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南北統一後哪個督軍去了新加坡

南北統一後哪個督軍去了新加坡

發布時間: 2022-03-05 09:11:24

⑴ 老公想去幹活新加坡和阿爾及利哪個國家待遇好

那還用說啊,當然是新加坡了,世界花園城市,我去過2次,面積小,人口也不多,很多人聽的懂中文,待遇非常好,物價也不貴,而且他們的一元錢相當於中國的5塊左右,回來能當個錢用,那個國家南北就幾十里,東西也是,交通方便,國家極安全,治安超級好,不排華,大街上路邊都有水管是直接放出純凈水的,行人可以直接飲用,,,,,

缺點
在新加坡賭場內賭博是合法的,有2上很大的賭場,如果你老公好賭博,那就完蛋了,

那個非洲的國家就差的不是一點兩點了,生活不能比,回來不方便,靠近沙漠,不好

⑵ 上世紀20或30年代在塞北當過督軍後住在天津南開區叫什麼名字

綏遠督軍張紹曾。住英租界威靈頓道(今河北南路334號第五中葯廠址)。
察哈爾都督蔡成勛1924年底直系失敗後,回天津寓居。1926年在今河北區日緯路84號,修建「蔡家花園 」。後又在英租界新加坡道(今大理道 3號、5號)建寓所和家祠。
這兩個是在塞北四省當過督軍的。
住南開區的是江西督軍李純。在南開區白堤路南豐路附近,也稱「津門庄王府」。

⑶ 陳炯明的人物生平

陳炯明,惠州府海豐白町鄉(現汕尾·海豐)人。粵系軍事將領,中國軍事家。光緒二十四年中秀才。光緒三十二年就讀於廣東法政學堂,光緒三十四年以成績優等畢業。宣統元年被推選為廣東咨議局議員。參加過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黃花崗之役中為敢死隊第四隊隊長,謀炸廣東水師提督未中。
武昌起義後,陳炯明到東江組織民軍起義,1911年11月9日廣東「和平光復」後不久,任廣東副都督,後為代理都督。1912年4月,任廣東總綏靖經略,後任廣東護軍使。1913年6月繼任廣東都督,7月18日宣布廣東獨立討袁。後其屬下師長蘇慎初炮轟都督府,自立為臨時都督,陳逃往香港、新加坡。1915年12月,回到東江一帶,組織民軍起義,翌年在惠州附近成立廣東共和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袁死,黎元洪出任總統後,陳交出兵權,被授予「定威將軍」稱號。後到上海,參加孫中山發起的護法運動。11月21日朱慶瀾任陳為省長親軍司令。12月2日,孫中山任陳為「援閩」粵軍總司令,經10個月奮戰,打敗了福建督軍李厚基所部,佔領閩西南20多個縣。這時,陳炯明除整軍經武外,又致力「刷新政治」,創辦《閩星半周刊》、《閩星日刊》,提倡「新文化」,以響應「五四運動」後新思潮的傳播。 1920年8月奉孫中山之命回師廣東,10月28日攻克廣州。孫中山任陳為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1921年4月,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這里,陳是反對非常大總統選舉的。陳炯明認為:依總統選舉法,總統由兩院聯席選出,出席議員至少須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舉行選舉總統會,當前廣州的舊國會議員才兩百多人,還不夠原眾議院人數的一半,而且實行記名投票,這豈不是自毀法律嗎?和北方毀法,又有什麼本質不同?一旦廣東成立正式政府,結局只有一個:南北之間將再次陷入戰爭之中。陳反對孫中山任職,不參加就職典禮。孫任非常大總統後,任陳為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並說服陳加入國民黨。
1922年6月陳炯明與孫中山因護法運動(這里的法是孫中山1912年3月11日實施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合作,又因政見分岐而決裂。陳炯明主張先在廣東搞好民主憲政,仿照美國,建立與歐美民主國家相仿的聯邦政制,逐步走向全國和平統一,這個主張,史稱 「聯省自治」;孫中山不同意陳炯明的主張,他主張「中央集權」,要以武力「北伐」來統一中國,以便自己奪取政權。1922年3月21日,陳炯明的親信、負責為北伐軍在後方籌劃的粵軍參謀長鄧鏗從香港公幹回省,在廣九車站突然遇刺,兩天後身亡。
國民黨官史一向說鄧鏗是被陳炯明暗殺的,然而,陳派及駐穗美、英兩國領事館都認為,刺殺鄧鏗,是孫派國民黨人所為。鄧鏗之死,對孫陳間本來就脆弱不堪的關系,可以說是致命一擊。4月9日,孫中山讓廖仲愷轉告陳炯明:一、陳炯明參加北伐,二、籌措500萬元的軍費。陳炯明無法接受孫的條件,遂被罷黜。4月下旬,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孫中山與奉、皖軍閥一直有秘密接洽,結成三角同盟。孫中山深感這是聯合奉、皖軍閥,夾擊直系的千載良機,必須立即出兵策應,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奉開戰,僅及一周,奉軍便被吳佩孚擊敗,狼狽退回關外,南北夾擊直系的計劃,化為泡影。但南方的北伐,卻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發了。5月8日,孫中山委任陳炯明的部下葉舉為粵桂邊督辦,以示對粵軍的信任。5月9日,孫中山在韶關大誓三軍,旌麾北指,「出師宗旨,在樹立真正之共和,掃除積年政治上之黑暗與罪惡,俾國家統一,民治發達」。然而葉舉並不領情,5月20日,他率領六十多營粵軍,突然開入省城。粵軍雖然打著迎陳復職的旗號,但內部已經開始分化。一派要求陳炯明馬上回省,恢復所有職務,鎮攝大局;另一派則不滿陳炯明對孫中山的態度過於軟弱,希望由葉舉來領導粵軍,與孫中山徹底決裂,如果陳炯明不同意,就請他出洋,或者繼續留在惠州休養。5月31日,上海《申報》的一篇文章,透露了粵軍內部的分歧:「現在陳之部曲,亦分兩派,一主張陳氏即速回省,則大局立定;一主張陳氏不可造次,俟解決完妥後,始可返省。」陳炯明則在惠州隱居。各界吁請陳炯明回省的函電,鋪天蓋地,見諸報端;前往勸駕的使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甚至連陳獨秀也到了惠州,勸陳炯明不如加入共產黨,領導華南地區的革命。
1922年6月1日,孫中山率領兩個營的警衛,從韶關返回被粵軍重重包圍的廣州。6月2日,孫中山在總統府設宴招待粵軍將領,竟沒有一個高級軍官應邀前來,只來了幾個中下級軍官。他對那幾個小軍官說:「告訴你們的長官,不要以為據守白雲山,便可胡作非為,我立刻上永豐艦,升火駛入東江射擊你們,連你們的根據地也一並鏟除!現在東江水漲,永豐炮艦可以直行駛入陳炯明的老巢!」孫中山一連拍了三封電報,要求陳炯明立即到廣州面商一切,又派人到惠州催駕。但陳炯明拒絕在這個時候到廣州。他說,在省城軍隊撤出之前,他都不打算到廣州。顯然,他不希望被人誤解。陳炯明曾經說過,一旦粵軍叛孫,則「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他所不願意看見的。
1922年6月2日,北洋總統徐世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宣布辭職。由於孫中山在護法運動中曾一再發表政治宣言,承諾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將同時下野。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徐世昌下台後,停止內戰,和平統一,終現一線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兩百多位各界名流,聯名致電孫中山和廣州非常國會,呼籲孫中山實踐與徐世昌同時下野的宣言,可見這個要求在當時是頗得人心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孫中山竟然公然拒絕履行承諾、拒絕辭職下野。頓時,社會各界大失所望。孫中山之前的 「護法」 革命口號,也因此而露餡,大失民心。甚至段祺瑞都對曹汝霖說:「以前,孫文以臨時約法被蹂躪為旗號,鬧革命,可是,現在臨時約法已經恢復,孫文卻還要堅持造反,從今以後,就變成是他不對了。」陳炯明也對孫中山表示不滿,說:「我們之所以一直鬧革命、試圖武力顛覆北洋政府,無非是因為北洋軍閥廢掉了臨時約法、蹂躪了民主憲政,現在既然臨時約法已經恢復了,我們自然也就不必造反了。」
6月3日,葉舉宣布廣州戒嚴,大街通衢,遍布崗哨。6月12日,孫中山邀請廣州報界出席茶會。他決心通過報紙,向陳炯明攤牌,他宣布:我下令要粵軍全數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壓服他。人家說我孫文是車大炮(講大話),但這回大炮更是厲害,不是用實心彈,而是用開花彈,或用八英寸口徑的大炮的毒氣彈,不難於三小時內把他六十餘營陳家軍變為泥粉。但殘害六十餘營的軍人,且驚動全城的居民,不免過於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們終不罷休。我只望報界諸君,主持正義,十天之內,做足工夫,對於陳家軍,加以糾正。陳家軍若改變態度,即不啻如天之福,萬一無效,就不能不執行我海陸軍大元帥的職權,制裁他們了。(《申報》1922年6月19日)
1922年6月15日深夜,粵軍高級將領在鄭仙祠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下台。就在這危急關頭,「陳炯明在惠州派秘書陳猛蓀持親筆信勸止葉舉……信大意說孫中山出兵北伐如果能勝固好,如其失敗,我以陸軍部長身份暫將部隊調返東江訓練,做充分准備,到時仍可收拾殘局。陳猛蓀持信送到鄭仙祠。葉舉閱後,當著陳猛蓀的面將信擲落地上,說陳炯明不知軍事,還說:回東江哪裡找吃的?叫陳猛蓀回報陳炯明事情已不容不發……陳炯明怒不可遏地把茶盅也打碎了。」
1922年6月16日凌晨,葉舉開始行動。但他並不想置孫中山於死地,只想將孫趕出廣東,所以在開炮前讓人打電話給孫透露了消息,讓他趕快逃跑。他們提出的要求,也正是前面蔡元培等人所提出,請孫中山兌現他與徐世昌一齊下台的諾言。孫中山離府後,粵軍圍攻總統府,要求守軍投降不遂,而開土炮「三響嚇之」。孫中山登上軍艦,海軍宣布和叛軍開戰。根據當年香港中英文報紙和英、美兩國外交官的報道,1922年6月17日,孫中山以海軍大炮亂轟廣州的大標題,炸死無辜平民過百人。 陳炯明政治主張為「聯省自治」制省憲,效美國憲法之聯邦體制,但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官方歷史觀點一直認為陳炯明的「聯省自治」承認北洋政府國體的統治現狀,實質仍會導致變相軍閥割據。亦有人認為他是中國聯邦憲政的實踐者。
劉鳳舞歷史小說《民國春秋》所描述的陳炯明殘殺幼童事件,只有小說做為來源。
1920年12月15日《香港華字報》轉載《上海新申報》對陳炯明的評論雲:「陳氏為人剛毅果敢沉默寡言,其私人道德,可為南北權要之模範。」章太炎譽陳「清操絕於時人,於廣中彌不可得」。孫逸仙曾坦言陳炯明「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朴,我也不如」。
無論是國民黨主導的國民政府,還是共產黨主導的中共政權,在教科書上描述陳炯明都以「逆黨」、「叛軍」、「叛徒」稱之。1990年代以後,部分學者開始對此進行考證,尤其是陳炯明之子陳定炎查閱了當時的大量報刊資料,方才讓世人重新認識陳炯明。但陳定炎的資料中也並非全無偏頗。 潘采夫在《陳炯明:悲傷的烏托邦 》一文做了詳細介紹。
全文如下:
歷史學家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課本里的陳炯明,是以一個亂臣賊子的面目出現的,作為反對孫中山的可恥下場,來教育一代代天真的小孩。無論國民黨史還是共產黨史,都將陳炯明描繪成一個軍閥,一個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一個炮轟總統府的劊子手,他的所謂貢獻,總是被一筆草草帶過。
不過,折戟沉沙鐵未銷,時間總能磨洗出一些真相,將近一百年過去了,隨著史料的發現,以及意識形態的松動,陳炯明對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他的自治理想與實驗,他與孫中山的恩怨是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人們才發現,這是又一位被湮沒的辛亥元勛。
1925年,孫中山逝世的時候,陳炯明曾手撰一副輓聯:「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在知己相惜的情懷之下,似訴英雄心中不平事。可以看出,在這兩位大人物之間,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魯迅去世的時候,徐懋庸曾寫過一副對聯挽魯迅,「敵乎友乎,余惟自問;知我罪我,公已無言」。敵,友,知,罪,倒是陳炯明與孫中山這兩位辛亥元勛一生關系的寫照。
1933年9月,陳炯明去世之時,香港《工商日報》評價道:「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

⑷ 新加坡硬幣去哪個銀行可以換人民幣呢

中行,建行,農行,工商都可以換的。當前最新貨幣兌換:1新加坡元=5.0026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外幣是「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它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儲藏外幣有一定的風險。

包括外國賬號和有價證券

在國內的外國貨幣的賬號

外國的現款

假如一個地區的官方貨幣被看作是在近期內不穩定或者不可靠的話(比如高度的通貨膨脹或者政治不穩定),那麼會有許多人設法使用外幣來作為價值貯藏。大的和重要的經濟單位(比如進行對外貿易的銀行、中央銀行或者政府)也會儲藏外幣。這些外幣可以用來減小一個貨幣貶值帶來的價值沖擊,或者為了促進或者簡化國際貿易的進行,等等。政府也使用外幣作為其經濟政策的手段。有些人也使用外幣來進行投機冒險,以獲取兌換波動所造成的利潤。

儲藏外幣有一定的風險。假如一個貨幣流通到外國的話,其流通率會降低,在它的官方流通地區內它的數量就會減少。這樣的話它的官方中央銀行就會被迫使增加其數量,這個做法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這個貨幣貶值。比如2002年美元相對於歐元在短期內貶值15%,導致歐元地區內的美元外幣儲藏貶值。

外幣貿易
外幣貿易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這個市場也是確定各種貨幣之間兌換比率的機構。最重要的貿易點有紐約、東京、香港、法蘭克福、倫敦等。最重要的外幣有美元、歐元、日元以及英鎊和瑞士法郎。

兌換范圍
不同的貨幣的兌換范圍不同

可自由兌換的外幣可以無限制地、自由地兌換成其它貨幣。

有限可兌換的外幣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兌換,比如只有一定的人可以兌換,或者兌換的數量有限等等。

不可兌換的外幣不允許兌換為其它貨幣或者只有通過特許才能兌換為其它貨幣。

⑸ 孩子想上國際高中之後去韓國或新加坡留學請問在北京念哪個國際高中好,有優勢。謝謝

要是想來韓國的話

最好就是高中畢業 直接找中介來

那些神馬國際或者合作的學校都會把人送到韓國他們合作的學校

最好就是直接來韓國讀語言 之後畢業後 自己選擇大學

這樣最好

⑹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之間開啟旅行泡泡後,中國遊客可以去新加坡了嗎暑假想去新加坡。

新加坡是可以辦理旅遊簽證,但現在受疫情影響,除必須情況外,都不建議申請者以旅遊目的出行,尤其是帶著孩子,建議選擇國內的景區遊玩。

⑺ 新加坡在世界的哪個方向東西南北哪方

新加坡靠近赤道,應該屬於中間位置。在地理分區上屬於東南亞。

⑻ 高考後去新加坡留學,怎樣申請

高考後去新加坡留學條件,想要是新加坡私立大學的學生,需要高中畢業,通過高考成績,雅思成績需要6.0分左右,部分學校可以用語言課程免除雅思要求。如果學生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上50-100分,可以嘗試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不過,還需要學生雅思成績6.5分左右即可,申請有一定難度。
高考後成績可申請哪所新加坡院校,具體可參考2020高考留學指南https://www.liuxue315.cn/zhuanti/gk2020.shtml?ozs=86669-2709為自己定位。

⑼ 陳炯明生平

1878年,生於廣東汕尾海豐,原名捷,字贊之,又字競存;
1899年,中秀才;
1906年,到廣州就讀於廣東法政學堂,1908以優等成績畢業;1909年,任廣東諮議局議員,先後提出《革除衙署積弊案》、《廢除就地正法案》、《籌辦城鎮鄉地方自治案》、《籌築惠湖鐵路案》、《禁絕一切賭博案》等提案;11月與丘逢甲等一起被推為代表,赴上海參加各省咨議局聯合大會,加入同盟會;
1910年,參加廣州新軍起義聯絡工作;
1911年,任廣州起義領導機關統籌部屬下的編制課課長兼調度課副課長,又被確定負責率領一路選鋒隊進攻巡警教練公所。武昌起義後被同盟會南方支部派到東江組織民軍起義,光復惠州;
1911年,廣東軍政府成立,被推為副都督,不久後為代都督;
1913年,宣布廣東獨立,聲討袁世凱,失敗後逃往香港轉赴新加坡;
1915年,聯絡一批原國民黨人另立異幟,組織中華水利促成社,受到孫中山的嚴厲批評;
1916年,回到廣東東江發動駐軍和民軍起義,參加討袁斗爭;
1917年,北京政府大總統黎元洪授予其「定威將軍」。後向孫中山表示「竭誠擁護」,參加護法運動,任援閩粵軍總司令,佔領閩西南的汀州、漳州、龍岩等地,建立根據地,稱為「閩南護法區」;
1920年8月,率粵軍從廣西回粵,打敗盤踞廣東的桂系軍閥,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1921年5月,被孫中山任命為中華民國政府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積極參與「聯省自治」運動,反對孫中山的北伐主張;6月任援桂軍總司令,進軍廣西,攻佔廣西全境。後阻撓孫中山到桂林設立北伐大本營,破壞北伐;
1922年4月,拒絕前往梧州與孫中山面商北伐問題,並以辭去各職務相要挾,被孫中山免去廣東省省長,粵軍總司令、內務部總長三職。此後退居惠州,其部屬葉舉率「陳家軍」主力回師廣東,於6月16日發動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8月15日,陳炯明回到廣州任粵軍總司令;
1923年1月,被滇、桂、粵聯軍組成的西路討賦軍擊敗,後陳炯明率部退守東江;
1925年,革命軍兩次東征徹底打垮其所部後避居香港,後將美洲致公黨改組為中國致公黨;
1933年9月22日在香港病故。(1933年,陳炯明在貧困中病死於香港,竟然要用其母所備的棺木。一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地方軍政長官,結局如此凄慘,這是非常罕見的。)

少年時期

陳炯明,惠州府海豐白町鄉(現汕尾·海豐)人。粵系軍事將領,中國軍事家。光緒二十四年中秀才。光緒三十二年就讀於廣東法政學堂,光緒三十四年以成績優等畢業。宣統元年被推選為廣東咨議局議員。參加過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黃花崗之役中為敢死隊第四隊隊長,謀炸廣東水師提督未中。
武昌起義後,陳炯明到東江組織民軍起義,1911年11月9日廣東「和平光復」後不久,任廣東副都督,後為代理都督。1912年4月,任廣東總綏靖經略,後任廣東護軍使。1913年6月繼任廣東都督,7月18日宣布廣東獨立討袁。後其屬下師長蘇慎初炮轟都督府,自立為臨時都督,陳逃往香港、新加坡。1915年12月,回到東江一帶,組織民軍起義,翌年在惠州附近成立廣東共和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袁死,黎元洪出任總統後,陳交出兵權,被授予「定威將軍」稱號。後到上海,參加孫中山發起的護法運動。11月21日朱慶瀾任陳為省長親軍司令。12月2日,孫中山任陳為「援閩」粵軍總司令,經10個月奮戰,打敗了福建督軍李厚基所部,佔領閩西南20多個縣。這時,陳炯明除整軍經武外,又致力「刷新政治」,創辦《閩星半周刊》、《閩星日刊》,提倡「新文化」,以響應「五四運動」後新思潮的傳播。

任職廣東
1920年8月奉孫中山之命回師廣東,10月28日攻克廣州。孫中山任陳為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1921年4月,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這里,陳是反對非常大總統選舉的。
陳炯明認為:依總統選舉法,總統由兩院聯席選出,出席議員至少須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舉行選舉總統會,當前廣州的舊國會議員才兩百多人,還不夠原眾議院人數的一半,而且實行記名投票,這豈不是自毀法律嗎?和北方毀法,又有什麼本質不同?一旦廣東成立正式政府,結局只有一個:南北之間將再次陷入戰爭之中。陳反對孫中山任職,不參加就職典禮。孫任非常大總統後,任陳為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並說服陳加入國民黨。
1922年6月陳炯明與孫中山因護法運動(這里的法是孫中山1912年3月11日實施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合作,又因政見分歧而決裂。陳炯明主張先在廣東搞好民主憲政,仿照美國,建立與歐美民主國家相仿的聯邦政制,逐步走向全國和平統一,這個主張,史稱 「聯省自治」;孫中山不同意陳炯明的主張,他主張「中央集權」,要以武力「北伐」來統一中國,以便自己奪取政權。1922年3月21日,陳炯明的親信、負責為北伐軍在後方籌劃的粵軍參謀長鄧鏗從香港公幹回省,在廣九車站突然遇刺,兩天後身亡。
國民黨官史一向說鄧鏗是被陳炯明暗殺的,然而,陳派及駐穗美、英兩國領事館都認為,刺殺鄧鏗,是孫派國民黨人所為。鄧鏗之死,對孫陳間本來就脆弱不堪的關系,可以說是致命一擊。4月9日,孫中山讓廖仲愷轉告陳炯明:一、陳炯明參加北伐,二、籌措500萬元的軍費。陳炯明無法接受孫的條件,遂被罷黜。4月下旬,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孫中山與奉、皖軍閥一直有秘密接洽,結成三角同盟。孫中山深感這是聯合奉、皖軍閥,夾擊直系的千載良機,必須立即出兵策應,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奉開戰,僅及一周,奉軍便被吳佩孚擊敗,狼狽退回關外,南北夾擊直系的計劃,化為泡影。但南方的北伐,卻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發了。5月8日,孫中山委任陳炯明的部下葉舉為粵桂邊督辦,以示對粵軍的信任。5月9日,孫中山在韶關大誓三軍,旌麾北指,「出師宗旨,在樹立真正之共和,掃除積年政治上之黑暗與罪惡,俾國家統一,民治發達」。
然而葉舉並不領情,5月20日,他率領六十多營粵軍,突然開入省城。粵軍雖然打著迎陳復職的旗號,但內部已經開始分化。一派要求陳炯明馬上回省,恢復所有職務,鎮攝大局;另一派則不滿陳炯明對孫中山的態度過於軟弱,希望由葉舉來領導粵軍,與孫中山徹底決裂,如果陳炯明不同意,就請他出洋,或者繼續留在惠州休養。5月31日,上海《申報》的一篇文章,透露了粵軍內部的分歧:「現在陳之部曲,亦分兩派,一主張陳氏即速回省,則大局立定;一主張陳氏不可造次,俟解決完妥後,始可返省。」陳炯明則在惠州隱居。各界吁請陳炯明回省的函電,鋪天蓋地,見諸報端;前往勸駕的使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甚至連陳獨秀也到了惠州,勸陳炯明不如加入共產黨,領導華南地區的革命。
1922年6月1日,孫中山率領兩個營的警衛,從韶關返回被粵軍重重包圍的廣州。6月2日,孫中山在總統府設宴招待粵軍將領,竟沒有一個高級軍官應邀前來,只來了幾個中下級軍官。他對那幾個小軍官說:「告訴你們的長官,不要以為據守白雲山,便可胡作非為,我立刻上永豐艦,升火駛入東江射擊你們,連你們的根據地也一並鏟除!現在東江水漲,永豐炮艦可以直行駛入陳炯明的老巢!」孫中山一連拍了三封電報,要求陳炯明立即到廣州面商一切,又派人到惠州催駕。但陳炯明拒絕在這個時候到廣州。他說,在省城軍隊撤出之前,他都不打算到廣州。顯然,他不希望被人誤解。陳炯明曾經說過,一旦粵軍叛孫,則「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他所不願意看見的。

1922年6月2日,北洋總統徐世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宣布辭職。由於孫中山在護法運動中曾一再發表政治宣言,承諾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將同時下野。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徐世昌下台後,停止內戰,和平統一,終現一線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兩百多位各界名流,聯名致電孫中山和廣州非常國會,呼籲孫中山實踐與徐世昌同時下野的宣言,可見這個要求在當時是頗得人心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孫中山竟然公然拒絕履行承諾、拒絕辭職下野。頓時,社會各界大失所望。孫中山之前的「護法」革命口號,也因此而露餡,大失民心。甚至段祺瑞都對曹汝霖說:「以前,孫文以臨時約法被蹂躪為旗號,鬧革命,可是,現在臨時約法已經恢復,孫文卻還要堅持造反,從今以後,就變成是他不對了。」陳炯明也對孫中山表示不滿,說:「我們之所以一直鬧革命、試圖武力顛覆北洋政府,無非是因為北洋軍閥廢掉了臨時約法、蹂躪了民主憲政,現在既然臨時約法已經恢復了,我們自然也就不必造反了。」
6月3日,葉舉宣布廣州戒嚴,大街通衢,遍布崗哨。6月12日,孫中山邀請廣州報界出席茶會。他決心通過報紙,向陳炯明攤牌,他宣布:我下令要粵軍全數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壓服他。人家說我孫文是車大炮(講大話),但這回大炮更是厲害,不是用實心彈,而是用開花彈,或用八英寸口徑的大炮的毒氣彈,不難於三小時內把他六十餘營陳家軍變為泥粉。但殘害六十餘營的軍人,且驚動全城的居民,不免過於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們終不罷休。我只望報界諸君,主持正義,十天之內,做足工夫,對於陳家軍,加以糾正。陳家軍若改變態度,即不啻如天之福,萬一無效,就不能不執行我海陸軍大元帥的職權,制裁他們了。(《申報》1922年6月19日)

1922年6月15日深夜,粵軍高級將領在鄭仙祠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下台。就在這危急關頭,「陳炯明在惠州派秘書陳猛蓀持親筆信勸止葉舉……信大意說孫中山出兵北伐如果能勝固好,如其失敗,我以陸軍部長身份暫將部隊調返東江訓練,做充分准備,到時仍可收拾殘局。陳猛蓀持信送到鄭仙祠。葉舉閱後,當著陳猛蓀的面將信擲落地上,說陳炯明不知軍事,還說:回東江哪裡找吃的?叫陳猛蓀回報陳炯明事情已不容不發……陳炯明怒不可遏地把茶盅也打碎了。」
1922年6月16日凌晨,葉舉開始行動。但他並不想置孫中山於死地,只想將孫趕出廣東,所以在開炮前讓人打電話給孫透露了消息,讓他趕快逃跑。他們提出的要求,也正是前面蔡元培等人所提出,請孫中山兌現他與徐世昌一齊下台的諾言。孫中山離府後,粵軍圍攻總統府,要求守軍投降不遂,而開土炮「三響嚇之」。孫中山登上軍艦,海軍宣布和叛軍開戰。根據當年香港中英文報紙和英、美兩國外交官的報道,1922年6月17日,孫中山以海軍大炮亂轟廣州的大標題,炸死無辜平民過百人。

晚年逝世
1925年10月10日美洲致公黨改組為中國致公黨,推舉陳炯明為總理,唐繼堯為副總理。1933年9月22日,陳病逝於香港。1935年4月3日歸葬於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⑽ 我今年上高二,想去新加坡留學,是高考前去還是高考後去好

沒必要出去學語言啊 可以就在國內學然後高三的時候五六月份就可以參加新加坡理工學院在內地的招生考試考出去啊 如果你努力一點也可以申請新加坡m2獎學金計劃 去新加坡學語言確實沒什麼必要浪費這個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1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5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3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