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為什麼愛拍中國戲

新加坡為什麼愛拍中國戲

發布時間: 2023-07-24 15:52:19

⑴ 新加坡華族舞蹈有哪些特色

新加坡近一半是華人,華族舞蹈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並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形成了獨具新加坡特色的華族舞蹈。

華族的民間舞蹈種類多種多樣。舞獅、舞龍、紅綢舞等眾多經過改編的民間舞蹈都是由華人傳播到新加坡的。例如中國福建流傳至新加坡的歌舞「採茶燈」,又稱「採茶撲蝶」,深受廣大新加坡群眾的喜愛。相傳,「昔時,每逢採茶季節,茶女們上山摘新茶,休息時,常聚於山上的『茶寮』,演唱茶歌,配以採茶勞動、撲蝶的舞蹈動作,久而久之,動作漸漸趨於多樣,隊形變換豐富,並被用於喜慶場合,成為年節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採茶燈」的舞蹈動作優美,靈活多變,節奏感強。除此之外,漢族的膠州秧歌也受到新加坡人民的歡迎,它是在演唱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形式而成為舞、戲結合的表演形式。海南黎族的打鼓舞也叫「鑼鼓舞」,原是為驅鬼、除病、求平安,人們請道公表演的舞蹈。開始前,先把一面木鼓置於鼓架上,兩旁站著數名敲擊銅鑼相配合的助手。表演者(道公)身穿長袍,頭纏紅巾,並插上幾根山雞羽毛,兩手各執鼓槌邊擊鼓邊舞,鼓聲或輕或重,鼓點時疏時密,舞步、舞姿隨之變化,鑼聲與之配合,舞者神情肅穆,舞姿威武粗獷。另外,跳錢鈴雙刀舞時,舞者兩人,一人持長約60厘米的竹製「錢鈴棍」(竹子兩端挖空,裝上銅錢),另一人兩手執鋒利的「五寸尖刀」,持刀者圍繞持棍者揮刀刺擊。持棍者邊敲打出聲,邊上下左右揮棍防禦,表演格鬥場面。驚險中,突出了他們的靈巧、機智。黎族男子喜歡弄刀棍,此舞表現出了黎族男子堅強勇敢的性格。此外,荷花舞、劍舞等,都在不同時期傳入了新加坡。1947年8月,中國歌舞劇藝社受邀到新加坡訪問演出,舉行了巡演並組織了培訓活動,指導新加坡的舞蹈愛好者學習、排練中國的舞蹈節目,對華族舞蹈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新加坡的舞蹈家積極響應「新文化」的號召,開始尋求新的角度來編排新加坡題材的舞蹈。此後,新加坡的舞蹈家將華族的民間舞蹈與其他種族的民間舞蹈加以整合,融入民族友好的題材,象徵民族大團結。

新加坡華族的舞蹈服飾與中國的服飾相差無幾,既有體現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服飾,也有熱情奔放的少數民族服飾。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不同文化的撞擊,但在它們身上還是可以看到中國元素的影子,同時也可見在新加坡生活的華族人民對家鄉的眷念之情。

⑵ 為什麼中國的許多神話電視劇中有新加坡演員

1. 新加坡的市場有限,很多新加坡的演員都在外地發展,以前都在香港,台灣等地。
2. 中國的市場很大,現在市場放開了,,所以很多人都到中國來演戲,當然也包括新加坡演員
3. 導演不是白痴,有這么多的演員可以挑選,適合角色,價格合適,又是其他國家的演員來參與,怎麼也炒個收視率吧。

⑶ 新加坡舞蹈有哪些特點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種文化交織融合的國家,它的舞蹈就如同其多元化文化一樣,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新加坡的舞蹈大致分為三種:宮廷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

一、宮廷舞蹈

新加坡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從其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中可以窺見其他國家舞蹈的影子。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受中國戲曲的影響較深,不管是精神文化還是具象動作都具有明顯的中國色彩。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融會了文學、音樂、舞蹈、朗誦、武術、雜技、美術、幻術等多種藝術成分,將它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豐富的表現形式來展現復雜的社會生活以及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戲曲有固定的程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有的藝術風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自己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世界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戲曲產生以來,舞蹈就不斷被吸收進去,戲曲舞蹈在戲曲的「唱、念、坐、打」四種藝術手段中,占據「坐、打」兩項。戲曲舞蹈在戲曲中以表現各種人物、情節情景、舞蹈化的生活動作和優美的舞蹈段落及精彩的武術雜技等成分為主。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吸收了部分中國戲曲中的元素,舞蹈中的手、眼、身、法、步及形、神、勁、律都繼承了戲曲的精髓。新加坡的宮廷舞蹈中經常出現雲手、風火輪、雙晃手、圓場、小射燕、蘭花指、山膀等戲曲中常用的動作,亦有戲曲中眼、板、身、法的影子,京劇中亮相和旋轉則成為華彩之處。華人將中國的戲曲舞蹈帶到了新加坡並逐漸發展起來。據文獻記載,從1887年開始,新加坡有供戲曲表演的戲園,許多中國的傳統戲曲舞蹈在新加坡得以保存。新加坡的華人將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加坡其他種族的舞蹈結合起來,創造出既有中國文化精髓又能代表新加坡的舞蹈作品。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宮廷舞蹈還受到了東南亞其他國家文化藝術的影響,宮廷舞蹈又帶有一定的東南亞特色,舞蹈造型多以「三道彎」為主,膝部外開,做半蹲狀。東南亞其他國家舞蹈的加入使其宮廷舞蹈變得庄嚴而又活潑、古拙卻不失輕盈,舞姿婀娜流暢,富有雕塑感。由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關系,新加坡的很多舞蹈中往往會涉及馬來西亞舞蹈。馬來西亞的宮廷舞蹈是在馬來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舞蹈藝術的精華而逐漸完善的,並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宮廷舞蹈藝術家。至今保留下來的有:受泰國宮廷舞影響的阿昔舞,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宮廷舞影響的蠟燭舞,帶著長甲的依奈舞以及加美蘭朱吉舞等。馬來族流傳至新加坡的宮廷舞蹈里最著名的要數朱吉舞了,一般在慶典上和社交場合中演出。這種舞蹈無論是舞步還是音樂都和恰恰舞非常相似,舞蹈節奏較為舒緩,動作優雅大方,但其風格卻是活潑、歡快且具有娛樂性的,來賓或遊客通常都會受邀加入和舞者一起跳朱吉舞。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同時也受到了印度教的影響,新加坡人民高度重視印度的宮廷古典舞蹈,這種舞蹈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較著名的印度古典宮廷舞蹈有克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婆羅多舞、格塔克里舞。盡管印度人口佔新加坡總人口的比例不到8%,但他們在新加坡的舞壇上卻佔有重要位置。多才多藝的巴斯卡先生在1952年來到新加坡,為印度舞的普及作出了卓絕的貢獻。他最重要的功績是推廣了印度古典舞和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卡塔卡里(Kathakali)舞,後者是典型風格化的印度古典舞蹈劇,不同行當的化妝與表演各具特色,表演形式很特殊。在他將近六十年的教學生涯里,他與夫人孜孜不倦地以高質量的教學培養新舞者,並一直用傳統舞蹈創作新作品。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將印度舞介紹給了新加坡其他種族的人。1958年,他大膽地用印度古典舞表現了中國著名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吸引了大批華人舞蹈愛好者學習印度古典舞和欣賞印度表演藝術。直到今日,年近九十的他依然致力於將馬來文化與中國的故事、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改編成卡塔卡里舞劇。他成功地將明代小說《西遊記》中的《盤絲洞》和馬來民間傳說《紅山的故事》搬上舞台,不斷地為新加坡多元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新加坡將不同種族的宮廷舞蹈文化吸收、發展,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為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增添了無限魅力。

新加坡的宮廷舞蹈服裝延續了東南亞人民對藝術的細心和對服飾、首飾製作華麗的傳統,非常精緻華貴。服飾、首飾風格各異,融入了中國元素、泰國元素、印度元素等,極具特色。頭飾、首飾上的一朵朵花雕刻得栩栩如生,隨著演員頭部的活動還會自然地顫動,其精細、精緻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舞蹈演員的服裝都是短小的上裝和長過膝蓋的、具有一定蓬度的中長裙,這樣除了舞蹈演員的上下身看起來比例協調以外,還能突出地體現出獨特的風格。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