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管理災難
⑴ 有人說新加坡人民生活太幸福,沒有災難危機感。你同意嗎
新加坡人民生活太幸福,沒有災難危機感- 我同意但我也要提出上面不確實的觀點 。
1。新加坡從1965 年 8 月9 日 是個獨立國, 從沒申請加入馬來西亞聯邦。要是有留意新聞的人都會知道 , 去年新加坡還和馬來西亞在國際法庭打官司呢。 新加坡也有自己的武裝部隊來保衛國家。
新加坡是國家富有。人民的財富一般,擁有自己的房子 (同時也欠下大筆銀行的貸款) 。 新加坡人只可說是福貧差距不大。 上面有人說「成人不管是打掃衛生的,還是白領都覺得自己過的很好」看事不要看錶面, 說不定, 打掃衛生間的家裡也有位做醫生或律師的兒女。他們出來做事, 只是打發時間。
2。說到地理條件,新加坡是比較幸運,不會有自然災害如地震,旱災 。 但, 新加坡也沒有自然天源如煤, 金, 石油, 水等 。
3。新加坡是沒有4 季的。 在新加坡可以看到的是花草樹木, 鳥語花香, 而不是可以隨便摘的國樹。要是被公安看到你隨便摘的國樹的話, 會被罰款500 新幣。 所以, 路邊的野花不要棌。。
4。新加坡政府的福利還算好 - 較低收入的家庭, 一般的家庭, 我決得是 「自己顧自己」
4。新加坡政府有的政策作的好,
如在90 年代,房地產升的過高時, 他們處里的很好, 才沒使房價下調出現金融危機。
也是在90 年代,路上氣車太多, 這里的人, 要買車, 就要先投得一張擁車證, 在2000 年, 新加坡政府也實行了電子收費 (開車經過某段路就自動在現金卡扣錢)。 新加坡的路, 才不會太堵車。。
新加坡的工人, 有工積金戶口 - 55 歲以下的工人, 每月會把 34.5% 的工資存到工積金戶口。34.5% 里, 工人出20% , 14.5 % 是老闆給。 如一個3000 月薪工友, 每月拿回家的錢是2400 ,工積金戶口就存入 $600 + 435(老闆的14.5% )。
工積金戶口裡, 有3部分, 普通戶口, 特別戶口 和保健戶口 。
普通戶口裡的錢, 可以用來買房子, 部分的錢可以投資股市/基金, 上大學。
特別戶口的錢, 可以用來買老年保險。
保健戶口的錢, 用來看醫生。。
新加坡的水源不夠是個危機, 但新加坡政府以開發新生水和海水淡化廠, 我相信新加坡政府在未來10 年有能力解決這問題。
⑵ 各國政府應急部門的具體名稱 職能 和效率!~!
對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來說,災害是衡量政府執政理念和體制優劣的窗口,是對政府能力的綜合性檢驗。面對諸多安全災害應急事件,近年來,許多國家紛紛成立安全減災應急機構,在實踐中尋求對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減災救災體制。
◇美國20年前,美國政府面對一系列自然災害及各種突發事件,設立了總統直接領導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該局有2600人,設十個分區,專事國家災害和突發事件管理。同時,各大城市建立「911」系統,應對突發事件;還設有「311」系統處理非突發事件。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政府下決心於2002年成立了「國土安全部」,把FEMA及許多相關部門聚集在此部門之下,力求解決上述國家重大國土安全問題。
◇日本近年成立了「防災省」,任命了防災擔當大臣。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減災信息系統及應急反應系統,注重現代科學技術在安全減災中應用。一旦國家發生重大災難事件,日本政府首相將擔任總指揮。
◇法國設有內務部民事防務和公共安全局,管轄全國24萬消防隊員及有關機構,有先進的信息系統及應對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裝備。該局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值班,管理全國重大安全減災及應急事件。
◇韓國在韓國總理府大樓內,有一層為總理府防災本部。它專門負責並代表總理府處理國家突發事件及災害,並有相應技術系統及管理人員。
俄羅斯 緊急情況部管得寬
緊急情況部是俄羅斯幾大強力部門之一,它的全稱是俄聯邦民防、緊急情況與消除自然災害後果部。該部門成立於1994年1月,專門負責俄羅斯的民防事業,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向受害者提供緊急救助,最大限度減少災難帶來的不良後果。俄羅斯緊急情況部不僅要負責俄境內的救災工作,還要向美國新奧爾良災區提供援助、幫助阿富汗戰後重建;一旦俄境內出現恐怖活動,這個部門也必須第一個趕到現場組織救援。
新加坡 民防看重志願者
新加坡民防部隊作為國家民防計劃的一部分,成立於1982年,是國家緊急預案處理的先頭部隊,承擔著提供消防、救護、營救、強制執行消防安全法規等一系列職能。它由正式官員、專職國家公務員、民防公務員和志願者組成,是隸屬於新加坡內政部的獨立部門。新加坡政府規定,一旦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民防部隊總監將是第一指揮官。這一職位往往由專家擔任,政府各部門要全力配合其工作。一旦國家發生災難或戰爭,民防志願者還可立即轉為全職民防職員或國家公務員。
英國 各部門分工合作
英國應急防災機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英國政府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制定了不同的預警防災體系。一旦發生災害,英國政府會調動所有應急機制,從陸地、河道和空中提供急救和支援。英國氣象局將「全國惡劣天氣預警服務」作為向市民和政府機構服務的一個重點。一旦出現大風、暴雨、暴雪、濃霧和大面積冰霜等災害天氣,英國氣象局就會啟動預警機制。在警告發出後,該系統會在短時間內,通過網際網路、電台和電視台向英國13個區域提供極端天氣信息。
⑶ 新加坡自然災害
新加坡基本不會有自然災害的
不在地震帶上,不會有地震(不過新加坡歷史也很短,之後會不會有也難說)
地處赤道,而台風不可能出現在赤道
周邊被其他的島嶼/半島環繞,就算有海嘯也到不了新加坡
土地基本都蓋房了,要麼就是樹林子,不可能有泥石流
關於泥石流,其實還是會有小規模的,比如一兩米高的土坡坍塌什麼的,基本不可能砸到人。而且住在坡上面的房主是有責任維護那個破的,一旦誰家門前的土坡滑塌了,會被巨額罰款的
另外就是狂風吹倒樹木砸傷人,這個也出現過,不過很偶然
⑷ 新加坡除建水壩外,請你為它在提出一種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辦法,並說明理由。
一、採集儲存雨水。新加坡雨量充沛,具有短歷時、小區域、大流量的特徵。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以供生產生活所需,同時緩解由於降雨量大而導致公路上積流成河的問題,新加坡政府實行明確的雨污分流制度,並耗巨資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統。其中的代表性工程為耗資2.26億美元建成的Marina Barrage(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濱海堤壩)的設計獨具匠心,建成後不僅可以用來採集儲存雨水,還可以開發為旅遊景點,最終達到經濟環境雙豐收的效果。據資料顯示,新加坡全島的雨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成後,可以將全國約80%的降雨量轉化為飲用水,解決當地居民30%以上的用水需求。
二、廢水循環利用。新加坡政府主要採用微過濾系統和其他形式的高科技過濾技術來處理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達到廢水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經過處理後的新生水水質非常好,一方面可以作為工業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居民的生活用水。新生水的生產成本是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價格比自來水還便宜,並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生產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此項措施提供的水量如今已位居總供應能力的第二位,僅次於進口,占總用水量的30%,政府制定的長期規劃是將這一指標提升至50%。
新生水的誕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成為國際水業界公認的以科技創新解決水資源困境的成功實踐者。
三、海水淡化。新加坡從1998年開始實施「向海水要淡水」計劃。除政府自行設計、建造和營運外,還鼓勵私人企業參與。由於淡化水成本高昂,所以目前此項措施提供的水量僅占總需求的10%。然而,新加坡政府並沒有放鬆這項技術的發展,並預期隨著淡化科技的不斷進步,逐漸增加海水淡化的比重。新加坡公用事業局計劃在兩年內將海水淡化能力增加到現在的三倍,且目標在2060年,滿足新加坡水供的30%。
四、加強教育,提高民眾節約用水意識。除了積極開發水源,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視水資源的合理使用。民眾是水資源的消費主體,為了提高民眾的節水意識,政府提出了「節省、珍惜、享用」的口號,除此之外,政府還會不定時地組織新穎的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活動,吸引民眾參與討論,為節水出謀劃策,做到真正的全民節水。在某些具體的政策法規上,政府強制執行。例如,新加坡政府以合理的水價強制節水措施;強制要求安裝雙排檔節水馬桶水箱等。在新加坡,水資源利用的一大原則是「將一滴水變成兩滴水用」,由於宣傳到位,人們節水意識很強。
五、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為保護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確保供水安全,新加坡特別注重加強水資源管理立法,有《水源污染管理及排水法令》,《製造業排放污水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推出了節水標記計劃、節水建築及強制性控制各類供水器具的最高水流量等政策。在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下,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執法機制和執法程序,以硬性的執法主體、政府律師隊伍和多樣化執法手段構成的有效監管體系,從根本上杜絕了水資源浪費和水污染事件的發生。
六、發展科技,以先進科技應對水資源問題。新加坡政府高瞻遠矚,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教育和科研優勢,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資源。對於水資源短缺問題,新加坡人一方面時刻注重節約,另一方面積極發展科技。先進的科技使得新加坡水資源由「短缺型」向「充足型」過渡,向新加坡供水的馬來西亞現在反過來需要高價進口部分新生水。新加坡正在向世界各地出售其先進的水資源技術,其科技水平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贊賞。
⑸ 新加坡紅十字會的歷史!!!!怎麼建立的
新加坡紅十字會成立於1949年9月30日(SRC),並隨後由議會法案於1973年4月6日注冊成立。它是一個獨立的人道組織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是紅十字會國際聯合會的一部分。SRC遵守「日內瓦公約」(1949年),並根據其人道,公正,獨立,中立性,統一性,普遍性和志願服務工作的基本原則。
要實現SRC作為領先和獨特的人道主義組織,使個人和機構一起,幫助弱勢。
使命
SRC是致力於減輕人類的苦難,保護生命和尊嚴,並應對緊急情況,從而為打造世界權力和彈性社區。
目標
協會的目標是能夠在災難救援行動提供援助和輔助健康和福利服務,病人,殘疾人,老人和窮人沒有任何區別種族,國籍,宗教或政治觀點為理由,並提供自願援助傷病員在戰爭時期和非交戰國,戰俘和平民從戰爭的影響。
我們如何開始
英國紅十字會的一個分支,1949年9月30日成立的新加坡紅十字會(SRC)成立於1973年4月6日由議會法案。操作的SRC也引導其最後一次修訂的憲法,並在2012年6月批准。
我們如何組織
SRC是誰被任命由新加坡,贊助的SRC共和國總統由一名主席為首的由19個成員的理事會管轄。理事會是負責SRC定下議會和憲法法令追求的目標。理事會有四項監督委員會提供相關的建議和專業知識,即財務及投資審計,企業管治及提名和人力資源及薪酬委員會。
一般管理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由秘書長/ CEO的SRC的SRC。由理事會規定的政策和指令的實施是通過秘書處由秘書長/ CEO為首。秘書處組織成三個部門,運營,資源和紅十字青少年。我們的志願者隊伍的力量和決心,為實現我們的願景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使命開展。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一起工作規劃,組織和實施的SRC的活動和方案。
我們的服務
SRC幫助脆弱通過主機基本服務:
紅十字會為殘疾人提供長期住院,喘息及日間護理服務,為成人和兒童嚴重和多重殘疾。
社區FIRSTAID的國家和社區活動提供急救服務,以及急救人員每個周末輪在東海岸公園的服務。
TransportAid提供交通補貼的弱勢群體,尤其是老人和他們的醫療治療和日間護理中心。
FoodAid提供的營養食品,在我們的社會中最弱勢的每月口糧。
紅十字會獻血招募計劃通知,教育,激勵,招募,保留和識別獻血者,確保血液安全和穩定供應,以滿足日常輸血需要在所有的醫院。
國際服務災害和危機,通過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救援和發展工作的倖存者提供援助。它還管理重建家庭鏈接計劃,海外人道主義項目和國際人道法的傳播。
志願者和青年發展培訓所有的志願者,包括紅十字會青年志願者人道主義明日領袖通過結構化的培訓和社區計劃。
新加坡紅十字會學院進行人道主義干預的志願者和社區,他們准備緊急情況的急救課程和培訓。
⑹ 亞洲的新加坡為何能成為上帝的寵兒,極少有天災
一般來說板塊兒交界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現地震這樣的地質災害。這主要是因為板塊之前都是運動的,兩個板塊之間輕微的碰撞和分裂都會導致地面有較大的波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環太平洋板塊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現象。而且一般來說處於遠洋的地區板塊活動也比較密集,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地殼比較的薄弱。輕微的震動在這里都會導致發生比較大的災難。
但事實就是如此,雖然處於三大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新加坡的地質特別的穩定。除了這些之外,新加坡也沒有洪水和旱災。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導致這里的熱帶產物特別的繁多。再加上又處於赤道上,所以新加坡也沒有遭受過台風的侵襲。而且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非常的合理,這里降水豐富,所以城市裡邊都有獨特的雨水儲存和排放設施。
⑺ 新加坡的環境問題
新加坡罰款很厲害,還有很出名的鞭刑
新加坡的環境治理
新加坡是一個美麗清潔的島國,68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幾乎無處不見花,無處不披綠,享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事實上,新加坡建設「花園城市」也經歷了一段痛苦的過程。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的迅速工業化使其經濟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3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使新加坡完全成為一個城市國家,各類建築覆蓋了2/3的國土,鄉村消聲匿跡,耕地喪失殆盡,糧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賴進口,水資源日益短缺,治理空氣污染和保持城市清潔的壓力越來越重。
最近10多年來,新加坡不得不主要依靠買水度日。它從馬來西亞19個水庫引水,並在馬來西亞建立了9個水處理廠和15個儲水設施。20年來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增加了4倍,平均每個居民每天留下1.1公斤垃圾。新加坡現有4個垃圾焚化場,佔地面積相當於350個足球場,而且每隔20~30年就須另找一處垃圾填埋場地,這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談何容易。
鑒於此,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潔凈的飲水、清新的空氣、干凈的土地,安全的食物、優美的居住環境和低傳染病率」等環境目標,通過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計劃、嚴格的執法和到位的管理對工業化的環境後遺症進行補救。
新加坡具有完備的環境立法。新加坡環境污染管製法令,對各類廢物處理和排放都規定了明確的標准,使各項工程建設、工商活動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新加坡也設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確保各項建設和社會活動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
環境維護和建設並重,從長計議,是新加坡環境管理的一大特色。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精心的城市規劃卻創造了令人不感到擁擠的空間。新加坡人自稱是彈丸小國,但無論在新加坡的工廠區還是居民區,高樓大廈之間都建有花園,空地都鋪上草坪,連過街天橋上也不例外。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在尚未開發的1/3國土上不再搞建築工程,轉而依靠填海和拆舊建新來解決土地奇缺問題,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給子孫後代。為減少對外國水供應的依賴,新加坡計劃把全國70%國土上的雨水都收集起來。
垃圾、廢水、廢氣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感到頭痛的問題。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專職部門,幫助廠家和居民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廢物的產生。目前新加坡的製造業廢料有40%已得到再循環使用。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已在1/7的居民中實施,垃圾收集人員定期發給居民專用塑料袋和定期回收紙張、舊衣服、電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新加坡工業廢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經凈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業用水。新加坡在主要馬路上設立了汽車尾氣監測體系,不符合「歐洲2號」廢氣標準的車輛已被禁行。
新加坡的清潔環境還得益於公共衛生教育和嚴厲的執法。新加坡每年都開展清潔周和綠化周活動。在新加坡的公共汽車上往往可以看到「亂扔垃圾罰款1000新元」的告示。違規者必會收到一張罰單,如果不按時交付罰款就會受到法院傳訊。此外,違規者還會被有關部門召去充當反面教員,穿上標志垃圾蟲的服裝當眾掃街,籍以示眾。亂扔煙蒂、隨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壞草坪、駕駛冒黑煙車輛等都會受到類似懲罰。
新加坡在工業化過程中丟掉了原有的生態環境,但經過不懈努力又建立起一個新的良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