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為什麼是左道行車

新加坡為什麼是左道行車

發布時間: 2023-07-25 05:32:36

『壹』 新加坡立國後改革的背景

新加坡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座城市,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取得獨立時,還是一個破落不堪的海港小城,在不到50年的時間里,整個國家建成一座「花園城市」,在經濟方面曾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為了探尋新加坡崛起的成功之道,學者匡導球前兩年有幸參加了「連瀛洲紀念獎學金」項目,赴新加坡學習考察,並將其研究成果《星島崛起:新加坡的立國智慧》公開出版。
對於大眾而言,公務員廉潔、高效的工作風貌,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形象。廉潔是公務員必備的一種品質,而廉潔的基礎是公務員不能有私慾,不能感情用事。如果公務員事事為個人著想,打自己的小算盤,那麼在公務的執行中必然會損害大眾的利益。當然,新加坡的公務員廉潔奉公,其制度約束是前提條件。俗話說:專業人做專業事。
新加坡正是因為倡導公務員的專業化,執行公務才顯得高效。而我國有少數人,並無專業技能,依仗人脈關系進入公務員行列,對很多具體的公共事務並不在行,給人「外行領導內行」的感覺,並且公務處理中馬虎草率,公務決策中考慮問題要素不周全。這樣的人只會給政府形象的樹立增加負能量。
為未來調整經濟發展模式
從整體上看,經濟發展模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振興。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一種經濟發展模式,都是基於本國國情基礎之上的探索與實踐。從外部環境來看,新加坡除了地理位置與海港運輸之優勢之外,劣勢則更為明顯,如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連淡水供給都存在困難。新加坡在建國之初,社會凋敝、工業基礎薄弱、失業人口眾多,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沒有照搬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是結合新加坡的地域特點和現實情況,在上世紀60年代建國初期,就把經濟發展定位為「外向型、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
作者在本書第一章「奮斗的歷程」的章節中介紹,當時世界正處冷戰的緊張時期,歐美很多企業家為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市場而苦惱,新加坡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取消了300多種關稅,大力引進外資,在土地、稅收方面給予優厚待遇。幾乎是一夜之間,新加坡成為全球的「投資天堂」和「世界工廠」。新加坡依靠外資的大力推動,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實現了國家現代化的華麗轉身。其實,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從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得到了很多啟迪,中國也是依靠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才使得經濟發展多年來一直保持高昂的態勢。
然而新加坡政府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審時度勢。當以製造業為主導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生矛盾得到有效解決之後,新加坡決定擺脫低工資和低生產的舊模式,提出了「第二次工業化」的發展理念。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推進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以完成從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和服務業的跨越。正是秉承這一理念,新加坡的高新技術經濟、知識經濟局面在上世紀90年代業已形成。新加坡為什麼要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其實道理很簡單:製造業在環境污染方面的缺點顯而易見,新加坡承受不了「環境之痛」,另外,國家要實現經濟良性發展,必須培育具有產業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
閱讀本書時,筆者深深感受到,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現狀,和新加坡上世紀90年代的情形尤為相似。經濟發展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國家則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科技研發,以科技創新助推企業發展。但是中國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巨大,突然關停那些環境污染嚴重但經濟效益好的工礦企業,這顯然也不現實。經濟體制的改革,也確實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伴隨著陣痛的過程。
構建「幸福國度」的基石
作為一個國家而言,只有把經濟發展的成果拿出來讓人民共享,國家政權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國家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得到強化。當前的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消除貧困,並在住房、葯療、教育、食品等民生問題方面不斷提升層次,為「幸福國度」的發展目標邁進。為了構建「幸福國度」,新加坡重點在「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三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本書中也分別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這對當前我國不斷改善民生提供了經驗。尤其是住房與養老,筆者更為關注。
眾所周知,由於土地空間的局限性,一直使新加坡的房價高位運行。但是新加坡政府為了一般工薪族買得起房,推出了以「自我積累、自我保障」為特徵的中央公積金制度。新加坡的公積金和中國不太一樣,中國的公積金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即便是買房或者裝修之用,若要取出來要經歷無數繁瑣的手續。另外,每個人的公積金數目在房價高漲的今天只是杯水車薪。而新加坡人的公積金數目大、取款非常方便,並且看病、求學等等,也可以使用公積金。新加坡政府為了使每個家庭都能有房住,推出了由國家主導的住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策略。
「老有所養」的問題,是很多國家面對的又一個棘手難題。人民的晚年不能安享,幸福生活就是一句空話。本書第五章「自力者,他助之」中,作者認為,養老問題不僅需要家庭內部解決,政府的政策導向更為關鍵。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老了就不能工作,不能創造財富,只有依靠家庭、社會、政府三個方面的力量才能擔當起養老的重任。新加坡最初推出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就是基於「老有所養」的這個目標。民眾退休之後,有權一次性連本帶息取走自己「個人養老賬戶」上的全部存款,以作個人養老之用。
《星島崛起:新加坡的立國智慧》這本書中,作者在介紹新加坡諸多成功發展經驗的同時,常常與中國的發展現狀進行理性的對比,這樣可以帶來更多思考的空間。總之,新加坡作為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以統籌兼顧、協同創新作為發展的總體思路,書寫一個島國崛起之傳奇。新加坡固然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國學習借鑒之處,但是中國的國情與新加坡的歷史背景不同、經濟基礎不同、人口組成與自然環境要素不同,中國的發展不可能在新加坡一一找到答案。中國的崛起之路,還是要靠中國人在摸索中尋找。

『貳』 新加坡是不是全市的車方向盤都在右邊,是不是有些道路行駛設計在靠右手邊行駛

方向盤在右側的國家和地區有:英國、愛爾蘭、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澳門地區。
目前世界上有兩種通行的制度,一種是靠右邊行駛,一種靠左邊行駛,全世界大概有90%的國家在實行右行,剩下的就是靠左邊行駛的啦。起初在卡爾賓士發明汽車之初,汽車方向盤是居中的。但是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90%以上的人習慣使用右手,為准確安全地使用排檔和剎車,設計師自然將駕駛座設定在右邊。而早自馬車時代,歐洲的人、車都有右行的習慣。汽車初問世時,車主絕大部分雇有司機,為方便司機為主人開門,早期汽車自然而然是右駕右行。隨著歷史的演變,不同國家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英國的右駕左行還得翻開中古時期英國的騎士決斗史,英國騎士在上馬決生死時,因右手持用武器,所以馬匹必須靠左走,才能准確地刺殺對手。這樣在不斷地練習和對決中,騎士靠左行就成為習慣,久而久之,朝野蔚然成風。所以當駿馬換成汽車時,現代英國騎士仍然沿襲右駕左行的傳統,並帶到了殖民地。從而影響了一大批地區或國家,如香港、澳門特區,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
歐洲大陸左駕右行
20世紀20年代,隨著車禍的頻繁發生,有的車廠經研究發現,若右駕又右行,遇到超車,會影響視線,於是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左駕右行的新規定;到了1927年,歐洲大陸達成「左駕駛座靠右行駛」的制式行車規則。當然英國基於保守的傳統,仍然堅持右駕座的設計,但在遵守交通安全的共識下,創立道路中央分道標線,得以兼顧行車安全與面子。

『叄』 新加坡的行車規范有哪些

道路安全是最需要我們遵守和注意的,每年的交通事故太多了,新加坡車輛靠左行駛,駕駛座在右側,與國內完全相反,這就特別需要我們改變日常的習慣,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新加坡的行車規范吧。

新加坡的行車規范有哪些

新加坡-駕駛規則

1.注意事項

- 新加坡車輛靠左行駛,與中國大陸相反。

- 全島以英文書寫的道路指示牌清楚、易懂。

- 在早晚交通高峰時間,新加坡一些主要街道會出現短暫的堵車現象。

- 此外,由於當地道路以單向車道為主,請規劃好行車路線。

- 晚上7點到早上7點期間開車,車輛必須打開車頭燈。

- 此外,若非因交通狀況,車輛未行駛時,發動機仍然啟用,將被處以最高5000元新幣的罰款。

2.環島

- 環島內的車輛擁有先行權,准備進入環島的車輛必須給他們讓道。

3.路權(讓路)

- 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十字路口處,來自右方的車輛擁有先行權。

- 在十字路口處,紅燈亮時,如果有允許車輛左轉的指示牌,屆時車輛可以左轉,但前提是車輛必須給行人道上的行人和對面來車及時讓道。

4.超車

- 右側車道是快車道。一般情況下,請從車輛的右側超車。

5.限速/高速公路

- 市區限速50公里,隧道限速70公里,省道限速70~90公里。超速罰款依情節嚴重程度罰款130新幣到200新幣不等。

- 新加坡高速公路基本通過電子收費系統ERP進行收費,在經過高速公路電子閘門前將儲值卡插入車內自帶閱卡器內即可完成電子繳費。通行費由時間、車流量及車型決定,一般約1~4新幣。大部分便利店及油站均提供儲值卡充值服務。

6.交通信號燈

- 一般情況下,紅燈亮時,車輛禁止左轉和右轉。除非左轉指示燈同時亮起,否則禁止左轉。

新加坡騎自行車的規定

1.晚上騎行要開燈,前白後紅

新加坡的氣候白天炎熱暴曬

晚上則會涼爽許多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晚上騎行鍛煉

但是夜晚騎行一定要開燈

而且燈的顏色是有規定的

車前方使用白光燈

車後方使用紅光燈

標准化的前後燈顏色

可以讓周圍的行人、司機以及騎手本身更安全

在能見度差的天氣下開燈尤其重要

如果違反此項規定

可能面臨1000新幣的罰款、3個月的監禁哦!

2.不同道路不同限速

我們在騎行的時候

不同的道路也有不同的限速標准

比如說在人行道上

速度要求在10KM/H以下

在公園內標注PCN的路上

這些路段可以用於跑步、騎行、輪滑等運動

速度則要求在25KM/H以下

如果是在馬路上騎行

通常限速為50KM/H

這個速度基本上是奧運會水準了

絕大多數人拚老命也達不到這個限速

但是公路上情況更為復雜

要嚴守交通規則哦!

如果違反此項規定

有可能面臨1000新幣的罰款、3個月的監禁哦!

3.禁止騎車時操作手機(打字、接電話等等)

只要是在騎行的時候

就不允許操作手機

比如說接電話、發簡訊、打字等等

這樣真的很危險哦!達咩!

如果你需要查看路線

可以將手機固定在車把上實時查看

但是需要接電話、打字的話

還是要在安全的地方靠邊停車再使用手機哦!

『肆』 新加坡是紅燈行車綠燈停車

紅燈停,綠燈行。
但是新加坡是靠左行駛的,遵照英國的。

『伍』 新加坡模式的質疑解析

新加坡不講意識形態,只講共享價值。它把自己的文化,與憲政制度結合,是亞洲第二個把東西方文明結合得最好的國家。我認為,日本是第一個把自己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政治民主結合得最好的國家。日本並非是完全的西式民主。日本結合了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西方的民主憲政。自民黨內部的派系能夠達成共識和傳統文化分不開。日本政治人物也勇於承擔責任,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份。新加坡領導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條政治道路。制度移植在新加坡沒有發生,所發生的是制度創新。
美國的制度已經經歷了兩百多年了,已經生根了,誰也毀滅不了。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多民主政體的運作很有問題,成了社會不穩定的根源。本來民主的精神就是相互妥協的,但這些國家往往相互攻擊。在亞洲,很多國家實行民主已經有很多年,但政局還是那麼亂,社會經濟也不發達。新加坡避免了很多發展中民主國家所走過的彎路。制度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新加坡也提出了「後李光耀時代」的問題。我自己的判斷是,在「後李光耀時代」,李光耀時代所確立的制度正是確保這個制度延續性的制度保障,同時這個制度里也包含著巨大的制度創新精神。 新加坡在很多中國知識分子眼中,是個異數。因為常識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不民主,不讓人民充分享有監督政府的權利,政府就必然墮落為人民的老爺,就不可能使政府廉潔勤政,建立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新加坡卻讓我們無話可說:它相信權威主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沒有充分的新聞自由,建國40年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父親可以傳位給兒子;但它同樣很文明,沒有人隨地吐痰,擁有潔凈的空氣、優美的環境,人民享有很好的福利,老百姓至少看上去生活得很幸福。
曾經,我們很想把中國搞成一個「大新加坡」。比如中國老百姓對官員腐敗非常痛恨,而新加坡政府的廉潔程度比較高,為什麼呢?原因是新加坡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高,就用不著搞腐敗了。這條經驗非常容易學,要想讓我們國家的公務員廉潔,只要給他們加工資、加福利就可以了。
中國公務員確實常常加薪,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出公務員加薪和他們的廉潔程度有直接關系。是因為我們加薪加得還不夠多,還是這條新加坡經驗不適合「中國國情」?遺憾的是很多人沒有搞清楚。
新加坡確實是一個奇跡,尤其是華人社會的一個奇跡。 國內對於新加坡經驗的報道,問題出在哪裡?
這些直接或者間接的報道,大都是斷章取義的,多年來,只讓人知道一面,而沒有讓大家了解另一面。公眾所接受的信息經過了不負責的過濾。
如果一位部長在大選中落選,那他什麼也沒有了。部長薪金看起來很多,但這是全部收入,再沒有其他收入,也沒有其他任何特殊待遇,連住房都得和普通市民一樣,到市場上購買。
另外,新加坡的政府中公私分得很清楚。有一件事對我震撼很大。一位新加坡部長應邀來北京辦公務,有點空閑時間,想看看北京有特色的景點,我介紹了一處。部長一行4人要打車過來,我說,還是我開車去接吧。我跟部長開玩笑說,能給部長開車,對我是不可想像的事。
相對於新加坡的整體富裕程度來說,如果以中國作為參照系,新加坡的官員從自己崗位上獲得的利益並不算高。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新加坡的官員並不是藉助政府權力和關系網才變得身價倍增。通常,他們在進入政府之前就已經是富人,能夠獲得很高的薪酬。比如,一個原來能在企業得到300萬元年薪的人,進入政府獲得100萬元年薪,對他而言,這只能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收人,而不能算是高收人。這些人該有的都有了,本來就是社會公認的精英,進入政府的初衷,往往就是為了回報社會。 新加坡確實是權威主義,但他們的權威主義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新加坡的新聞界不敢隨便批評政府,但他們的政府並不會直接干預新聞運作,而是通過事後法律起訴,比如告人家誹謗罪,以公開答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另外,當媒體公開批評政府官員時,政府往往不採取封殺措施,而是主動曝光,向社會全面披露,有問題就主動檢討、嚴肅處理,沒問題也向社會作詳細解釋。 對於新加坡的成就,有兩種觀點,一種歸功於儒家傳統和「東亞價值觀」,一種則認為是因為「經濟透明和法制嚴明」。
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往往都受過西方高等教育,他們的領導人多出身資產階級,並且大多是受過劍橋教育的大學生。在新加坡,下層人一般說中國話,比如你坐計程車,或者在小攤上吃餛飩,你和老闆用華語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但你到政府辦事,大家說的都是英語,好像一下子切換到另一個系統,你似乎在和一幫黃皮膚的歐洲人打交道。
儒家傳統和價值觀當然也發揮了部分作用。「選賢與能」可以算是儒家的。人民行動黨標榜自己是一個由精英分子組成的政黨,包括李光耀在內的領導人,也確實是一批受過西方系統教育和熏陶的精英,所以,能夠成為人民行動黨黨員,在新加坡代表一定的社會地位。 要有效集中權力,維持權力和使用權力,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權力要有載體,需要有組織結構。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是個精英黨。黨員分幹部黨員和普通黨員兩部分。普通黨員不多,幹部黨員更少。社會上大家感覺不到黨的存在。黨是隱性的,是政治領域的「看不見的手」。就是說,政黨是融於社會的。實際上,政黨必須是社會的一部分,是社會的精英部分。這是列寧主義政黨的要點。政治人物來自民間。如果政黨變成了脫離社會的自成一體的既得利益集團,那麼這個政黨就會處於危機之中。
新加坡盡管是一黨執政,但政治體系是向社會開放的。從建國開始,新加坡的領導人就意識到,在一個沒有任何資源的國家,政治人才是國家生存、發展和提升的關鍵。在西方發達國家,最優秀的人都去經商。新加坡要把這些最優秀的人來從政。因此,執政黨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扮演「伯樂相馬」中的「伯樂」,在全社會、全世界尋找優秀人才。
在新加坡,政府的官僚系統公務員是內部選拔的,但其政治精英,很多是社會為執政黨培養的。或者說,很多政治領袖都不是執政黨自身培養的,而是從社會吸收進執政黨的。在上世紀70年代,人民行動黨吸收了後來成為總理的吳作棟和副總理的陳慶炎。在80年代和90年代,又吸收了已經在職的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黃根成等精英人才。這些領袖人物在成為執政黨領導人之前,都是社會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他們在哪個領域成功了,執政黨才邀請他們入黨,為國民服務。所以,在新加坡很少有「黨齡」一說。今天不是黨員,明天黨需要你了,你就可以成為黨員。這就解決了很多列寧主義政黨黨內論資排輩的問題。列寧主義政黨的本質就是要吸收社會的精英,但在列寧主義政黨成為組織之後,往往會演變成為既得利益集團。新加坡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解決方法就是維持政黨的開放性,向社會開放。 新加坡本身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國家。人民行動黨議員都要定期和選民直接見面,討論他們所關心的問題,這就把執政黨內和社會結合起來。如果代表、委員們沒有和社會連接的有機機制,都不跟老百姓發生直接的關系。如果這些代表和社會、人民是沒有直接的聯系的,那麼他們如何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呢?
新加坡把民主和一黨執政制度很好地結合起來。西方人說新加坡是非自由的民主,但名稱並不重要,關鍵是民主要能夠產生一個好和有效的政府。在西方國家,民主政治能夠有效運作獲益於民主化之前的基本國家制度建設,也獲益於比較高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能夠確立基本國家制度和取得社會經濟發展之前,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民主化。民主政治因此經常出現問題。尤其是,民主政治具有不可逆轉的性質。一旦民主化,很多基本國家制度就很難建立起來。這就有可能使得這些國家長期處於弱勢地位。
應當強調的是,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可能出現一個好政府。中國古代也出過好皇帝和好政府,但那是靠一個領導人的個人素質。領導人好,政府就好,個人的因素扮演了主要作用,缺乏制度性的保障。新加坡是用民主制度來保證這個好政府的。執政黨必須通過五年一次的「大考」,即大選。因為有很多反對黨存在,盡管他們很小,但也構成良好的競爭壓力。反對黨本身對執政黨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制約,在國會里只有少數幾個名額。但如果人民不滿意執政黨,在原則上在大選時是可以支持反對黨的。因此,執政黨始終有壓力。執政黨的執政行為必須讓多數民眾滿意。
同時,要保障真正的人才被錄用。新加坡的一些官員,他們在進入政治之前,都是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但是執政黨很開放。政府需要的是具有建設性批評的人。只要批評得有理,執政黨就會使用他們。執政黨最不喜歡光會講好話的庸人。你有能力,有業績,有建設性意見,黨都可以把你吸納進來。如何保持政權的開放性,代表社會利益,這是執政黨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執政黨本身就會演變成既得利益。
執政黨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這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新加坡政府做到了很多發達的民主國家做不到的事情。新加坡政府的立國精神是民本主義,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精神。在很多地方,人們對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對資本和人民的作用爭論不休。但新加坡很好地處理了這些方面的平衡。新加坡政府在「親商」和「親民」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親商」也就是親商人,重視資本的作用。 政治可以集中,權力可以集中,但必須保證這些掌握權力的人,必須是社會上最優秀的人。這是新加坡領袖的重要考量。在民主政治中,反對黨的作用是能夠制約執政黨,但也存在著其他更加有效的制約措施。上面說過,對新加坡執政黨最有效的制約並不是反對黨,而是社會,也就是人民。
應當指出的是,選拔不是指定,選拔就是黨內民主、黨內競爭。對新加坡的領袖人物,人民行動黨的黨內認同很重要。李光耀曾講過,在吳作棟和陳慶炎之間,前者並不是他的首選。但黨內支持吳作棟,最後是黨內精英認同而不是個人認同起了作用。
保證候選人的品質、才能,老百姓投票才有意義。這點新加坡做得很好。議員要選舉產生。比如,把一個在某個領域做得很好的人注冊到一個特定的選區,讓老百姓選舉你。他是先有社會認同,再有政黨認同的。黨外做得好的,會被黨直接吸收進來,所以他很容易當選。
新加坡也在作政治改革,主要是為了更多的民主,增加反對黨在國會內的比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這個改革是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及保持民眾對政府強而有力的授權。新加坡決定修改選舉條例,將反對黨在國會的保障席位,即非選區議員的席位,由最少3個增至9個。不論反對黨候選人的得票多少,在國會都有最少9個席位,令反對黨在國會的比例增至兩成。新加坡政府強調指出,比例代表制不會是政治改革的選項,否則會出現弱勢政府。就是說,發展更多的民主並不一定要學習西方。西方的很多做法在理論上比較公正,但在實際上並非如此。西方的很多做法並不符合亞洲國家。新加坡所作的精神就是在體制內提供給不同的利益和聲音以更大的空間,在體制內消化和協調不同利益。

『陸』 去新加坡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旅遊注意事項
1、餐飲購物:
1) 新加坡不鼓勵支付小費,酒店和餐館的帳單上都會列出10%的服務費。機場內禁止支付小費。
2) 新加坡除了Food Court和Hawker Centre,其他大部分餐廳酒樓都會收10%服務費和7%消費稅。
3)在新加坡的餐廳就餐要注意一些莫名的附加費。如:有些餐廳會在顧客坐下時遞上一碟小菜或茶,但不會告知這是收費的。在高檔以上的餐廳里(特別是有酒吧的餐廳里),如需免費的水請告訴服務員要tap water(自來水;新加坡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
4) 新加坡的小店鋪一般都可以嘗試還價,可是幾乎都不接受退貨。
5) 在農歷新年期間,新加坡幾乎所有的Food Court和 Hawker Centre中的華人攤位都會關門過節。
6) 新加坡大部分的店鋪都在11點以後才開,晚上10點關門。
2、交通出行:
1) 新加坡很小,很多地圖上看上去很遠的距離,其實步行很快就到了,所以在看新加坡地圖時,要特別留意上面的標尺。
2) 在攔計程車時,要先觀察一下周圍是否有計程車站,絕大部分的旅遊景點,商場都有自己的計程車站,在新加坡,如果周圍有計程車站,特別在市中心,計程車司機不會沿路停靠。
3) 在新加坡,巴士進站前你需要招手示意——哪怕此站只有一路車,否則巴士會徑直開走。巴士上沒有報站系統,如果你不確定要在哪一站下車,可以坐在離司機近一點的座位並請他到站時告訴你,一般他們都會熱情地幫忙。下車前要記得按鈴與刷卡。
4) 新加坡的車輛行車方向和駕駛座位置與中國相反,在左邊。過馬路時,若看到斑馬線,行人可以隨時通過,而車輛則會停下來讓行人 先行,但是在沒有斑馬線路口,行人需要按紅綠燈的指示過馬路。
5)新加坡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一般沒有小偷和騙子。
3、部分當地法規:
1) 違反新加坡禁煙規定者最高罰款可達1000 新元,隨便吐痰、棄物可罰款1000 新元。
2) 新加坡主張禁煙。公共汽車、劇場、影院、餐館和裝有空調的商店、政府機關辦公室都屬禁煙區,違禁要罰款500新元。
3) 行人須走人行橫道。翻越欄桿罰款50新元,如果50米內無人行橫道,要從交通指示燈下過馬路。
4) 口香糖是不被進口、攜帶、食用,違者罰款。
5) 新加坡所有公交車與地鐵(包括月台)上除了禁止帶榴槤,還嚴禁進食,水與飲料也不可以喝。
6) 上下扶梯請靠左站立;右邊是「超車道」。
7) 新加坡人對「秩序」有完美的詮釋,也真正體現了「世界上本沒有隊,排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隊」。地鐵站、路邊等計程車、食肆等只要有需要等待的地方,幾乎都會有隊。
4、禁忌:
1) 衣著:在參觀廟宇和回教堂時,衣著必須端正,手腳都得有衣物遮蓋。
2) 脫鞋:到訪印度寺廟和回教堂,都得在進門之前脫鞋,到本地人家裡作客也是如此。
3) 進餐:在吃印度餐或馬來餐時,請用右手。

『柒』 哪些國家車輛是靠左行駛的

目前車輛靠左行駛的國家有:英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愛爾蘭、馬爾他、新幾內亞、斐濟、湯加、諾魯、牙買加、蓋亞那、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非等三十多個國家。因為為首的英國是島國,習慣上又稱這些國家為島派國家。
採納哦謝謝

『捌』 為什麼新加坡是靠左行駛

在中國,開車是靠右行駛的,但像英國、日本一些國家開車是靠左行駛的,這是為什麼呢?是否和人體結構有關系呢?有人說,靠左行的國家左撇子多,那我就要問了,那為什麼這些國家的人不用左手寫字呢?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車是靠右邊行駛的,靠右有166個國家和地區,靠左的有77個國家和地區:日本、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泰國、南非等,主要是英聯邦國家

在英國,最先是根據騎士的習慣來決定車行的左右的。大多數人是右利的,用右手持劍,而劍鞘掛在左邊。這樣,當他們在路上行走時,很自然靠左走,右手持劍對著路中間可能出現的敵人。

法國人為什麼靠右走呢?法國農業發達,經常有馭手趕裝滿農作物的大車,前面拉車的有好幾匹馬。如果這個馭手是右利的,他應該坐那邊?坐左邊,這樣的話一揮鞭子,幾匹馬都夠得著。車夫坐左邊,車如果靠左走,他怎麼能看清最右邊那匹馬是不是跟對面來的的馬撞上?法國人靠右走,馭手坐在左邊,這樣就能看清對面來的交通。法國大革命以後,拿破崙征服了歐洲許多國家。他走到哪裡,就把靠右行的制度帶到哪裡: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俄國。歐洲大陸基本都靠右走了。

同樣,英國佔到哪裡,就把靠左走的制度帶到哪裡。

可是美國怎麼靠右走呢?本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呀。美國從英國爭得獨立時,法國人幫了忙。美國人想跟英國劃清界限,就下令靠右走了。

加拿大,怎麼也靠右走?起先法屬加拿大,就是魁北克附近,是靠右走的。英佔的部分,象大西洋沿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是靠左走的。後來為了一致,還要跟美國一致,就改為靠右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瑞典。瑞典本來靠左走,可是周圍幾個國家如挪威、芬蘭都是靠右走。在瑞典和鄰國之間有些小路,沒有國界標志,開車開著開著,就該換邊了,沒注意就容易出危險。於是瑞典政府為改制搞了公民投票。老百姓82.9%不同意,都怕麻煩。可是瑞典國會堅決,通過了法律決定左改右,從1967年9月3日早上5點生效。在這個時間前4小時和後1小時,所有私家車禁止出行。工人在這5小時中突擊改換交通標志。軍隊也出動維持秩序。剛開始右行時車速限得很慢,一直慢了一個月才恢復正常。這任務夠艱巨的。有的國家因此想改就沒改成。

英國想跟大多數歐洲國家一致,在1960年代考慮左改右。可是英國保守勢力太大,他們就拚命算帳,一算為了改制要改很多東西,得花幾十億英鎊。英國人節約,就不想改了。

巴基斯坦的例子也是在1960年代,政府對左改右考慮了很久,終於下了決心改!可是許多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當時他們用很多駱駝車,尤其是在晚上。老駱駝有個習慣就是喜歡走老路,讓它們換邊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巴基斯坦就沒有改成。

有些國家是因為戰爭才改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是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才改的。朝鮮被日本佔領,規定靠左走。戰後北部跟蘇聯,南部跟美國,這兩國都靠右走,於是整個朝鮮就靠了右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