香,作為原住民的高棉人因信奉佛教也逐漸接受了這一風俗。每年除夕晚上10時左右,華族和高棉族的善男信女便會到首都金邊鄰省干丹一個俗稱大金歐的地區,那裡有一座保生大帝廟位於湄公河的支流百色河畔,因其歷經戰亂仍保存完好受到人們的信奉。

印尼華族重傳統

印尼華族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春節習俗,農歷春節期間家家張燈結綵、老少團聚,長輩給晚輩發紅包必不可少,前去廟宇燒香敬佛也是重要內容。印尼華族過春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一起吃年夜飯。

新加坡人拜年「換橘子」

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著正月里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並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主人也要回贈給客人兩個柑橘,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

另詳細的
韓國人過春節:要吃米糕片湯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作為一名嫁在中國的韓國媳婦,我已在北京學習並生活幾年,每到春節來臨,在婆家的我都會分外地思念故鄉韓國,想念韓國過年時的情景和那裡的家人。

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節也被現代人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讓人們從都市生活的緊張節奏中暫時解脫出來,得到片刻的寧靜與快樂。所以,春節到韓國你的所到之處都會充滿歡樂和吉祥的氣氛。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中國人春節都要吃年糕,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歲餐」。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就代表著太陽,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代表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著辭舊迎新、萬物更生復活之際的嚴肅和清潔。以前做米糕片湯的湯是用野雞湯熬成,現在野雞難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雞肉湯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區還喜歡在米糕片湯里加入山雞肉、綠豆芽、蘑菇和泡菜為餡的餃子。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

日本過年習俗:買福袋圖吉利

日本:春節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節日,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時有一種叫「福袋」的商品。所謂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種,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總之能裝進袋子里的都行。價錢從1000日元到上萬日元不等。由於非常受歡迎,福袋往往年前就開始預售。

同樣是商品,為何福袋如此受歡迎呢?原來,福袋非常超值,一個千元的福袋裡,往往標價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時一個兩萬日元的福袋裡,有價值三四萬日元的數碼相機也說不定。這樣一來,買福袋又給人一種新年中大獎的感覺。當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數,但一想到可能會中大獎,而且至少也會物有所值,消費者自然會爭相搶購了。

對商家而言,這種銷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銷來,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銷是消費者來選購商品,買幾件要消費者說了算,而裝在福袋裡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對消費者來說,福袋實在是物美價廉,據說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禦福袋的誘惑,況且福袋這個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過年的,誰不想帶著福氣回家呢!

春節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萬風象更新,遠在中國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樣沉浸在濃烈的喜悅氣氛中。

在歷史上,春節本來不是蒙族傳統的節慶,但是由於後來蒙古人居住地的漢人越來越多,人民的風俗也隨之起了變化,使得春節變成蒙漢人民共同慶祝的歡樂時光!

不過同樣是慶祝春節,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與漢人雜居的蒙古人卻有很不相同的慶祝方式。

裝束色彩繽紛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傳統,他們在盛大的節日中,穿上色彩繽紛的盛裝,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請最好的朋友和親友來到自己的家裡,一邊痛飲濃香的馬奶酒,一邊盡情地唱歌跳舞,一邊品嘗肥嫩的手抓肉。

春節是草原人民相互聚會交流的大好時機,由於很多蒙古人還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們之間在平時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借著春節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許能夠在賽馬大會上,或者摔跤大會上相遇。

無論比賽成績如何,經過激烈的場上龍爭虎鬥後,在私下會面的時候,他們會彼此互贈哈達,互敬鼻煙壺,以表達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親戚朋友共同慶祝新春的時刻,彼此或許會感到陌生,因為一些親戚之間距離遙遠,可能十年都沒見過一次面,等到見面了,經過風霜雪雨的臉已經變得難以相認了!

我就曾經見過一對親兄弟在同一個蒙古包中飲酒,但是彼此之間竟然沒有認出對方,直到一個老人點破「機關」後,兩兄弟才喜極流涕!

城市慶祝方式

生長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們有的已經忘記自己的母語,完全漢化;有的還能夠維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而適應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對於春節有著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還有從漢人那裡學來的另一套。一般他們還保留些許自己的慶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燒烤羊肉串、邊喝酒邊唱歌、拉馬頭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慶祝節慶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基本和漢人一樣慶祝方式,例如親戚相聚會、朋友聚餐、邀請上司到家中促進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餃子、小孩子做新衣等節目。

對於漢化的蒙古人來講,在除夕晚上的那頓團圓飯,和新舊歲交替之際午夜零時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團圓飯其實是以吃餃子為主,在舊歲的零時之前,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一邊歡聲笑語,一邊包餃子。除夕夜的餃子十分講究,首先是大家的餃子都要一樣大,這表示全家人平等,誰也不欺負誰!

其次是餃子餡的選料上,絕對不可以馬虎,除夕的餃子餡選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義。例如你不可以選擇牛肉餡,因為誰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勞碌」;也不可以選胡羅卜,因為沒有人想自己越來越胡塗;當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夠多。

吉祥的餃子餡包括「飛龍」肉餡、馬肉餡、香菜餡、韭菜餡、羊肉餡等等。

這些都能夠從中找出吉祥的跡象,如龍騰虎躍、萬馬奔騰、吃香喝辣、長長久久、三羊開泰。

喜慶「爆炸」聲

除夕的這頓餃子一定要在午夜鍾聲敲滿12次的時刻端上桌子,象徵送舊迎新,圓圓滿滿!

與此同時,外面的爆竹和煙花也隨這舊歲的離去和新年的到來而爆響起來。這個時刻,滿天都是彩色火焰,滿耳都是喜慶「爆炸」聲,同時滿心洋溢著新春喜悅。

穿新衣是小孩子們除了紅包外最關心的一件事,雖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經被那些價錢貴得離譜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自己是蒙古人的後代,會讓他們在新年的時候穿上自己親手縫制的傳統服裝,用情之深,用心之苦,從衣服的精美圖案和細致做工足以體現。

其實無論對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們都特別重視的佳節。

每逢新春時節,那些身著鮮艷服飾的草原兒女,都會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鮮事物、購買各種年貨,同時也要備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語,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和陌生的矮壯漢子親切交談的時候,他們迷惑不解,為什麼父母每年都要來這里找人講話呢?

其實,這里是專門為這些草原來的「黑臉客」預備的,而城裡的居民卻很少來這里買東西。

過年的確不一樣了,那些應該相見的人們總能夠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相遇相見,可以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講自己願意講的話,分享各自不同的快樂故事。

這樣可以為新年增加喜慶的氣氛,還可以為明年的再會搭上一級台階。

越南人過春節: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而歷來越南春節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節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最愛的年花有劍蘭、大麗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鮮花、盆景,花市還出售各式氣球、彩燈、玩具、年畫、春聯、年歷等,把相連的幾條街道裝點得五彩繽紛,喜氣洋洋。

糯米豬肉綠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另外,越南人也愛在家裡貼上「福」、「喜喜」等字樣和福、祿、壽星的形象,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本地華人過春節必備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

年粽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生。

從前越南人過年也放爆竹,不過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間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

華人過年有除夕守歲習俗,越南人也一樣。除夕夜人們便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湧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零時,當電台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節日氣氛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還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會帶來好運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沖家」或「沖地」,其意義跟「沖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親友間互相拜訪,新春期間越南各地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連續幾天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舞獅等,還有盪鞦韆、下人棋、斗雞、斗鳥等民間活動,整個越南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

新加坡過春節:東南亞特色濃

農歷春節即將來臨,在華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氣氛最濃厚的節日。聖誕節一過,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牛車水各個中國傳統式的店鋪里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街小巷更是播放著傳統的新年歌曲,好不熱鬧!

春節慶祝活動一覽

牛車水農歷新春亮燈慶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囂熱鬧的牛車水年貨市場會有超過400個年貨攤位,售賣各式各樣佳節禮品。在此采辦年貨,感受濃郁的春節氣氛!別錯過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數嘉年華,與本地人一同熱鬧歡慶迎接新的雞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個盛大的嘉年華會,送舊迎新,合家歡樂!每年的節目精彩豐富、包羅萬象,一連10多天。

奇思夢想妝藝大遊行:2月18日晚上7時預演、2月19日晚上7時半正式遊行。已步入第33個年頭的「奇思夢想妝藝大遊行」,每年都會聚集精心設計的花車遊行、絢麗的奇裝異服、令人贊嘆的武術表演,以及舞者們的曼妙舞姿!

2005年聖淘沙花卉節:2月9日至20日,別錯過在聖淘沙噴泉花園所舉辦的花卉節!萬紫千紅的花卉和熱帶自然植物,都是您難得一見的。

春到人間:1月13日至2月23日,來自中國各地的表演藝人及手工藝品師傅,將在萊佛士城購物中心為您帶來一系列的精彩節目。此項活動為期1個月,讓您盡情欣賞融會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風格的音樂、舞蹈及雜技的深湛表演。

非嘗不可東南亞美食

海南雞飯:蒸煮嫩雞加上用雞湯烹煮的米飯。叻沙:椰漿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蝦、雞蛋、雞肉絲和生蛤。

炒諽條:白色的寬粉條以黑甜醬、豆芽、魚餅、臘腸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蝦面:細面條、蝦、墨魚片和豬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餡餅:夾以牛肉或羊肉的餡餅,沾以咖喱汁來吃。

咖喱魚頭:大魚頭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與米飯一起吃,甜美而開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凍檸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無窮了!

沙爹:燒烤肉串、配料有馬來米粽和黃瓜,沾辣花生醬吃。

羅雜: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黃瓜、豆芽、黃梨、白蘿卜、豆乾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魚。

娘惹糕:結合了華人與馬來人的傳統,以色香味著稱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飯、木薯、斑蘭香葉和各種熱帶水果如香蕉、榴槤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濃醬與硬殼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鮮,您大可以入鄉隨俗,大膽地用手將白麵包沾著辣醬來吃,好吃到吮手指。

「魚生」是另一項您非嘗不可的春節美食。新鮮生魚片佐以多種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開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車水年貨市場:購物高手請出發吧!具有本地特色,價廉物美的年貨市場,讓您感受更濃厚的過年氣氛!

新春特價年貨市場: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時至晚上10時,羅弄阿蘇與後港一道交接處,阿裕尼-景萬岸區的熱鬧春節氣氛,儼如濃縮版的牛車水!此處滿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燈,還有豐富的文娛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園會: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間,新加坡最大的花園盛會為您綻放春意!無論是人造花或是庭園栽種的工具,您都可在這一應俱全的花園會找到,更別提那滿庭芳香的艷麗百花了!

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2月11日至20日,進入第三年的華藝節將為您呈獻華人藝壇優秀傑出的現代與傳統藝術表演,您可欣賞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飛的精湛絕技,或觀賞來自紐約的神威舞蹈團的舞藝,讓華藝帶您進入一個難忘的藝術領域。

購物天堂烏節路:喜愛時尚品牌的遊客,烏節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購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島屋、百麗宮或威士馬廣場等購物中心,伊勢丹、美羅或羅敏升等百貨公司,輕易就能滿足您的渴望,讓您盡享購物樂趣!

非玩不可的景點

裕廊飛禽公園:何不趁新春佳節前來游覽東南亞最大且最負盛名的飛禽公園?觀賞了精彩的飛禽表演與游覽公園後,還能與親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嘗不可的「魚生」大餐!

新加坡動物園:人見人愛的動物園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將用它的長臂熱情迎接您!只須短短五分鍾路程,您就能游覽享負盛名且為全球首創的夜間野生動物園。踏入叢林密布的熱帶森林,窺探夜行野生動物,體驗驚險刺激的感受!

亞洲文明博物館新春慶典:亞洲文明博物館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歡度春節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製作紅包封套、燈籠,以及觀賞引人發笑的木偶表演。

日本過年習俗:買福袋圖吉利

日本:春節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節日,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時有一種叫「福袋」的商品。所謂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種,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總之能裝進袋子里的都行。價錢從1000日元到上萬日元不等。由於非常受歡迎,福袋往往年前就開始預售。

同樣是商品,為何福袋如此受歡迎呢?原來,福袋非常超值,一個千元的福袋裡,往往標價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時一個兩萬日元的福袋裡,有價值三四萬日元的數碼相機也說不定。這樣一來,買福袋又給人一種新年中大獎的感覺。當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數,但一想到可能會中大獎,而且至少也會物有所值,消費者自然會爭相搶購了。

對商家而言,這種銷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銷來,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銷是消費者來選購商品,買幾件要消費者說了算,而裝在福袋裡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對消費者來說,福袋實在是物美價廉,據說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禦福袋的誘惑,況且福袋這個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過年的,誰不想帶著福氣回家呢!

『伍』 新加坡的春節習俗與我國有哪些相似

新加坡華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5%,他們向來都非常重視中國農歷新年。因此,新加坡華人的新年習俗保留了和我國大部分相似的習慣,既保留著濃郁的傳統風俗,又富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相似之處一: 新年活動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在新春佳節,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古已有之。古詞曰:「兒童行禮說辭歲,長輩分他壓歲錢。一見簇新原辮子,磕頭領去喜連天。」新加坡華人如今仍保留著這一傳統習俗。每當新年臨近,新加坡人都會到附近銀行換取價值為2新元到20新元(1新元約合0.709美元)不等的新鈔,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間,裝入印有圖案及寫有吉祥祝願詞的紅包之中,再分送給自己的兒孫或其他前來拜年的孩子,壓歲錢從5新元、10新元和20新元不等。沒有結婚的年輕人不用給孩子紅包,但結了婚的人就需要給自己有關系的晚輩紅包。
相似之處二:在過年前,新加坡華人會將住家徹底打掃干凈,此後,就會購買各種新年飾品,如財神、門神和春聯等,也會到花店仔細挑選自己喜愛的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樹、象徵開運聚財的開運竹、具有吉祥與發財之意的菊花、象徵財源滾滾的金錢樹等。
相似之處三: 在新春期間,華人依然保留走親戚、互道吉祥的習慣。大年初一,兒子兒媳和孫子輩都要向父母和爺爺奶奶拜年,女兒女婿和外孫輩則是初二上門道賀。當然除了紅包外,也會送一些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與花卉等。
相似之處四:春節飲食 年夜飯也叫團年飯、團圓飯,是華人新春期間最為重視的一頓飯。它既是一次家庭成員的大團圓,也是一次品嘗美食的好機會。因此,這頓飯不但豐盛而且講究寓意。 新加坡華人以中國福建人和廣東人居多,也有部分海南人和客家人。潮州人過年少不了鹵味,客家人少不了豆腐,海南人則一定要吃雞和寓意久久昌盛的韭菜。魚象徵吉慶有餘,自然是華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新加坡華人中也有一些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製作的新年食品有寓意「旺來」的黃梨撻,祝福人們步步高升的九層糕,象徵家人「粘」在一起的糯米類食品等。 春節最為獨特的一道菜是「撈魚生」,即切成一片片的新鮮生魚肉配以瓜絲、水果絲和各類蔬菜,再加上蜂蜜等,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用筷子將各種美味高高夾起,一邊用廣東話說「撈起(喜)!撈起(喜)!」,借著「撈喜」的諧音祝福來年事業發達。迎合農歷新年,新加坡的餐館與酒店紛紛推出精美的各式菜餚:如「喜悅祥和宴」「富貴滿堂宴」「駿業宏圖宴」「恭賀成功宴」等,價格的尾數也多取與「發」的諧音8,圖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洋溢著濃郁的中國傳統節日風情。

『陸』 外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新加坡
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紅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紅包」將被「金包」代替。因為金、藍、黑和白被認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華人不喜歡在春節用素色,所以多選金色。
馬來西亞
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們也過春節。為此,教堂大年初一開放,供這些教徒做彌撒,教堂還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拋蘋果,而女向男拋柑橘,希望未來找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伊拉克
為數不多的華人們喜歡吃從底格里斯河裡打撈上來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國人因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闆一般只進少量的螃蟹,如果趕上哪家中國公司來人多,或是使館舉辦活動采購,這家小店的東西就會被搶購一空。所以,要想在節日里能保證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這家店逛逛。然而,美國的部分華人卻在春節忌吃螃蟹,因其有橫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見同宗、異地文化的差異。
美國
每逢春節,紐約標志性建築帝國大廈上的1327隻彩燈就會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三色,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表示對中國農歷新年的祝賀。這一形式至今已延續了6年。
加拿大
由於當地中餐文化的興盛,許多華人都選擇在餐館吃年夜飯,然而在飯桌上,有兩種習慣是吸收了當地的文化演變而來的:一個是人們交談大都輕聲細語,少有高談闊論,另一個是個人飲酒隨意適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亞
春節正逢盛夏,民間便以龍舟賽作為春節慶典活動的壓軸戲,往往能吸引數十萬觀眾。此外,墨爾本有世界最長的巨龍,長150米,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洲人和華人扛著這條巨龍走街串巷,喜慶至極。
北極
2002年2月16日,我國第一支純粹民間性質的北極探險隊飛向北極,並於除夕在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的朗伊爾城舉辦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國人極地春節聯歡晚會,在極地燃起了紅紅的中國火焰。
印度:餓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這天實行禁食,從凌晨直到午夜。過了午夜,各家才品嘗准備好的飯菜,互相祝賀新年。

法國:存酒喝光
法國人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家中有剩酒,來年會交厄運。只有乾乾凈凈,才能迎來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們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家中的酒喝個精光。
波蘭:吃青菜
波蘭少女在過新年時,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據說吃了青菜會事事順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煙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將年終的最後5天定為「冷食日」。這5天,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時鍾聲敲響後,才能開始點火烹煮佳餚,大擺宴席歡度新年。
馬達加斯加:忌吃肉
在馬達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時間內不準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
越南:禁止喝湯
越南北方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燒香、磕頭,並打一桶水煮年夜飯。煮好後,先祭奠祖宗,然後全家吃年夜飯。吃這頓飯的時候,絕對禁止喝湯。他們認為,喝了湯,種下的莊稼就會受澇。
匈牙利:忌食飛禽
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打掃煙囪當然是除舊的象徵,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含意也喜歡。人們在形象上尊重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
保加利亞:打噴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亞人家吃年夜飯,一定要打噴嚏,這樣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任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的多麼值得啊!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蒙古: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阿根廷: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柒』 留學福音:2018年新加坡春節活動一覽

新加坡由於華裔人口佔了總人口的大半,所以新加坡的春節隨處看見傳統中國文化的影子。所以春節在新加坡也是十分隆重的。下面來說說2018年新加坡春節活動一覽,一起來看看。

每年快要臨近春節的時候,商街店鋪大街小巷都紛紛掛起了大紅燈籠,中國結等裝飾品。牛車水更是各種新年活動不斷,也是大家買年貨的首選之地,新年氣息十分濃厚!

但是畢竟不是中國,雖然大體文化寓意是相同的,落實到具體的習俗上面跟我們中國還是有點出入的。居住在新襪晌加坡的同學們你知道哪幾種他們獨特的春節文化嗎?

1

撈魚生,撈出「風生水起」

首先是最著名的過年菜「撈魚生」。因為最初遷移到新加坡的華人大多數來自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再加上當時經濟條件落後,於是人們就發明出將魚片和菜絲混在一起吃的做法,意在方便簡單。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這道菜已經演變成新加坡每逢春節必吃的一道年菜了。

而且在吃的時候大家會一邊說著吉祥話,一邊挑魚絲的時候盡量把筷子升高,這樣的寓意旨在節節升高,大吉大利。

2

雙「柑」拜年,雙「金」到

跟中國人一樣,新加坡人也會薯李上門拜年。不過他們帶的禮物卻有點特別。晚輩上門時一般會手捧兩個柑橘,主人在客人回去的時候也會回送兩個橘子。

席間,大家會喝一種佐以橄欖的清茶,稱為「無寶茶」,寓意恭喜發財。「柑」在廣東話里跟「金」同音,所以雙「柑」到等於雙「金」到,好事成雙,福澤有餘。大家如果過年要去拜訪當地的人家可別忘了准備橘子哦!

3

不結婚得紅包

在中國發紅包是長輩給晚輩發,而且一般孩子成年之後就不發了。但是新加坡的孩子就比較開心了,因為即使他們工作了只要還未婚,就可以得到紅包。而「已婚者」才是要發紅包的那個。所以,有同學開玩笑說,為了紅包我也不想結婚啊!

4

禁止出門的大年初三

新加坡人一般會在初一初二出門走親訪友,但是到了初三就都閉門在家了。原因是他們覺得不吉利,出門會遇到不好的東西。其實這一點跟中國的文化習俗還是很相似的。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不過隨著時代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知道了。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各種各樣的新年美食,比如豬肉乾、年糕、海南雞飯等等各種中華傳統美食。如果在新加坡過年想告手鋒家的話不妨用這些美味以解鄉愁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0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5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1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6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