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日本新加坡是怎麼轉型的
❶ 新家坡的經濟是怎樣發展的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馬六甲海峽東口,赤道以北137公里,面積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島和60餘個小島組成,總人口401.7萬,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萬,華族人口約佔77%。新加坡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炎熱,沒有台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是一個難得的天然良港。
作為一個城市島國,新加坡沒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資源。1965年獨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臨一連串的內憂外患。對此,新加坡政府審時度勢,採取了走「工業化道路」的正確經濟發展路線。其經濟發展經歷了由獨立初期時的勞動密集型工業,逐步過渡到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進而發展到目前的信息產業等知識密集型經濟。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開始逐步擺脫了僅僅依靠轉口貿易維持生計的局面,國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1965年後的37年間(截止到2000年),新加坡經濟平均增長8%以上。2002年人均GDP為37401新元(約合20887美元)。如今,新加坡已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運輸中心和國際貿易中轉站,世界電子產品重要製造中心和第三大煉油中心。
在面對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特別是遭遇今年全球經濟普遍衰退的情況下,新加坡為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提出了一系列經濟發展思路,歸納起來,可稱三大戰略,既「高科技戰略」、「中國戰略」和「擴大腹地戰略」。
❷ 為什麼新加坡能夠成功實現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
1985年,新加坡政府的重大思考與決策對該國的產業升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980年代初期之前,新加坡的工業仍然只是跨國公司總部經濟鏈條中的生產加工基地:產品在國外設計,生產線在新加坡,新加坡工廠的任務就是負責產品的生產。這種狀況與我們目前的情況非常相似。
1980年以後,面對中國改革開放、大量吸引外資的激烈競爭,新加坡展開了所謂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業運動,朝著研發、工程設計、電腦軟體服務業等一系列的知識密集型產業邁進。為此,新加坡政府做出了重大的決策:將新加坡作為一個全面的商業中心推向國際市場,由經濟發展局開始積極吸引金融、教育、生活、醫葯、IT、軟體等領域的國際性服務公司。新加坡政府決定將製造業的比重保持在25%的水平,將勞動密集型的企業轉移到亞洲鄰國,而新加坡則集中發展高附加值的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產業。
新加坡成功轉型總部經濟的三大經驗:
經驗之一:全球化網路中准確的定位。新加坡把自身的發展同亞洲的發展密切地關聯,以世界的眼光來謀篇布局,從而在聯結東西方的世界產業體系中准確定位。其策略是:首先鼓勵跨國公司在新加坡從事本國以外的生產與工作,推廣製造方面的服務,如采購與測試;其次再吸收獨立的服務項目,如物流管理等。1986年新加坡推出了總部計劃,到2006年,該國重量級的總部達到415家,2010年達到500家。
經驗之二:前瞻性的世界新興產業。不斷瞄準世界新興產業,通過引入新興產業和本地培育,使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
經驗之三:精英政府的人才戰略。新加坡政府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擔任高級領導人,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大學教授、企業家、銀行家等有能力,並且誠實和品德優秀的傑出人物。在產業體繫上,為了滿足高科技產業所需的特定勞動力,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日本、德國、法國政府共同建立了技術機構,使培訓過的新加坡人能夠勝任電子以及工程領域的專業工作。
❸ 韓國 日本 新加坡三國經濟發展中有何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以及南亞的國家現在正在走亞洲四小龍當年的路,作為世界工廠,承接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但四小龍國土(地)小,或者有著優越的地理區位(在當時世界格局下),容易完成原始資金積累和之後的產業結構調整。中國盤子太大,沒法像四小龍那樣全部帶起來,所以只有東部沿海地區才發展較快,有了原始積累現在也喊著要調產業結構,所以這些產業往內地遷,或者南亞其他勞動力更廉價的地方遷。新加坡和香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現在主要靠影視娛樂、旅遊度假購物;日本和韓國到是值得我們學習,汽車和數碼產品等民用科技在世界數一數二。中國這方面做得不夠,跟政府的扶持有關;地方政府或者大部門(央企)都唯GDP是尊,要的是在自己任內高快強等表面數據來表現自己的政績,不會有心思為當地的長遠發展謀劃。比如近幾年高速發展的房地產,不消說,住房條件有所改善,但更多的是政府超限透支資源,加上拙劣的執政能力甚至是低劣的手段導致社會畸形發展,社會資源和財富過度向一個行業聚集,向少數人聚集,而這個行業其對社會的前進推動作用有限,對於中國來說,又不像迪拜那樣能對外創造外匯。就像關上門,滿屋子搗鼓一個東西,搗鼓的很起勁,整個屋子都沸騰了,但對屋子本身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房地產本身發展的結果僅僅是部分民眾(如果不是本行業及相關行業人員需以高昂的代價)住房條件有改善,更多的是社會財富再度畸形分配,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在拆遷過程中出現各類暴力事件。近幾年快速發展的高鐵也是,當時在任者為了追求快速發展,拋棄自主研發的核心數控技術,全部花錢引進,風風火火的建設,結果是關鍵技術在別人手裡,自主研發的沒有得到支持和發展,搗鼓的只是一堆廢銅爛鐵,技術含量有限。這就是一般政府管理者的思路,不謀為國家為當地力根基,只圖表現。中國地廣,但農業落後,土地資源沒能充分科學合理利用,大部分的地方政府缺乏引導和規劃能力,扶持力度有限。工業和製造業要更注意細節,提高附加技術含量,樹立品牌和注重品牌信譽。對於中國來說,工農業才是社會的根基,根基力不穩,整個社會可能一時走得快,但走不遠,還有可能重重絆倒。古代君王重農輕商,在現在的中國也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如果把世界看作一個國家,重農工輕商也是正確的,這才是共產社會。未來,或許是這樣。
❹ 新加坡立國後改革的背景
新加坡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座城市,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取得獨立時,還是一個破落不堪的海港小城,在不到50年的時間里,整個國家建成一座「花園城市」,在經濟方面曾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為了探尋新加坡崛起的成功之道,學者匡導球前兩年有幸參加了「連瀛洲紀念獎學金」項目,赴新加坡學習考察,並將其研究成果《星島崛起:新加坡的立國智慧》公開出版。
對於大眾而言,公務員廉潔、高效的工作風貌,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形象。廉潔是公務員必備的一種品質,而廉潔的基礎是公務員不能有私慾,不能感情用事。如果公務員事事為個人著想,打自己的小算盤,那麼在公務的執行中必然會損害大眾的利益。當然,新加坡的公務員廉潔奉公,其制度約束是前提條件。俗話說:專業人做專業事。
新加坡正是因為倡導公務員的專業化,執行公務才顯得高效。而我國有少數人,並無專業技能,依仗人脈關系進入公務員行列,對很多具體的公共事務並不在行,給人「外行領導內行」的感覺,並且公務處理中馬虎草率,公務決策中考慮問題要素不周全。這樣的人只會給政府形象的樹立增加負能量。
為未來調整經濟發展模式
從整體上看,經濟發展模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振興。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一種經濟發展模式,都是基於本國國情基礎之上的探索與實踐。從外部環境來看,新加坡除了地理位置與海港運輸之優勢之外,劣勢則更為明顯,如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連淡水供給都存在困難。新加坡在建國之初,社會凋敝、工業基礎薄弱、失業人口眾多,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沒有照搬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是結合新加坡的地域特點和現實情況,在上世紀60年代建國初期,就把經濟發展定位為「外向型、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
作者在本書第一章「奮斗的歷程」的章節中介紹,當時世界正處冷戰的緊張時期,歐美很多企業家為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市場而苦惱,新加坡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取消了300多種關稅,大力引進外資,在土地、稅收方面給予優厚待遇。幾乎是一夜之間,新加坡成為全球的「投資天堂」和「世界工廠」。新加坡依靠外資的大力推動,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實現了國家現代化的華麗轉身。其實,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從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得到了很多啟迪,中國也是依靠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才使得經濟發展多年來一直保持高昂的態勢。
然而新加坡政府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審時度勢。當以製造業為主導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生矛盾得到有效解決之後,新加坡決定擺脫低工資和低生產的舊模式,提出了「第二次工業化」的發展理念。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推進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以完成從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和服務業的跨越。正是秉承這一理念,新加坡的高新技術經濟、知識經濟局面在上世紀90年代業已形成。新加坡為什麼要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其實道理很簡單:製造業在環境污染方面的缺點顯而易見,新加坡承受不了「環境之痛」,另外,國家要實現經濟良性發展,必須培育具有產業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
閱讀本書時,筆者深深感受到,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現狀,和新加坡上世紀90年代的情形尤為相似。經濟發展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國家則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科技研發,以科技創新助推企業發展。但是中國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巨大,突然關停那些環境污染嚴重但經濟效益好的工礦企業,這顯然也不現實。經濟體制的改革,也確實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伴隨著陣痛的過程。
構建「幸福國度」的基石
作為一個國家而言,只有把經濟發展的成果拿出來讓人民共享,國家政權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國家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得到強化。當前的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消除貧困,並在住房、葯療、教育、食品等民生問題方面不斷提升層次,為「幸福國度」的發展目標邁進。為了構建「幸福國度」,新加坡重點在「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三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本書中也分別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這對當前我國不斷改善民生提供了經驗。尤其是住房與養老,筆者更為關注。
眾所周知,由於土地空間的局限性,一直使新加坡的房價高位運行。但是新加坡政府為了一般工薪族買得起房,推出了以「自我積累、自我保障」為特徵的中央公積金制度。新加坡的公積金和中國不太一樣,中國的公積金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即便是買房或者裝修之用,若要取出來要經歷無數繁瑣的手續。另外,每個人的公積金數目在房價高漲的今天只是杯水車薪。而新加坡人的公積金數目大、取款非常方便,並且看病、求學等等,也可以使用公積金。新加坡政府為了使每個家庭都能有房住,推出了由國家主導的住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策略。
「老有所養」的問題,是很多國家面對的又一個棘手難題。人民的晚年不能安享,幸福生活就是一句空話。本書第五章「自力者,他助之」中,作者認為,養老問題不僅需要家庭內部解決,政府的政策導向更為關鍵。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老了就不能工作,不能創造財富,只有依靠家庭、社會、政府三個方面的力量才能擔當起養老的重任。新加坡最初推出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就是基於「老有所養」的這個目標。民眾退休之後,有權一次性連本帶息取走自己「個人養老賬戶」上的全部存款,以作個人養老之用。
《星島崛起:新加坡的立國智慧》這本書中,作者在介紹新加坡諸多成功發展經驗的同時,常常與中國的發展現狀進行理性的對比,這樣可以帶來更多思考的空間。總之,新加坡作為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以統籌兼顧、協同創新作為發展的總體思路,書寫一個島國崛起之傳奇。新加坡固然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國學習借鑒之處,但是中國的國情與新加坡的歷史背景不同、經濟基礎不同、人口組成與自然環境要素不同,中國的發展不可能在新加坡一一找到答案。中國的崛起之路,還是要靠中國人在摸索中尋找。
❺ 新加坡模式的模式歷程是什麼
新加坡的發展經歷了初創階段(1965~1973年)、高速增長階段(1974~1985年)、發展服務業階段(1986~1997年)和步入轉型階段(1998年以後)。縱觀其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新加坡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資本積累的過程,其發展模式可簡單概括為"資本勞力型",新加坡自認為是"管理型",也有一定的道理圍繞發展模式所制定的政策,與其說有什麼創新,還不如用適用性和配套性來形容更加貼切。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總是與政府的影響和介入分不開,這是因為其具有獨特的背景淵源。新加坡獨立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困難重重,主要表現在:落後的經濟基礎; 有限的國內市場; 教育不普及; 高失業率; 種族沖突; 無社會和居住保障; 面對外來威脅。
❻ 新加波經濟發展概述
1.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匱乏。
2.經濟簡史
新國坡國土小, 人口少, 資源缺乏, 國內市場有限。但是其地處馬來半島南端, 馬六 甲海峽南口, 地理位置優越。因此, 從英屬殖民地時代起, 新加坡就成為一個國際都市, 起著中轉貿易和鄰近地區商業中心的作用, 並從此不斷繁榮發展,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 在李光耀總理強有力的統治下, 開始推行一系列針對本國現狀的經濟發展戰略,新加坡從實際出發, 實行全方位開放, 努力把本國經濟融合在世界經 濟之中, 積極參加國際分工, 充分利用外國資源、市場、技術和資金以發展本國經濟。
新加坡政府從1961年起根據不同時期國內國際情況,制定了各階段的五年發展目標,從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各階段情況如下:
第一階段(1961-1965):為了改變過去單一依賴轉口貿易的狀況, 並解決殖民統治留下 的嚴重失業問題, 著手發展進口替代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當時新加坡人口為180萬人, 失業的就有20萬人,經過5年的努力, 創造了1.7萬個就業機會。
第二階段(1966-1975):這是奠定基礎的十年。為了進一步使依靠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多元化經濟轉變, 著力發展製造業, 引進電子產品, 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十年中使製造業的產值從4.3億新元增加到35億新元, 每年遞增26%;同時期, 基礎設施建設展開,機場、港口、道路相繼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開始大規模興建,此階段基本解決了失業問題, 同時基本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 外國投資設廠開始增加。
第三階段(1976-1980):此階段是經濟起飛階段。大力引進技術密集型產業, 以電子行 業為先導, 開始大量生產電腦,提倡科研與經濟結合, 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製造業繼續發展, 其就業人數由21萬增加到36萬,同時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使軟、硬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為大規模引進外資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四階段(1981-1985):著力引進高新技術,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生產成本, 增強 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階段(1986-):擴大引進高新技術、鼓勵跨國公司與本地中小企業掛鉤。為了引進投資、技術和專業管理人員, 將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由原來的33%減為10%, 同時鼓勵外 國人在新加坡辦學校、醫院, 便於他們長期居住。
3.經濟概況
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加緊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政府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以服務業為發展中心,加速經濟國際化、自由化高科技化。為進一步發展經濟,近年來,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園藝種植、家禽飼養、水產和蔬菜種植,農業擁有可耕地面積5900公頃, 占國土面積的9.5%。糧食全部靠進口, 80%的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種植一些傳統的熱帶經濟作物等。
(2).工業概況
自從1965年從馬來聯邦脫離後, 工業化推動了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主要有製造業, 包括煉油、石化、修造船、電子電器、紡織、交通設備等部門。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電子工業是增長最快的部門, 但面臨著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政府正致力於提高生產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3).服務業概況
新加坡服務業發達, 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發展, 還將進一步增長。金融業是最大的服務 業部門, 在過去幾年裡增長很快。旅遊業發達, 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1995年來新的旅遊者近714萬人。主要來自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年):1326億新元(約合941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年):7.0%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貨膨脹率(1996年):1.4%
失業率(1996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