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洪氏宗親有多少
① 誰知道揭陽白塔洪氏是那裡來的
據記載,洪大丁的第7代孫洪慧仁分創揭陽白塔。
廣東潮汕{海陸豐}洪氏嚴自福建,系福建洪禹之裔孫。洪禹居於福建莆田縣舊基鎮前涵頭村。洪禹之孫洪普生子適,適生子圭,字大丁,於唐寶歷二年(826)中進士,任工部尚書,賜朝請大夫。唐貞元七年貶任潮州刺史,見潮邑山水之勝,創寨潮陽龜山,後遷嘉定歧北而居,成為洪氏入潮之始祖。
入潮一千年,後裔遍潮汕
潮汕滄桑巨變,洪氏不斷繁衍。洪氏入潮創祖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潮陽市作為入潮洪氏的發源地,洪氏人口繁衍甚快,現已分布該市的18個鎮(街道)、48個村(居)。並且不斷向潮汕各縣、市繁衍。據記載,洪大丁的第7代孫洪慧仁分創揭陽白塔;第11孫洪德行分創於海陽(潮安);第13代孫洪繼祖、繼業兄弟分創於海豐縣;第14代孫洪起居分創揭陽豐溪;第16代孫洪饒分林山壇;第16代孫洪熙創分創於饒平樂島鄉;第17代孫洪特也分創普寧烏石鄉;第17代孫洪桃源分創於揭陽鳳前;第17代孫洪懷山分創於陸豐東井:第18代孫洪啟逢分創於惠來華村;第18代孫洪東澗分創於惠來錫溪鄉;第18代孫洪以讓分創於普寧果隴鄉;第19代孫洪仕渭分創於饒平井洲;第19代孫洪朴翁分創於潮安庵埠隴頭;第19代孫洪東隱分創於揭陽和美;第20代孫洪肇烈分創於揭陽玉湖洪厝村;第21代孫洪珏分創於海豐縣。第21代孫洪春陽分創於揭陽水澗鄉;第22代孫洪養成分創於惠來;第21代孫洪宣記分創於南澳縣。第22代孫洪墩緒分創於澄海雲橋;第23代孫洪東義分創於饒平塗樓村;第24代孫洪泗澤分創於惠來龍溪;第25代孫洪振德分創於揭陽林厝鄉;第25代孫洪運應分創於普寧林惠山洪;第26代孫淑庵分創於普寧溪東屯;第26代孫洪熙青分創於揭陽陽美村;第28代孫創廣西昌樂縣洪厝村;據統計,潮汕(含海陸豐)洪氏分布12個縣、市,170多個鄉村,總人口20多萬人。
1820年前後,潮汕洪氏宗祠堂號:「畫錦堂」建於揭陽港口,1920年在汕頭市興建洪氏大祠堂號;「三瑞堂」。1995年3月,在潮陽靈山風景區重建「洪氏祖祠」。
泰國有洪圭子孫四萬多人
大約是從洪大丁第29代孫開始,潮汕洪氏陸續移居泰國、新加坡、台灣等地。至今,僅在泰國的洪氏就有4萬多人。於1980年前後,成立了「泰國六桂堂宗親總會」和「泰國洪氏宗親總會」。1995年,泰國洪氏宗親總會捐資60多萬人民幣,支持潮汕洪氏宗親總會重建「洪氏祖祠」。
② 洪姓族譜在哪裡有多長
非常長。族譜一般的村就有,不過北方族譜很少。去南方找吧。我也姓洪,我們那裡的族譜不是一本很厚的,而是十幾本很厚的。
③ 洪氏家族的歷史誰知道
洪姓,太平天國國姓,鼎盛於閩、粵、台。唐朝長安人洪扈遷居福建仙游;宋朝慶歷年間又有洪忠去福建;傳至洪皓之孫遷居廣東。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天王妹、西王娘洪宣嬌、干王洪仁玕、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恤王洪仁政;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瑛王洪全福、巨王洪和元,都是廣東花縣(今花都)人。起義失敗後,紛紛逃至南洋、美國。
歷史源流:
源流一:
源於軒轅氏,出自黃帝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路史》中的記載,遠古黃帝的帝號為「帝鴻」,其後裔中有以先祖帝號為姓氏者,稱鴻氏。
在古代,「鴻」、「洪」二字同義通假,後有假稱洪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共工,屬於以先祖官稱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尚書》等的記載,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後裔,在黃帝時期世襲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職,被人們尊為水神。史書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發……」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種美好描繪。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動中心,在大河(黃河)中游地區,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據古史記載,到了顓頊帝時期,共工起兵與顓頊爭天下,後失敗。傳說共工在失敗後,一怒之下一頭撞倒了西北方支撐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發了大洪水時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代子孫忘記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邊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給後世子孫為氏,因此其後裔中有以之為姓氏者,稱洪氏,世代相傳至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為洪氏的得姓始祖。
④ 有沒有洪氏族譜
山東省文登洪姓字輩:欽漢棟煥坦,鈞清桂?坤。銘源材堯至,鑒永本熙垣。
⑤ 有誰知道姓'洪'的歷史
洪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丁者眾,分布面廣;官宦輩出,名賢鵲起。據考,洪姓姓源有二:一是共氏之後。洪氏源出上古炎帝神農氏,傳至十四世祖曰勾龍,勾龍生垂,為堯共工之官,因命氏列於諸侯而國於共,故以國為姓,即共氏。迨至漢季,有勛者字正茂生共普。東漢靈帝,寵任宦官曹節等,殺害忠良,共普懼禍及己,乃棄官避仇歸隱,改姓溢水為洪,遷居敦煌而族始大,成為當地一大望族,故郡望曰「敦煌」。有人稱之為「共洪」。共洪是洪氏姓源中之主流。二是宏、弘、翁等氏之後。上述諸姓皆避諱避難而改姓。《洪氏考略》上記載:「豫章(江西南昌)宏氏,避唐明皇改為洪。」《姓纂》載:「毗陵臨察使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諱改姓洪」。唐末五代,翁乾度因避難,將其長子翁處厚改姓洪。有人分別稱上述為「豫章洪」、「常州洪」、「六桂洪」。此是洪氏姓源中之支流。
⑥ 洪的洪姓
洪氏出源有七:
(一)洪氏出自上古炎帝神農氏,為共工的後代。
遠古時期,有個共工,史書載:「共工,人面,蛇身,朱發。」據《元和姓纂》及《尚書》載,共工從黃帝時起就擔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職,被尊為水神。顓頊帝時,共工起兵爭天下,失敗後,一怒之下撞倒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時,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心,大禹鎮壓了他們後,逐出中原。共工的子孫一是為了避仇,二是讓後代子孫不要忘記自己是水神的後裔,因此在「共」姓的旁邊加上三點水,改姓洪。
(二)洪氏為共國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載,西周時有個共國(故城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子孫以共為氏,後加水成洪。
(三)洪氏為帝鴻(即軒轅氏)之後。
據《路史》載,相傳帝鴻(即軒轅氏)之後有洪姓的。
(四)洪氏為揚侯之後。
西周初,封周文王庶子伯僑於此,為楊侯。揚侯國,建都洪洞(今山西臨汾市洪洞縣),又稱洪洞國,子孫以國為氏。
(五)宏(弘)氏為避諱而改姓洪。
1.南北朝時,北魏獻文帝名拓跋弘,孝文帝名元宏,當時北方的宏(弘)氏為避諱改為洪氏。
2. 據《百家姓考略》載,豫章宏姓、常州弘姓為避唐明皇李弘的名諱而改洪姓。
3.據《姓源韻譜》載,五代劉弘昌、劉弘果為避宋太祖之父的名諱而改洪。
(六)其他出自他族改姓。
清代時,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洪佳氏、宏義氏等後全部或部分改姓洪;裕固族克孜勒氏,漢姓為洪。
(七)少數民族中有洪姓。
我國滿、朝鮮、蒙古、壯、土家等民族均有洪姓。
(八)他姓改姓: 出自唐代後期 、閩國時期福建莆田人翁何 五代孫翁乾度之後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翁姓避亂改姓是洪姓的又一大來源。翁姓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元和姓纂》和《六桂堂叢刊》等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 定海縣東),其後以邑名「翁」為姓。唐德宗時期,翁氏有一個支脈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陽興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為入莆始祖,傳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閩國 年間(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六子皆中進士,史稱「六桂聯芳」。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員外郎,後改姓 洪;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四子處朴,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進士,官都曹長判官;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至大理司直、監察御史;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有"六桂聯芳"之譽。
大多漢族洪氏都認為自己是源出上古炎帝神農氏,為共工的後裔。傳說,虞舜時,共工被流放到幽州(今遼東半島的遼陽市一帶)以外。商周時,共工後裔已逐漸進入中原地區。西周時,洪姓兩個封地(即共伯的共國和揚侯的洪洞國)分在今河南的輝縣和山西的洪洞。可見,這一時萁期,洪姓活躍於遼寧、河南、山西等地。至漢代,洪姓已擴衍至河北、河南、安徽一帶。東漢靈帝時(168~189年),共普為長樂從史官。那時,宦官曹節專權,殺害忠良。共普怕黨錮事件受到牽連,禍及生命,因此棄官避仇歸隱,改姓溢水為洪,遷居敦煌。洪普在敦煌發展成為當地一大望族,以「敦煌」為郡望地,尊洪普為其開基始祖。三國時,洪炬為東吳廬江(今屬安徽省)太守。洪炬是宣城(今安徽省定城)人。《宣城記》雲:「洪矩,吳時作廬陵郡,載土船頭。逐除人就矩乞,矩指船頭雲:無所載,土耳。」可見,三國時,安徽的定城已是洪姓人的一個重要聚居地。所以,宣城成了洪氏另一個重要郡望地。
隋唐時,大批中原洪氏族人南下,進入江西、安徽、福建等地。唐總章二年(669年)陳政入閩時,有洪有道等河南固始洪姓將士隨陳政入閩,後落籍福建漳泉一帶。這是洪姓最早入閩者。
唐玄宗時(712~756年),豫章宏姓為避諱改姓洪。《洪氏考略》載:「豫章(江西南昌)宏氏,避唐明皇改為洪。」豫章宏氏加入洪姓中,使洪姓形成了敦煌、宣城、豫章三大世系。約在唐德宗時(780~805年),江蘇常州的弘察為「避孝敬諱改姓洪氏」。
據《姓纂》載:「毗陵監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諱改姓洪氏;生子興,起居舍人;生經綸,諫議大夫。」唐末,又有世居徽州婺源(今安徽婺源)黃荊墩的宏氏為避戰亂行徙於饒州樂平(今江西饒州)之東,改姓洪姓。這一支洪氏也成為了豫章洪氏的一支。
貞元七年(791年),福建莆田縣舊基鎮前 涵頭村(在今天涵江區)洪禹的第五世孫洪圭(字大丁)貶任潮州刺史,後落籍潮陽龜山,後遷居嘉定歧北,成為洪氏入潮的開基始祖。據潮州《洪氏族譜》載,洪圭的後裔分衍於潮汕(含海陸豐)的12個縣、市,170多個鄉村,總人口達20多萬人。
乾寧年間(897年),王潮、王審知入閩時,又有許多河南固始的洪姓將士隨軍入閩。據晉江英林《洪氏族譜》載,其先祖洪古淡從河南光州固始隨王潮、王審知入閩,經三遷後而肇居於晉邑南關外十四都英林村。據江西婺源黃荊墩《洪氏族族譜》載:唐古淡是洪漢宗的第三子,輩行排列十四,即十四郎,中和二年(882年)為王緒的參議,中和五年偕二子隨部南下;光啟二年(886年)為王潮駐武榮泉山,景福二年(893年)助威王審知攻克福州;後三遷而肇居晉江英林。其後裔主要聚居在晉江英林及英林周圍的幾十個村莊,擴衍至泉州地區的鯉城、南安、惠安、安溪、德化、永春和廈門的同安,廣東以及港澳台和東南亞各地。
北宋初,江西樂平的一支洪姓入遷福建寧化,後又派分出兩支,一遷廣東海陽湯田,旋遷嘉應州(今梅州);一遷豐順布心,再遷梅州市梅縣區石坑玉坪(奉洪貴生為開派祖)。同時,福建還有一支特殊的洪氏崛起,被稱為「六桂聯芳」。這一支洪氏是由翁姓改姓的。建成隆元年(960年),在南唐任閩國補闕郎中的翁乾度(898-951年)攜6個兒子改名換姓,分別改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個姓氏,逃亡避難。後來6個兒子分別在北宋初的三次科舉中都中進士,即有「三科六進士」的佳話。長子翁處厚,字伯起,堂號為敦煌,改姓洪,為建隆元年(960年)進士,授承議郎,兼殿中丞上柱國,賜緋魚袋;其後裔以洪為姓。所以,洪氏中有以「六桂」為堂號的。對翁乾度是否有六子改姓一事,諸說紛雲,分歧較大,不僅翁姓中有人置疑,洪姓中也有人置疑,認為「六桂堂」只是一種聯誼,不是宗親。
乾興元年(1022年),世居蘇州吳縣的洪仁出任福建漳州府長泰知縣,攜家眷遷居長泰。據《台灣區百大姓源流簡介》載:洪仁為西域敦煌洪氏,洪普的後裔。洪普遠徙西域敦煌之後,迨宋朝時,後裔洪士會復還中原,輾轉徙居蘇州吳縣。洪仁遂為長泰知縣入閩後,其後裔洪原璋移居漳浦,為車田下營始祖。龍海市的九湖鎮林下村,薌城區芝山鎮的林內路口社等地都有他的後裔。洪仁一支洪氏的苗裔分播於漳州、龍海、漳浦、東山和廣東以及海外各地。
北宋末至南宋初,洪普的第四十世孫洪皓、洪皎昆仲的後裔由江西樂平入閩而後分居於廈門、同安、晉江等地。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洪皎出任福州府丞,奉諫議大夫。紹興十年(1140年),洪皎之次子洪道,因避戰亂於隱居同安小嶝後頭堡社;其後裔分衍俗稱下洪三洪的窗東、蔡浦、蓮湖及金門等。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浩以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金國留不遣返。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江西樂平金山鄉洪源人(有資料表明實際上洪皓已遷居杭州餘杭的五常,杭州市餘杭區還專門成立一個五常村洪氏文化研究辦公室),洪普的第四十世孫,北宋政和年五年(1115年)進士,曾任寧海主簿、秀州司錄。洪浩在金15年,威武不屈,直至紹興十三年(1143年)才歸來,被人稱之為「宋之蘇武」。洪浩有3個兒子:長子洪適曾任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次子洪遵、第三子洪邁均登顯爵,時稱「三洪」、「三瑞」。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春,金世宗完顏雍遣使議和,洪邁為接伴使。於是洪邁以翰林學名義充賀金國主登位的特使,出使金國。金人強迫他稱「陪臣」禮(諸侯的大夫朝見天子,自稱陪臣),他堅決拒絕,因此被金人拘留。他和其父洪浩一樣為祖國恪盡忠誠,人稱「父子雙忠」。所以,洪氏後裔以「雙忠」為堂號,紀念先祖。隆興元年(1163年),洪遵之子洪模隨叔父洪近及諸兄弟到福建的泉州。洪模率其子洪價、洪信卜居晉江嶼頭村;有一子遷居南安石鼓山下(今石井鎮古山村)。乾道二年(1166年),洪邁出任吉州(今江西吉安)知州,後又改任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不久又徙知建寧府(今福建建甌)。同年,洪邁的次子植卜居同安翔鳳里十三都柏埔庄(即現今新店鎮洪厝村)。景炎二年(1277年),洪適的長子洪權的兒子洪清溪出任知府,由江西樂平舍山鄉遷徙至福建的同安;其後裔分衍市頭、西亭、下坂、罐口等地。洪適的次子洪楷分衍石獅龍窟等村。可以說,江西樂平洪氏的以其家族的顯赫的聲望和地位,大舉入閩,為福建洪氏的發展奠基了很好的基礎。其後裔遍及八閩各地。
南宋初,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的後裔陳順齋,攜子陳溫齋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陳溫齋入贅洪家,生子良齋,始承母姓為洪。陳溫齋妻子洪氏系洪權的孫子洪天錫的後裔。洪天錫之子洪俊卿,因避難攜一獨生女兒,埋名隱姓號九使從武榮石竹遷居英山。陳溫齋入贅洪家後,生子改姓洪,自立堂號「翁山」。據明弘治元年(1488年)的《武榮翁山洪氏族譜》載:「我族一世始祖順齋公系為陳氏,因避難遷居來英山,二世祖溫齋公入贅於洪門,三世祖良齋公因從母姓改為洪氏,此後子孫蕃衍,瓜瓞綿延。先世鑒於易姓之故,既不取『穎川』堂號,也不取『敦煌』堂號,而是以地取名,南安曾置武榮州,自立『武榮翁山』堂號。」洪良齋的後裔人布於英都10個村。豐州西華洪氏由石獅蚶江洪窟遷入。豐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晉江嶼頭遷入。石井仙景、崛斗、營前,豐州沃柄,水頭油園,東田官田等洪氏,從晉江英林分支。
明初,山西洪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陝西、湖北、江蘇等地。同時,福建閩南一帶洪姓族人也紛紛向省內各地以及省外遷徙。華美洪氏的洪日放遷居福清縣鏡洋;碼頭洪山洪氏後裔分徙福建的仙游黃沙、金田及浙江的平陽橋墩。英都洪氏東三房、東四房部分後裔遷居浙的江平陽塘坡、福清江口;豐州洪厝的洪氏後裔遷居福清龍田等。
清代始,福建、廣東沿海洪姓族人開始遷徙至台 灣。據有關資料載,雍正年間(1723~1735年),福建漳洲府漳浦縣板龍保車田下營和蒼派下的洪昭元率族人拓墾於台 灣烏溪支流貓羅溪與八卦台地間縣庄一帶。乾隆初年,又有來自同板龍保車田下營的洪二沚、洪清壇、洪寬厚、洪宗光等兄弟,渡貓羅溪東進入墾於台灣北投社獵場,集居於下茄老、石頭埔仔兩村落。此後,至乾隆年間、嘉慶年間都有漳浦的洪姓族人相繼入台。洪姓在台灣草屯形成首屈一指的大族,清道光四年(1824年)始在草屯修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的宗祠倫堂,現存祠堂有建於道光26年的燉煌堂和洪氏祠堂、燉倫堂﹑燉成堂。同期,也有晉江三村的洪氏族人移居台灣彰化的二林、芳苑等地。後來,這些入台的洪姓族人也逐步移居美國、日本、越南、菲律賓、加拿大、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如今,洪姓在全國分布廣泛,郡望地有:敦煌、豫章、宣城、武榮翁山等;主要堂號有:雙忠、義居、招隱、平山、敦煌、積德、六桂等。以江蘇、浙江兩省洪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洪姓人口的26%。洪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07位,約佔全國漢族總人口的0.16%。
⑦ 誰知道洪姓家譜
[洪氏來歷] 《元和姓纂》記載:「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通志·氏族略》也記載:「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為洪。」也就是說,洪氏是源自共氏的,而共氏是由上古時的共工氏省略而來。共工,傳說是上古時期伏羲之後,是堯的臣子,因荒淫怠事,被舜流放於幽州,失去官位,其子孫乃開始以共為姓。此後又因避仇而在原姓「共」字左邊加上了三點水,成了今日之「洪」,稱為洪氏。《通志·氏族略》中還記載:「豫章有弘氏,因避唐明皇諱改為洪。」《元和姓纂》亦記載:「毗陵監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諱,改稱洪氏。生子輿,起居舍人。生經綸,諫議大夫。」可見,洪氏除了源自共工氏一支外,還有源自於唐明皇時江西南昌的弘氏和唐德宗時江蘇武進的弘氏。這三支洪氏共同組成了今日之洪姓大家族。 [洪氏名望]歷史上的洪姓名人有很多,但最為著名的恐怕要數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了。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廣東花縣人,他於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舉行起義,建立了太平天國,稱天王,建都南京,與清政府抗衡了十四年之久。除了洪秀全之外,唐代侍御史洪子輿,宋代文學家洪皓、洪邁、吏部尚書洪擬、錢幣學家洪遵,明代詩畫家洪孝先,清代將領洪承疇、戲曲家洪升、學者洪亮吉、太平天國革命領袖之一洪仁玕等也是洪姓家族中的佼佼人才。
⑧ 洪姓的宗族特徵
1、洪姓源起龐雜,雖源起脈落清晰,但時至今日已混沌難辨,成為中華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先秦至五代十國的漫長歷史時期,見諸於史冊之洪姓人物寥寥無幾,縱有亦知名度不高。從宋代開始,入載史冊之洪姓名人日盛,既有外交家、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學者,又有農民起義軍領袖等等,可謂人才濟濟。
⑨ 太公那一輩從樂清清江那一帶叫東山的地方移居平盤山,姓洪,我想尋找洪氏宗親,或者有知道那裡洪氏來歷
我以前有個同學姓洪,貌似家在廣陳那邊