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諾雅學院怎麼樣

新加坡諾雅學院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8-28 19:54:00

『壹』 新加坡學校的重點班:不僅光明正大 還有「官方認證」

在中國,大家基本上都對重點班的事兒採取心照不宣的態度,官方一直號召不劃重點班,但各大中小學的重點班依然以種種形式存在著。因為望子成龍的中國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與國內不同的是,新加坡學校里的重點班從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地存在著,因為新加坡政府推崇精英教育制度,並不要求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都達到統一水準,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按照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流。中國父母可能對新加坡學校的重點班不甚了解,那麼保和移民就對此做一個盤點,供廣大中國家長參考。

高才教育計劃(Gifted Ecation Programme, GEP)

——甄選百里挑一的人才

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有一種特殊的精英教育的選拔,就是小學三年級的高才教育計劃選拔(Gifted Ecation Programme, GEP),也有人稱為“高才班”或“天才班”。高才班每年錄取大概500名學生,錄取率只有1%左右。選出的學生可以在新加坡最好的9間小學中選擇一間就讀,而在小學4-6年級的教育中所學習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會和其他學生有很多不同。

GEP考試在每年分兩輪進行,對象是所有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第一輪(GEP Screening Test)在8月20日前後,通常在周五進行,考英語和數學兩門,目的是考察基本知識掌握是否扎實,這輪考試中最好的1/10學生有資格參加下一輪考試。

第二輪考試(EP Selection Test)一般在10月中旬進行, 所有考生集中在全國5-8個考點, 由教育部專門派人監考。這一輪考試連考兩天,第一天考英語和綜合能力I (general ability I),第二天考數學和綜合能力II (general ability II)。這一輪的考試難度很大,英語中的一些詞是小學畢業會考PSLE中的詞彙,數學題目的范疇會超出小學三年級的大綱,綜合能力測試I和II就是我們常說的智商測試,前者偏向語言文字類,後者偏重數字和圖形。

錄取通知書大概在第二輪考試後的3-4個星期內公布,為了避免攀比,GEP的具體成績不會公布(即使學校的老師也不知道),只是被錄取的學生會收到一個裝有很多表格文件的信封。不過從一些家長的交流信息看,通常名校的考取人數會比較多,如南洋小學每年至少二三十個學生會考取,一般的鄰里學校最多也就是兩三個。錄取的男女生比例大概是3:2左右。

GEP班級人數會比一般班級少,任課老師也是經過特別挑選的。90%的GEP學生會在PSLE考試中名列前10%,一半以上在A水準考試中拿4個A以上,80%的GEP學生會通過直升計劃(Direct School Admission - DSA )直升中學。

孩子如果被GEP學校考取,他/她的弟弟妹妹會有那所學校一年級的優先錄取權,如果弟弟妹妹已經就讀其他小學,也可以申請轉校,不過成功與否要視學額情況而定。新加坡小學報名遵守校友優先的原則,因此如果您有一個孩子進入了名校學習,其他小孩也將受益。所以保和移民推薦中國家長們盡早移民新加坡,讓孩子有更高的機率進入政府學校讀書。因為相比持留學簽證去新加坡讀書的小孩,新加坡公民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孩子無論是在報名先後還是在申請通過率上,都有更大優勢。

新加坡設有高才班的只有以下9所小學:

英華學校(小學部)、公教學校(小學部)、恆力小學、南華小學、南洋小學、萊佛士女子小學、樂賽學校、聖希爾達小學、道南學校。

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 SAP)

——華語優異的孩子獨具優勢

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 SAP)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為學術成績優異,並精通母語及英語的學生設立的中小學教育課程,讓學生除了英文之外可使用母語作為第一語文。

這項課程由指定學府推行,即稱為“特選”學校。雖然未來有發展為各個族群提供輔助計劃的潛能,目前特別輔助計劃范圍只限修讀華文的學生,因此該計劃又被稱為“華文特選班”。在正常收生情況下,學生必須小六離校考試(PSLE)成績排名全國前10%,並在英文與母語考取優等評級,才可到達進入“特選”中學的標准。

中國孩子由於母語是華語,因此報考華文特選班很有優勢。不少中國家長選擇趁孩子年紀尚小,就讀新加坡政府小學,讓孩子盡早接受新加坡教育,提高英文水平,增加考進華文特選班的機率。

這意味著只有一小部分在課業和語言學習上資質都很優秀的學生才能進入特選學校。因此,如同獨立學校和自主學校,特選學校在新加坡也是精英學校的象徵。特選學校的存在,也增強了新加坡在雙語上的優勢,甚至一些新加坡學生,不管是不是上的雙語學校,從12歲起就在中學接受三種語言的教育。第一種語言當然是英語,新加坡的工作和官方語言;第二種語言要麼是學生的母語,要麼是學生感興趣的語言,比如很多馬來裔和印度裔的學生選擇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第三種語言通常是被新加坡教育部定義為“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地位重要”的外語,比如日語、德語和法語。

想讓孩子進華文特選班?那就得報考以下學校:

小學:愛同學校、公教中學(附小)、聖尼各拉女校(小學部) 、菩提學校、海星中學(附小) 、南華小學、南洋小學、公立培群學校、卍慈學校、道南學校、聖嬰小學、宏文學校、光華學校、培華長老會小學、培青學校、恆力小學

中學:聖公會中學、公教中學、聖尼各拉女校、中正中學(總校) 、德明政府中學、華僑中學、海星中學、南華中學、南僑中學、南洋女子中學、立化中學

直通車計劃(Integrated Programme, IP)

——跳過中考,直接備戰高考

直通車計劃(The Integrated Programme, IP)始於2004年,是為成績優異的新加坡學生提供的綜合課程,進入該計劃的學生無需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直接升學備考A水準考試、國際IB考生或同等考試。

新加坡學生通常在中學第四或第五年參加O水準考試,在初級學院第二或第三年參加A水準考試。而IP班的學生無需參加O水準考試,在中學6年學業完成後直接參加A水準考試。

直通車計劃的存在,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節省准備O水準考試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更深層面的學習,更好地備考A水準考試。此外,IP班學生在課程的選擇方面享有更多自由。

新加坡的直通車計劃包括三類,學生分別備考不同的大學升學考試,分別為:A水準直通車計劃、國際IB直通車計劃、NUS高中文憑直通車計劃。

A水準直通車計劃

2004年,新加坡華僑中學、南洋女子中學、萊佛士女校和萊佛士書院成為第一批開設直通車計劃的學校。新加坡只有成績排名前10%的學生才能進入IP班學習,IP班學生在中學四年學習完成後,不用參加O水準考試,直接升入初級學院學習,備考A水準考試。

新加坡一些初級學院,比如國家初級學院、淡馬錫初級學院和維多利亞初級學院,獨立開設為期4年的IP班,新加坡各大中學的學生可以在中二時申請4年IP班,通過的話可以進入初級學院繼續中三、中四、A水準課程。

2009年起,國家初級學院開設為期6年的IP班,接收在小學離校考試中成績頂尖的學生。德明政府中學從2005年起啟動4年IP班,從2006年起啟動6年IP班。立化中學從2005年起啟動6年IP班。

2012年起,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和維多利亞學校、四德女子中學共享4年IP班,被稱為VCA直通車計劃。2013年1月,公教中學、聖尼各拉女校、新加坡女子學校、諾雅初級學院共同開設了直通車計劃,簡稱JIP。

國際IB直通車計劃

新加坡只有兩所提供國際IB直通車計劃的學校,分別是英華學校和聖約瑟夫書院。這兩所學校的學生不備考劍橋A水準考試,而是備考國際IB考試。相比劍橋A水準考試,國際IB考生的課程選擇更為豐富,包括藝術、科學、哲學和廣泛的研究課程。

英華學校不僅是新加坡名校,也是全球頂級的IB學校之一。聖約瑟夫書院從2013年起開設IP班。

NUS高中文憑直通班計劃

該計劃僅面向新加坡國立大學(NUS)附屬數理中學的學生,該中學跟新加坡國立大學聯系緊密,為新國大輸送大量數理人才。該中學的畢業文憑受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的認可,並且已經陸續受到全球其他高校的認可。該校畢業生如果報考海外名校,仍需參加SAT和AP考試。

在新加坡,如果孩子進入直通車計劃,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大門。新加坡提供直通車計劃的學校包括:英華學校、美以美女校 、聖約瑟夫書院、華中國際學校、公教學校、新加坡女子學校、四德女子中學 (與諾雅初級學院合辦)、聖尼各拉女校(與諾雅初級學院合辦) 、德明政府中學、華僑中學、美以美女校 (與英華學校合辦)、南洋女子中學 (與華僑中學合辦) 、國家初級學院、萊佛士女子學校中學部(與萊佛士書院初級學院合辦)、萊佛士書院中學部(與萊佛士書院初級學院合辦)、立化高中、新加坡女子學校 (與諾雅初級學院合辦) 、淡馬錫初級學院 、維多利亞學校(與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合辦)、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

在新加坡的教育體制下,如果孩子進入了重點班學習,就相當於離新加坡最高學府乃至世界知名高校近了一大步,因此不少中國家長選擇盡早移民新加坡,讓孩子從小接受新加坡教育,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果您也有同樣想法,不妨了解保和移民的180萬創業移民項目,不僅能陪小孩去新加坡讀書,還能拿到新加坡身份,此外,在您拿到新加坡身份前,可按月領取3000新幣董事費,相當於15000元人民幣,能保障家人在新加坡的基本生活需求。

『貳』 馬來西亞的建國英雄

1.敦李孝式
2.東姑阿都拉曼
3.敦阿都拉薩
4.敦依士邁
5.拿督哈芝阿都華合
6.拿督烈阿末卡馬
7.拿督莫哈末錫
8.阿都阿茲
9.敦陳禎祿
10.敦善班丹
11.敦朱家
1956年2月20日,在馬六甲,東姑阿都拉曼率領的獨立談判代表團,成員也包括馬華的敦李孝式,從英倫凱旋歸來,就在馬六甲這里,宣布獨立談判成功,宣布馬來亞將在1957年8月31日脫離殖民地統治。

敦阿都拉薩, 或者敦拉薩 或者阿卜杜拉·拉扎克 (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 ,3月11日, 1922年–1月14日, 1976年)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自從1951年東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統主席職位之後,阿都拉薩便出任巫統副主席。長期以來,他是為人所熟知的東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繼人。獨立後,他出任副首相兼國防部長,一直到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後,他乃坐上巫統主席之職位,並且出任首相之職位。

阿都拉薩出生於彭亨州,少年時期曾在著名的霹靂州江沙馬來學院就讀。較後獲獎學金在新加坡萊佛土學院攻讀。1950年在英國考獲法律學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師。

他於1950年參加巫統,並且被選為巫統青年團團長。1951年出任巫統副主席。一九五五年,參加我國首次全國立法議會之大選。1956年,聯盟代表團前往英國談判獨立,他是代表團的成員之一。除了副首相職位之外,他亦曾兼任鄉村發展部長,國防部長之重要職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發生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阿都拉薩出任國家行動理事會主任。一九七0年九月廿二日,東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職位,並且署理國防及外部長。

巫統在阿都拉薩的領導下。採取了一連串的新政策,積極推動國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經濟政策,俾在20年內建立起一個馬來人的經濟社會,這給巫統帶來了新的面貌。

這一路來,原本由巫統,馬華和印度國大黨組成的聯盟,在1969年大選中受挫,損失了許多席位。敦拉薩進行活動之下,最先在砂勞越與人民聯合黨,較後則檳城民政黨,霹靂州人民進步黨,以及泛馬回教黨,組成了州和中央聯合政府。於是,國民陣線組織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關系方面,阿都拉薩積極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官式訪問北京,正式簽署馬、中兩國建立邦交之協定。而在7月,馬來西亞舉行第四次之全國普選。

這次之大選,國民陣線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154個國會席位中,贏得了135個席位。而在州議會方面,全國360個席位中,國陣贏得了215個席位。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強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這可說是阿都拉薩的一項輝煌的成就。

在應付五一三事件以後的國內動湯局面,阿都拉薩所採取的策略,是盡量減少政黨的政治活動手段,去促進各政黨之間的合作。國民陣線的成立,乃基於這一精神,而國陣取得的成就,也說明此一策略獲得了成果。同時,也更進一步的鞏固了巫統的地拉。

在巫統里頭,當東姑擔任主席,阿都拉薩乃擔任署理主席,當阿都拉薩任主席後,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邁醫生擔任。但敦依斯邁醫生於1973年8月突然去世。於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薩於1976年1月,在探白血病治療白血病時在倫敦逝世。

阿都拉薩的長子納吉在阿都拉薩逝世後,積極參政,並在政壇上一路青雲直上, 2003年, 馬哈迪從政治退休後,納吉就出任馬來西亞第九任的副首相。

任職: 馬來西亞第2任首相
任期: 9月 22, 1970年 -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日期: 3月 11日, 1922年
死亡日期: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地: 北根, 彭亨
死亡地:點 倫敦, 英國
妻子: 拉哈諾雅
職業 律師
政黨: 巫統
副首相:
-依斯邁拉曼 (1970 - 1973)
-胡申翁 (1973 - 1976)

敦依士邁:著名醫生

已退休前警方高級助理總監拿督哈芝阿都華合

東姑阿都拉曼與各族群代表聯合組成的代表團,准備和英國人談判獨立事宜。左起拿督聶阿末、依斯邁、拿督阿都華合、拿督莫哈末錫、李孝式、拿督阿都哈茲和拿督阿都拉薩(圖發不上來)。

陸軍首長阿都阿茲,調升國防衛隊首長
投稿: KSLim_AW
2007-01-31
(吉隆坡訊)副首相兼國防部長拿督斯里納吉宣布,原任陸軍首長丹斯里阿都阿茲再納,將從今年2月1日起擢升為國防衛隊首長,以填補原任國防衛隊首長丹斯里莫哈末安華。

莫哈末安華將於今年1月31日正式退休。

他披露,原任陸軍副首長拿督莫哈末伊斯邁,將於2月1日獲得擢升為陸軍首長職位,填補阿都阿茲所遺留下的空缺。

他在文告中指出,陸軍副首長的空位,則由陸軍戰場首長拿督馬索再納替代。

「原任馬六甲區陸軍分隊第三基地少將拿督祖基菲,則擢升為陸軍戰場首長一職。」

他說,砂拉越州古晉區分隊第一首長拿督莫哈末阿芬迪少將,則擢升為中將,由去年10月24日生效;此外,國防部衛生服務局總監拿督蘇萊曼阿都拉,則擢升為中將,由今年1月1日生效。

另一方面,莫哈末安華(57歲)在梳邦再也空軍基地一項為他而設的歡送會上建議說,海陸空三軍首長的職位任期應該定於3年,即「2+1」共3年的任期。

他個人認為,三軍首長可以在首年探討本身計劃落實的目標,第二年便著手實行,接著在第三年加以鞏固,從而提升國防衛隊的形象和人力資本的發展。
(星洲日報·2007/01/31)

敦陳禎祿(1883-1960)是馬華公會的締造者,創會第一任總會長。

他是飽讀詩書的學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獻身人群的愛國主志士,始終以身為馬來亞人民為榮,堅持自己是馬來亞華人,更是馬來亞華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位鼓吹與發揚種族和諧合作,以建立一個馬來亞人的馬來亞國家的政治先知先覺者;與國父東姑合作,領導爭取馬來亞獨立建國,為馬來亞各族公認的開國元勛。
敦陳禎祿1883年4月5日出生於馬六甲。

從他的高曾祖陳觀夏開始,敦陳家族便定居馬六甲,前後200多年。

陳觀夏是於清乾隆年間,從中國福建南來馬六甲發展,事業有成,富甲一方。

敦陳出生時,陳家雖仍擁有龐大財富,但因為他的父親陳恭安未獲繼承祖業,僅能從祖業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費,家庭經濟並不富裕。

敦陳早年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曾做過6年校長。1908年他回到馬六甲,投身於橡膠工業。初時當一名膠園襄理,其後,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業,商途順遂,很快就風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機構的董事職位。

事業有成,他也積極從事社會與社團的活動,歷任馬六甲中華總商會及他創立的《海峽殖民地英籍華人公會》的主席副主席。他關心馬來亞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張生活在馬來亞本土的馬來人、華人居民應擁有與歐人同樣的平等權利。

由於工商業方面的輝煌成就,和在社會上的積極活動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馬來亞華人領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員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為太平局紳;1916年委為馬六甲鄉村局委員。第1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後,由於他在馬六甲鄉村局委員任內,勤於發言,意見精闢,且積極參與當時有限度的政治活動,因而受到英殖民政的重視,1922年起受委為海峽殖民地行政議會議員,至1933年,更升任為海峽殖民地行政議會執行委員。任內,他對當時英殖民官員和歐人對華人的種種歧視行為表示不滿,提出抗議。1932年12月23日,他發表一份呈給英殖民部的備忘錄,刊登在當時的《英文海峽時報》,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視華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為家鄉的華人,對自己在馬來亞的安全,將來及子孫的前途,感覺嚴重不安與憂懼,並指出歧視華人的政策將在巫人與華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間,造成明顯的裂痕,歷久之後更可能擴大為兩者之間的互相猜疑、仇視。他更以立法委員的身份在議會上慷慨陳辭,要求增加亞籍人士的非官方議員席位;他為馬六甲河沿岸的貧窮馬來漁民請命,吁請殖民政府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此外,他極力促請英政府准許非英籍民加入馬來亞民事服務,華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選制度並建議執行議會延攬亞籍人等。

日本人佔領馬來半島期間,陳禎祿避難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馬來亞本土華人和所有離開中國的海外華人的未來前途,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買宣布成立「海外華人協會」。目標是:「保護海外華人的利益;團結華人,確保生存與自衛。」馬來亞光復後,敦陳返馬,積極參加政治活動。1947年10月,他領導華人總罷市反對馬來亞聯合邦憲制。1948年,他被選為「民族聯絡委員會」的委員,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獻給該會。他成功地使該委員會一致同意接受經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則。這個決定,意味著為了民族的團結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雙方都要持容忍的態度和讓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馬共發動武裝反叛,政府宣布實施緊急法令,當時華人成為英軍與馬共戰爭的夾心人,處境非常惡劣。許多華人被英軍扣禁,被驅逐出境,甚至被英軍和馬共槍殺;幾十萬鄉區華人被趕出他們生活了幾代人的村子,他們的屋子連同生產工具、財物,很多時候就這樣被英軍一把火燒掉。英政府的高官還恫言,要把這些鄉區華人集體遣送出境。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華人同胞,陳禎祿提出組織「馬華公會」的建議,立刻得到全馬各州華團的響應,各州華團紛紛召開聯席大會支持成立馬華公會。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蘭莪州中華總商會發起的聯席大會,共有超過50個華團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議決參與發起成立馬華公會,並已徵求超過3千名華人加入馬華公會。當時,擔任聯邦立法議會議員的16位華籍議員也全力支持,並成為發起人。1949年2月27日馬華公會正式成立,陳禎祿被選為總會長。

馬華成立後,首要任務是阻止英政府驅逐華人返中國的計劃,接著是設法籌款,包括發行18期福利彩票,從盈餘中,籌集數百萬元(註:當時的數百萬元,幾乎等於現時的一億令吉),用來協助那些被集中在新村的同胞,蓋搭棲身的木屋,提供糧食、醫葯和金錢的援助,並為他們爭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設施,如食水供應、流動診療所和設立華文小學、民眾會堂、圖書館等。

敦陳由1949年至1958年領導馬華,與巫統合作,從結成華巫聯盟參加全國各州的市議會選舉開始,進而召開9次圓桌會議,探討聯合邦選舉細則、為爭取英國上下議院支持馬來亞的獨立鋪路,制定召開全國國民大會、成立委員會負責考慮及修改聯合邦憲法,以至召開第1、2次全國國民大會,通過《立法議會選舉細則》與《修改憲法報告書》。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欽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議會選舉及修改憲制報告書,拒絕自治大選,不願交出政治權力。

同年5月,華巫聯盟代表團赴英倫與英談判,要求舉行立法議會自治民選,失敗而歸。

華巫聯盟為此於6月13日召開緊急會議,通過杯葛各級議會,所有縣、市、州、聯合邦的各級華巫議員辭職抗議,也發動遊行示威施壓。

當時已屆71歲高齡的馬華總會長敦陳奮不顧身,領導馬華與華社參與抗議!

正由於敦陳勇者無懼領導馬華,不屈不撓,堅定立場與東姑領導的巫統共同奮斗,不懈努力,馬來亞終於在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殖民統治,獨立建國;也正由於敦陳始終堅持民族平等,互相關懷、合作的理想,運用智慧,不亢不卑,通過與友族領袖理性談商,終於使百萬華人在獨立年,取得公民權,確保了華人在這個國家的公民地位,並確立華人參與國家的公共決策,共享政權的憲法保障。

敦陳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歲。為了表揚他對國家的貢獻,聯盟政府給予他國葬的殊榮,全體內閣一齊送殯。國父東姑阿都拉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議院發表哀悼辭指出:「如果沒有敦陳當時給我那種巨大的支持,我必須承認,我所領導的爭取獨立的使命,將無法完成,或者須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價…。無論從任何角度看,敦陳禎祿是一個傑出的人,他是一個飽學之士,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能乾的政治家,一個獻身社會人群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卓越的愛國主義者。」籠牙皇家陵墓

東姑阿都拉曼,一位亞羅士打的王子及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於1991年逝世。終年87歲。他的遺體葬在吉打州籠牙皇家陵墓,與他的父親及至親兄弟一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4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0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5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8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