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包紅包包4元呢
❶ 過年給紅包一般給多少
壓歲錢的標准:
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
各地壓歲錢數額及講究:
美國:2至20美元(約合12至125元人民幣)
與國內情況相比,美國華人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很少。
6歲的伊森每年得到的壓歲錢總共也就100美元左右,而且除了父母給的20美元是個「大數」,來自親友的多數在1美元至5美元之間,只是偶爾有一兩個10美元的。伊森認識的其他華人孩子收到的壓歲錢也都差不多。
在絕大多數華人家庭,給孩子壓歲錢不會使家長感到壓力。梅一家從香港移民到美國已近20年。每年春節前一周左右,梅會到銀行換些嶄新的1美元、5美元和10美元的新鈔票,包好幾十個紅包,准備在過年時給自己的孩子和親朋好友的孩子。送給關系特別好的親友孩子的紅包,通常是10美元,關系一般的是2至5美元。有時他們會包一些1美元的小紅包,發給共事的「老外」,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新年的快樂。
新加坡:5至20新元(約合23至90元人民幣)
新加坡華人也有過年發紅包的傳統。每當春節臨近,他們會到附近銀行換取價值5新元到20新元不等的新鈔,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間,裝入印有圖案及寫有吉祥祝願詞的紅包之中,再送給自己的兒孫或其他前來拜年的孩子,壓歲錢從5新元、10新元到20新元不等,主要是求個吉利,不會有「拿不出手」的感覺。
韓國:紅包是白的 1萬至5萬韓幣(約合55至280元人民幣)
韓國人管壓歲錢叫歲拜錢,一般只給到孩子高中畢業之前。至於數額,以前最流行的是藍黃綠的劃分,小學生是藍色的1000元,中學生是黃色的5000元,高中生是綠色的1萬元。
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和物價上升,壓歲錢也漲了很多。一般家庭會給孩子1萬到5萬韓幣不等的現金。春節大家坐在一起,按照年齡大小輪流行大禮,一般年紀大的孩子會拿到更多的壓歲錢。
韓國人給壓歲錢通常是直接給錢,不用信封,用的話也是白色信封。這恐怕是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韓國人看來,白色象徵純潔干凈,結婚隨份子時,人們也是將韓幣放入白信封中送出。
朝鮮:1000至5000朝幣(約合0.8至4元人民幣)
朝鮮大多不會用紅包,而是直接將壓歲錢遞到亂姿孩子手裡。壓歲錢的多少一般根據孩子年齡大小有所不同,大一點的小孩通常給5000朝幣(約合4元人民幣),年齡小的孩子給1000至2000朝幣(0.8到1.6元人民幣)。
泰國:紅包須「雙數」
泰國華人家嘩游絕庭一般都保留著給紅包的習俗,數額通常在2000泰銖到1萬泰銖(約合380到1900元人民幣)不等,最低不少於200泰銖(約合38元人民幣)。但不論多少錢,錢數必須是雙數。
越南紅包重「幣號」
在越南,過年給孩子和老人的紅包在北部地區稱為「賀歲」,在南部地區稱為「利是」。現在的越南人會往紅包里放越南盾紙幣,也有放美元的,一般是兩美元紙幣。紅包里的錢數依家庭經濟條件而定,從幾千越南盾到百萬越南盾(幾元至300元人民幣左右),甚至更多。
一些越南人很注意紙幣上的幣號,比如「6、8、9」等數字在越南語中因諧音與順利、發財、永久等祝願聯系在一起,成為越南人推崇的幸運數,有的人包紅包時會特意挑選幣號里有對方生日的錢幣。
(1)為什麼新加坡包紅包包4元呢擴展閱讀: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壓歲錢的傳統寓意漸漸走樣,大人們拼面子發壓歲錢,孩子們也磨春開始比誰拿到的壓歲錢多。2014年的問卷調查顯示,90名孩子在春節一共收到43.8萬元壓歲錢,人均收到約4867元。
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壓歲錢總數在1000到5000元之間。參與調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職業為公務員的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
❷ 新加坡禮儀
簡介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0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運輸、通訊、旅遊中心。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103°36´至東經104°25´,北緯1°09´至1°29´之間。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淘沙島(3.5平方公里)。
貨幣:貨幣為新加坡元(S$),1元等於100分。紙幣面值有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幣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交通: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地鐵:地鐵是新加坡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全長67公里,設有42站,分為兩線:即從海濱灣通往義順為南北線,從巴西立通到文禮為東西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非常清楚的路線圖及使用說明,搭乘地鐵前最好先確定車費及地點。南北線以「N」表示,黃色表示北行線,紅色表示南行線;東西線以「W」表示,綠色表示東行線,藍色表示西行線;市中心區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記住顏色及號碼即可。
地鐵車站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電腦控制自動售票機、乘客出入閘口等。到自動售票機前投入硬幣,同時按下應付車費的按鈕,如有餘額,機器會自動找錢,並付給車票。地鐵車票有時間限制,扣掉搭地鐵所需時間外,若在閘門內逗留超過半小時,車票便自動作廢,乘客無法再通過電腦閘門,若想出來,須另外補票。地鐵運行時間是早6點至晚12點。
風土人情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聖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飲食: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7%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禁止吸煙。
購物: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新加坡的旅遊勝地
1.聖淘沙
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後來又於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聖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聖淘沙是由聖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聖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遊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
於1973年開幕,園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熱帶森林與湖泊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遊客可以在動物園內一嘗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難忘經驗,或者觀賞每天四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參與表演得動物有靈長類、爬蟲、大象和海獅等。人們可以觀看矮小河馬在水底潛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遊自在的游姿。在兒童天地里,孩子們可以從「動物之友表演」中獲得無比的快樂,參與演出的動物有德國牧羊犬、大牧羊犬、麝貓、鸚鵡,以及一群綿羊。
除此之外,園內也設有游園列車,帶您暢游動物園。
3.福康寧山
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這個佔地19公頃,高約50公尺的山丘曾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後,便看上這座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並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
其實,福康寧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里是14世紀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後一位蘇丹依斯干達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頂的地方。
目前,山上還殘留著許多文物,並且不時有新發現。山上的福康寧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1859至1861年期間,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壘。1867年,堡壘上還設印度和歐洲兵士的營房,醫院和彈葯庫,是19世紀防禦新加坡的主要炮兵連。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因為局勢太平,這里的軍械就不派上用場了。
英軍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這里建造佔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約9公尺的地下指揮室。現在的文化中心後面便是隧道入口處。它是英國在馬來亞駐軍的指揮總部,英軍投降後,成為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將的指揮總部。
目前,這個指揮室已辟為展覽館。館內的許多物件,如無線電話、桌椅、電燈等都是原有的歷史遺物。展覽館共有22個房間,包括通訊室、兵士休息室、密碼室、統帥指揮室等。展覽館有意重造56年前的歷史,讓遊人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山上的一處也辟有香料園,是當年19公頃植物園的縮影,種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墓園,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東側。
4.花柏山
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山上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園景也重新設計一番。
花柏山公園有以下主要景點:
花柏頂:高達105公尺的花柏頂是公園內最高之處,站在花柏頂將能夠鳥瞰新加坡南部全景。這里有一棵雨樹,於1971年11月7日的首屆植樹日種下,沿著這棵樹是一個花木圍繞的多層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別設計朝向不同方向的箭頭,以告訴遊客所指的地方與名勝地點。而在瞭望台樓下的16幅壁畫也讓遊客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發展概況。
海事村: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傳統帆船為藍本。這艘大船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餐廳、兒童游樂場及訊號台,周圍環境充滿熱帶花園特色的景緻。「帆船」上共有三個寬敞的「甲板」,適合人們聚會、設宴。此外,這里也是觀賞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點。
花叢走道:從花柏頂延伸到海事村設有花叢走道。行人可在特別設計的亭子內享受鳥語花香,同時,在花叢走道上辟有一個「棕櫚園林」,供遊人休息聊天。
望東亭:位於花柏山東部的低窪處。遊人可以在此觀賞新加坡東部美景。花園設有健身區、寬廣草場、野餐區以及可供遊人鳥瞰市區景物的亭子。
纜車亭:在纜車亭旁建設兩個觀賞美景的平台,遊人可以在此通過望遠鏡觀賞新加坡南部風景。
5.肯特崗公園
佔地47公頃,舊稱鴉片山,是新加坡自然保護區之一。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鳥的集居地。園內有一條長達800公尺的山徑,是遊人探索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後側也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處設有瞭望台,可以眺望新加坡西海岸景色。左邊可看到煉油廠林立的島嶼,右邊又可看到箱運碼頭。
根據國家公園局的資料,肯特崗公園是擁有最多健身設施的國家公園,共有20種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選擇。此外,它的不平地勢也常吸引了許多遠足及大自然愛好者前來考察,或舉辦「尋寶」游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曾經是馬來軍團和日軍抗戰的地點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攻打防守這座小山的第一馬來軍團、英國第二效忠軍團和第44印度旅,這場長達48小時的搏鬥有不少日軍與馬來軍人戰死。新加坡陸軍最近「認養」了肯特崗公園,成為「陸軍公園」(Army Green Park),園內永久擺放了兩架M114型榴彈炮和一架AMX-13輕型坦克,突顯公園的歷史和軍事意義。
6.魚尾獅公園( MERLION )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公園 14 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
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
新加坡民俗禮儀
服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喜喪禮儀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論華人還是馬來人都很重視。馬來人的婚事要經過求親,送訂婚禮物,訂立婚約等程序。新加坡的華人講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將去世,其子孫必須回家中守在床前。喪禮一般都很隆重。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❸ 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今年春節,很多人發現,隨著物價的上漲,壓歲錢也是「坐地起價」。幾年前的一二百元,現在基本已拿不出手,而發出去的一個個動輒上千元的紅包也讓70、80後叫苦不迭。記者發現,除了中國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都有著發紅包的傳統。越南甚至同樣飽受著紅包上漲之痛。唯有新加坡,壓歲錢仍保持著討吉利的傳統,兩元錢就可以討得孩子歡喜。
中國
壓歲錢看漲
外媒稱中國家長「壓力山大」
《華盛頓郵報》觀察說,對於中國的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們來說,與往年相比,今年他們的新年願望有了明顯改變。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哪個家長能抵抗住孩子強烈的要求呢?」文中如是說道,隨著中國家長越來越有錢,孩子們的壓歲錢也逐年看漲。少的幾百元,多則萬元。有的家長統計,春節期間總共花出去的紅包在六千到一萬元,相當於部分工薪階層一到兩個月的工資。
樂了孩子,苦了家長。對於這個現象,外媒稱,中國現在有個流行的詞是——壓力山大。
馬來西亞《星報》網站也注意到,很多中國孩子在過年時更願意收到一台iPad作為新年禮物,文中風趣地說,「比起壓歲錢,這個更實在,當然,也更讓長輩們心疼。」
越南
壓歲錢也「變味兒」
和中國一樣的煩惱
從前,越南人過年給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只是小面額,但隨著經濟發展,越南人也有同中國人類似的壓歲錢「變味兒」的煩惱。
在越南,給壓歲錢最初是指將銅錢穿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後壓歲錢演變為新年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
實際上,這種習俗很有可能傳自中國:越南語中一個表示壓歲錢的詞「lixi」,就源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利是」一詞。
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並不多,象徵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3300越盾),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
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根據個人關系的親疏遠近,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盾不等。原本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體現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如今卻成了一種負擔。
越南網站介紹了這樣一個笑話:一名農村婦女的哥哥在城裡做官,每年大年初二,她就讓自己孩子到大舅家串門,以便能得些壓歲錢,有一年竟拿回了300萬越盾,比種田一年的收入還多。
越南專家因此呼籲,應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壓歲錢的含義,合理使用壓歲錢,讓這一傳統習俗發揮積極作用。
新加坡
2-10新元不等
不比錢數比個數
新加坡的經濟發達,但在壓歲錢上反而最吝嗇。新加坡人上門拜年,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的「紅包」,數量雖多但分量很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和未婚的男女青年,只要對方來拜年,都有「紅包」拿。
不過,打開「紅包」抽出的可能只是一兩張二新元票面的新幣(一元人民幣合0.2新元),最多也就是十新元(一般都是雙數),不到人民幣五十元。不過,孩子們也並不介意,因為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是誰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
在新加坡人看來,「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日本
經濟不景氣
壓歲錢15年來最少
日本小孩子雖然也能拿到壓歲錢,但受到日本經濟蕭條影響,壓歲錢今年大打折扣。
據《京都新聞》27日報道,日本京都中央信用銀行26日發布的「2012年壓歲錢大調查」結果顯示,由於日本經濟不太景氣,甚至很多家庭一整年的收支是赤字,所以今年日本孩子們平均每人拿到壓歲錢35661日元(約合人民幣2926元),比去年平均額減少525日元,也是自1997年以來最少的一次。
該調查從1月4日至6日進行,從學齡前兒童至高中生約1173人參與。
對於壓歲錢怎麼花、花在哪,日本《每日新聞》特意做了一份調查,排在首位的是「買游戲」;第二位是「存下來」;第三位是「買書」,但第四位「買玩具」的比例為11.0%,比去年減少了6.3%。
此外,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日本黑社會團體,趁機通過發壓歲錢滲透自己勢力。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稱,日本黑社會團體年末會舉辦年糕大會等例行活動,向普通市民發放壓歲錢。
壓歲錢從1萬日元到3萬日元不等(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0元),壓歲錢的信封上寫有黑社會團體當家的名字。有趣的是,很多中學生聽說有壓歲錢拿,都飛奔而去。這樣的舉動已經受到日本警察的關注。
韓國
壓歲錢給外匯
漂亮又保值
韓國人過農歷新年,特別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祭禮完畢,晚輩要向父母和其他長輩磕頭拜年,行「歲拜」禮,而長輩則要給晚輩壓歲錢。
或許是富國的共同特點,韓國人的壓歲錢和新加坡人一樣,也不算多。一般來說,給尚在讀小學的孩子5000韓元至1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8韓元);給初中生1萬韓元至2萬韓元;給高中生2萬韓元至3萬韓元。
然而,由於近年來物價上漲,經濟形勢不好,韓國人也面臨著壓歲錢的苦惱。不過,韓國人的對策更具創新性。
韓國一家銀行就推出了「外匯壓歲錢」。這種分為3種套裝的「外匯壓歲錢」,由美元、人民幣、歐元、加元和澳元這5種貨幣中的3張至5張紙幣組成,樣式豐富多彩,售價最貴的不過4.85萬韓元,深受家長的歡迎。
一些家長認為,這種外匯壓歲錢,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匯率知識,而且外幣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可謂一舉多得。
背景資料
「壓歲錢」習俗從何而來?
「壓歲錢」因何而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認為,源於北宋的一次偶然事件。
據史籍《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著大人在汴梁(今河南開封)的街頭觀燈遊玩,不料,被歹人掠走。
歹徒本准備勒索王韶一筆錢財,但逃跑途中,聰明的南陔在看見途經的車子後,大聲呼救。歹人連忙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流傳到民間後,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專門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並稱之為「壓歲錢」。
《清嘉錄》中說:「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意思就是說,大人在春節時都要給孩子用紅繩子穿的百枚銅錢,稱之為「壓歲錢」。
❹ 紅事白事,在新加坡要隨多少份子錢
09年在新加坡參加了一個當地人的婚禮,隨了50新幣的紅包。
11年新加坡公司副總(第一代移民)生了兒子搞了個大party,隨了100新幣。
12年玩的挺好的伙計(PR)買的祖屋,去慶祝也是包了個100新幣的紅包。這幾年不在那裡混了,不怎麼清楚。如有幫助請採納。
❺ 新加坡春節習俗
一定要帶橘子去,新加坡的習俗見面拜年送橘子表示送吉祥。如果你還沒有結婚,就不可以給小孩紅包,因為根據新加坡的習俗沒結婚的人給紅包,男的娶不到老婆,女的嫁不出去。
至於買什麼禮物,還是看看其他同事,或者跟其他同事合資買禮物。
❻ 新加坡的習俗有那些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新加坡的華人見面多行傳統禮——相互作揖;馬來人見面多行雙手握手禮,印度人見面時常行合十禮。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送紅包禮。親友之間互贈紅包聯絡感情,有些企業家在職工初回上班時要分發「開工紅包」給職工,以示開門吉利。
新加坡人尊重長輩,舉世聞名。他們的敬老准則是:對父母和其他長輩,要用親切的稱呼;當父母或其他長輩講話時,不要插嘴;父母或其他長輩呼喚時,要隨叫隨到。
新加人鄰里之間,日常交往,大多數人自覺遵守《鄰里禮貌守則》。見到鄰居要互相問候;逢年過節要請鄰居來訪,幫助鄰居照管屋子;使用公共電話或公用場所,要時時多方為別人著想。
新加坡人重視「禮貌之道重於行」的准則。禮貌口號是:真誠微笑。人們處事待物,總是伴以真誠的微笑,打擾別人要微笑著說聲「對不起,打擾您了「。排隊打電話,打電話者會微笑著對等候者說聲:「對不起,讓您久等」。連交警對違章者罰款時也笑容可掬。
新加坡重視禮貌教育。街頭張貼講禮貌的宣傳品,「處事待人,講究禮貌」,「真誠微笑,處世之道」,等口號隨處可見。新加坡的店員嚴格遵循禮貌待客守則:顧客臨門,笑臉相迎,顧客購物,別等他開口;顧客選物,耐心介紹,顧客提問,細心聆聽,認真解答。
新加坡國土面積682.7平方千米,華人佔76.8%,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7%首都是新加坡,貨幣為「新加坡元」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國花為蘭花。
❼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有發壓歲錢或紅包的習慣。
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也蘊藏著天下父母殷殷之心。中國內地: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壓歲錢從最初的只是類似錢幣的吉祥物,到現在的流通貨幣,數量也一路水漲船高。城市裡的孩子每年壓歲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少則三、五百,多則成千上萬。孩子們高興了,大人們去擔憂了。給得多了,自己承受不起;給得少了,落人口舌。壓歲錢,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為成人交際的砝碼。
不僅如此,對自己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家長也是心驚膽戰,該不該回收?收了怕孩子不高興,年節失睦;不收又怕孩子大手大腳亂花,得不償失。壓歲錢,憑添了父母多少煩惱。
澳門:年初一發「利市」,大人小孩都有份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而到大年初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即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給「利市」。「利市」純粹是以示吉利。
台灣地區:年齡不同,給法各異
台灣地區,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時候,給法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形式不同,寓意一樣,都是希望兒孫們在新的一年裡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日本:小學生人均壓歲錢2.5萬日元
日本小學館出版社1月15日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新年日本小學生收到的壓歲錢平均為25,293日元(約合人民幣1634元)較去年增加了766日元。此項調查已進行了5次,而今年是首次突破2.5萬日元大關。在關於壓歲錢用途的多項選擇中,回答「購買游戲軟體」的比例高達39%,連續4年位居第一。
新加坡:最吝嗇的壓歲錢
在新加坡過年極其輕松,人情往來、賀歲拜年、請客送禮都十分簡單。上門拜年,多是兩個柑桔象徵吉利,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 「紅包」,數量多而分量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加未婚的男女青年。不論是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還是沒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只要在節日里問候、來往都給「紅包」。
然而,打開「紅包」抽出的是一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或兩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最多是十元。節後,孩子們互問的是你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新加坡人說:「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韓國:不發紅包發「白」包
韓國把春節叫「舊正」,與新年稱「新正」相對應。大年初一,舉行了鄭重庄嚴的「祭禮」,吃完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歲餐」(韓國把新年期間的任何食物都叫「歲餐」)——「米糕片湯」之後,就要開始舉行「歲拜」,家中晚輩此時要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祝福父母健康長壽。此時長輩要把包好的「壓歲錢」給晚輩。和許多國家習慣送「紅包」,認為紅色代表喜慶吉祥不同,韓國壓歲錢用白紙包,因為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認為白色象徵潔凈、清晰,這也正是韓國艱朴、清純的白表文化的表現之一。
義大利:女妖帶來壓歲錢
義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裡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乾脆扔到野外去,據說這樣會在新的一年裡給家裡帶來幸福。此外,人們總在這時給孩子們講關於女妖的童話故事,說女妖偷偷地從煙囪鑽進屋裡,給孩子們送來了壓歲錢和禮物,然後放在他們的鞋子里。在這里,女妖行使著聖誕老人的職責。
法國:趁著清醒發壓歲錢
法國的新年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1月1日一大早,父母就會趁著自己還沒有醉酒,清醒地時候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因為到了這天晚上,法國人要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
朝鮮:壓歲錢發給稻草人
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綵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
希臘:壓歲錢藏在蛋糕里
在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希臘民間傳統的年節。元旦,家家戶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來慶祝。做蛋糕時,主人會把壓歲錢(通常是一枚銀幣)放入其中,誰吃到了它,就意味著誰是那一年最幸運的人。
蘇格蘭:壓歲錢丟門口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人人攜枚壓歲錢
西班牙人在新年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 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不論大人小孩人人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